天后宫

北河南路苏州河北桥堍,那儿俗称“铁马路”。“铁马路”者,因为淞沪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1874年初建时,便从这儿开头的。后来,铁路拆掉了,就在那儿建造了天后宫;因此,那座桥,叫作天后宫桥。天后宫,也是租界中的“华界”,一切主权属于华人,不受租界任何约束,和上面所说的“金家巷”一样。我们在宫中集会,发表任何剧烈演说,叫什么口号,都和租界不相干。可是出了大门,就是巡捕的岗位;口号喊到大门前,标语贴到街头去,那就会被干涉了。过去租界时代的社会革命运动,都拿天后宫做司令台;我还记得“五卅”的周年纪念日,上午,租界中戒备森严,却平静无事,正午十二时正,钟声一响,一辆汽车,从天后宫大门驶出,沿苏州河转入南京路,霎时间,人海成潮,传单满天飞,又是一个大场面了。

天后宫中供奉的这位神道是女神,海外人士并不生疏,澳门有妈祖庙(亦称“妈阁”),香港也有天后庙,南洋各地,也处处奉 祀天后。这位天后,福建莆田人,姓林。据《大明一统志》和徐葆光的《中山传信录》所载,她是林愿的第六女,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四月十九日生。她慢慢长大了。有一回,偶然照镜梳妆,一位神道出来了,给她一面铜符,从那以后,她的行动便神化了。有一天,她在家中纺织,忽然脸色痴呆,好似打瞌睡,闭上眼睛,靠在布机上。停了好一会,她才醒过来,看着她的母亲,哭起来了。她说:“爸爸带着哥哥过海,现在爸爸幸而脱了险,哥哥却遭劫了。”过了一些时,她们的爸爸回来了,果然哥哥葬身波涛中了。她在人间活到二十七岁。宋雍熙四年重阳节逝世。这一来,她就成了海上之神,受海上水手们的礼拜。郑和下西洋,有一回,在澳门祈祷得佑,妈祖庙还是这位三宝太监所建的。这位女神,宋元明清历代封赠,有过六十八个字封号。

上海的天后庙,宋代就在镇治的所在(那时,上海还是华亭的一镇),今南圣妃宫是也。后来上海建县,天后宫建在小东门的黄浦江边。太平军战役中,几度毁于火,后来法租界扩充,庙址也在界中。到了1876年(清光绪二年)才在铁马路新建此庙,以基地五亩筑出使行辕,四亩余筑造天后宫。 [1] 赛金花初次出洋,从苏州到上海,洪钧就带她住在这儿。德龄公主从巴黎回国,也住在这儿。辛亥革命后,民国成立,上海总商会呈请拨行辕为会所,天后宫也就为公共场所了。

* * *

[1] 天后宫现已迁松江方塔园内。——编者注

静安寺

一百年前,一位上海县人,从老北门埠头,雇一只小船沿着苏州河往西摇去,上午七点钟动身,摇到静安寺,已经午后。在那儿游览三四小时,到下午四时,下船回到上海城,总已九十点钟,城门都快关了。逛静安寺,乃是一家门、一整天的大事。我这么说给上海人听,他们也仿佛听评话,有点儿不敢相信的。

当年的静安寺,那是上海西郊一个名胜之地。庙前一条大路,两旁一片草地,一排排青苍的大树;小桥流水,乡村风物,幽静得很。树丛中,一座崇高殿宇,飞檐耸背,黄墙竹篱围绕着。当年的静安寺是清静的,这“清静”二字,却给上海的繁华打碎了。

静安寺的历史,比上海悠久得多,上海只有七八百年历史,静安寺却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东吴孙权赤乌十年初建,名重元寺,在吴淞江旧江边。(那时上海称沪渎,近海之地,居民很少,以捕鱼为业。“沪”者,捕鱼的竹簖。故名。)到了唐代,改名 永泰禅院,1008年(宋大中祥符元年)又改名静安寺。1216年(宋嘉定九年)方丈仲依和尚预见吴淞江将改道,寺将被淹,乃迁至沸井滨,便是现在的地点了。

本来静安寺,也有八景:赤乌碑、芦子渡、绿云洞、石钵、讲经台、鲰子潭、陈朝桧和涌泉,而今只有涌泉一景了。 [1] 涌泉便是沸井泉,称为天下第六泉。本来泉水早晚沸腾,后来因为填浜筑路,将泉眼塞住,便成枯井了。目前,涌泉如旧,四围筑了栏杆,石栏边还竖有一根很高的石幢,叫作“梵幢”,仿印度阿育王时代石碑形式建成的。

静安寺主要部分是三座殿。大雄、天王和三圣殿。大殿前是大院子,两边有草地。这些宝殿,都有悠久的历史。塑有种种佛像,这段掌故,我就不说了。寺中香火很盛,在寺中斋佛念经做忏的,昼夜不绝。

* * *

[1] 涌泉井原在静安寺庙门前,筑路后仍保留在马路当中,于1965年拆除。——编者注

龙华寺

我们说到上海的龙华,忽然想起龙华的桃花来。从上海市来说,静安寺就在市区,龙华倒是市郊,比较远一点;但从上海县来说,龙华是近郊,静安寺比较远一点。上面我说到前人游静安寺,要花一整天工夫,不如游龙华的便当。不过前人游龙华,也是要从小东门坐船去,在龙华寺前上岸的。前人诗云:“三月十五春色好,游踪多集古禅关。浪堆载得钟声去,船过龙华十八湾。”这一种风味,我们是不会尝到了。

传说中的龙华寺,也是很古的,究竟什么时候建的呢?有人也说到三国吴赤乌十年,也有人以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比较可信的,是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始建,后废,吴越王钱镠重建的。唐诗人皮日休《夜泊秦淮》诗有:“今市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之句。可见他知道龙华有过古寺,那时已经废了。钱镠重建之后,又经过了几次兴废。目前的建筑,乃是太平军战后,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先后修建的。其后又经几次修葺, 1934年那次,可说最大规模的一回。那时,我已经到了上海,看到开光盛典的。

关于龙华寺传说中,康僧会从交趾(今越南)枝锡东游,以三国吴赤乌十年达建业(今南京),营立茅茨,设像行道。洁斋礼请,果获舍利子。孙权大惊服,即为建塔。这是龙华和佛法相关之始。1934年,性空做了方丈,室中供奉先前十四位龙华方丈,以康僧会为开山僧。据各种方志所载,龙华方丈,已见记载的有凡三十一位,很多通禅理的名僧。又如明代的拙猊、清代的竹禅等都是有道行的异僧。

龙华寺的藏经,那是明万历年间所钦赐的。每十三卷为一函,除经目不计外,全部共七百三十函。到了法空主持龙华寺时,经整理,计完整的三百五十九函,残缺不全的三百十九函,散失了一部分。不过龙华藏经,不只是万历时钦赐的一部,清同治三年(1864年)也曾请到了一部,我的朋友们,都相信龙华所存的,一定是同治本,不是万历本,法空也交代不明白的。

龙华塔

今寺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

尚嫌残月清光少,不见波心塔影横。

皮日休那首诗,后面两句,含意模糊,不知是说由于月光暗淡,看不见波中塔影,还是说寺塔也已不在了?(大概是指上一种意思。)龙华先有塔,后有寺,那是无疑的。俗传孙权的母亲,登塔看孙权在南京作战,那当然只是传说而已。不过吴淞江下游,一片旷野,只有佘山、昆山,也只算得小山冈,龙华登塔,也算得开眼界了。

龙华塔的来由,在《舍利记》上有一段记载:“……时闻康僧会道德高重,路过龙华荡,神龙让宅,结茅修行。王诏佛见,劝奉佛法。王曰:‘佛生西国,入灭久远,无可取信。’僧乃进曰:‘有佛骨舍利,神耀万方,求之可得。’王曰:‘舍利可得,当为塔之。’僧即请期封室,以瓶加几,洗心哀求,哭出血泪,经三七日,见瓶 中出五色光。王大欢喜,自手执瓶,写出其一,当即化二,凡得十三颗,于光明中现大莲花,照耀宫殿。王敕建塔十三,龙华其一也……”舍利记立碑,乃是清光绪二十年的事(1894年),其中所说,乃是历来的传说,不免有些怪诞。不过,佛法东来时,寺塔之兴,在一千八百年前,那是不足为奇的。

到了龙华,我们才知道龙华寺旧址的广大,不独古塔的历史那么悠久的。本来那儿有百步桥,志书上说是“海邑诸桥之冠”,清初建炮台于此,那是兵略形势之地。桥堍一小庙,原是卧龙庵,靖江王施相公神庙,大概和抗金兵有点关系的。龙华本来有两口龙井,分镇山门左右,而今可不见了。我的几位好事的朋友,特地到那儿去访古,在一家鞋店的床下,总算找到了。(井上盖了木板,床就搁在板上。)他们以那两口井做坐标,再去推寻当年的山门,居然找到“龙华”“古刹”的旧额,还找到“正德丙子岁季冬当山比丘□□□(原文此处为方框)”一行字,才知道明代的龙华寺,着实大得多。目前寺中,还有明代的铜佛、荷花池、星宿殿的故址,一部龙华古志还值得重写的。

龙华以产水蜜桃著名,以俞家湾惠雨亭家园为最古,传系南宋时从开封南传的。明末徐光启父子植之吴淞江边,号徐园,其后则有顾园。奉化水蜜桃,正是从这儿迁去的。

城隍庙

一位法国的前总理福勒,前几年,他重游上海,向伴游的荣君说:“你陪我到城隍庙去!大世界还在吗?”城隍庙和大世界,正代表着洋人心目中的上海,也代表着西方人士心目中的东方文化。上海之有城隍庙,正如南京之有夫子庙,苏州之有观前街,北京之有东安市场,是一个百摊杂陈,老幼妇孺咸宜的去处。

上海之有城隍庙,始于宋代,不过那时的庙宇在淡井庙。 [1] 那时,上海只是一个市镇,属于华亭县,淡井庙供奉的城隍,乃是华亭县城隍(城与隍乃是两种防守建筑,所以各有其神,俗乃合称城隍)。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由镇升县,它的城隍依旧在淡井旧地。直到明永乐年间(15世纪初),知县张守约,才就金山庙改建为今上海城隍庙。金山庙,原是祀奉西汉霍光的庙宇,称霍光行祠,乃是三国吴王孙皓所建立的。因此,金山 庙虽改建为城隍庙,前庙仍祀奉霍光,后殿才供奉那位红面的秦裕伯神像,那已是明代的事了。

这位姓秦的城隍神,据前人记录,都说是明洪武时人。但也只是传说而已。据清同治年间,秦氏后裔秦温毅所写的《上海县城隍》说:“公卒于洪武六年,讣闻于朝,太祖震悼曰:‘生不为我臣,死当卫吾土,着即敕封为本邑城隍神。’似神之位号,前特虚设,至是始封公以实之者。”可见这位上海先民,他是元代遗民,不曾在明代做官,这个官威,乃是洪武所追封的。

(秦裕伯,乃北宋词人秦少游的七世孙,世籍扬州高邮,后由他祖父南移上海。到了元代贞元年间,随父游大名,以大名籍应试,做了几处官。元末世乱,弃官寓扬州,又南迁上海。他既拒绝了张士诚的聘请,也婉却了洪武的征聘。明洪武六年,他七十六岁,就在那一年逝世的。)

本来,上海城隍庙规模很小,清康熙年间在庙东构建东园,凿池造亭,堆叠山石,栽种花木,这才成为城内的游览胜地,那时庙基共十二亩多。

城隍庙有东西两园,东园便是康熙年间所建的内园;后来的钱业会馆,便是用了内园的房子。内园最胜处,曰小灵台,当年,上海文士曹一士曾赋诗记载,诗云:

神祠北际名园辟,寝庙东偏别殿开。更拟登高望云物,人间重筑小灵台。

何年丹诏起孤臣,云树苍茫旧隐沦。东去题桥有遗迹,固应忠孝作明神。

引水为山十亩间,祈年宴罢此中闲。石坛夜静神鸦集,海上云旗乍往还。

斤卤桑田纵目初,万家耕织杂樵渔。赤氛黑祲年来有,凭仗登台一扫除。

据曹氏自序,那时的台是很高的。现在的台在西南隅,只有几丈高,乃是嘉庆年间所重建的。

我们沿着环绕荷花池的豫园路走去,这便是明代豫园的旧址了。豫园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那是当年的刑部尚书潘恩次子潘允端为奉养老父而筑的家园,占地七十多亩。其后潘氏子孙衰落,几度换了园主,园地荒废。到了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上海士绅集资重修,改为西园,成为城隍庙的庙园。后来,又因无人管理,乃由豆业、糖业、布业分取西园产权,改建公所;园景依旧保留下来,这就成为后来的城隍庙市场。其间,又经过了1842年的鸦片战争、1860年的太平军战事,园景又再度被毁。战后陆续重建,乃为商店民市,如我们所见的大市场。(到我执笔时,豫园部分又复重建,成为豫园公园,恢复潘家旧园的旧制了。)

到了城隍庙,在庙后,走过了九曲桥,到了湖心亭,这就完了心愿。我们也不管桥与亭是否属于豫园的体系,也不管前殿后殿有几个殿神,(前殿除了霍光神座,还加上了陈将军化成的神座,他是吴淞之战抗英军殉难的将领。)也不曾在城隍神前烧过香,但九曲桥总是非到一下不可的。湖中本来有水有荷花的,自从英军入住,拔掉了莲藕,湖上不复有荷花荷叶。听说,年前已经补种,我却没有看到过。读前人乔鸥村的《西园记》,说:“湖心有亭,渺然浮水上,东西筑石梁九曲,以一达于岸。亭外远近植芙渠万柄,花时望之,灿若云锦,飞香喷鼻。”此景可喜,且待来年。

在一本志书上说:城隍庙集中了我国一切的工艺美术,集中了我们一切传统的游艺,集中了我国固有的可口的糖果点心,成为一个中国本来面目的游览场所;说它是中国本色的博物馆,或者中国本色的美术馆也未尝不可的。这么一说,这张画面就很广大了。

本来,上海未开埠前,上海城中娱乐场,原集中在城隍庙前,一年之中,盛事甚多。城隍庙内园和萃秀堂等处,向例每月朔望开放,供人游览;新春元旦到元宵,一直开放,游客甚多,元旦更是拥挤不堪。正月初三,在内园举行梅花会。元宵前几天,灯市开始。元宵更是热闹,火树银花,管弦沸天。二月廿一日,城隍神生日,道士设坛念经。三月廿八日,城隍奶奶生日,庙内挂灯结彩,比老爷还体面些。城隍神照例每年出巡三次,说是“赈济孤魂”。时在清明前一日、七月半和十月初一,出巡时带同“新江”“长人”“高昌”“财帛”四司同行,仪仗前导,士民手执香花以从;此外还有台阁乐队,那是哄动全市的。立夏节,神座前进新麦。四月下旬,西园举行兰花会,展览三天。公选名花,也有三鼎甲之分。六月初六天贶会,全城裁缝在城隍庙举行晒袍会。九月中旬,举行菊花会,与赛菊花,品评甲乙,分“新巧”“高贵”“珍异”三项。(以上月日,都系农历。)一年之中,这一类盛会,先后相继,城隍庙自成为娱乐中心。

上海市场发达,城隍庙便随着热闹起来,热闹已经不是某日某季节的,而是每天如此。市场范围很大,从大门、二门到大殿前,小摊很多,两庑间都是小店铺。从殿西穿进去,商店规模更大了。环绕荷花池一带,格外热闹,延伸过去,一直伸到西边旧校场路,和北面的福佑路。这么大的市场,日用百货,吃的玩的,应有尽有。就女人用品说,首饰、发饰、手帕、提包、木梳、小镜, 连带着就有儿童的服装、玩具。合上了时节,就有花灯、扯铃、假面具、刀枪、花筒、爆仗。我们男人用的文房四宝,连着算盘。本来这儿的麻雀牌很有名;这些年都已生产象牙雕塑和烟嘴之类了。其他如乐器铺、画像店、笺扇裱店、成佛铺、旧书铺,也都成行成市了。

到了凝晖路、白翎路一带, [2] 那就是鸟市,十多家鸟店,便成了小小的动物园,除了啾叫的百鸟,还有乌龟、白兔、松鼠之类。真的不到城隍庙,总觉得没到过上海似的。

* * *

[1] 在瑞金二路永嘉路口一条里弄内有淡井庙遗址。——编者注

[2] 都在豫园内。——编者注白翎路原有白翎亭(已废),因而得名,今名百翎路。

上海的文庙

到过上海的,上海城隍庙,几乎无有不去过的,九曲桥、湖心亭,印象都很深。而今豫园已在恢复园林古面目,乃有豫园的胜景。要说园林胜景,文庙路文庙公园还在城隍庙之上。

上海之有文庙,迄今已经六百多年了,其间搬移了五次,移到目前这一文庙路上,倒还是近一百年间的事。大约11世纪时,上海设市舶提举司及榷货场,成立了上海镇,那时镇上并没有文庙;到了13世纪中叶(宋度宗咸淳年间),镇人唐时措购买韩姓房屋,改建梓潼祠(即文昌阁),图孔圣遗像于祠中,并筑古修堂,作为子弟肄业之地,上海始有镇学,可说是文庙的雏形(今天官坊街左近)。到了1291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分华亭县东北境五乡为上海县;过了二年,在县署东首,营建县学。次年,建筑完成,有正殿,有讲堂,买邻地造斋舍,庙制大体粗备。1302年,又添筑殿轩,增设大门和学门,重新立圣像,再绘先贤像,前通泮水,架桥其上,这才是文庙,地在今敬业路。到了1310 年,又在县署西得官地十五亩,另建新学宫,地在今淘沙场一带。可是,过了四年,县丞王珪,又把它迁回原址(原因不明)。迁回以后,庙制愈益宏大,庙有池、台、坛、亭等胜,并植古松、梧、竹无数,不仅是学宫,而且是胜游之地了。到了1351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修建了教谕厅、讲习堂、庙门斋舍,庙左别建明伦堂,僧觉元还捐了田荡六百多亩作为修葺费。有明一代,文庙历有兴修葺治,地址始终在原处,并没移动过。到了1853年(清咸丰三年),小刀会刘丽川起义,他们借文庙做军事指挥大本营,到了咸丰五年,清军收复上海,文庙在战火中全毁。上海士绅,乃筹商请准大府,迁移于西门内南边右营署废基(明代海防道署旧地),重建新庙,便是今日的文庙了(占地十七亩三分有余)。其后,1860年(咸丰十年)又经过一度战火,毁损大半。1864年(清同治三年)才重新修葺一新。到了1931年,由市政府辟为文庙公园,庙制规模,比以往更完整。那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文庙了。

在封建时代,文庙大祭是一件大事,我们乡下人,当然没机会看到。1934年,大概是戴季陶的建议,忽然要祭孔了,我们曾经参加过上海的祭孔,典礼以文庙一祭谱为蓝本,大体说来,和《儒林外史》中的祭奠吴泰伯是差不多的。今日的文庙,只是游览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