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

御选古文渊鉴总目     总集类

卷一

周【左传

卷二

周【左传】

卷三

周【左传】

卷四

周【左传】

卷五

周【国语

卷六

周【国语】

卷七

周【公羊传 谷梁传

卷八

周【战国策

卷九

秦【战国防】

卷十

汉【髙帝 文帝 景帝 武帝 昭帝 宣帝元帝 成帝 哀帝】

卷十一

汉【贾山 贾谊 薄昭】

卷十二

汉【鼂错 枚乘 董仲舒 淮南王安】

卷十三

汉【严安 徐乐 司马相如 主父偃 东方朔吾丘夀王 司马迁

卷十四

汉【王吉 路温舒 魏相 赵充国 郑昌 张敞 贾捐之 匡衡 贡禹 萧望之 王褒

诸葛丰】

卷十五

汉【刘向 杜钦 翼奉 薛宣 王尊 公乘兴刘辅 谷永 梅福】

卷十六

汉【孔衍 耿育 王嘉 母将隆 师丹 李寻鲍宣 扬雄 刘歆 贾让】

卷十七

汉【光武 明帝 明徳马皇后 章帝 和帝和熹邓皇后 殇帝 安帝 顺帝 桓帝】

卷十八

汉【窦融 马援 朱勃 班彪 桓谭 杜林张纯 郑兴 陈元 朱浮 第五伦 韦彪

孔僖 何敞 徐防 鲁恭 鲁丕】

卷十九

汉【班固 崔骃 樊准 陈忠 翟酺 虞诩左雄 郎顗】

卷二十

汉【刘梁 李固 皇甫防 陈蕃 刘瑜 刘陶张敞 傅燮 蔡邕 郑康成 孔融 应劭 陈琳 臧洪】

卷二十一

三国【魏文帝 明帝 陈王植 董昭 王朗刘廙 卫觊 杨阜 髙堂隆 蒋济 杜恕 程晓 夏侯太初】

卷二十二

三国【蜀汉昭烈帝 诸葛亮 呉大帝 景帝骆统 诸葛恪】

卷二十三

晋【武帝 元帝 明帝 康帝 穆帝 简文帝羊祜 杜预 苟朂 庾峻 刘实 刘颂刘毅 傅咸 李宻 陈夀 虞溥 张悛阎缵 陆机 刘琨】

卷二十四

晋【干寳 庾亮 荀崧 范甯 蔡谟 王羲之孙绰 徐邈 戴逵 韩延之】

卷二十五

宋【武帝 文帝 孝武帝 始安王休仁 傅亮何尚之 范晔

卷二十六

齐【髙帝 武帝 豫章王嶷 竟陵王子良 孔顗 顾宪之 孔稚圭】梁【武帝 邵陵王纶 沈约 任昉 萧子显】陈【文帝 徐陵 沈炯】

卷二十七

北魏【太武帝 文成帝 孝文帝 任城王澄北海王详 元晖 张普惠 韩麒麟 韩显宗 孙惠蔚 崔光 甄琛 邢峦 髙谦之】

卷二十八

北齐【邢卲 杜弼】

北周【武帝 苏绰 庾信】

隋【文帝 牛 李谔】

卷二十九

唐【髙祖 太宗 睿宗 明皇帝 肃宗 代宗徳宗 武宗】

卷三十

唐【傅奕 徐贤妃 房乔 魏征 张素 李百药 马周 岑文本 禇遂良 张蕴古】

卷三十一

唐【狄仁杰 刘知防 陈子昻 苏安恒 崔融张柬之 宋璟 张説 苏颋 张九龄】

卷三十二

唐【张均 刘秩 孔璋 栁芳 顔真卿 郭子仪 杨绾 贾至 元结 刘晏 常衮 独孤及 李华 李翰

卷三十三

唐【陆贽】

卷三十四

唐【权徳舆 髙郢 栁冕 梁肃 沈既济 于公异 裴度 李绛

卷三十五

唐【韩愈

卷三十六

唐【韩愈】

卷三十七

唐【栁宗元】

卷三十八

唐【白居易 元稹 刘禹锡 李翺 田正吕温 皇甫湜 舒元舆 李汉 欧阳詹】

卷三十九

唐【刘蕡 李徳裕】

卷四十

唐【杜牧 郑亚 孙樵 李商隠 罗隠 陆蒙 皮日休 沈顔】

卷四十一

五代【后唐荘宗 李继岌 李严 周世宗 王朴 南唐主李昪 南唐主李景 张义方江文蔚 欧阳广 潘佑 冯涓 幸寅逊田淳 呉越王钱镠 丁思觐】

卷四十二

宋【太祖 太宗 真宗 仁宗 英宗 神宗髙宗 孝宗 光宗 宁宗 理宗】

卷四十三

宋【张齐贒 田锡 王禹偁 陈靖 鲁宗道孙奭 尹洙 苏舜钦 宋祁 张方平 王珪 蔡襄 包拯 石介 呉育 钱公辅郑獬 范仲淹】

卷四十四

宋【韩琦 富弼 司马光 范镇 范百禄】

卷四十五

宋【欧阳修

卷四十六

宋【周惇颐 张载 程颢 程颐 杨时 范育】

卷四十七

宋【王安石 王安国 苏洵

卷四十八

宋【余靖 刘敞 刘攽 吕诲 宇文之卲 沈括 孙觉 郑侠】

卷四十九

宋【苏轼

卷五十

宋【苏轼】

卷五十一

宋【苏辙

卷五十二

宋【曽巩】

卷五十三

宋【曽巩 曽肇】

卷五十四

宋【韩维 刘摰 苏颂 吕公着 吕大防 吕大钧 范纯仁 李清臣】

卷五十五

宋【范祖禹 江公望 晁补之 陈师道 张耒秦观

卷五十六

宋【王令 邹浩 李之仪 晁説之 李昭玘】

卷五十七

宋【李纲 汪藻 程俱 罗从彦 郑樵 李焘王十朋 杨万里 周必大

卷五十八

宋【胡宏 刘子翚 朱松 罗愿 程大昌 范浚 彭年 刘光祖 陈传良 陆游

卷五十九

宋【朱熹

卷六十

宋【朱熹】

卷六十一

宋【朱熹】

卷六十二

宋【张栻 吕祖谦 陆九渊 陈亮 叶适

卷六十三

宋【蔡沉 陈淳 真徳秀】

卷六十四

宋【魏了翁 黄震 王柏 牟子才 方逄辰文天祥 谢枋得

臣】等谨案

御选古文渊鉴六十四卷康熈二十四年

圣祖仁皇帝御选内阁学士徐干学等奉

勅编注所録上起春秋左传下迨于宋用真徳秀文

章正宗例而

睿鉴精深别裁正当不同徳秀之拘迂名物训诂各有笺释用李善文选例而考证明确详畧得宜不同善之烦碎毎篇各有评防用楼昉古文标注例而批导窽要开发精防不同昉之简畧备载前人评语用王霆震古文集成例而搜罗赅备去取谨严不同霆震之芜杂诸臣附论各列其名用五臣注文选例而夙承

圣训语见根源不同五臣之踈陋至扵甲乙品题亲挥奎藻别百家之工拙穷三准之精防则自有总集以来厯代帝王未闻斯着无可授以为例者盖

圣人之心无不通

圣人之道无不备非惟

功隆

徳盛上轶唐虞即

乙览之余

品题文萟亦词苑之金桴儒林之玉律也虽帝尧之焕乎文章何以加哉乾隆四十六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陆费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