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

郊社考【十】

山川

【臣】等谨按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盖岳渎之为德甚博施甚大故崇礼以报若巡狩则望秩焉後世代有损益得失各殊

本朝法古定制祀有常经凡山川之祀皆视其功德协

於义法至於

时巡望祭一则虞周封襌之文陋而勿举尤超越千古

顺治元年定崇祀

岳镇海渎及直省有司春秋致祭之礼定制以

五岳

五镇

四海

四渎配享

方泽坛【见第五卷】立

地祗坛於

天神坛之西北向一成方广十丈纵六丈高四尺四出陛各六级坛南立青白石龛五刻山形者三为

五岳

五镇

四陵山位【详第五卷】刻水形者二四围凿池祭则注水为四海

四渎位均高八尺二寸左设石龛二刻山水形各一为京畿名山大川位右设石龛二制同为

天下名山大川位均高七尺六寸壝方二十四丈岁遇水旱则遣官祭告祈祷有应则报祭【互见第七卷】凡

岳镇海渎所在地方有司岁以春秋仲月诹日致祭祭东岳泰山於山东泰安州【今升为府】祭西岳华山於陕西华阴县祭中岳嵩山於河南登封县祭南岳衡山於湖广衡山县祭北岳恒山於直隶曲阳县【移祭见後】祭东镇沂山於山东青州府祭西镇吴山於陕西陇州祭中镇霍山於山西霍州祭南镇会稽山於浙江会稽县祭北镇毉巫闾山於辽东广宁卫【今改为县】祭东海於山东莱州府望祭西海於山西蒲州【今升为府】祭南海於广东广州府望祭北海於河南济源县【移祭见後】祭河渎於蒲州祭江渎於四川成都府祭淮渎於河南唐县祭济渎於济源县八年正月

世祖章皇帝亲政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定制恭遇

庆贺大典颁布

恩诏则遣官致祭以四品以上堂官将事北镇【後兼祭北海】遣官一人东岳东镇东海遣官一人西岳西镇江渎遣官一人中岳北海淮渎济渎遣官一人南岳遣官一人北岳中镇西海河渎遣官一人南镇南海【分遣见後】遣官一人诹吉将行先期陈祝文香帛於

中和殿

皇帝亲閲遣之

十七年三月改祀

北岳恒山於山西浑源州北岳之祭向在直隶曲阳县自明孝宗时尚书马文升议请改祀浑源其疏引据周礼及明一统志立说甚正以格於部议而止後屡有言者皆不行至是以科臣援前议请改祀浑源下礼部议覆从之

康熙六年七月

圣祖仁皇帝亲政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礼仪与顺治八年同惟南镇南海遣官各一

十四年十二月以

册立

皇太子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十六年九月加封

长白山之神定致祭礼先是四月中

圣祖命内大臣觉罗武默纳侍卫费耀色等诣长白山审

验明白酌行祀礼至是复命奉

谕旨长白山发祥重地奇蹟甚多山灵宜加封号永着祀典以昭国家茂膺神贶之意礼部奏言考金大定中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又加封帝号明初悉去封号止称为神请依岳镇之礼封为

长白山之神照五岳例春秋致祭礼仪并同初次往封遣大臣择地设帐幄立神牌致祭其春秋二祭令宁古塔将军遣官在乌喇地方望祭遇有

庆典亦应一例望祭即令祭北镇官前往行礼从之

十八年五月加封

洞庭湖之神遣官致祭时湖南用兵讨贼屡捷咸言湖神助顺遣官加封致祭

勅曰顷者逆氛未靖天讨用加地当师旅之屯衆赖精英之佑閲时八月波浪不惊俾我六军舳舻共济坚城立拔余孽宵奔眷言挞伐之奇勲实属神功之丕显特申昭报式考彛章封为洞庭湖之神载诸祀典专官告祭惟神鉴之

二十一年二月以平定云南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是岁於所遣承祭官外各遣笔帖式一人典守香帛祭文又各给黄縀繖一御仗二龙旗二牌二三月

圣祖东巡

盛京望秩

长白山是时

驻跸吉林乌拉地方於松花江岸东南设幄次神位致祭行礼

二十三年

圣祖东巡十月

躬祀

泰山之神十一月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先是吏科给事中王同祖疏请巡狩燔柴泰山即过孔林观礼器九卿议当允行於是礼部议奏虞舜东巡至於岱宗燔柴致祭汉高过鲁以太牢祀孔子俱系巡历所至致祭行礼今

皇上圣德神功同符尧舜仿古之制爰事

东巡经过泰山阙里亦应致祭从之至是

亲诣

东岳庙致祭行礼其余均遣官致祭二十八年东巡致祭礼同嗣是

南巡所过名山大川均照例致祭

二十五年五月移

北海祀典於吉林望祭【移祭见後】副都御史徐元珙疏言祀典所载致祭北海尚沿宋明旧制於河南济源县系在京之南於义未合况北岳已改祀浑源州则北海应请改祀於混同江庶方位允协下部议行部臣奏言混同江非奉天所辖应照长白山例在附近地方设立幄次神位於祭长白山後行望祭之礼从之

二十七年十月以

孝庄文皇后升祔

太庙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三十二年二月遣

皇长子祭

西岳华山【详见第十四卷】

三十四年以灾异遣官告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互见第十四卷】

三十五年建

海神庙於大沽海口加封致祭时由天津海道运米盛京以备赈济海神效灵往来迅驶乃建庙大沽海口封为

大沽海口之神遣礼部司官往祭後定祀典用二月八月中戊日致祭

三月以

亲征噶尔丹致祭所过

山川之神是岁

圣祖亲统六师北征朔漠三月戊午遣官祭居庸关山川

之神丁卯祭独石口山川之神四月

命大学士祭风雨之神界外山川之神五月祭克鲁伦河

之神三十六年二月

西巡至保德州及横城再渡河均遣官致祭黄河之神至宁夏祭贺兰山之神凡所历名山大川均遣官致祭与因事遣祭之礼同

三十六年七月以平定朔漠遣官告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三十七年七月建

永定河神庙於卢沟桥先霸州新安等处屡被水灾发帑濬河以疏水道至是新河告竣

赐名永定河封其神为

永定河之神建庙立碑遣官致祭春秋祀之九月

圣祖东巡遣大学士致祭

松花江之神

三十九年六月建

海神庙於江南安东县河道总督张鹏翮疏言遵

旨将海口拦黄坝拆去水势通流自兴工以来风潮不作

海神效灵请建庙崇祀

诏改名大通口封为

大通口海神春秋致祭

四十二年三月

圣祖仁皇帝五十万寿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十一月

圣祖西巡遣官致祭

西岳华山

四十三年二月封

淮神为长源佑顺大淮之神以河道总督张鹏翮请立

庙崇祀

赐御书灵渎安澜匾额与安东县大通口海神庙皆入春

秋祀典

四十八年三月以复行

册立

皇太子遣官致祭山川如初立之礼

五十二年三月

圣祖仁皇帝六十万寿遣官致祭山川与四十二年同

五十七年十二月以

孝惠章皇后升祔

太庙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是岁遣官将事满汉编检以上皆通行开列

六十年三月以

御极六十年大庆遣官致祭山川与

万寿告祭礼同

六十一年建

江海潮神庙於浙江之尖山时浙江修筑石塘工成巡抚朱轼请建庙於江海汇流尖山之麓庙成

赐御书协顺灵川匾额春秋致祭【详见於後】

六十一年十一月

世宗宪皇帝登极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雍正元年二月以恭上

圣祖仁皇帝尊谥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十二月以

册立

皇后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二年八月加

江海大神封号少詹事钱以垲上言请加封江海诸神有功德於民者下礼部议覆从之於是加

四渎封号江渎曰涵和河渎曰润毓淮渎曰通佑济渎曰永惠均遣官齎送祭文香帛令督抚布政使大员致祭又加封

四海龙神东海曰显仁南海曰昭明西海曰正恒北海曰崇礼均如四渎仪令地方官致祭又封

大沽海口之神加广惠二字立庙天津又封

浙海潮神为运德海潮之神立庙海宁县又封洞庭湖神加涵元滙利四字立庙常德府均致祭如仪

三年三月封山东临清州

河神为福漕漳河之神馆陶县

河神为惠济漳河之神初礼部议覆钱以垲奏以直省庙祀诸神果有扞御保障之功者应令请加封号列之祀典於是山东抚臣以漳河济漕利运请加封号岁以春秋致祭允之

是岁致祭

卫源之神卫水源出百泉今运河之经流也河南抚臣疏言百泉之上卫源神祠通漕济运请列祀典从之仍

御书匾额令巡抚致祭岁以春秋祀之

五年二月以黄河澄清

御制祭文遣官致祭

黄河之神

四年冬督抚诸臣次第奏报黄河澄清地连四省时逾二旬诸王大臣请陞殿庆贺

世宗不许谕以河神福国佑民功用显着宜崇祀典以答神庥乃遣官分诣清河武陟二处新建神庙致祭行礼嗣是每昭灵应必遣官致祭

五月重修江南宿迁县皂河

河神庙春秋致祭

十二月遣官致祭

河源之神於河州口外以黄河澄清及江南淤地利民故也建祀西宁详见於後

七年建

江神庙於湖广武昌春秋致祭内阁奉

谕旨山川之神锡福於地方百姓是以自古帝王皆诚心展祀以答神贶湖广境内西南数省之水汇入大江又为川泽之总汇凡属土地人民及舟楫行旅皆仗江神默佑保护安宁允宜建修庙宇按时致祭以崇报享着湖广总督巡抚动帑办理此朕?祷神只护国佑民之意非谄媚以求一己之福也乃建庙於湖北武昌平湖

门之外岁以春秋致祭

八年建

海神庙於浙江海宁县加封为宁民显佑浙海之神浙江潮神庙既建於尖山又加封号是岁奉

谕旨朕惟古圣人之制祭祀也凡山川岳渎之神有功德於民生能为之御灾扞患者皆载在祀典盖所以荐馨昭格崇德报功也雍正二年浙江海塘潮水冲决发帑修筑比年以来塘工完整灾沴不作居民安业今年潮汛盛涨几至泛滥官民震恐幸而水势渐退堤防无恙此皆神明默垂护佑惠我蒸民者也兹特发内帑十万於海宁县勅建海神之庙以崇报享着该督遴委贤员度地鸠工务期制度恢宏规模壮丽崇奉祀事用答明神庇民御患之休烈乃建庙於海宁之春熙门内中祀运德海潮之神以英卫公伍员诚应武肃王钱鏐配享【二神见後】其他诸神祀於配殿

世宗御制碑文加神封号遣大臣致祭乾隆十六年二十

二年

皇上南巡皆遣官致祭二十七年後四

巡江浙

莅跸海宁并

躬诣拈香又

命於杭州建庙崇祀立碑皆如海宁之制【详见於後】

是年建

湘江神庙於湖广长沙春秋致祭

【臣】等谨按武昌所祀乃江渎之神长沙之庙在湘江橘洲则湘江之神也又湖南之巴陵亦建庙於城陵矶矶为蜀江洞庭所汇所祀盖江渎之神而未列祭典并识於此

四月建

河源神庙於甘肃河州加封为开津广济佑国庇民昭应河源之神先是以黄河澄清遣官致祭是年奉

谕旨古称黄河之神上通云汉光启图书礼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惟神泽润万国福庇兆民自古及今功用昭着我朝自定鼎以来仰荷神庥尤为彰显至於澄清六省之遥閲历七句之久稽诸史册更属罕闲朕思江南河南等处皆有庙宇而河源相近之处向来未建专祠考河源发於崑仑地隔遥边人稀境僻其流入内地之始则在秦省之西宁地方朕意於此地特建庙宇专祀河源之神九卿详议具奏寻议黄河发源西番枯尔坤山经河州之长宁驿流入中国应於河州口外择地建庙春秋致祭

御制碑文勒石从之十一年十二年皆遣官致祭

十二月封直隶

滹沱河神为长源永济滹沱河神春秋致祭九年建

永定河神惠济庙於石景山永定河即古之桑乾河源出太原合衆水为流乘高注下其性湍悍畿南恒被其害

圣祖时亲加指示导之安流名曰永定加封河神祀之卢

沟桥雍正七年

世宗以石景山据河上游工程最要既严加扞御因命择地建庙庙成遣官致祭

赐名惠济仍

御制碑文以纪之

十年闰五月建望祭

长白山享殿於温德亨山【今名望祭山】旧例春秋致祭皆由宁古塔将军遣官於吉林之温德亨山设幄次望祭将军常德奏请於望祭之处为屋五间与长白山相望既不违望祭之义又足以避风雨庶祀事得尽其诚从之十三年令春秋二祀即以宁古塔将军致祭参领以上均斋戒陪祀

七月建

洪泽湖神庙於高家堰春秋致祭高堰山盱石工告成奉

谕旨洪泽湖赖高堰以为保障建立石工为久远之计二年以来风涛恬静工作易施皆湖神默佑之力宜?诚展礼以申报享之忱乃令河臣建庙於堰上岁以春秋

祀之

十三年九月

皇上登极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十一月以恭上

世宗宪皇帝尊諡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十二月致祭河南开封府

河神庙先是河东总督王士俊奏请致祭省城河神至是礼部请遣官齎祭文香帛以往

皇上以河神显异曾奉

世宗宪皇帝特旨致祭乃

御中和殿閲视祭文香帛齎送总督行礼致祭

乾隆元年八月

特谕致祭

河神

海神石景山

永定河神礼部奉

谕旨南北河工与浙江海塘关系国计民生最为紧要当朕即位元年咸庆安澜理宜?修祀典以荅神贶部臣议於清河武陟海宁三处神祠照例齎送祭文香帛令总督致祭又令直隶河道总督往石景山致祭从之

二年正月厘定

洞庭湖神

君山庙神致祭典礼二祠春秋致祀祭品向由有司具备是岁奉

谕旨洞庭湖神福佑一方灵应显着君山神庙载在祀典所有春秋祭品礼仪理应动用正项钱粮办理着照湘江之神之例一体开销以昭敬礼明神至意四月以恭奉

世宗宪皇帝配享

南郊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十二月以

册立

皇后加上

皇太后徽号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三月立

海神庙於江南宝山县春秋致祭大海自北而南奉贤宝山南滙上海皆当其冲而宝山三面距洋尤为险要抚臣请筑石塘三百余丈以资扞御发帑成之即建庙於上以祀

海潮之神祀典视淅之海宁

御制碑文纪之

八年八月

皇上东巡

盛京遣官致祭

北镇庙

长白山

十三年二月

皇上东巡

躬祀

泰岳增用中和韶乐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先是十二年六月

谕内阁奉

圣母皇太后懿旨泰山灵岳坤德资生近在鲁邦宜崇报享朕不敢违爰遵

懿训亲奉

銮舆秩於岱宗旋跸青齐观风布泽以昭崇

圣法

祖教孝省方钜典大学士等会议以闻寻议奏古者因名

山以升中原有燔柴之礼

圣祖仁皇帝因仪文度数书阙有间议封禅者尤多不经特允廷议以祀五岳礼致祭今

皇上东巡致祭泰山应遵康熙二十三年之礼举行惟是致祭方岳向未用乐谨按周礼大司乐奏蕤宾歌函锺舞大夏以祭山川是山川之祭自古用乐今

特举盛典秩於岱宗请用中和韶乐令儒臣增撰乐章令太常寺协律郎率乐生豫习备用十三年二月壬午至於泰安

皇上先诣

岱庙拈香於配天门内降舆由仁安门入三上香行一跪三拜礼翼日癸未致祭如康熙二十三年之仪遂奉

皇太后登岱所至祠庙皆拈香致敬奉

谕稽古巡狩翕河乔岳典礼攸隆朕兹亲祀

孔庙有事於

泰山其四岳四渎皆宜荐馨用申诚敬着该督就近遴委大员前往以崇秩祀寻议准祭文香帛仍由京驰驿齎送

十四年四月以平定金川恭上

皇太后徽号遣官致祭山川如二年之礼

十五年九月以

册立

皇后恭上

皇太后徽号遣官致祭山川如十四年之礼

十月庚午朔

皇上巡幸中州诣

嵩岳庙拈香越日辛未致祭如东巡祭岱庙之仪是年

祭祀山川悉准东巡之例以

御道所经遣官致祭黄河之神及卫源神祠

十六年二月

皇上南巡遣官致祭所过

名山大川之神凡巡狩所至礼祀山川是年

皇上南巡於山东祀东岳泰山之神至江南祀清河县河渎之神淮渎之神江都县江渎之神皆遣官致祭二月

亲祭清河河神庙至浙遣官祭海神庙南镇会稽山凡

往返渡河渡江致祭之处皆

亲诣拈香行礼又诣清口风神庙惠济祠拈香至泰安诣岱庙拈香盖於怀柔百神之礼无不举矣六月加封

永定河神为安流广惠之神遣官致祭

十二月以

皇太后六旬万夀恭上

徽号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十九年八月

皇上东巡

盛京望祭

长白山渡松花江祭

江神九月祭

北镇庙皆

亲诣行礼

二十年六月以平定伊犁恭上

皇太后徽号遣官致祭山川如十四年礼是岁以大兵西

征致祭所过

山川之神大军所经之山致祭者四一曰阿勒台山一曰珠尔库柱山一曰博克达山一曰阿拉克山皆以

诏旨读文致祭

二十二年

皇上南巡致祭所过

名山大川之神如十六年礼是後四

巡江浙致祭皆同

三月建

海神庙於杭州之观潮楼

勅封为平潮利涉浙海之神是月

大驾驻跸杭城奉

谕旨浙海之神自雍正八年海塘告成时

特加褒封

勅於海宁县地方建庙崇祀迩年以来海波不扬塘工巩固朕省方浙中亲临踏閲见大溜直趋中小亹两岸沙滩自为扞御滨海诸邑得庆安澜利及生民实资神明显佑应於杭州省城之观湖楼敬建海神之庙以昭朕崇德答佑至意应行事宜该部查例具奏礼部奏言雍正八年

勅建海宁海神庙规制典礼具有成案今奉

谕旨於杭州观潮楼敬建海神庙应令该督抚敬谨相度择吉兴修工成之日遣官告祭加封神号春秋致祭悉遵雍正八年事宜举行并请

御制碑文勒石庙中从之

二十四年十一月以荡平回部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二十五年定西域

山川诸神祀典先是大军平定西域新疆乾隆二十四年告祭额琳哈毕尔噶鄂拉岁春秋致祀及是驻劄大臣奏请岁祭博克达鄂拉格登鄂拉穆素尔达巴伊犁郭勒从之嗣後由驻劄大臣次第奏请岁祭者於山则塔尔巴哈台鄂拉塔勒奇鄂拉崆郭尔鄂博阿布喇拉鄂拉巴尔鲁克鄂拉阿勒坦额墨勒鄂拉博尔图塔克於水则崆格斯郭勒哈什郭勒察罕乌苏阿里玛图郭勒和尔郭斯郭勒策集郭勒萨玛尔郭勒奎屯郭勒额彬格逊淖尔赛哩木淖尔阿拉克图古勒淖尔额敏郭勒裕勒雅尔郭勒俱每岁春秋令驻劄大臣致祭其祭文香帛由京师齎往行礼

二十六年十二月以

皇太后七旬万夀恭上

徽号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更定遣官之制先是岳镇海渎遣官七员分七差致祭後分遣八员康熙十六年後增祭长白山特遣一员後与北海同遣共遣官九员乾隆二十六年左都御史金德瑛奏请与历代帝王陵寝及阙里兼行礼部议言嗣後并为六差长白山北海同遣官一员西岳华山西镇吴山江渎遣官一员东岳泰山东镇沂山东海及南镇会稽山遣官一员中岳嵩山南岳衡山济渎遣官一员北岳恒山

中镇霍山西海河渎遣官一员南海遣官一员其历代帝王陵寝及阙里之祀即分道兼举毋容另遣从之

是年建杨桥

河神祠先是伏汛河溢祥符遂溃杨桥堤乃凿引渠酾河溜两匝月而合龙爰建祠并

颁额勒碑从大学士刘统勲请也

三十六年建

白河神庙河挟诸山之水而来至密云流益壮性益驶其处为

巡幸热河所必经是年七月霖雨积日河骤涨啮坡岸浮桥当水冲不可度乃遣官致祷越日涨陡落丈余

命於河壖构祠壬辰五月成

御制诗勒石祠内

是年十一月

皇太后八旬万夀恭上

徽号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如二十六年之礼

三十九年四月

封太白山神为昭灵普润太白山之神建祠祀之

四十一年五月以平定两金川恭上

皇太后徽号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四十二年三月恭上

大行皇太后尊諡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是年八月

命定两金川

山川诸神祀典先是四十一年两金川平该处名山大川効灵助顺应入祀典者

上命副将军明亮具状以闻寻奏金川之索乌甲索二山小金川之墨尔多山均为番衆敬奉大军进剿时颇着灵应又金川大河当官兵攻剿勒乌围时立栅沿河坚持数日适值阴雨连绵河水旋长旋消於沿滩栅寨并无妨碍及攻克移栅後河水陡发前立栅之处均漫水甚大

河神効顺实赞成功应请秩祀以彰报功之义爰

命载入祀典用垂久远

四十三年八月

皇上东巡

盛京望祭北海

命建

北海神庙于山海关并改定望祭处奉

谕海神咸有庙祀惟北海自山海关至盛京一带向未专建庙宇以隆禋祀尚属阙典着於山海关澄海楼相近处建立

北海神庙以妥灵佑九月又

谕稽考祀典北海原於河南济源县望祭河南地属中州且非滨海固於事理未协嗣经改於吉林东门外望祭虽属北境然距海尚远亦非所宜所有春秋秩祀及遇告祭典礼自应恭移於此以协方位是月

上致祭

北镇神庙

又奉

谕辽河双源遥引合而为巨流河襟带神臯恬波涵润实为陪都境内大川朕恭谒

祖陵跸路所经舟梁利涉缅念

河神之功甚溥着专建

河神庙以昭妥侑

九月

命建

浑河神庙于

盛京城东

谕浑河发源遥远自东北来入英峩边门西流几及千里会辽入海萦护

三陵滋演万年

灵脉长川襟带兼卫陪都厥功甚钜自宜?崇庙祀以答

神庥着於盛京城东度地鸠工兴建

河神庙以昭妥佑

是月建

松花江神庙

谕吉林之松花江导源长白襟带神臯为本朝

发祥之地绵演亿万载

景运灵长厥功甚钜自宜?崇庙祀用迓

神庥已谕令於吉林城外滨江处所度地兴建其一

切祀典即照望祭北海之制载入会典

四十五年

皇上七旬万夀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命庙宇有应修葺者守吏以闻

五月新建

北海神庙成遣亲王致祭

十二月改定神庙

敕赐为

敕封时以颁发新建巨流河浑河神庙扁额奉

谕建庙神牌扁额均系褒崇神祀沿用勅赐二字未协敬谨之意嗣後如遇有建庙封神等事拟请钦定者庙名着写勅建其神牌扁额俱着写勅封字様四十七年以豫省青龙冈漫口合龙未就

命乾清门侍卫阿弥达至青海河源祭告

河神是年豫省疏挑引渠自兰阳至商邱一百七十余

里越岁癸卯春三月河工告成

是年三月

谕朕前岁南巡驻跸金山即敬书金山灵区安澜恒佑宏仁广济至德尊神牌位供奉神祠及回銮渡江时虽有风涛而御舟稳渡实赖神佑不可不崇昭秩祀以答灵庥着该部载入祀典嗣後每遇致祭之期着该部封香帛祝文送往交该督抚亲诣金山寺行礼四十八年

皇上东巡

盛京遣官致祭

辽阳太子河

是年

上致祭

北镇神庙

四十九年

谕此次河水陡长各工险要赖

河神协应得化险为平着兰第锡等亲至

河神庙?祀以答嘉庥

五十年正月以

皇上御极五十年大庆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

是年奉

谕江南洪泽湖向藉淮水挹注今淮水发源之处经毕沅勘明疏瀹将支港小河一律浚导该处贾鲁惠济二河其下流归并涡河入淮现在亦加疏濬俾就通畅并於淮渎庙?申祭告自当仰邀

灵佑泉源涌发衆水会归下游湖水日就充足以助清敌黄至淮渎庙如果岁久未修或形倾圯即动项兴修俟庙工告竣时朕当亲书匾额用答

神贶将此谕阿桂毕沅知之寻覆奏南河淮渎庙一在里河厅属运口每年随时修理现在完整【臣】阿桂亲往瞻礼默告一在洪泽湖中盱眙县境内龟山之上相传向着灵异年久未修【臣】等仰体

圣主诚敬感孚广邀灵贶之意亦请一体修葺用答神庥从之

皇帝亲祭方岳仪

时巡省方礼其方

岳特行

亲祭之典有司诹吉豫期守土官洁扫庙宇内外备祭

品牲牢先一日

皇帝乃斋扈从王公百官地方文武官应与祭者毕斋行在太常寺【凡祭祀皆  行在有司赞□】具祝文【翰林院随时撰拟】内阁舍人恭书於版授太常寺官豫送祭所

右具祝版

是日昧爽光禄寺卿一人眂割牲守土官於祭所神厨设香案光禄寺卿公服上香宰人牵牲告腯遂及守土官眂宰瘗毛血如仪

右眂割牲

祭之前夕守土官各因其方为瘗坎於庙门之外工部官张黄幄於庙戟门内之左銮仪卫官设洗於幄次太常寺卿属率守土官入庙供具陈

神位前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鉶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鑪一镫一设二案一少西北向供祝版一东次西向陈礼神制帛一【色各随其方】香盘一尊一爵三幂勺具乐部率太常协律郎设中和韶乐於庙阶上如式乃辨位设

皇帝拜位於庙内正中北向司拜褥官二人立於左稍後陪祀王公位阶上百官位阶下东西序立重行异等均北面司祝司香司帛司爵分立祝案尊案之次司乐协律郎乐工歌工分立乐悬之次记注官四人立西阶下东面御史二人礼部祠祭司官二人鸿胪寺官二人分立王公百官拜位左右东西面典仪一人立东阶上西面掌瘗官率瘗人立於瘗坎之隅

右供张陈设序位

祭日漏未尽守土大吏率属治道清跸自

行宫至祭所汜扫无令尘扬銮仪卫官陈

骑驾卤簿於

行在宫门外领侍卫内大臣及内大臣勒所部翊卫官护军统领宗人府王公勒所部後管官采服分班於

行宫门外祗候不陪祭扈从官序列

行宫门外守土官序列祭所门前道左陪祭王公於享殿大门外序列候

驾至随入内外文武官於享殿庭左右序列执事官豫

入就位均采服届时太常寺卿赴

行宫奏时

皇帝龙袍补服乘舆出宫前引後扈不陪祭扈从官跪

送如常仪

銮舆出行宫

驾至庙不陪祭守土官跪迎

皇帝於大门内降舆右赞引左对引太常寺卿二人恭

皇帝由戟门中门入至幄次少竢出盥手銮仪卫官奉

盥巾如仪赞引对引官恭导

皇帝陞中阶入殿中门诣拜位前立内大臣侍卫止立阶下後扈大臣随侍鸿胪寺官引陪祭王公百官按班均就拜位序立典仪赞乐工登歌执事官各共乃职赞引奏就位

皇帝就位立

右盥洗就位

典仪赞迎

神司香奉香进至香案前祗竢司乐赞举迎

神乐奏祈丰之章【乐辞方岳不同俱详乐考】协律郎举麾工鼓柷乐

作赞引奏就上香位暨对引官恭导

皇帝诣香案前立对引官至祝案前止赞引奏上香司

香跪进香

皇帝上炷香三上瓣香毕奏复位恭导

皇帝复位立奏跪拜兴

皇帝行二跪六拜礼王公百官均随行礼协律郎偃麾

工戞敔乐止

右迎神

典仪赞行初献礼有司揭尊幂勺挹酒实爵司乐赞举初献乐奏华丰之章乐作司帛奉篚司爵奉爵以次诣

神案前司帛跪献篚奠於案三叩兴司爵立献爵奠於垫中毕皆退司祝诣祝案前跪三叩奉祝版跪案左乐暂止赞引奏跪

皇帝跪羣臣皆跪赞读祝司祝读祝讫兴以祝版跪安

於篚内叩如初退乐作赞引奏拜兴

皇帝率羣臣行三拜礼乐止典仪赞行亚献礼司乐赞举亚献奏兴丰之章乐作司爵奉爵献於左如初献仪乐止典仪赞行终献礼司乐赞举终献乐奏仪丰之章乐作司爵奉爵献於右如亚献仪乐止右三献

典仪赞彻馔司乐赞举彻馔乐奏和丰之章乐作有司彻毕乐止典仪赞送

神司乐赞举送

神乐奏锡丰之章乐作赞引奏跪拜兴

皇帝率羣臣行二跪六拜礼乐止典仪赞奉祝帛送瘗

司祝司帛诣

神位前跪三叩司祝奉祝司帛奉篚司香跪奉香兴以

次恭送瘗所

皇帝转立拜位旁西向竢过复位立

右彻馔送神瘗祝帛

祝帛出赞引奏礼成暨对引官恭导

皇帝降中阶出中门乘舆还

行宫前列卤簿导从扈卫如来仪陪祭官退不陪祭守土官仍於道左跪送扈从官於

行宫外跪迎如仪

右礼成

还行宫

遣官致祭方镇仪

遣官致祭太常寺具祝文香帛授遣官齎往守土官豫期洁扫庙宇戒办牲牢器物备执事人司祝司帛司香司爵以府州县佐贰官通赞以教谕训导引赞以学弟子员充先祭一日遣官及执事官斋其夕宰人割牲於厨地方州县官一人公服眂宰如仪祭日昧爽守土官率馔人入庙供具陈

神位前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鉶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鑪一镫二设案一於中少西供祝版设案一於左陈礼神制帛一【色各如其方】香盘一尊一爵三设洗於阶东引赞二人竢於门质明执事官豫入就位均朝服遣官朝服诣庙引赞引入诣东阶下盥手升阶至阶中北面通赞赞就位遣官就拜位立赞迎

神引赞引遣官入殿左门诣香案前赞跪遣官跪赞上香司香跪奉香遣官上炷香三上瓣香兴赞复位遣官复位赞跪叩兴遣官行二跪六叩礼通赞赞行初献礼司帛奉篚跪献於案三叩兴司爵奉爵奠於正中皆退赞读祝引赞赞跪遣官跪司祝进至祝案前跪三叩奉祝版宣读讫复於案叩如初退赞叩兴遣官行三叩礼通赞赞行亚献礼司爵奠爵於左赞行终献礼司爵奠爵於右均如初仪赞送

神引赞赞跪叩兴遣官行二跪六叩礼通赞赞奉祝帛送瘗执事官各奉祝帛香由中道送瘗如仪遣官避立拜位东竢过复位立引赞引遣官视瘗礼毕引遣官出执事官皆退

右方镇遣官

遣官祭山川仪

时巡所经辇路三十里内

名山大川遣官致祭太常寺具祝文香帛授遣官齎往始终仪节与祭

方镇礼同

右祭所过名山大川

皇帝时巡所过大川上香仪

凡将济大川守土官於岸治坛设案以纸为神位式书

神号奉设案上陈果盘五爵三香盘一鑪一镫二

皇帝亲诣上香其日黎明赞引对引预於坛外祗俟太常寺司香一人预於香案旁祗竢司拜褥官豫奉拜褥於案前祗竢均公服

皇帝御补服乘舆诣坛导从扈卫如常仪及坛降舆司拜褥官豫布拜褥於正中退赞引对引恭导

皇帝诣香案前司香跪进香

皇帝上炷香三上瓣香毕赞引对引恭导

皇帝就位三拜兴出坛登舟司拜褥官彻拜褥退

时巡所过大川上香

遣官致祭岳镇海渎仪

凡逢

庆典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皆因庙行礼望祭者设次於其所致祭豫期有司诹吉日礼部疏列阁部院寺文职二品以下四品以上官衔名候

旨分遣承祭将遣官

皇帝散斋一日遣官各斋於次太常寺具礼神香祝【翰林院随事撰拟】制帛【五岳五镇四海各如其方包四渎色用黑各一】送礼部礼部祠祭司官各加封题翼日黎明遣官公服会於礼部太常寺官设黄案於

中和殿正中左右各一均南向銮仪卫设龙亭一於礼部堂上正中设香亭一於龙亭前祠祭司官恭奉祝文帛香设龙亭内校尉舁亭行导以御仗香亭在前龙亭在後进

大清门中门至

午门前亭止祠祭司官公服诣龙亭前跪三叩恭奉祝文香帛由

午门左门

昭德门至

中和殿由中门入陈祭文於中案帛左案香右案跪叩如初由殿左门出退立阶下记注官四人序立於殿西檐下导引太常寺卿二人序立於殿北门外侍仪礼部尚书侍郎各一人分立殿东西檐之次又侍郎一人率钦天监博士诣

乾清门奏时

皇帝御补服乘舆出宫导从扈卫如常仪至

中和殿北阶上降舆太常寺卿导引

御殿内诣案前北向徧閲祝文香帛毕仍自殿北门乘舆还宫祠祭司官奉祝文香帛出设龙亭内如来仪所司彻案校尉舁亭出礼部尚书侍郎从至礼部陈於堂上正中遣官及齎送香帛笔帖式以次序立於堂左礼部尚书一人於亭左立祠祭司官诣亭前跪三叩以次奉祝帛香授尚书转授遣官遣官跪受兴授笔帖式依序由中门出若非

亲閲太常寺送礼部各加封题礼部尚书率执事官属暨遣官散斋一日至日黎明咸公服会礼部祠祭司官设三案於堂上正中奉祝文设於中案陈香左案陈帛右案讫退立案前左右赞事礼部尚书一人敬谨周眡讫以次分授遣官如前仪

右閲祝文香帛遣官

遣官至所祭地守土官洁庙宇备牲牢器物备执事人遣官暨执事官斋祭日有司供具陈设上香读祝行三献礼一应礼仪并与

时巡遣官祭告同

右祭仪

岁春秋祭仪

岁春秋仲月凡

岳镇海渎所在守土正官一人诣庙致祭执事以礼生

祭用少牢余并同

庆典遣官之仪

右所在专祭

特祭山川之神仪

所在

名山大川显着灵异於民有扞御功者奉

特典遣专官或崇建庙宇落成降香以部笔帖式一 人并祝文齎往守土官就庙致祭陈设仪节并同前右所在特祭

岁祭山川之神仪

直省所在山川有

勅赐封号立专祠者守土官以时致祭祭日有司具祝文饬庙户洁扫祠宇拂拭神案备执事人具器陈羊一豕一簠簋各二笾豆各十鑪镫具陈祝文於案左陈帛一香盘一壶一爵三於案右主祭官朝服诣祠引赞礼生二人引入拜位前立乃迎

神司香自右奉香盘进主祭官三上香引赞赞跪叩兴主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兴司帛自右跪授帛主祭官受帛拱举授司帛兴献於案司酌酌酒实爵自右跪授爵主祭官受爵拱举授司爵献於正中退司祝跪读祝引赞赞跪主祭官跪读祝毕主祭官行三叩礼兴司爵酌酒献於左又酌酒献於右退乃彻馔送

神引赞赞跪叩兴主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兴执事者以祝帛送燎礼毕各退各祠仪皆同

右专祠岁祭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