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大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宗福宫、二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尺、食实封壹阡户。户臣司马光奉 敕编集。

汉纪下

献帝初平元年三月乙巳,车驾入长安。袁纪作己巳,今从范书。袁术据南阳。范书术传云:刘表上术为南阳太守。表传云:术阻兵屯鲁阳,表不得至荆州。魏志术传:孙坚杀张咨,术得据南阳。魏武帝纪此年二月巳云术屯南阳,盖术初奔鲁阳,此春孙坚取南阳,术乃据之,犹以鲁阳为治所也。

六月,王匡杀胡母班等。谢承后传:汉书曰:班,王匡之妹夫。班与匡书云:仆与太传马公、太仆赵岐、少府阴修俱受诏命,关东诸郡虽实嫉卓,犹以衔奉王命,不敢玷辱。而足下独囚仆于狱,欲以衅鼓,此悖暴无道之甚者也。按范书此年六月,遣韩融等安集关东,袁术王匡各执而杀之。三年八月,遣马日䃅及赵岐慰抚天下。袁纪遣马、赵亦在三年八月,时董卓巳死,而此书云与马赵俱受诏,又云恚卓迁怒,自相乖迕,疑非班书,今不取。冬,蔡邕议省庙号。袁纪在明年,今从范书。

二年四月,皇甫嵩答董卓。范书嵩传及山阳公载记记嵩语与此不同,今从张璠汉纪。

韩馥以冀州让袁绍,长史耿武、治中李历谏。九州春秋作耿彧,今从范书、魏志、袁纪。又范书骑都尉沮授谏,无李历,今从魏志、袁纪。

十月,帝遣刘和诣父虞,范书刘虞传:虞使田畴使长安,时和为侍中,因遣从武关出。按魏志公孙瓒传但云天子思归,不云因畴至也。若尔,当令和与畴俱还,不应出武关。又畴未还,刘虞巳死。虞死在初平四年冬,界桥战在三年春,范书误也。孙坚战死。范书:初平三年春,坚死。吴志孙坚传亦云初平三年。英雄记曰:初平四年正月七日死。袁纪初平三年五月,山阳公载记载策表曰:臣年十七,丧失所怙。裴松之按:策以建安五年卒,时年二十六,计坚之亡,策应十八,而此表云十七,则为不符。张璠汉纪及胡冲吴历并以坚初平二年死,此为是而本传误也。今从之。三年,袁绍斩严纲。九州春秋作刘纲,今从范书、魏志。四月,骑都尉李肃、袁纪作李顺,今从范书、魏志。

荀攸与郑泰、种辑谋杀董卓。魏志云:攸与何颙、伍琼同谋。按颙、琼死巳,久恐误。五月,范书:丁酉,大赦。袁纪:丁未,大赦。按是年正月丁丑大赦,及李傕求赦,王允曰:一岁不再赦,然则五月必无赦也。

李催等围长安,守之八日,魏志云十日,今从范书。杨州刺史陈温卒,袁术以陈瑀为刺史。献帝纪:四年三月,袁术杀陈温,据淮南。魏志术传云:术杀温,领其州。裴松之按:英雄记,温自病死,不为术所杀。九州春秋曰:初平三年,杨州剌史陈祎死,术以瑀领杨州。盖陈祎当为陈温,实以三年卒,今从之。四年正月丁卯,赦。袁纪:五月丁卯,赦。今从范书。

六月,阙宣称天子,陶谦击杀之。范书谦传作阎宣,今从魏志武纪及谦传。魏武纪又曰:谦与宣共举兵,取㤗山、华费,掠任城。谦传亦云:谦始与合从,后遂杀之,并其众。按谦据有徐州,托义勤王,何借宣数千之众而与之合从?盖谦别将与宣共袭曹嵩,故曹操以此为谦罪而代之耳。

兴平二年正月癸丑,赦,袁纪作癸酉。按长历是月癸卯朔,无癸酉。今从范书。拜袁绍为右将军。袁纪作后将军。今从范书。

闰月己卯,帝使皇甫郦和、傕汜、袁纪郦作丽,今从范书。

沮授说袁绍迎天子。魏志绍传曰:天子在河东,绍遣郭图使焉。图还,说纪迎天子都邺,绍不从。今从范书。孙策渡江,魏志、袁纪皆云,初平四年,策受袁术使渡江。汉献帝纪、吴志孙策传皆云兴平元年。虞传、江表传云。策兴平二年渡江。按术初平四年始得寿春,策传云术欲攻徐州,从陆康求米,事必在刘备得徐州后也。刘繇传称吴景攻繇,岁余不克,则策渡江不应在兴平元年巳前,今依江表传为定。刘繇败走。帝纪,繇败走在兴平元年,今从江表传。

繇使朱皓攻诸葛玄。袁𬀩献帝春秋云:刘表上玄,领豫章太守。范书陶谦传亦云刘表所用,而陈志诸葛亮传云术所用。按许劭劝繇依表,必不攻其所用也。今从亮传。

建安元年六月,刘备战败,屯于海西,蜀志备传于此云:场奉、韩暹寇徐、杨间,备邀击,尽斩之。按暹、奉后与吕布同破袁术,于时未死也,备传为误。备屯小沛。备传云遣 羽守下邳,此在布败后,备传误也。

八月,董承等拒曹洪。魏志此事在正月,而荀彧传迎天子在都雒后,今从传。曹操为镇东将军。魏志在六月,而董昭传在都雒后,今从传。

十月,郭嘉谏操图刘备。传子以为程昱、郭嘉劝操杀备。今从魏书

二年,孙策袭乌程侯。江表传曰:建安二年夏,王誧奉戊辰诏书赐策。不知其何月也。九月,操击斩桥蕤。范书吕布传云:布破张勋于下邳,生擒桥蕤。此又一桥蕤,将蕤被获又还也。然魏志吕布传无桥蕤事,当是范书误。

操攻吕布,灌城月余,范书布传云:灌其城三月。魏志传亦曰围之三月。按操以十月至下邳及杀布共在一季,不可言三月。今从魏志武纪。刘备谏操缓吕布。献帝春秋曰:太祖意欲活布,命使宽缚。主簿王必趋进曰:布,勍虏也,其众近在外,不可宽也。太祖曰:本欲相缓,主簿复不听,如之何?今从范书、陈志。

十二月,桓阶说张羡附曹操。魏志桓阶传袁、曹相拒官渡,而阶说羡。按范书刘表传:建安三年,羡表在官渡前也。

孙策遣张纮献方物。江表传曰:倍于元年所献。其年制书拜讨逆,封吴侯。按策贡献在二年,非元年也。又陈志纮传曰:建安四年,遣纮奉章诣许。按吴书,纮述策材略忠𣢾,曹公乃优文褒,崇攺号加封。然则纮来在策封吴侯前,本传误也。

四年四月,袁、术部曲奔刘勋。吴志孙策传曰:术死,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将其众欲就策。庐江太守刘勋邀击,悉虏之,收其珍宝以归。与诸书不同,今从范书。陈志术传及江表传。十二月,华歆迎孙策,华峤谱叙曰:孙策略有扬州,盛兵徇豫章,一郡大恐,官属请出郊迎,歆曰:无然,策稍进。复白发兵,又不听。及策至,一府皆造合,请出避之,乃笑曰:今将自来,何遽避之?有顷,门下白曰:孙将军至,请见。乃前与歆共坐,谈议良久,夜乃别去。义士闻之,皆长叹而心自服也。此说太不近人情,今不取。刘备杀车胄。蜀志先叙董承谋泄诛死,备乃杀车胄。魏志备杀车胄后明年,董承乃死。袁纪备据下邳,亦在承死前,蜀志误也。

五年正月,曹操破备。魏书曰:备谓操与大敌连,不得东,而候骑卒至,言曹公来。备大惊,然犹未信,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计备必不至此。魏书多妄。

四月,孙策击陈登,到丹徒,此事出江表传。据策传云。策谋袭许。未发而死。陈矫传云。登为孙权所围于匡奇。登令矫求救于太祖。太祖遣赴救吴军既退。登设伏追奔,大破之。先贤行状云。登有吞灭江南之志。孙策遣军攻登于匡奇城。登大破之。斩虏以万数。贼忿丧军。寻复大兴兵向登。登使功曹陈矫求救于太祖。此数者参差不同。孙盛异同评云:按袁绍以建安五年至黎阳,策以四月遇害。而志云策闻曹公与绍相拒于官渡,谬矣。伐登之言为有证也。今从之。策杀许贡。江表传曰:初贡上表于汉帝,言策骁雄,宜召还京邑,若放于外,必作世患。候吏得表以示策,策以让贡,贡辞无表,策令武士绞杀之。按贡先为朱治所追,巳去郡依严,曰:虎安能复尔?盖策破白虎时杀贡耳。丙午,策卒。虞喜志林云:策以四月四日死,故置此。陈志策传: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未发,为许贡客所杀。郭嘉传曰:策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轻而无备,必死于匹夫之手。果为贡客所杀,嘉虽先见,安能知策死于未袭许之前乎?盖时人见策临江治兵,疑其袭许,嘉料其不能为耳。十月,许攸奔曹操。魏志武纪曰:攸贪财袁绍不能足,来奔。今从范书绍传。

操破绍,杀七万余人。范书绍传曰:所杀八万人。按献帝起居注,曹公上言,凡斩首七万余级。周瑜止鲁肃。肃传曰:刘子扬招肃往依郑宝,肃将从之。瑜以权可辅,止肃。按刘晔杀郑宝,以其众与刘勋,勋为策所灭,宝安得及权时也。

七年五月,南单于降。魏志张既传曰:高干及单于皆降,非也。

八年二月,曹操攻黎阳,魏志武纪作三月,今从范书袁绍传。又魏志绍传云:谭尚与太祖相拒黎阳,自二月至九月。当云自九月至二月。

操追袁、谭、袁尚至邺。范书绍传曰:尚逆击,破操军。今从魏志绍传。

九年七月,袁、尚保祁山。魏志绍传云:还走滥口。范书作蓝口,今从魏武纪。十三年正月,赵温免,献帝起居注在十五年,范书帝纪在十三年。按是年罢三公官,温不至十五年也。甘宁奔孙权。吴志孙权传建安八年、十二年。皆尝讨黄祖。凌统传父操死时。统年十五。摄父兵后击麻保屯。刺杀陈勤。按周瑜孙瑜传。以十一年击麻保屯。则操死似在八年。然后五年宁乃奔权。似晚。今无年月。可据追言之。

六月,曹操表马腾为卫尉。典略曰:建安十五年,征腾为卫尉。按张既传:曹公将征荆州,令既说腾入朝。盖三字误为五耳。

八月,蒯越等说刘琮降。范书、陈志表传皆云韩嵩亦说琮降。按嵩时被囚,必不预谋。九月,操以王粲为掾属。粲传曰: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云云。按操恐刘备据江陵,至襄阳即过。日行三百里。引用名士,皆至江陵后所为,不得更置酒汉滨。恐误。

十二月,孙权围合肥。魏志武纪:十二月,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喜救合肥。权闻喜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孙盛异同评曰:按吴志,备先破公军,然后权攻合肥,而比纪云先攻合肥,后有赤壁之事,二者不同,吴志为是。又陈矫传云:陈登为权所围于匡奇,令矫求救于曹操。而先贤行状云:登为策所围。按策始欲攻登,未济江,巳为许贡客所杀。吴书云:权征合肥,命张昭别讨匡奇。于时陈矫巳为曹仁长史。又陈登年三十六而卒,必巳不在,不知登之被围果在何时也。

十四年三月,权烧围走。魏志武纪:十二月,权围合肥。刘馥传云:攻围百余日。孙权传云:逾月不能下。由此言之,权退必在今年明矣。

张辽讨斩陈兰、梅成。辽传无年。按繁钦征天山赋云:建安十四年十二月甲辰,丞相武平侯曹公东征,临川未济,群舒蠢动,割有潜六,乃俾上将荡寇将军张辽治兵南岳之阳。又云:陟天柱而南徂,故置于此。

十五年十二月,周瑜卒,按江表传,瑜与策同年。策以建安五年死,年二十六。瑜死时年三十六,故知在今年也。

鲁肃劝权以荆州借备。肃传曰: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恐操不至,于是今不取。

十六年八月,操遣徐晃等渡蒲坂津,晃传曰:太祖至潼, 恐不得渡,召问晃。晃曰:公盛兵于此,而贼不复别守蒲坂,知其无谋也。今假臣精兵,渡蒲坂津,为军先置,以截其里,贼可禽也。太祖曰:善。按武帝纪,潜遣二将渡蒲坂,皆太祖之谋,而晃传云皆晃之策,盖陈氏各欲称其功美,不相顾耳。操与韩遂语。许褚传曰:太祖与韩遂、马超等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禇勇,疑从骑是褚,乃问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禇,褚瞋目眄之,超不敢动。按时超不与遂同在彼,故疑遂,此说妄也。

十二月,法正说刘备取益州。韦曜吴书曰:备前见张松,后得法正,皆厚以恩德接纳,尽其殷勤之欢,因问蜀中阔狭,兵器府库,人马众寡,及诸要害道里远近,松等具言之。按刘璋刘备传,松未尝先见备,吴书误也。

十七年十月,荀彧饮药而卒。陈志彧传曰:以忧薨。范书彧传曰: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孙盛魏氏春秋亦同。按彧之死,操隐其诛。陈寿云以忧卒,盖阙疑也。今不正言其饮药,恐后世为人上者,谓隐诛可得而行也。

十八年九月,马超奔张鲁。杨阜传云:十七年九月。武帝纪:十八年,超在汉阳,复因羌胡为害。十九年正月,赵衢等讨超,超奔汉中。按羌叙九月起兵,超即应出讨。超出,衢等即应闭门,不应至来年正月。盖魏史书捷音到邺之月耳,杨阜传误也。

十九年七月,操留少子植守邺。植传云:太祖戒之曰: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又云:植大和六年薨,年三十一。按植今年年二十三,则死时当年四十一矣,本传误也。

二十年五月,吕蒙留孙河,委以后事。按:孙河巳死,或它人同姓名耳。刘备闻操将攻汉中,备传云,曹公定汉中,孙权传云入汉中。按操以七月入汉中,备未应即闻之,而八月权巳攻合肥,盖闻曹公兵始欲向汉中,即引兵还耳。七月,张卫等夜遁,武帝纪曰:公至阳平,张鲁使弟卫等据 攻之,不拔,乃引还。贼守备解散,公乃密遣解剽等乘险夜袭,大破之。刘晔传曰:太祖欲还,令晔督后诸军。晔策鲁可克,驰白太祖,不如致攻,遂进兵。鲁乃奔走。郭颁世语:鲁遣五官掾降,弟卫拒王师,不得进。鲁走巴中,军粮尽,太祖将还,西曹掾郭谌曰:鲁巳降,留使既未反,卫虽不同,偏携可攻。县军深入,以进必克,退必不免。太祖疑之。夜有野麋数千,突坏卫营,军大惊。高祚等误与卫众遇,卫以为大军见掩,遂降。魏名臣奏载杨暨表曰:武皇帝征张鲁,以十万之众,身亲临履。张、卫之守,盖不足言,地险守易,华有精兵虎将,势不能施,对兵三日,欲抽军还。天祚大魏,鲁守自坏,因以定之。又载董昭表其承凉州以下,皆昭表所述,必得实,今从之。守将虽斩之。刘晔传云:备虽斩之。按备传云:备下公安,闻曹公定汉中乃还。如此则备时犹在公安也。

二十二年正月,操军居巢。孙权传,曹公次居巢,攻濡须,并在去冬。今从魏武纪。二十四年正月,刘备营于定军山,备传云:于定军山势作营法。正传作定军兴势。今从黄忠传。斩夏侯渊。渊传曰: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战死。张郃传曰:备于走马谷烧都围,渊救火,从他道与备相遇,交战,短兵接,刃,渊遂没。今从刘备、黄忠法正传。

魏纪

高祖黄初元年十月辛未,升坛受禅。陈志云:丙午行至曲蠡,汉帝禅位。庚午升坛即阼。袁纪亦云:庚午,魏王即位。按献帝纪,乙卯始发禅册,二十九日登坛受命。又文帝受禅碑至今尚在,亦云辛未受禅。陈志袁纪误也。范书云:魏遣使求玺绶,曹皇后不与。如此数辈,后乃呼使者,以玺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尔。左右皆莫能仰视。按此乃前汉元后事,且玺绶无容在曹后之所,此说妄也。二年陈志:正月乙亥,朝日于东郊。裴松之以为朝日在二月。按二月辛丑朔,无乙亥。

烈祖太和二年正月,姜维降汉孙盛杂语曰:维诣诸葛亮,与母相失。后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按维粗知学术,恐不至此,今不取。青龙二年唐太宗晋书景怀夏侯后传:后以此年死,云:宣帝居上将之重,诸子并有雄才大略,后知帝非魏之纯臣,而后既魏氏之甥,帝深思之,遂以鸩崩。按是时司马懿方信任于明帝,未有不臣之迹,况其诸子乎?徒以魏甥之故,猥鸩其妻,都非事实,盖甚之之辞。不然,师自以他故鸩之也。今不取。

景初二年六月,公孙渊围堑二十余里。晋宣纪云:南北六七十里。今从渊传。

十二月,刘放执帝手作诏,免燕王宇等官。放传曰:宇性恭良,陈诚固辞。帝引见放、资,入卧内,问曰:燕王正尔为?放、资对曰: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帝曰:曹爽可代宇否?放、资因赞成之,又深陈宜速召太尉司马宣王,帝纳其言。放、资既出,帝意复变,诏止宣王勿来。寻更见放、资曰:我自召太尉,而曹肇等反,使吾止之。命更为诏。帝独召爽与放、资俱受诏命,遂免宇、献、肇、朗官。按陈寿当晋世作魏志。若言放、资本情,则于时非美,故迁就而为之讳也。今依习凿齿汉晋春秋郭颁世语,似得其实。

邵陵厉公正始四年十二月,陆逊谏吴主不分嫡庶。吴录曰:权时见杨竺,辟左右而论霸之才,竺深述霸有文武英姿,宜为嫡嗣,于是权乃许立焉。既而逊,上表极谏,权疑竺泄之,乃斩竺。按竺死在大子废后,吴录所述妄也。

嘉平元年正月,曹爽、何晏等族诛。魏氏春秋曰:宣王使晏典治爽等狱,晏穷治党与,冀以获宥。宣王曰:凡有八族,晏、疏、丁、邓等七姓。宣王曰:未也。晏穷急,乃曰:岂谓晏乎?宣王曰:是也。乃收晏。按宣王方治爽党,安肯使晏典其狱?就令有之,晏岂不自知与爽最亲,而冀独免乎?此殆孙盛承说者之妄耳。

五年十月,吴孙峻杀诸葛恪。恪传曰:恪省张约等书而去,未出路门,逢太常滕胤。恪曰:卒腹痛,不任入。胤不知峻阴计,谓恪曰:君自行旋,未见上,今上置酒请君,君巳至门,宜当力进。恪踌躇而还。孙盛以为不然,今从吴历。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十二月,吴作太庙。吴历太平元年正月,立太祖庙。沈约宋书,孙亮立,明年正月,立权庙。今从吴志。

元帝景元元年正月,高贵乡公出怀中黄素。诏王沈、王业奔走告司马昭,王经不从。世语曰:经因沈业申意,今从晋诸公赞。陈泰请斩贾充。魏氏春秋曰:帝之崩也,太傅司马孚、尚书右仆射陈泰枕帝尸于股,号哭尽哀。大将军入禁中,泰见之悲恸,大将军亦对之泣,谓曰:玄伯其如我何?泰曰:独有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大将军久之曰:卿更思其他。泰曰:岂可使泰复发后言!遂欧血薨。裴松之以为违实,今从干宝晋纪

四年九月,护军荀恺。晋书文纪作部将易恺,今从魏志。

咸熙元年正月,众杀姜维、钟会。卫瓘传曰:会留瓘谋议,乃书板云:欲杀胡烈等,举以示瓘。瓘不许,因相疑贰。瓘如厕,见胡烈故给使,使宣语三军,言会反。会逼瓘定议,经 不眠,各横刀膝上。在外诸军巳潜欲攻会,瓘既不出,未敢先发。会使瓘慰劳诸军,瓘便下殿,会悔遣之。使呼瓘,瓘辞眩疾动,诈仆地。比出,合数十信追之。瓘至外,解服盐汤,大吐。会遣所亲人及医视之,皆言不起。会由是无所惮。及暮,门闭,瓘作檄宣告诸军,并巳唱义,陵旦,共攻会,杀之。常璩华阳国志曰:会命诸将发丧,因欲诛之。诸将半入,而南安大守胡烈等知其谋,烧成都东门以袭杀会及维。今从魏志。又世语曰: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如斗,非身所能容。恐当作升。

晋纪

世祖泰始元年九月乙亥,葬文王。晋书文纪作癸酉,今从魏陈留王纪。二年八月,陆凯上疏谏吴主。陈寿曰:予连从荆、杨来者,得凯所谏皓二十事,博问吴人,多云不闻凯有此表。又按其文,殊甚切直,恐非皓之所能容忍也。或以为凯藏之箧笥,未敢宣行。病困,皓遣董朝省问,欲言,因以付之。虚实难明,故不著于篇。然爱其指掷皓事,足为后戒,故钞列于凯传左,今不取。十月丙午朔,日食。宋书志无此食,今从晋书。

十二月,吴主还都建业。吴志陆凯传或曰:宝鼎元年十二月,凯与丁奉、丁固谋,因皓谒庙,欲废皓立孙休子。时左将军留平领兵先驱,故密语平,平拒而不许,誓以不泄,是以不果。按凯尽忠执义,必不为此事,况皓残酷猜忌,留平庸人,若闻凯谋,必不能不泄,殆虚语耳。今不取。

四年正月丙戍,贾充等上律令,帝令裴楷执读。刑法志云:㤗始三年,事毕表上。今从武纪。裴楷传云:文帝时,诏楷于御前执读。今从刑法志。九月,石苞免官。晋书武纪及苞传皆无苞免官年月,萧方等三十国春秋、杜延业晋春秋置在此,今从之。苞传又云:敕琅邪王胄自下邳会寿春。按武纪胄明年二月乃镇下邳,恐传误。

十月,吴万彧寇襄阳。晋帝纪作郁,今从吴志。

五年二月,文立言蜀名臣子孙宜叙用。立传载此表在迁太子中庶子后。按㤗始七年立,举郄诜时犹为济阴太守,于今未为庶子也。若诸葛京署吏,不因立表,则京先巳署吏一,不当更云宜量材叙用也。

六年正月,吴丁奉入涡口。吴志丁奉传:建衡元年,攻晋榖阳。晋帝纪不载。奉传不言入涡口,疑是一事。

七年四月,吴陶璜袭杀董元,璜传云:出其不意,径至交趾。按元乃九真太守,非交趾也。华阳国志云:元病亡,杨稷更以王素代之。按武帝纪,四月,九真太守董元为吴将虞汜所攻,军败死之。则元非病亡,盖稷虽以素代元,未至郡而元死也。

众胡内叛,与树机能围牵弘弘,死之。崔鸿十六国春秋秃发乌孤传云:其先树机能,本河西鲜卑。㤗始中,杀秦州刺史胡烈,斩凉州刺史牵弘。晋帝纪叛虏杀胡烈,北地胡杀牵弘,皆不言鲜卑,盖言群虏内叛,则鲜卑亦在其中矣。或北地胡即树机能也。

七月癸酉,贾充都督秦凉。三十国春秋、晋春秋充出并在八年二月。按武帝纪,充出在此月。盖二春秋以太子纳妃在八年二月,致此误也。

陶璜陷交趾,杀毛炅。汉晋春秋曰:初霍弋遣杨稷、毛炅等戊交趾,与之誓曰:若贼围城未百日而降者,家属诛;若过百日,救兵不至而城没者,吾受其罪。稷等守未百日,粮尽,乞降于璜,不许,而给粮使守。诸将并谏,璜曰:霍弋巳死,不能救稷等必矣。可须其日满,然后受降,使彼得无罪,而我取有义,内训吾民,外怀邻国,不亦可乎?稷等期讫粮尽,救兵不至,乃纳之。华阳国志则云:稷等城破被囚,稷欧血死,炅骂贼死。二者相戾,不可得合。而晋陶璜传兼载之。按孙皓猜暴,恐璜不敢以粮资敌,今从华阳国志。十月丁丑朔,日食。宋书五行志有五月庚辰食,无十月丁丑食。晋书纪及天文志有十月丁丑食,无五月庚辰食。今从晋书。

十二月,安乐思公刘禅卒。晋春秋云:禅谥惠公。今从王隐蜀记。

八年夏,张弘杀皇甫晏,王浚讨斩之。华阳国志:弘杀晏在十年五月,武帝纪在今年六月。按王浚请伐吴表云: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浚再为益州刺史,方受诏作船。咸宁五年,下诏伐吴。借使浚以其年上表,则再为益州亦在泰始九年之前矣。今从晋纪为定。

祜表留浚,复为益州。羊祜传曰:表留浚监益州诸军事,加龙骧将军。按浚传,祜密表留浚,重拜益州刺史。又曰:寻以谣言拜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然则作刺史与监军。自是二事也。华阳国志又云:咸宁四年,浚迁大司农。五年,拜龙骧,监梁益一州。按时羊佑巳卒,尤不可据。

浚造舟舰。华阳国志云:咸宁二年三月,浚受诏作船接。浚表云作舡七年,则国志不可据也。十月,尹璩卒。宋质废梁澄,表令狐丰为敦煌太守。晋春秋璩作据,今从武纪。武纪云:令狐丰废澄,自领郡事。今从晋春秋。贾充宴朝士,三十国春秋在十一月,晋春秋在十月己巳,恐皆非实,故附于冬末。吴万彧自杀。吴志孙皓传云:彧被谴忧死。今从江表传。

九年正月辛酉,郑袤卒。按本传,袤为司空,固辞。久之,见许以侯就第,拜仪同三司。而帝纪云司空郑袤薨,误也。七月丁酉朔,日食。宋志无此食,今从晋书。

十年四月,吴主诛章安侯奋。江表传曰:张布女有宠于皓而死,皓厚葬之。国人见葬太奢丽,皆谓皓巳死,所葬者是也。皓舅子何都颜状似皓,故民间讹言都代立。临海太守奚熙信讹言举兵,欲还秣陵诛都。都叔父植时为备海督,击杀熙,夷三族,讹言乃息。又云:奋本在章安,徙还吴城,禁锢,使男女不得通婚,或年三十、四十不得嫁娶。奋上表乞自比禽兽,使男女自相配偶。皓大怒,遣察战赍药赐奋,父子。皆饮药死。裴松之按:建衡二年至奋之死,孙皓即位尚未久。若奋未被疑之前,儿女年二十左右,至奋死时,不得年三十、四十也。若先巳长大,自失时未婚娶,不由皓之禁锢矣。此虽欲增皓之恶。然非实理。又吴志孙皓传。凤凰三年。会稽妖言。奋为天子。遂诛奚熙。不言诛奋。孙奋传。建衡二年。左夫人王氏卒。民间讹言。遂诛奋及五子。三十国晋春秋。自皓纳张布女至杀奋。皆在天册元年。按奋若以建衡二年死。不容至凤凰三年。会稽方有讹言,不知奋死果在何年,今因奚熙之死终言之。

咸宁。三年五月,吴将邵𫖮。武纪作邵凯,今从羊佑传。七月,杨珧议封建。职官志以为珧与荀勖以齐王攸有时望,惧太守有后难,故建此议,使诸王之国。帝初未之察,于是下诏议其制。按勖传有异议,又时齐王不之国,疑此说非实,今不取。

十二月,卫瓘离间二虏,务桓降,力微死。魏收后魏书:铁弗刘虎,匈奴去卑之孙。昭成四年死,子务桓立。按昭成四年,晋成帝咸康七年也。务桓不应与瓘同时,盖二人皆名务桓耳。四年七月,司、冀等州大水,螟伤稼。杜预上疏。食货志云咸宁三年,杜预传云四年。按五行志,三年大水,无虫灾,四年螟。今从预传。

九月,张尚忤吴主,徙建安,寻杀之。三十国春秋云:岑昏等泥头请代尚死,尚得免死,徙广州。今从尚传。参取环氏吴纪。

十月,卫瓘抚床,帝令太子决尚书疑事。三十国春秋在泰始八年。按瓘传,㤗始初为青州刺史,徙幽州,八年不得在京师。瓘传在迁司空后。按帝纪,太康三年,贾充卒,十二月,瓘为司空,故移在入为尚书令下。传玄卒。玄传曰:五年,迁太仆,转司隶。景献皇后崩,坐争位骂尚书,免。寻卒。按景献后崩在四年,玄传误也。五年十一月,马隆转战而前。隆传曰:或夹道累磁石,贼被铁铠,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以为神。按此说太诞,恐不可信。

太康元年二月乙丑,王浚击杀吴陆景。武纪:壬戍,浚克夷道、乐乡城,杀陆景。陆抗传:壬戌,杀晏。癸亥,杀景。王浚传:壬戍,克夷道,获晏。乙丑,克乐乡,获景。今从浚传。

或曰,方春水生,难于久驻。杜预传曰:今向暑,水源方降,疾疫将起。按时未暑,今依三十国春秋。

五月丁亥朔,孙皓至,吴志皓传:天纪四年三月丙寅,杀岑昏。戊辰,陶浚从武昌还。壬申,王浚到,受皓降。五月丁亥,集于宗邑。四月甲申,封归命侯。晋武纪:太康元年二月,王浚等破武昌王浑,斩张悌。三月壬申,浚下石头,皓降。乙酉,大赦攺元。四月,遗朱震等慰抚。五月辛亥,封归命侯。丙寅,引皓升殿。庚午,诏士卒六十归家。庚辰,以浚为辅国将军。王浚传:二月庚申,克西陵。又云:壬寅,浚入石头,而无月。又上书曰:臣十四日至牛渚,十五日至秣陵,亦无月。又曰:去二月武昌失守,皓左右皆得宝散走。三十国春秋:四月甲子,王浑斩张俤。丙寅,杀岑昏,与何桢书。庚午,送降书。壬申,浚入石头。甲申,封归命侯。五月丁亥,至洛阳。晋春秋略与之同。按长历,去年闰七月,今年二月戊午朔,三月戊子朔,四月丁巳朔,五月丁亥朔,六月丙辰朔。然则三月无戊辰、丙寅、壬申,五月无庚午、庚辰,与吴志、晋书不合。若依三十国春秋,月日虽合,然二月武昌失守,皓左右离散,不容四月十六日,王浚乃至秣陵而皓降。又皓以四月十六日降,举家西上,至五月一日未能至洛。今事之先后,并依吴志、晋书,但削去其日之不与历合者。

迁王浚镇军大将军。浚传云,领步兵校尉。旧校唯五,置此营自浚始也。按职官志,屯骑、步兵、长水、越骑、射声校尉,是为五校,并汉官也。然则步兵之名非自浚始。武帝纪是年六月丁丑,初置翊军校尉官。疑浚所领者翊军也。是岁,凡州十九。宋书州郡志云:太康元年,天下一统,凡十六州。后又分雍、梁为秦,分荆、扬为江,分益为宁,分幽为平,而为二十矣。按杜佑通典:平吴分十九州:司、兖、豫、冀、并、青、徐、荆、扬、梁、雍、秦、益、凉、宁、幽、平、交、广。今从之。

山涛言不宜去武备。涛传云:与卢钦论之。按钦咸宁四年三月巳卒。

二年十月,慕容涉归寇昌黎。帝纪云:慕容廆。按范亨燕书武宣纪,廆泰始五年生,年十五,父单于涉归卒,太康四年也。此年入寇,当是涉归。十一月,陈骞薨。帝纪云:大司马按骞以咸宁三年辞位,以高平公还第。

三年正月,帝问司隶校尉刘毅。地理志:太康元年,省司隶,置司州。毅传:毅为司隶校尉,帝尝南郊礼毕,问毅而无年月。晋春秋问毅在此月,而不言毅官。按毅传,六年自司隶迁左仆射,或者此年尚未改为司州也。今从毅传。四年,慕容删篡立。载记删作耐,今从燕书。

五年正月己亥,青龙见。五行志作癸卯,今从帝纪。

罢宁州,置南夷校尉。地理志:太康三年,废宁州,置南夷校尉。今从华阳国志。六年正月,刘毅卒。晋春秋在七年十月,今从本传。

七年正月,魏舒逊位。舒逊位记传皆无年月本传曰以灾异逊位帝不听后因正旦朝罢还第表送章绶按本传又曰逊位之际莫有知者若今年正旦日食逊位至他年正旦乃送章绶不得云人无知者盖止因今者正旦朝罢遂以灾异逊位不复起耳

资治通鉴考异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