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导读

《择官》篇进一步阐述了唐太宗“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思想和具体办法,记录了唐初“任官惟贤才”,知人善任,重视地方官选举等情况。一是要求主管大臣要把择官用人作为大事来处理。“公为仆射,当助朕忧劳,广闻耳目,求访贤哲”。一是要妥善办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的选拔和管理。“朝廷必不可独重内官,外刺史、县令,遂轻其选。”任人唯贤是“贞观之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贞观之治”赖以实现的基本保证。

贞观元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致治之本,惟在于审1。量才授职,务省官员。故《书》称:「任官惟贤才2。」又云:「官不必备,惟其人3。」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古人亦以官不得其才,比于画地作饼,不可食也4。《诗》曰:「谋夫孔多,是用不就5。」又孔子曰:「官事不摄,焉得俭6?」且「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7。」此皆载在经典,不能具道8。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9。卿宜详思此理,量定庶官员位。』玄龄等由是所置文武总六百四十员。太宗从之,因谓玄龄曰:『自此倘有乐工杂类,假使术逾侪辈者,只可特赐钱帛以赏其能,必不可超授官爵,与夫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遗诸衣冠以为耻累10。』

1 审:明悉、审细。文中意为精简。

2 任官惟贤才:语出《尚书.咸有一德》。

3 “官不必备”二句:语见《尚书·周官》。意思是官员不一定要齐备,得到有德的人任官便可。

4 “古人亦以官不得其才”三句:语出《三国志·魏志·卢毓传》。

5 “谋夫孔多”二句:谓参加谋划事情的官员虽多,但不是贤能之士,所以事情办不成功。语出《诗经·小雅·小旻》。

6 “官事不摄”二句:语出《论语·八佾》。意思是每个官员都专职而不兼任其他职务,怎能谈得上节俭呢!

7 “千羊之皮”二句:语出《史记·商君列传》。意谓一千张羊皮的价值都比不上一只狐狸腋下的毛皮,比喻选官贵在得人。

8 具:通“俱”。

9 无为而治:指避免烦琐政治,不打扰百姓,便达到天下大治。

10 衣冠:士大夫、官员。

译文

贞观元年,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说:“治国的根本,关键在于审察官吏。根据才能授予适当的官职,务必精简官员。所以《尚书》中说:‘任官惟贤才。’又说:‘官员不一定要齐备,只要任人得当。’如果得到好的官员,人数虽少也足够用了;如果得到不好的官员,人数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古人也把没有选到适当的人才,比作在地上画饼,那是不能吃的。《诗经》中说:‘谋划者中庸人多,所以事情办不成。’孔子又说:‘做官的人一身不能兼二职,怎能谈得上节俭?’况且,‘一千张羊皮的价值,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昂贵。’这些话都记载在经典上,不能都讲出来。应当精简机构,减少官员,使各自担负起所任之职,这样就能做到无为而治了。你应认真考虑这其中的道理,衡量决定众官人数的多少。”房玄龄等因此设置文武官员总共六百四十人。太宗同意这一方案,便对房玄龄说:“从此以后,倘若有乐工及从事其他杂务的人,技艺超过同行的,只能格外多给钱帛,以奖赏他们的技能,一定不能授给他们官爵,使他们与朝廷中的贤良君子并肩而立,同坐吃饭,给朝廷士大夫留下耻辱。”

赏析与点评

“致治之本,惟在于审。”——太宗明白地指出国家达到治世的本源,关键在于审察官吏。没有称职的官员队伍,只凭君主一人,根本不可能把国家治理得妥善。所以,拣选擢拔官员,是重中之重,甚至是国家治乱的根源。太宗重视官员队伍的组成,无疑是成就“贞观之治”的重要环节,亦是直接把致治之功,归因到官员队伍身上,肯定他们的成就贡献。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杜如晦曰:『公为仆射,当助朕忧劳,广开耳目,求访贤哲。比闻公等听受辞讼,日有数百。此则读符牒不暇1,安能助朕求贤哉?』因敕尚书省,细碎务皆付左右丞2,惟冤滞大事合闻奏者,关于仆射。

1 符牒(dié):泛指公文凭证。符,古代朝廷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

2 左右丞:官名。唐制,尚书省设左右丞各一人,协助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处理省内具体事务。对御史推选及要弹劾的不当之事,予以驳回。左丞分管吏、户、礼三部之事。右丞分管兵、刑、工三部之事。

译文

贞观二年,太宗对房玄龄、杜如晦说:“你们身为仆射,应当为我分忧,协助我操劳国家大事,要耳听得远,眼看得宽,寻求察访贤明有智慧的人。近来听说你们听取和接受诉讼的状子,一天之内竟达数百件。这就是阅读公文已经没有空闲,哪里还能帮助我寻求贤士呢?”于是下了一道诏书命令尚书省,凡是细碎的事务,都交付左右丞处理,只有冤屈疑难的案件应该上奏的,才交付仆射。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夜恒思百姓间事,或至夜半不寐。惟恐都督、刺史堪养百姓以否1。故于屏风上录其姓名,坐卧恒看,在官有善事,亦具列于名下。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

1 都督:唐制,高祖武德七年,改总管为都督,掌督府属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廪,总判府事。

译文

贞观二年,太宗对身边的侍臣说:“我每天夜里常想百姓当中的事情,有时到深夜还不能入睡。最担心的是地方州府的都督与刺史是否能好好地安抚、养育百姓。所以在屏风上记录下他们的名字,坐着和躺着都经常看看,官吏如果做了好事,也全写在他们的名字下边。我居住在深宫之中,所能看到和听到的不可能达到很远的地方,所依靠的就是各地的都督和刺史这些地方官员,这些人是关系到国家治乱的关键人物,所以特别要选择得当。”

贞观三年,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比见吏部择人,惟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景行1。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如何可获善人?』如晦对曰:『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2,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今每年选集3,向数千人,厚貌饰词4,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5。铨简之理6,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上乃将依汉时法,令本州岛郡辟召7,会功臣等将行世封。其事遂止。

1 景行:崇高的德行。语出《诗经·小雅·车辖》。

2 行著:德行受到称著。汉代选拔官员有“贤良方正”、“孝廉”等科,由郡国官员举荐所属吏民授予郎官。乡闾: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

3 选集:唐制吏部一年三次召集述职官人进行考核。

4 厚貌饰词:伪装忠厚。

5 选司:旧时主管铨选官吏的机构。

6 铨简:考虑选拔。

7 辟召:征召。

译文

贞观三年,太宗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近来见吏部选拔官员,只按他的口才文笔来录取,而不全面考察其德行。数年之后,有些人的劣迹才开始暴露,就算是对他们加以刑杀,但百姓已深受其害。如何才能挑选出好的人才呢?”杜如晦回答说:“两汉时选拔的人才,都是德行称著于乡间和闾里的人,由州郡将他们举荐给朝廷,然后才录用,所以当时号称人才济济。现在每年选拔官员,候选者云集,多达数千人,这些人伪装忠厚,用文辞掩饰,不可能完全地了解他们,主管铨选官吏的机构只能做到授予他们一定的等级品位而已。考虑选拔的方法实在不够精密,所以得不到真正的人才。”太宗于是打算依照汉代选拔官吏的办法,命令各州郡征召举荐,适遇功臣等将进行世袭封爵,这事就停下来了。

贞观六年,太宗谓魏征曰:『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1。朕今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出一言,则为天下所听。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征对曰:『知人之事,自古为难,故考绩黜陟2,察其善恶。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患极多。但乱代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1 造次:仓促,匆忙。

2 黜陟(chùzhì):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译文

贞观六年,太宗对魏征说:“古人说,君主必须根据官职来选择合适的人才,决不可匆忙任用。我现在每做一件事,就被天下人看得到;每说一句话,就被天下人听得到。任用了正直的人,干好事的人就会得到劝勉;任用了坏人,不干好事的人就会竞相钻营。奖赏要与功绩相当,没有功绩的人就会自动退避;惩罚要与罪过相称,作恶的人就会有所戒惧。由此可知赏罚不可随便使用,用人更应该慎重选择。”魏征回答说:“真正了解一个人,自古以来就是很难的,所以用考察政绩的办法来决定官职的升降,来观察人的善恶。现在要访求人才,必须慎重地考察他的品行。如果了解到他品行好,然后才可任用。即使他办的事并不成功,那也只是因为他的才干和能力达不到,不会造成大的危害。如果误用了品行恶劣的人,即使他精明能干,危害也极大。但在天下混乱时,往往只要求他的才能,顾不上他的品行。天下太平时,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人方才可以任用。”

赏析与点评

“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出一言,为天下所听。”——古代社会,天子言行举止,为天下表率,至为重要。所谓“上行下效”,太宗深明此道,了解自己一切的表现都为天下百官万民所仰视,影响至为深远,尤须慎思、慎言、慎行。

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曰:『理天下者,以人为本。欲令百姓安乐,惟在刺史、县令。县令既众,不能皆贤,若每州得良刺史,则合境苏息1。天下刺史悉称圣意,则陛下可端拱岩廊之上2,百姓不虑不安。自古郡守、县令皆妙选贤德,欲有迁擢为将相,必先试以临人3,或从二千石入为丞相及司徒、太尉者4。朝廷必不可独重内官,外刺史、县令,遂轻其选。所以百姓未安,殆由于此。』太宗因谓侍臣曰:『刺史,朕当自简拣;县令,诏京官五品以上,各举一人。』

1 苏息:休养生息。

2 岩廊:高峻的廊庑。借指朝廷。

3 临人:治民。这里指地方官员。

4 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丞相:官名。负责统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唐、宋以后尚书省或中书省有时设左、右丞相,相当于原来的尚书左右仆射,位居尚书令或中书令之次,握有实权。司徒:上古官名,职位相当于宰相。太尉:官名。秦代始设,为全国军政首脑。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历代多沿置,但渐成加官,无实权。后成为对武官的尊称。

译文

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书说:“治理天下的人必须以人为本。要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关键在于选用好刺史和县令。县令的人数太多,不可能都贤能,如果每州能选得一个贤能的刺史,那么整个州郡内的百姓就都可休养生息。全国的刺史如果都能使陛下称心如意,那么陛下就可以拱手端坐在朝廷之上,不用担心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自古以来,郡守和县令都要精心选拔那些有贤德的人来担任,打算提升做大将或宰相的人,必定先让他们试做地方官,或者就从郡守中选拔入朝担任丞相及司徒、太尉。朝廷不能只重视内臣的选拔,而把刺史和县令置之度外,就轻易决定刺史和县令的人选。百姓之所以不能够安居乐业,原因大概就在这里。”太宗因此对侍臣说:“刺史的人选,我应亲自选拔,县令的人选,责令在京任职的五品以上官员各自推荐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