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导读

古代帝王巡幸天下时,仪仗豪华,全靠所经之处的人民供应,百姓往往因此而倾家荡产。隋炀帝“不顾百姓,行幸无期”,遂致“身戮国灭,为天下笑”。唐太宗深知隋炀帝命丧江都的原因,因此自我警戒,减少巡游举动。大臣们也纷纷劝诫太宗节制奢侈行为,避免惊扰百姓。如此君臣一心,与民休息,方可“令百姓安静,不有怨叛”。

贞观十一年,太宗幸洛阳宫,泛舟于积翠池1,顾谓侍臣曰:『此宫观台沼并炀帝所为2,所谓驱役生人,穷此雕丽,复不能守此一都,以万人为虑。好行幸不息,人所不堪。昔诗人云:「何草不黄?何日不行3?」「小东大东,杼轴其空4。」正谓此也。遂使天下怨叛,身死国灭,今其宫苑尽为我有。隋氏倾覆者,岂惟其君无道?亦由股肱无良。如宇文述、虞世基、裴蕴之徒5,居高官,食厚禄,受人委任,惟行谄佞,蔽塞聪明,欲令其国无危,不可得也。』

司空长孙无忌奏言:『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谠之言,臣则苟欲自全。左右有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据此,即不惟天道,实由君臣不相匡弼。』太宗曰:『朕与卿等承其余弊,惟须弘道移风,实万代永赖矣。』

1 积翠池:汉唐宫池名。

2 沼:小池。一说圆形的是池,曲形的是沼。

3 “何草不黄”二句:语出《诗经·小雅·何草不黄》。描写征夫的行役生活艰险困苦。

4 “小东大东”二句:语出《诗经·小雅·大东》。是周代东方诸侯小国怨刺西周王室求索无度、劳役不息的诗。小东大东,指东方各诸侯小国。杼轴其空,生产废弛,贫无所有。杼轴,亦作“杼柚”,是织布机上的两个部件,即用来持纬(横线)的梭子和用来承经(直线)的筘。这里泛指工商之事。

5 裴蕴:六一八年卒,隋朝大臣,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官至擢御史大夫,参掌机密。裴蕴曾陷害司隶大夫薛道衡,又常常逢迎隋帝,后被司马德戡举兵反隋时杀死。

译文

贞观十一年,太宗巡游洛阳宫,在积翠池里乘舟游玩,他回头对身边的大臣说:“这些宫、观、台、沼都是隋炀帝建造的,他役使人民,用尽财物建造这些雕饰华丽的东西,却又不能驻守这座都城,为百姓着想。他喜欢不停地出游,人民实在不堪忍受。古代诗人说:‘哪有野草不枯黄,哪有一天不奔忙?’‘东方各诸侯小国,财产都被搜罗光。’说的正是这种情况。以致天下的人们怨愤反叛隋炀帝,最终身死国亡,现在他的宫室苑囿全部都归属于我了。隋朝败亡的原因,难道仅仅是国君无道吗?同时也有辅佐大臣的不贤良。比如宇文述、虞世基、裴蕴之流,身居高官,享受厚禄,接受帝王的委任,却只会花言巧语,巴结逢迎,蒙蔽阻塞帝王的视听,想要他们的国家不危亡,不可能有这样的道理。”

司空长孙无忌上奏说:“隋朝灭亡的原因,就他们的君主来说,是杜绝阻塞了忠诚正直的言论;就他们的臣子来说,是只图保全自己。身边的人有过失,开始不督察检举,盗贼滋生蔓延,又不据实上奏。根据这点,那就不仅是天意要灭隋,也实在是由于他们君臣之间不相互帮助纠正过失的结果。”太宗说:“我与你们承接了隋代留下的弊端,必须发扬光大正道,改变社会风气,让万代永远得到好处。”

赏析与点评

“(隋氏之亡)不惟天道,实由君臣不相匡弼。”——先秦以来,“天道”之说大行于时,迄魏晋以还,史家如范晔沈约已开始质疑“天道”,提出“人事”。面对隋朝速亡,贞观君臣彻底否定所谓的天道,进而探究出这是由于隋代君臣之间没有相互匡扶、相互辅助所致,全然是人的因素。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魏征等曰:『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1,若能常据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2,径往江都3,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4,身戮国灭,为天下笑。虽复帝祚长短,委以玄天5;而福善祸淫,亦由人事。朕每思之,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朕闻卿等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思审,必择善而用之。』

1 殷阜:富足。形容国家富足。

2 行幸:古代专指皇帝出行。

3 径往江都:指公元六一六年,隋炀帝再次巡游江都,出发前,小官崔民象上表谏阻,隋炀帝不听,杀死崔民象。到达汜水(今河南荥阳)后,小官王爱仁上表劝谏,又遭隋炀帝杀死。隋炀帝到了梁都(今河南开封),有人拦路上书,指炀帝若定要往江都,就会失去天下。隋炀帝又杀死了上书人,最后,他仍来到江都。

4 董纯:隋代成纪(今甘肃秦安北)人,以功进位上开府、拜柱国、爵郡公。崔象:即崔民象,隋臣,信奉使。大业十二年(六一六),隋炀帝再次巡游江都,临出发时,崔民象上表谏阻,被隋炀帝所杀。

5 玄天:幽深莫测的高天。

译文

贞观十三年,太宗对魏征等大臣说:“隋炀帝继承文帝遗留下的基业,国内富足,如果能够常住在关中,怎么会倾覆败亡呢?他不顾惜百姓,出游没有限度,径直前往江都,不接受董纯、崔象等人的直言劝谏,身死国亡,为天下人所耻笑。虽说帝位传承的长短,全由上天决定,然而福善祸淫,也是全由人的行为所决定的。我经常思虑这些问题,要想君臣长久平安,国家不危亡破败,君王有所过失,臣子必须极力进谏。我听到你们的规劝,即使不能当时就听从,经过再三思量审察,一定会选择好的建议加以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