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室的衰落

(一)嘉道时期的内乱

嘉庆时期(1796~1820),是清帝国衰落的起点,但其种因则始自乾隆的后期。前面已经说过,清高宗晚年,因信任和珅,政治日益腐败,苗乱及白莲教之乱接踵而起;而满洲八旗的士兵,因长期的养尊处优,战斗力已完全消失,乃至祸乱一发而不可收拾。高宗把皇位传给仁宗,同时也把一个动乱的局面移交给他。仁宗及其以后的九十年,内乱此仆彼起,列强交相侵迫,清帝国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终于走上覆亡之途。

乾隆以后,内乱所以日益扩大,除了政治和军队的腐败,还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是人口的急遽增加。中国人口,自西汉末年达到五千九百五十九万余人,其后各代,大都不及此数。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全国人口共有五千九百八十四万八千九百六十四人,始超过汉代。至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更增至六千五十四万五千八百十二人。但元明的人口,均与汉代相差无多。至清,由于康雍乾三朝长期的安定,人民的繁殖率加速,乾隆五十九年(1794),全国人口竟达三亿一千三百二十余万,较明代激增五倍。国民生产不能追随人口上升的速度,生活遂日益困苦,加以贪官污吏的侵渔,自然容易发生叛乱。至宣宗道光十四年(1834),中国人口开始超过四万万,叛乱也愈来愈大[参看《新元史》卷六八《食货志一》;《明史》卷七七《食货一》;罗尔纲《太平天国革命前的人口压迫问题》(载《中国近代史论丛》第二辑第二册)]。另一原因是汉人的排满。清入关后,对汉人的反对势力尽力摧残;一面又以科名笼络汉族的知识阶级,以消除其反感。但若干有志之士,仍不放弃其排满企图,因而潜结会社,散布复明思想,在中下级社会,甚有势力。最早的反清组织为天地会,陈近南所创,初行于台湾,渐及于闽浙两广及湘赣之地。康熙时,浙东有张念一之乱,台湾有朱一贵之乱。乾隆五十二年(1787),台湾又有林爽文之乱。三人均为天地会党人,虽然都被平定,但党人的活动,始终未完全停止。天地会以外,又有白莲教,本是宋亡以后,忠宋人士所组织的秘密团体。元末,白莲教大盛。明建国后,其党人潜伏于民间者,仍甚众多,每乘政治混浊之际,起而为乱。到清乾隆末年,遂又伺机而起。但白莲教的民族思想,因日久年深,不如天地会的浓厚,影响力也较弱,而清朝末期的几次内部大动乱,莫不直接间接与天地会有关。

嘉庆时期的内乱,以苗人和白莲教的叛乱为最大。苗乱始于乾隆六十年(1795),这一年,贵州铜仁、湖南永绥的苗民先后叛变,清室命福康安、和琳等合兵剿之。次年,仁宗继位,福康安、和琳相继死,而湖北白莲教为乱,清大军北去,苗疆无法平定。清继以傅鼐总理边务,鼐修筑边墙,广置碉堡,并训练乡勇,以代不能任战的官军,经营屡年,渐着成效。至嘉庆十二年(1807),苗境全平。二十五年(1820),仁宗死,基子旻宁嗣立,是为宣宗。宣宗道光十二年(1832),湖南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及常宁县(今湖南常宁市)的瑶人又叛,广东散瑶应之,骚扰两广湖南三省边境,但不久即为清室讨平。

白莲教徒的叛乱,起于嘉庆元年(1796)。湖北地区的教徒,首先发难,四川继之,势力并蔓延至河南、陕西等省。当时和珅依然主政,贿赂公行;而官军怯儒,不能应战,将帅惟知养寇冒功,因此乱久不平。四年(1799),高宗死,和珅伏诛,军事始有转机。清室仍以乡勇为主要战斗力,并以兴筑碉堡,坚壁清野之法,以困教徒,同时命额勒登保、德楞泰等,分途剿抚,于是四省教徒,势力渐衰。至九年(1804),才完全肃清。

当白莲教徒骚扰内地之际,安南阮氏因国用匮乏,乃召集东南沿海亡命,助以船械,命其入海劫掠商船,以充国用。沿海的奸民盗匪,附之者甚众,号称“艇盗”,福建、浙江、广东三省的沿海地区,均受其害。若干海盗,甚至受安南总兵及王侯敕印。清室因专意剿办教匪,无暇兼顾,因此为患日烈。嘉庆七年(1802),安南广南王的后裔阮福映以法国的援助复国,缚献海盗,向中国输诚。艇盗既失后援,渐合并为蔡牵、朱濆两股,以蔡牵为首,骚扰如故。浙江提督李长庚,得巡抚阮元的资助,造大船入海剿之,屡获胜利,贼势日衰。十二年(1807),长庚战死,艇盗亦精锐尽丧,无力再振。长庚部将王得禄、邱良功复统兵进剿,朱濆、蔡牵均死,余众出降。至十五年(1810),全部肃清。

嘉庆十八年(1813),京师又有天理教之变。天理教本是白莲教的支裔,原名八卦教,党徒多至数万,以滑县(今河南滑县)李文成、大兴(今北京大兴区)林清为首。大兴邻接京师,林清一面联合文成,一面交结内监,准备乘仁宗幸热河,于是年九月十五日,举兵袭京师。但先期事泄,李文成为滑县知县强克捷逮捕。教徒乃于九月七日聚众三千,攻破滑县,放出文成,直隶及山东各地的教徒,皆同时响应。京师林清的党徒,以太监刘全为内应,于十五日,直攻宫禁,为禁旅击溃;林清潜伏于近畿的黄村,也被捕获。李文成据滑县,清以那彦成讨之,文成兵败自杀。至十二月,滑县始下,教徒被杀者二万余人,乱事乃定。是时天地会党人,亦乘机为乱。天地会自台湾林爽文失败后,党人转向内地,尤以两广及湖南、江西等省为盛。二十二年(1817),广州三合会(即天地会)党人为乱,为清廷捕获二千余人。至道光时,国势日衰,其活动也益力。

清宣宗道光初年,西北又有回乱。天山南路的回民,因受清廷官吏的压榨勒索,积忿难平,于嘉庆末奉张格尔(大和卓木之孙)为首,屡次犯边。道光六年(1826),张格尔陷喀什噶尔、英吉沙、叶尔羌、和阗四城,群回响应。清遣长龄、杨遇春等往讨,于八年(1828)擒张格尔,回部复定。张格尔的家属,寄居浩罕,清廷命其献出,浩罕不听,清廷乃绝其互市。次年,浩罕又助张格尔兄玉素普入寇,未几解去。十年(1830),浩罕求和,清廷许其互市。至二十七年(1847),和卓木的后裔加他汉等七人,又以复仇为名,纠众入寇,因回民颇少响应,不战而遁。

(二)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英国的战争,谈到这个战争的起因,必须上溯到明清之际欧洲人向东方拓展的情形。自明朝中叶(15世纪末)起,欧洲的航海术渐次昌明,各国政府多能奖励航海事业,以葡萄牙政府最为尽力。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葡人发现自欧洲绕非洲南端东航至印度的新航线,遂积极东进,并置印度总督,以经营印度。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葡人略取印度半岛西岸的卧亚(Goa),以为其主要根据地。不久又占领马来半岛的马刺加(Malacca),势力远及苏门答腊、爪哇诸岛。自九年(1514)起,葡人即屡至广东屯门(今广东深圳市西)经商,获利颇厚。十二年(1517),葡印度总督遣使至广东,要求缔约通商,明室不许,但葡人盘踞屯门不去。其后葡人续至者颇多,行为多不法。十六年(1521),明以武力驱逐葡人,既而令弛,葡人来者益增,多居于澳门、泉州及宁波等地。泉州、宁波的葡商,后为当地官民所逐,于是澳门独为葡人远东贸易的要港。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1557),葡政府在澳门设官置戍,视之为殖民地,明室亦不拒绝,仅收其地租而已。澳门处于这种变相放弃的态势下,直至清宣宗时,没有变更。

西班牙人也于明朝后期东来,经营贸易。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西人始至菲律宾,其后数年,尽占菲律宾群岛。当时中国商船,往菲律宾贸易者甚多,神宗初,明皇亦许西人在厦门互市。既而西葡两国合并,又以参加外战,在东方的势力渐衰,荷兰、英吉利乃继之兴起。荷兰本西班牙属地,于万历九年(1581)独立。二十四年(1596),荷兰商船初至苏门答腊、爪哇等地。三十年(1602),荷兰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并得政府允许,有于殖民地设官置兵及与所在国宣战媾和之权。其后不久,荷人遂占领马来群岛。荷人曾于二十九年(1601)至澳门,要求通商,因葡人的阻挠而未成。熹宗天启二年(1622),荷攻澳门,未能取胜,乃转而东侵,进据澎湖、台湾,极力经营。到清初,台澎又为郑成功所夺。

英人的东方拓殖事业,与荷兰同时。英国自万历十六年(1588)歼灭西班牙无敌舰队后,海上的势力骤增。二十八年(1600),伦敦商人组成东印度公司,与荷商竞争,并经略印度,屡败葡人。思宗崇祯十年(1637),英舰队至澳门,要求互市,葡人不纳;英人继与广东地方官吏交涉,亦因葡人挑拨,未得要领。于是英舰进攻虎门(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珠江口),结果炮台被陷,明官不得已允其在广州贸易。既而明室倾覆,清室严禁通海,外国贸易因而中辍。及至台湾平定,清室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放海禁,设海关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地,欧洲诸国,相继通市。但清室对海上贸易,采取一贯的压制政策。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室对外商务,集中于广州一港,以为惟一合法的贸易口岸,其后相沿不变。当时广东的国际贸易,为“公行”所垄断。公行制度始于康熙末年,为中国商人组成的团体,专门负责办理中国官吏与外商间的事情,并有管理外商之权。而官府于海关正税外,又需索规费;限制外商的条例,又非常严厉,例如夷商只许居于广州城外的商馆,不准乘轿等。乾隆五十七年(1792),英政府遣马戛尔尼(George Lord Macartney)使华,请求改善英商待遇,减轻税额,并听任英人传教,清室不许。嘉庆二十一年(1816),复派亚墨哈斯(William Pitt Lord Amherst)来华交涉,依然没有结果。

鸦片于唐德宗时即经大食商人输入中国,但最初只当药用,以之治疗胃疾。至明神宗时,葡商又从印度输入,国人才有吸食的风气。清世宗时,一度禁吸鸦片,其后禁令渐弛。至乾隆末,英人以印度盛产鸦片,遂尽量输入中国,于是吸食者愈众。仁宗即位后,重申禁令,严禁鸦片入口,但沿海奸商与英商勾结,秘密转销,其输入额反而增加。清初,鸦片输入每年不过二百箱左右,到道光中叶,竟增至二万八千余箱。而中国白银之出口,也日益增加。宣宗道光初,广东海口每年漏银数百万两,至道光中叶,每年漏卮达三千余万两,因之内地银荒日甚。清室听从朝臣黄爵滋等的奏请,严禁人民吸食,并于道光十八年(1838),以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道光十四年(1834),英派律劳卑(William John Lord Napier)为商务监督,与清吏交涉,扩张贸易,改善待遇。清吏以其致书不用禀帖,且擅入广州,违反规则,因而停止英国通商。不久,律劳卑死,通商恢复,但交涉毫无进展。十六年(1836),英废商务监督,以义律(Captain Charles Elliot)为领事,但仍不能与清吏直接交涉。义律乃暗中建议政府,以武力解决商务问题,恰值鸦片事件发生,两国的冲突遂起。

鸦片战争中英军战舰“奈米西斯号”向中国战船开炮,油画,佚名绘。

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至广州,迫令英商交出鸦片二万余箱,悉数焚毁;并令各国商船,出具甘结,言明嗣后如挟带鸦片,船货充公,人即正法。葡、美诸国商人,都签字具结,惟英国不肯,则徐乃下令断绝英商的供给,义律及英商,全撤至澳门。同年,又因英水手殴死中国村民林维喜,义津不肯交出凶犯,则徐乃驱逐英人离澳门,义律及英商漂泊海上。次年,英政府遣陆军四千人,船舰数十艘,由懿律(George Elliot)率领东来。英军至广东,则徐严加戒备,英军遂北上陷定海,继进至大沽河口,与直隶总督琦善交涉。琦善竭力主抚,宣宗乃革林则徐职,派伊里布赴浙江与英人商议休战,琦善赴广东进行和议。琦善至粤后,尽撤守备,许赔偿英人烟价六百万元。英人更要求割让香港,琦善拒绝,英又发兵进攻,琦善不得已应允。宣宗闻讯大怒,革琦善职。二十一年(1841),清命奕山、隆文、杨芳率兵赴广东进剿。英军乘清军未至,先陷虎门炮台。奕山继至,为英军所败,英军遂攻广州。奕山求和,先偿军费六百万元,割让香港事,允于异日协商,英军始退。既而英政府要求增加赔偿,给予将来通商的确实保证,并改派朴鼎查(Henry Pottinger)为全权专使,率军东来,连陷厦门、定海(原已归还)、镇海、宁波,以为要挟。清室遣师赴援,连战皆败。次年,英军陷上海等地,溯江而上,又陷镇江诸城,进迫南京,清廷大震,始派耆英、伊里布至南京,与英人媾和。

在英国舰“康华利”号舱里,中英双方签定《南京条约》。

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中英在南京的和议告成,订立条约,凡十三款,其重要者有:一、中国政府赔款二千一百万元,限四年交清。二、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港口,许英人自由居住贸易,英国并得派领事居住其地。三、香港永远让与英国。四、废止行商制度。五、中国公布公平的税率,贩入内地的英货,不得加税。六、两国公文往来,均用平等格式。次年九月,又在虎门订立《善后条约》,其重要条款,包括协定关税与最惠国待遇(中国如有新惠施于各国,英国亦得分沾),对于鸦片禁革问题,反一字不提。英人恣意输入,烟毒遂日益弥漫。

《南京条约》公布后,欧美各国商人,争请订约通商。清廷于国际事务,懵然无知,于是不平等条约陆续出现。道光二十四年(1844),清廷与美、法两国,分订商约,又将对外商的民刑事裁判权,轻易断送。

(三)太平天国及捻回的叛乱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安抚四民诰谕,黄纸精印,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藏。这是太平天国开国后首次宣谕四民各安常业的告示,文辞兼用俪语,甚具典则。

太平天国是清文宗时代汉人洪秀全在南方所建立的反清政权,持续达十五年,战祸遍十八省,是有清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内乱,也是白莲教以外另一次以宗教迷信号召群众的抗清运动。秀全,广东花县人,家世务农。道光中,曾应广州府考,屡试不中,甚为愤恨。他在广州时,曾听西洋教士讲道,颇受影响,归而创立上帝会。他自以为是上帝次子,以耶稣为天兄,除上帝外,不拜他神,其教义虽渊源于基督教,但渗杂许多个人的曲解。凡入会的,男称兄弟,女称姊妹,并无尊卑等差。道光二十四年(1844),秀全与信徒冯云山等赴广西传教,往来于桂平、武宣二县乡间,信徒渐众。其死党除云山外,有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秦日昌等,三合会的分子,也为其吸收不少。

清军克复武昌城图,清人绘,《清军奏报与太平军交战图》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道光末,广西大饥,盗贼蜂起,贫民依附秀全者益众,其势力遂弥漫于广西。道光三十年(1850),秀全起事于桂平县的金田村,部众皆蓄长发,服明代衣冠。清廷以赛尚阿督向荣、乌兰泰诸将进剿,屡为秀全所败。同年,宣宗死,子奕詝立,是为文宗。文宗咸丰元年(1851),秀全陷永安(今广西蒙山县),建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封杨秀清等为王,次者为丞相、军师。清军围攻永安历久不下。次年,秀全等溃围北走,突入湖南,攻陷岳州(今湖南岳阳市);继而连取汉阳、武昌(旋为清军收复),沿江东下。三年(1853),太平军陷江宁(今江苏南京市),改称天京,定为国都。遂即定立官制,并以基督教义,教育人民,以巩固其对新政权的信仰。其土地制度和经济政策,以公有为原则,按人口分配,剩余的财物归公。其他政令比较可称述的,有下列数端:一、男女平等,禁止贩奴、蓄妾、卖娼、缠足等陋俗。女子得参加考试,出任官吏。二、禁吸鸦片,违者处死。三、鳏寡孤独及幼弱者,由国家维持其生活。

洪秀全既克南京,即遣林凤祥、李开芳等分道北伐,并遣军西攻皖赣。这时清将向荣,驻兵于南京城外,号称“江南大营”;琦善统兵驻扬州,号称“江北大营”;但并无多大作用。北上的太平军,由安徽经河南、山西,攻入直隶(今河北省),直逼天津;西上的太平军,自安徽攻入江西、湖北、湖南,连陷九江、汉阳、武昌、岳州等重镇;一时清廷形势,极为危殆。

这时八旗满兵,腐败已久,绿营汉军,也不可恃,因此清廷一面派兵进剿,一面下诏奖励各省,举办团练。太平军初起时,湖南新宁人江忠源率湘勇助战,屡立军功。至此湖南湘乡人曾国藩,也以在籍侍郎,在长沙督办团练,并练水军,号称“湘军”。咸丰四年(1854),国藩进军湖北,攻入武汉,进围九江,为太平军所败。次年,太平军又陷武汉,但就是这一年,北伐的太平军,为清将僧格林沁所破,全军覆没。六年(1856),江南江北两大营,先后为太平军击溃。但接着天国诸王内讧,清将胡林翼遂得收复武汉,曾国藩也尽复江西州县。林翼坐镇武昌,筹划饷源,曾国藩等赖其支援,军势始盛。

太平军初起,以推翻清廷,解救人民为号召,百姓附之者甚众;各国对之也表同情,因而严守中立。但他们的政权,神权的色彩太浓,若干行动,如天父天兄下凡等,过分荒诞,而其排斥儒家经典,尤为崇拜中国传统文化的士大夫阶级所不能忍受。至于焚毁庙宇神像,也同样激起民众的不满。曾国藩起兵时所发布的檄文,即以破坏中国传统文化,毁坏庙宇,为太平军的重大罪行,可以看出当时一般人反对太平军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后来太平军的焚杀劫掠,而致国人的恶感日深,外人也不予同情。又因诸王争权,发生内讧,遂促成太平军的衰败。

洪福瑱被擒图,清人绘,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图中所绘为南京城破后,幼天王洪福瑱被清军所擒时的情形。

洪秀全自定都南京后,生活日渐淫奢,大权落于杨秀清之手。咸丰六年(1856),秀全愤秀清跋扈,乃与韦昌辉合谋,袭杀秀清,其党死者二万余人。既而秀全又杀昌辉,以石达开主政。同年,达开复为秀全所忌,率军出走,驰驱各地,数年后,在四川为清军所获。石达开既走,天国大权,为秀全兄仁发、仁达所掌握,二人贪污无能,政治大坏。军事方面,也迭失要地,幸后起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忠勇善战,赖以撑持危局。清自江南江北两大营崩溃后,结集军队,再逼南京。江南大营由张国梁统领,于七年(1857)进抵南京附近;江北大营则由德兴阿、胜保统领,屯驻浦口。次年,李秀成自南京进攻江北清军,江北大营再度瓦解。十年(1860),李秀成又攻破江南大营,进克常州(今江苏常州武进区)、苏州(今江苏苏州市)等要地,声势大振。清廷以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全力进讨。安庆(今安徽安庆市)为太平军重要据点,湘军自克武汉,屡次图取安庆不成。次年,曾国荃(国藩弟)克安庆,进围南京。李秀成自江西转趋浙江,击下杭州,并遣兵攻上海。清乃以左宗棠抚浙,命李鸿章召募淮勇,以图规复。同年,文宗死,子载淳立,是为穆宗。

穆宗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率淮勇数千至上海。先是上海各国侨民,以太平军屡次来攻,因而组织队伍,以保护其利益,由美人华尔(Frederick Townsend Ward)统率,号“洋枪队”。其后召募华人,扩充至四五千人。至此与李军合作,改号“常胜军”,战绩甚著。同年,华尔战死,英人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继任统领。次年,李鸿章克苏州。三年(1864),左宗棠定浙江,李鸿章克常州。同年六月,曾国荃攻下南京,太平军死者十余万。洪秀全先已自杀,其子福瑱及李秀成逃走,均被擒获。次年,闽粤太平军余党悉平,太平天国至此灭亡。

捻匪起源于淮北地区。当地乡人,常于农隙捻纸燃脂,举行龙戏,以逐除疫疾;其后结众日多,渐流为盗寇,号称捻子。嘉道以来,党羽日盛。及太平军起,安徽北部捻众,举兵响应,以张洛行为首,清军剿之,岁久无功。同治二年(1863),张洛行为清将僧格林沁所杀,侄总愚继之,与任柱分统捻众。次年,太平天国余党赖文光、陈得才等与捻会合,其势复盛,转入山东。四年(1865),僧格林沁率众穷追,败死于曹州(今山东菏泽市),捻势益炽,清命曾国藩剿之。次年,捻众分东西逃窜。西捻由张总愚统率,西趋陕西;东捻由任柱、赖文光统率,窜扰山东。同年,国藩去职,李鸿章继任。六年(1867),李鸿章破杀任往、赖文光,东捻悉平。同年,西捻由陕西至山西。次年,窜入直隶,进逼天津。陕甘总督左宗棠率兵追蹑,与李鸿章合力进击,张总愚兵败自杀,西捻亦平。

当清室与太平军、捻匪恶战之际,西南西北地区的回民又先后叛变。咸丰五年(1855),云南回民与汉人争夺矿产,发生冲突,官吏左袒汉人,大杀回众,因此激起变乱。回酋杜文秀袭据大理,攻略附近州县,另一回酋马现则进攻省城(今昆明市)。十一年(1861),清招抚马现,改名如龙,并以岑毓英主持平回事。至同治十二年(1873),云南回乱才完全平定。同治初,太平军一部曾流窜至陕甘,当地回教徒纷起响应。及西捻入陕,与叛回联合,以马化龙为首,乱势益炽。天山南路回众,也举兵反清,而回酋和卓布素鲁克(张格尔子)又引浩罕将阿古柏入寇,尽占天山南北路。左宗棠平西捻后,旋师剿回。至同治十二年(1873),陕西、甘肃省回乱,全部肃清。这时阿古柏仍据回疆,交通英俄,声势甚盛,朝议以远征劳费,多主放弃天山南北路,宗棠坚主进兵。德宗光绪元年(1875),清命宗棠进讨,先定天山北路,次定南路。三年(1877),乱事全平。至八年(1882)遂以天山南北路,改置新疆省(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二、列强的交侵

(一)英法联军之役与俄国的侵略

中英《南京条约》成立后,广州被列为通商口岸,但广东民众坚拒英人入城。两广总督耆英,与英人约定,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开放广州。至期,英香港总督文翰(Samuel George Bonham)率军舰闯入内河,欲践前约。当时的两广总督徐广缙、巡抚叶名琛,均坚决排外。广缙闻讯,密集诸乡团练十余万于广州,夹河而列,而自乘小舟至英舰,告以绅民态度可虑,英人乃放弃入城的请求。宣宗闻之,对徐、叶均予褒赏。咸丰二年(1852),徐广缙他调,叶名琛升任总督,照例以顽强傲慢的态度,处理外交事务。英人对名琛极感不满,每思借端起衅。这时中国的不法商船,多悬挂英旗,以借其庇护。六年(1856),有亚罗(Arrow)号悬英旗入口,巡河水师疑为奸民,登船大索,并拔下英旗,捕去水手十余人。船主诉于英领事巴夏理(Harry S. Parkes),英人提出抗议,要求放还水手,向英道歉,并担保以后尊重英旗。叶名琛虽遣还水手,但不道歉,于是英军炮击黄埔炮台,攻陷广州,既而因兵数过少,又未奉政府命令,自动退出。英军既撤,粤民遂纵火焚毁美、法、英各国商馆,以泄其愤。英廷闻讯,决意诉诸武力。而法帝拿破仑三世(Napoleon Ⅲ),正思扩张势力于东方,又以广西西林县发生戕杀法教士事,遂于次年与英国组织联军,相继东来。

英使率军至香港,致书叶名琛,要求会商赔款,改订商约,否则以兵戎相见,名琛不覆。英使俟法军至,联合进逼广州,名琛毫无准备,广州迅即陷落,名琛被俘。八年(1858),英法联合俄美,向清廷提出照会,要求修约;未得要领,联军舰队遂北上,攻陷大沽炮台。清廷不得已,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驰往天津,与英法会商,遂即订立条约,是为《天津条约》。其中有关英国的条款,共计五十六款,要款有:一、中英两国互派公使,驻于北京及伦敦。二、增开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五口为通商口岸。长江一带,俟太平天国平定后,许选择三处为商埠。三、中国准许英人至内地自由游历,及英国传教士自由传教。四、英国侨民犯罪,由英领事惩办;中英人民发生交涉,由中国官吏及英国领事会同审理。五、减低关税,另订新税则。六、赔偿英军费及英商损失银各二百万两。法国共计四十二款,内容大部与英相同。但增开的商埠,易牛庄为淡水,并俟太平天国平定后,开放南京;军费及损失赔偿费,则共为二百万两。继而清廷又与英、法、美、俄四国计通商税则,协定洋货入口,每百两纳税银二两五钱。

圆明园,清宫廷画师绘,故宫博物院藏。

咸丰九年(1859),英法美三国使节率舰队赴北京换约,道经大沽,与守军发生冲突,清军开炮击沉数舰,英法兵死者数百人。十年,英法再组联军,先占定海,继陷大沽炮台,进据天津。文宗遣桂良赴津议和,亦无结果。八月,联军入北京,文宗逃往热河(今河北东北部、辽宁西南部及内蒙古东南部地)。九月,联军焚毁北京西郊的清室行宫圆明园,珍物洗劫一空。清派恭亲王奕(文宗弟)与联军议和,同月,双方重订和约,是为《北京条约》。其内容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续增要款如下:一、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二、割九龙司地一部与英。三、设使馆于北京。四、准许法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房屋。四、改增英法军费各八百万两。于是英法联军,退出北京。

内阁明发已与英法签订和约上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鸦片战争后,俄国也积极向中国展开侵略。道光末,俄皇尼古拉一世(Nicolas Ⅰ)以木里裴岳辐(Muravief)为东部西伯利亚总督,经营东方,于黑龙江口建尼古拉福斯克(Nicolaievsk)城,为海军根据地。咸丰初,俄以中国内乱,乘机在黑龙江北岸乌苏里江口大事殖民。清廷遣使诘责无效,遂于咸丰八年(1858)派黑龙江将军奕山,与木里裴岳辐会于瑷珲,勘定界限,订立《瑷珲条约》。重要条款有:一、黑龙江以北之地,划归俄有。二、乌苏里江以东至东海岸之地,两国共管。三、中俄两国人民,均得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通航贸易。于是黑龙江北岸地域,全归俄国。及至《天津条约》订立,俄国也援例与中国订约,除允俄国陆路通商外,并许其由海路至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琼州七处贸易。其后英法联军攻陷北京,俄使曾居间调停,事后要求将中俄两国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地,让与俄国,以为报酬。清室遂于咸丰十年(1860)与俄订《北京条约》,承认割地。结果近百万方公里的土地,为俄占去,从此东北边务,危机日增。

19世纪初,俄侵波斯,并里海沿岸地。其后东进略地,渐并清室藩属哈萨克(据今伊犁河下游一带地)及布鲁特(据今那林河Naryn流域),遂与新疆接壤。咸丰元年(1851),伊犁将军奕山与俄国订约,许开伊犁、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市)为商埠,俄人的势力,遂侵入北疆。至中俄《北京条约》订定后,清室始开放喀什噶尔。同治十年(1871),俄人乘新疆回乱,以保护商务为名,出兵占领伊犁。及回乱平,清室于光绪四年(1878)派崇厚使俄,交涉归地。崇厚被俄愚弄,于次年与俄订约,除赔偿军费五百万卢布外,更将伊犁以南帖克斯河西岸的广大土地,割让与俄,以为归还伊犁的条件。清廷不愿践约,将崇厚革职拿问,一面派左宗棠规复伊犁,一面遣曾纪泽使俄,交涉改约。结果于七年(1881)改订新约,其要点为:一、中国收回伊犁。二、偿俄军费九百万卢布。三、割霍尔果斯河以西地与俄。四、俄人于蒙古各盟及天山南北两路各城贸易,概不纳税。五、俄国得于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库伦、肃州(今甘肃酒泉市)及吐鲁番等地设领事馆。新约虽减少割地,但利权的损失仍大。而俄人于占据伊犁期间,更乘势并吞中国朝贡国的布哈尔(今锡尔Syr、阿姆Amu两河中游之间地)、浩罕(两河下游之间地)等国,于是中国的西北边境,益形孤露。

(二)藩属的丧失与港湾的租借

安南自阮文惠灭广南后,广南后裔阮福映逃入暹罗。嘉庆七年(1802),福映以法国的援助复国,继而入贡于清,仁宗封之为越南王。咸丰八年(1858),法人以越南屠杀各国教士,出兵干涉,于次年攻下西贡。同治初,法人继占越南南部诸州。其后法人发现红河(即富良江)可通云南,遂逼越南政府开放红河。这时中国太平余党刘永福率众数万人入越寄居,号黑旗军,法人北进,为永福所败。同治十三年(1874),法胁越南缔约,法以承认越南为独立国,换取越南外交商务诸权利以及南部土地的正式割让。

其后越南不堪法人压迫,求中国保护,并引黑旗军,猛攻法军。法人借口越南背约,于光绪八年(1882),攻占越都顺化。次年,法越言和,越南沦为法保护国。清廷闻讯,一面进兵镇南关(今广西凭祥市西南),以助刘永福,一面命驻法公使曾纪泽提出抗议。十年(1884),中法在北越发生冲突,清军略退。清命李鸿章与法国订约于天津,承认越南归法国保护。既而两军又于谅山(在镇南关东南,今越南地)交战,法军大败。法以海军攻台湾、福州,毁福州船政局及马尾炮台,台湾方面则不得逞。北越法军,又连为清将冯子材等所败。但清廷畏战,于十一年(1885)与法重订和约。中国承认越南归法保护,开谅山以北二处为通商口岸,且许西南各省建筑铁路时雇用法人。其后清廷又开广西的龙州(今广西龙州县),云南的蒙自、蛮耗为商埠,并允法自越南筑路,可接至中国境内。于是法人势力,逐渐侵入中国内地。

缅甸与印度接壤,时生纠纷,而英国自据印度后,更谋侵略缅甸。道光初,英军攻占缅甸仰光,缅甸割地以和。至咸丰初,缅甸南部,全为英人占领。光绪十年(1884),缅王与法订同盟条约以抗英,并许法以土地,英人得知,侵缅之谋益急。次年,英乘法有事于越南,大举攻缅,缅王不支而降。十二年(1886),英占缅甸全境。清廷抗议无效,遂与英订约,承认英在缅甸有最高主权,而英人仅许代缅甸入贡,缅甸遂亡于英。其后因滇缅划界,中国又丧失不少土地。

自越南、缅甸相继灭亡后,暹罗介于两大之间,处境甚危。其王目击时艰,乃变法图强,整刷军政。英法为避免冲突,也思以暹罗为缓冲地带。光绪十九年(1893),英法订约,以湄公河上游为中立地区,彼此不得侵犯,并承认暹罗为独立国,双方均不得在其国谋求特别权利。从此暹罗也与中国脱离宗属关系,不复为中国藩部。

自中国南方藩属相继丧失后,东方的琉球、朝鲜,也为日本所夺。清廷与日本,素无国交。同治六年(1867),日本明治天皇即位后,锐意维新。十年(1871),日本遣使与清修好,并订约通商。琉球虽久为中国藩属,但亦兼事日本,日本遂以藩属视之。同年,琉球人数十,航海遇风,漂流至台湾,为土人所杀。十二年(1873),日本遣使向清廷抗议,清廷拒绝处理。次年,日本出兵台湾,声言惩治生番,清廷亦派舰赴台,以为防备。既而因英使调停,达成协议,由中国偿银五十万两,等于承认琉球为日本的藩属。光绪五年(1879),日本遂并吞琉球,改为冲绳县。

琉球事件解决后不久,中日又在朝鲜发生冲突。朝鲜自明末降清,臣事甚谨,到清末,国政渐乱。同治二年(1863),朝鲜王李熙即位,熙父大院君罡应摄政。罡应畏恶西人,倡“锁国”政策,不愿与外人交通。日本明治维新后,亟谋侵略朝鲜,曾于光绪二年(1876)压迫朝鲜,订立商约。李熙亲政后,王妃闵氏族党握权,聘日人代为练兵,以谋整顿军备。大院君不满,遂于八年(1882),煽动士兵作乱,排除闵氏,再掌政权。日本出兵问罪,清廷亦派吴长庆、丁汝昌等率兵至朝鲜。清军先至汉城,执大院君而归。乱定后,长庆留镇朝鲜,日本亦不退兵。这时朝鲜政界,有独立及事大两党,前者亲日,后者亲华。十年(1884),日军助独立党作乱,又为清军讨平。次年,日本派伊藤博文来华,与李鸿章定约于天津,约定两国各自撤退朝鲜驻军,以后如须派兵至朝鲜,事先应互相照会。至此,朝鲜遂成为中日两国的共同保护国。

光绪二十年(即甲午年,1894),朝鲜又有内乱,向清乞援。清遣军至朝鲜,日本亦派大军前往。乱平后,日军仍不肯撤退,双方相持,形势日紧。同年七月,日军约两万人突击清军于牙山(在今韩国忠清南道北部),牙山清军叶志超部约三千人,众寡不敌,死伤数百,叶遂率残部走平壤,汉城以南之地,全为日有。八月一日,两国同时宣战。日军继攻平壤,时平壤一带清军约一万五千人,而进攻的日军则在四万人以上。九月,日军陷平壤,清将左宝贵战死,清军遂退出朝鲜。既而清海军舰队大败于大东沟(今辽宁东港市),提督丁汝昌率余舰退守威海卫。日陆军继渡鸭绿江,连陷大连、旅顺。次年二月,日海军进攻威海卫,丁汝昌自杀,舰队全覆。日陆军复乘胜西攻,尽陷辽河以东之地;海军则南陷澎湖,威胁台湾。清廷不得已,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同年四月,与日订约于马关。其重要条款如下:一、中国承认朝鲜为独立自主之国。二、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三、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与日本。四、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五、日本得于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制造货物。

《马关条约》缔结后,俄国以辽东半岛如归日有,则其东进政策,必受阻碍,因而邀同德、法两国,出面干涉,迫日将辽东退还中国,俄国且准备与日一战。日本不得已,允退还辽东,但中国须增赔款银三千万两。台湾则因台人不愿属日,建“台湾民主国”,推巡抚唐景崧为总统,以抗日本。既而日军来攻,五月,日军陷基隆,景崧潜逃至厦门。刘永福守台南,也战败内渡。十月,战事结束,台湾遂为日本所有。

甲午战后,朝野愤恨,清廷遂谋联俄以制日。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鸿章奉使赴俄,贺俄皇尼古拉二世(Nicolas Ⅱ)加冕,遂与俄人订立密约,许俄在东三省敷设铁路。同年,清驻俄公使许景澄根据密约,与俄订约,许俄延伸西伯利亚铁路,贯穿吉林、黑龙江二省至海参崴,并许以铁路沿线的采矿权及警察权。这条铁路,便是“东省铁路”,其后又称“东清”或“中东”铁路。次年,山东省曹州府巨野县游勇,戕杀德国教士,德派舰据胶州湾。二十四年(1898),和约成立,清允将胶州湾租借于德,为期九十九年。此外德人并取得胶济铁路(青岛至济南)的建筑权,以及铁路沿线地区的开矿权,于是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同年,俄国也强借旅顺、大连,订期二十五年;并许俄修筑东省铁路的南满支路,通至旅大;于是南满亦入俄国的势力范围。既而英人借口与俄抗衡,迫清租借威海卫,订期二十五年。次年,法国借口军官教士在广东被杀,遂据广州湾,迫清租借,为期九十九年;并要求两广云南,不得割让他国。而英国也以长江流域,日本也以福建为其势力范围。

由于列强纷纷在中国租借军港,划定势力范围,不特中国面临瓜分之祸,国际间的危机也日益增加。美国以列强在华的竞争,妨碍商业的进展,因而有“中国门户开放”的主张。光绪二十五年(1899),美国国务卿海约翰(John Hay),向英、俄、德、法、日、意等国提出照会,主张各国在华工商业机会均等,并维持各国势力范围内的中国主权。其原则分三点:一、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或租借地,以及所有的既得权利,均互不干涉。二、各国势力范围内的港口,不论何国货物入口,均由中国政府按照现行税率征税。三、各国势力范围内的港湾铁路,对他国船舶及货物所征的入港费及运费,不得较向其本国船货所征者为高。各国为保持其在华权益,相继表示赞同,中国在这种列强的均势政策之下,才免去遭受瓜分的命运。

(三)外患中的革新运动

清穆宗即位时,年仅六岁,尊母后钮姑禄氏(文宗后)为慈安皇太后,生母那拉氏(文宗妃)为慈禧皇太后,共同听政。慈禧才力颇优,政务多由其裁决,到同治十一年(1872),才归政于穆宗。穆宗亲政二年而死,慈禧想久专政权,乃立醇亲王奕譞(文宗弟)子载湉为帝,是为德宗,年仅四岁。于是两宫再度垂帘。光绪七年(1881),慈安死,慈禧独掌大政,同治一朝,号称“中兴”,实则政治并无重大的改进。至此,吏治日益腐败,而慈禧本人也渐趋骄奢,兴建颐和园,专图享乐。她并宠信宦官李莲英,以致小人竞进,货赂公行。十三年(1887),她归政于德宗,但实际仍干涉朝政,时常予以掣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屡受列强的侵略,朝野上下,渐知中国固有的知识技术,不足以应变图存,于是有效法西洋文明的革新运动发生。鸦片战后不久,魏源便倡“师夷长技以制夷”之说,林则徐也倡译西报,以期明了泰西各国的状况,这些可以算是清末革新运动的起点。但他们的影响力极其微弱,其后二十年,国人仍一切守旧,并无显著的变更。英法联军之役后,清廷深感外交及通译人才的缺乏;又以太平军之役末期,洋将助战,清廷对西洋武器的坚利,亦有进一步的认识,因此当时大臣如曾国藩、李鸿章等,均倡行西法,举办新政。新政的要点有二:一是培养外交和工业人才。二是仿西法制造船炮,以充实军备。

咸丰十年(1860),清廷设置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于北京,专办外交,并于上海、天津分设南洋及北洋通商大臣(简称南北洋大臣),管理对外通商事务。同治元年(1862),总理衙门奏设同文馆,训练翻译人才。次年,李鸿章于上海设广方言馆,广州也设立此类学馆。到光绪初,中国才有正式的驻外使节。军备方面,清廷曾于太平军之役期间,购买新式武器及轮船,以供军用,曾国藩、李鸿章遂有意仿造。四年(1865),设立江南制造总局于上海,制造枪炮;其后并造轮船,且附有译书局。次年,左宗棠于福建设马尾船政局,制造轮船,亦附设学堂,教习驾驶及制造等。十年(1871),曾等又纳容闳的建议,奏派幼童赴美留学,学习军政、船政及制造等科。其后直至光绪二十年(1894),矿务局、织布局、电报局以及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相继开办,铁路也开始铺设。海军衙门和南洋、北洋等舰队,也在这段时期内成立。

曾李的筹办“洋务”,在当时颇为一般守旧大臣所反对,幸执政大臣文祥及恭亲王奕䜣等力予赞助,始得顺利进行。但当时的风气,知识分子仍迷恋于八股举业,不特守旧者仇视西学,即使提昌新政的人,对于西洋文明,也无充分的认识。因此他们只知仿造西洋的船炮,而极少注意到西洋的政治及教育制度,以求根本的改革。及至甲午一战,为后起的小国日本所败,若干士大夫,始知非革新政治不足以图存。德宗也以外患日亟,决心变法。由于新旧两派人士的冲突,遂酿成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戊戌政变”。

戊戌政变的主角是康有为,广东南海人。光绪十四年(1888),他曾以生员上书德宗,请取法泰西,改革内政,但为朝臣所阻挠,未能上达。甲午战后,他以举人入京会试,又屡次上书,请求变法,德宗深以为然。时帝师翁同龢主政,赞助尤力。既而有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有为并与其弟子梁启超加入朝臣文廷式所创的强学书局(即强学会),准备翻译外文书籍,出版报纸,设立图书馆及政治学校等。有为复南下,设立强学分会于上海,由于守旧朝臣的反对,不久均遭封闭。这些都是二十一年(1895)的事。但有为所倡导的革新运动,渐为社会所注意。次年,黄遵宪、梁启超等创《时务报》于上海,鼓吹改革,一时风靡海内,各省有志之士,也纷组学会,加以响应。二十三年(1897),有为复至京师,又上书德宗,主张取法俄日以定国是,大集群才而谋变政,并听任疆臣各自变法。德宗决计变法,于次年召见有为,命其在总理衙门行走,策划新政。慈禧于同治及光绪初年,本赞成革新,归政以后,号令不由己出,转而厌恶变法。而守旧大臣如荣禄、刚毅等,均依恃太后,竭力反对,于是慈禧首先逼帝免翁同龢官。但德宗变政之心,益加勇决,他以梁启超主持译书局事务,并命新党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为四品卿,参与新政。慈禧及守旧党,更为愤恨。

光绪二十四年(即戊戌年,1898年)四月,清室开始颁行新政,直至八月,诏旨凡数十下,针对时弊,作全盘的改革。其重要措施如下:一、选举及教育方面有:废八股文,考试经义策论。设大学堂于京师,各省、府、州、县的书院,分别改为高等、中等及小学堂,均令中西兼习。改上海《时务报》为官报,并在京师筹设报馆等。二、政治方面有:撤销闲散衙门,裁汰冗官,澄清吏治,引用新人,广开言路等。三、军事方面有:武科考试枪炮(原试弓矢刀枪等),军队改习洋枪,并裁减冗兵,力行保甲等。四、实业方面有:筹办铁路开矿,促进农工商业以及奖励制造发明等。

这时荣禄为直隶总督,慈禧与之密谋废立。直隶按察使袁世凯,时练兵于天津附近的小站,平日言论,颇倾向革新。德宗乃擢升袁世凯为侍郎,专责练兵,欲以夺荣禄之权。谭嗣同复与袁世凯联络,请其以兵力保护德宗,世凯密告荣禄,荣禄遂自天津来京上变,谓新党将不利于太后。慈禧大怒,遂于同年八月,三度临朝听政。她幽囚德宗,捕杀新党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杨深秀、康广仁(有为弟)六人,朝臣因与新党有关而遭禁锢谪戍或降革的,达数十人。康有为、梁启超闻讯先逃,亡命海外。其后不久,一切新政,全被慈禧取消,革新运动完全失败,而清廷的反动,也益趋激烈。

(四)八国联军之役与东北危急

英法联军之役后,清廷许外人在内地传教,因此外国教士来华者甚多,于各地遍设教堂。基督教的教义及仪式,与中国传统习俗及旧有宗教(如佛教、道教),颇多不合之处,因此一时无法为国人所接受。而少数教徒,又时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教徒因有外国教士的庇护,每占上风。加以对外屡次战败,人民的愤懑日增,仇教的情绪也因之愈烈。同治初年,湖南、江西、四川诸省,均有教案发生,拆毁教堂,杀害教士,皆由政府惩凶赔银了事,但各地教案,仍层出不穷。同治九年(1870),天津居民,聚众焚毁教堂,杀伤教民数十人,并殴死法国领事。清廷命曾国藩查办,捕杀凶犯多人,府县官亦交刑部议罪,并为修复教堂,但法人仍不满意。清廷以李鸿章继续交涉,适值普法战起,此案始得解决,这是同治时代最大的一次教案。

光绪时,外患益亟,国人仇外也益甚。戊戌政变后,慈禧也因外国不肯引渡康、梁,痛恨外人,以端王载漪、大学士刚毅为首的守旧朝臣,均迎合其意。于是排外之风,弥漫朝野,遂有“拳乱”的发生。拳乱指义和团发动的乱事,这种组织起源于山东,原是白莲教的余孽。它本来是反清的,但因痛恨外人,遂以“扶清灭洋”为号召。它的分子,日以练拳降神为务,自谓不畏枪炮,因此又称“拳民”。义和团初盛于山东,由于巡抚毓贤的奖励,时常仇杀教士。光绪二十六年(即庚子年,1900年),袁世凯继任巡抚,严加剿办,拳民相率逃入直隶,总督裕禄信其邪说,表荐其头目于朝廷,朝臣刚毅、徐桐、赵舒翘等力加赞助,认为拳民忠勇有神助,可灭洋人;慈禧乃召之入京,拳民至者数万人。于是拆毁铁路电线,焚毁教堂,杀害教士教民,京师陷入极端的混乱与恐布中。清廷并召原驻京郊的甘肃提督董福祥军入京,与义和团合势,嚣张益甚。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及德公使克林德(Ketteler),相继被杀。五月,英、法、德、日、俄、奥、意、美八国,组成联军,攻陷大沽炮台,继向北京推进,以营救其使节。同月,慈禧下令与各国宣战,命董军与义和团围攻使馆,并令各省搜杀洋人,朝臣许景澄、袁昶,均以力谏而死。于是直隶、山西、东三省、内蒙古等地的官民,纷起仇教,屠戮甚惨。惟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等,均不奉乱命,形成东南自保之局。联军陷大沽后,继取天津,于七月攻入北京,慈禧与德宗出奔西安。联军继陷山海关、保定、张家口等地,所至焚杀,惟东南各省,未被兵祸。清廷以李鸿章及庆亲王奕劻为全权代表,向各国求和。外人要求先惩罪魁,清廷从之,肇祸诸人,或流或杀。光绪二十七年(即辛丑年,1901年)七月,和议告成,是为《辛丑和约》。其重要条款有:一、派亲王大臣,赴德、日致歉。二、赔偿各国银四亿五千万两。三、划清各国使馆境界,界内由公使管理,不许华人居住,并可自行防守。四、拆毁大沽至北京间的所有炮台,允许列国驻兵京、津及其外围各要地。五、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于六部之上。六、改订通商行船各条约。八月,各国退兵。

八国联军进入大清门旧照

拳乱既起,黑龙江将军寿山,奉旨驱逐外人,率兵攻入俄境,为俄军所败。俄乘势派大军南下,以保护东清铁路为名,占领东三省全境。《辛丑和约》订立后,俄拒不撤兵,迫胁中国另订特约,结果引起英、美与日本的不满。于是英日结为同盟,以俄为假想敌,美国也出面干涉。俄国允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尽撤东三省驻军,及期,俄不遵约,反向清廷提出新要求,并积极图谋朝鲜。日本交涉无效,遂对俄宣战。次年,两国于东三省境内鏖战,清廷宣布中立。结果俄军大败,辽阳、奉天(今辽宁沈阳市)、旅顺相继失陷,海军舰队亦告覆没。三十一年(1905),因美国的调停,日俄订和约于美国朴资茅斯(Portsmouth)。其重要条款有:一、俄国承认日本在韩国(即朝鲜)有政治、军事及经济上的卓绝利益,并有对韩的指导、保护及监督之权。二、俄国定期撤退满洲驻军,并放弃在满洲的一切权利。三、除旅顺、大连租借地外,日本所占满洲土地,均归还中国。四、俄国将旅大租借权及其关联的一切利益,让与日本。五、俄国将由长春至旅顺的铁路(即南满铁路),及附属铁路的一切权利及财产,均让给日本。六、俄国将库页岛的南半部及其附近岛屿,让与日本。

同年,中日又于北京订立《满洲善后条约》,承认《日俄和约》中俄国让与日本的各项权利。并订附约十二款,要款有:一、中国增开商埠,计盛京(当今辽宁沈阳市)六处,吉林六处,黑龙江四处。二、日本所造由安东至奉天的行军铁路,仍由日本继续经营。三、中国允许南满铁路与中国各铁道接续联络。四、营口、安东、奉天各商埠,划定日本租界。五、中日合办材木公司,采伐鸭绿江西岸的森林。宣统元年(1909),日本又在东北取得不少权利,诸如加开商埠,开采抚顺煤矿,以及安奉和南满铁路沿线矿产由中日合办等。至此日本的势力,深入东北。

日俄战后,长春以南,尽入日本的势力范围,俄国遂积极经营长春以北的地区。日俄虽有深仇,但为防止第三国侵入东北,乃成立谅解。宣统二年(1910),日俄签定协约,约定满洲现况如遇危险,二国随时商议必要的办法。此外并订密约,相互承认维持两国的势力范围。同年,日韩合并,东北局势,益形危急。

三、清室的覆亡

(一)清末的革命运动

甲午之战以后,国人逐渐了解,欲挽救中国的危亡,非仅船坚炮利即可济事,而必须谋求政治的基本改革。这种政治改革论者,可分君宪和革命两派。前者的代表人物为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希望以君主立宪的手段,达到改良政治的目的。戊戌政变后,康、梁亡命海外,仍保持这种见解。革命派的领导者则为孙文,他认为中国政治的病根为君主专制,而清政府已至不可救药的地步,非根本推翻君主制度,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无法挽救中国的命运。

孙文,号逸仙,广东香山县(今广东中山市)人。清末旅居日本时,曾署名中山樵,世遂称中山先生。他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幼时对于太平天国的遗事,甚感兴趣,已有光复汉族的革命思想。既长,曾先后在广州、香港习医。他目击清政府的腐败,于中法战后,即有志推翻清廷。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战起,他北走天津,上书李鸿章,条陈救国大计,鸿章拒而不纳。遂转赴檀香山,与同志组织兴中会。次年,设兴中会总机关于香港,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并谋袭取广州,因事泄为清吏破获,同志被逮捕及杀害者数十人。其后他周游日本、檀香山及美国,沿途联络华侨,倡导革命。二十二年(1896)八月,由美至英,被清吏诱禁于清使馆,经英政府强硬交涉,始获释放。遂暂留英国,从事研究工作,其三民主义的思想,至此渐成体系。次年,自欧经加拿大赴日,策划革命,并与日本民党的重要分子联络。二十五年(1899),命陈少白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鼓吹革命;史坚如、毕永年等联络长江及两湖各地会党;并命郑士良在香港设立招待机关。于是哥老会、三合会等反清会党,大部为兴中会所吸收,革命的势力日张。[参看罗家伦《国父年谱》上册,页一至八七]

孙中山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中山先生命郑士良在惠州(今广东惠州市)举事,连战获胜,终因无援而败。同年,史坚如在广州谋炸两广总督署,不成被害。此外湘人唐才常组自立军,准备于汉口等地起事,亦被清吏破获。二十九年(1903),湘人黄兴、宋教仁等组织华兴会于长沙。次年,谋举事于湖南,亦告失败。但国人反清的情绪,益趋激烈,参加革命团体者日众;暗杀清吏的事件,屡次发生;鼓吹革命的报刊,也愈来愈多,尤以东京的《国民报》及上海的《苏报》为最著。《国民报》为沈翔云等所创,与梁启超在横滨所创倡保皇论调的《清议报》,相互对峙;《苏报》为章炳麟蔡元培、吴敬恒所主持的爱国学社的机关报,刊行于租界中。时川人邹容,著《革命军》一书,倡排满之说,《苏报》为之鼓吹,章炳麟亦于《苏报》攻击清室。清吏与租界当局交涉,查封《苏报》,逮捕章、邹,但革命的言论,反益风行。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山先生自日本赴美。次年,转赴欧洲,宣传革命,留学生加盟者渐多。三十一年(1905),返回日本,与黄兴等组织中国同盟会于东京,定立中华民国的名称。同年,创办《民报》,正式揭出“三民主义”,并分遣同志,回国工作。革命势力,逐渐弥漫于全国,各地举义者,此仆彼起。三十三年(1907),中山先生至越南,遣黄兴等返国,策动革命。党人于两广云南,数次举兵,均告失败。宣统二年(1910),倪映典、胡汉民、朱执信等,策动广州新军举事,结果失败。次年三月二十九日,黄兴率同志于广州发难,进攻总督署,又为清军所败。此役党人战死者甚多,姓名可考者七十二人。但此时清廷大势已去,终于在这年秋天,为革命势力所推翻。

八国联军之役后,清室以内外情势危迫,乃标榜推行新政,企图挽回人心。自光绪二十七年(1901)起,三四年间,所举办者,不下数十事。诸如改书院为学堂,废止科举,西法练兵以及裁汰冗员等,大抵不出戊戌变法的范围。但慈禧缺乏改革诚意,因而收效不宏。日俄战后,说者皆谓日以立宪而胜,因此清廷于三十一年(1905),派载泽、戴鸿慈、端方、尚其亨、李盛铎五大臣出洋,考察日本及欧美诸国宪政。次年,五大臣归国,力陈立宪之利。其时朝臣及各省疆吏、驻外使节,也多主张变法,清室乃下诏预备立宪,先从改革各项官制入手。三十四年(1908),清室宣布九年预备立宪期限。同年,德宗及慈禧太后先后病死,由醇亲王载澧(德宗弟)之子溥仪入嗣,年仅三岁,载澧以摄政王监国。宣统元年(1909),各省谘议局成立。次年,设立资政院,由清廷遴选宗室王公百余人为议员。又因各省代表请愿,把九年的预备期限缩短为五年,但事实上满族亲贵,绝无放弃垄断朝权的意思。三年(1911)四月,清廷颁布内阁官制,国家大权仍操诸皇帝,而内阁十三大臣中,满族竟占八人,其中五人更系皇族。至此清室的伪装立宪,大白于世,而革命运动,益无法遏止。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宣统三年(即辛亥年,1911),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倡铁路国有之议,主张由清廷向外国借款,将全国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川汉、粤汉二路,原经清政府批准为商办,至是首被取消。于是川、鄂、湘、粤四省民众大为反对,四川尤烈。清廷态度坚决,派军入川查办,枪杀请愿者数十人,遂致激成民变,愈演愈烈,各省革命党人,皆思乘机而起。同年八月十九日(阳历十月十日),驻防湖北武昌的新军,与党人联络,首先发难。总督瑞澂及新军统制张彪,仓皇逃逸,革命军遂克武昌,公推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组织军政府。既而革命军连克汉口、汉阳。

清廷闻变,起用袁世凯为钦差大臣,并以袁旧部冯国璋、段祺瑞统军南下,击败革命军,连复汉口、汉阳。但各省响应革命,相继宣布独立,清廷仅拥有直隶、河南、吉林、黑龙江数省。清廷不得已下诏罪己,宣言开放党禁,实施宪政。由资政院制定宪法信条,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载澧退位,于是清室大权,落于袁世凯手中。十月,世凯派唐绍仪与革命军代表伍廷芳议和于上海,革命军坚持改建共和政体。各省代表并议决组设临时政府于南京。十一月,中山先生自欧洲返国,被举为临时大总统。同月十三日,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于南京;改用阳历,以是日为民国元年一月一日。既而黎元洪当选为临时副总统,并成立临时参议院,起草约法。清室见大势已去,与临时政府订立优待条款十九条,遂于二月十二日,宣布退位,历祚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至此倾覆。

清帝所以迅速退位,固然因为革命势力的浩大,同时也由于袁世凯的逼迫。世凯夙具野心,他于光绪末任直隶总督,练兵于天津小站,稳操北方军队的实权。他竭力交欢亲贵,布党羽于要津,宣统初,载澧当国,以世凯曾出卖德宗,罢黜回籍。及武昌事起,清室以军队多其旧部,不得已再起用之。他取得政权后,一面授意部下,通电赞成共和,迫清室退位;一面要挟临时政府,以选举其为总统作议和的条件。是时世凯手握强兵,临时政府为避免内战、促进统一起见,乃接受其要求。清帝既退位,中山先生向参议院辞职,举袁世凯自代。民国元年(1912)二月十四日,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仍为副总统,并派蔡元培迎世凯南下就职。世凯以北方为其势力重心,不愿远离,乃唆使北京等地驻军哗变,遂借口维持北方治安,迁延行期。参议院允其于北京就职,并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四月,临时政府迁至北京。次年四月,国会成立。十月,国会选举袁世凯为正式总统,日本及欧美各国,先后承认。

民国成立,采民主立宪政体,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制度。最高立法机关为国会,分参议及众议两院,以制定法律,督导政府。最高司法机关则有大理院及总检察厅,总理全国司法业务。行政采责任内阁制,以国务院为最高行政机关,其首长为国务总理。国务院下设外交、内务、陆军、海军、财政、司法、教育、农商、交通九部。每部有总长一人,主持部务。总统为国家元首,按规定政治权力甚微,但事实上,袁世凯仍掌握大权。

各省设有省议会,为一省的立法机关。行政方面,则有都督及民政长,分掌军政及民政,但实权操于都督。民国三年(1914),改民政长为巡按使。次年,改都督为将军。五年(1916),又改将军为督军,巡按使为省长。省以下的地方政府,清代旧有的府、州、厅,于二年(1913)一律撤销,改置为县。复于省下设道,每道统若干县。道的长官为道尹,县的长官为县知事。直到十六年(1927),才废除道制,改为省县二级制。司法机关,每省设高等审判厅及检察厅,每县设地方审判厅及检察厅,未设地方厅之县,仍由县知事兼掌司法。此外各省省会及重要县邑,则分设警察厅局,维持治安。

法律方面,清末为配合时势,已将旧律中若干残酷条文如枭首、凌迟、戮尸等,予以废除,并着手编纂新式法典。民国成立后,仍沿用清代刑律,惟删除其中与民国国体相抵触的部分。其后陆续制定各种法令,以除旧布新。军事方面,大体仍沿清末新军的编制,但名称多有更易。而袁世凯所掌握的北方军队,更直接承袭清末新军的系统,实力最强。它是世凯最大的政治资本,也是民国初年内乱的祸源。海军则自甲午之役后,精锐尽失,直至民国,仍未能恢复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