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津

江宁府

石灰山关在上元县幕府山,明初置,今废。

江东渡、龙江渡、五马渡在幕府山前,晋元帝与诸王渡江处。(以上上元县)

龙江关在江宁县西仪凤门外,今移上新河。旧管收工部税务,另设户部钞关。清康熙二十八年并两税为一,民商称便。

大胜关在江宁县南二十里。明为陈友谅来侵,太祖命杨璟驻兵大城港御之。友谅大败去,因名大胜港,置大胜关。

金陵海关在江宁县西仪凤门外下关。(新设年月,无案可稽。)

南津在县南,南朝置,校尉守之。侯景入寇,南津校尉江子一与弟子四、子五同殉难于此。

毛公渡在驯象门外,即古麾扇渡。

唐家渡在县北三十里,与六合梅家步相对,即古张公凹渡。

马家渡在县西南九十五里,亦日马家洲,又为马家步。宋建炎间,金人由马家渡渡江,陷太平洲即此。(以上江宁县)

下蜀渡在句容县北七十里。

东阳渡在县西北八十里。

茅场渡在县北八十里,东阳镇侧。(以上句容县)

何庄渡在溧水县西北四十五里。

梅梁渡在县西南二十五里,石臼湖津济处也。(以上溧水县)

高淳渡在高淳县治西南。撑龙港渡,县西二十里。西陡门渡,县西二十里,界丹阳湖。三汉河为宁国太平冲要。水阳渡县西三十里。固城渡县东南三十里。陈家渡在县东四十里。

(以上高淳县)

江淮关在江浦县东南三里,明洪武二十四年建关,置巡司于此,今如故。

浦子口在江浦县东二十里,为南北津渡之要。明置守御所,清设参将驻防,康熙中改守备。

八字沟渡在县东八里滨江。新江口渡在县东南十三里,滨江与省城中河相对。韦游沟渡在县西南五十里,接和州界。三汉河渡在县东北四十里,邑令置船二,为官渡。

(以上江浦县)

回军渡。宣化渡。(以上六合县)

苏州府

浒墅关在府西北二十七里,百货到此完税,有监放公署。

苏州关在葑门外灭渡桥,清光绪二十一年辟苏州为通商口岸,巡抚赵舒翘建立,以征洋商进口税银,奏设关道,以粮储道兼摄。

枫关在阊门西七里,为南北冲要。地介吴长二县,各省商米豆麦屯聚于此。

胥关渡在府胥门外。九里河渡在胥口东南之九里,其河南抵东洞庭、武山趾。管家浜渡在枫关西北。洞庭渡在胥莫二河之间。莫厘渡在菱湖南阙口。长沙渡在胥湖北阙口黄茅山外。车塘渡在青阳江。红庙渡在青阳江。

三江渡、张家渡、新渡、明月渡、浦缺渡、沙萝渡,以上六渡俱在吴淞江,南接青浦昆山县界。(以上吴县)

陆市铺渡在元和县唯亭东。陶公义渡在元和县周庄镇北急水港,港系要津,往来病涉,邑人陶唐谏设方舟以济人,且捐田以食操舟者。

(以上元和县)

驷马关在昆山县小西门外。(以上昆山县)

界泾关在常熟县西南五十里。(以上常熟县)

白茆塘渡在昭文县,渡沿海,旧建自茆塘桥,备巡海兵马经行,桥深阔易圮,清康熙三十四年,改设官渡。又有徐六泾渡亦然。(以上昭文县)

松江府

冯家渡在华亭县南黄浦。叶谢渡在县南叶谢港。乌泥泾渡在鹤泾,南界上海。彭家渡北界上海。金家湾渡在黄浦。韩仓渡在黄浦北岸,界上海。三宝渡在千步泾东岸,界南汇、奉贤。谢家渡在滟泾。三子渡在盐铁塘。新桥渡在张泾。集云渡

(俗呼何三宝渡)在张泾。颜家断渡在张泾。以上三渡西岸并界金山。(以上华亭县)

米市塘渡在娄县南,黄浦南岸,金山界。明万历中,里人张元辅立义渡,置田四十亩赡费。吉阳汇渡在县西南九里。罗公渡(又名里五舍渡)、斜塘渡东南界金山。注泾渡中渡在注泾河。西公渡南抵五舍。悬星泾渡

(今呼珠桥渡)、陈陀桥渡,南岸金山界。五舍渡、九里亭渡在古山水桥北。蔡成泾渡、陈育渡在通波塘。钱公桥渡在尤墩港。问津庵渡在横云山下。瑁家圩渡在马庄港。石湖渡(俗呼中摆渡

)、周公衖义渡在秀野桥东。里仁义渡(俗呼东摆渡)、饶吴浜渡、古浦塘渡、大王庙渡、钮村庙渡在洞泾。小浜渡在横泾港。塘口渡、钓子角渡、徐村塘渡、长兴桥渡、面丈港渡、朱家浜渡、小昆山渡、戚家村渡在天马山北。吕港泾渡、礼塔汇渡东岸界金山。姚泾渡、北新村渡、张庄渡、柴家浜渡、施公庙渡在大蒸塘,北岸青浦界。打生埭渡在五舍港。龚家楼渡在注泾。腰溇渡东岸金山界。油车浜渡在如塘。水仙庙渡在雪水泾。湾梁渡、界泾渡、南岸青浦界。六店湾渡、菱楼渡、王家荡渡、林家荡渡、长浜渡、屈家浜渡、张家浜渡、白莲泾渡、俞汇渡、黄良甫桥渡在马庄港。黄桥渡东岸金山界。双桥渡在官庄泾东岸金山界。韩墩塘渡、雉鸡汇渡东岸界金山。七家漾渡。

(以上娄县)

牛绳尖渡在奉贤县胥浦塘。万安桥渡在朱泾。南徐村渡在秀州塘。泖桥渡在秀州塘。塘缺渡在秀州塘。韩家坞渡、老莺浜渡、南姚泾渡、毛家渡在小横潦泾。网船埭渡在大横潦泾。龙王庙渡在大横潦泾。吴泾渡在大横潦泾。蔡华浜渡在大横潦泾。

(旧志有横泾渡,以无可考删。)(以上奉贤县)

百福渡在金山县张泾。三角渡、横潦泾渡、斜塘渡、赵家湾渡、温河泾口渡、双头渡在泖港。泖港渡在泖港。朱家庄渡在泖港。关帝庙渡在温河泾。北掘挞渡在掘挞泾。中掘挞渡在掘挞泾。南掘挞渡在掘挞泾。五龙庙渡在掘挞泾。金洞泾渡(亦称洋关渡)在掘挞泾。周曹渡、蒋巷渡、新镇渡、泖口渡,以上四渡在胥浦塘。晒花埭渡、尹家库渡、胥浦庙渡、三官塘渡、大坝渡、海老爷,渡以上六渡在归泾。杨荡泾渡、长浜庙渡、庞浜渡,以上三渡在大茫塘。万竹庵渡、兴塔渡、幽泾渡、徐泾渡、石河渡,以上五渡在面丈港。

(以上金山县)

江海常关(即旧志海关)在上海县,清康熙二十四年设立,以旧北察院行台为公署,六十年归并苏抚协理,嗣专委苏松太巡道监督,寻迁小东门外东北。咸丰三年、十年两次寇毁,假设于老白渡。同治十年改建大东门外。光绪二十七年移建浦滩。其时部议常关在通商口岸五十里内者,归税司管辖。二十八年八月,派洋员驻关征税。

江海关在上海县城东北面浦清,道光二十三年设立。专司各国商船税务,亦由苏松太巡道监督。二十六年始建廨宇。咸丰三年巡道吴健彰设司税洋员一人,八年改为正税务司一人,副税务司一人,嗣又添设副税务司一人。同治元年巡道吴煦设河泊所,派英国水师官专引各国商船,指令停泊。二十二年设南卡于黄浦白莲泾口,北卡于吴淞江周太仆庙,稽查苏杭小轮船出入。

永济渡在上海县东关外。减水河渡在吴淞江巡司前。肇家浜渡在县治东。吴淞江头坝义渡。巨漕渡、沙冈渡、横泾渡在闵行镇(有东西二渡)。何家渡、邹家寺渡,以上二渡南岸界南汇。吴冲泾渡东岸界南汇。车沟渡、关前渡、王家渡、夏家渡、张家塘渡

(亦呼蔓笠渡)、周家渡、高昌渡、南仓渡、老白渡、利济渡、陆家渡、赖义渡、(以上七渡与永济渡称八长渡。清光绪间由苏松太道设局管理。)关桥渡、下海渡、东沟渡、(以上二十一渡皆在黄浦。

)小沙渡、曹家渡、法华渡(俗呼梵王渡)、陈家渡、姚家渡(即野鸡墩渡)、庄家泾渡、陆家渡(即华漕渡)、新江义渡,以上八渡皆在吴淞江。太平渡在蒲汇塘。塘口渡在周浦塘

(旧志蟹淡渡今废,删去)。(以上上海县)

闸港口渡在南汇县。闵行渡、姚家渡在卫家港。沈唐渡在马路港。(旧志周浦塘渡、蒲达泾渡,以无可考删。)(以上南汇县)

赵屯渡、浦缺渡、凉月渡、四江口渡、闵家渡、朱墅浦渡、淮浦渡、唐家渡、龙王渡,以上九渡皆在吴淞江。曹家浜渡、水仙庙渡,上二渡在大蒸塘,横泖渡在方家窑。

(以上青浦县)

常州府

戴圻渡在府治内。小河口义渡,清光绪十一年设,原设超瓢港,以地非冲要,移此。(以上武进县)

双河渡。白龙桥渡。(以上无锡县)

黄埠墩渡。华氏义庄渡。石幢渡。圣渎口渡。(以上金匮县)

靖海关在江阴县澄江门外黄田港口。朝阳关在江阴县春晖门外。二关并明正德三年知县刘铉推官伍文定以备倭创建,今废。(以上江阴县)

竹门渡在宜兴县西北三里。洑溪渡在县东南十五里。(以上宜兴县)

龙溪渡在荆溪县南五十里。珠潭渡在县西南七十里。张泽矶渡,清光绪二十九年设。庄前渡。杨翰圩渡。(以上荆溪县)

谭公渡在苏家港口,知县谭桂设,因名。(以上靖江县)

镇江府

镇江关在运河口,面江。清同治四年建,专理洋商轮舶税务,常镇道辖。

西津渡在丹徒县西北九里(旧名蒜山渡。)宋乾道中,郡守蔡洗置船五艘。元增船十五。明巡抚周忱作二巨舰,佥水工三十余人,又甃石堤三十余丈。清设有护漕救生船。康熙三十六年,圣祖南幸驻跸茱萸河,以救生船少,特谕巡抚于准添设。乃选京口渔舟六十余只,日用其六,更番应调。活一人者予一金,死者畀三之一,著为例。又置义田五百亩,以岁入给工费,犒赏知府,冯廷棠有记勒石。瓜镇义渡在普渡阁,清同治十一年,商人魏昌寿等设有渡船十一号。

焦山渡在焦山烧丹井下,清道光间设,咸丰间寇扰停止,同治间复设,由常镇道委员经理之。石公渡在县东北六里石公山下。大港渡在县东北大港镇西,遭乱废。清光绪五年,邑人严作霖设大港三江营义渡,有渡船五号。高资渡在县西四十里。荷花池义渡,清光绪七年添设。甘露港渡、天福州义渡,清光绪九年添设,共有船四号。袁公义渡在城西漕河浜。南闸义渡在南闸口。京口闸

(俗名大闸)在府城西北。小闸在新河。老人闸(即今南闸)在虎踞门外。丹徒镇闸(即今横闸)在丹徒镇。越河闸在越河。铁锚港闸在谏壁镇。

(按:以上诸闸皆漕运时蓄水所建,今漕运既停,诸闸皆废。)(以上丹徒县)

李庄渡在丹阳县东南五十里。周家渡。花家渡。(以上丹阳县)

蒋家渡在金坛县北十里。官载渡在县北十五里。龙宿渡在县东石牌村北。(以上金坛县)

淮安府

南锁关在山阳县南一里。安乐关在县西北三里。柳淮关(一名下关)在县东门外三里。云梯关在县东北二百里。(按:云梯关属阜宁,旧志属山阳误。以上四关今并废。

)版闸关在县西二十里运河北。(按:淮关监督专差内务府人员,光绪三十年江督奏请撤回,由外省委员督办。)上关渡在山阳县来远坊西。下关渡在旧淮阴驿后。青河渡在县西南十五里。颜家河渡、楚望亭渡在杨兴村。桃花渡在水丰村。故晋渡在故城村。侍家沟渡在县西南。南关官渡。淮阴驿官渡。北角楼官渡、西湖砦官渡。外青官渡。

(以上山阳县)

喻口渡在盐城县北一百二十里,为淮河津要。皮收河口渡。新河庙渡在县治西四十五里。经口渡在冈门镇西七里。河口渡在东官河。解港渡在县西北收成庄。唐桥渡在县治西七十里。里洋口渡在县东北三里。高作河口渡。

(以上盐城县)

海关在阜宁县小南门外。

清沟渡在阜宁县西南百里。西渡在大关西。上渡在文昌宫前。中渡在大王庙前。下渡在镇海院前。刘家觜渡、虾须口渡、窑湾渡、斐家桥渡、新河渡在北沙。三官殿渡、鹤儿湾渡、蒋家河渡、周家渡在大飞集。北沙渡在佃湖。临河渡往系牛觜。沙河渡、板沟渡、朦胧渡、蛤蜊港渡、大汛港渡、李家尖渡、海神庙渡,以上七渡均在射湖。

(以上阜宁县)

北关在清河县东南,通济闸口。

小清口渡在旧清河县东北五里。夏家湖口渡在旧县西北二十五里。大清口渡在旧县东北十里。王家营渡。县前渡、大河口渡、腰铺渡、吴城渡、以上四渡在大河。天妃庙渡、运口渡、马头渡,以上三渡在清水。许家渡、双闸渡,以上二渡在中河。大桥口渡、清江渡楼渡、五神庙渡、小水门渡、臧家马头渡,以上五渡在运河。东西坝渡在盐河。六塘南股河渡即潘家渡。仲工渡。周工渡。欧家渡。减坝渡。毛家嘴渡。周庄渡。风神庙渡。(以上清河县)

五港口护盐关在安东县东北七十里。

淮河渡在安东县坝上巡司前。五丈河渡在县东北三十里。五港口渡在县东北七十里。稽村浦渡。郜家渡。支家渡。开家渡。盐关渡。黄家渡。鲁家渡。梁家渡。平旺河渡。古寨河渡。栽浦湾渡。孙家湾渡。上尖渡。

(以上安东县)

三岔关在桃源县东三十里。

自洋河渡在桃源县西六十里。崔镇渡在县西北三十里。县北渡在县北三百六十步。郑家楼渡。古城渡。戈家行渡。林工渡。云家渡。杨工渡。拦黄堰渡。红庙渡。众兴大渡。宗家渡。十里堡渡。郑家道口渡。黄家渡觜。三义坝渡。三岔渡。

(以上桃源县)

扬州府

钞关在挹江门外,南达吴会,北拥长淮,西接濠滁,东通大海,天下水陆要冲,有关差驻扎。由关旧在江都县治瓜洲,今权真三河。

赵公渡在钞关浮桥东。白马庙渡在南门外白马庙前。瓜溯渡江都县南四十五里,瓜洲镇与江南镇江相对,江面十余里,唐张佑有《瓜洲闻晓角诗》;宋王安石有《船泊瓜洲诗》。安乐渡在县北五十七里,一名小张家渡。高江渡在县北六十五里,路达高邮州界。

(以上江都县)

高公渡在城便益门外黄金坝,官河。普济渡在甘泉县治邵伯镇城隍庙,官河。(以上甘泉县)

黄泥滩渡在扬子县西南四里,元许谦有诗。新城渡在县东十里。花园渡在县西十里。朴树湾渡在县东三十里。石人头渡在县东四十里,接江都县界。瓜步渡在县西南四十里,接六合县界。建安渡在县西南宋太祖斩杜著处。

(以上扬子县)

南门渡在高邮城南。车逻渡在州南十五里。西门渡在州城西门外,西北通天长泗洲界。自家渡在州西南四十五里。张公渡在州西南四十里。闵家桥渡在州平柯东村。

(以上高邮州)

龙舌津,兴化县东门外。南津在县南门外。(以上兴化县)

白田渡在宝应县南门外。晏村渡在县西南七里。蒋家渡在县西十五里。黎城渡在县西黎城镇。白马渡在县西北白马湖边。三里渡在县北三里。黄浦渡在县北黄浦镇。

(以上宝应县)

新城渡在泰州北五里。王家渡在州西南十里。沈家渡在州西十五里。(以上泰州)

马家渡在东台县治南一百六十五里,距角斜场五里。老树孔渡在县治东南七十五里,西接泰州,南抵如皋县境。(以上东台县)

徐州府(无关)

吕梁渡。乔家渡。未直渡。(以上铜山县)

冀门渡在萧县西北十里。曲里渡在县西北三十里。东镇渡在县西北五十里。朱珊渡在县西北二十里。(以上萧县)

沂河渡在邳州西北一里。泗水渡在州南二里。武河渡在州西南六里。龙化渡在州北三十五里。张村渡在州北七十里。(以上邳州)

皇华渡在宿迁县治西南一里。新路口渡在县西一里。小河口渡在县南十里。直河渡在县南十里。(以上宿迁县)

庙湾渡在睢宁县西北二里,睢水南北之冲。麻墩渡在县北三十里。(以上睢宁县)

太仓州

张泾关在州南三里。又半泾关在州东三里。吴塘关在州西三里。古城关在州北三里。旧志元时四关俱属水军都万户府。明初属太仓卫,俱分拨官军掌守,后水道堙塞,半泾等三关皆废,惟存张泾一关。

(以上太仓州)

合浜渡在崇明县西平洋沙。施翘河渡在崇明至太仓七了港,海面四十里,一至刘河,一至平洋。新开河渡设渡船二只至吴淞。当沙头港渡至臭淞有渡船二只。南斜洪渡一至太仓,一至刘河。

(以上崇明县)

吴淞税关在胡巷桥东,康熙二十四年设。上海税关雍正三年归苏松太道监收,所辖海口十八,吴淞口其一也,向由监督派舍人司关务。同治间委员驻口收税。

界浜渡在宝山县与上海分界。张家浜渡在江东,设渡船八只。(以上宝山县)

海州

 

北关在州北五里,或日南宋时筑此,据险戍守。绍兴末,魏胜败金人于北关,即此。

恬风渡旧名黑风口,后改今名。有碑云:舟中人众休争渡,海上风高且暂停。石湫渡在州南二十里。大涟河渡在新坝上。伊镇渡在州东南九十里。莞渎渡在州东南一百四十里。

龙苴沙渡、胸山渡为东南各镇入州总路。沙坝渡、朱家沟渡、洪门渡、富安渡、新浦渡俱在蔷薇河,为西北通途。(以上海州)

小河口渡在赣榆县南五十里。青口渡在县南十里。龙王庙渡在县北二十里。大沙河渡、小沙河渡、青墩河渡在县西八十里。董河湾河渡在县西六十里。石堰河渡在县北三十里。

(以上赣榆县)

陈村渡在沭阳县西北七里。水口渡在县北八里。札下渡在县北十里。天后宫渡在县东南六里。官河渡在县东北二十里。吴家道口渡。钱家集渡。赵家集渡。华冲圩渡。

(以上沭阳县)

桥 梁

江宁府

大中桥在通济门内,旧名白下。复成桥在大中桥北。通济桥在通济门外。中和桥在通济桥东南。上方桥在中和桥东南。上三桥皆跨濠水。鼎新桥在崇道桥东,旧名小新桥。崇道桥在鼎新桥西,仓巷北,近全节坊。太平桥俗呼为笪桥,在鼎新桥东。上三桥皆跨运渎。内桥在太平桥东,运渎合青溪处,旧名虹桥,宋政和中蔡嶷修,南渡后建行宫于此,改名天津桥,后改今名。异平桥在内桥东北,即宋东虹桥。大市桥在内桥西北,即宋西虹桥。北门桥在洪武街,南跨古城濠。回龙桥在汉西门内。石步桥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即古罗落桥。晋元兴末刘裕讨桓玄,自江乘进至罗落桥。土桥在上元县东七十五里,与句容接界。

(以上上元县)

镇淮桥在江宁县聚宝门内,即古朱雀航,吴名元津。武定桥在镇淮桥东。文德桥在县学宫右。利涉桥在文德桥东,即桃叶渡东。晋以来未有桥以通济,水关来水,天门宜敝也。清顺治初,太守李正茂设木桥名利涉。康熙癸卯易木以石。议者谓天门闭塞,不利人文,非古设渡之意,复废石而易以木焉。淮青桥在秦淮与青溪合流处。斗门桥即古禅灵寺桥,其北又有乾道南北二桥。《明一统志》在三山门内,秦淮合运渎处。张侯桥在淮水南对瓦官寺,吴张昭所造,故名。晋义熙六年,卢循焚查浦,进至张侯桥即此。南渡桥旧跨秦淮,李白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侍御诗》云:舍舟共连袂,行上南渡桥。饮虹桥在县西南百余步,跨秦淮,本名万岁桥,杨吴时名新桥,至今俗仍呼新桥。上浮桥在新桥西。下浮桥在上浮桥西,皆跨秦淮。聚宝桥在聚宝门外,即古长干桥。杨吴城金陵,凿濠引秦淮水绕城,置此桥跨之。石城桥在石城门外,跨城濠。

三山桥在三山门外,跨城濠。江东桥在江东门外。赛工桥在驯象门外,明逊国时,侍中黄观妻女死节处。来宾桥在驯象街,近桥有来宾楼,故名。善世桥在来宾桥西,皆跨跃马涧,水流通城濠。板桥在县西南四十里,晋简文帝为王时,与桓温及武陵王晞同载游于板桥,温遽令鸣鼓吹角,车驰卒奔,唏大恐,帝安然无惧色,温由是惮服。又晋伐吴,丞相张悌死于板桥,悌家在板桥西。河亭桥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河定桥。新林桥在县西南十八里,梁武帝败齐师处,即今西善桥。秣陵桥在县东南五十里。到驾桥在夹冈门,明太祖曾驻此。东善桥在县东南四十里吉山下。响水桥、马家桥、白虎桥、小平桥均在驻防城内,清光绪二年重建。万寿桥、所桥均在江东门外,清同治五年易造木桥。觉渡桥在水西门外。

(以上江宁县)

集仙桥在句容县东南一里许。永安桥在县南七里,下有小港入于秦淮。降真桥在茅山玉晨观西。白鹤桥在县东南三里。悬纛桥在县西十五里,周瑜尝驻军于此。周郎桥在县西二十里,亦以瑜名。沈公桥在县南二十五里,相传以沈庆之名。高平桥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竹里桥在县北六十里。桥头镇桥在北乡。清道光间邑人蔡永清修。(以上句容县)

惠政桥在溧水县东门外,跨秦淮水,旧名临淮桥。尚书桥在县东十里。九涧桥在县东三十五里,以有九涧之水汇,故名。神龙桥在县东四十五里,旧名神靖桥。尚义桥在县南二十五里。积庆桥在县南三角铺前。杨林桥在县北五里,通省官路。秦淮桥在小西门外。天生桥在县西十里,高十二丈,阔七丈五尺。明洪武十年,太祖命崇山侯李新凿胭脂冈二十里成河,通苏浙运道,桥因石势而成,若天生然,故名。花溪桥在县西四十五里,跨花溪港。永昌桥在县西北永寿寺侧。洪驿桥在县南洪蓝埠。乌刹桥在县西北四十五里,秦淮水经其下,接江宁县界。募军桥在县北三里,明嘉靖间李佛保与倭战死处。长乐桥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以上溧水县)。

东新桥在高淳县东南望洋门外。西新桥在县西南襟湖门外,高阔二丈五尺,长十五丈。永济桥在西新桥左,初为甘棠渡,后建石桥。上三桥俱跨官溪河上。曹塘桥在县东四十里,跨曹塘河。永清桥在县东六十里,为吴越要津,旧系木梁,清顺治八年易石。永康桥一名下桥,在县东南七十里。上二桥俱跨胥河。上桥亦跨胥河,接建平县界。里仁桥一名湾桥,在县东北十五里,跨桃花涧。王嫠桥在县东六十里,当江宁、广德、浙江孔道。邑人刘启东,妻王氏年二十,夫死无子守节,捐赀建,闾义之,因名。双桥在县南十里,本双河渡,明万历中建石桥。水碧桥在县西南三十里跨水阳河,接宣城界。宣徽之水至此皆澄碧,因名。永兴桥在县东北三十里,跨藕丝塘。

(以上高淳县)

宣化桥一在江浦县治西数百步,一在浦子口沧波门外,与六合接界,以宣化镇名。珍珠桥在县东二十里。白马桥在县南五十里。獬凤桥在县西南二十里。惠政桥在县西六十里,接和州界。茅塘桥在县北三十里,跨通江大河。又北五里为横桥,皆通浦子口驿路。石碛桥在县南石碛镇。

(以上江浦县)

龙津桥在六合县治南数十步,为水陆要会。《成化志》云:桥一十八洞,垒石为之。黄巢兵燹之后,石桥废。自宋迄今,皆作浮桥。追人桥在来春门外。宋太祖兵御南唐至此,故名。

冶浦桥在县五里,跨冶浦河。唐祖咏有诗。善家桥在县东南二十里瓜步,六合、扬子分路处。茅家桥在县南二十五里滁口山北沿河,通长芦陈里港。马昌河桥在县西南二十里。黄湖桥在县西北十五里。程家桥在县西二十里,水通滁河,县西诸山水悉由此出,亦会聚之区也。竹镇桥在县西北三十三里,河道纡曲,一邑关键,故竹镇殷阜胜他处。八百桥在县东北三十里。旧传唐有八百梵僧往冶山沟经过此,故名。芦塘桥在县东北二十里。桥东北五里有芦塘寨,因以名桥焉。汇济桥在东沟扬子,张同兴捐建。

(以上六合县)

苏州府

饮马桥在府治东,宋淳祐中知府魏庠建。织里桥在府治西,本吴王织里,俗讹为吉利。乐桥在吴县东,吴赤乌二年建。石岩桥在织里桥西,唐刺史自居易建,名白头桥,有石刻字,元总管道童重建,改今名石岩,盖其自号也。憩桥在城内西南,吴军憩息于此,因名。来远桥在胥门内,旧姑苏驿置此,宋绍兴间王映奏建,专待属国信使,故名,又名驿桥。皋桥在阊门内,汉议即皋伯通居其侧,梁鸿所寓也。至德庙桥在城内西北泰伯庙前。都亭桥在承天寺西,吴王寿梦尝于此作都亭驿,以招贤士。虹桥在阊门外,跨运河,即钓桥也。又吴县学南有虹桥。新桥在盘门外,亦名兴隆桥。自盘门出趋诸乡,每过运河,须舟以济。又当两派交流之间,颇为深广,有石氏请出钱造桥,横绝漫流,分为三桥,往来便之。渡僧桥在阊门外,孙吴时建,宋咸淳间重建。五龙桥在盘门外七里,跨运河。枫桥即枫关,旧本名封桥,因张继诗相承作枫。普福桥在城外,俗名横塘桥。越成桥在胥门外,跨越来溪,旧名越来溪桥。行春桥在横山东茶磨屿下,跨石湖,通越成桥,甚长,跨溪湖之口,名小长桥,岁久圮缺。宋淳熙十六年重修,叠石为梁,凡十有八洞。虎山桥在县西光福镇,元泰定中更名泰定桥。具区风月桥在洞庭东山,跨莫厘武峰之间,东西相接,中贯太湖,旧有石梁,后圮。明成化九年重建,凡长十六丈,高二丈九尺,东西为石堤,延袤又各四十丈。定跨桥俗名跨塘桥,《吴地记》:吴王阖闾造。三太尉桥在朱明寺桥南,吴越时广陵王第三子治园第于此,故名。

(以上吴县)

百口桥在长洲县治东,东汉顾训五世同居,聚族百口,故因其所居名桥。训岁朝聚子孙悉坐,次行酒,三岁以下并知位次,故又名试饮桥。乘鱼桥在交让渎。夏侯桥在城内东南,相传为夏侯司空建,或云桥边有夏侯庙,因名。顾家桥在县治东北,顾悌仕吴为虎头将军,父亡五日,绝粒而死,郡人为之造桥。临顿桥在县治东北,唐陆龟蒙尝居其旁,临顿亦吴时馆名。半塘桥自阊门至虎邱,有七里山塘,此桥适得其半,故名。普济桥在半塘桥西,因南岸接普济堂,故名。来凤桥在阊门外,跨运河。新桥在浒墅关北,跨运河。普思桥在南新桥西,跨运河,一名北新桥。钱都卫桥在青龙桥东北,吴赤乌年建。

(以上长洲县)

花桥在元和县东北。苑桥在县东北,旧传有吴王苑囿于此。乌鹊桥在县治西南,旧传古有乌鹊馆,桥以馆得名。蠡口桥在北蠡口,跨元和塘。官渎桥跨至和塘,元至正二年建。安里桥在葑门外。接渡桥俗名觅渡桥,在赤门湾,旧以舟渡,行旅苦之。元大德间,有僧自昆山来,为渡所阻,发念募建,因名。宝带桥在县东南十五里,跨澹台湖,当江浙往来之冲,南北长百二十丈,洞其下可通舟楫者五十有三,高其中之三以通巨舰。唐王仲舒建

鬵所束宝带助费,故名。明正统十一年巡抚周忱重修。尹山桥在宝带桥之南,跨运河。央浦桥桥东即属吴江县,宋绍兴初建,水势迅疾。明宣德中桥圮。正统间巡抚周忱创造浮桥。嘉靖间重建石桥。又万历中重建。状元泾桥俗名章家桥,云:潮到唯亭出状元,故名。界浦桥东属新阳县。徐公桥跨东西河,宋徐雅建。仙泾桥在袁家浜,金兵至苏,袁氏仆藏幼主不死,故名。

(以上元和县)

富春桥在昆山县治东北,跨至和塘,俗名高板桥。半山桥在县治西北,跨至和塘,昆邑之胜在马鞍山,自县治至山,桥当路之半,故名。戊巳桥在城内娄丰坊。玉虹桥在县东门外,跨娄江,梁大通中建。祝思渡桥在县东南十里,跨新洋江。淞南第一桥在千墩浦,明永乐年建。陶家桥即尚书桥,在广安桥南三里,相传唐陶蚬居此。

(以上昆山县)

吴家桥在新阳县千墩镇南,其地有淀山河,北通吴淞江,商贾所聚,相传卖浆吴翁始建木桥,明万历七年里人沈松源改建。状元桥,宋祥符元年卫泾建。

(以上新阳县)

文学桥在常熟县城内子游巷口,又名醋库桥,宋时官造醋取息,故有醋库。显星桥在县城内,旧传星堕为石,大数十围,在桥之东,故名。旁有港日落星港。庆仙桥在县西南,旧传为徐神翁升仙之地。学士桥在县治直南,旧名信义桥,又名琴川桥,县治前后横港七脉如琴弦,皆发源虞山,东注运河,桥跨第一港,明弘治中学士李傑建坊于此,更今名。五瞿桥在县东南五里阜安门外。殿桥在县西门外跨山塘。福山大桥在县北福山镇。支塘桥在县东支塘市,跨白茆港,清顺治中建。济民桥在去县二里,明正统间巡抚侍郎周忱建。

(以上常熟县)

香花桥在昭文县慧日寺塔前。通济桥在城内,俗名坊桥,以其接福山通大江,故名。鱼家桥,鱼侃居此。通海桥在梅李镇,自许浦过梅李,潮汐迅急,舟行险地也。御渡桥在宾阳门外,以宋高祖过此得名。贺胜桥在宾阳门外,宋绍兴间左军李宝献捷于此。横塘桥在县东南。许浦桥在许浦港。盐铁桥在白茆口。

(以上昭文县)

仙里桥在吴江县东门内,相传陈防于此仙去。垂虹桥本名利往桥,桥上有亭曰垂虹,故名。前临具区,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三吴之绝景也。苏舜钦有《长桥相月诗》。

(附宋钱公辅《垂虹桥记》:出姑苏城南五十里,民居数百,攘攘沙渚之上者,吴江县也。东湖之流贯城之中,隔限南北,横可以渡者,吴淞江也。隐然长虹截湖跨江,来往若复道者,初作利往桥也。桥本无有,庆历七年冬,大理寺丞知县事李问、县尉王庭坚嗟邑民之陋,鲜慕学者,将改立至圣文宣王庙,呼富民晓以助役,民欢然从命,遂缗钱数百万。未几,诏禁郡县不得新立学。二人谋曰:民既从,财既输矣,倘不能作一利事以便人,吾何以谢百姓。遂合佣潺工,桥役兴焉。东西千余尺,市木万计,不两月大就。即桥之心侈而广之,构亭其上,登以四望,万景在目,日垂虹亭。初,县城为江流所判,半居其东,半居其西。晨往暮归,事无巨纤必舟而后可,故居者不利。县当驿道,川奔陆走者肩摩橹按也。卒然风波之险,则左江右湖漂泊无所,故行者为不便。及桥之成,行者便,居者利。贤人君子措一意,兴一役,岂直为游观之美,登赏之乐哉

!虽然湖光万顷,与天接白,洞庭荐碧,云烟占青,月秋风夏,嚣灭埃断,牛讴渔吟,喑鸣间发,榜声櫂歌,呕哑互引,后盼前睨,千里一素,是亦足乐焉。)安邑桥在南关外,俗名跨塘桥。万顷桥在县东石塘,宋刘嘉谟有诗。甘泉桥在县东境,一名第四桥,以泉品居第四也。白龙桥在县南十二里,跨自龙港。安德桥在平望镇,唐颜真卿有诗。浮玉洲桥在黎泾浦东。七里桥在县北塘,俗名万家桥。望恩桥俗名亭子桥,在黎里镇北栅口。澄溪桥在盛泽镇南七里。

(以上吴江县)

大浦桥在震泽县南二十里八斥,俗名八斥桥,明嘉靖二十七年建。底定桥在震泽镇,宋淳祐二年建。达观桥在梅堰,明嘉靖三十四年建。大通桥在后溪通获塘,宋庆元三年建,明正统六年巡抚周忱再建。天到桥在六都,相传宋高宗南渡到此。

(以上震泽县)

松江府

 

东震桥在华亭县治东,本名虹桥。宋政和中,县令姚舜明作亭其上,改今名。玉带桥在县南跨玉带河。里仁桥在行用库前。爱民桥(《云间志》作县桥

)。合掌桥,宋庆历六年建。望云桥即县桥。普照寺桥,宋绍兴间建。悦安桥(俗呼佛字桥)。丰乐桥(《云间志》作坊桥。)福安桥亦作安福桥(即娄县桥)。清风桥在禅定寺前。清雍正初,知府周中鋐水死榇寄寺中,赙之不受,为建此桥。

(以上城内。)通波桥在县北跨通波塘。盘龙塘桥在跨塘东西。咸通桥在城东,跨南俞塘口。集贤桥在县北,跨集贤泾。济众桥在叶谢镇。华阳桥在县东九里。张塔桥(初名众安,明更名万春

)。广济桥(俗呼大林家桥)永安桥(旧称西俞塘桥)。迎祥桥(亦称中俞塘桥)。通利桥(亦称东俞塘桥)。以上三桥北接娄县界。三登桥,石晋开运三年建。镇海桥在拓林镇海楼前。张泽大桥,十保十六图居民公建,详准免派海塘及他河工役专司桥工。

(以上华亭县)

望仙桥在娄县千户所西。瑁湖桥在县西超果寺东。云间第一桥在县西南八里,跨古浦塘上,宋建,名跨塘。明知府王衡重建,易今名。谷阳桥在县西。秀野桥在县西五里,跨沈泾塘。秀南桥在蒋泾西。秀塘桥在县西五里。采花泾桥在县西北,跨采花泾。米市塘桥

(俗呼小张泾桥)。张泾桥在米市塘西。西仓桥在县西九里,明徐阶建,为谷阳门外第一殷繁地。石湖桥在县西石湖塘上,有憩息亭。昆秀桥在县西。广济桥(俗呼大桥)在秀野桥北九里。蒋泾桥,明成化间易石。泽民桥跨洞泾。蒲汇塘桥在七宝镇。

(以上娄县)

南桥在奉贤县南桥镇,跨横沥溪。新塘桥(一名通津)在南桥镇下、横泾桥华奉交界处。望湖泾桥,明永乐中建。金汇桥,明洪武十三年建。百曲港桥,明永乐中建。拱际桥,元至元中建。古窑桥在青村港。延陵桥在梁店东。高桥在青村镇。横沥桥在十二保。竹冈桥有二:一在十二保,一在十三保。寿萱桥跨南桥塘。沙冈桥在十三保

(以上奉贤县)

洙泾万安桥在金山县西南三十五里。诸流泾桥近北钱村。锦里桥在南钱村。通济桥跨大泖。太平桥有二,一在三保,一在干巷镇。定南桥在卫城旧县署前。青龙桥在县署西。凤翔桥

(旧名仓桥)在县署东北,清乾隆间易木以石。(以上金山县)

望云桥(俗呼虹桥)在上海县治东。学士桥在黄浦口。莺脰湖桥跨新泾浦上。百步桥跨百步塘上。阜民桥在城内。清河桥(又名长桥)在乌泥泾。益庆桥在城内。古鸣鹤桥

(俗呼北桥)在县西南。寺桥在县东北,跨马家浜,巡海要道,二十二保之四十三、四、五、七之四图专司修造,免他役。吴淞江桥一名关桥,在县北,久废。今跨江之桥十有一,西人所建者凡九桥。清光绪二十三年官商公捐改建者为闸桥。二十九年商民捐建者名汇丰桥。塞门德土桥有二:一跨肇家浜口,一跨白莲泾。

(以上上海县)

蟠龙桥在南汇县盘门口。瑞安桥(俗呼时安桥)跨周浦塘。李将军桥在周浦镇,相传袁崧部将李松居此,故名。启秀桥在周浦镇东北。大浦亭桥跨大浦泾。张胜桥在周浦东,跨盐船港。众安桥在鹤沙镇,东跨盐塘。飞云桥跨鹤沙浦。虹桥在县北蔡镇。惠南桥在县署前。

(以上南汇县)

棣华桥在青浦县东门内,跨横泖。凤凰桥在县东南,跨顾会浦。麟趾桥在县西朱家角镇。永安桥(俗呼柘泽桥)。庆安桥(即酒坊桥)在通波塘上。广利桥

(即南亭桥)在庙泾上。阜民桥(即县桥)。放生桥在朱家角北,界昆山。西江桥与迎恩桥相望。迎恩桥(俗名东江桥)在黄渡镇,跨吴淞江北,界嘉定。千秋桥跨越河。海门桥在县城北。广济桥在通波塘,即中亭桥。梁武桥在淮浦上,相传梁武帝经此。阜通桥在金泾上,一名通泽。锦溪桥在县东南凤凰山东。祥泽桥在县东南,一名塘桥,元至正中建,东北通上海嘉定,西北通青浦昆山,最为要道。万柳桥在县东北青龙镇东万柳堤上。

(以上八桥旧属福泉。)(以上青浦县)

常州府

永安桥(俗名府桥)在郡治前。状元桥在郡学西南。甘棠桥(旧名金斗)在府治南。仁育桥,晋永嘉三年建。肃华桥在府治东南,唐延载元年建。玉带桥在察院东。广济桥

(俗名仓桥)在县治西。天禧桥(俗名驿桥)跨旧运河,唐长寿二年建,宋天禧间修,故名。连江桥在县西十八里。五牧桥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卜戈桥在县南,跨白鹤溪。黄土岸桥在县西南八十里。惠民桥在武进县治前。陈渡桥跨南运河。文亨桥

(一名新桥)在朝京门外,跨运河。西河洞桥在西运河北岸。万绿桥(旧名跨塘桥)在奔牛镇。余宅桥在余宅镇,为西南诸乡入城要道,有石堤六十余丈。(以上武进县)

虹霓桥(俗名滕公桥)在阳湖县东,跨北邗沟,唐至德初建。荣桥(一名罗汉桥)在县治东,唐开元中建。新坊桥在县治东南,梁大同中建。元丰桥

(一名殷桥)在县治东,唐如意元年建。横林桥在县东南三十里;跨运河,元至正中建。戚墅堰桥在县东三十里,明成化中建。惠政桥(俗名十五洞桥)跨白鱼港。通吴桥(一名水门桥

)跨关河。新安大桥在新安镇前。政成桥(一名自家桥)跨运河。洛阳桥跨戴圻河,往来通衢。牛塘桥(一名游塘桥)为运河要道。五洞桥跨五洞桥港,宜兴阳湖以桥为界。寨桥跨南运河,在县南五十里。文成桥

(俗呼雪堰桥)。大兴桥在文成桥南。万寿桥在大兴桥南。(以上阳湖县)

大市桥(旧名利津),隋大业八年建。中市桥跨弦河。南市桥跨弦河。驻总桥在无锡县治,后御史葛桓建。梁溪桥(俗呼西门桥)在城西。洛社桥在县治西北三十里。香花桥在杨尖常熟分界处。中桥跨马蠡港。西定桥在县西南一里,跨梁泾,旧有亭,据一邑之胜,今圮。斗门桥跨运河,通江阴县。阳春桥

(即跨塘桥)在县南城外。清宁桥在跨塘南。望亭桥(一名通吴桥)与苏州分界。凤光桥跨箭河。应宿桥在县治后应宿墩旁。大德桥在五里街。扬明大桥跨落星塘。广济桥在五里湖长广溪间。界泾桥与阳湖界。薛家桥介无锡阳湖界。蔡家岸桥跨蔡家河。洪桥为无锡、阳湖、宜兴三县界。梢塘桥在藕荡西,元末莫天佑屯兵于此,号扫荡营。溪桥有大小溪两桥,并跨赤城溪,大溪桥为入湖要口。

(以上无锡县)

承贤桥在金匮县税务局南,明万历间建,高攀龙有记。马镇大桥跨江阴界河。亭子桥(一名熙春桥)跨运河。莲蓉桥(俗名大桥)在县北。高桥,明巡抚周忱建。石埭桥跨九里河,通常熟。卢其桥跨琅琊渎。打铁桥在北水关内,跨弓河。通济石洞桥

(一名洞霓)跨箭河。塔子桥本名塔影。三里桥在北门塘。铁柱桥在阳春桥南,先是桥成辄圮。有老僧言下有蛟,命镇以铁柱,乃成。方桥对大桥口,接长洲界。长安桥在控江门外,是桥宜木不宜石,明孙继皋有记。界泾桥与长洲界。港下大桥在港下镇,界江阴。黄庄桥跨常熟。

(以上金匮县)

文亨桥在江阴县治东。堰桥在县治东,跨运河。善教桥(旧名译桥,一名善政桥)在县南,跨黄田港。北新桥在县东四十五里。苏墅桥以苏轼别业得名。南新桥接北新桥,俱跨蔡港。言桥,子游裔孙寓此,因名。慈云桥

(一名新桥)在县东南。广济桥(旧名东板桥)跨长河。夏港桥在县西十里夏港镇。和丰桥(俗名仓桥)在县治西南。杜康桥在县南水关内。章桥在东水关内。定波桥在北门外。普惠桥在北门外黄田港口。文富桥在县西门外,跨郑泾河。五云桥在县南门外驻节亭南。万安桥

(俗名薛家桥)在县东门外。(以上江阴县)

长桥在宜兴县治南,即周处斩蛟之所。通利桥跨西水关。陈塘桥在县西二十七里。高桥在北门外。福德桥在西门外,跨运河。葛墟桥在县北三十里,跨运河。湛渎桥在县北十五里。归美桥在县东北,跨运河

(改名斜桥)。北水关桥西宜兴,东荆溪。南草堂桥、北草塘桥在盛亭镇东。周铁桥在沙塘港西北三里,相传周设铁官建此桥。马仁趾碑云:范蠡溶东氿,即有此桥。和桥在和桥镇。文兴桥

(旧名易渡桥)在鲍家庄北。柯山桥在和桥西南,桥南有阜,旧称柯山,因名。五湖桥在钟溪北,北界阳湖。钓桥在荆谿门外一里,相传任防钓台处。姚村桥(俗称万答桥)在万答村西北,清道光二十四年建,改名姚溪。

(以上宜兴县)

广济桥在荆溪县治东,南跨东水关。渡济桥与溧阳界。流杯桥在县南六里。宋方桥在县南五十里。杜桥在大东门外。文定桥在徐舍,跨运河。张渚大桥在县西南六十里。玉带桥在县南六十里。蜀山桥在蜀山镇。筱里大桥在慈湖溪七十二涧合流处。侍郎桥在湖汉镇。深溪桥

(又名急水桥)在县西南。彦昇桥在任墅村,任防作别墅于此。(以上荆溪县)

平政桥在靖江县治南。龙骧桥在县治东,跨市河。凤呜桥在县治西。平惠桥在南门外。丰樂桥在东门外。西水桥在西门外。殷仁桥在北门外,皆跨城濠。剑池桥在县南。阳复桥在县北七里。永兴桥在太平团蔡家港。允乐桥在县东,与如皋界。同善桥在三河镇西。思岳桥在生祠镇,岳忠武王庙侧。隆茂桥在掘港西。十九号桥在长安市,跨界西。

(以上靖江县)

镇江府

千秋桥在丹徒县西,跨关河。丁卯桥在县南三里,跨运河,晋元帝子哀镇广陵,运粮出京口,水涸,奏请立埭,以丁卯日报可,后人构桥,因名。唐许浑有别墅于其侧。绿水桥在县治北,跨关河。洗马桥在城西京口驿,以唐太子洗马所建,因名。清风桥

(又名范公桥)在县治南,跨关河,宋郡守范仲淹建。嘉定桥(旧名利民桥)在县治西南,跨关河,宋郡守钱良臣建,嘉定中复修,易今名。高资桥在县西五十里。镇西桥(旧名拖板桥

)在县西北。通阜桥在县西门外江宁冲道。马公桥在县东南四十里新丰镇,跨运河。升仙桥在县南鹤林寺前。大鹤呜桥(一名孩儿桥)。惠民桥在县东十五里丹徒镇。泰运桥在县南门外。跨运河。大港桥在大港镇。谏壁桥在谏壁镇。丁角桥在县西南七十里。利涉桥

(一名浮桥)在县西运河侧。玉带桥在金山下。新河桥距金山一里,临江。铁浮桥在京口闸北。平政桥在小闸北。荷花坞桥距平政桥一里,临江。(以上丹徒县)

云阳桥(旧名清化桥,又名贤桥)在丹阳县治东,跨漕河。万年桥在县南延陵镇。嘉成桥在县南四十里珥村镇。七里桥在县东南七里珥渎河上。明嘉靖间改名麦舟,以宋范纯仁赠石曼卿麦舟于此。泰定桥

(一名大桥)在县东吕城镇。马林桥在县西北,跨辰溪,长山八十四派水皆由此入练湖。黄堰桥(亦名通德桥)在县西南四十里。三思桥在县治南,元大德间重建,覆亭其上。萧塘桥

(一名颜桥)在县东二十里萧塘港。西杨桥(一名安丰桥)在县东南四十里。花垾桥在县北二十里花垾铺。惠政桥(俗名斜桥)在云阳桥右。博望桥在县东四十里。马嘶桥在县北六十里。丁桥在县西七十里丁桥镇,相传以丁令威得名。寨桥在县北七十里。大华桥在县东南六十里。李庄桥在县东南五十里。李庄桥镇跨白鹤溪。导墅桥在县东南六十里导墅桥镇,跨白鹤溪。蒋墅桥在县东南七十里蒋墅镇。九里桥在县南九里庙前。香草桥在县南二十五里。

(以上丹阳县)

文清桥在金坛县治东百步,旧名行香桥,又名惠政桥。清河桥在县治南二百步,旧名安定,俗呼为大桥。昼锦桥在县东八里石牌。高下湖口桥在县北八里。观龙桥在县西南二里,旧名社桥,以明太祖曾经此,易今名。大云桥在县东南四十里,宜兴溧阳往来孔道。钟秀桥

(旧名怀德桥,又名钟桥)在县北三里,相传古有铜钟流至此,故名。濯缨桥(旧名三里岸桥)在县北九里,茅山水自此出运河。周公桥在县东南五里,跨钱资荡,即旧刁庄渡,今圮。东墟桥在县西二十三里,跨大溪,为茅山诸水所经,今圮。莲堵桥在县东北八里。庄城桥在县西北三十里。唐王桥

(一名双桥)在县西四十里。思墓桥在县东七里,近左思墓。枪架桥在县东二十五里。相传明初征张士诚兵,经此架枪以渡,今每年三月三日为大集场,购农具者数县辐凑。南洲大桥在县南十二里,小桥在县南十四里,为溧阳大道。直里桥

(又名直溪桥)在县西三十五里。郑家桥在县北三里,为明武安侯郑亨故居。(以上金坛县)

春雨桥在溧阳县治东(旧名春市桥,俗呼为中桥)。陈子高诗:“屐声春市雨,人语夜桥灯”即此。通微桥在县东南一里。安乐桥在县北三十五里,隋大业初建,又名甓桥。渡济桥在县南十二里,跨濑水傍,有伍相国祠。嘉定桥

(一名中江桥)在县西北四十里,跨中江。胥渚桥在县东四里。秦公桥(俗名下桥)在县东南一里。砚渎桥在县东北谢玄晖洗砚处。凤凰桥在县北一里,双虹如翼,俗呼为双桥。上兴埠桥在县西六十里。南渡桥在县西北三十五里。镇安桥在县南三十里戴埠镇。利涉桥在太白酒楼下。挹云桥在千里湖。南昆仑桥在县东南十八里。故县桥在县南十五里。山了桥

(一作三了)在县南四十里。社渚桥在县西南六十里。平陵桥在县西三十里。舒塘桥在县西北五十五里,通溧水大路。(以上溧阳县)

淮安府

东仁桥在山阳县新城北门外。西义桥在新城西门外(旧名西铁桥)。平河桥在县南四十里,南至宝应六十里,为往来通衢。周家桥在县西南九十里。罗家桥在县西北三里。伏龙桥在县东八十里。通津桥在县东北十里。三思桥在漕院,南宋名谯楼桥,元更今名。

大八字桥宋名宜民,在城内。小八字桥宋之州桥,在城内。南市桥在城内西门街放生池,长桥、漕桥邵甘建,石塘桥在县东十里石塘镇,车桥在县东车桥镇。大吊桥在旧城南门外

(古通济桥)。泾河桥在城南五十里泾河镇。仁济桥在县西门外,古之长桥。唐家桥上建魁星阁。(以上山阳县)

通海桥在盐城县北门。方桥在县西冈门镇。新阳浦桥在县西百二十里。盛魁桥在儒学西。林家桥在北门内。登瀛桥在县西门外。通济桥在县东南伍祐场。肇丰桥在大冈镇,东西二座。凤凰桥在冈门镇,跨新官河。顺济桥在冈门镇西。仁和桥、文英桥俱县西南沙沟镇。虹桥在湖垛镇。顾家桥在湖垛镇西南。双虹桥、景忠桥皆在建阳镇。永利桥在上冈镇。永安桥有二:一在新兴场,一在上冈镇。万福桥在安丰镇。

(以上盐城县)

会龙桥在阜宁县东南。拱极桥在县东北。升仙桥在县西南清沟镇。通济桥在三官殿,跨盐河。大浦桥在城外大街。三贤桥在玉皇阁左。新沟桥在县西十二里,又沙湾桥,并跨大沙河,往淮孔道。夏家桥在撤家集,东跨板沟镇。大桥在撤家集,跨梁子沟。宣湖桥在东沟镇西,其北为静海桥。卧龙桥、仪凤桥并在凤谷村。绮云桥在益林镇。永济桥在草堰口,与盐城界。万福桥在大套集。太平桥在北羊寨,跨大沙河。凤凰桥在陈家集,西跨小沙河。

(以上阜宁县)

泄水桥三座,在清河县汪家洼。屠家桥在屠家庄。三孔桥在贺家堆。雍正八年奉旨动帑修通京道路于清河境内,建泄水、屠家庄、三孔等桥,以便行旅。石人沟桥在县西十里。汤家涧桥在县北六十里。中和浮桥一在县东青龙庵,一在县西双金闸,一在王家营。沙埠桥在县东南六十里。霍山涧桥在县西南九十里。棠梨沟桥在县北十里。爬泥荡桥在县北七十里。瓦子滩桥在县东北三十里。七孔桥在渔沟镇西北七里。朱公桥在县治后。大桥口浮桥在县治西二里。凌家道口桥在渔沟镇北。惠元桥在闸东,跨运河。

(以上清河县)

化龙桥在安东县治东。文衢桥在县东,又名分司桥。东市桥在县东。西市桥在县北半里。太平桥在县治一里,近太平镇。兰墩河桥在县东北四十里。遏蛮河桥在县东北七十里。平望河桥在县东北八十里。夏家口桥在县北三十里。白洋河桥在县东北九十里。盐场河桥在县东北百里。清平桥在碧霞宫东北。天宁桥在北门街。陈溪桥在县西北四十里。利济桥在县东北二十里阜民镇。石桥在岔庙集东。通济桥在北门外。张奤二庄桥在县北七十里渔场镇。乐善桥在西路集。

(以上安东县)

张四冲桥在桃源县东二十里。萧家桥在县南五里。崇河桥在县北四十里。赤鲤湖桥在县北七十里。穿城桥在县北穿城集,通宿迁沭阳大道。新桥在县北十里。通济桥在县北六十里。东砖桥在县北十里众兴集,又有南砖桥,亦在众兴集。崇亭桥在县东北六十里,石崇建,明天启间建额于上。孙家桥在毛家集,东有九座,皆孙九锡建。仁和集大桥在县东南二十里。唐家集桥在通沭阳大道。老黄河天一桥在县西白洋河。姜家石桥在至公集。

(以上桃源县)

扬州府

通泗桥在江都县治东,西跨市河,其水通淮泗,故名。太平桥在县治东南,跨市河。文津桥在府学东,跨市河。止马桥在东门外,明武宗南巡百官至此下马,故名。钞关浮桥在新城挹江门外户部分司前。九龙桥在县南三官河东岸。扬子桥在县南十五里,自古为战守要地,唐开元以后为沙洲所隔,齐澣开伊娄河于扬子桥南,遂为往来通津。今运舟西自扬子,南自瓜洲,至此合而北,盖总会之所也。红桥在北门外翼,以朱栏,岸多荷花,为郡人游观之地。小市桥在北水关

(俗名霄市桥),相传隋炀帝时于此开夜市,故名。法海桥在法海寺前。槐家桥在县北十五里,跨槐家河,唐末杨行密、张神剑屯兵处。大桥在县东五十里(一名带桥)。霍家桥在县治南,沙河之水汇盐河,繇此桥达沙头,入于江。济运桥在县治瓜洲。万寿桥在县治张纲镇,跨秦溏河。万福桥,道光二十九年建,同治六年重建。二道桥同治二年建,俱在县治东十里。

(以上江都县)

天宁桥在甘泉县北门外天宁寺前。惠政桥在县北邵伯镇,旧传谢安以政惠民,故名。宝公桥在邵伯镇南。通湖桥在邵伯镇。凤凰桥、公道桥(即湖口桥

)在县治北五十里黄子湖口。壁虎桥在县治运河东岸,为宣泄湖水入江要路。(以上甘泉县)

望江桥在扬子县治南,跨里河,即今鼓楼桥。通济桥在县东,即东关浮桥。坡桥在县东南十里。澄江桥在县东南(俗呼天宁桥)。仁寿桥在县南,跨外河。飞虹桥在县南三里三坝东。何家港桥在县东南二十里,明嘉靖中建石梁,为瓜洲京口通衙。龙门桥在县南十二里。胥浦桥在县西十里,相传伍子胥入吴渡江处。清江闸桥在县南水关外马驿街口,乾隆六年重建。

(以上扬子县)

安定桥在高邮州治西南,旧名濯衣桥。通济桥在安定桥北,旧名北濯衣桥。澄清桥在州治东。新桥在州南门外跨濠河。多宝楼桥在州北门外,商贾辐辏之所。税务桥

(古名遐观桥)在税务局前,宋嘉定年建。通湖桥在州新河堤。高桥在州东四里白塔河。吴家桥在州城西南三十里太师港口。三星汪桥在州东南十五里(俗名三仙湾桥>。州志云:每年除夜有仙人作左,绞稻草箍缠于桥桩上,箍之高下,其年之水必如之,不差分寸。居人相约于除夜往候,一无所见,至晓视之,而箍已在桩上矣。其相接处无痕迹,人虽极力效之,终不能成,亦一异也。

(以上高邮州)

中和桥在兴化县治西南(即八字桥),相近为永福桥,东来之水自此而北。中和、永福两桥跨之参差,如八字然。文林桥在县西南,跨市河。罗汉桥在县西宝严寺前。丰乐桥在县西河口镇,与高邮州分界。万善桥在胜湖里龙珠禅院前。

(以上兴化县)

嘉定桥在宝应县治东,跨市河,旧名孝仙桥,宋嘉定中重建,改今名。广惠桥在县治西南,跨市河,俗呼为新桥。瑞芝桥在县东门内,宋元丰三年建,产芝五茎,因名。通海桥在县北门外,旧名遗爱桥。五里桥在县南五里泛光湖口。泛光桥在县南四十里泛光湖上。潘家大桥在瓦沟溪。

(以上宝应县)

太和桥在泰州治东南,一名州桥,跨市河,宋绍兴中建。乐真桥在州治,南宋淳熙十二年建,嘉定七年重建。丰利桥在城南水关上,旧名暮春桥,宋淳熙三年建。泰宁桥在州治南,宋淳熙中建,跨中市河。溪光桥在市河东。凤凰桥在州治东,跨长堤。经武桥在州治西南,跨西市河,宋嘉定中建。济川桥在南门外,一名高桥,跨运盐河,为如皋通州孔道,明正统间建。夔湯桥在州北三里,相传宋太祖至州,民有献汤者,饮而甘之,因以名桥。朝宗桥在州北西溪镇。赵公桥在州治北门外三里,跨北河,接新城殿。永宁寺桥本名凤尾桥,形家言南门高桥为凤首,东门外有凤凰墩,为凤昧,此为凤尾,乾隆十八年知州赵天爵建。

(以上泰州)

海道口桥在东台县治西北海道口,两岸砌石为闸,平架木板为桥,盐艘至此则掣而过。北石桥即古石梁,在县治安丰场减水坝西,明王嘉令建。吴嘉纪有古石梁诗。龙门桥在县治草堰场市河上,即卧龙桥,旧传宋刘裕曾避兵于此。

(以上东台县)

徐州府

东门桥在府东门内,泄城中积水出东南隅水门,入支河。荆山口石桥在铜山县东北二十里,山前有河甚广,下多乱石,旧有桥,圮。里人张胆捐二万六千金,垒石为长桥数里,人甚便之。九里沟桥在县寒山堰上。柳泉桥在县东北凤凰山下。楚沟桥在县南十五里。永济桥在吕梁下洪。黄家桥在吕梁上洪。利涉桥在府城北门外。迎春桥在府城东门外。永固桥在府城东北永固寨。九孔桥在四堡南驿路上。广济桥在石山驿南官道。

(以上铜山县)

永固桥(一名董大桥)在萧县南永固山下。庙桥在县东南妙峤山西。天门桥在县东南天门山。苌池桥(俗名响水桥)在县东南白土山北。桃山桥在县东南桃山。陶墟桥在县东南黄桑谷南。周疃桥在县东南龙泉山下。锦川桥在县西南红亭乡。吉安桥在县西北赵家圈。仙台桥在县北五里三仙台下。瓦桥在县西南瓦子集西。西流河桥在县南朔里店北。岱河桥在城西北十里,横亘河中,长二里余。吴母桥在升高山西,当萧宿通衢。

(以上萧县)

巩济桥在砀山县东门外。五王铺桥在县东三十五里。狐父桥在县南三十五里,曹参破秦军取砀狐父即此。双节桥在县南六里左右,为口同器妻连氏、冯学舞妻葛氏葬处。

刘姑桥在县东南二十里纪家洼,刘氏女不嫁,养亲。母死,女日夕涉水省墓,乡人为造此桥。(以上砀山县)

天津桥在丰县北门内。白洋桥在南门外一里。泡桥在县东七里。龙雾桥在县东北五里。岚桥在岚山前。人巩桥在县北二十里。大圣桥在县东北四十里。华山桥在县东南三十里。普济桥在县北九里。

(以上丰县)

飞云桥在沛县南门外,为往来津要,近歌台,故名。鸿沟桥在县东十里。沙河桥在县之沙河渡。震远桥在县东夏镇。三孔桥在夏镇闸南,跨运河。双龙桥在三河口县东四十五里。回龙桥在县西北五十里龙堌集,跨沙河,为南北通衢。普济桥在县西北五十六里,跨边沟,为苏省与鲁分界地。

(以上沛县)

玉虹桥在邳州东北一里(旧名沂水桥)。黄家沟桥在州东北十里。溜沟桥在州东二十里。洪河桥在州东南三十里。高桥在州西北三十五里。步云桥

(一名五丈桥)在州西北四十里。横沟桥在州西北一百里。履坦桥在州北二十里。营河桥在州北九十里。登龙桥(旧名石桥)在州北百二十里。薑石桥在州北百二十里。官湖桥在州东南八里。引河桥在州西北十五里洳口。文奎桥在旧城文庙奎阁前。

(以上邳州)

朝阳桥在宿迁县南三里。上口桥在县南十里。迎恩桥在县西四里。广济桥在旧县北一里。拱辰桥在县北四里。坡石桥在县北围田湖。管坊湖桥在县北四十里,为南北孔道。永济桥跨六塘河,长一百三十九丈,七十孔。花子桥在调药城,有丐浴于水,得白金数百两以建此桥。科第桥

(俗名头桥)、芦港桥(俗名二桥)、莲花桥(俗名三桥)、得胜桥(俗名四桥)皆在洋河镇。(以上宿迁县)

通济桥在睢宁县北关外。余家桥在县东二里。白龙桥在县南二里。吕公桥在县南二十里。戚家桥在县南二十五里。邵公桥在县南十五里。永宁桥在小王集东五里。龙河桥在县西十二里。

(以上睢宁县)

太仓州

海门第一桥(即周泾桥)在太仓州东水关内。武陵桥在镇海卫前(旧名惠安桥)。安福桥在州城内(俗名三洞桥),太仓陈门二塘之水至此交会,东出海门第一桥,以入海。税务桥在武陵桥西。陈门桥

(一名镇民桥)在州城内,西南跨陈门泾上,元至顺中建。上冈桥在双风镇盐铁塘。义兴桥在州北沙头镇,跨七浦塘。木鱼桥在州城南门外普济寺前(一名晋宁桥),跨张泾,元袁华宅在其侧。宣仁桥

(俗名仙人桥)跨七浦塘,明万历间建,以昙阳子化处故名。清康熙五十三年易以石,同治十三年重修。义兴桥在沙溪镇(俗名曾家桥),明曾彪好义,知州刘世龙令造桥堍以旌之。

(以上太仓州)

湖川塘桥在镇洋县治。杨林塘桥、集福桥在鹤王市,跨杨林塘。陆渡桥南属嘉定。(以上镇洋县)

五龙桥在崇明县城东五里寿安寺前。青龙港桥在县东南平洋沙。阜安桥在城西四十里,东阜、平安两沙交界。外津桥在城西三里天妃宫前。大通桥在县东北门外。栏杆桥在县南沙城南四里。王丙桥在县东北近享沙。万安石桥在城西二十二里周神庙镇。聚星桥在堡镇,长十数丈,为邑中最大桥梁。

(以上崇明县)

登龙桥在嘉定县治前,宋淳祐五年建。宾兴桥在县治南文庙前,宋淳祐中建,明天顺中易以石,更名青云桥。永昌桥在晏海门内,明万历中建。拱星桥在县治东北圆通寺西,宋嘉定中建。香花桥在城外护国寺前,梁天监间建,明万历三年重建石桥。严泗桥在县西南二十六里,跨安亭浦上,与昆山青浦接界。仙槎桥在南翔镇。公塘桥在县北,出刘河界。虬桥在县西南黄渡镇,跨吴淞江。六和桥在县西北外冈镇,元泰定中建。

(以上嘉定县)

月浦桥在宝山县治东月浦镇,元虞集泊舟玩月于此。海音桥(旧名丁家桥)在县西吴淞所西。张建浜桥在县南。香花桥在广福镇。古塘桥在大场镇北九里,为南北往来之冲。吴淞大桥在吴淞镇南,跨蕴藻河,清光绪二十四年建。

(以上宝山县)

海州

虎西桥在州西门外。板浦镇桥在州东南四十里。西市桥在州城内阜民坊。甲子大石桥在西关外。太平桥在浦北十五里太平堰。风云桥在云台山竹涧。莲花桥在云台山桃花涧。泸水桥在新县村西。官河桥在泸水桥东。九龙桥在海宁寺前九龙涧。仙桥在小伊河。仙人桥在东磊山大涧上。墟沟大石桥在墟沟

(旧志有沙坝洪门小伊河等桥,以今已圮毁不列)。(以上海州)

紫阳桥在赣榆县西门外一里。会潮桥(旧名大石桥)在县北十五里。石羊桥在县北五十里。旦头桥在县北七十里。潮河桥在县北三十五里。青口桥在县南十二里。范家口桥在县南三十里。唐生口桥在县南二十里。小河口桥在县南五十里。蒲北桥在县南六十里。柘汪桥在县北五十里。厉坛桥在县城北。朱稽桥在县城南二十里。大沙河东桥在县南伏家庄,中桥在刘家庄西,西桥在蒋儿庄。

(以上赣榆县)

文峰桥在沭阳县南门外。迎恩桥在县东里许。来春桥在县东十五里。朝宗桥在县东八十里。窑沟桥在县北二里。桑墟桥在县北四十里。蛤蜊沟桥在县西四十里阴平镇。东岳庙大石桥在东流镇。青石桥在东流镇官沟河。孙河头桥在兔藏沟。

(以上沭阳县)

通州

平济桥在州治前,宋太平兴国中建。明正统间郡人陈敏构亭其上,万历四年易以石,清康熙九年重建。中正桥在州治东,唐总章二年建。文武桥在州治东南,近儒学与守御所,故名。文津桥在州治东南,一名泮宫桥。龙津桥

(一名龙王庙桥)在州东门外。端平桥在州西门外。众安桥在望江楼外。化龙桥(阳名鱼骨桥)在州东余中场。相传鱼骨桥,元顺帝至正中没于江,明万历中随沙涨起,吕四场人获之,色黑而不朽,用以建桥于儒学前。周家桥,宋岳飞克金兵于此,因名得胜桥,明为沿海冲要之区,设把总十员,兵四百余,船四十只于此防守。通济桥在白蒲镇,落成之日龙现于河,又名见龙桥。

(以上通州)

安定桥在如皋县治东南。通江桥在县治东,跨市河。宣化桥在县治南,旧名闸桥,以木为之,今易以石。通济桥在县东四十里丁堰镇。登津桥在县东六十里白蒲镇。汉陵桥在县西三里。镇安桥在县西南二十里。仁和桥在县东九十里马塘场。惠民桥在县北西场镇。立发桥在县北三十六里立发口,即《左传》注:海陵县东南之发繇口。丰利桥在县东北丰利场。

(以上如皋县)

镇安桥在泰兴县治前,古名济川桥,明太祖吴元年改为镇安桥。朝阳桥在县东门内。飞虹桥在县城东南隅,为十二景之一。文明桥在县南门外,一名望江桥。万春桥在县北马甸镇。通江桥在县城小西门内。周家桥在县城西三十里,旧漕米兑军处。熙春桥在县西北口岸镇。永丰桥在黄桥镇。周桥在县东三里、石桥八里,焦氏桥在方前二十四里、孟家桥三十里、溪桥三十三里、黄桥四十里

(其镇有永丰、拱辰、文明、永安、花园、吕家、致富、永昌、直来诸桥)。严家桥在镇北(严馨建),东皋桥五十里(旧名长生桥,口秀才港,如皋卢如兴修)。卢新桥六十里(旧名桑木桥,如兴易石)。桑木桥东南十里。刘家桥、萧家桥十八里。郭家桥、万家桥二十八里。陈桥三十里。广德桥、吉家桥五五十五里。东升桥东北七十里。黄古轿在县南(张蔚然、葛镐峰修)。倒石桥七里。妇义桥其西

(道光十二年易石)。张家桥十二里。袁家桥十六里。高家桥西南十里。送子桥十二里。方明桥十六里。席家桥。蒋华圩桥十八里。乐善桥二十里。马桥少东,猴狲桥二十二里。土桥少东。柏木桥二十五里。祥福桥三十里

(徐清泽等易石)。永固桥在霞幕圩东南三十里(同治五年修)。曹董桥在印庄镇。龙桥四十里在广陵镇。虹桥、界河桥五十里并在季家市。闸桥在县西。杨三郎桥三里。蔡家桥六里

(王尊美修)。杨郎桥七里(由闸桥经金瓶湾历分龙日至此)。大杨庄板桥(由此分南北两官路,南官路九桥,北官路九桥,皆冯耀之建)。小孙桥联石桥八里(二桥相联)。安乐桥印石桥九里。冯家桥十三里。仁寿桥二十里

(冯圣基建)。乐庆桥西南(旧名管家桥。乾隆五十六年常锦易石)。大孙桥十里(明正德中张育宁建。万历中陆琢易石。清康熙中季开生妻张氏修。)钱家桥(冯圣垂易石)。天星桥、马桥十八里。护龙桥在县北

(土名乌龙桥),其西减水桥,东通泰桥(光绪十年知县陈谟修。)又北无毒桥、育宁桥(明正德六年张育宁建。清嘉庆九年香泉庵僧慧光修)、毓秀桥十八里(旧名李秀桥。光绪元年刘宗宽、李邦治修)、保生桥二十里、钟灵桥二十二里、东北利涉桥(萧魁萧建)、引秀桥十二里(同治十二年易石)、庵寺桥三十六里、李家桥西北十二里、卞家桥二十五里、田家河桥三十六里、庆元桥四十里

(土名关桥。道光八年薛东三、戚英培等易石,李沧瀛记。)跨鹤桥(土名赵家桥。明崇正中赵厚培建。清嘉庆中薛引等易石。)、马棚桥(土名响水桥)、孔家桥、迎福桥、曹家桥、渡善桥、新桥

(道光中薛琴等修,光绪二年陈业新、李光甲等重修。)虹桥在口岸镇。迁善桥四十八里、起凤桥(亦名关桥,嘉庆八年易石,二十四年重修。)并在迁善铺。其镇东南腾蛟桥、西南赵家桥

(赵良礼建)、麻布桥五十里、王矮桥五十六里(县西北有万春桥。康熙五十五年,东平王庙僧圆祓建。知县宋生记。)。岳桥、包家桥并在马甸北。重熙桥旧名熙春桥,明知县陈继畴建,在口岸。栾家桥、余大中桥在口岸西十里。伏龙桥在口岸西十五里,今并没江。

(以上泰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