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
  • 姓名:托尔斯泰
  • 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 性别:
  • 国籍:俄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28年9月9日
  • 逝世日期:1910年11月20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 ,俄国作家。出生于图拉一个名门望族之家。自幼父母双亡,由亲戚抚养长大,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入喀山大学东方系,后转入法律系,由于无心学习,1847年退学回到出生地雅斯纳亚·波良纳,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


50年代曾志愿在高加索地区服役,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参加过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战。在高加索地区时开始写作。先后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自传体的《童年》(1852)、《少年》(1852—1854)年《青年》(1855—1857),表现了主人公在道德内省中成长的经历。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塞瓦斯托波尔故事》使他在文学界中有了名气。由于思想艺术方面的分歧,1859年与《现代人》杂志分裂。这一时期他还写下了《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家庭幸福》(1858—1859)、《哥萨克》(1853—1863)等社会生活小说。这些创作已经显示出托尔斯泰艺术创作的重要特征:“心灵辩证法”和道德净化思想。


60年代农奴制改革前后的社会状况使托尔斯泰内心矛盾重重,一度中断创作。他在农村开办学校,并在改革时期当过地主与农奴纠纷的调解人,后来因此招来麻烦,最后关闭了他所办的学校。


1862年9月与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结婚。由于社会形势渐趋平稳,他逐渐克服了内心危机,恢复了写作。从1863年起花了6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这部宏伟的史诗般著作展示了19世纪初期俄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阔场景,他把大量取自真人实事的生活素材编织到巨大的历史事件中,对材料以及人物形象的处理表现出惊人的客观和准确。他在主要人物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和彼埃尔·别祖霍夫身上表现出对祖国、民族命运的关注,不倦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探索,特别是女主人公娜塔莎形象的塑造更显示了他作为艺术大师的卓越艺术才能。小说肯定和赞颂人民在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


70年代完成的《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另一部重要代表作,它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资产阶级的兴起与贵族阶层的没落,贵族家庭关系的解体和道德水准的下降。这部小说是社会分析、道德评价与事件描写结合得比较完满的长篇巨作。但小说流露出悲观情绪和宿命论思想,主人公的道德与精神有严重缺陷,他们所思考的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这些因素又直接造成了他们精神或肉体上的悲剧。


70年代初开始托尔斯泰又进入另一次精神危机,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期。思考的结果使他最终站到了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在《忏悔录》(1879—1880)和《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中表达了他对旧制度、教会以及贵族阶级生活方式的猛烈抨击。但是同时他又宣扬勿以恶抗暴,用道德净化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他厌弃自己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并积极投身各种社会活动:上书请求赦免政治犯,访问贫民窟,救济灾民,保护受教会迫害的信徒,后来还对20世纪初的俄国革命者寄予同情。90年代发表《论饥荒》(1891)等许多政治、宗教论著,触怒了当局和教会。后来由于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的发表,东正教会于1901年宣布革除他的教籍,但他不改初衷,仍然我行我素。


晚期的托尔斯泰在戏剧创作方面取得很大成就,重要作品有《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活尸》(1911)等,表达了他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和不以恶抗暴的思想,但剧情的发展又反驳了这种说教。


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4—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谢尔盖神父》、《舞会以后》(均死后发表)是他这一时期较为出色的作品,揭露资产阶级的丑恶,人际关系的冷漠虚伪,表现精神的觉醒。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他以贵族聂赫留道夫对青年时犯下罪过的忏悔和对以往经历的反省归纳出作家本人的思想主张和救世说教。小说忏悔和说教的比重过大,损害了小说的艺术完整性。


思想转变后的托尔斯泰几次想弃家出走,这在他的晚期作品中有所反映。最后,他于1910年11月10日秘密出走,途中患病,不久病逝。


托尔斯泰被誉为19世纪现实主义的一座顶峰,成为世界艺术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