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翼

张天翼
  • 姓名:张天翼
  • 学名:张元定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南京
  • 出生日期:1906年9月26日
  • 逝世日期:1985年4月28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张天翼(1906年9月26日-1985年4月28日),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学名张元定,号一之。1906年9月10日生于南京。原籍湖南湘乡。早年靠父亲当教员、职员的薪俸维持生活。父亲是个较开明的知识分子,对他影响很大。1924年在杭州读完中学,曾在上海美专学过绘画,也曾进过一年北京大学预科。后当过小职员、记者和教员,常遭到失业的威胁,广泛接触了下层社会生活,为他以后的创作带来鲜明的特色。从1936年起,在上海、长沙等地,曾参加过一些救亡活动和文化界的抗敌活动。从1942年下半年开始,因患严重肺结核症,停止一切工作,先后在重庆、成都、上海、香港等地养病,1950年5月由香港回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第一、二、三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和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1958年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他在创作上勤奋,多产。1928年在《奔流》上发表了处女作,短篇小说《三天半的梦》。鲁迅曾向日本友人增田涉推荐过他的作品。其主要作品有:短篇集《从空虚到充实》(1931年,上海联合书店)、《小彼得》(1931年,湖光书店)、《脊背与奶子》(1932年,良友图书公司)、《蜜蜂》(1933年,现代书局)、《移行》(1934年,良友图书公司)、《反攻》(1934年,生活书店)、《团圆》(1935年,文化生活出版社)、《畸人集》(1936年,良友图书公司)、《春风》(1936年,文化生活出版社)、《万仞约》(1936年,商务印书馆)、《追》(1936年,开明书店)、《速写三篇》(1943年,文化生活出版社)等,中篇小说《清明时节》(1943年,生活书店);长篇小说《鬼土日记》(1931年,正午书局)、《一年》(1933年,良友图书公司)、《在城市里》(1937年,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时代的跳动》(1938年,大夏书店)等。张天翼是三十年代的左翼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一开始就面向社会,敢于正视现实,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逐步深入地反映社会和人生,用嘲讽的态度揭露反动阶级人物的丑恶嘴脸和小市民及其知识分子群中庸俗可笑的生活,而且逐渐扩大题材范围,涉猎甚广,对于现实所提出的问题尖锐、新鲜,行文措词生动、峭利,深受读者的欢迎。1938年在《文艺阵地》上发表了著名的短篇小说《华威先生》,后收入《速写三篇》,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在文化界的爪牙的丑恶面貌;表明作者力图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观察事物,反映现实,作品具有鲜明的革命倾向;同时,标志着作者在艺术上更加成熟,幽默讽刺的才能在对现实作更深刻的典型的描绘上得到了更大的发挥。他还是一位优秀的童话作家,一贯辛勤耕耘,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熟悉儿童的心理性格和语言,从1932年起,精心创作了《蜜蜂》、《奇遇》、《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奇怪的地方》等童话。抗日战争时期还发表了长篇童话《金鸭帝国》两卷,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穷凶极恶,喊出了人民的正义呼声,因而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迫害。解放以后,主要担任文学方面的领导工作,间或写些文艺评论,1958年出版了文学评论集《文学杂评》(作家出版社)。同时仍用很大的精力从事儿童文学创作,1951年先后发表了《去看电影》、《罗文应的故事》、《他们和我们》,以后又陆续发表了《蓉蓉在家里》、《大灰狼》、《不动脑筋的故事》和《宝葫芦的秘密》,其中《罗文应的故事》1953年12月曾荣获全国儿童文学艺术评奖大会一等奖。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张天翼选集》。“文化大革命”期间,张天翼被打成“走资派”、“执行文艺黑线的干将”,下放湖北咸宁“劳动”。病至半身不遂、失语,基本治愈后仍顽强坚持工作近10年,1985年逝世,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