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善登

沈善登
  • 姓名:沈善登
  • 别名:字穀成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桐乡人
  • 出生日期:1830
  • 逝世日期:1902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沈善登(1830—1902) 近代经学家、哲学家。清学者。字穀成。浙江桐乡人。生于清道光十年,卒于清光绪二十八年。清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庶吉士。不久归里,杜门读书终其身。年二十,师事锺文蒸,前后从学二十馀年。曾爲锺文蒸《穀梁传补正》撰写书后,推崇《穀梁传》,认爲“学者欲求圣人之心,必于《春秋》;欲通《春秋》,必于《穀梁》; 而欲通《穀梁》,又必于先生此书”(《穀梁传补注》书后)。不喜程朱理学,认爲程朱关于理在气先的说法,违背了“光”是世界本原的宇宙原理; 而其关于义理之性的观点亦有重大缺陷,指出《六经》言性,“无非血气心知之性,义理自在其中”(《沉穀成易学·原象》)。多涉猎“西学”与佛教,信仰佛教净土宗,相信地狱实有和因果报应论,把尊崇儒学与佛教作爲中国富强之本和向西方学习的先决条件,认爲西方国家富强是由于基督教维繫人心,中国也应从尊崇儒佛开始走上富强的道路。他说:“儒教以迪俊良,佛教以导庸俗”(《论馀适济》),“兴起儒术,维繫民心,爲今日中国自强之先务,即是博综西法之初基” ( 《沉穀成易学·原数》),“窃谓今日中国,以提倡佛教,固结人心爲第一义。此义得,而后西学真有用,否则被他人用尔”(《报恩论》卷首)。接受西学的影响,提出光体本原论,“光体非气非形非质,而目可得见,身可得触,……凡有气体形质之物,如地与日月诸星土,皆爲所包举,悬繫而不坠。”(《沉穀成易学·原易》)又提出心爲“太易光明”的论断,认爲心实际上是最高哲学范畴的太极。他说:“此心虚灵,则全体太易光明矣”(同上书,《原象》),“推本天地之初,太易一大灵光,爲古今中外人生同具之心体”(《论馀适济》)。著作有《需时眇言》、《报恩论》、《经正民兴说》、《论馀适济》,合编爲《沉穀成易学》。此外还有《大学古本顺文》、《证心室文集》、《师学说》等。


沈善登自幼好学,咸丰庚子(1860年,太平天国内讧后重振实力大败清军,取得苏、常和湖州等地)避到澉浦、余姚梁通镇读书。同治甲子(1864年,清灭太平天国后)助其父江苏知县沈宝禾在苏州做了两年测绘地图的舆图工作。清同治六年(1867年),沈善登与弟弟善经同举于乡。同治七年(1868年)入京会试中式贡士殿试二甲,授进士出身朝考一等翰林院庶吉士,时年39岁。一日自己占卦,得“履之乾”,以为有踩虎尾之险,认为不吉,又忧于时局,便不图从政而寓居苏州读书著述、拜佛、游学访友并兼顾舆图及公益诸事。虽有同榜翰林如张之洞、许景澄等官至极品重臣的年兄年弟驰函相邀,也无意附骥。晚年应聘本邑桐溪书院山长及德清县仙潭书院山长,从事教学约20年。光绪十年(1884年),自上海返里,见老屋破漏,邻舍荒凉,不可复居,一度迁居海盐。59岁时,避地沪上,住美国租界豫顺里寓庐。是年大病后,至65岁时失明双目。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73岁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