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祖

朱希祖
  • 姓名:朱希祖
  • 别名:字逷先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海盐长木桥
  • 出生日期:1879
  • 逝世日期:1944年7月5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朱希祖(1879—1944年7月5日),字逷先,又作迪先、逖先,清道光状元朱昌颐族孙,海盐长木桥(今富亭乡)人。17岁中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官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史学专业。三十四年在东京与鲁迅同随章太炎学习《说文解字》。宣统元年(1909)归国后,与鲁迅同受聘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翌年改就嘉兴府中学任教。辛亥革命后公举为海盐县首任民事长,积极推行剪辫放足、破除迷信、禁止鸦片、兴办学校等新政。旋改到省教育厅任事。1913年为教育部起草国语注音字母方案,后受聘任北京大学预科教员兼清史馆编修。袁世凯称帝时,辞去编修,专任北大教授。


五四运动前后,朱希祖常为《新青年》和《晨报》副刊撰稿。1918年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教授中国文学史。不久兼任史学系主任,写成《中国史学通论》一书及许多史论。其间积极参与推行白话文。1920年,联合北大六教授上书教育部,要求推行新式标点,中国新式标点自此始。是年底,和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1年,为北大接收历史博物馆残存内阁大库档案1502麻袋,于研究所国学门设明清档案整理会,拟定整理办法,领导史学系学生整理研究。1923年夏,应陕西督军刘镇华之请,入关中讲学,摹拓汉唐石刻。1926年夏,改任清华、辅仁两大学教授。1928年重返北大,任史学系主任,并发起成立中国史学会。1930年入中央研究院,任研究员。1932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长,先后撰写《南明之国本与政权》、《南明广州殉国诸王考》、《中国最初经营台湾考》、《屈大均传》、《明广东东林党传》等数十篇论文,成为研究南明史的权威。1934年受聘为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同年任古物保管委员会主任。教学之余,与其子朱偰对南京古迹实地调查,写出《六朝陵墓调查报告》等专著,为研究南京历史文化奠定了基石。1935年、1936年任高等考试典试委员。1938年随校西迁,在四川7年中,先后撰成《伪楚录辑补》、《伪齐录校补》等书,以隐刺伪满和汪伪政权。1940年任国史馆筹备委员会总干事,不久即辞国史馆职;3月,由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改任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后兼任考试院公职候选人检核委员会主任。1944年7月因肺气肿病发,逝于重庆。友好门生曾编印《文史杂志》专号,介绍其生平。


朱希祖治学广泛,精于史学,旁及目录、版本、校雠、考古诸学。于方志学亦研究颇深,曾为傅振伦撰《新河县志》作序,在中山大学时设方志学课,并任广东通志馆纂修。一生著作等身,有《明季史籍题跋》、《伪楚录辑补》、《战国史年表》、《新梁书艺文志》等。已出版的还有《汲冢书考》、《杨么事迹考》等著作和许多论文,如《海盐文献源流》、《明海盐小瀛洲诗社考》等。此外尚有30余种专著、200余篇论文手稿未刊。酷爱藏书,多达25万册,其中有明清珍刻,宋季野史、南明野史、地方志乘等善本,尝得明影抄本《水经注》,章太炎题其书房曰“郦亭书室”。还勤求博访海盐乡贤遗著,如清康熙《海盐县志》,为海内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