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巘

梁巘
  • 姓名:梁巘
  • 别名:字闻山,一作文山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徽亳州人
  • 出生日期:1710年
  • 逝世日期:1788年后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梁巘[ yǎn ](1710年——1788年后)清书法家。字闻山,一作文山,号松斋。安徽亳州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官巴东知县。,晚年辞官,主讲寿春书院。梁巘曾向当时的书法名家钦天监正何国宗请教,何国宗认为他在书法上已有一定造诣,大加赞赏,并将珍藏的米、黄字贴赠送给他。工书法,与钱塘梁同书、会稽梁国治有“三梁”之称。其书法美学思想,注重审美创造过程中的“执笔用力”的关键问题,认为“学者欲问学书法,执笔功能十居八,未闻执笔之真传,钟、王学尽徒茫然。一管分为上下中,真字小字靠下拢,行书大字从中执,草书执上始能工。大指中指死力掐,圆如龙睛中虚发,食指名指上下推,亦须着力相撑插,禁指无用任其闲,手背内坎半朝天,始能沉着坚而实,个中精力悟通玄。笔管上向怀中入,下截笔锋向外出。腕力挺住不须摇,转运全在肘力熟。悬腕悬肘力方全,用力如抱婴儿圆,勿令偏窄贴身边。总之执笔功期远,紧要着力力无浅,古人有言良不诬,抉破纸兮撮破管。”(《执笔歌》)强调于传统的宜圆正中直的执笔法上,还须手背稍内覆,方能见出用笔功力之美。又指出用笔高低,表现沉着与飘逸的不同审美风格特征。要求注意书法创造中用力的程度:“下笔宜着实,然要跳得起,不可使笔死在纸上。作书不可力弱,然下笔时用力太过,收转处笔力反松,此谓过犹不及。用笔过快无顿挫,过迟不劲利。”(《评书帖》)在评价传统书法时,善于抓住其主要审美特征:“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同上)强调要步趋古人,反对依傍时人。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徒貌似。学书宜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乃为不掩性情,自辟门径。提出“工追摹而饶性灵则趣生,恃性灵而厌追摹则法疏”(同上)的美学命题,是其书法审美创造实践经验的升华。著有《评书帖》、《论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