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春

梁遇春
  • 姓名:梁遇春
  • 别名:驭聪,又名秋心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福建福州人
  • 出生日期:1906
  • 逝世日期:1932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梁遇春(1906-1932),别名驭聪,又名秋心。福建福州人。1922年进北京大学预科,1928年毕业后,在北京大学和上海暨南大学任教,1932年病逝。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主要从事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散文写作。他那饱含博识和睿智,以诗情的笔调写成的随笔体散文,多数为议论性杂文,收进《春醪集》(1930年)和《泪与笑》(1934年)中。他英年夭逝后,文艺界的朋友痛悼他是一位早逝的“天才”,风格特出的“文体家”。梁遇春憎恶社会现实的黑暗,鄙弃醉生梦死的寄生生活,痛恨弥漫于知识界的灰色平庸。他热爱生活,渴求光明,认为一个人在生活中应该敢哭(《泪与笑》),敢笑(《一笑》),敢说(《“还我头来”及其他》),敢闯(《论流浪汉》),应该生气勃勃地占有生活,享受生活。在《论流浪汉》中,他嘲笑“绅士”和“君子”,而肯定“流浪汉”。但是这种对生活破坏多于建设的“流浪汉”并不能使他满足,于是在《救火夫》里他又把那舍己为人,为人类扑灭火灾的救火夫,作为生活追求的最高理想。梁遇春爱标新立异,好作反面文章(《人死观》)。他借助博识和才思,谈出一套不同流俗的见解,不时迸射出闪耀着智慧火花的警句。梁遇春推崇鲁迅周作人的小品文,但他嗜读英国兰姆的《伊里亚随笔》,受其深刻影响,写作随笔杂文时,喜欢旁征博引,善于在议论的展开中融进记叙、描写、抒情、对话、引用等表达手段。他的随笔有博识,有巧思,有情彩,有清词丽句。但由于生活和思想的局限,他的杂文存在着知识密度较大,理论含量较轻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