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斗

李斗
  • 姓名:李斗
  • 别名:字北有,号艾塘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扬州仪征人
  • 出生日期:1749年
  • 逝世日期:1817年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李斗(1749年—1817年),字北有,号艾塘,一作艾堂。清扬州仪征人。


诸生。少失学,锐意苦读,而无意仕进,不习举子业。及长,博学工诗词曲,兼通数学音律,撰戏曲多种,且扮角登台,唱做俱能。性洒脱,率意自适,好游名山胜水。尝三至粤西,七游闽浙,一往楚豫,两上京师。退而家居,则时泛舟湖上,往来诸工段间,于扬州一小巷一厕居,无不详悉。又尝以目之所见,耳之所闻,上之士大夫流风余韵,下之琐细猥亵之事,诙谐俚俗之谈,皆登而记之。家寒素,时或鬻其所作曲,以周急用。自谓“自苍梧归,吴人市予词曲为院本者,盖有年矣。寒家烟火所资,用是出焉”。与阮元凌廷堪、金兆燕、黄文旸相友善,亦尝与纂《盐法志》。晚年染疾,食防风而愈,遂名所居为防风馆。嘉庆二十二年(1817)卒于家。


李斗本无功名,又无业绩称,然扬人至今犹追思不忘者,以其所著之《扬州画舫录》也。彼自乾隆二十九年(1764)起,即广搜资料,考索于志乘碑版,咨询于故老通人,采访于舟人市贾,又常往来于市井并游艇中,凡有所见,必有所记。费时三十年有奇,于乾隆六十年(1795)始成此书。《扬州画舫录》云者,以扬州水系交织,画舫密布,所至皆有可观者,并以录,故名。是编之体式,“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一以人文贯之,其大略为:


自上方寺至长春桥为草河,录为上下两卷。上卷以乾隆六次南巡为总起,此亦扬州称盛之时,详列巡行线路,旁及金石考古;下卷列清初以来书画名家70余人。


自便益门至天宁寺为新城北,录为上、中、下3卷。上卷以梅花、安定书院为重点,列名数十人,其中著声全国者10余人;中卷以天宁寺、重宁寺为重点,详述扬州佛教文化,旁及马氏街南书屋诸胜;下卷记天宁寺设词曲局,黄文旸著《曲海》20卷,收戏曲1013种;焦循作《曲考》,增益杂剧42种、传奇26种。而扬州花、雅两部争奇斗艳,相关资料弥足珍贵。


自丰乐街至转角桥为城北,录为1卷。记镇淮门左近诸胜,其中鲍氏园为文人雅会之所,且全文录载汪中之《广陵对》。


自瓜洲至古渡桥为城南,录为1卷。记高旻寺行宫及曾燠于九峰园秋禊之事。


自古渡桥至渡春桥为城西,录为1卷。分列相关景观,详载郑氏休园诗文之会。


自小东门至东水关为小秦淮,录为1卷。此地以江都、甘泉两县治为中心,其市井里巷、寺庙祠堂、商行店铺、茶肆酒楼、粉黛绮罗皆汇聚于此,为扬州最繁华处,亦可见风俗之一端。


虹桥一带人文最盛,录为上下两卷。上卷详记王士禛集名士于康熙壬寅(1722)春修禊红桥,于雍正甲辰(1724)春赋诗冶春;卢见曾于乾隆丁丑(1757)春修禊虹桥,先后唱和者7000余人。下卷言画舫有市有会,其品目有堂客、官客之分,而前有歌船,后有酒船,又有所谓龙船者。每当市会日,或龙船抢标,或歌船斗曲,但闻鼓板声起,笙笛、三弦齐鸣,所谓清唱、十番鼓、锣鼓、马上撞、小曲、摊簧、对白、评话、杂耍、口技之类,争奇斗胜,妙相纷呈,亦扬州画舫文化之大观也。


自荷蒲薰风至水云胜概为桥东,录为1卷。是处以江园(后乾隆赐名净香园)为中心,以江春诗文之会为胜事,胪列江氏奇才之士10余人,四方名流40余人。


自长堤春柳至莲性寺为桥西,录为1卷。略言吴氏别墅并韩园人文之盛;详载莲性寺建寺始末并相关往事;而贺园(东园)诗文之盛冠绝一时,其唱和题咏者凡200余人。


自白塔晴云至锦泉花屿为冈东,录为1卷。以石壁流淙为中心,展示此处楼阁奇观。石壁流淙一名徐工,徐氏别墅也,此卷记与徐氏有关而卓具才艺者10余人。


自春台祝寿至尺五楼为冈西,录为1卷。介绍春台祝寿并熙春台诸胜,辨正廿四桥非二十四桥。筱园文脉深厚,以三贤祠为扬州人文之标志。是园属汪氏,名流与其过从者凡20余人。


蜀冈三峰为扬州文化之重要载体,录为1卷。详记功德山、大明寺、平山堂诸胜。中东二峰间为双峰云栈,中有瀑布三级,飞琼溅雪,湖山之气,至此愈壮。平山堂为重中之重,始言斯堂落成往事,兴废难详;继言汪懋麟缵绪其观;复言山堂游迹,自王士禛修禊山堂始,其后崔平华、曹寅、卢见曾皆为赓续,王式丹更结“山堂诗社”,往来与会者,不可胜纪,论其游迹,人谓有逾于红桥。


扬州极楼台厅堂之胜,其用料及营造法式独具风格,录为一卷,颇有文献价值。


舫扁乃扬州奇观,录为1卷,言其起始、种类、分布、舫主、称名诸端,与书题“画舫”相应,总束成编,非枝蔓耳。


全书凡18卷。其之所纪,乃康熙末至乾隆间事,为当日扬州经济文化之实录,亦扬州小百科也。尤为引人瞩目者,若禅智寺之“三绝碑”,扬州之“以园亭胜”,汪懋麟之重葺平山,马曰琯之扩修梅花书院,江春之重构康山草堂,马氏之进书四库,文汇阁之藏书,王士禛之红桥修禊并山堂修禊,卢见曾之虹桥唱和诗,黄文旸之《曲海》,艺苑奇葩之花、雅二部,虹桥之冶春诗社,小秦淮之繁华,戴春林、张元书之香料,虹桥画舫之市会,贺园之联额题咏等,皆扬州此日风物之最,亦不乏扬州此日之“天下之最”也。阮元序其书,以为可媲美于杨衒之之《洛阳伽蓝记》并孟元老之《东京梦华录》。所异者,此乃盛世之歌,彼则追述往事耳。以是推之,此前汪应庚之《平山揽胜志》、赵之璧之《平山堂图志》,皆有逊于斯编;而后世之《广陵名胜图记》、《广陵名胜全图》、《扬州揽胜录》云云,则相去益远矣。


“扬州以园亭胜”,其盛衰与盐商经济同步消长。阮元跋《扬州画舫录》云:扬州全盛,在乾隆四五十年间。时为翠华南幸,楼台画舫,十里不断。此后渐衰,楼台倾毁,花木凋零。降及道光十四年(1834),园亭成黄土者已十之七八,因有“五十年尘梦”之叹。且谓扬州以盐为业,而造园旧商家多歇业贫散,书馆寒士亦多清苦,兼以江、淮水患,下河饥民乞食异乡,园林之废,正其时也。设无《扬州画舫录》流布人间,所谓盛世扬州,欲悉其大概亦难矣。


李斗善诗,率尔成篇,能得自然之趣。其《和答涵斋太史、对琴比部》云:“浮家胜似好楼居,一艓花间爱唤蕖。自笑痴人痴说梦,淡飞双桨著闲书。”“闲书”者,《扬州画舫录》也,言或写作于船上,恍如传奇在目,一时传为美谈。又《春日扬州》有云:“城里杨花城外柳,春风吹过小东门。”黄文旸“极赏其神韵”,特为步韵酬和。“小东门”者,用指小秦淮,此为扬州销金之锅,亦春风留人处也。


李斗著作存世者,尚有《永报堂诗集》8卷、《艾堂乐府》1卷、《扬州名胜录》4卷、《艾塘曲录》1卷、《奇酸记传奇》4卷、《岁星记传奇》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