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华

李日华
  • 姓名:李日华
  • 别名:字君实,号竹懒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浙江嘉兴人
  • 出生日期:公元1565
  • 逝世日期:1635年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李日华(公元1565~1635年),字君实,号竹懒,又号九疑,浙江嘉兴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卒于明毅宗崇祯八年,年七十一岁。万历二十年(公元一五九二年)进士。官至太仆少卿。性淡泊,与人无忤,工书画,精善鉴赏,世称博物君子。时王维俭与董其昌齐名,而日华亚之。


李日华明书画家、文学家。字君实,号九疑,又号竹懒。嘉兴(今浙江嘉兴县)人。万历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能书画,善赏鉴,尤工山水、墨竹。在绘画美学思想上,肯定绘画的社会教育功能,又认为绘画有抒情写意的作用。即“写出胸中奇”、“聊以自娱嬉”(《竹懒画媵》)。绘画反映现实,应“得造化真迹”。(《六研斋笔记》)主张画家创作,“要不失天成之致”(《紫桃轩杂缀》)。把“形”、“势”、“韵”、“性”作为审美鉴赏的标准。认为“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六研斋笔记》)“形”指“方圆平”的造形要素;“势”指“转折趋向之态”的审美意象;“韵”指“生动之趣,可以神游意会,陡然得之,不可以驻思而得也。”“性”指艺术成熟的象征,达到“物自然之天”的境地(同上)。在艺术家的审美修养上,提出“三次第”的层次结构:一曰“身之所容”,指画家的“置身处”,即审美环境;二曰“目之所瞩”,指画家视觉所及;三曰“意之所游”,指画家“情脉不断处”,即审美理想。在绘画美与书法美的关系上,提出“学画必在能书,方知用笔。”(同上)认为人品与书品画品密切相关:“文徵明自题其米山曰:‘人品不高,用笔无法。’”人品高表现在“胸中廓然无一物”(《紫桃轩杂缀》)。主要论著有《竹懒画媵》、《续画媵》、《紫桃轩杂缀》、《又缀》、《六研斋笔记》。


李日华著述甚丰,留存至今且与绘画相关的著述有《味水轩日记》、《紫桃轩杂缀》、《紫桃轩又 缀》、《六研斋笔记》、《六研斋二笔》、《六研斋三笔》、((竹懒画滕》、《墨君题语》和((恬致堂集》。其中最能 揭示李日华绘画史观念的是《味水轩日记》和《六研斋笔记》。笔者对李日华绘画史观念的总结多出自 以上二书。 《味水轩日记》为李日华前期著述,共计八卷,是其自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正月至万历 四十四年(1616年)十二月八年间逐日书写的日记,记录李日华在嘉兴的日常生活、书画活动及其 对绘画的认识。此书在李日华生前没有刊印,现存《味水轩日记》源出于清代抄本。需要说明的是, 《味水轩日记》不是一种完全私人性的日记,在写作时作者已经考虑到这将是一部会被别人阅读的 著述,所记录下的材料皆经过取舍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