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悦

荀悦
  • 姓名:荀悦
  • 别名:字仲豫
  • 性别:
  • 朝代:东汉末
  • 出生地: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
  • 出生日期:148
  • 逝世日期:209年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荀悦(148-209年)字仲豫,东汉末年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十三世孙,其祖父荀淑,叔父荀爽并知名当时。荀悦自幼丧父,年十二岁,能说《春秋》。家贫无书,但所见书籍,一览即能诵记。性格沉静,仪表不凡,尤好著述。灵帝时宦官专权,政治黑暗,荀悦遂隐居乡间,时人莫之识。初辟镇东将军曹操府,升任黄门侍郎,与荀彧、孔融俱侍进宫中。累升任秘书监、侍中。曾向献帝提出“屏四患”(伪、私、放、奢)和“崇五政”(兴农桑、审好恶、宣文教、立武备、明赏罚)的为政之方。建安十四年(209年)逝世,年六十二。


荀悦乃当时著名哲学家,在天人关系上,持自然意义上的“天人感应”说。认为“人承天地,故动静顺焉。顺其阴阳,顺其日辰,顺其度数。内有顺实,外有顺文。文实顺理也。休征之符,自然之应也。”(《申鉴·俗嫌》)在人性问题上,持“性三品”说,认为“生之谓性也,形神是也,”“凡言神者,莫近于气,有气斯有形,有神斯有好恶喜怒之情矣。”(《杂言下》)不赞成先秦以来的“性善”、“性恶”、“性善恶混”、“情恶性善”各种说法,认为性有恶有善,有“三品焉,上下不移,其中则人事存焉尔”(《政体》)。三品再各分为三,共有九品,其中“从教者半,畏刑者四分之三,其不移者大数九分之一也”,故“性虽善,待教而成性虽恶,待法而消”(同上)。在政治上主张“法”与“教”并举,“凡政之大经,法教而矣。教者,阳之化也法者,阴之符也。”认为“民不畏死,不可惧以罪民不乐生,不可劝以善。”法、教须“先丰民财以定其志”,使能“养生”。在知行问题上,认为“夫心与言,言与事参相应也”(同上)。主张“有事考功”,“有言考用”。“动则考行”,“精则考守”(《时事》)。著有《申鉴》五篇,又曾仿《左传》体裁,以编年体改写《汉书》,撰成《汉纪》三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