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迺(正文此字待改)

乃,猶「於是」也。《書·堯典》曰「乃命羲和」,是也。常語也。字或作「[1234]」(俗作「迺」、「<廴西>」)。《爾雅》曰:「迺,乃也。」

乃,猶「然後」也。《書·禹貢》曰「作十有三載乃同」,是也。亦常語。

乃,猶「而」也。《春秋》宣八年:「十月己丑,葬我小君頃熊。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定十五年:「九月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公羊傳》曰:「而者何?難也。乃者何?難也。(《說文》:「乃,曳詞之難也。」)曷為或言『而』,或言『乃』,『乃』難乎『而』也。」案,「乃」與「而」對言之則異。《禮記·文王世子》曰「文王九十七乃終,武王九十三而終」,是也。散言之則通(互見「而」字下)。《儀禮·燕禮》:「大夫不拜乃飲。」鄭注曰:「乃,猶而也。」《大戴記·夏小正》篇:「匽之興,五日翕,望乃伏。」《傳》曰:「而伏雲者,不知其死也,故謂之伏。」而伏,即「乃伏」也。襄七年《左傳》曰:「吾乃今而後知有卜筮。」乃今而後,即「而今而後」也。

乃,急詞也。《大戴記·夏小正》篇:「乃瓜。」《傳》曰:「乃者,急瓜之辭也。」

乃,猶「則」也。《易·係辭傳》曰:「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詩·生民》曰:「鳥乃去矣。」隱三年《左傳》曰:「將立州吁,乃定之矣。」皆是也。「乃」與「則」同義,故《書·盤庚》:「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哀十一年《左傳》作「則劓殄無遺育」。莊二十八年《左傳》:「則可以威民而懼戎。」《晉語》「則」作「乃」。又或以「則乃」連文,《書·立政》曰「謀麵用丕訓德,則乃宅人」,是也。

乃,猶「其」也。《書·多士》曰:「爾乃尚有爾土,爾乃尚寧榦止。」爾乃,爾其也。《晉語》:「伯宗問曰:乃將若何?」乃將,其將也。(今本無「乃」字,乃後人不曉古義而妄刪之,據宋明道本補。)《書·盤庚》:「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共。」哀十一年《左傳》作「其有顛越不共」。「乃」與「其」同義,故或以「乃其」連文,互見「其」字下。

乃,猶「是」也。成二年《左傳》:「衛石稷謂孫良夫曰:子以眾退,我此乃止。」言我於此是止也。(杜注:「我於此止禦齊師。」)《晏子春秋·外篇》:「公曰:『吾聞之,五子不滿隅,一子可滿朝,非迺子邪?』」迺子,是子也。《莊子·德充符》篇:「子產蹴然改容更貌曰:子無乃稱。」猶曰子無稱是言也。

乃,猶「方」也,「裁」也。莊十年《穀梁傳》曰:「乃深其怨於齊,又退侵宋以眾其敵。」謂方深其怨於齊也。《大戴記·保傅》篇曰:「太子乃生,固舉之禮。」《賈子》「乃」作「初」。《呂氏春秋·義賞》篇曰:「天下勝者眾矣,而霸者乃五。」高注:「乃,猶裁也。」義並同。

乃,猶「若」也。《書·盤庚》曰:「女萬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後丕降與女罪疾。」言汝萬民若不生生也。《洛誥》曰:「女乃是不[1234],乃時惟不永哉。」言汝若是不勉也。《孟子·公孫醜》篇曰:「乃所願,則學孔子也。」《莊子·盜蹠》篇曰:「小人殉財,君子殉名。其所以變其情,易其性,則異矣。乃至於棄其所為而殉其所不為,則一也。」「乃」字並與「若」同義。

乃,猶且也。《書·大誥》曰:「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獲?」「乃」字並與「且」同義。

乃,猶寧也。襄三十年《左傳》:「人謂子產就直助強,子產曰:『豈為我徒?國之禍難,誰知所敝?或主強直,難乃不生?姑成吾所。』」乃,寧也。言禍難未知所敝,雖或主強直之人,寧不生難乎?唯兩無所主,姑成吾所而已也。(杜注:「言能強能直,則可弭難。今三家未能,伯有方爭。」於語意未合。)寧、乃一聲之轉,故「乃」訓為「寧」,「寧」亦訓為「乃」。互見「寧」字下。

乃,異之之詞也。《書·盤庚》曰:「女不憂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詩·山有扶蘇》曰:「不見子都,乃見狂且。」是也。亦常語也。

乃,轉語詞也。《書·康誥》曰「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殺」,是也。亦常語。

乃如,亦轉語詞也。《詩·日月》曰:「乃如之人兮。」《蝃蝀》曰:「乃如之人也。」

乃若,亦轉語詞也。《墨子·兼愛》篇曰:「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句)。乃若兼,則善矣。」《孟子·離婁篇》曰:「乃若所憂則有之。」

乃若,發語詞也。《墨子·兼愛》篇:「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惡衣、殺身而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孟子·告子》篇:「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

乃,發聲也。《禮記·雜記》曰:「祝稱卜葬虞,夫曰乃。」鄭注曰:「乃某卜葬其妻某氏。」《正義》曰:「乃者,言之助也。」

《說文》:「寧,願詞也。」徐鍇曰:「今人言寧可如此,是願如此也。」襄二十六年《左傳》引《夏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是也。常語也。

寧,猶「何」也。《易·係辭傳》曰「寧用終日」,是也。亦常語。

寧,猶「豈」也。成二年《左傳》曰:「寧不亦淫從其欲以怒叔父」,是也。亦常語。

寧,猶「將」也。《莊子·秋水》篇曰:「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呂氏春秋·貴信》篇曰:「君寧死而又死乎?其寧生而又生乎?」《趙策》曰:「人之情寧朝人乎?寧朝於人也?」「寧」字並與「將」同義。《楚辭·卜居》曰:「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寧,亦「將」也,互文耳。

寧,猶「乃」也。《毛鄭詩考正》曰:「《四月》首章:『胡寧忍予。』《箋》云:『寧,猶曾也。』案,寧,猶乃也,語之轉,下『寧莫我有』同。《雲漢》首章:『寧莫我聽。』寧,亦乃也。篇內『寧丁我躬』、『寧俾我遁』、『胡寧忍予』、『胡寧{疒真}我以旱』,並同。」家大人曰:乃、寧、曾,其義一也。《日月》之「寧不我顧」,《小弁》之「寧莫之知」,《四月》之「胡寧忍予」,《箋》並曰:「寧,猶曾也。」又《正月》之「寧莫之懲」、《四月》之「寧莫我有」、《雲漢》之「寧莫我聽」、「寧丁我躬」、「寧俾我遁」,《箋》內皆以「曾」代「寧」,曾,亦「乃」也。《論語·先進》篇「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是也。又《雲漢》之「胡寧忍予」、「胡寧{疒真}我以旱」,《箋》內皆以「何曾」代「胡寧」。何曾,何乃也。《孟子·公孫醜》篇:「爾何曾比予於管仲?」趙注曰:「何曾,猶何乃。」是也。《桑柔》曰:「倬彼昊天,寧不我矜。」《箋》曰:「昊天乃倬然明大而不矜哀下民。」是《箋》亦訓「寧」為「乃」也。又《正月》曰:「燎之方揚,寧或滅之。赫赫宗周,褒姒滅之。」言以燎火之盛,而乃有滅之者。亦如赫赫之宗周,而乃為褒姒所滅也。(《箋》釋上二句曰:「燎之方盛之時,寧有能滅息之者?」失之。辯見《經義述聞》,下並同。)《桑柔》曰:「民之貪亂,寧為荼毒。」言民心貪樂禍亂,乃為苦毒之行也。(《箋》訓「寧」為「安」,失之。)《瞻卬》曰:「心之憂矣,寧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後。」言不自我先,不自我後,而乃自今也。(《正義》曰:「天下人心之憂愁,所由來久遠,寧從今日矣。」失之。)《禮記·內則》曰:「子婦有勤勞之事,雖甚愛之,姑縱之,而寧數休之。」言姑縱使勤勞,而乃數數休息之也。(《正義》曰:「寧可數數休息。」失之。)昭二十二年《左傳》:「寡君聞君有不令之臣為君憂,無寧以為宗羞。」言無乃以為宗羞也。(此「無寧」與他處言「無寧」者不同。杜注:「無寧,寧也。」失之。)《賈子·禮》篇:「不用命者,寧丁我網。」《史記·殷本紀》作「乃入吾網」。此皆古人謂「乃」為「寧」之證。

寧,語助也。昭元年《左傳》曰:「是委君貺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諸卿也。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不寧唯是,不唯是也。寧,語助耳。(《正義》曰:「不寧,寧也。言寧有唯是之事。」失之。)

能,猶「而」也。「能」與「而」,古聲相近(說見《唐韻正》)。故義亦相通。《詩·芄蘭》曰:「雖則佩觿,能不我知。」能,當讀為「而」。「雖則」之文,正與「而」字相應。言童子雖則佩觿,而實不與我相知也。(毛《傳》曰:「不自謂無知以驕慢人也。」《箋》曰:「此幼稚之君,雖佩觿與,其才能實不如我眾臣之所知為也。」皆未合語意。辯見《經義述聞》。)下章「雖則佩,能不我甲」,義與此同。《荀子·解蔽》篇:「為之無益於成也,求之無益於得也,憂戚之無益於幾也,則廣焉能棄之矣。」《趙策》:「建信君入言於王,厚任葺以事能重責之。」能,並與「而」同。《管子·任法》篇:「是貴能威之,富能祿之,賤能事之,近能親之,美能淫之也。」下文五「能」字皆作「而」。又《侈靡》篇:「不欲強能不服,智而不牧。」(「能」與「而」同,尹知章以「能」字絕句,「不服」二字屬下讀,非是。)《晏子春秋·外篇》:「入則求君之嗜欲能順之,君怨良臣,則具其往失而益之。」《墨子·天志》篇:「少而示之黑謂黑,多示之黑謂白。少能嘗之甘謂甘,多嘗之甘謂苦。」《韓詩外傳》:「貴而下賤,則眾弗惡也。富能分貧,則窮士弗惡也。智而教愚,則童蒙者弗惡也。」崔駰《大理箴》:「或有忠能被害,或有孝而見殘。」能,亦「而」也。

能,猶「乃」也。亦聲相近也。家大人曰:昭十二年《左傳》曰:「中美能黃,上美為元,下美則裳。」能、為、則三字相對為文。能者,乃也。言中美乃黃,上美為元,下美則裳也。《孫子·謀攻》篇曰:「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少則能守(今本「戰」、「守」下並衍「之」字,辯見《讀書雜志》),不若則能避之。」言敵則乃戰,少則乃守,不若則乃避之也。《魏策》曰:「奉陽君約魏。魏王將封其子,謂魏王曰:『王嘗身濟漳,朝邯鄲,抱葛、薛、陰成以為趙養邑,而趙無為王有也。王能又封其子河陽、姑宓乎?臣為王不取也。』」言王乃又封其子乎,臣為王不取也。《史記·淮陰侯傳》曰:「今韓信兵號數萬,其實不過數千。能千里而襲我,亦以罷極。」(以,與「已」同)言韓信兵不過數千,乃千里而襲我也。《太史公自序》佞幸傳曰:「非獨色愛,能亦各有所長。」言非獨以色見愛,乃亦各有所長也。《列女傳·賢明傳》曰:「先生以不斜之故,能至於此。」言以不斜之故,乃至於此也。「能」與「乃」同義,故二字可以互用。《後漢書·荀爽傳》「鳥則雄者鳴鴝,雌能順服。獸則牡為唱導,牝乃相從」,是也。「能」與「乃」同義,故又可以通用。《淮南·人間》篇:「此何遽不能為福乎?」《藝文類聚·禮部下》引「能」作「乃」。《漢書·匈奴傳》:「東援海、代,南取江、淮,然後乃備。」《漢紀》「乃」作「能」,是也。「乃」與「而」聲相近,故「能」訓為「而」,又訓為「乃」。「能」與「寧」一聲之轉,而同訓為「乃」。故《詩》「寧或滅之」,《漢書·穀永傳》作「能或滅之。」(宋祁曰:「姚本能作寧。」案此依《毛詩》改耳。各本多作「寧」,今據宋景祐本及《王氏詩考》所引訂正。)

《呂氏春秋·異用》《離俗》二篇注並曰:「徒,但也。」常語也。

徒,猶「乃」也。《莊子·天地》篇曰:「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言今乃不然也。《荀子·子道》篇:「子路謂子貢曰:吾以夫子為無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又曰:「子貢謂子路曰:『女謂夫子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無所不知。」

獨,猶「寧」也,豈也。《禮記·樂記》曰:「且女獨未聞牧野之語乎?」襄二十六年《左傳》曰:「夫獨無族姻乎?」

獨,猶「將」也。宣四年《左傳》曰:「棄君之命,獨誰受之?」《楚語》曰:「其獨何力以待之?」《孟子·滕文公》篇曰:「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獨,猶「孰」也,何也。《呂氏春秋·必己》篇曰:「孔子行於東野,(今本作「孔子行道而息」,乃後人所改。辯見《讀書雜志》。)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馬。子貢請往說之,畢辭,野人不聽。有鄙人始事孔子者,請往說之。因謂野人曰:『子耕東海至於西海,吾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說,相謂曰:『說亦皆如此其辯也(與「邪」同)?獨

如向之人?』解馬而與之。」高注曰:「獨,猶孰也。」

奈,如也。《晉語》曰:「奈吾君何?」奈何,如何也。《書·召誥》曰:「曷其奈何弗敬?」

奈何,或但謂之奈。《淮南·兵略》篇曰:「唯無形者無可奈也。」揚雄《廷尉箴》曰:「惟虐惟殺,人莫予奈。」奈,即「奈何」也。

那者,奈之轉也。《魏志·毋丘儉傳》注載文欽與郭淮書曰:「所向全勝,要那後無繼何?」言奈後無繼何也。故《廣雅》曰:「奈,那也。」

那者,「奈何」之合聲也。宣二年《左傳》曰:「棄甲則那?」杜注:「那,猶何也。」《日知錄》曰:「直言之曰那,長言之曰奈何,一也。」

《爾雅》曰:「那,於也。」(於,讀如字。郭讀為「於乎」之「於」。又云:「那,猶今人言那那也。」皆非。辯見《經義述聞》。)《越語》曰:「吳人之那不穀,亦又甚焉。」韋注用《爾雅》。

《爾雅》曰:「都,於也。」(於,讀如字。)《孟子·萬章》篇曰:「謨蓋都君咸我績。」趙注用《爾雅》。《史記·司馬相如傳》曰:「揆厥所元,終都攸卒。」

《集解》引《漢書音義》與趙注同。都、諸聲相近,故「諸」訓為「於」,「都」亦訓為「於」,而「孟諸」,字又作「明都」也。

都,歎詞也。《書·堯典》:「兜曰:都。」某氏《傳》曰:「都,於(音烏)。歎美之辭。」故《皋陶謨》「皋陶曰:都」,《史記·夏本紀》「都」作「於」。

當,猶「將」也。《儀禮·特牲饋食禮記》:「佐食當事,則戶外南面。」鄭注曰:「當事,將有事而未至。」《孟子·離婁》篇曰:「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韓子·外儲說右》篇:「太公望曰:『且先王之所以使其臣民者,非爵祿,則刑罰也。今四者不足以使之,則望當誰為君乎?』」《史記·魏公子傳》曰:「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又《留侯世家》曰:「橫絕四海,當可奈何?」「當」字並與「將」同義。

當,猶「則」也。《墨子·辭過》篇曰:「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也,

當為宮室不可不節。」又曰:「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為衣服不可不節。」又曰:「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為食飲不可不節。」「當」字並與「則」同義。

當,猶「如」也。《墨子·明鬼》篇曰:「燕之有祖,當齊之有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雲夢也。」(僖三十三年《左傳》:「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囿也。」)

儻、黨、當、尚

儻,或然之詞也。字或作「黨」,或作「當」,或作「尚」。《莊子·繕性》篇曰:「物之儻來寄也。」《釋文》:「儻,崔本作『黨』。」《荀子·天論》篇曰:「夫日月之有蝕,風雨之不時,怪星之黨見。」(黨見,或見也。楊注訓「黨」為「頻」,《九經古義》訓為「所」,皆非。辯見《讀書雜志》。)《史記·淮陰侯傳》曰:「恐其黨不就。」《漢書·伍被傳》曰:「黨可以徼幸。」《墨子·法儀》篇曰:「然則奚以為治法而可?當皆法其父母奚若?」又曰:「黨皆法其君奚若?」《兼愛》篇曰:「當使若二士者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無言而不行也。」(若,此也。言儻使此二士之言行相合,則無言而不行也。)《非樂》篇曰:「然則當為之撞巨鍾,擊鳴鼓,彈琴瑟,吹竽笙而揚干戚,民衣食之財將安可得乎?」(安,猶「於是」也。說見「安」字下。)又《尚賢》篇曰:「尚欲祖述堯、舜、禹、湯之道,將不可以不尚賢。」黨、當、尚,並與「儻」同。

殆者,近也。(《周語》《鄭語》注,及《呂氏春秋·高義》《士容》二篇注並同),幾也(《禮記·檀弓》注),將然之詞也。《書·顧命》曰:「殆弗興弗寤。」

誕,發語詞也。《書·大誥》曰:「殷小腆,誕敢紀其敘。」又曰:「誕鄰胥伐於厥室。」《君奭》曰:「誕無我責。」《多方》曰:「須暇之子孫,誕作民主。」《詩·皇矣》曰:「誕先登於岸。」《生民》曰「誕彌厥月」、「誕置之隘巷」、「誕實匍匐」、「誕後稷之穡」、「誕降嘉種」、「誕我祀如何」,諸「誕」字皆發語詞。說者用《爾雅》「誕,大也」之訓,則詰鞫為病矣。

誕,句中助詞也。《書·大誥》曰「肆朕誕以爾東征」,是也。說者訓為大,亦失之。

迪,詞之「用」也。(《書·牧誓》:「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史記·周本紀》「不迪」作「不用」。迪,為「不用」之「用」,又為語詞之「用」,義相因也。)《書·皋陶謨》曰:「咸建五長,各迪有功。」言各用有功也。《大誥》曰:「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言惟此十人用知上帝命也。(王肅曰:「民十夫用知天命。」)《康誥》曰:「今惟民不靜,未戾厥心,迪屢未同。」多方曰:「爾乃迪屢不靜。」亦謂用屢未同、用屢不靜也。《酒誥》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顯小民。」言用畏天顯小民也。《無逸》曰:「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茲四人迪哲。」言惟茲四人用哲也。《君奭》曰:「茲迪彝教文王蔑德。」言惟此五人用常教文王以精微之德也。又曰:「亦惟純右秉德,迪知天威,乃惟時昭文王迪見冒。」亦謂用知天威、用見勉也。(冒,馬本作「勖」,云:「勉也。」說見《經義述聞·康誥》。)又曰:「武王惟茲四人,尚迪有祿。」言惟茲四人,尚用有祿也。《立政》曰:「迪知忱恂於九德之行。」亦謂用知誠信於九德之行也。「迪知上帝命」,「迪知天威」,「迪知忱恂於九德之行」,文義正相近也。《史記·夏本紀》「各迪有功」作「各道有功」。某氏《傳》於諸「迪」字,或訓為「道」,或訓為「蹈」,皆於文義未協。

迪,發語詞也。《書·盤庚》曰:「迪高後丕乃崇降弗祥。」言高後丕乃崇降不祥也。(上文曰:「高後丕乃崇降罪疾。」)迪,語詞耳。《君奭》曰:「迪惟前人光施於我衝子。」《立政》曰:「古之人迪惟有夏。」兩「迪」字亦是語詞。王肅注及某氏《傳》,或訓為「道」,或訓為「蹈」,亦於文義未協。

迪,句中語助也。《酒誥》曰「又惟殷之迪諸臣惟工」,是也。某氏訓為「蹈」,亦失之。

直,猶「特」也,(《呂氏春秋·忠廉》《分職》二篇注並云:「特,猶直也。」)但也(《淮南·精神》篇注)。《禮記·祭義》曰:「參,直養者也,安能為孝乎?」文十一年《穀梁傳》曰:「不言帥師而言敗,何也?直敗一人之辭也。」《孟子·梁惠王》篇曰:「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莊子·德充符》篇曰:「某也直後而未往耳。」《荀子·榮辱》篇曰:「是其為相縣也,幾直夫芻豢之縣糟糠爾哉?」(幾與「豈」同)《齊策》曰:「衍非有怨於儀,直所以為國者不同耳。」直、特,古同聲,故《詩·柏舟》「實維我特」,《韓詩》「特」作「直」。《史記·叔孫通傳》「吾直戲耳」,漢書「直」作「特」。

直,猶「特」也,專也。《晏子·雜篇》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之賢主,不肖者使之不肖主。嬰最不肖,故直使楚矣。」「直使楚」,特使楚也。《韓詩外傳》曰:「臣裏母相善婦見疑盜肉,其姑去之。恨而告於裏母,裏母曰:『安行?今令姑呼女。』即束蘊請火去婦之家,曰:『吾犬爭肉相殺,請火治之。』姑乃直使人追去婦還之。」言特使人追還去婦也。《史記·留侯世家》曰:「良嘗間從容步遊下邳汜上(今本《史記》《漢書》「汜」作「圯」,皆後人所改,劉攽、宋祁已辯之),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汜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言特墮其履於橋下,使良取之也。(《史記》《漢書》注解「直」字皆誤,辯見《讀書雜志》。)《梁孝王世家》曰:「平王襄直使人開府,取罍樽賜任王後。」言特使人取罍樽賜之也。以上四「直」字亦訓為「特」,而與前異義。

疇、[C120]、[1234]

爾雅曰:「疇,誰也。」《書·堯典》:「帝曰:疇谘若時登庸。」《史記·五帝紀》作「誰可順此事」。字本作「[C120]」,又作「[1234]」。《說文》:「紵,誰也。」(今本作「[1234]」,非。據《廣韻》引改。)又曰:「[1234],詞也。」「《虞書》曰:『帝曰:[1234]谘。』」

疇,發聲也。《禮記·檀弓》曰:「予疇昔之夜。」鄭注:「疇,發聲也。」昔,猶前也。宣二年《左傳》曰:「疇昔之羊子為政。」疇、誰,一聲之轉,故「疇昔」之轉為「誰昔」,互見「誰」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