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篇认为天与人是同类的,人副天数,天人一致;天与人同类相感、同类相动。天地生人和万物,人比万物更尊贵,其原因在于其他生物得天地之气少,而人得天地之气多。所以人无论是从类的角度(“副类”),还是从数的角度(“副数”),都和天是一致的。如从类的角度看,人头圆像天,足方像地,头发像星辰,耳目像日月,鼻口呼吸像风和气。从数的角度看,人有小关节三百六十节,和一年的日数相当,大关节十二节,和一年的月数相当,人身体内有五脏,和五行数相当,外有四肢,和四季数相当。眼睛一开一闭,和昼夜相当;性情有时刚强,有时柔和,和冬季、夏季相当;有时悲哀、有时欢乐,和阴阳之气相当。这些都说明天与人是合一的、同类的,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感应、互相触动。

天德施,地德化,人德义。天气上,地气下,人气在其间。春生夏长,百物以兴;秋杀冬收,百物以藏。故莫精于气(1),莫富于地,莫神于天(2)。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3)。人受命乎天也,故超然有以倚(4)。物疢疾莫能为仁义(5),唯人独能为仁义;物疢疾莫能偶天地,唯人独能偶天地(6)。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7);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8);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9);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10)。观人之体,一何高物之甚(11),而类于天也。物旁折取天之阴阳以生活耳(12),而人乃烂然有其文理(13)。是故凡物之形,莫不伏从旁折天地而行(14),人独题直立端向正,正当之(15)。是故所取天地少者,旁折之;所取天地多者,正当之,此见人之绝于物而参天地(16)。是故人之身,首而员(17),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耳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风气也;胸中达知,象神明也;腹胞实虚,象百物也。百物者最近地,故要以下(18),地也。天地之象,以要为带(19),颈以上者,精神尊严,明天类之状也;颈而下者,丰厚卑辱,土壤之比也(20);足布而方(21),地形之象也。是故礼带置绅(22),必直其颈(23),以别心也。带而上者尽为阳,带而下者尽为阴,各有分(24)。阳,天气也;阴,地气也。故阴阳之动,使人足病,喉痺起(25),则地气上为云雨,而象亦应之也。

【注释】

(1) 莫精于气:钟肇鹏云:“精者细微之物,气体细微,故以精言。”

(2) 神:神妙。

(3) “天地之精”二句:精,即精气。天地精气化生万物,包括人。王充认为天地元气化生有生命的万物与人,天的精气产生人的精神。

(4) “人受命”二句:这两句是指,人超出百物之上而卓然与天地并立。超然,高超的样子。倚,《广雅·释诂》:“倚,立也。”

(5) 疢(chèn)疾:疾病,这里引申为缺陷之意。疢,热病。

(6) 偶:匹配,配合。

(7) “形体骨肉”二句:《意林》引《公孙尼子》:“形体有骨肉,如地之厚。”董仲舒吸收了公孙尼子的说法。

(8) “上有耳目”二句:《淮南子·精神训》:“是故耳目者,日月也。”

(9) “体有空窍”二句:《意林》引《公孙尼子》:“有孔窍血脉如山谷也。”空窍,指孔窍。理脉,指血管和脉络。

(10) “心有哀乐”二句:《淮南子·精神训》:“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神气,神妙之气。

(11) 一何:语气词,即又何之意,是战国、秦、汉时代的常用语,相当于现代语的“多么”。

(12) 旁折:指兽类四足偏侧走路。折,折腰。

(13) 烂然:光彩夺目的样子。

(14) 伏从:俯伏顺从。

(15) “人独题直立端向正”二句:这里说的是人直立行走,与兽类不同。直立是人类进化的结果,董仲舒认识到这是人类比兽类高贵的象征。向,苏本作“尚”,卢文弨、钟肇鹏校作“向”。卢、钟二校是,今据改。

(16) 人之绝于物而参(sān)天地:人是超出于百物之上而与天地并列为三的。绝,超出。参,配合成三的。人与天地并列鼎足而为三,故曰:“参天地。”

(17) (fén):大头。

(18) 要:通“腰”。

(19) “天地之象”二句:以腰为分界线,即“带”,腰带以上是天,属于阳;腰带以下是地,属于阴。

(20) “颈以上者”六句:这里又以颈为界,上是头而与天相应,下是身体而与地相应。古人还有一种分法,即以人中为界,上为双窍如耳目鼻,下为单窍如口与前后阴。

(21) 布:展开。

(22) 绅:长衣带。大带很长,束于腰间,其下垂的部分叫“绅”。

(23) 颈:孙诒让校为“腰”。孙说可从。

(24) 有:旧本均误作“其”,孙诒让云:“其,当为‘有’。”孙说是,今据正。本书《深察名号篇》:“五号自赞各有分。”是其正。

(25) 喉痺(bì):咽喉麻木。痺,通“痹”,麻木。

【译文】

天的德性是施与,地的德性是化生,人的德性是仁义。天的气在上面,地的气在下面,人的气在它们中间。春季生育,夏季长成,百物因此而兴起;秋季肃杀,冬季收敛,百物因此而储藏。所以没有比气更精美、细致的,没有比地更富有的,没有比天更神妙莫测的。天与地的精气用来生长百物,百物中没有比人更为高贵的了。人从天那里接受赋命,所以超出百物之上而卓然与天地并立。百物有缺陷而不能行使仁义,只有人独能行使仁义;百物有缺陷而不能跟天地相配合,只有人独能跟天地相配合。人体有三百六十根骨节,这跟天的日数是相合的;人的身体骨肉,跟地的厚重是相合的;人体上都有耳朵和眼睛来进行视听,这是太阳和月亮的象征;人体内有穴位和血脉,这是江川山谷的象征;人心有哀乐喜怒,这跟精神气息是相类似的。观察人的身体,高出于百物很多,而与天同类。百物中的兽类四足偏侧行走,汲取上天的阴阳之气来生活,但是人光彩夺目而文理井然。所以凡是百物的形体,都是俯伏侧身于地面而在天地之间行走,而人却独能采取首足端正、直立的姿势而正对着天地。因此取天地之气少的,只能旁侧俯身而行;取天地之气多的,则正对着天地,由此可见人是超出于百物之上而与天地并列为三的。所以人的身体,头大而圆,像上天的容貌;头发,则像星辰;两个耳朵和两只眼睛都两两相背,像日月一般;鼻口之间的呼吸,像风气的运动;胸中有知觉有知识,像上天的神明;腹腔中有实的地方,有虚的地方,像百物一般。百物最接近于地面,所以腰以下,就是地了。人作为天地的象征,以腰为界,头颈以上,精气和神明威严端庄,显示出和天相类的情况;头颈以下,丰大、厚实、位置低下,和土壤可以类比;足展开而成为方形,是地形的相貌。所以按照礼节,腰带应该束于腰部,以和上面的心脏部位相分界。腰带以上的都是阳,腰带以下的都是阴,各有区分。阳,指的是天气;阴,指的是地气。所以阴阳二气的运动,可以相互影响而使人的脚生出毛病,咽喉麻木,相应地地气从下往上升为云雨,从物象上与之相感应。

天地之符,阴阳之副(1),常设于身。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2)。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3);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乐,副阴阳也;心有计虑(4),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此皆暗肤著身(5),与人俱生。比而偶之弇合(6),于其可数也,副数(7);不可数者,副类(8),皆当同而副天,一也(9)。是故陈其有形(10),以著其无形者(11);拘其可数(12),以著其不可数者。以此言道之亦宜以类相应,犹其形也,以数相中也(13)。

【注释】

(1) 副:这里是用作名词,意指副本。

(2) “数与之相参”二句:人与天在数量方面可以互相参照,人在命运方面与天也相连在一起。数,数量。参,参照,即十二节大骨头与十二个月相参照等。《淮南子·精神训》:“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以心为主。”

(3) “内有五脏”二句: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按《黄帝内经》的说法,肝属于木,心属于火,脾属于土,肺属于金,肾属于土。与上引《淮南子》的说法不同。

(4) 计虑:筹划思虑。

(5) 暗肤著身:暗暗地附着在人身体上。肤著,附着。

(6) 弇(yǎn)合:密合。弇,通“奄”,遮蔽、覆盖。

(7) “于其可数也”二句:能用数目来计算的,就以数来相“副”,即相符合。如天的四时、五行、十二月、三百六十日与人的四肢、五脏、十二大骨节、三百六十小骨节相符合。

(8) “不可数者”二句:不能用数目来计算的,则以其同类来相“副”,即相符合。如人头圆像天、足方像地等。“副数”与“副类”是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中比附天人相类的两条重要原则。

(9) “皆当同而副天”二句:“副数”与“副类”两种情况都要“副天”,在这个层面是一致的。一,天人一致、天人同类。

(10) 陈其有形:陈列出可以看见的人的有形的身体。陈,陈列。有形,指人的身体如四肢、百骸、五脏等。

(11) 著其无形:显示出不可以看见的人的无形的精神情感。著,显示。无形,指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等精神性的内容。

(12) 拘:捕捉,限制。

(13) 相中:相合。

【译文】

天地的符信,阴阳之气的副本,常常设置于人身之上。人的身体好像是天,人身上存有的数目与天相参照,所以命运与天相连。上天以一年的数,来形成人的身体,所以人的小骨节有三百六十六节,和一年的日数相符合;人的大骨节有十二节,和一年的月数相符合;人的身体内有五脏,和五行的数目相符合;人的身体外有四肢,和四季的数目相符合;有时眼睛张开而有时眼睛闭上,和白天、夜晚相符合;有时刚强而有时温柔,和冬季、夏季相符合;有时悲哀而有时欢乐,和阴气、阳气相符合;心有筹划思虑,和天运行的度数相符合;人的行为中有伦理尊卑,和天地相符合。这些都暗暗地附着在人身体上,跟人同时存在。通过比较便能发现天人同类而密切相合的关系,对于可以用数目来计算的,可以在数目上相符合;对于不可以用数目来计算的,可以在类别上相符合。不论是数目相符合,还是类别相符合,都应该和天相符合,天人一致、天人同类。所以陈列出可以看见的人的有形的身体,来显示出不可以看见的人的无形的精神情感;捕捉可以用来计算的,来显示不可以计算的。这就是说天人感应之道也是依照类别来相互感应的,就好比从形体而言,天与人在数目上是相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