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充满诱惑,金钱、权势、美色等等无一不在向我们招手。面对种种诱惑,在选择之前我们应该想好自己要的是什么。目标越坚定,步履越从容。

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处

一切事情,无论对错,只要过去了就不要背负精神的重担。坦然地面对困境,人就会更理智;坦率地面对朋友,路就会更开阔;坦诚地面对过去,你就会更睿智。

弘一法师在讲解佛遗教经的时候曾说:“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

他也曾劝诫世人:“人生在世都希望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幸福快乐由哪里来呢?绝不是由修福而来,今天的富贵人或高官厚禄者,他们日日营求,一天到晚愁眉苦脸,并不快乐。修福只能说财用不虞匮乏,修道才能得到真幸福。少欲知足是道,欲是五欲六尘。无忧无虑,没有牵挂,所谓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事实真相清楚,心就安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迷,处世待人接物恰到好处,自然快乐。”

一般来说,做事情和看待一件事情的不同想法和观点,决定了人与人内心想法的不同。来看看这师徒二人的迥异想法吧:

一天,坦山和尚与徒弟在去某地说法的途中遇到了一条小河,河水虽不大,也不湍急,但因为刚下过大雨,河沟泥泞不堪。

师徒二人正准备渡河时,后面来了一位穿着得体、体貌端庄的年轻姑娘。姑娘行色匆匆,好像有急事要办,但是到了河岸边后却面露犹豫之色。

看到这一情景,坦山和尚便上前对姑娘说:“施主,贫僧背你过去吧!”

紧跟在他后面的小沙弥听到坦山和尚的话,心里不解,嘀咕到:“平日里师父教导我们,不能接近女色,为什么今天自己却犯清规呢?”

小沙弥本想当场问师父,但是又怕惹怒师父,只得忍受九回肠的折磨,闷闷不乐地跟在师父后面。

很多天过去了,小沙弥还在为当日师父背姑娘过河的事情冥思苦想。一天,他终于憋不住了,于是问坦山和尚:“师父,您经常教导我们,出家人不可以亲近女色,可为什么前些日子,您却背漂亮的女施主过河呢?”

坦山和尚听了小沙弥的问话,讶异地回答道:“我背那位女施主过河后,就把她放下了,没想到你却把她紧紧背着,到现在都还没放下来!”

其实,坦山和尚背那位姑娘过河,完全是出于善念。他的心里早就把姑娘的事情放下了,而小沙弥的烦恼,完全是自己找的。所以说人之所以烦恼,之所以不能放下,是因为情执,放下情执,才能活得自在。

弘一法师把放下看做一种内心境界,放不下便饱受折磨,放得下便能坦然自若。凡事放得下,是因为没有欲念,内心没有欲念,才能不受忧虑所扰,才能心地坦然,只有心地坦然,才能将一切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你苦苦追求而不可得的东西便会在无欲无求中悄然到来。

付出必能硕果累累

因果也即付出与回报,善恶终有报,付出会通过相应的形式表达出来。只要你相信因果,并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收获在你付出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弘一法师对于因果的见解颇深,他曾给他的善友们讲过由于开悟而最终修得正果的一个修行故事:

世尊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周利檠陀伽者,根机很钝,其兄教他读诵上项偈子,经过三个月之久都背诵不出来,认为不可造就,令其回家,他哭泣不肯去。世尊见到,教他两句偈,后来他证得罗汉,大开圆解,辩才无碍。世尊说周利檠陀伽前生是一位三藏法师,会讲经说法,但是吝法,教人总要留一手,所以今生得愚痴报。

周利檠陀伽所学的两句偈是:“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生。”教了上一句,下一句又忘了;教了下一句,上一句又忘了。以周尊者之钝才尚能证到罗汉,我们比他总好一点,若今生不能成就,毋乃太自弃了。

对于世人来说,相信因果并非消极认命,而是在确定了目标后,将目标当成一粒种子,想要让它生根发芽就要给它施肥浇水,有耕种必有收获,有付出必有回报。

从佛学上来说,法是无影无形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想要求得真法,只需潜心修行便是真正的付出。唐朝名相裴休,是一位学禅的居士,他曾将自己参禅的心得记录下来并编印成册。

有一次,他将自己的书籍呈送给黄檗禅师,希望能得到黄檗禅师的指点。黄檗禅师接过之后,随手往桌上一扔,许久之后才问裴休:“你能够懂我的意思吗?”

裴休诚实地回答:“我不懂大师的意思!”

黄檗禅师便开示道:“‘禅’是教外别传,不设文字的,你把佛法真理写在这个上面,是扼杀了佛法的真谛,也失去了悟道的真意,所以我才不看。”裴休听了以后,对禅更加契入,对黄檗禅师也更加敬重,并作颂赞曰:

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八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示何人?

黄檗禅师看了以后,并没有任何的评论之意,只道:“心如大海无边际,口吐红莲养病身,自有一双无事手,不曾只揖等闲人。”真正的佛法需要潜心修行,认真领悟,不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文字就可以诠释出来的。

有因必有果,有怎样的付出必有怎样的收获。如果苦修善学,愚钝之人也能成正果;如果只想诠释禅佛,必然无法到达真境界。

人生如修佛,如果相信因果,懂得付出,便会修得正果,你的一切苦修将结出累累硕果!

不受诱惑心境更开阔

一个人要想不受外界诱惑很难,诱惑之所以被称为诱惑,是因为其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旦遇到,没有清醒的心智,理性的思维,很容易陷入其中。如果想拒绝诱惑,就要把心放得远一些,把目标定的更明确。

弘一法师在讲经说法时曾提到智者大师的一句话:“世间色、声、香、味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著。”

他解释说:“‘色、声、香、味、触’是五尘,属于物质,再加上一个‘法’,名为六尘,法属于知识。眼所见者为色,耳所闻者为声,鼻所嗅者为香,舌所尝者为味,身所接触者为触。这都是外面的环境,容易迷惑人,令人生起贪嗔痴慢。为了追求物欲享受,使人生起爱著,一爱一执著,毛病就来了。心被境界所转,即是凡夫。”

佛在一切经论中,常常提醒我们要修行,行是生活行为,在生活行为中难免发生很多错误,修正错误的行为谓之修行。五尘都是虚假的,可以受用,不可以爱著。佛菩萨对五欲六尘亦享受,但不执著,没有爱、取、有,没有分别执著,永远在定。

佛祖给弟子解释禅理的时候特别擅长通过故事的形式将晦涩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徒弟们也是百听不厌。一天,佛祖就给徒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皇帝想在皇宫内修建一座寺庙,于是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和工匠,希望能够把寺庙修建得华美。

被找来的有两组人,其中一组由京城里有名的设计师和工匠组成,另一组则是附近寺院里的几个和尚。皇帝有点犯难了,一个是建筑的行家,一个是最熟悉庙宇的行家,到底谁建的寺庙会更好呢?于是,皇帝决定让他们公平竞争。

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在三天之内,各自去整修一座小寺庙,到时候他会亲自验收。

工匠们向皇帝要了很多颜色的颜料,又要了很多的整修工具;而和尚一组只要了一些抹布和水桶等清洁的工具。

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两组人员所整修的寺庙。他发现工匠们所装修的寺庙,以非常精美的图案和巧夺天工的手艺将小寺庙装饰得非常华美,皇帝很满意地点点头。

接着,皇帝去看和尚们整修的寺庙。当他看到眼前的景象后整个人都呆了,和尚将寺庙内所有的东西擦拭得干干净净,使其展示出了它们原来的色彩。那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是被工匠们装饰的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了这座寺庙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着这一切。

皇帝在这座寺庙面前站立了许久。当然,胜负也就不言而喻了。

追求外在的浮华是一种诱惑,当用心去沉淀的时候,外在的浮华只不过是跳梁小丑一样的角色,真正有魅力的是那颗至真至纯的心。工匠们追求外表的浮华,是想以精湛的手艺取悦于皇上,而和尚们能将心放得更远,他们没有拘泥于取悦皇上的庸俗心理,而是将心境放得更远、更纯,所以他们才能将寺庙的本来面目呈现于世人。

这就像人们追求的目标,越是刻意雕琢离目标越远,只有以一颗淡定的心,一份不受任何诱惑的开阔胸襟去追求,你才能有最终的美好与收获。

贪爱容易迷惑心智

贪爱会让人见利忘义,其实这利只是蝇头小利,根本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只是沿途诱惑我们的风景,所以,即便是再诱人的风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赶路,不要为了满足小小的贪爱之心而荒废了自己既定的目标。

弘一法师在讲解七趣经文的时候曾经这样对信徒解释贪爱:“贪爱是饿鬼道之业因,愚痴是畜生道之业因。”佛法是什么?佛是觉的意思。法是一切万法,对一切万法觉而不迷就是佛法。嗔心一起来就迷了,觉性就丧失了,故称失佛法之根本。我这次在圣荷西讲经,有人提出学佛总是进进退退的问题,这是因为在修学过程中,功夫不够,没有得到法喜,古人学佛,最初五年学戒,遵照老师的教诲,依照老师指定的课程用功,第一个阶段成就,即能得到法喜。精神饱满,不易疲倦。

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看古今大德,修学不疲不厌。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眠时间很少,修持不懈,勇猛精进,其精神是由法喜中来的。心里很想修善行,行善事,但被三毒障碍,不能自主。种种恶口之府藏乃是口业的来源,修行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时时刻刻要警惕,回光返照,此之谓觉察,也是禅宗的观照工夫。这种觉察能让人保持清醒,不是本心。人一旦陷入贪爱,其心智将去,其内心也将变得浑浊不清。

贪爱的确容易迷失本心,朱慈目居士,是一个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有一天,他去拜访佛光禅师,见面后,他问道:“大师,我虔诚的拜佛已经有二十年了,但是我感觉最近在持佛号的时候,好像与往常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道:“有什么不一样呢?”

朱慈目居士回答道:“过去我在持佛号的时候,感觉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嘴里不念,心中仍然能感觉到佛声绵绵不断,就是不持佛号,那种声音仍像源泉一样,会自动在心里流淌。”

佛光禅师说:“这非常好呀!说明你念佛已念到净念相继,与佛相应,找到自我的真心了。”

朱慈目道:“但现在不行了,感觉不到那种声音了,所以我现在很苦恼,觉得自己的真心不见了。”

佛光禅师疑惑地问道:“真心怎么会不见了呢?”

朱慈目苦恼地说道:“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的净念消失的无影无踪,想要找也找不回来了。禅师,我非常痛苦,请您告诉我,我该到哪里去找我的真心呢?”

佛光禅师笑着说道:“你应该知道,真心就在你的身上。”

朱慈目说道:“可我为什么感觉不到了呢?”

佛光禅师说道:“因为你欲念不绝,和贪爱之心打交道,所以真心就离开你了。”

信徒朱慈目听后,似有所悟。

佛光禅师继续说:“正如永嘉大师所说‘君子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人为什么会迷惑呢?是因为虚妄贪爱覆盖了真心,迷失了自我。迷惘痛苦并不可怕,只要丢掉心中的欲念和虚妄,就可以重新找回自我。可怕的是丢失了自我,却不知道悔过,这样就会一直在错误里打转,永远迷失真我。

最精进的智慧

意动则心动,念由心生,心念平和才能智慧过人。越是霸气十足,越是坚定从容,越应该不为外物所扰。心中时刻记着自己的目标,才是最精进的智慧,才能事业有成。

弘一法师一直教化世人要心念平和,不张扬,不外显,即:发心学道,如道业有成。只可自己知道,不必向人家说,说了他未必信,反而生毁谤。

“端坐正思惟”这句话不能看呆,六祖大师在《坛经》中讲“坐禅”并不是打坐,坐是不动,心不动叫坐,对五欲六尘不动心谓之坐。禅是不著相,外不著相日禅,内不动心日坐。

石屋禅师在外云游说法时,碰到了一位青年男子,畅谈之下,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两人一同投宿到一家旅店。

半夜,禅师听见有人在他的屋子里蹑手蹑脚地走动,于是问:“天亮了吗?”

一个青年答道:“还没有!”

禅师再次开口问道:“你到底是谁?”

方回答:“小偷。”

石屋禅师道:“喔!你原来是一个小偷,这是第几次了?”

对方回答:“数不清了。”

石屋禅师问道:“每偷一次,你会快乐多久?”

“那要看偷到的东西的价值了!”对方回答。

石屋禅师又问道:“那你的快乐能够持续多久呢?”

对方回道:“几天而已,过后仍旧是不快乐。”

石屋禅师说:“哦,原来只是一个鼠贼,为什么不做一次大的呢?”

对方问:“原来我们是同道中人,你一共做了多少次啊?”

石屋禅师回道:“只有一次而已,但让我终生受用啊!”

对方急忙问:“在哪里偷的,能告诉我吗?”

禅师突然抓住这个青年的胸口问道:“这个你懂吗?这个是无穷无尽的宝藏,如果你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他,毕生受用不尽。”

一语惊醒梦中人,青年从此改邪归正并且拜石屋禅师为师,后来成为了有名的禅者。

很多人就像是故事里的青年一样,自心本贮藏着无穷无尽的宝藏而不知道,常因图一时之快,心念一起便误入歧途。妄失本性的人又怎么能够得到永远的快乐呢?又怎么能有真正的收获呢?

大师教化:真正修行的人最要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是否与佛的教诲相应。少批评人,少说是非长短。身口意三业,口业最易犯,往往障碍了自己与大众的修学。少发议论,心中自然清净慈悲。“无知”即古人所讲的大智若愚,心中有真实的智慧,在修持方面,永远精进不退,懈怠堕落都能离开。

不炫耀是大智慧

有些事情,不用解释,也不用炫耀,成功是属于你的,美好是属于你的。如果你拥有着近乎完美的一切,很少有人能不生嫉妒之心。低调和淡定是心智的成熟,是成长后的大智慧。

弘一法师曾提到翠严禅师韬光养晦的过人智慧: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

弘一法师将该观点为大众解释说:“与大众相处或独处绝不能炫耀自己,显露自己的才华。要做到韬光养晦,必须如痴如聋。修行人不要知名度,人一出名,嫉妒、障碍、陷害、诽谤全来了。培养自己的真实智慧,智慧靠养,不是学来的。”

逞口舌之快,显示和炫耀自己,是最愚蠢的做法。有一次,丹霞禅师去拜访慧忠禅师,不巧的是,慧忠禅师刚好正在小憩,于是丹霞禅师便问慧忠禅师的弟子:“请问,你的师父慧忠禅师在家吗?”

弟子刚刚领会了一些禅理,想在丹霞禅师前卖弄,于是回答道:“在是在,只是不会客。”

丹霞禅师故作惊讶地说:“啊!你回答得真是太深奥了,我根本就没有办法明白。”

弟子听到丹霞禅师在夸奖自己,于是更加骄傲地说:“就算你有佛眼,也看不到他。”

丹霞禅师笑着说:“年轻有为啊,不愧是龙生龙、凤生凤。”

慧忠禅师醒来后,弟子便把丹霞禅师来访的经过告诉他,并把自己与禅师之间的对话大肆吹嘘了一番。他本以为师父会夸奖他,谁知道,慧忠禅师听了之后,狠狠地批评了他,并打了他20棒,最后将他逐出了山门。

丹霞禅师听说此事后,由衷地佩服慧忠禅师:“真不愧为南阳第一禅师啊!”

修行的人,是绝对不能逞口舌之争的。禅没有成见,当赞美的时候赞美,当批评的时候批评。

到处卖弄自己,对事物却一知半解的人,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正所谓满瓶子的水是没有响声的,只有半瓶子的水才会发出响动,所以,要学会谦虚,学会躬行。

读书学到的多是知识,儒家说:“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因为不是你自己领悟的。智慧是由定来的,不是外来的,要养。心清净到一定的程度才产生智慧,因定生慧。内不动心,外不著相,内外是二,二都没有就是一,才能达到一真法界。如仍有内外,仍在十法界中。众生要懂得养智养慧,炫耀是愚钝,只有真正得到大智慧才能成为一届英才。

定力才是真功夫

生死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参透。如果一个人有从容面对生死的定力,那他一定会有大作为。处变不惊已经值得惊叹和赞扬,临生死而不变色则一定是定力的真功夫。

弘一法师也曾就生死定慧与信徒和大众交流过,他先问了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来引导大众:“如果在生死交关的时候,你有什么办法呢?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也是修行人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问题。黄泉路上无老少,人人都应警惕,有充分准备,临时就不会慌张。平时要作工夫,这一天到来就能派上用场。”

禅宗如不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纵然有定功,如大限来临心不乱,看他定功的深浅程度可以升天,但出不了三界。宗门大德,晚课都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经》。平常把这一句佛号念好,到临终时,阿弥陀佛必来接引。幸勿临渴掘井,等病苦现前才找几位同修助念,效果很小,恐无济于事。可能随业力乱撞到三途,三途容易进去,但很难出来。

生死不是问题的终结所在,而是一种心智的成长和定慧。这需要渐行渐悟。学徒修禅也是如此。

一日,弟子问禅师:“师父,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清净呢?”

禅师微微一笑道:“有个人听了算命的话,说他眉头发光,当天就能成为富人,于是他就直接走到了人家的银楼里,当着人家的面去拿钱柜里的金银财宝,结果被人抓起来送到官府。县太爷问他‘你怎么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拿别人的东西呢?’那人回答道‘我只看到了钱,没有看见其他人!’”

禅师接着说:“在有禅心的人眼里,看到的都是尘埃!”

弟子又追问道:“那怎么才能成佛呢?”

禅师厉声道:“你在外云游,在庙宇与深山行走,可曾找到你的安身之处?如果只会攀山涉水的走来走去,那只不过在浪费草鞋而已,就等着阎王跟你收草鞋钱吧!”

弟子不依不饶地又问:“那怎么才能成佛呢?”

禅师抚掌大笑道:“好!意志坚定的人将你踏破的草鞋扔掉,光着脚行走,没有任何的束缚,没有任何的烦恼。不必为草鞋破了磨脚而担心,不必为了草鞋钱而担心;意志不坚定的人,心里挂念的太多,忧虑太多,心里都被装满了,千门万户都封锁了,还安什么身,立什么命!”

弟子看了看自己的草鞋,灵光一闪,顿悟了。

定力不仅仅是坚强的意志,还是一种化险为夷的能力,是一种潜在的处变不惊的心智。心智的最高境界是能参透生死,坦然面对。一个有着强大定力的人,已经将一切尽收眼底,在这种心境下,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他都能够怡然自得。

认清事情的根本

聪明人遇到问题会先沉静下来,总结和反思。愚钝的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情绪浮躁,然后发泄情绪。有些时候,问题恰恰出在自己身上。所以人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以理性的态度看待问题,先反思自己,这样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弘一法师在说法时曾举过一个例子:“照镜子看见鼻子上有一墨点,很讨厌,擦镜子一定没有用。外面的如同镜子,境界是缘,引起了心中的好恶是非。如回光返照,观察自心,即能觉悟。”

修道的人知道是非好恶是内心起了分别,外面并没有是非好恶。万法平等,万法如一,无高下之分。是我们起了错觉,才有善恶是非。

有些时候,我们无法开悟不是外界环境的原因,而是因为没有认清自身,释迦牟尼为了让弟子开悟、自省自身,也曾借马喻人开示弟子。

一天,释迦牟尼在精舍中静坐,出去化缘的弟子先后回到了精舍,他们一个个神态安详,精神抖擞。回来的弟子在水池边洗去身上的尘土后,到精舍等待佛陀开示。

佛陀结金刚座,等所有的弟子都回来之后,慈祥地说:“世界上有四种马:第一种马在主人为他配上马鞍、套上辔头后,能日行千里,而且能根据主人扬起的马鞭影猜测出主人的意思,自行变换速度和方位,这种能够明察秋毫的马被人们视为第一等良马;第二种马虽然不能根据马鞭影猜测出主人的意图,但是可以在马鞭抽到马尾时会意,然后奔驰飞跃,反映虽然不及第一种马灵活,但是也很灵敏、矫健善走,也算得上是好马;第三种马不论主人怎么鞭打它,都不能会意主人的意思,反应迟钝,直到主人忍无可忍,开始使用暴力,它才明白主人的意思,然后顺着主人的命令奔驰,这种马是后知后觉的庸马;第四种马比前一种反映还要迟钝,甚至有点冥顽不化,直至主人盛怒之下,它才如梦方醒,放足狂奔,这是愚劣无知的驽马。”

讲到这里,佛陀突然停了下来,然后温和地看着精舍里的弟子们,他发现弟子都在聚精会神地听,于是微笑着继续说:“这四种马其实就是四种众生,第一种人听闻世间有无常变异的现象、生命有陨落生灭的情境,便能悚然警惕,奋起精进,努力创造崭新的生命。这好比第一等良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不用等到死亡的鞭子抽打在身上后才追悔莫及。第二种人看到世间的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生命的起起落落、无常变化,能够及时醒悟,并及时鞭策自己,丝毫不敢懈怠。这好比第二等好马,鞭子才打到皮毛上,便知道放足驰骋。第三种人要比前两种人迟钝,当他们看到自己身边的人经历死亡的煎熬、肉身破灭,目睹骨肉分离的痛苦,经历颠沛困顿的人生,才开始恐怖惊惧,善待生命。这好比第三等庸马,非要受到鞭杖的切肤之痛,才能翻然省悟。第四种人最愚钝,只有当自己被病魔纠缠,四大离散,如风前残烛的时候,才悔恨当初没有及时努力,在世上空走了一回。这好比第四等驽马,受到彻骨彻髓的剧痛,才知道奔跑。然而,一切都为时过晚了。”听了佛陀的开示,弟子们早已开悟,于是各个闭目冥想,自省自身。

认清事情的本因是人的境界的一种开悟,心若开悟,其意便随行随动,其行也将随之而变,鸿鹄之志也需要配以翱翔的能力和智慧才能得以施展。

心永远是定的

如果心永远是定的,人就永远是理性的,他的智慧也就时刻为他服务。如果心念被打扰,就像石块落入水中,必然引起内心的层层涟漪,当情绪迷了心窍,一切纷扰就会纷至沓来。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弘一法师在对善友说法的时候也曾提到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思己过,哪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

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幡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

修行人对于自己不相干的事不要去听,也不要打听,不必想知道。古人说:“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时是非多。”凡是对于清净心有妨碍者,都要远离,反之,心就迷了。

口舌是非若起于别人,大多时候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口舌是非起于身边的至亲至爱,有时候我们将无法抵挡,那么听信口舌之后的恶果也只能自己承受。

来看看这样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口舌迷惑吧。一天早上,佛陀与弟子们前往毗舍离城,途中经过犁越河畔时,发现有一艘渔船捕到一条大鱼,数百名渔民们费尽力气才将大鱼拉上来。但是当大家看到鱼时,不禁目瞪口呆——这条鱼身上,竟然长了上百个头,有的像驴,有的像马、有的像骆驼、有的像虎、有的像狼、有的像猿猴、有的像狐狸……叫得出名字的、从未见过的,一应俱全。

就在众人错愕惊慌之时,佛陀安详地走到百头鱼身边,询问了三次:“你是迦毗黎吗?”

鱼皆答:“是。”

佛陀又问:“当初教养你的人,现在在什么地方呢?”

鱼说:“她已经堕入阿鼻地狱,经受苦难……”

听到百头鱼竟然会说话,众人更加疑惑,于是请求佛陀详解鱼的来历。

原来,在迦叶佛时代,有一位婆罗门老来得子,起名叫迦毗黎。迦毗黎非常聪明好学,从小到大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从不曾让父母失望。后来,年迈的婆罗门过世了,迦毗黎与年老的母亲一起生活。

一次,母亲问迦毗黎:“孩子啊,你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吧!”

迦毗黎诚实地回答:“不,母亲,迦叶佛的智慧非常广大,不是我能比得上的!任何人有疑问去请教他,都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可是,我却有许多问题答不出来。因此,总是会有人嘲笑我。”

对儿子寄予厚望的母亲说:“那么你何不去学佛法呢?这样,你就不会输给他了。”

迦毗黎又诚实地说:“母亲,您不明白,一切佛法,以恭敬为本,为成无上大道,必须发恭敬心出家,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才能真正体悟佛法的深义。”

听到此话,母亲有些犹豫了,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怎么舍得让他出家呢?但她又实在想让儿子成为全天下最聪明的人,于是说道:“好,我就让你去出家学佛,可是我们约定在先,一旦学成了,你就要赶快回来孝顺我。”

单纯诚实的迦毗黎进入了僧团,开始研读佛法,以他的聪明才智,很快就了解了经典的道理。每隔一段时间,他的母亲就会去探望他,并满心期待地问:“孩子啊,你现在学得怎么样了,可以胜过迦叶佛了吧?”可是诚实的迦毗黎一次又一次摇头。

终于有一天,失望的母亲忍不住对儿子说:“我教你一个可以成为最聪明的人的方法!听着,以后只要有人说法胜过你,你就用不屑的口气回骂他‘你们真是太愚痴了,没见识!比猪头还不如……’这样,就没有人敢再说下去,也没人再敢讥笑你了。你就是最聪明的人了。”

诚实天真的迦毗黎受到母亲的诱惑,加之想到自己如此努力还是不能赶上迦叶佛,心里不免急躁了起来。从此,他真的开始用骂人的方法来掩饰自己的不足,来回击别人的嘲笑。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原本纯真、诚实、善良的迦毗黎,变得愈来愈傲慢,愈来愈口恶。他用他能想到的一切动物来骂人,甚至用这些来侮辱圣者。

最终,迦毗黎招感堕为水族的恶果,身上长满了百余颗畜生头。而她的母亲也下了地狱,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

聪明才智随然可以带来荣耀,但是却无法克制恶念对任性的侵蚀,千万不要轻信那些可以使自己变得堕落的秘方,相反要时常反省、化度自心的迷惑。

弘一法师曾启示大众在生活中开悟自己,他说在日常生活中常发现自己的过失就是开悟。悟了才能改过自新。自己有过失而自己不知道,有人说我的过失,若是修行人马上向此人恭敬顶礼;迷惑的人听了,马上就发脾气。身是假的,心是真的。身比作佛堂,心比作佛像,心不可动。一个人独处也是如此,在热闹场面心仍不动,赞叹毁谤亦不放在心里,心永远是定的。心中无事就不夹杂,净念相继就不间断。

弘一法师这份淡定坦然的心境能托起人们的梦想,能让人以一颗修为之后的智慧心面对一切繁杂。有些事情,心境坦然不受束缚,事情反而不攻自破,发生了转机。

不固执心性更通达

水绕山而行,遇海而入,遇到分水岭就分流开来,遇到汇合口就汇聚一处,它的不固执,它的筋骨柔顺让它川流不息,永远充满生机。人只有像水一样才能以万变之姿应对万千局势,使生活更顺畅、心性更通达。

弘一法师在讲到随缘而变时,就非常赞同佛眼禅师对于随缘的解释:“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

他向大众解释道:“报指身体,缘指这一生遭遇的环境,我们这一生的境遇,全是虚幻不实的。觉悟的人生活随缘就自在了;不觉悟的人造作强为,以自己的心意为所欲为,就是造业。虚幻的世间无常,人命苦短,祖师们嘱咐我们随家庭之丰俭,安分度日,无论苦乐顺逆均属三世因果。”

觉悟之人心中清楚,在日常生活中,心清净不动。佛弟子大迦叶尊者修苦行,心地清净,智慧圆满。善财童子生于富贵家庭,心中亦如如不动,不为环境所转,此之谓道在其中,道是觉悟的心。

在生活与环境变化之中,被环境所转而不能觉悟就应当忏悔,自己努力悔过。一切随时、随性、随悲喜才是心性通达的最高境界。

寺院的地面到处盖满了枯黄的小草,小和尚觉得很难看,于是对师父说:“我们重新种些草吧!”

师父回答道:“不急,随时。”

终于到了播种的季节,老和尚和小和尚开始忙碌着种草。

“不好了!师父,好多种子都被吹飞走了。”小和尚惊恐地喊道。

老和尚笑了笑说:“没关系,吹走的大部分都是空的,就算是洒在泥土中也不会发芽的。一切随性!”

这时候,飞过几只小鸟啄食草粒。

“真要命!师父,草籽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跺脚。

老和尚依然笑呵呵地说:“没关系的,草粒多着呢,吃不完的。一切随遇!”

半夜时分,一阵暴雨铺天盖地倾泻而下。

第二天一早,小和尚惊叫道:“师父,这下可全完了,草籽基本上都被大雨冲走了!”

老和尚走过来,缓缓地说道:“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一切随缘!”

一个星期之后,原本光秃秃的地面上居然长出了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点点绿意。

小和尚高兴地拍手欢呼。

师父看到后说:“随喜!”

为人处世之道就是不要刻意地去强求,去改变任何人或者物,正所谓“遇事强求,徒伤感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要顺其自然,不抱怨、不躁进、不强求、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这是一种大觉悟,只有心性旷达才能以柔克刚,以智胜勇,人生才能顺畅圆满。

心安就是圆满

人生在世,有人是为证明自己,有人是为改变世界。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一路奋斗,但当你置身于名利场上之时,当你面对孰轻孰重的抉择和金钱的诱惑时,一定要做个正确的抉择,求得一份心安。人生即将终结之时,回头看看自己做所的每一个决定都无愧于心,那将是人生少有的圆满。

弘一法师如此评价世间的金钱、名利与浮华生活:“自古以来世间人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不怕因果,造了许多罪恶,此迷惑颠倒之人所喜爱,真正觉悟的人不要。纵然得到也不要,为避免祸害,成全功德,有利与大家享受。仔细想想道理不难明白。人在世间一切享受够用就行了,衣服够穿就行了,吃能吃多少?住房能遮避风雨就行了,不必大厦别墅。在美国我见过很大的住宅,设备豪华,我在里面坐坐很舒服,喝喝茶,享受享受,但是主人苦了,为收拾房子,操心受累,受很大压力,所为何来?聪明人应不做糊涂事。”

大师对俗世的生活如此评价是教化世人追求生活上的简单和内心的圆满。他用故事教化世人要克制自己,不贪心才能获得圆满。

很久很久以前,悉达多太子来到一棵菩提树下,面向东方,端坐于用吉祥草制作的菩萨座上,并发誓:“如果不成佛道,终不起于此座。”

经过了四十八天的静思冥想之后,太子终于证得大神通。就在这时,菩萨座所涌现的祥光瑞气将魔宫遮蔽住了,惊动了魔王波旬。

波旬得知悉达多太子修成了菩萨道,万分震怒,立刻派出魔兵魔将前去破坏太子的修持。

魔王先派遣了三个妖艳的魔女,企图用美色来诱惑太子。魔女使尽种种媚态,说尽了甜言蜜语,劝请太子回宫继承王位,享受荣华富贵,不要在这里苦苦修行,但是太子始终不为魔女所动。

为了给骚扰他的三个魔女一点教训,悉达多运用神力将魔女变成了满脸皱纹、丑陋不堪的老太婆。三个魔女用尽了所有的魔力,仍然无法恢复原貌,于是跪在悉达多太子面前流泪忏悔,恳求太子慈悲救度,还她们美貌。

得知美人计失败之后,魔王怒火冲天,亲自率领众多魔兵魔将,前来找太子兴师问罪。

太子平静地对波旬魔王说:“我过去广修功德,供养无量诸佛圣贤,福德智慧不可思议,并不是波旬你的魔力所能摧毁的!”话音刚落,只听到轰然巨响,剎那间,魔王应声倒地。其他魔兵魔将见此情景,一齐下跪,虔诚地对太子求哀忏悔,希望能悯念他们的愚痴无知。太子以慈悲为怀,原谅了他们。

最终,太子经过精心修行,突破了各种考验,修成正果。

世间人也要经受得住生活的各种诱惑,坚定自己的信念,加强自己的定力,不要轻易为欲念俘虏。只有坚持了操守,坚持住了原则,才会使你的道德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升华,成为一个更加受人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