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辜讲

提到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当时的俾斯麦)时,孔子的一位学生(子路)说:“管仲和另一位官员(召忽,春秋时齐国人,喜欢研究军国治理之事,公子纠曾聘其为师)同为国君大儿子(公子纠,春秋时齐国公子,曾与公子小白争夺王位,后被杀)的老师,年轻的王子(齐桓公)为获得王位,杀害了哥哥,另一位官员(召忽)宁愿与其学生一起死,以死殉职,而管仲却没有死。这么看来,难道管仲是一位有道德的人么?”

孔子回答:“这是因为管仲的伟大贡献,他的国君能够将帝国的王侯召集到一起,避免了当时的战争。怎么能说他违背了道德品质呢?像这样一个人,怎么能说他违背了道德品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