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辜讲

孔子说:“过去人们为了自身利益而去学习,现在人们为了打动别人而去学习。”

辜解

夫明道者明理也,理有未明而欲求以明之,此君子所以有事于学焉。当此求理之时,吾心只知有理,虽尧舜之功不暇计,况荣辱贫富贵贱乎!盖凡事无所为而为则诚,有所为而为则不诚,不诚则伪矣。为学而不诚,焉得有学。此荀子之学所以不纯粹也。

犹忆昔年张文襄赀遣鄂省学生出洋留学,濒行,诸生来谒文襄,临别赠言慰之曰:“生等到西洋宜努力求学,将来学成归国,代国家效力,戴红顶,做大官,可操券而获,生等其勉之。”云云。此与《荀子·儒效篇》勉励学者语又奚以异?余谓文襄之学本乎荀子者,盖为其务外自高,故未脱于功利之念也。昔孔子有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知此可以言学。

编者注

明白大道的人一定懂真理,有不明白的地方而想弄明白,这就是君子为什么需要学习。当追求真理的时候,他的心里只有真理,即使有尧舜那样的功劳都没时间计较,何况荣耀和耻辱、贫穷和富贵、尊贵和低贱呢!所有的事不带着目的去做就诚心,有目的去做而就不诚心,不诚心就是作假。做学问而不诚心,哪里能得到真正的学问呢?这也是荀子的学说不纯粹的原因。

还记得当年张之洞自费资助湖北留学生出国留学,将出发,所有的学生都来辞行,临别时张之洞赠言鼓励他们说:“你们到西洋应该努力学习,将来学成归国,为国家效力,戴红顶,做大官,可轻松完成。你们要加油啊。”这和《荀子·儒效篇》中勉励读书人的话又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张之洞的思想本来源自荀子,他们只追求外部表现,不能脱离功利心的束缚。以前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真正理解这句话才能讨论学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