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李百萬葉[2],柯條布中州[3]。天開青雲器[4],日為蒼生憂。小邑且割雞,大刀佇烹牛[5]。雷聲動四境[6],惠與清漳流[7]。

【注釋】

[1]清漳明府姪:清漳,唐代縣名,屬洺州(廣平郡),縣治在今河北廣平縣東北。明府,唐代對縣令的敬稱。聿,宋本無“聿”字,據他本補。李白稱其為姪,説明也姓李。《全唐文》卷四三五收李聿《茗侣偈》一首。小傳稱:“玄宗朝官清漳令,遷尚書郎。”

[2]“我李”句:唐朝皇帝姓李,自稱是老子李耳的後代。傳説李耳出生時其父指李樹以為姓。詩人和李聿都姓李,故用李樹故事,稱“我李”。葉,世。此句謂李氏家族已傳了百萬代。

[3]“柯條”句:柯條,枝條。比喻宗族支脈。布,分布。中州,指全國。

[4]青雲器:有高才美德的人。《文選》卷二一顔延年《五君詠·阮始平》:“仲容青雲器。”李善注:“青雲,言高遠也。”

[5]“小邑”二句:《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何晏集解:“孔曰:言治小何須用大道?”佇,等待。此謂李聿現在做縣令是大才小用,猶如用牛刀割雞;將來定會大用,猶如大刀等待宰牛。

[6]“雷聲”句:謂李聿的政績如雷聲一般震動了整個縣境。

[7]“惠與”句:惠,恩惠,給人以好處。清漳,水名。源出山西平定縣大黽谷,在河北、河南、山西三省邊境與濁漳水匯合後稱漳河。此句謂李聿政績給人民的好處猶如漳水一般流貫清漳地區。

絃歌詠《唐堯》[8],脱落隱簪組[9]。心和得天真,風俗猶太古[10]。牛羊散阡陌[11],夜寢不扃户[12]。問此何以然,賢人宰吾土[13]。

【注釋】

[8]“絃歌”句:絃歌,彈琴唱歌。暗用孔子學生子游絃歌而治武城之典。《唐堯》,琴曲名。《文選》卷一八嵇康《琴賦》:“雅昶《唐堯》,終詠《微子》。”吕向注:“《唐堯》、《微子》,操名也。”

[9]“脱落”句:脱落,猶脱略、脱易,不受拘束。簪組,猶簪纓,簪和帶子,古代官員的冠飾,用以固冠。蕭士贇注:“隱於簪纓之間,乃大隱居廛及吏隱之意。”

[10]“心和”二句:天真,指未受禮俗影響的天性。《莊子·漁父》:“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猶太古,猶,宋本作“由”,校:“一作獨。”據他本改。太古,遠古。二句謂心地和善保持着天真的性情,境内風俗仍保持着遠古時的淳樸。

[11]阡陌:田間小路。見前《古風》其二十四注。

[12]扃户:插門栓。

[13]宰:主宰,治理。

舉邑樹桃李[14],垂陰亦流芬[15]。河堤繞渌水,桑柘連青雲[16]。趙女不冶容[17],提籠晝成群[18]。繰絲鳴機杼[19],百里聲相聞。

【注釋】

[14]“舉邑”句:舉邑,全縣。樹桃李,劉向《説苑》卷六:“樹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其實焉。”

[15]“垂陰”句:言造福於民,留惠桑梓。

[16]“河堤”二句:渌,一作“緑”。柘,亦名黄桑,葉亦可飼蠶。連青雲,形容桑柘高大茂盛。

[17]“趙女”句:清漳縣戰國時屬趙國。古代趙地出美女。冶容,裝飾。此謂由於李聿的教化,趙地美女都不追求裝飾打扮。

[18]“提籠”句:籠,竹籃。此句謂婦女白天成群結隊地提着竹籃去采桑。

[19]“繰絲”句:繰絲,抽理蠶絲。機杼,絲織機。

訟息鳥下階[20],高卧披道帙[21]。蒲鞭挂簷枝,示耻無撲抶[22]。琴清月當户,人寂風入室。長嘯無一言,陶然上皇逸[23]。

【注釋】

[20]“訟息”句:訟息,指民事争訟不再發生。句本《文選》卷三〇謝靈運《齋中讀書》詩:“虚館絶諍訟,空庭來鳥雀。”李周翰注:“無俗理喧諍訟言之事,但見鳥雀來游。”

[21]披道帙:翻閲道教書籍。帙(zhì),書套,用布帛製成,後因稱一套書為一帙。

[22]“蒲鞭”二句:撲抶(chì),笞打。《後漢書·劉寬傳》:“典歷三郡,温仁多恕,雖在倉卒,未嘗有疾言遽色。嘗以為‘齊之以刑,民免而無耻’。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此謂李聿把蒲鞭挂在簷下樹上,只讓有錯誤的官吏知耻,而不用以笞打。

[23]“陶然”句:陶然,和樂貌。上皇,即羲皇上人,指伏羲氏。鄭玄《詩譜序》:“詩之興也,諒不於上皇之世。”孔穎達疏:“上皇,謂伏羲,三皇之最先者,故謂之上皇。”古人想像伏羲氏以前的人無憂無慮,生活閑適,故云“上皇逸”。《晉書·陶潛傳》:“嘗言夏月虚閑,高卧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此用以比擬李聿治理下清漳人民的生活。

白玉壺冰水,壺中見底清。清光洞毫髮,皎潔照群情[24]。趙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25]。過客覽行謡,因之頌德聲[26]。

【注釋】

[24]“白玉”四句:以白玉壺中水清澈見底喻李聿治政清明,洞察一切。鮑照《白頭吟》:“清如玉壺冰。”

[25]“趙北”二句:清漳在趙之北,燕之南。《後漢書·公孫瓚傳》:“前此有童謡曰:‘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二句謂南北都在傳播李聿的美政和高名。佳,一作“嘉”。

[26]“過客”二句:過客,詩人自謂。覽,咸本作“鑑”。頌德聲,宋本校:“一作得頌聲。”二句意謂自己聽到贊頌縣令的民謡,於是寫下了這首頌德之詩。

【評箋】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八:“我李”二句:柯葉亦非蔓生,移用他姓便淡。又評“問此”二句:可往,下便入套。又評“琴清”四句:四句可摘。

《唐宋詩醇》卷五:“天開青雲器,日為蒼生憂”,似范仲淹一流人物。“心和得天真”以下,循良之實,藹然可覩,為民牧者,直當書之於座右。

按:此詩當是天寶十一載(七五二)北上幽州途經清漳縣時所作。詩中所寫李聿無為而治,政簡訟息,民風淳樸,樂於耕織的情景,其中不乏誇飾之詞,實際上反映了詩人的理想政治。

行行且游獵篇[1]

邊城兒,生年不讀一字書[2],但知游獵誇輕趫[3]。胡馬秋肥宜白草[4],騎來躡影何矜驕[5]。金鞭拂雪揮鳴鞘[6],半酣呼鷹出遠郊。弓彎滿月不虚發[7],雙鶬迸落連飛髇[8]。海邊觀者皆辟易[9],猛氣英風振沙磧[10]。儒生不及游俠人,白首垂帷復何益[11]?

【注釋】

[1]《行行且游獵篇》,樂府舊題。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题作《行行游獵篇》。《樂府詩集》卷六七列為《雜曲歌辭》,題作《行行游且獵篇》。又有張華《游獵篇》,引《樂府解題》曰:“梁劉孝威《游獵篇》云:……備言游行射獵之事。亦謂之《行行游且獵篇》。”蕭士贇注:“《行行且游獵篇》即征戍十五曲中之《校獵曲》也。”

[2]“生年”句:生年,平生。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此句作“閑不讀書”。

[3]“但知”句:知,一作“將”。輕趫(qiáo),行動敏捷。

[4]“胡馬”句:謂胡地至秋天草熟而馬肥。梁簡文帝《隴西行》:“邊秋胡馬肥。”白草,《漢書·西域傳》:“鄯善國多白草。”顔師古注:“白草似莠而細,無芒,其乾熟時正白色,牛馬所嗜也。”

[5]“騎來”句:躡(niè)影,追蹤日影。《文選》卷三四曹植《七啓》:“忽躡景而輕騖。”李善注:“景,日景(影)也。躡之言疾也。”何矜驕,多麽矜持驕横。何矜,宋本校:“一作可憐。”非。

[6]“金鞭”句:金鞭,馬鞭的美稱。雪,一作“雲”。鞘,通“梢”,鞭梢。

[7]“弓彎”句:弓彎,宋本校:“一作彎弧。”滿月,蕭士贇注:“滿月者,彎弓圓滿之狀。”

[8]“雙鶬”句:鶬,鶬鴰,鳥名。即白頂鶴。《列子·湯問》:“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纖繳,乘風振之,連雙鶬於青雲之際。”迸,通“并”。髇(xiāo),響箭。宋本作“”(xiāo),據他本改。

[9]“海邊”句:海,指瀚海,沙漠。辟易,驚退。

[10]“猛氣”句:猛,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勇”。沙磧,沙漠。

[11]“儒生”二句:游俠,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征戰”。白首垂帷,用董仲舒故事。垂,一作“下”。《漢書·董仲舒傳》:少事《春秋》,“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評箋】

蕭士贇《分類補注李太白詩》:天寶以後,上好邊功,武士得志,儒生罕得進用,太白號為儒者,亦自歎耳。

胡震亨《李詩通》:《行行且游獵》始梁劉孝威,其辭詠天子游獵事,此詠邊城兒游獵,為不同。

《唐宋詩醇》卷二:揆文教,奮武衛,二者不可偏廢。此白憤時有激而作。蓋天寶以後,益好邊功,武士得志,亦世道之憂也。

按:此詩當是天寶十一載(七五二)李白在幽燕看到邊地少年游獵情況有感而作。前段寫邊地少年不識一字,只知游獵以敏捷自誇。每當秋草馬肥之時,揮鞭呼鷹出郊縱獵,彎弓滿月,射而必中,而且往往一箭射落二鳥,説明這些邊地少年射藝極精。後段寫游俠少年的射藝威振沙漠,使旁觀者都驚退躲避;從而感歎書生不及游俠人,白首窮經仍不免貧困潦倒。這顯然是對當時朝廷重武輕文的一種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