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秋浦長似秋[2],蕭條使人愁。客愁不可渡[3],行上東大樓[4]。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5]?遥傳一掬淚[6],為我達揚州[7]。

【注釋】

[1]秋浦:縣名,隋開皇十九年置,以秋浦水得名,屬宣州。唐永泰元年置池州,秋浦歸屬池州。即今安徽池州市。此組詩當是天寶十四載(七五五)游秋浦時所作。

[2]“秋浦”句:據《貴池縣志》記載,秋浦水長八十餘里,闊三十里。長似秋,長期蕭條如秋。

[3]渡:他本皆作“度”。

[4]大樓:山名。《江南通志》卷一六謂大樓山在池州府城南四十里。

[5]“汝意”句:儂,吴語自稱。不,同“否”,讀平聲。此以江水擬人,問江水是否思念自己。

[6]一掬:猶一捧。掬,量詞。《小爾雅·廣量》:“一手之盛謂之溢,兩手謂之掬。”

[7]揚州:胡震亨《李詩通》:“白時從金陵客宣,故不能忘情於揚州,然其意實在長安也。”

【評箋】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七:“秋浦”二句:音響清絶。又評“行上”句:東大樓,不雅,却不避。又評末二句:與石頭城下水何如?

《唐宋詩醇》卷五:觸物懷人,抑鬱誰語?澤畔行吟,深情宛露。自是騷人之緒。

按:此首表示自己“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莊子·讓王》);詩人寄言江水,可謂奇情妙語,含蓄深婉。

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頭[8]。青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9]。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10]。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11]。

【注釋】

[8]“秋浦”二句:黄山,指秋浦縣之黄山嶺,在清溪上游,俗稱小黄山。此言在秋浦夜晚聽到黄山猿猴的哀啼,可使人髮白。

[9]“青溪”二句:青溪,一作“清溪”,是。見《清溪行》詩注。隴水,隴頭的流水。古樂府《隴頭歌辭》(今《樂府詩集》卷二五收入《横吹曲辭》)云:“隴頭流水,鳴聲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斷絶。”極言隴水鳴聲悲切。

[10]薄游:短暫的游歷。薄,短暫。

[11]雨淚:流淚如雨。涙,咸本作“涕”。

【評箋】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七:首二句:又不獨人愁矣。又評“清溪”二句:此水何獨無情。

胡震亨《李詩通》評“何年”二句:望歸切而未歸乃雨淚,情故生於久游。

許學夷《詩源辯體》卷一八:太白五言律,如“歲落衆芳歇”、“燕支黄葉落”、“胡人吹玉笛”等篇,極為馴雅。然後人功力深至,尚或可為。至如……“秋浦猿夜愁”、“爾佐宣州郡”、“昨夜巫山下”、“牛渚西江夜”、“漢水波浪遠”等篇,格雖稍放而入小變,然皆興趣所到,一掃而成,後人必不能為。所謂人力可強,而天才未易及也。

按:此首寫客久思歸。

其三

秋浦錦駝鳥[12],人間天上稀。山雞羞渌水,不敢照毛衣[13]。

【注釋】

[12]錦駝鳥:秋浦所産之土鳥,形似吐綬雞,翎羽青黄相映若垂綬,非常美麗。

[13]“山雞”二句:山雞,又名錦雞、山雉。《博物志》卷四:“山雞有美毛,自愛其色,終日映水,目眩則溺死。”二句謂錦駝鳥羽毛極美,使山雞自慚不如,羞得不敢照水顧影。

其四

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14]。猿聲催白髮,長短盡成絲。

【注釋】

[14]颯:衰落貌。

【評箋】

陸游《入蜀記》:李太白往來江東,此州(池州)所賦尤多。如《秋浦歌》十七首,及《九華山》、《清溪》、《白笴陂》、《玉鏡潭》諸詩是也。《秋浦歌》云:“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又云:“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猿聲催白髮,長短盡成絲。”則池州之風物可見矣。然觀太白此歌,高妙乃爾,則知《姑熟十詠》決為贗作也。杜牧之池州諸詩,正爾觀之,亦清婉可愛,若與太白詩並讀,醇醨異味矣。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七:不應先出“白”字,用虚更佳。

按:此首謂客游秋浦忽然生白髮,乃猿聲催人衰老所致。

其五

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15]。牽引條上兒[16],飲弄水中月。

【注釋】

[15]“超騰”句:超騰,跳躍。《新序·雜事》:“子獨不見夫玄猿乎?從容游戲,超騰往來。”飛,一作“冰”。

[16]條上兒:指攀援在枝條上的幼猿。

按:此首描繪秋浦樹林中白猿的活動:跳躍飛騰,牽引幼猿,飲水溪中,水中弄月。是一幅逼真的風景畫。

其六

愁作秋浦客,強看秋浦花[17]。山川如剡縣[18],風日似長沙[19]。

【注釋】

[17]“愁作二句”:客,咸本作“曲”。強,勉強。

[18]“山川”句:《世説新語·言語》:“顧長康(顧愷之)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争流,草木葱蘢,其上若雲興霞蔚。’”剡縣,唐屬江南東道越州(會稽郡),即今嵊州市、新昌縣一帶。

[19]“風日”句:風日,猶風景,風物。長沙,唐代屬江南西道潭州,天寶間改稱長沙郡。今湖南長沙市。《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一一九池州府:“秋浦在貴池縣西南八十里。……四時景物,宛如瀟湘、洞庭。”

【評箋】

唐汝詢《唐詩解》卷二一:青蓮之客秋浦,放逐使然,故有“愁作”、“強看”之處,因言此地山川非無剡中之勝,但風日有似乎長沙耳。不言懷抱,而言風日,正騷人托興深遠處。

按:此首以秋浦的山川、風景之美比擬越州剡縣和長沙瀟湘。只因為自己是“愁”客,所以只能算是勉強看花。

其七

醉上山公馬[20],寒歌甯戚牛[21]。空吟白石爛[22],淚滿黑貂裘[23]。

【注釋】

[20]山公:指晉朝山簡。見前《襄陽歌》注。

[21]甯戚牛:據《楚辭·離騷》“甯戚之謳歌兮,齊桓聞以該輔”王逸注及洪興祖補注:甯戚,春秋時人,家貧無資,為人挽車。至齊,於車下飯牛,扣牛角而歌曰:“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短布單衣適至骭。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齊桓公聞而異之,召與語,悦之,拜為大夫。

[22]白石爛:即指甯戚《飯牛歌》。

[23]黑貂裘:《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説秦王書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盡。”

按:此首自言醉即騎馬,歌則扣牛,空有甯戚之才,不逢桓公之召。時不我用,只得如蘇秦困時淚滿黑貂裘。瞿蜕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曰:“十七首中惟此首不涉秋浦風物,亦正惟此首直抒作詩時心境,疑是天寶十二載在江南時作,蓋已多年漫游無所遇也。”

其八

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奇[24]。天傾欲墮石,水拂寄生枝[25]。

【注釋】

[24]水車嶺:宋本校:“一作人行路。”胡震亨《李詩通》:“《貴池志》:縣西南七十里有姥山,又五里為水車嶺,陡峻臨淵,奔流衝激,恒若桔槔之聲。舊注以為在齊山者誤。”

[25]寄生枝:有寄生植物的樹枝。《本草綱目·木部四·桑上寄生》引陶弘景《名醫别録》:“寄生,松上、楊上、楓上皆有,形類一般。但根津所因處為異,則各隨其樹名之。生樹枝間,根在肢節之内,葉圓青赤,厚澤易折。旁自生枝節,冬夏生,四月花白,五月實赤,大小如豆,處處皆有。”韓保昇《蜀本草》:“諸樹多有寄生,莖葉並相似。云是烏鳥食一物子,糞落樹上,感氣而生。葉如橘而厚軟,莖如槐而肥脆。”

【評箋】

《唐宋詩醇》卷五:奇境如畫。

按:此首描繪水車嶺奇境如畫:高聳雲空的巨石欲墜而不落,寄生在别的樹木上的枝條在水中飄拂。此景所以為“最奇”,因其他山嶺所無也。

其九

江祖一片石[26],青天掃畫屏[27]。題詩留萬古,緑字錦苔生。

【注釋】

[26]“江祖”句:江祖,即江祖石。胡震亨《李詩通》引《池州志》:“清溪上有江祖石,突出高數丈。上有仙人迹。亦名江祖山,去城二十五里。”按此石位於今池州市城南二十里,清溪河北岸。

[27]“青天”句:謂江祖石高聳天空,猶如繪畫的屏風。

【評箋】

宋長白《柳亭詩話》卷三:太白《秋浦歌》第九首曰:“江祖一片石,青天掃畫屏,題詩留萬古,緑字錦苔生。”江祖是地名,齊賢、士贇未經注出。其第十一首復曰“江祖出魚梁”。《寄權昭夷》亦有“獨上江祖石”之名。……則其地當在池陽也。

按:此首描繪江祖石的雄偉奇麗,並説明石上有古人題詩。詩人崖石題詩,期以萬古留名。

其十

千千石楠樹[28],萬萬女貞林[29]。山山白鷺滿[30],澗澗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注釋】

[28]石楠:又作石南。俗稱千年紅。植物名。花供觀賞,葉可入藥。《齊民要術·石南》:“《南方記》曰:‘石南樹,野生。二月花色,仍連着實。’”《本草綱目·木三·石南》:“《魏王花木志》:‘南方石楠樹野生,二月開花,連着寔寔如燕覆。子八月熟,民采取核和魚羹尤美。’”“生於石間向陽之處,故名。”

[29]女貞:俗稱冬青。常緑灌木或喬木,初夏開白色小花。葉冬夏常青,未嘗凋落,若有節操,故以名焉。

[30]白鷺滿,咸本作“白鷴鳥”。鷺,宋本校:“一作鷴。”

【評箋】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七:“山山”、“澗澗”可學;“千千”、“萬萬”不可學。

《唐宋詩醇》卷五:《周南·采蘋》章連用六“于以”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連用六疊字句,白詩祖之。

按:此首寫秋浦景物。石楠樹、女貞林、白鷺鳥,都是美好的,可是白猿的哀啼會使人心碎,所以勸人不要游秋浦。王琦曰:“首四句皆疊二字,蓋仿《古詩》中‘青青河畔草’一體。”

其十一

邏人横鳥道[31],江祖出魚梁[32],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注釋】

[31]邏人:與“江祖”相對,亦秋浦嶺石名。胡震亨《李詩通》作“邏叉”,注云:“《貴池志》:城西六十里李陽河,出李陽大江,中流有石,槎牙横突,為攔江、羅叉二磯。……羅叉,今本作‘邏人’,誤。”王琦按:“鳥道是高山峭嶺人迹稀到之處,而邏叉横其間,今以水中磯石當之,亦恐未是。”按《乾隆池州府志》卷七“山川”云:“萬羅山,在城南二十里,與江祖石隔溪對峙。上有邏人石。李白《秋浦歌》所謂‘邏人横鳥道,江祖出魚梁’是也。”由此可知“邏人”即萬羅山上之邏人石。鳥道,見前《蜀道難》注。

[32]“江祖”句:江祖,見本组詩其九注。魚梁,一種捕魚設施。用土石築壩横截水流,留缺口,以竹籠承之,魚隨水流入竹籠中,不能復出。此句謂江祖石從為捕魚而築的堤壩上突出出來。魚,咸本作“漁”。

【評箋】

《唐宋詩醇》卷五:江行真景。

按:此首前二句寫邏人石與江祖石隔溪對峙的高峻而巨大的氣勢。後二句寫水急舟疾,花香撲面。描繪秋浦江行的景色,逼真如畫。

其十二

水如一疋練[33],此地即平天[34]。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35]。

【注釋】

[33]“水如”句:疋,同“匹”。練,潔白的熟絹。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澄江静如練。”

[34]平天:平天湖。《池州府志》卷七“山川”:“平天湖,在城西南十里。本清溪之水,由江祖潭、上洛嶺以下,瀦而為湖。李白《秋浦歌》所云‘水如一疋練,此地即平天’者是也。”

[35]“耐可”二句:耐可,即“哪可”之意。與李白《陪族叔曄及賈舍人至游洞庭》“耐可乘流直上天”同。二句謂乘月上天既不可得,那就只得一邊看花,一邊上酒船了。

【評箋】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七:與前首為比目。

按:此首贊賞平天湖之水景。乘舟游覽,賞花飲酒,似乎暫時忘却了憂愁。

其十三

渌水浄素月[36],月明白鷺飛。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37]。

【注釋】

[36]“渌水”句:渌水,謂清澈的水。素月,潔白的月亮。

[37]“郎聽”二句:寫江南農村風俗。《爾雅翼·釋草·菱》:“吴楚風俗,當菱熟時,士女相與采之,故有采菱之歌以相和,為繁華流蕩之音。”《文選》卷二六謝靈運《道路憶山中》詩:“采菱調易急,江南歌不緩。”李善注:“《楚辭》曰:‘涉江采菱發陽阿。’王逸曰:‘楚人歌曲也。’古樂府《江南》辭曰:‘江南可采蓮。’”一道,一路。

【評箋】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七:聲色俱清。

《唐詩歸》卷一六鍾惺評:口齒了然。

按:此首描寫江南農村夜景,水月相映,白鷺飛翔,采菱女唱采菱曲,田家郎陪伴夜歌歸。真是一幅美麗的風俗畫。

其十四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烟[38]。郎明月夜[39],歌曲動寒川。

【注釋】

[38]“爐火”二句:王琦注:“爐火,楊注以為煉丹之火,蕭注以為漁人之火,二火俱不能照及天地,其説固非。胡注謂‘山川藏丹處,每夜必發光,所在有之。……’此解亦未是。琦考《唐書·地理志》,秋浦固産銀、産銅之區,所謂‘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烟’者,正是開礦處冶鑄之火,乃足當之。”按:王説是。此“爐火”指煉銅之火。

[39](nǎn)郎:指煉銅工人。,原指因羞愧而臉紅,此指冶煉工人的臉被爐火所映紅。

【評箋】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七:仙爐、漁火擬之,皆非。或是陶濱,總欠雅。或曰:郎,吴音也。

按:此詩是李白詩歌乃至中國古代詩歌中唯一歌贊冶煉工人的詩。

其十五

白髮三千丈[40],緣愁似箇長[41]。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注釋】

[40]三千:宋本作“三十”,據他本改。

[41]“緣愁”句:緣,因。箇,這般。

【評箋】

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二:詩家有换骨法,謂用古人意而點化之,使加工也。李白詩云:“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荆公點化之,則云:“繰成白髮三千丈。”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七:一詰,一解,又一詰,不可解。是言愁,亦是解愁。

劉辰翁曰:後聯活脱脱,真作家手段。(《唐詩品彙》卷三九引)

唐汝詢《唐詩解》卷二一:髮因愁而白,愁既長,則髮亦長矣。故下句解之曰“緣愁似箇長”,言愁如許而髮亦似之也。我想平時初未嘗有是,不知鏡中從何處得此秋霜乎?托興深微,辭難實解,讀者當求之意象之外。

胡震亨《李詩通》:古人云“髮短心長”,此却緣愁長,髮為俱長。

王琦《李太白全集》注:起句奇甚,得下文一解,字字皆成妙義。洵非仙才,那能作此?

《唐宋詩醇》卷五:突然而起,四句三折,格力極健,要是倒裝法耳。陳師道云“白髮緣愁百尺長”,語亦自然。王安石云“繰成白髮三千丈”,有斧鑿痕矣。

黄叔燦《唐詩箋注》:因照鏡而見白髮,忽然生感,倒裝説入,便如此突兀,所謂逆則成丹也。唐人五絶用此法多,太白落筆便超。

郭兆麒《梅崖詩話》:太白詩“白髮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語涉粗豪,然非爾便不佳。……如少陵言愁,斷無“白髮三千丈”之語,只是低頭苦煞耳。故學杜易,學李難。然讀杜後,不可不讀李,他尚非所急也。

馬位《秋窗隨筆》:太白“白髮三千丈”,下即接云“緣愁似箇長”,並非實詠。嚴有翼云:“其句可謂豪矣,奈無此理。”詩正不得如此講也。

何文焕《歷代詩話考索》:李太白云“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王介甫襲之云“繰成白髮三千丈”,大謬。髮豈可繰?……《韻語陽秋》以為得换骨法,我不信也。

按:首句劈空而來,令人生奇發懵,白髮豈有“三千丈”之長?李白以誇張的手法,以白髮之長三千丈來比喻愁之深重,賦予愁以奇特形象,可謂奇人奇想,凝聚着詩人超凡的氣魄和才情。詩人懷有“安社稷”、“濟蒼生”的理想,却一直無法施展,所以“何處得秋霜”的明知故問中,包含着對國事的憂懷和虚度年華的悲慨。

其十六

秋浦田舍翁[42],采魚水中宿。妻子張白鷴[43],結罝映深竹[44]。

【注釋】

[42]田舍翁:年老的農民。

[43]張白鷴:張網捕白鷴。白鷴,江南水鳥名,屬雉類,色白,雜有黑文。

[44]罝(jū):捕捉鳥獸的網。《文選》卷二張衡《西京賦》:“結罝百里。”薛綜注:“罝,網也。”

【評箋】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七:一幅好畫。

《唐宋詩醇》卷七:似輞川詩。

其十七

桃波一步地[45],了了語聲聞[46]。闇與山僧别[47],低頭禮白雲[48]。

【注釋】

[45]桃波:當為“桃陂”之誤。秋浦境内有桃胡陂。李白《清溪玉鏡潭宴别》詩原注:“潭在秋浦桃胡陂下。”可知“桃波”為“桃陂”之訛無疑。

[46]了了:清楚明朗之意。

[47]闇,默然。咸本作“闕”。

[48]禮:禮拜。

【評箋】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七:“桃波一步地”與“長門一步地”,一親一疏,一喜一恨。“闇”字説時可,説情亦可。“禮雲”説卑可,説傲亦可。

《唐詩歸》卷一六譚元春評“桃波一步地”:長門一步地,責怨無已;桃波一步地,清幽逼人,俱安得妙甚。

朱諫《李詩選注》卷五:言秋浦與桃波相近,桃波乃僧人所居。我游秋浦,不得與桃波僧人面别面歸,非恝然而忘主客之情也。意則暗與之别,但低頭而禮其白雲,望其所居之處,致其辭謝而已矣。

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八一《詩話新集》:《秋浦歌十五首》……雖五言,然多佳句。

朱諫《李詩選注》:按《秋浦歌》原一十七首,以第十首辭氣不相類,故闕之,故得十六首也。其序事簡而實,近而明,辭情兼至,景象物類有如畫出。後人讀之,宛若親履其地也。使他詩人之詠,必加妝點而反多晦矣。此白所以難及也。

(以上總評)

按:此組詩乃天寶十四載(七五五)秋天游秋浦時所作。當時詩人從幽州歸來,往來於宣州、金陵、廣陵及秋浦一帶。由於在幽州目睹安禄山的囂張氣焰,心中一直為唐王朝的安危擔憂着,故詩中多籠罩着愁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