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渤潏,人罹鲸鲵[2]。蓊胡沙而四塞,始滔天於燕齊[3]。何六龍之浩蕩,遷白日於秦西[4]。九土星分,嗷嗷悽悽[5]。南冠君子[6],呼天而啼。戀高堂而掩泣[7],淚血地而成泥。獄户春而不草,獨幽怨而沉迷。兄九江兮弟三峽,悲羽化之難齊[8]。穆陵關北愁愛子[9],豫章天南隔老妻[10]。一門骨肉散百草,遇難不復相提攜[11]。樹榛拔桂,囚鸞寵雞[12]。舜昔授禹,伯成耕犁。德自此衰,吾將安栖[13]?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臨危而相擠?子胥鴟夷[14],彭越醢醯[15]。自古豪烈,胡為此繄[16]?蒼蒼之天,高乎視低。如其聽卑,脱我牢狴[17]。儻辨美玉,君收白珪[18]。

【注釋】

[1]萬憤:極度悲憤。魏郎中,名不詳。因《舊唐書·房琯傳》有房琯自選“中丞宋若思、起居郎知制誥賈至、右司郎中魏少游為判官”的記載,近有人謂指魏少游。然李白詩文中未見與魏少游過從事迹,故此“魏郎中”是否即魏少游,有待進一步查證。

[2]“海水”二句:渤潏,當作“浡潏”。《文選》卷一二木華《海賦》:“天綱浡潏。”李善注:“浡潏,沸涌貌。”李周翰注:“浡潏,急流貌。”罹,遭受。鯨鯢,即鯨魚,雄曰鯨,雌曰鯢。喻凶人。《左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杜預注:“鯨鯢,大魚名,以喻不義之人。”此二句喻指安禄山叛亂如海水泛濫,人民遭難。

[3]“蓊(wěng)胡沙”二句:蓊,聚集貌。胡沙四塞,指叛亂四處蔓延。滔天,《書·堯典》:“浩浩滔天。”本形容洪水,此喻大禍。燕齊,今河北山東一帶。安禄山自范陽(今北京地區)起兵,占據燕地,齊與燕接壤,故兼稱之。

[4]“何六龍”二句:六龍,神話中日神的車子由六龍駕御,見前《蜀道難》注。此處喻皇帝的車駕。浩蕩,廣闊綿長貌。白日,喻皇帝。秦西,指蜀中,蜀在長安之西,故稱。二句指玄宗逃奔西蜀。

[5]“九土”二句:九土,九州之土。古代分天下為九州。左思《蜀都賦》:“九土星分,萬國錯跱。”李善注引《周禮》曰:“以星土分辨九州之地所封域。”嗷嗷,哀怨聲。悽悽,悽苦貌。二句謂全國各地被戰争分割,人民悽苦哀怨。

[6]南冠君子:《左傳·成公九年》:“晉侯觀於軍府,見鍾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使與之琴,操南音。……公語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樂操土風,不忘舊也。’”杜預注:“南冠,楚冠。……南音,楚聲。”後以“南冠”為囚犯代稱。李白當時被囚潯陽獄中,故自稱“南冠君子”。

[7]“戀高堂”二句:高堂,蕭士贇注:“喻朝廷也。”王琦謂“其説近是”。瞿蜕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按:“高堂喻朝廷,於古無徵。且據前後文義亦不宜指朝廷,蕭、王説疑非。詩意或謂思念已故之父母耳。”今按:其時李白年五十七,父母未必均已亡故。

[8]“兄九江”二句:兄,李白自謂,並非另有一兄在九江。李白有《送舍弟》詩,或即此處“弟”歟?九江,即指潯陽(今江西九江市)。三峽,指長江西起今重慶奉節,東至今湖北宜昌市南津關間二百零四公里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一帶。羽化,道教稱成仙為羽化。二句謂兄弟離散,悲歎難以如飛仙那樣羽化而相聚。

[9]穆陵關:《新唐書·地理志二》河南道沂州琅邪郡沂水縣:“北有穆陵關。”故址在今山東臨朐縣東南、沂水縣北、大峴山上。此處泛指東魯一帶。當時李白之子伯禽在東魯兖州。

[10]豫章:郡名。即洪州,天寶元年改為豫章郡,乾元元年復改為洪州。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市。當時李白的妻子宗夫人正寄居豫章,此可由後寫之《南流夜郎寄内》詩“南來不得豫章書”可證。

[11]提攜:幫助,照顧。

[12]“樹榛”二句:以種植低劣的榛樹而拔除名貴的蘭桂、囚禁高尚的鸞鳥而寵愛平凡的雞為喻,謂平庸之輩竊居高位,有才能者却被排斥。《後漢書·劉陶傳》:“公卿所舉,率黨其私,所謂放鴟梟而囚鸞鳳。”

[13]“舜昔”四句:《莊子·天地》:“堯治天下,伯成子高立為諸侯。堯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辭為諸侯而耕。禹往見之,則耕在野。禹趨就下風,立而問焉。……子高曰:‘昔堯治天下,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畏。今子賞罰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後世之亂,自此始矣。’”此即用其意。授,宋本作“受”,據他本改。

[14]“子胥”句:子胥,姓伍,名員,春秋時吴國大夫,曾助闔閭刺殺吴王僚,奪取王位,攻破楚國。因勸吴王夫差拒絶越國求和並停止伐齊,夫差不聽,賜劍命其自殺。鴟夷,皮製口袋。據《國語·吴語》及《説苑》等記載,伍子胥死後,吴王夫差命人將子胥屍體裝在皮袋中,拋入江中。

[15]“彭越”句:彭越,西漢初大將,封梁王。後被劉邦所殺。醢醯(hǎi xī),剁成肉醬。《史記·黥布列傳》:“漢誅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賜諸侯。”

[16]繄(yī):語氣助詞。

[17]“蒼蒼”四句:蒼蒼,深青色。《莊子·逍遥游》:“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史記·宋微子世家》景公三十七年記司星子韋有“天高聽卑”之語,此謂高高在上的蒼天却能聽到處在卑微地位的人的呼聲。牢狴(bì),牢獄。《孔子家語·始誅》:“孔子為魯大司寇,有父子訟者,夫子同狴執之。”王肅注:“狴,獄牢也。”

[18]白珪:白玉,喻己品格清白。《詩·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

【評箋】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二〇:百憂萬憤,情哀詞迫,當是賦流。

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八一:太白《百憂》、《萬憤》二篇:《百憂》,上崔相者員(涣)也……《萬憤》,投魏郎中,不知魏何人,乃儕之崔相之列。此篇云:“樹榛拔桂,囚鸞寵雞。”語甚新。又言兄弟妻子離隔,有“一門骨肉散百草,遭難不復相提攜”之句。魏必是一志義之士,能恤人患難者。當考。

許學夷《詩源辯體》卷一八:初讀太白《遠别離》,高廷禮謂“傷時君子失位,小人用事而作”,殊不醒。然後讀《贈辛判官》詩云:“函谷忽驚胡馬來,秦宫桃李向明開。”侄國泰云:“此指諸臣附合肅宗者而言,太白深有所刺也。”予意猶未會。既而讀《萬憤詞》云“舜昔授禹,伯成耕犁,德自此衰,吾將安棲”,意便了然。乃知《遠别離》言堯舜不當禪禹,又引《竹書》“堯幽囚”為證,實與《萬憤詞》互相發明。

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此詩有云“兄九江兮弟三峽”,與下文“愛子”、“老妻”並言,似指其親兄弟而言。上有兄下有弟,則太白乃其仲歟?然兄弟之名則無可據,姑表出之,以俟淹博者之詳考。

按:此詩當作為至德二載(七五七)潯陽獄中所作,抒發含冤受屈、極度悲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