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是代表一個時代的文學産物。他在中國文學史上所佔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所以稍有中國文學常識的人,總是把他和唐詩,元曲,相提並論。

我們要研究詞,應得先要明白下列各點:

1.怎樣叫做詞?

2.詞的特質是怎樣?

3.詞的發展情形是怎樣?

關於第一點,往時的學者,總是擡出《説文解字》裏面“詞者意内而言外也”這麽一句話,來做詞的定義。可是這個“意内而言外”的詞字,原來指的是言詞之詞,並非爲後來的詞體,預先定下的。照這樣講,那末這詞字究竟應該怎樣説法呢?中國的文字,本來是各有本義的。後來人事日繁,原有的字,遇到不敷應用的時候,於是觸類引申,也有因了借用而忘了他的本義的。所謂“意内而言外”的詞字,就是説:一個人要説得一口動人的話,是要微婉的,要把所要説的意思藏在骨子裏面的。把這個意義,引申做“詞章”之詞。所以古樂府裏面,就有詞的一種名稱。古樂府也是詩,詩是要“微而隱,婉而成章”的。把詞字來代表詩歌的一體,這算是引申的第一個意義。可是我們現在所要研究的詞,還不是這個説法。

我們現在所談的詞,是唐宋以來與新興音樂結合而産生的一種新詩體。本來叫做“曲子詞”,又叫“樂府歌詞”,又叫“雜曲子詞”。單把一個詞字來代表這種新詩體,原來是個簡稱。所謂“曲子詞”,就是説這個體裁,是“倚曲”而作的。所以作詞叫“填詞”,又叫“倚聲”,是表示這種長短句的歌詞,定要依照某種製定的曲譜的節拍,配上文字,没有增減的自由的。現在有一班人説:詞比較詩來得自由,那簡直是不明詞體搆成的原因,隨意瞎説。

在這個“曲子詞”没有興起以前,中國配合音樂的詩歌,原來也有依照現成的曲譜來做的。所以元稹在《樂府古題序》裏面,把操、引、謡、謳、歌、曲、詞、調八種體裁,别爲一類,説他是“由樂以定詞,非選詞以配樂”。後來的“曲子詞”,也是如此,説不定就是把這八種體裁裏面的詞字,拿來應用的。但是這個“曲子詞”,和古樂府裏面的詞,又有一個根本不同之點,就是所依的曲譜,他的音樂性質,完全不同。

我們現在所要研究的詞,是依照隋唐以來的新興樂曲而作的。談到中國的音樂,經過幾許的變遷,到了隋唐之間,幾乎全被胡樂所征服,後來簡直就把胡樂認做國樂,所有配合樂曲的歌詞,也就隨他發生變化了。宋王灼在他所著的《碧雞漫志》上面説:“西漢時,今之所謂古樂府者漸興,晉魏爲盛。隋氏取漢以來樂器歌章古調,併入清樂,餘波至李唐始絶。唐中葉雖有古樂府,而播在聲律則尠矣。”從這上面的話看來,詞的産生,恰值古樂府不能“重被管絃”之後,他的界限,也就應該把他所依的音樂來決定了。王灼又説:“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今則繁聲淫奏,殆不可數。古歌變爲古樂府,古樂府變爲今曲子,其本一也。”現在所説的詞,即是按照這種“今曲子”的節拍來填的,是一種適應時代的産物。

我們看了上面所説的一番話,應該可以把怎樣叫做詞這個問題,完全解決了。現在再來談談第二點。

我們已經明白,詞是“倚曲”而填的,而且所依之曲,是隋唐以來的新興音樂,那末對於詞的特質是什麽?也就可以解決一大半了。樂曲的節拍長短,和聲音輕重,都有一定的組織,和適當的配合。所以倚曲而填的歌詞,必須依照他的各個不同的曲調,一一按其長短,權其輕重,叫作與歌曲配起來,吻合無間,這樣纔能歌唱,這樣纔配叫做填詞。元稹所説:“句度長短之數,聲韻平上之差,莫不由之準度。”(《樂府古題序》)也就是這個辦法。

歌曲的組織,在他的音節輕重,所謂抑揚抗墜之間,配合得宜,方纔有感人的力量。依他的節拍來填的歌詞,所以必定要講究平仄和協韻,也就是這個道理。現在詞的歌法,雖然早已失傳,而他的各個不同的調,都是由當時盛行的歌曲遺留下來的,在文字的組織上,依然保存着若干音樂性。中國的詩歌,原來和音樂發生密切關係。上自《詩經》,下至漢魏以來的樂府詩,和唐人的五七言絶句,大都是入樂的,只是聲詞配合的方法有些不同罷了。朱熹曾這樣説過:“古樂府只是詩,中間却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泛聲,逐一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朱子語類》百四十)樂府裏面的“泛聲”,又叫“和聲”,是有聲無辭的。樂府詩歌唱的時候,必定要加上許多“泛聲”,這可見聲詞配合方面,依然是有缺憾的。只有這種“曲子詞,”完全是依照歌曲的聲調來填的,合唱起來,可以吻合無閒。所以我們要認定詞是一種最富於音樂性的新詩體,也就是一種最進步的合樂的詩歌。

詞的特性,既經明白,我們再來談談第三點。

大凡一種事物的蜕變,必須經過若干階段,又各有他的時代背景。漢魏六朝的樂府詩,所以不能不演化成長短句的詞,一方面是受外來音樂的影響,一方面又因時代環境的關係,進展並不怎樣迅速。關於詞的起源問題,現在討論的人頗不算少,但是“聚訟紛紜,莫衷一是”。這都由於不能細心觀察一種新文體演進的步驟,只管從形式上妄加分别,所以説來説去,總是弄不清楚。

我們要研究詞的演進歷史,應得把他分作下列幾個階段:

1.詞的萌芽時期

2.詞的培養時期

3.詞的成熟時期

我們曉得長短句的詞,是依照隋唐以來所謂“近代曲”來填的。可是在郭茂倩所輯的《樂府詩集》裏面,他所收的“近代曲辭,”除了劉禹錫的《瀟湘神》、《憶江南》,白居易的《憶江南》,王建的《宫中調笑》,韋應物的《調笑》,戴叔倫的《轉應詞》,是長短句外,其餘的都還是五七言的舊體詩。照這樣看起來,所謂“近代曲”,既大盛於隋唐之際,何以依他的“曲拍”來填的詞,不會同時産出?據前人的説法,“唐人所歌,多五七言絶句,必雜以散聲,而後可被之管絃”。(方成培《香硯居詞麈》)我們打開《樂府詩集》來看,他把許多當代詩人所作的五七言詩,配入當代流行的新曲,確是如他們所説的“雜以散聲”那樣去辦。宋沈括在他著的《夢溪筆談》裏説:“唐人乃以詞填入曲中,不復用和聲。此格雖云自王涯始,然貞元元和之間,爲之者已多。”這裏所説的“和聲”,就是上面所説的“散聲”,又叫“泛聲”。這種不用“散聲”,把詞填入曲中的辦法,既然在“貞元元和之間,爲之者已多”,那麽詞的萌芽時期,必定還有他的較長遠的歷史。不過是著名的作者,只有劉禹錫在他的詩集裏,曾經説過:“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爲句。”確可證明劉白兩位詩人,是倚曲填詞的重要人物罷了。

中國文學史上所有詩歌形式的演變,往往是先由民間自然創化的。據《宋史·樂志》:“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這個“胡夷里巷之曲”,未必全是“有聲無詞”。中國舊式學者的眼光,只曉得注意詩人墨客的作品,對於民間流行的俗文學,是不把他放在眼裏的。我們不能因爲《樂府詩集》裏没有收中唐以前的長短句的詞,就一口齩定在貞元元和之前,没有産生詞的可能性。近年敦煌石室新發現的唐人寫本《雲謡集雜曲子》,裏面保存着當時流行的歌詞,至三十首之多。這三十首詞所用的曲牌,除了《内家嬌》一曲之外,都是崔令欽《教坊記》内所曾收的。據王國維的考證,崔令欽是唐朝開元時代的人,可見這些雜曲,一定是當時最流行的曲調。而且這三十首詞裏面所表現的情感,有許多是抒寫征婦怨情的,和開元天寶間詩人王昌齡所作《閨怨·從軍行》一類的詩歌,同樣的描摹當時一般的痛苦。我們知道這種情形,是在唐朝國威震於西域時,人民勤於征戍,纔會有的。到了安史亂後,所有征戍的痛苦,漸漸不見於詩人的歌詠。因爲那時潘鎮跋扈,一般民衆,飽受他們的壓迫,只有産生社會問題詩的可能。我們因此可以斷定《雲謡集》裏面所收的歌詞,至少是産生在安史亂前,由一班遠戍西陲的兵士們,傳到那邊去的。只因這些都出於里巷,不能够引起詩人們的注意,遂致“湮没不彰”罷了。

我們看了《雲謡集》,知道唐朝盛行的歌曲,在士大夫方面,雖然是留戀着五七言的舊詩體,勉强加上“和聲”,配合當世流行的曲調,可是在民衆方面,就早有長短句的歌詞,應運而生了。我們由此可以假定長短句歌詞,在“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的時候,早已潛滋暗長,他的萌芽時期,恐怕還在隋唐之際呢。

一種新形式的産生,雖然是出於民間的自然創化,可是不經過專門文學家的培養灌溉,是不容易光大發揚的。譬如《楚辭》裏面的《九歌》,原來是沅湘間祀神的歌曲,倘若不經過屈原的潤飾和鼓吹,恐怕也就不會怎樣爲後人所重視了。中唐劉白諸詩人,比較最喜接近民間文學。劉禹錫在沅湘間,曾採“巴歈”的聲調,作《竹枝詞》,以詠風土。白居易起而應和。《竹枝》雖然仍屬七言絶句體,可是他的聲調和内容,都有相當的規定,和普通絶句自由抒寫個人情感的,確乎有些不同了。所以後來的人,也有把他和七言絶句體的《浪淘沙·楊柳枝》等,歸入詞類的。劉白既然注意民歌的音節和内容,更進一步去探求聲詞配合的道理,怎樣才能適應曲調,逕上歌喉,於是長短其句的詞,便由文人學士們,嘗試去作了。這種新形式,經過這樣兩位大詩人的提倡和仿作,把長短句歌詞的種子,加以充分的壅培和灌溉,於是始由“胡夷里巷之曲”,一躍而登“大雅之堂”,更進而廣播於上流社會間,風靡一世。所以王灼説:“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碧雞漫志》一)我們由此可以窺見詞體的發展,到了中唐劉白以後,已進而入於詩人的培養時期了。

詞到晚唐,經過長時間的醖釀,恰似名花異卉,含苞待放。一般詩客,也就專心壹意的去接受這個風氣,把他的地位擡高了,把他的技術,愈講愈精密了,索性把他加上一個尊號,叫做什麽“詩客曲子詞”。(趙崇祚《花間集序》)這時恰好有一位大詩人叫做温庭筠的,起來擔當這個“開山作祖”的責任。《舊唐書·文藝傳》説他“能逐絃吹之音,爲側豔之詞。”可見他不但是一個大文學家,并且是深通音樂。他的行爲是很浪漫的,倡樓酒館,是他常到的地方。也就因爲這個,所以多和民間歌曲接近的機會。我們知道詞是依曲而填的。他既能“逐絃吹之音”,那麽對於聲詞配合的道理,必然澈底瞭解。所以他的創作,“前無古人”。他的詞集,有《金荃·握蘭》二種,可惜現在都不傳了。

自温庭筠以後,風氣大開,五代文人,承流接響。經過這長遠時間的培植滋養,於是長短句的歌詞,遂臻於成熟時期。在這五代大亂的當兒,士大夫流離轉徙,救死扶傷之不暇,只有南唐西蜀,保持着偏安的局面,結果變爲詞的繁殖地方。恰好有位大詩人韋莊,走徧南北各地,後來進了四川,就把詞的種子帶去。成都本來是“天府之土”,一般士大夫,避亂投奔到那邊去,過着苟安的日子,就不免寄情聲色,上行下傚,造成所謂“詩客曲子詞”。他的動機,原來爲的是消閒享樂。可是經過了這番提倡和訓練,詞的技術日精了,詞在文壇的地位,牢不可拔了。有了最精美的形式,造成了一種風氣,於是文人才士,没有不競思“染指”的。作者漸漸多了,有時因了環境的關係,和意外的刺激,也不妨借用這個新形式來發發牢騷。到了南唐二主和馮延巳,就把詞的體格提高了,把詞的内容益加充實了。尤其是李後主亡國以後的作品,真個是用血和淚寫成,悽咽纏綿,叫人讀了,不免要灑幾滴“同情之淚”,誰説舊瓶子不可以裝新酒呢?

我們根據上面所説的話,可以斷定隋唐之間,以迄開元天寶之際,是詞的萌芽時期。從中唐劉白諸人到温庭筠,是詞的培養時期。晚唐五代,是詞的成熟時期。經過了這三個階段,於是詞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方纔確然建立了,樂府詩的位置,也就不能不讓這個新興體製,“取而代之”了。

我們把研究詞的三個先決問題,都有相當的解答了。但是詞的黄金時代,還要數到南北宋。普通的説法,或是把宋詞劃作兩個時期來講,説什麽“詞至北宋而始大,至南宋而遂深”。或是把宋詞分作兩個派别來講,説什麽蘇辛代表豪放派,秦柳代表婉約派。這些議論,究竟過於籠統。就是在宋代,也各因社會環境關係,影響到詞體,經過了幾次的變化,我們不妨把他分作幾個階段來講:

宋詞演進的第一階段,是接受南唐的遺産,專向“小令”方面發展的。南唐中主因爲受不了北周的壓迫,曾一度遷都南昌。中主本來也是個愛好文學的皇帝,就在不知不覺間,把歌詞種子帶到江西去了。所以在北宋初期的作者,如晏殊、歐陽修,都是江西人,而且他們的詞格,又都近於馮延巳,這個當然不是偶然的事。這派“小令”作家,到了晏殊的兒子幾道,就“登峯造極”了。

宋詞演進的第二階段,是受教坊新曲的影響,專向“慢曲”方面發展的。王灼曾説:“唐中葉,漸有今體慢曲子。”(《碧雞漫志》)就在《雲謡集》裏面,也有很多詞是在百字以上的。後來人把“慢曲”當作長調,把字數的長短,作爲“令”“慢”的區别,并且説“慢詞”是由“小令”引申而來,這話是毫無根據的。在《宋史·樂志》裏面,總是把“慢曲”和“急曲”對舉,可見得這個“慢”字,是指的歌曲聲調的急慢,并不是表示歌詞字數的長短。只因“慢曲”之聲既慢,當然就會延長,慢詞所以多是長調,大概就是這個道理。據王灼的説法,慢曲既然在唐中葉就已發生,爲什麽到晚唐五代,都只有“小令”流行呢?我想這個原因,還是由於文人卑視里巷歌曲的心理,不肯俯就“慢曲”的節拍去填詞。“小令”經過許多文人詩客的提倡,早經變“雅”了,而“慢曲”依然是“俗”,一般“高自位置”的士大夫,如何肯輕易去嘗試呢?慢詞的發展,必定要到柳永,方纔盛行,這個也有他的環境和時代關係。宋翔鳳在他著的《樂府餘論》上説:“慢詞蓋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臺舞席,競賭新聲。耆卿(柳永)失意無俚,流連坊曲,遂盡收俚俗語言,編入詞中,以便伎人傳習。”看了這一段話,那就對於慢詞遲遲發展的原因,可以“恍然大悟”了。在葉夢得《避暑録話》上,也有這樣一段記載:“柳耆卿爲舉子時,多游狹邪,善爲歌辭。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爲辭,始行於世。”這可見柳永的創作慢詞,完全由於教坊樂工的要求,而以迎合社會一般心理爲鵠的。他把詞的領域擴大了,可是他因爲環境關係,只能寫出“非羇旅窮愁之詞,即閨門淫媟之語”。(《藝苑雌黄》)他在“小令”發展到登峯造極的時候,開闢這樣一塊大殖民地,也總算是一位“豪傑之士”。自柳永以後,秦觀諸人繼起,慢詞遂盛極一時,風格也就逐漸提高了。

宋詞演進的第三個階段,是“曲子律”的解放,把詞體漸漸和音樂脱離,而充分表現作者的個性。在蘇軾以前的詞,原來都是以應歌爲主的。所以在形式方面,第一個條件,就是要“協律”,在内容方面,大部份都是些男女思慕,和傷離念遠之情。如李後主亡國以後的詞,算是一個例外。這種新形式,到了詩人手裏,倒底會感着不滿足,而且音律的束縛,足以阻礙天才之發展。詞體到了相當的時候,本來是不妨脱離音樂而獨立。恰好有這麽一位天才作家蘇軾,從柳永開拓詞的殖民地後,認爲這樣一個新領域,大有迴旋的餘地,於是就不顧一切,只管從事内容上的革新,造成所謂“豪放”一派。晁補之説他的詞“横放傑出,自是曲子内縛不住者”。王灼也説:“東坡先生,非心醉於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詞到蘇軾,確是一個大大的轉變。他把個人的性情、抱負、思想、閲歷,都充分表現在這種體裁上,所謂“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是作者全人格的表現,不是什麽“靡靡之音”了。

宋詞演進的第四個階段,却又回到講求音律的一途。自蘇軾解放詞體以後,接受他的風氣,來做“豪放”一派的詞的,有晁補之、黄庭堅、葉夢得、向子諲,朱敦儒一班人。在這個新舊兩派對立的中間,恰好遇着一位徽宗皇帝,鋭意制禮作樂,他特置一個大晟府,是當時國立的最高音樂機關。一面招集許多音樂家和文學家,到這個機關裏來整理樂曲,製造歌詞,創調之多,超出前代。這裏面的重要角色、要數万俟詠和周邦彦兩人。邦彦生平好音樂,能自度曲,又盡力於辭章。他把做詞賦的功夫,加以鍛鍊,叫他就音樂的範圍,所以他的作品,詞句雅麗,技術精巧,既不像蘇軾的“多不協律”,又不比柳永的“詞語塵下”。就詞論詞,邦彦確是一位典型作家。慢詞作家之有周邦彦,和小令作家之有晏幾道,恰可稱做“雙璧”,也就是所謂“集大成”的作家了。

宋詞演進的第五個階段,是繼承蘇軾的系統,而加以發揚光大的。我們知道周邦彦是北宋後期的代表作家,他的詞是屬於雅麗一派,而且最爲協律的。他死了不久,北宋也就完了。大晟府的遺音,到了汴京淪陷,也就“不絶如縷”。這時高宗南渡,只賸下了“半壁江山”,一般志士英雄,那個不是激昂慷慨,抱着迎歸二帝,恢復失地的雄心,誰還有此逸興閒情,注意音樂?在這樣一個極端危險的國度裏,士大夫受了許多意外的刺激,一腔抑塞磊落的抱負,“不平則鳴”,於是蘇軾一派“横放傑出”的詞風,自然“應運而起”了。一時豪傑之士,如張元幹、張孝祥、辛棄疾、陳亮、陸游等,都來做悲壯激烈的歌詞,想藉這個來振發人心,恢宏士氣。尤其是辛棄疾,在二十歲時候,從金國領兵南歸,滿懷“直搗黄龍”中興宋室的熱望,竟爲奸臣所阻,不能盡量發展他的志業,纔把“抑鬱無聊之氣,一寄於詞”,充分表現英雄本色。詞體到了這個時期,可説是解放達於極點了。後來人把這一派的詞,叫做别派。他們是承認秦觀、周邦彦爲詞家正宗的,把蘇辛當做“教外别傳”,那也就無足深怪了。

宋詞演進的第六個階段,是作曲和填詞,都由文人一手包辦的。南宋到了和局既定之後,士習苟安,那種悲憤激昂的氣分,也就跟着時勢的轉移,漸漸消沈下去了。南宋的國都,是建在美麗的西子湖上。那時的達官世族,都住在這個山明水秀的地方,早把恢復中原的希望,抛到九霄雲外去了。這裏面有些人到是很好賓客,而且家蓄聲伎的。一班文士,也就樂於和他們往還。遇到填了一首詞,或是作了一套曲,他們馬上可以拿給家伎去演唱。這麽一來,文人又大大的高興了。所以對於音律的考求,和詞句的鍛鍊,是絲毫不肯放鬆的。就是號稱高尚的姜夔,他也常是出入於范成大的家裏,而且有許多的作品,是曾經拿給范家的歌妓演唱過的。成大住在蘇州,也是一處山川秀麗的所在。夔是深通音樂的,他的詞所依的聲,大部分是“自度曲”,也就是一手包辦出來的。這一派的詞,因爲曲調和歌詞,都由文人一手包辦,而唱者和聽者,又都屬於特殊階級,所以他的意境和音節,都不容易爲普通一般人所瞭解。胡適之先生説他是“詞匠的詞”,那又未免過於貶抑了。我們平心而論,詞的發展,到了南宋,本來是漸漸無路可走了。一班專門學者,想把他重新振作起來,講究益精,門庭愈窄,典雅之極,叫人看不懂,這固然是一種毛病。可是站在藝術的立場來看,我們也就不能把他的價值,一筆抹殺。從姜夔以後,到吴文英、史達祖、王沂孫、張炎、周密,都是屬於這一個系統。他們有他們“匠心獨運”的所在,現在也不暇細説了。

總括一句話,詞是出於民間的歌曲,和音樂有不可分離的關係。但是到了後來,這種新興的體裁,漸漸被文人所採用了,就把他的地位提高,把他的組織加密,經過了長時間的醖釀,成功了詩壇上的一種新形式,又不妨和音樂宣告脱離。這個演變離合的情形,在中國文學史上,原來是“數見不鮮”的。我們明白了他的進展歷史,和各個階段的演化情形,那麽,對於各個作家的利病所在,也就可以“思過半”了。

看了上面一大篇的話,關於詞的特質,和他的發展,應該可以得着一個概念了。我們現在再來談談研究詞的態度,和讀詞的方法。

我們曉得詞是一種最富於音樂性的新詩體,也就是一種最進步的合樂的詩歌,那麽,我們去研究他,究竟應當抱着一種什麽態度?還是把他和尋常的詩歌一例看待呢?還是把他當作一種神秘的東西呢?我想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對的。詞雖然也是一種抒情的詩,可是他要受樂曲的支配。他的動人的所在,不但是要感情豐富,而且是要有微妙的聲音組織,去打動人們的心坎,而引起同情。他的聲韻關係,是比其他任何詩體,要更加重視的。詞不叫做“作”而叫做“填”,也就是這個道理。詞的歌法,到了宋末元初,漸漸失傳。他的曲譜,現在也見不着了。我們若是仍舊依着每個詞牌的形式,按照他的“句度”和平仄去填,徒然束縛人們的天才,到底合律不合律,也就無從查考。照這樣的做法,那豈不是太神祕了嗎?我們抱着“抱殘守缺”的態度去研究詞,結果是没有什麽好處的。

我以爲在現在的時代來研究詞,一方面要抱客觀的態度,把他的特殊組織,弄個清楚,進一步再利用這種組織,加以損益變化,去創造新體樂歌。詞可以不必再“填”了,而他的聲調組織,和參差不齊的句法,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尤其是想創作新歌的人們,對於這種最富於音樂性的文字,更應該用來做參攷的材料。

至於讀詞的方法,必得注意下列三點:

1.注意句法,

2.揣摩聲調,

3.翫索詞境。

詞是用長短不齊的句法組織成功的,一方面要應曲調的節拍,一方面要合人們的口氣。所有表情的緩急,説話的神情,和句法都有莫大的關係。譬如一樣是四個字一句的,有的應該上一下三,如《水龍吟》這個調子的最後一句,辛棄疾填的是“揾英雄淚”。一樣是五個字一句的,有的應該上一下四,如《揚州慢》的第四五兩句,姜夔填的是“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樣是七個字一句的,有的應該上三下四,如吴文英所填的《風入松》,一句是“一絲柳、一寸柔情,”一句是“有當時、纖手香凝”。和這一類的句法,不知多少,都是有關節拍,不容輕易變移的。這裏面還有一個最要緊的,叫做“領字。”這領字有“領導”之意,是要靠這一個字,領起下面許多句子。例如柳永的《八聲甘州》:“漸、霜風悽緊,闢河冷落,殘照當樓。”一個“漸”字領導下面三個四字句子。又如秦觀的《八六子》:“念、柳外青驄别後,水邊紅袂分時。”一個“念”字領導下面二個六字句子。也有拿兩個字來做領字的,在長調的詞裏面,是極關重要的。

押韻的作用,一方面爲的是要求音節的和諧,一方面是表示片段感情的停頓和轉變。這個在詞的聲調上面,也是最要注意的。押韻的疏密,和所押的韻,屬於上去聲,或入聲,或平聲的某一部,都與所表的情感,有密切的關係,不可隨意亂用的。譬如要表慷慨激昂的情感,多數是押入聲韻,或者平聲裏面的“東”“陽”“歌”“麻”等部。岳飛的《滿江紅》,押的就是入聲韻。因爲入聲是迫促的,所以適宜於悲憤的情感。至於押韻用的多的,也是比較適宜急迫緊張的情緒。這些都是讀詞的時候,應當細心揣摩,纔能領會得到的。

一首詞有一首詞的境界。我們拿他來讀的時候,必得澄心息慮,彷彿把自己當作這個局内的人物,這樣纔能將他的意境體會出來。而且有許多詞,是作者全部人格的表現。我們要欣賞他的作品,關於他的身世和環境,也得先弄明白,纔能澈頭澈尾的瞭解他的内容。譬如辛棄疾是位懷抱大志的英雄,伹被讒邪所阻,鬱鬱不得意,所以他作的《摸魚兒詞》,開口便是“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在表面上看來,風雨便是風雨而已,而他的骨子裏頭,却充滿着“憂讒念亂”的情調。又如愛國詩人陸游的《卜算子》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題目是詠梅花,實際是作者借來表現他的人格。這些也就是所謂“言之有物”,所謂“意内而言外”。大凡有價值的作品,總脱不了所謂“詩人比興之義”,各有各的境界,是讀者們所應精心體會的。

最後,我選輯這本書,爲了時代的關係,和顧及讀者方面的程度起見,特從各家的全集裏,提取“聲情並茂”,而又較易瞭解的作品,并且側重於所謂“豪放”一派。目的是想借這個最富於音樂性而感人最深的歌詞,來陶冶青年們的性靈,激揚青年們的志氣,砥礪青年們的節操。一方面對於這種聲調組織,得着相當的修養和訓練,可以進一步去創造一種適宜於現代的新體歌詞。這便是編者的希望,并且極願和讀者們共同努力的。

詞因爲有“倚聲”的關係,所以對於聲韻方面,必得時時查考。同時我要推薦萬樹的《詞律》,和戈載的《詞林正韻》,做讀者們跟隨左右的伴侣。

詞的押韻,和五七言古近體詩,以及南北曲,都有一些差别。他是平聲韻和入聲韻各用。至於上聲韻和去聲韻,只要同部,是可以合用的。現在爲便利讀者起見,别創一種符號,加在每個押韻所在的字的右邊,拿-來表示平聲韻,=來表示入聲韻,━來表示上去聲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