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勤劳勇敢的人民,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正在进行新的长征。际此人人扬鞭跃马,争攀高峰,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时刻,我们怎能不加倍努力呢!?

我是一个书生,几十年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总是争取多作一些研究工作,多贡献一点极为微小的力量,已经著有专书十几种,刊行问世。最近所作《诗经今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又使我得到鼓励,为之欣舞。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前人的注释很多,其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我读古书,从不迷信古人,盲从旧说,而敢于追求真谛,创立新义,力求出言有据,避免游谈无根。这本《诗经今注》就是抱着这种态度而写成的。

例如《周南·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旧注说,这首诗是赞美鲁国的公族,把公族比作麒麟。请看,诗人描写麒麟的足、顶和角,又描写成群的公族,最后则为麒麟而悲叹(于嗟)。这是赞美公族吗?当然不是。据《左传》记载:“(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仲尼观之曰:‘麟也。’”又据《孔丛子》记载,孔子当时曾作了一首《获麟歌》:“唐虞之世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由?麟兮麟兮我心忧。”(《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杨士勋疏引)我认为这首七言三句诗是后人伪作,《麟之趾》一诗才是孔子所作的《获麟歌》,被后代儒者编入《诗经·周南》之中。《公羊传·哀公十四年》中说孔子看到鲁人打死的麒麟,“反袂拭面,涕沾袍”。此诗则反复悲叹,两者的意味是相合的。

总之,我注《诗经》是依循它的本文,探求它的原意。但错误也在所不免,希望读者予以指正!

高亨

一九八〇年四月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