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府志》序 昔孔子觀夏商,嘗病文獻不足,竊意孔子之杞,得《夏時》;之宋,得《乾坤》。兩書鏡照二代,有如指掌,則夏商之不足者,非文也。伊、萊總屬,縣聞彭篯,只為竊從,所稱不足,唯獻之故。至於文、武之道乎,八伯季尚未墜壞,唯是賢識大,不賢識小,孔子乃得一舉而刪訂之。夫大小,文也,而識大識小,則一朝文獻。而以羽翼斯文者,道待人行有系然矣! 重慶,舊巴子國。郡自秦、漢間,環江為池,塹厓為城,東川一大都會也,然迄今尚無志。其間峰靈所吐,人傑物華,雜見紀載,如《山海乙經》《華陽》《蜀通南裔》三志,雖行十一二,未見全書;即《巴紀》一冊,顓步巴渝而世不相及,有古而無今,夫兆蜀中所稱文獻淵藪虖?而山水風物尚屬無征,人□之謂何?成化間,江學士朝宗曾為郡乘裨諶,然閱其書,宋、元以前不無墨漏,而文物之志,更有訛偽,且其 □成□成虎強半,不可讀矣。 給諫鄒念劬,先生以庶常華,選讀中秘奧書,發汲塚之所不能瘞,關□室之所不能藏。稽古博文,只前無兩,使古識大識小之賢 □生今日,當斂容而辟易。孔子所稱之邦興,文獻 □邪不佞。舊司李渝州嘗苦郡乘之無征而矯旨巴渝,疑必有肩其任者,旨於給諫,有一日之知竊有意乎?其入焉,然給諫會欲修班、馬之業,未皇及也。頃宦且告成,寄跡泉石間,乃以博綜之暇,□考鏡亡征,賈其餘勇,□然為巴陽勒不朽之業 □彼。 國朝實錄巨采各省,郡志前援諸史百家,凡單辭片言有關渝中者,亡不備錄,而取江學士殘本化為草創,事所未具,全而增之;義所未章,□而暴亡。傳聞之詮繆,厘而正人;文字之差偽,竄而更之,凡三易其稿而編成。君子曰:“渝州無志而有志,則給諫之力也。”今季考諸梓以視,不佞且謬,欲以俚言冔之,不佞展卷,而卒業焉。見其才掞天華,學窮峰載,識破蜀鏡,文繞巫瀾。其正,則龍門獅埡不足喻其肅;其妙,則櫃厓幾水不足從其奇;其備,則二江五溪不足儗其汪洋;其變,則牛鬼蛇神不足為其凶異。是故興除沿革,□峙方圓,總載之輿志;乘衣懿言,瑰行 □纚,具舉用觀後來志鑒也。山魈尺虺,曾不隱諱,明著簡冊,用鑄鼎鐫,志《檮杌》也。遺蹤故跡,雖在草鞠,亦與明征,不使澌滅,志不忘也;動、潛、品、植,一蟲一卉,無所不有,志不遺也。□露浮篇,珠璣滿表,令玩之者如挹華錦水,覽勝看山,究亡而不可窮、彼亡而不能釋。非秉三長、並五難,技能至此乎?夫立言不朽,自丈夫事□,其闡梓里之所欲傳,創先古之所未有也。 朝三百季之典刑,此成獨步也。道十郡邑之歷史,此匯大成。所謂獻足則文亦足,給諫有造于巴哉!於今日為存憂 □商,在來者得征杞征宋。巴待君,而張君綬巴以重張巴,巴重君不乃益重邪?而予不佞保弁其首,甯無時分其重哉!志中圖考、沿革各一卷,星野、風俗、形勝、

疆域總一卷,山川四卷,城郭、關梁一卷,公署、學校、祀典各一卷,禮制、惠政一卷,財賦七卷,郵驛、水利、兵防、物產一卷,宮室、坊表一卷,古跡、丘墓一卷,官表五卷,選舉四卷,辟舉、封蔭一卷,官跡九卷,流寓一卷,往哲五卷,隱德、孝友各一卷,忠烈、行義一卷,烈女一卷,仙釋、土司一卷,郡事紀九卷,外紀二卷,附《華陽國志》一卷,藝文十七卷。總計八十二卷,合為二十六帙,皆給諫所手編者,例得詳書。 萬曆丙午春仲穀旦巡按四川監察禦史黔南分麓李時華撰嘉定州知州袁子讓手書 圖考 《周禮 ·職方》掌天下之圖,以辨九州疆域。語曰:不出戶知天下。有以邪郡,提封二十,礪山帶水,相錯如繡,無論觀風問俗,即遐邇厄塞,鳥能臥遊而坐照乎?爰考 □借,參伍地形而著之。圖首郡治,而州邑次第,反之臚列畛分。俾一批閱間,縱目山川,留心境土有如指掌。而經畫疆理之略,思過半矣。志圖考餘披圖巳,因而慨曰:壯哉山川之勝,烱然如在目中矣。巴郡文獻,彬彬甲於三蜀,詎不盛輿?雖然郡當二水中,諸州邑環其外,固也。乃巴江長涪東流一帶,豈誠有水陸之利耶?且長依水濱,無城郭,足處黔、彭、武,僻在萬山中,與忠、豐諸域介於土壤。前事不遠,可為殷鑒。至大足往昔,以一亡命,遂下附近六七城,自非郡城天險,幾於震矣!嗟夫地利不如人和,若勤恤民隱,周諮利害,思患豫防。且令聲教四訖,世賴其休,余于當事君子有厚望焉。 圖(略) 修志名氏檄修 兵巡上川東道按察司按察使 張文燿兵巡上川東道布政司右布政使 周嘉謨 監修 重慶府知府 傅光宅重慶府知府 彭自新重慶府同知 孫敏政重慶府同知管綦江縣事 周作禾重慶府通判 蕭時鳴重慶府通判 吳時懋重慶府通判 鄭清徹重慶府推官 梅友月合州知州官巴縣事 葉聯芳巴縣知縣 周師旦 協修 合州知州  吳澄時忠州知州  倪伯鯕 忠州知州  趙 壁涪州知州  盧居安涪州知州  高 祺江津縣知縣 潘允中江津縣知縣 沈自彰長壽縣知縣 楊春秋大足縣知縣 馬允中大足縣知縣 楊 溢永川縣知縣 汪廷玉榮昌縣知縣 徐 籥榮昌縣知縣 王 道南川縣知縣 姚光舜黔江縣知縣 潘應相黔江縣知縣 何 珩安居縣知縣 姚孟昭璧山縣知縣 陳應麟璧山縣知縣 李 寮銅梁縣知縣 楊思謙銅梁縣知縣 米萬鐘定遠縣知縣 曹士彥定遠縣知縣 許登仕酆都縣知縣 張邦衡酆都縣知縣 楊台育墊江縣知縣 蔡正茂武隆縣知縣 陳王道武隆縣知縣 楊複乾彭水縣知縣 曹 棟彭水縣知縣 王廷極 纂修 戶科右給事中 巴人 鄒廷彥 訂修 重慶府儒學生員  舒德裕重慶府儒學生員  甘上鯤重慶府儒學生員  寒宗伊重慶府儒學生員  劉有諫重慶府儒學生員  劉世澤重慶府儒學生員  王之賢巴 縣儒學生員  羅大宇

巴 縣儒學生員  鄒 琳 同訂修 長壽縣儒學生員  鄭 直大足縣儒學生員  潘元勳永川縣儒學生員  羅 茹榮昌縣儒學生員  刁時登綦江縣儒學生員  李 鳳南川縣儒學生員  晏思寀黔江縣儒學生員  楊名顯安居縣儒學生員  胡如川璧山縣儒學生員  陳一德合 州儒學生員  李作梁銅梁縣儒學生員  梁雲構定遠縣儒學生員  李惇敘忠 州儒學生員  胡獻琛忠 州儒學生員  丘養心酆都縣儒學生員  楊 鎧墊江縣儒學生員  封 璽涪 州儒學生員  藺希夔武隆縣儒學生員  曹允時彭水縣儒學生員  徐 造重慶府工房吏 葉桷書 辦 劉時

目錄

卷之一 圖考

卷之二 沿革

卷之三 星野 疆域 形勝 風俗

卷之四 山川

卷之五 山川

卷之六 山川

卷之七 山川

卷之八 城郭 關梁

卷之九 公署 行署 屬署

卷之十 學校

卷之十一 祀典

卷之十二 禮制 惠政

卷之十三 賦役 戶口 稅糧

卷之十四 賦役 起運存留

卷之十五 賦役 驛遞課銀

卷之十六 賦役 銀力二差

卷之十七 賦役 銀力二差

卷之十八 賦役 民灶夫馬

卷之十九 賦役 公應

卷之二十 郵驛 水利 物產 兵防

卷之二十一 宮室 坊表

卷之二十二 古跡 丘墓

卷之二十三 寺觀

卷之二十三 台司表

卷之二十四 官表

卷之二十五 官表

卷之二十六 官表

卷之二十七 官表

卷之二十八 官表

卷之二十九 選舉

卷之三十 選舉

卷之三十一 選舉

卷之三十二 選舉 辟舉

卷之三十三 封蔭

卷之三十四 官績

卷之三十五 官績

卷之三十六 官績

卷之三十七 官績

卷之三十八 官績

卷之三十九 官績

卷之四十 官績

卷之四十一 官績

卷之四十二 官績

卷之四十三 流寓

卷之四十四 往哲

卷之四十五 往哲

卷之四十六 往哲

卷之四十七 往哲

卷之四十八 往哲

卷之四十九 隱德

卷之五十 孝友

卷之五十一 忠烈 行義

卷之五十二 列女

卷之五十三 仙釋 土司

卷之五十四 事紀

卷之五十五 事紀

卷之五十六 事紀

卷之五十七 事紀

卷之五十八 事紀

卷之五十九 事紀

卷之六十 事紀

卷之六十一 事紀

卷之六十二 事紀

卷之六十三 外紀一

卷之六十四 外紀二

卷之六十五 華陽國志巴志附

卷之六十六 藝文 古詩

卷之六十七 藝文 五言律

卷之六十八 藝文 七言律

卷之又六十八 藝文 五言排律古

卷之六十九 藝文 五七言絕句

卷之七十 藝文 碑

卷之七十一 藝文 碑

卷之七十二 藝文 碑

卷之七十三 藝文 記

卷之七十四 藝文 記

卷之七十五 藝文 記

卷之七十六 藝文 記

卷之七十七 藝文 記

卷之七十八 藝文 記

卷之七十九 藝文 記

卷之八十 藝文 記

卷之八十一 藝文 序

卷之八十二 藝文 序

卷之八十三 藝文 序

卷之八十四 藝文 檄文露布

卷之八十五 藝文 版表

卷之八十六 藝文 疏議 跋

重慶,天府之國也。舊無縣誌,嘗於故家得成化中學士江先生殘本讀之,大要往跡,挂一漏萬,且魯魚亥豕累牘盈篇,竊計非先生筆,或學慱弟子有所輯而托耳。雖然猶有印正也,弘治以後,竟寥寥無述已。萬曆辛醜冬,夜郎甫平郡太守聊城傅公銳意綏靖,一切政教,咸與維新。一日,集郡縉紳蹇司馬、曹中丞、傅觀察相與計修舉實務,餘不佞得廁末席。傅公曰:“郡無志可乎?”餘曰:“有老成人在。”司馬諸公曰:“子壯年且暇,其勉成之矣。”余無以應。 明日,傅公遂偕郡丞孫公、別駕蕭公、司理梅公函帑見屬,余謝不敏。久之,思紀秉之淪亡,瞻典刑之在望,因不敢辭第,曰:“事屬草創,儻無縻公廩,無拘歲月,敢不與同社二三子共搜羅,俟鴻裁成一家言,以無負嘉惠至意。”退而即與舒生德裕、甘生上鯤、劉生有諫、蹇生宗伊、劉生世澤、羅生大宇等訂約,廣求典故,伏案如校藝。時無幾何,方伯沅陽張公時為東川兵憲,聞之,檄二十提封,各以州邑志、群諸生來集,欲計日報竣,餘甚難之。夫郡志即古列國史也,編摩校讎徵文征獻尚懼無以為傳信,矧驟而據日抄月刻之冗書,又驟而憑甲可乙否之臆見,不為諛史,必為誹書,余則何敢。乃取國朝紀載二十一史、百家類書及稗官小說,置之治平禪院,同索巴蜀事,令其字比句櫛,諸生又甚難之。越兩月而閱畢,總之以不拂其來意,會歲暮諸生且歸。明年壬寅,餘複攜書笥歸,置之密室鉤求綜覽,已複與舒生等共相參訂,寒暑晝夜,未嘗少輟,如是者蓋二年,乃可抵掌而譚郡事。 先是,制台新城王公、按台黔陽李公、方伯景陵周公無不雅意詢及;今太守袁州彭公、邑令應城周公時為造訪;方伯張公即在成都,日下檄郡中,移書于餘。恐墜厥事,餘愧無速應。至甲辰春始自謂可以奉令,可幸無罪,因請于彭公脫稿而付之剞劂氏,計工給餼。如是者又二年而刻始成,為卷若干,為目若干,為字若干,今其書在唯是。餘以黯淺之識,乏通達之材,祗奉當事,德意濫襄一郡大典,寧唯傳後,且懼謬今。然矢心天日,兢兢唯謹,無三都之麗而馳慕十年之功。即不能盡信人而信書、信目、信手、信心,可自盟耳。至於品騭是非,則俟之大方諸君子。 時萬曆乙巳冬十一月吉,巴人鄒廷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