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

(即古之松江。漢為松陵鎮,後梁開平間,吳越王錢繆請置為縣。)

松陵古鎮溯吳江,南北津頭去路長。

高士風流鱸鱖美,洞庭景物芡菱香。

遙村鷺堠催風葉,別派鶯湖貫荻塘。

閑向垂虹亭上望,一竿笠澤水雲鄉。

前宮

(前宮、後宮、西宮,皆夫差離宮,在沈張湖之西。)

吳江春水流如駛,吳王別館徒荒址。

霸業煙銷千百年,繁華轉眼皆如此。

前宮後宮盛綺羅,釵痕扇影爭婆娑。

西家女子厭梁肉,鱸魚風味江鄉足。

張沈湖邊放釣舟,紅妝倒映波光綠。

即今漁火滿江幹,苦竹荒蘆特地寒。

為問當時歌舞地,瓊樓猶在碧雲端。

松江亭

(在吳江垂虹橋上。自唐有之,蓋即驛也,後改名如歸。宋康定中,縣令張先撤而新之,復舊名。)

危亭縹緲吳江濱,垂虹百尺當前津。

一天風月此間好,秋來有客思鱸蓴。

空明澹蕩俯澄碧,一竿笠澤支閑身。

吾聞此亭自唐代,後來張令重更新。

軒楹位置舊觀復,留題曾憶諸詩人。

松陵驛外卷黃葉,微波瑟瑟回銀鱗。

香山老去子美死,後之遊者誰其倫。

鱸鄉相對愜幽賞,三高祠畔懷前塵。

青草灘〈用太白《贈青草灘主人》韻〉

(為寨湖之南嶼,西有飲馬池,大旱不竭,周匝獲蘆。唐開元進士屈突通辭建昌宰,歸休於此,自稱青草灘主人,中有明府廳。)

青草灘頭客,何年解組來。

閑尋五溪勝,獨駕一舟回。

天地催楓葉,江山落酒杯。

至今蘆荻徑,猶為謫仙開。

睡龍灣

(在黃家溪。宋高宗南渡,駐蹕於此。有泉騰躍繞御舟,高三四尺,銀宮散彩,碧漢回波,帝視之大喜,名其地曰「睡龍灣」。)

靖康南渡朝廷小,尚有靈蹤誌幽渺。

不是神龍夾御舟,恰似驪龍睡深沼。

君臣相顧盡色然,當作奇逢出意表。

豈知五國困潛龍,龍戰風雲日未了。

何為不作飛龍遊,霖雨中原蘇父老。

何為不作御龍行,蠖屈深淵僅自保。

亢龍卒至悔終天,歸骨二陵空草草。

稱臣稱侄總含羞,君是癡龍太潦倒。

垂虹亭

(在長橋上。南臨縣區,北枕松江,雲山煙樹、風帆沙鳥在指顧間。)

垂虹橋下回虹影,橋上危亭枕碧流。

極浦人煙迷橘柚,遠山雲樹渺汀洲。

西風吹老鱸鄉夢,落葉飄殘笠澤秋。

安得小紅低按拍,玉簫聲裏試清遊〈(宋姜夔《題垂虹亭》有「小紅低唱我吹簫」之句)〉。

鱸鄉亭

(在長橋。南宋熙寧中建,取陳丞相「秋風斜日鱸魚鄉」之句,以名其亭。)

丞相留題在水鄉,季鷹歸思趣輕裝。

秋風斜日荒村暮,鱸膾蓴羹客夢長。

世外繁華金谷聚,江東景物玉齏香。

幾人到此能回首,笠澤煙波歎渺茫。

鴨漪亭

(在長橋北,與垂虹相對,俗呼阿姨亭。相傳陸天隨養鴨於此。)

隱士有隱趣,所好與俗殊。

我慕天隨翁,其樂在江湖。

鴨鴨自呼名,聊以寄真吾。

不作瘞鶴銘,不作換鵝書。

惟此鬥鴨地,蹤跡同樵漁。

何人為署額,笠澤清風俱。

漪漪俯澄碧,春江放艇初。

沿俗少匡謬,阿姨名或誣。

散人本無家,曾不為彼姝。

何哉語兒亭,思美江東鱸。

甘泉

(在石塘第四橋下。源出天目山,流入葉澤湖。陸羽《茶經》品為第四,故以名橋。張又新品為第六。今其地有甘泉祠。)

第四橋邊第四泉,品題曾是茗中仙。

源探葉澤湖頭水,橈泛松陵驛口船。

瓢飲倪迂敲石火,《茶經》陸羽訪斜川。

高風含溯天隨子,小啜頻來杞菊筵。

問鶯館

(在松陵驛後。旁臨鶯脰湖,後改元壇廟。)

鶯去湖空閱劫灰,獨攜柑酒坐徘徊。

尚餘池館臨流倚,瞥見煙波放棹回。

古驛殘楓明夕照,長橋疏柳剩荒苔。

鶯花畢竟嫌寥寂,重為錢神作廟來。

吳山

(俗稱吳山嘴,由橫山東嶺邐迤而南,將盡入界,復開障面東南。)

終古吳山勝,高峰住白雲。

湖光浮杳靄,嵐氣入氤氳。

生計魚蝦具,孤心猿鶴群。

江東歸思發,莫便勒移文。

龐山

(在南津口石塘對岸。地形隆起,實非山也。其下即龐山湖。里人悉業蔬圃,朝出晚歸。)

龐山背,駝日月〈(二句引諺語)〉,買蔬易米何役役。

龐山湖,卷白波,漁榔擊榜成高歌。

本無巒岫點蒼翠,恰有煙波瀉清泌。

此山合住龐德公,鹿門皆隱羞王公。

此山必有鳳雛子,左右臥龍詫國士。

南津口對江茶庵,憑高一覽心茫然。

鶯脰湖

(去縣南四十里,枕平望湖,以其形似鶯脰故名。又二鶯相鬥,故名鶯鬥湖。湖分納荻塘,全納爛、車、黃、穆、急五溪之水,瀦而為湖。)

鶯鬥傳訛久,洪流納五溪。

湖光平野闊,雲氣壓天低。

澤國魚蝦賤,江鄉鷗鷺迷。

一聲聞欽乃,去棹夕陽西。

黃家溪

(即孫吳青草灘。宋尚書黃由築別業於此,地僅三里,居民二千家,俱業機杼。古跡有寨湖、睡龍灣、青草灘。園第有史西村、釣遊處。梵刹有蓮花庵、喻指庵、積慶講寺。)

五嶼青山入畫圖,黃家溪上吊孫吳。

荒村風雨埋殘鏃,別業耕桑屬奧區。

魚舍已迷青草渡,龍灣遙溯白洋湖。

江鄉自有幽棲樂,拍拍閑看水際最。

章練塘

(在縣東九十里。孫吳時造戰艦於生衣鎮,於此張纛練水軍,故名。後人遂訛張為章。)

自昔青龍艦,曾訛章練塘。

三分雄建業,豐壁控荊襄。

魚貫牙旗入,雲麾大纛張。

霸圖今已矣,遺跡滿江鄉。

梅里

(在湖浦西。以地多梅,故名。明萬曆初有張樸泉梅園,又有獨木庵。)

小隱梅花墅,靈修獨木庵。

明湖回雪影,古佛夢香龕。

春似孤山勝,遊從鄧尉探。

昔人曾寄此,卜築向江潭。

陶墩

(一名桃溪,在曹村南十餘里。水中有墩,又名麻和墩。居民數百家,自成市井。)

南出曹村路,前溪尺五墩。

洞庭曙煙暝,震澤遠水吞。

小市半籬落,夕陽明孤村。

此中有隱者,樂志歸衡門。

梅堰〈用陸放翁《過梅堰》韻〉

(在縣西南五十里。地產席草、菱、玫瑰,白稻穀粗而重,且多橘柚。)

幾家村落舊誅茆,水國魚蝦醉薄肴。

種得千頭盧橘美,梅花成市鶴安巢。

雙楊市

(在縣西南八十里。有柳塘橋,橋南有奉先寺,每年三月三日,男女沿溪念佛,名千人會。)

十里雙楊市,垂楊匝畫橋。

亂雅翻夕照,獨客送歸橈。

佛說千人會,江流一縷潮。

吳山環帶處,鐘梵出僧寮。

黎里

(在平川東,距縣東南四十里。古跡有花園港、鬼頭潭、御兒滉。)

御兒滉口鬼頭潭,舊跡頻教此地探。

怪底人家黎里住,平川直貫水東南。

震澤

(距縣西南九十里,在雙楊村西北,濱太湖。越范蠡乘舟由此泛湖。有底定、思范二橋,南有蠡宅村。設巡檢司,有陸龜蒙別墅。)

震澤古巨浸,書紀底定勞。

東南備蓄瀦,浩瀚吳江潮。

側聞鴟夷子,曾此浮輕舠。

手挈西家施,五湖去迢迢。

至今雙楊里,猶有思范橋。

何如懷禹功,疏鑿通南條。

平望

(去縣東南四十里。漢為松陵鎮,唐置驛,築西南北三塘以通行旅。宋設巡檢司。元末張士誠據吳江,築土城於此,屬隆平府。其地無高山大陵,一望皆平,故名。又名平江、平水、平川。)

舊是松陵鎮,唐初置驛程。

星軺迎使節,雲氣蕩堅城。

四望秋無際,三塘水有聲。

淮張空割據,無計策隆平。

仙里橋

(在縣治東南。相傳陳昉於此仙去。下有仙人洞,橋上建亭,名仙跡亭。)

昔人從此升仙去,此地空存仙里橋。

古洞至今成阻絕,危亭何處接岧嶢。

垂楊兩岸春波動,乘鯉千秋化跡遙。

寂寞溪頭自流水,夕陽雲影暮瀟瀟。

利往橋〈用王荊公韻〉

(一名垂虹,又名長橋,左江右湖,以濟往來。作亭其上,水鄉光景如在目前。宋慶曆間建。)

江潮接湖流,東西路遙隔。

欲濟無津涯,茫茫水天白。

有橋亙其中,永息風波厄。

構木駕層虛,作亭顯翼翼。

俯仰入混茫,煙雲幻頃刻。

日景麗晴川,滉漾變朝昃。

往來萃車徒,喧雜無主客。

垂虹落天半,雌笑非敵〈(闕一字)〉。

塞險守夷途,堅若牆與壁。

至今利涉功,卒賴倡始力。

香波橋

(在三義殿前石堤上,其右即盛湖。)

春波直接盛湖煙,縹緲垂虹落日邊。

細雨一溪香霧樹,亂雲十里緒風牽。

爐開午篆林中寺,竹護平杠石上泉。

三義祠前卸帆去,桃花漲暖水連天。

盤野

(在東門外學宮旁。宋少師黃由別業,寧宗賜名。中有共樂堂、聯德堂、茆堂、明月臺、擁書樓、墨莊道院、三清閣,名最著。)

才到松陵即是家〈(少師雜詠句)〉,茆堂小築徑夭斜。

東山老去閑棋局,盤野歸來錄夢華。

鄉味蓴鱸風月古,宸題翰墨藻雲誇。

五溪別占幽棲勝,青草灘頭興未賒。

臞菴

(在學宮西。宋大冶令王份歸老處,中有與閑堂、平遠堂、種德堂、山堂、煙雨觀、橫秋合、清風臺、鬱峨城、釣雪灘、琉璃沼、臞翁澗、竹廳、龜巢、雲關、楓林、纈林等名,而浮天閣、聚遠樓最勝。)

縹緲浮天閣,江山大隱居。

雙鳧飛舄影,五柳對窗虛。

舊夢楓林葉,新霜笠澤漁。

臞翁忽仙去,誰復愛吾廬。

綺川亭

(在莫舍村。宋范成大別墅之一,後人因以名其地。)

參政歸來老石湖,又從別墅戀蓴菰。

功名南渡樓臺古,絲竹東山心跡孤。

萬頃煙波迷蝘艇,一川風雨問魚租。

中興詩筆如公少,獨向荒亭吊碧蕪。

南村

(在綺川。元隱士張璹所居,有素心堂、陶庵、芳意軒、苕翠館、雪佾亭。)

綺川亭外又南村,芳意留題敞小軒。

識得志和漁父曲,桃花流水更誰論。

天隨別業

(在震澤。唐陸魯望時往來於此。)

震澤灘頭把釣竿,江湖久作散人看。

秋風鱸膾春風鱖,閑煞當時鬥鴨欄。

遺老堂

(在同里。明布政使何源歸老處,程南雲書額,祭酒胡儼有記。)

十里同川路,閑尋綠野堂。

琴尊何點宅,煙雨輞川莊。

白袷仍遺老,青山自故鄉。

江南歸去夢,笠澤寄倘徉。

東湖草堂

(在柳胥。明兵部職方吳易所居,與史弱翁、趙少文有《東湖三子倡和集》。)

酬倡松陵集,曾聞史趙吳。

江山懷霸業,風雨渺煙蕪。

後會聯三子,前遊問五湖。

種松人不見,惆悵草堂孤〈(弱翁有《吳日生種松歌》)〉。

北林

(在北門外。明史弱翁隱居之地。)

舉目河山感興頻,昆明劫後悟前塵。

北林高臥人千古,南國遺民老此身。

皮陸交期盟杞菊,江湖心跡寄鱸蓴。

采薇卒了躬耕願,日向溪頭掛釣綸。

聖壽寺

(在縣治西北。吳赤烏中建,名興寶院。宋天聖中易今額。明洪武中,僧慈雲建祝聖道場。鼎革後變為營房。國朝康熙間,雲棲法嗣允持等先後修復。)

興寶舊禪院,曾是古道場。

赤烏迄天聖,千載奉法王。

聖壽易今名,我佛同無疆。

慈雲啟祝聖,後建東林堂〈(周忠毅嘗讀書於此,故名)〉。

酉申閱異變,兵占老僧房。

所幸雲棲嗣,來自遠公鄉。

鼎新拓琳宇,金碧爭輝煌。

我欲叩禪室,一證菩提藏。

無礙寺

(在縣治常樂坊西。梁開平年建,晉天福中賜額「華嚴賢首教寺」。吳越忠獻王嘗浴於此,易今名。有普賢堂,孫覿作《普賢堂應夢記》。又有藏殿、閑雲樓、樹月樓、彌勒合等名。)

廣大啟法門,無掛亦無礙。

佛氏解脫功,妙悟息瞋愛。

古寺創蕭梁,華嚴軼前代。

吳越重標題,沐浴懺塵穢。

普賢紀夢符,藏殿轉輪備。

閑雲俯高樓,吳江恰相對。

一笑問彌勒,何處著芥蒂。

報恩寺

(在庉村。唐顧文通舍宅建,周二十四畝,江城法席莫盛於此。)

庉村懷古刹,舍宅慕元修。

合假能仁祝,頻將秘密求。

魚龍參梵貝,風雨勸賡酬。

誰解恩慈意,隻園妙偈投。

寧境華嚴寺

(在東門外長橋東。晉時梁衛尉卿陸僧瓚舍莊建,名華嚴院。宋紹興中賜今額。寺有浮屠七級,高十三丈,又有潮音堂、西軒、西樓、巢雲房、斷雲院等名。)

華嚴劫裏現真身,清絕禪房不見人。

七級浮屠參碧落,三層佛合隔紅塵。

元修有路僧能悟,香積無齋鴿亦馴。

識得斷云云斷意,不妨指月悟前因。

圓明寺

(在西車溪。宋乾德中建。明正統中移建於盛澤鎮,俗稱白馬寺。高季迪有《圓明寺訪呂山人》詩。)

一碧車溪水,蒼茫掩寺門。

枯禪參老衲,積蘚上苔痕。

白馬新題換,青邱舊句存。

呂山人已矣,何處訪西村。

海雲寺

(在南蕳村湖濱。宋陳無心建。相傳龍和尚闊大有為,明嘉靖初,某按臺訪之,以寺所對湖口為問,龍指曰「此是坍闕,此是渡闕」,按臺唇缺,疑其諷己,因借「龍盤海雲,將必有變」奏誅之,寺遂廢。今尚有寺濱、東廚堂、西廚堂之名。)

海雲茫茫變倏忽,江波淼淼平於笏。

古寺煙消化劫塵,名基故老資談屑。

曾豎天龍一指禪,空憐孽海雙龍闕。

補唇先生太自猜,龍盤海雲告變來。

一朝北寺收緇黨,終古東廚沒草萊。

傳聞昔日招提盛,衣缽中峰證禪定。

至今斷礎夕陽邊,何處雲中一聲磬。

永樂寺〈用高青邱韻〉

(在雙楊東。宋淳祐七年,里人周樂剛舍地建。)

雙楊景物漸秋零,蕭寺疏鐘感夕冥。

常往無齋僧洗缽,空王有力石函經。

煙波笠澤虛生白,風雨吳山瘦獨青。

極目鱸鄉蓴正美,西風吹老鴨漪亭。

慈雲寺

(在震澤東。宋咸淳中建。寺有浮圖五級,吳赤烏年慈雲公主建。後復增建且住軒、續燈堂、大樹軒。)

縹緲浮屠矗雲際,赤烏年月留題記。

貴主薰修禮法王,慈雲遍覆中峰寺。

後來創建益壯觀,殿閣巍峨顯靈異。

續燈堂上佛燈幽,大樹軒前祇樹翳。

蒼茫震澤古煙波,木魚聲裏蛟龍避。

殊勝寺

(在平望鶯脰湖濱。宋治平中建。建中靖國元年,蔡京過寺,僧法升方書《光明經》,以寺額請,京問《書經》至何品,雲至「殊勝功德品」,京曰:「是宜名矣。」遂奏賜額。)

一卷光明經,功德殊絕勝。

皈禪釋子心,署額相君應。

象教開江東,閉關證寂定。

門對鶯脰湖,佛說無上乘。

文字悟因緣,清入一聲磬。

法喜寺

(在九里村。唐武德中建。初名崇福院,宋易今名。元末顧仲瑛嘗寓此。)

金粟聞根靜裏研,昔人於此懺情天。

青山何處埋詩骨,白足誰能證佛緣。

粥飯生涯僧托缽,煙霞蹤跡客逃禪。

高風遠啟蓮花社,留取清吟蕭寺傳。

慧日懺院

(在同里。宋淳祐中建。明初南琛寶隱居焉,姚廣孝嘗往來於此。)

徵士皈憚地,名僧拄錫時。

紅羊消浩劫,白象悟聞思。

門對湖村景,秋吟木葉詩。

夕陽埋短碣,揚蘚借松枝。

江楓庵

(在西門外。初建無考。明隆慶中,邑人徐申重建。)

西風瑟瑟冷霜楓,樹旁禪關特地紅。

一例鐘聲催晚課,半江漁火照秋叢。

詩題白社僧能和,寺近寒山景亦同。

好是洞庭初落葉,湖波浩淼梵王宮。

三忠祠

(祀吳伍員、唐張巡、宋岳飛。在接待寺東,今移置醋坊橋南堍靈官廟中。)

三高祠外又三忠,廊廟江湖義可通。

殉國英靈前後揆,孤臣心事日星同。

河山共壯風雲氣,社稷空懷戰伐功。

千古出師常飲恨,卻思遺像在隆中。

三高祠

(祀越范蠡、晉張翰、唐陸龜蒙。舊畫像於鱸鄉亭,榜曰「松陵三高」,復葺堂像祀之,後遷祀於雪灘地。)

少伯泛五湖,潛身一何早。

步兵感秋風,歸休計亦好。

達人貴知幾,煙水拓幽抱。

何如陸散人,笠澤一竿老。

祿仕屏弗營,杞菊叢野草。

後世高其名,俎豆清風紹。

至今鱸鄉亭,三公現真表。

殊途亦同歸,轍自閉門造。

霸越盛功名,鑄金惜高鳥。

猶勝典午時,內亂不自保。

河朔構兵端,干戈徒擾擾。

天隨本忘機,風塵歎蓬葆。

盛衰固無常,進退各有道。

吳晉迄唐宋,著錄人不少。

獨此絕時流,鄉型爭共實。

肅瞻泰伯祠,庶幾為之兆。

嚴助墓

(在縣治東南百里。今呼嚴墓村。一云助墓在嘉興,此其父嚴忌墓。)

生原翁子住同鄉,死葬吳江白草荒。

三策賢良高賈董,九經文學重班揚。

力摧閩越天威震,卒黨淮南晚節妨。

孤負小山招隱意,不隨雞犬殉君王。

麋城王墓

(在麋塔村。相傳麋王與越王搖戰,越王殺之,麋王無頭,騎馬還武里乃仆。)

白楊蕭瑟野棠青,軼事傳來絕駭聞。

豈有斷頭能策馬,可知強項亦將軍。

專車漫比防風骨,見軾休疑長狄君。

何以英靈尋武里,杜鵑啼煞蜀王墳。

張翰墓

(翰為晉東曹掾,墓在二十九都。)

典午興亡貉一丘,江東歸夢逐閑鷗。

斷碑斜日鱸鄉影,落葉秋風馬鬛愁。

國士衣冠高死壟,驕王血肉購生頭。

平原兄弟輸君達,鶴唳華亭可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