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则会影响个体的生活准则和心智的发展。社会是一个有序生活的群体组织。从两性关系的角度,能清晰地看到个体和社会的联结。只有在群体中,男人才能通过与妻子的相处获得生理的愉悦、安全感和幸福。与群体隔离的两性关系并不能使男人获得上述体验。同样,如果缺乏群体的适当保护,儿童的发展会趋于缓慢,群体生活是人类发展和进化的保护性因素。个体尽管在群体生活中分工不同,但是互相之间紧密联系。

儿童的环境

儿童依赖于群体的照顾,当他独自面对环境时,儿童更希望自己能够被他人所喜欢和认可。在儿童为适应群体生活做出努力,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他的天性会被压抑并因此感到痛苦。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在童年早期就意识到自己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才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生活得更好。因此,儿童灵魂的发展需要有机地整合各种环境信息,并使之为今后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而服务。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灵魂需要评价每一个当前情境因素,并有效地对个体的后续行为提供指导,目的是在满足儿童的本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避免冲突。例如,儿童会高估自己的身高和力量,以使自己后续的行为成为可能,如开门、搬重物或者是命令他人服从自己。他的灵魂中开始出现一个优势愿望,就是希望比其他人更为强壮。支配他人成为儿童生活中的首要目标,包括通过展示自己的弱小来让长辈为自己服务。这一时期,儿童会表现出两种行为特征:一方面,运用他习得的成人使用的行为和方法;另一方面,将表现他的弱小,来作为获得成年人帮助不可或缺、屡试不爽的手段。我们应该关注儿童在这一时期所表现出的分离的精神趋势。

童年早期表现出的不同行为趋势会促使儿童发展出不同的人格类型。一部分儿童更愿意去寻找获得像成年人一样的力量或勇气的方法,他们的认知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人格趋于成熟和健康。另一部分儿童则固着于展示并试图证明自己的弱小,会表现出依赖、敏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特点。一个人需要通过回忆自己童年期的态度、举止和行为方式,来找到自己所属的人格类型。我们要充分考虑儿童的人格形成与环境之间的影响,并在儿童的行为方式中分析环境投射的信息。

儿童为了使得自己更为强大会做持续的努力,这正是教育的基础所在。儿童的多种天赋和才能来源于不充分的环境刺激。每一个儿童所面临的情境会千差万别。例如在某一个案例中,我们发现,由于患儿一直身处在充满敌意和不安全感的生活环境中,这种环境给他形成的印象就是:这个世界都在与我为敌。儿童思维过程呈现碎片化而非整体加工,使得他只能看到这样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从而形成这种印象。这时,教育的作用应该是纠正儿童的这种错误认识,否则成年后他就会发展出敌意或攻击性的行为模式,由此造成的人际冲突会进一步强化“世界与我为敌”的观点。此外,一旦在生活中碰到更大的困难,这些敌意印象会更加明显。与健康儿童相比,有器官缺陷的儿童更容易表现出对他人的敌意。器官缺陷包括运动障碍、单一器官功能不良或机体抵抗力差,从而导致儿童体弱多病。

器官缺陷不是儿童需要应对的困难环境的唯一因素。与环境中的实际困难相比,不良的环境会强加在儿童身上很多不合理的要求。当一个渴望融入和适应环境的儿童,忽然发现在自己成长环境中有着不可逾越的苦难和障碍时,他会丧失勇气,并很快发展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

困境的影响

由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不胜枚举,所以他们对各种困难情境不能做出充分的反应也就不足为奇。儿童在还没有足够技巧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应对困境时,就必须让自己适应无法改变的外部环境因素,因此儿童的精神习惯必须在短期内快速发展。当分析儿童在困境下做出的错误行为反应时,我们也要看到在这时儿童的能力会得到发展,并尝试如何在困难情境下做出正确反应,这种发展将持续终生。在发育成熟的过程中,在某一特定情境下青少年的反应方式就是他童年期的行为表达模式。从他的态度和反应中,我们可以深入分析他的精神活动。同时,我们必须澄清一个事实:与丰富的社会信息类似,任何个体的行为反应都不会遵循单一的模式。

儿童在发展过程遇到障碍会导致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受阻或歪曲。这些障碍包括客观的环境因素,如经济、社会、种族或家庭的不利因素,或者是来源于生理缺陷的因素。在人类社会中,健康和健全的机体是文明发展的基础。因此,有着生理缺陷的儿童会在解决生活问题时处于劣势。身体器官发育缓慢、学会说话和行走的时间较晚、有运动障碍的儿童均属此列。他们走路时都常会被自己绊倒,他们有着沉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外部世界不会对他们温柔以待。由于生理的缺陷,他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这些儿童并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他们就自动建立了心理代偿机制,这有助于其成年后不会对生活感到绝望。当然,如果他们成年后面临经济困境,情况会变得更为复杂。所以,对于生理有缺陷的儿童来说,他们难以理解社会固有的法律规范,常常对周围的发展机会持怀疑态度,更倾向于社会隔离和逃避工作,对他人的敌意特别敏感,并且无意识地放大对威胁的感知。他们更关注生活的不幸,而不是生活的乐趣。他们高估生活的困难,低估生活的质量,这种矛盾的态度将持续终生。他们自我中心,需要别人更多的关注,设想生活会强加给他们很多困难而不是挑战。由于他们对别人的敌意,他们与周围环境之间的隔阂逐渐加深和扩大。过于谨慎的态度,使得他们在与别人交往时很难获得对人性的真正理解,而且不断衍生出新的困境。

童年期的亲子关系不良也会对儿童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儿童会难以识别和表达爱的感受,因为他的依恋本能没有得到发展。对于在不良家庭中长大,没有形成正常依恋的儿童,他们很难对他人表达亲密,会表现出逃避的生活态度,回避所有的爱和亲密关系。不管是粗心的父母,还是老师或其他成年人,向儿童灌输向他人表达爱和亲密是不正确、可笑或是缺乏男子气概的做法,都会对儿童发展依恋关系带来相似的负面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成年人告诉儿童表达亲密是可笑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对于经常因此被嘲笑的儿童,他们会害怕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也会抗拒正常的亲密关系,担心自己因此被别人看不起。因此,爱的边界在童年早期就已经建立。在亲密关系被贬低和压抑的家庭或教育环境中,儿童会表现出对环境的退缩行为,与对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环境逐渐失去联系。有时候,如果一个儿童能与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那么即使他没有亲人也不一定会和环境疏离。与之相反,即使儿童生活在人际环境中,如果他只喜欢独处,他的社交范围也很难得到扩展。以一个个案为例,这个男孩在小时候发现母亲只对弟弟非常温柔和照顾有加,他感觉到自己被父母忽视。成年后,他与他人相处时常感到忐忑不安,并试图找回在孩提时代没有体验到的温暖和情感。因此,童年期的依恋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会使得个体成年后失去自我。

此外,在家中被宠溺的儿童和被忽视的儿童一样,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被宠溺的儿童,他们的父母没有设定自己的边界,而是干涉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会导致儿童会更依赖一个或多个家庭成员,并且拒绝分离。这种过度的亲密关系会由于儿童的错误认识而得到强化:他们认为家中长辈因为自己的爱而需要履行更多的责任。他们会对父母说:“因为我爱你们,所以你们必须这样做。”这种观念或信条的形成源于家庭,但会延展到个体的社会生活中。儿童很快会意识到像这样表达依恋,周围人会更依赖他。向家庭中一个特殊成员表达热情和依赖的方式会印在他的脑海中,进而对他的将来带来不利影响。例如:他会为维持与亲人的亲密关系不择手段,会不惜一切代价打压他的兄弟姐妹;他还可能编造谎言来达到目的,比如煽动他的兄弟去做坏事,让自己可以独享父母的爱,让他的父母在这种压力状态下只能更关注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会不遗余力地铲除自己的绊脚石,直到自己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为了让父母为他忙碌,他可能表现出懒惰或者不良品行,也可能让自己成为模范儿童,因为他认为别人的关注就是奖励。

综上所述,一旦被宠溺的儿童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固定,一切皆有可能发生。为了获得别人的关注,有些儿童会表现得品行不良或任性,有些则表现得品行兼优,尽量突出自己的优点。此外,和被宠溺的孩子一样,那些在童年早期被父母以较温和的方式忽视的孩子,也会在成长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他们没有获得从父母身上学会应对未来生活的一技之长的任何机会,也没有克服困难的实践过程,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一旦离开家庭步入社会,肯定会遭遇挫折。

这类儿童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被孤立的倾向。例如,胃肠道有缺陷的儿童对营养物质有特殊的需求,其生活方式和生长发育过程与正常儿童完全不同,这可能最终导致他们遭到孤立。还有一些儿童不清楚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试图回避环境。他们找不到朋友,很难参与到同伴的游戏中,羡慕或者蔑视同龄人的游戏,一个人在屋子里自顾自地玩耍。对于身处严格的家庭教育环境中的儿童,被孤立会威胁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他们常预期所有事情都会朝着坏处发展,自己的生活不会有希望。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想法:自己必须忍受所有的苦难和悲伤,或者觉得自己像斗士,随时准备好与所觉察到的敌对环境做斗争。此类儿童觉得生活异常艰难,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忙于自我设防,避免其人格遭受挫败,也可以预料到其眼中世界的负性图式。由于过分的谨言慎行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他们倾向于逃避更大的困难,不把自己暴露于可能失败的风险之中。

这类儿童的另一个共同点是:他们没有充分的社会情感,因为他们总是过多考虑自己而忽略他人感受。具有这种特质的儿童会存在消极的人生观。他们除非改变错误的行为模式,否则难以在成年后获得幸福的生活。

人是社会性动物

只有考虑个体身处的环境因素,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行为方式,才能够了解他的人格特征。这些环境因素包括:个体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面对困难的态度,所遇到的工作、人际交往和同伴协作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已经能够确定每个人在婴儿初期形成的印象会影响他一生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婴儿在出生后几个月就建立了与环境联系的特殊方式。此后,不同的婴儿会表现出各自独特清晰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会随着他们的生长发育过程变得更清晰,且稳定不变。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理活动受社会关系的影响会逐渐变得明显。先天的社会情感表现出来的第一个证据是幼儿早期对亲和的渴求,寻求与成人的亲近,这表明儿童的爱总是直接指向他人。这有悖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他认为儿童的爱总是指向自己的身体,这些性驱力的强度和表现会存在个体差异。在两岁以上的儿童中,先天性社会情感的差异可以体现在他们的语言表达上。只有在个体罹患会导致精神衰退的重性精神疾病的情况下,童年早期所建立的稳定而牢固的社会情感才会丧失。除此以外,先天性社会情感会保持终身,在特定情况下会得到调整、加强,其范围会逐渐扩大,它所指向的对象会逐渐延展到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外,包括家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甚至还可以跨越人类的界限,向其他动物、植物和无生命的对象延伸,最后向整个世界表达自己的爱和感受。理解“人是社会性动物”这一点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