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谋杀理查二世

诸多有利条件让德比伯爵博林布鲁克的亨利顺利登上了王位:理查二世远征爱尔兰,约克公爵埃德蒙行动不力,暴风雨阻断了理查二世的归途,理查二世支持者萎靡不振。所有这一切是德比伯爵博林布鲁克的亨利在登陆拉文斯普尔时未曾料想到的。如果事态不是这样发展而是朝其他方向发展,德比伯爵博林布鲁克的亨利很可能都不敢夺取王位。一开始,他的目的只是想为自己讨回公道。

然而,德比伯爵博林布鲁克的亨利在顺利篡位后,其人性缺点也暴露无遗。事实上,这位史称“亨利四世”的新国王只不过是某些派别的国王而已。真正拥戴他的是依附代位贵族的少数人及以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阿伦德尔为首的教士们。教士们之所以拥戴他,是因为打算利用他打击罗拉德派。亨利四世如果想得到其他派系的支持,就得利诱之。理查二世被废黜后,虽然支持理查二世的众多贵族受到了牵连,但在英格兰的许多地方,支持理查二世的人还是远多于支持亨利四世的人。

亨利四世建立兰开斯特王朝要完全归功于议会的选举。从严格的王位世袭权来讲,理查二世的王位应该由年幼的马奇伯爵埃德蒙·德·莫蒂默——1398年死于爱尔兰的马奇伯爵罗杰·德·莫蒂默的儿子——继承。然而,亨利四世对世袭制不屑一顾,坚持议会推选国王的原则。他心里非常清楚,既然议会可以选择他,也就可以罢免他。因此,在制定国内政策时,亨利四世总会想方设法讨好上议院与下议院,表现得有些卑躬屈膝。在英格兰历代国王看来,这是有辱王权的。亨利四世除了要平衡议会内部利益,团结支持自己的贵族,还需要满足教会提出的一切要求。

作为德比伯爵的亨利曾深受自己封地百姓的拥戴,但作为国王的亨利四世没有得到全国臣民的支持。强烈反对他的人有很多,而他真正的朋友没有几个。所谓的支持者都动机不纯、贪得无厌,普通百姓对他的关心少之又少。尽管如此,亨利四世仍然在王位上待了十四年,最终将王位成功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这表明他是有一定能力的。他能守住王位与其独特的性格不无关系。虽然他做事不择手段,但说话非常讲究,语气温和且彬彬有礼。换作一个傲慢自负或脾气暴躁的人,王位可能早就不保了。在需要重拳出击时,亨利四世虽然表现得果敢坚决,但大多数时候仍然是一个隐忍而谨慎的人。

亨利四世在位期间,英格兰国内叛乱四起。他加冕刚过了两个月,英格兰就爆发了一次叛乱。叛军的领导人都是理查二世的党羽:他同母异父的兄长亨廷顿伯爵约翰·霍兰德与肯特伯爵托马斯·霍兰德及著名的罗拉德派领导者索尔兹伯里伯爵托马斯·蒙塔古和托马斯·德斯潘塞勋爵。反叛者以骑士比武大会为幌子聚集了数千名武装人员,突然杀向温莎,想趁亨利四世不备将其抓获。亨利四世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劫。他在半小时内就逃回了伦敦,紧急呼吁市民拿起武器御敌。

霍兰德兄弟及其朋友发现突袭温莎失败后,决定先将部队撤离,然后蓄积力量,伺机而动。他们的主力部队开始向西撤退。途经威尔士边境时,他们希望将理查二世曾经的众多支持者也都吸收进来。然而,这一延误战机的做法给他们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亨利四世率领大军追了上来。战斗尚未开始,叛军已经自乱阵脚。肯特伯爵托马斯·霍兰德和索尔兹伯里伯爵托马斯·蒙塔古在西伦塞斯特的混战中丧生;亨廷顿伯爵约翰·霍兰德和托马斯·德斯潘塞勋爵分别在埃塞克斯郡和布里斯托尔郡被捕,之后被处死。叛军四名首领的尸体被吊在伦敦城头示众。上述事情发生在1399年12月至1400年1月之间。

亨利四世加冕

这次不合时宜的叛乱直接导致了理查二世的死亡。为了防止因他而起的叛乱再次发生,亨利四世秘密下令将他饿死在庞蒂弗雷特城堡。据说,理查二世在饥饿中坚持了十五天(1400年1月到1400年2月)。虽然官方公开展示过他的尸首,但蹊跷的死因令一些人怀疑死者并非他本人。许多年过后,仍有传言说理查二世仍然活在世上。亨利四世统治时期,苏格兰宫廷一直有人冒充理查二世。

理查二世驾崩

威廉·索特雷殉难

接下来的一年里,亨利四世努力表明自己支持教会的立场,这说明他急于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阿伦德尔的建议下,亨利四世敦促议会通过了臭名昭著的《烧死异教徒法案》。《烧死异教徒法案》通过不到一个月,教会便开始迫害罗拉德派人士了。1401年2月,伦敦的一位教士威廉·索特雷坚持自己的宗教立场不变,于是成了首位殉难者。宗教迫害断断续续持续了二十年。

议会尽管对亨利四世打击罗拉德派的行为坐视不管,但在国家立法和财政问题上一点儿也不向亨利四世妥协。议会试图要控制王室的开销问题,并一再向亨利四世灌输这样一个原则——在上议院与下议院反映的民怨问题未得到解决之前,议会不会同意给王室拨款。亨利四世采取了惯用的拖延战术,最终迫不得已向议会做出了让步。

第29章

什鲁斯伯里战役

理查二世驾崩暂时中断了叛党的行动,因为年幼的马奇伯爵埃德蒙·德·莫蒂默去召集并领导一支叛军是有难度的。此外,人们一直在怀疑理查二世到底是否真的已经驾崩,不愿承认马奇伯爵埃德蒙·德·莫蒂默的继承人身份。而亨利四世接下来面对的麻烦不是防止他人篡夺王位的阴谋,而是威尔士的叛乱问题。一百多年来,威尔士都没有发生过内乱。威尔士的军队曾经追随爱德华三世南征北战。现在,威尔士诞生了一位天才领袖——圭内斯国王的后裔格林德迪的欧文[1],英格兰人叫他“格伦道尔”。格伦道尔及其同胞从来都未与亨利四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因此,当格伦道尔振臂一呼要反抗逆贼时,他的威尔士同胞们便纷纷拿起了武器。格伦道尔名义上是为理查二世报仇,实质上是在为威尔士的独立而战,与英格兰王朝的更迭无关。格伦道尔率军从山地下来,不是声援英格兰的叛军,而是攻至英格兰边境的什鲁斯伯里和伍斯特。亨利四世一次次派兵前往边境抵御,但始终未能打败威尔士人,因为他们会退到山上。当英军食物耗尽准备撤离时,他们又会在英军后方进行骚扰。1402年,亨利四世率军亲征威尔士,但遇上了恶劣的天气,吃尽了苦头。英军将士痛骂格伦道尔是巫师,调用恶劣天气折磨他们。

霍米尔敦山战役

虽然威尔士的叛乱没有向英格兰境内蔓延的迹象,但其他方面的麻烦让亨利四世变得寝食难安。法兰西国王查理六世发誓要为女婿理查二世复仇,随时会攻打英格兰,英格兰南部许多沿海城镇已经遭到诺曼底私掠船的侵扰。与此同时,道格拉斯伯爵阿基博尔德[2]率领苏格兰人越过边境,侵入了英格兰。不过,苏格兰人很快便遭遇了惨败。1402年9月14日,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的儿子率领英军在霍米尔敦山战役中大败苏格兰人,俘虏了道格拉斯伯爵阿基博尔德和许多苏格兰贵族。

然而,这场胜利注定要给亨利四世带来隐患。亨利四世要求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父子将苏格兰人质交给自己处置,以便向苏格兰收取赎金以充实英格兰的国库。但亨利·珀西父子不愿听从他的命令,认为这笔钱应该归他们所有。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是亨利四世篡夺王位时的主要支持者,一向居功自傲。在亨利四世还一意孤行要求他服从命令时,他断然拒绝并快速策划了一场叛乱。在北方,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拥有强大的号召力,马上就集结了一支人马,随时可以投入战斗。这是封建无政府统治下的一次典型起义,领导者为珀西家族。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让自己勇敢鲁莽、绰号为“热刺”的儿子担任起义军的统帅,释放了同意支持他起义的道格拉斯伯爵阿基博尔德,同时请弟弟伍斯特伯爵托马斯·珀西前来相助。他们派人到格伦道尔那里商讨联手对抗亨利四世事宜。最后,他们决定以年幼的马奇伯爵埃德蒙·德·莫蒂默的名义发动起义,正式与亨利四世分庭抗礼,指控他篡夺王位,犯下谋杀国王理查二世的滔天罪行。

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留在约克城,时刻关注着韦斯特莫兰伯爵拉尔夫·内维尔率领的王党军的一举一动。他的儿子“热刺”、伍斯特伯爵托马斯·珀西和道格拉斯伯爵阿基博尔德则率大军先是到了曾受理查二世统治的柴郡,然后向什鲁斯伯里挺进,准备与格伦道尔率领的威尔士军队会合。亨利四世率领一小支部队迅速从伦敦赶来,破坏了珀西叔侄的军队与威尔士军队会合的计划。1403年7月21日,在距什鲁斯伯里两英里的哈特利,两军进行决战。经过一番激战,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的儿子“热刺”被杀,伍斯特伯爵托马斯·珀西和道格拉斯伯爵阿基博尔德被俘。伍斯特伯爵托马斯·珀西立即被处决。他当初收了篡位者亨利四世价值三万英镑的礼物,背叛了理查二世,现在又与篡位者刀兵相见,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听说儿子被杀后,马上向亨利四世投降。在承诺将众多北方城堡献给王室后,他得到了亨利四世的宽恕。

什鲁斯伯里战役后近两年时间里,英格兰的局势一直比较平静。虽然威尔士的格伦道尔仍不肯投降,但英格兰并未再受到他的骚扰,暂时进入了和平时期。1405年,英格兰又遇到了新的麻烦。年幼的马奇伯爵埃德蒙·德·莫蒂默一直被囚禁在温莎,但有人想救他,这引起了亨利四世的警觉。不久,北方叛乱再起,两名首领对亨利四世积怨极深。其中一位是约克大主教理查德·斯克鲁普,他是1399年在布里斯托尔被处决的威尔茨伯爵威廉·斯克鲁普的弟弟;另一位是诺福克伯爵托马斯·莫布雷,他是1398年被德比伯爵博林布鲁克的亨利指控为叛国者并在考文垂准备与之决斗的诺丁汉伯爵托马斯·莫布雷的儿子。诺丁汉伯爵托马斯·莫布雷在流亡中死去,他儿子诺福克伯爵托马斯·莫布雷就成了兰开斯特家族的死敌。约克大主教理查德·斯克鲁普和诺福克伯爵托马斯·莫布雷在约克聚起了一支起义军;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见状,也加入了支持他们的行列。三位首领一致认为,马奇伯爵埃德蒙·德·莫蒂默才是英格兰的国王。

什鲁斯伯里战役

“热刺”被杀

第30章

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被杀

但亨利四世的运气实在太好了,他的作战指挥官韦斯特莫兰伯爵拉尔夫·内维尔用非常卑鄙的手段抓获了约克大主教理查德·斯克鲁普和诺福克伯爵托马斯·莫布雷。韦斯特莫兰伯爵拉尔夫·内维尔在阵前挂起了休战旗,邀请两位起义首领前来谈判。然而,他们到来后,他的手下迅速将他们捆绑了起来。亨利四世接到消息后,很快赶到了约克城,下令马上处决这两名囚犯。1405年6月8日,在未经法庭正式审判的情况下,约克大主教理查德·斯克鲁普和诺福克伯爵托马斯·莫布雷被草草定罪,一小时后被处决。约克大主教理查德·斯克鲁普之死让人们感到非常恐慌和震惊。除了托马斯·贝克特[3],大主教因反对国王而被处死的先例没有出现过。北方神职人员对英勇殉难的理查德·斯克鲁普充满了敬意。几天之后,亨利四世大病了一场。从此他的身体就没断过毛病。人们认为,他经常性的癫痫发作与麻风病痛就是上天对他残忍杀害约克大主教理查德·斯克鲁普的惩罚。

约克城

叛乱并未轰轰烈烈地进行下去,亨利四世的军队只用了几发炮弹就将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的城堡炸成了碎片。诺森伯兰老伯爵亨利·珀西慌忙逃往苏格兰。他在苏格兰蛰伏了三年,等待反击的机会。其间,亨利四世的麻烦接连不断。他不敢与议会起任何争执,议会对他极不尊重。1406年,议会要求并获得了审计王室账目的权利,并敦促亨利四世削减王室开支。1407年,亨利四世被迫承认只有下议院才有从国库拨款的决定权。亨利四世被迫同意在做任何决定之前先听取内阁委员会的建议。议会就这样限制和干涉他的权力,而这是以前的英格兰国王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亨利四世的权力之弱可见一斑。1407年,英格兰对外关系略有改善。法兰西人入侵英格兰的危险依然存在:英吉利海峡曾两次出现过庞大的法兰西舰队,虽然没有大批法兰西军队在肯特郡海岸登陆,但时常会有小型战舰骚扰英格兰南部的港口。一次,一支法兰西大军被派往威尔士支持格伦道尔领导的起义。亨利四世的主要对手是法王查理六世的弟弟奥尔良公爵路易一世[4]。1407年11月,奥尔良公爵路易一世被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派刺客杀害了。奥尔良公爵路易一世之死引发了奥尔良派与勃艮第派的长期内战。陷入内乱的法兰西再也无闲暇考虑攻打英格兰了。查理六世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每年夏天都会发作,每次发作会持续四五个月。因此,他根本无法统一法兰西。不久,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当法兰西不再攻打英格兰时,英格兰开始谋划攻打深陷派系斗争的法兰西了。

托马斯·贝克特被杀

奥尔良公爵路易一世

1408年,亨利四世终于可以消除最后的叛乱隐患了。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托马斯·巴道夫勋爵和威尔士班戈主教路易·拜福德率领一支大军悄悄潜入了英格兰边境,没想到碰上了约克郡行政长官托马斯·罗基比爵士率领的军队。双方在布拉姆汉姆荒原展开了激战,最终叛军被击溃,反叛贵族全部被杀。来自苏格兰方面最后的危险也消除了,因为亨利四世握着控制苏格兰的一张王牌。1406年,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三世在将次子詹姆斯王子跨海送往法兰西避难的途中被英格兰人截获。之后,詹姆斯王子就一直被扣押在英格兰。代表兄长罗伯特三世治理苏格兰的阿尔巴尼公爵罗伯特·斯图尔特希望大权独揽。于是,阿尔巴尼公爵罗伯特·斯图尔特与亨利四世达成了一项秘密协定:亨利四世继续羁押年轻的詹姆斯王子,而阿尔巴尼公爵罗伯特·斯图尔特则保证苏格兰人不会袭扰英格兰。

奥尔良公爵路易一世被刺杀

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三世

亨利四世就这样消除了来自法兰西和苏格兰的危险,让他头疼的就只剩下威尔士的叛乱分子了。不过,亨利四世的健康每况愈下。1409年到1411年,他病恹恹的身体就没有任何好转。他将多数治国理政的大事都交给了儿子蒙莫斯的亨利。蒙莫斯的亨利很小的时候就随父亲在什鲁斯伯里和威尔士的战场上战斗。现在,他二十岁了,已经成为一位勤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非常忙碌,根本无暇去做谣传中那些放荡不羁的事情,也不可能与声名狼藉之辈厮混。他留给人们刻板印象,其实这与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五世》不无关系。蒙莫斯的亨利大部分时间是在威尔士艰苦的军旅生活中度过的。他一直与格伦道尔领导的叛军周旋。虽然王党军起初只取得了一些小的胜利,但随着兰开斯特王朝的统治不断稳固,格伦道尔实现威尔士独立的梦想也越来越渺茫了。格伦道尔晚年,其追随者接连离他而去。虽然英格兰尚未彻底击败格伦道尔,但蒙莫斯的亨利已经基本稳定了威尔士的局面。

蒙莫斯的亨利

蒙莫斯的亨利代父亲执政的末期(1411年9月到1411年12月),自1393年英法签署和约以来,英格兰首次介入了法兰西的内乱。勃艮第派与奥尔良派激烈斗争时,蒙莫斯的亨利与勃艮第派结盟,派英格兰援军渡过海峡,帮助勃艮第派在圣克劳德战胜了奥尔良派。不过,这种联盟注定不会持续太久。1412年,随着亨利四世的健康好转,他在治国理政方面有了更多的发言权。亨利四世似乎对蒙莫斯的亨利在自己患病期间一手遮天的统治方式有些不满,于是就将他撤到了幕后,而将次子克拉伦斯公爵兰开斯特的托马斯提拔为主要助手和代理人。随着这一改变,英格兰与奥尔良派——后来的“阿马尼亚克派”——达成了和解。阿马尼亚克伯爵伯纳德七世取代了被刺杀的奥尔良公爵路易一世,成了奥尔良派的新首领。

克拉伦斯公爵兰开斯特的托马斯

亨利四世与蒙莫斯的亨利关系恢复后不久,旧病突然发作。1413年3月20日,他在威斯敏斯特驾崩。经历种种磨难和危险后,亨利四世在生前成功保住了王位。不过,他虽然开辟了兰开斯特王朝,但在治国理政方面并不成功。与他初登王位时相比,他驾崩时的英格兰更穷了。他在位期间,英格兰内战不断,中央政府软弱,国家分裂,贵族纷争不断,家族之间形成了世仇。这种状况波及了三代人,直至玫瑰战争才最终结束。

注解:

[1] 格林德迪的欧文(Owen of Glyndwrdee,1359—1416),威尔士民族英雄,曾在博林布鲁克的亨利(即亨利四世)的军队服役,后因亨利四世对威尔士人民残暴统治而起兵叛乱,领导威尔士人民展开了抗击英格兰的独立战争。

[2] 道格拉斯伯爵阿基博尔德(Archibald Douglas,1372—1424),苏格兰贵族、军阀,第十三代道格拉斯勋爵,同时兼威格敦伯爵、安南代尔勋爵、加洛韦勋爵、波思韦尔勋爵。

[3] 托马斯·贝克特(Thomas Becket,约1119—1170),亨利二世统治时期英格兰教会的精神领袖,任坎特伯雷大主教期间,为了保卫教会利益与亨利二世展开了斗争。1170年12月29日晚,托马斯·贝克特在坎特伯雷大教堂祷告时被杀。三年后,亨利二世赎罪,封托马斯·贝克特为圣徒。

[4] 奥尔良公爵路易一世(Louis Duke of Orleans,1372—1407),法兰西国王查理五世之子,查理六世之弟。为争夺患精神病的查理六世的摄政权,与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交恶,引发了奥尔良派与勃艮第派激烈的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