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诀还初道人自诚氏辑杨曾文简释释迦牟尼佛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注释】

  “法”,指事物,也指佛法。此指佛法、正法,禅师所说的“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即能引导众生自悟解脱的至上妙义,有时与所说众生本具的“佛性”同义,称之为“心”。

  【提要】此为禅宗所说的“付法偈”。禅宗主张“以心传心”,此心即为正法,也称“心法”。心无形象,与空、实相相通,故所传之法本来为无法,但此无法之法也是法。以此相付,虽称之为法,此法又何曾为法?

  意为对所传、所受之法不可执著。

  摩诃迦叶尊者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注释】

  法之意同前释。“本来法”,谓本来就有的法,相当佛教所说的“本有佛性”,与“本法”同义。此法不生不灭,非空非有。虽说“无法”,又不是绝对没有,故说“无非法”。

  【提要】从大乘佛教二谛角度来看,禅宗佛佛祖祖所传心法,既空又不空。从欲谛说,它是有的,可传授的;从第一义谛(真谛)来说,它是空无所有的,超言绝象的。故说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商那和修尊者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

  【注释】

  “法”指事物,也指佛法、法的要旨。心指众生的本性,指大乘佛教所说的佛性。在此句中法侧重指佛法、旨要;心指本性、心性。“心法”,指心之法,限定特指心性。

  【提要】从第一义谛(超越世俗世界的认识)来说,所传正法非是法,也不是心。因为据般若空义(《般若经》所宣说的诸法性空的道理),一切皆空,自然“无心亦无法”。当限定说所传的是“心法”时,它已不是“心法”。因为它同时还有“非心法”的一面。正确见解应按“中道”的观点,它“非法亦非心”,同时又“是法亦是心”。

  优波鞠多尊者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注释】

  众生之“心”,是本具的心性(非后天外加的),可称之为“本心”、“本性”。它即是佛性,诸法实性,是超言绝象,毕竟空的。

  【提要】“本心”虽空,“非有法”。但从俗谛(世俗世界的认识)看是“有法有本心”的;从真谛看是“非心非本法”的。

  鹤勒那尊者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可得,得时不说知。

  【注释】

  “心性”,即前面所说“本心”,指众生本有的佛性。

  【提要】按大乘佛教的观点,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当自己经佛或师友启示而觉悟到本有的佛性时,这种境界是不能用普通的思维方式想象的。对它不能用言语表述,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故“了了无可得”。一旦领悟到它,自己的认识境界便与它相契无间,也是一种空境,不再分辨是非有无,故“得时不说知”。

  菩提达摩大师在胎为身,在世为人。有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谭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法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

  【注释】

  “法界”,指世界上一切大大小小的事物、现象,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一切东西。既指事物的现象界,也指事物的本质方面;既指原因,也指结果。“佛性”,佛的本性,指众生成佛的内在可能性或依据。

  【提要】用现在的话讲,全段在讲精神的特性和功能,是众生之所以为众生的内在依据。众生有了它才“在胎为身,在世为人”,才能见能闻,能行动。通过它可想见整个宇宙万物(佛教称之为显现或包摄法界、世界),又可通过坐禅使它专注一处。此种精神即佛性,而不懂佛理的人称它为精魂、灵魂。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就悟。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不与凡圣同缠,超然名之曰祖。

  【注释】

  “大道”指至高真理、无上正法。“佛心”指佛的认识境界,佛的精神,也指佛性。

  【提要】禅宗主张“无念为宗”,即对世间一切不分辨有无、是非、丑美,在思想中不产生好恶取舍的念头。既然如此,就不见恶而嫌弃之,见善而努力争取之。。因此达到此“大道”境界,与“佛心”相契合,便超凡入圣,称之为“祖”。

  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则识摄色,迷则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较,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取心本寂灭,无一动念处,是名正觉。

  【注释】

  “迷”,迷于道理(佛法);“解”,领悟道理。“法”指一切事物。

  “识”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六种感觉和认识的机能。“色”指地、水、火、风(古印度认为是构成万物的四大要素)及其所造的一切东西,相当于现在讲的一切物质现象。“分别计较”,指对事物所进行的对比、分辨和推理的思维活动。“正觉”,达到最高觉悟。

  【提要】认为人若没有达到觉悟,自己的情欲思想便追逐周围环境和事物,不得自由。应认识到,自己所想到的和看到的一切,都等同于梦幻。若使自心清净、静止,不追逐外物(“无念”),便达到佛的境界—“正觉”。

  僧璨大师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注释】

  “华”,即花。“种”,种植。

  【提要】此为禅宗三祖僧璨的“付法偈”。种花要有地,但更重要的要有人做下种的工作。此比喻众生觉悟要有有知识的师友(“善知识”)指点、教示。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爱憎,洞然明白。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莫逐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止动归动,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如一种。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皆空。归根得旨,随照失踪。须臾反照,胜却前空。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由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自爱着。将心用心,岂非大错。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用斟酌。梦幻空花,何劳把着。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

  【注释】

  此为僧璨的《信心铭》。“至道”,指最高觉悟。“拣择”,指取舍、选择。“两边”,指两个对立的方面,如有无、是非等。“一种”,当指“中道”,如“非空非有”,“不生不灭”等。“息见”,息灭各种世俗见解。“一如”,等同一样,皆如本来样子。

  【提要】不要对外界一切事物进行分辨和判别,不要产生任何是非、善恶、取舍的念头。应把握中道,息灭偏颇有,偏颇无;追求善,弃舍恶的偏见(“边见”),而认识非空非有,非善非恶的道理。认识万法皆空,万法一如的道理,便可不起“妄见”,达到觉悟的“无为”境地。

  一切无心自性戒,一切无碍自性慧。不增不退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注释】

  “戒”,禁戒,禁止做的规定。“慧”,指智慧。“金刚”,喻如坚硬的金刚一样的信心,称“金刚心”,指菩萨的普度众生的信心。“三昧”是禅定的意思。

  【提要】要人不要思虑分辨事物,不要对事物有是非善恶的成见(无碍)。这样即是自性戒、自性慧,即自己内在的戒、慧,不是外在的戒、慧。一切按自然言行,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样就具备了菩萨一样的金刚信心,就等于进入思想解脱的禅定境界。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注释】

  “无见”,认为一切皆空的见解。“空知”,与“无见”义同,空的知见。“解方便”,领悟方便的说教,即认识借助语言文字的说教只是一种引导众生觉悟的手段。“灵光”,此指智慧。

  【提要】虽佛经上常讲一切皆空,万法如幻,但如果因此而执著“无见”、“空知”也是错误的。此是不理解佛经上所说为佛的方便说教,而至高真理是非有非空的中道,它与实相、真如同义,是超越于言教之上的。

  弘忍大师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注释】

  此为禅宗五祖弘忍的“付法偈”。“有情”,原指众生,此指有人(“善知识”——师友)。“无性”,指无有佛性。

  【提要】禅宗奉菩提达摩为初祖,认为由他从印度来华传入禅修习方法,中华禅宗才得以成立。谓达摩来华种下佛种(传法),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如果没有达摩西来传法,众生本性不得显发,就会如同瓦石等一样“无性亦无生”。

  附达摩的“付法偈”:“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慧能大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注释】

  此是《六祖坛经》所载慧能的“得法偈”。此偈针对神秀的偈颂。神秀的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遣有尘埃”。把身比做菩提树,把心比做一面立着的明镜,要人勤奋修行,不使心性让烦恼染污。慧能偈中的“菩提。。明镜。。”皆反其意而用之。

  【提要】慧能发挥《般若经》中的一切皆空的思想,说身、心本属虚幻,空无一物,何有尘埃可染。反映他反对渐修渐悟,而主张直探心源,以空扫相,而达到顿悟。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注释】

  这是慧能对前来投奔的法达所说的一段话。法达曾读《法华经》七年,但仍迷而不悟,不知何为正法。“《法华》转”,是被动地在迷惑中被《法华》束缚(为读而读,不知要义)。“转《法华》”,是主动地在觉悟的情况下实践《法华》的要义——从自心“开佛知见”(《坛经》)。“白牛车”是《法华经》上对佛乘(引人成佛的教法)的比喻。

  【提要】要人不要拘泥经典,不要认为读经就可达到觉悟。要人按《法华经》上“开佛知见”的要义,认识自己的本有佛性。应清除头脑中一切计较、区辨是非有无的观念,达到佛的境界。

  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不殊。

  【注释】

  这是《六祖坛经》上所载慧能论定、慧关系的一段话。传统佛教主张先定后慧(先坐禅,通过坐禅观想引发智慧),以定发慧。慧能反对这种看法,认为定慧不二,定慧等同。

  【提要】慧能站在中道的立场,认为定是慧之体,慧为定之用,二者不一不二,好像灯与光的关系。这是说法的意义在于否定禅定有固定形式、程序的理论,而认为,凡可给人智慧的一切皆属于定。如此,行住坐卧、生活日用皆是禅,也皆可以给人智慧。

  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险邪,佛是众生。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注释】

  这是《六祖坛经》的一段慧能论佛与众生无根本差别的话。

  【提要】佛与众生无根本差别。所谓差别,只在迷悟上。若迷自性,若有贵贱优劣的观念,佛即众生。若悟自性,心中怀诸法平等一如的见解,众生即佛。佛不在众生外,每人自心即是佛,是真佛。

  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注释】

  这是《六祖坛经》上的一段话,原出自《大乘起信论》。“法”指事物。【提要】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皆由心所生。如果心死,万有也灭。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注释】

  这是慧能论凡夫与佛、烦恼与菩提(觉悟)的话,也出自《六祖坛经》。【提要】前两句是按“不二”的观点讲的,凡夫与佛、烦恼与菩提是相即不二的。后面几句是讲在一定条件下或为凡夫,或为佛;或为烦恼,或为菩提。

  神秀禅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提要】人自心本有一切佛法,要做佛不必外求。

  南岳思大师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

  【提要】求道,想使自性显发,不必向他人寻求,应自修自悟。

  天皇悟公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提要】应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平凡中达到超脱。

  本净禅师佛因心悟,心以佛彰。若悟无心,佛亦不有。

  道本无心,无心名道。若了无心,无心即道。

  【提要】心悟可成佛,成佛即本心的显现。从真谛来说,一切皆空,故也无有佛。心与无相契,即与道等同,因为“道”(真如,也指觉悟)无自性,是无心的。

  见闻知觉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如鸟空中只么飞,无敢无舍无憎爱。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

  【注释】

  “三昧”,定,禅定。“观自在”,在玄奘所译《般若心经》中把观世音菩萨译为观自在菩萨,但这里当指一种观想自由自在的境界。

  【提要】对通过见闻觉知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无好无恶,无舍无取,那么身处外界(声、香、味、触——可理解为外界现象)在任何时候皆如同进入禅定一样。对一切皆放任自然,无思无念,这才是观想自在的精神境界。

  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道性如虚空,虚空何所有。遍观修道者,拨火觅浮沤。但看弄傀儡,线断一齐休。

  【注释】

  “浮沤”,水泡。“傀儡”,木偶。这是本净禅师所作的《无修无作偈》。【提要】本净反对勉强地立“佛”、“道”二名,认为心为虚无,佛与道也是无实的“假名”。认为一切皆空,不要去修道,去做功德。对自称见到“道”的人才有修道之事,对认识到道本虚无的人来说,何须修道呢?他讥笑世上的修道者是如同在火中找水泡,又像被人用线牵着动作的木偶一样。

  推真真无相,究妄妄无形。返观推穷心,知心亦假名。

  【注释】

  “假名”,东西的名称,为了方便称呼而给世上东西起的名字。相对于东西本身,它是不实在的。

  【提要】既然一切虚无,真与妄同是虚幻的,连心本身也如同假名一样是不实在的。

  善既从心生,恶岂离心有。善恶是外缘,于心实不有。舍恶送何处,取善令谁守。伤嗟二见人,攀缘两头走。若悟本无心,始悔从前咎。

  【注释】

  “外缘”,缘指可构成原因的一切事物,单相对于“因”来讲是辅助性的条件(有“内因外缘”。之说)。这里指的是在心外的现象,也指因外在现象而在心里引发的影像。

  【提要】心生善恶,善恶不离自心。心既然虚空无实,善恶也虚无。人不应因善而“取善”,因恶而“舍恶”,而应无念无作,放任自然。

  南阳忠国禅师青梦夤缘,直上寒松之顶。白云淡■,出没太虚之中。万法本闲,而人自闹。

  【注释】

  “夤缘”,攀附以上升。“淡■”,当为“淡沱”之误,意为云色秀丽、明净。

  【提要】青梦(当指梦境)直攀寒松之顶,白云出没太虚之中,都是自然而然,非人强力所致。“万法本闲,而人自闹”,是说万有本自清静无为,而人却追名求利,有为不已。

  众生迷时,结性成心,犹寒则水凝为冰。众生悟时,释心成性,犹暖则冰涣为水。

  【注释】

  “性”指佛性。“心”指本心,虽含佛性,这里特指尚未开显的状态(“不觉”)。

  【提要】众生皆有佛性,但有迷悟之别,或使佛性受烦恼覆遮,结为一团;或使佛性显现,通往成佛之途。

  法法法元无法,空空空亦不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劳说梦。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来红,莫问如何修种。

  【注释】

  “法”指事物;“法法法”,广指各种各样事物。“空”指空无。佛教讲由一切因缘和合形成的有生灭的事物,皆无自性,皆空幻不实。虽不实,不是绝对的无,因它有假象存在。

  【提要】世界虽空又不是全空,有假象存在,如同梦幻。所谓修行,是无修无证中完成的,如同花落果熟,自然而成。“有用用”即“有用之功用”。此有为的“有用之功用”中无功用。“无功功”,即“无功之功用”。在自然的“无功之功用”中,却存在着功用,指无修之修。

  盘山积公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复是何物。

  【注释】

  “心月”比喻本性、佛性。

  【提要】心可观想万物(境),但如果做到“无念”,光境(能照之心与所照之境)“俱忘”,这是达到了至高觉悟境界。

  大珠海公若不随声色动念,不逐相貌生解,自然能无事去。

  【提要】如果不被外界(声色、相貌)牵着鼻子走,不受环境所动(产生欲念、见解),这是一种自然无为的超脱境界。

  般若经云:九类众生,一身具足,随造随成。是故无明,为卵生。烦恼包裹,为胎生。爱水浸润,为湿生。欻起烦恼,为化生。悟即是佛。迷号众生。菩萨以念念,心为众生。若了念念,心体俱空,名度众生也。智者于自本际,上度于未形。未形既空,即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注释】

  《般若经》是大乘经典之一,以宣传“诸法性空”著称。“九类众生”

  指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再加有色天、无色天、有想天、无想天、非有想非无想天的五类众生。此中包含虚构的生命体。原意众生分布于欲界、色界、无色界,有不同的种类(此不详释)。这里把九类众生说成是每个人身上皆有,用人身的不同精神作用、不同情欲及迷悟状态,比喻为九类众生。如说“无明”(即痴,不明佛理)即卵生,烦恼纠缠人身为胎生,爱欲充满为湿生,忽生烦恼为化生,觉悟为佛,迷时为各类众生,等等。众生之迷,表现为有念念不息之心,即不停止地分辨、取舍外物。如能把此心置于“无念”境地,认识心体俱空,此为普度众生。

  【提要】九类众生在一身,是佛是众生全由自己决定。智者应从自己心性上来体认空义,达到无念境地,到时便可领悟度众生之理,并悟实无众生灭度之义。善慧大士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提要】此指真如、佛性,认为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永恒的本体。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提要】这是一种违背常识的近似文字游戏的偈颂,传为南北朝时傅翕所作。其旨在教人从对立双方中选取一方而联想到另一方,并有意夸张语言的相对性、局限性。空着手与把锄头;步行与骑水牛,是对立的两方。人们可以从空着手想到把锄头,从步行想到骑水牛。也可把空手改称把锄头,把步行改称骑水牛,语言是人可改变的。人过桥,与水无涉,从人的视觉来看,认为从桥一端到另一端是桥流,故称“桥流水不流”。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形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提要】这是讲人人自身之中有佛。佛不在外,而不离自身。他与众生起居与共,形影不离。人的声音就是佛的声音。此诗之旨是教人从自身求佛,而不必外求。

  鉴贞禅师眼光随色尽,耳识逐声消。还源无别旨,昨日与今朝。

  【提要】眼、耳追逐色声,故称眼识、耳识,若无色声,也无眼耳二识。直探心源。使本来面目现前,只在今日明日的修行努力。

  夹山密公心本是佛,因念起而漂沉。岸实不移,因舟行而骛骤。

  【提要】即心是佛,只因有种种欲念而使自己在生死烦恼中漂沉。岸喻自性,欲念喻舟。

  玄沙备公镜照诸像,不乱光辉。鸟飞空中,不杂空色。

  【提要】镜、鸟皆喻佛性、本性。意为人之自性清净,不为尘世万象所染。

  傅大士水中盐味,色里胶青。毕竟是有,不见其形。

  【注释】

  “胶青”,一种颜料。盐、胶皆喻万有的本体,此当指真如、佛性。它虽无形无相,却体现于万有之中。

  【提要】真如、佛性虽视而不见,听而无闻,但毕竟体现于世界万象之中。

  妄计因成执,迷绳谓是蛇。疑心生暗鬼,病眼见空花。一境虽无异,三人乃见差。了兹名不实,长御白牛车。

  【注释】

  “妄计”,虚妄的思虑,错误的思想。“执”,执著,迷执。“三人”,指小乘的声闻乘、缘觉乘和大乘的菩萨乘(佛乘)。“白牛车”,《法华经》中所比喻的佛乘——最圆满的教法。

  【提要】绳虽是绳,但如果认识错误,便把它看成是蛇。诸法实相如同人们面对的外境一样,虽曾无变化,但三乘的人见解非一。了解此理之后,便不会迷于名相,而归依大乘佛法。

  法云白公离朱有意,白浪徒尔滔天。象罔无心,明珠忽然在掌。

  【注释】

  “离朱”、“象罔”皆见于《庄子·天地篇》。篱朱为古之明目者。象罔为虚拟为物,意为无心者。此篇讲黄帝丢失宝珠于赤水之中,命明目者离朱找之而不得,“乃使象罔,象罔得之。”

  【提要】喻有意修道者得不到解脱,而无意无心求佛者,反而得到证悟。

  永明寿公如随色之摩尼,众相现而本体不动,似应声之山谷,群响发而起处无心。

  【注释】

  “摩尼”指宝珠,水晶宝珠。

  【提要】逶明宝珠映众像,山谷应声而有回声,皆非由它们自己而发。此喻人虽处世俗万事之中,其本性常寂不动。

  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此境此时谁会得,白云深处坐禅僧。【提要】坐禅僧身处白云深处。最善领会大自然的情趣。

  真心自体,非言所诠,湛如无际之虚空,莹若圆明之净镜。毁赞不及,义理难通。不可以有无处所穷其幽迹,不可以识智言诠谭其妙体。唯有入者,只在心知。如捣万种而为香,■一尘而具足众气。似入大海而澡浴,掬微滴而已用百川。

  【注释】

  “真心自体”,指真如,也称法性、佛性,大乘佛教所说的至高真理,也含有本源、本体之义。

  【提要】佛性、真如,非言语可表述,清净光洁,非常人思虑可及。只有觉悟者才可领会到它,它具足一切善德妙法。

  见性之时,性本离念,非有念而可除。观物之际,物本无形,非有物而可遣。

  【注释】

  “见性”,即现性,使本具佛性显现。“观物”,指观想万物,一般在禅定中观想。

  【提要】如果达到使本具佛性显现,此时已无世俗之念可以断除。

  如果观想到万物本空,也就没有物的观念可以遗弃。

  满眼见色,满耳闻声。不随不坏,方了色声。正性若随声色之门,即堕凡夫。若坏声色之相,即入小乘。

  是以如来正眼,普照无遗。岂同凡夫生盲,二乘眇目,则逢缘不碍,触境无生。

  【注释】

  “不随”,不追逐、追随。“不坏”,不通过分析的方法判断外界的事物为虚幻不实的东西。“如来”,佛的名号之一。“生盲”指瞎眼者;“眇目”,一眼瞎。

  【提要】对外界(色声)既不有意追随,又不刻意否认它们而回避之,应顺从自然,任运生活。若追逐外界则为凡夫,否定和回避外界则为小乘(声闻、缘觉二乘)。

  庞蕴居士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

  【提要】认为空义对修行都最为重要。

  水明寿公真源湛寂,觉海澄清。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

  最初不觉,忽起动心。因明起照,随照立尘。如镜现像,顿起根身。从此遗真失性,执相徇名。积滞着之情尘,结相续之识浪。鏁真觉于梦夜,沉迷三界之中。瞽智眼于错衢,匍匐九居之内。向不迁境上虚受轮回,于无脱法中自生系缚。如春蚕作茧,似秋蛾赴灯。以二见妄想之丝,缠苦聚之业质。用无明贪爱之翼,扑生死之火轮。复有邪根外种,小智权机,不了生死之病源,罔知人我之见本。唯欲厌喧斥动,破相析尘。虽云味静冥空,不知埋真拒觉。如不辨眼中之赤眚,但灭灯上之重光。罔穷识内之幻身,空避日中之虚影。斯则劳形役思,丧力捐功。不异足水助冰,投薪益火。岂知重光在眚,虚影随身,除病眼而重光自消,息幻质而虚影当灭。若能回光就已,反境观心,佛眼明而虚影空,洁身现而尘迹绝。以自觉之智刃,剖开缠内之心珠。用一念之慧锋,斩断尘中之见网。此诚穷心之旨,达识之诠。

  【注释】

  “真源”、“性海”,皆指众生本具之真如佛性。《大乘起信论》中有“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以及本觉、不觉之义。文中多为发挥此论之义。“三界”,佛教讲的一切众生生存之环境,有欲界、色界、无色界。“邪根外种”,指外道,佛教以外的宗教、学派。“小智权机”,指小乘教及不明诸法实相的修行者。“二见”,有见、空见等执著二边之见。

  【提要】真如佛性为达到觉悟的根本依据,超越于语言名相之外。众生本有佛性,当初无所谓觉悟。因有欲念(无明)兴起,从此本性被烦恼遮蔽,使众生沉沦生死轮回之长流之中。外道和小乘的修行者不知众生的真正苦源,只求离世隐居苦修,或深究理论,否认现世之真实性,不能引导众生达到解脱。要真正达到觉悟解脱,应“回光就已,反境观心”,用自己的智慧,断除遮蔽本性的情欲烦恼,使佛性显现。

  慈云慧禅师片月浸寒潭,微云映碧空。若于达道人,好个真消息。

  【提要】寒潭、碧空皆清澄无瑕,喻“达道人”(觉悟的修行人)之心。此心可映明月(法身),可映万物。

  黄山轮公投赤水以寻珠,入荆山而觅玉。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认影迷头,岂非大错。

  【提要】普通人只贵远方寻来之宝,对身边之宝却不珍惜。人自有佛性,求佛应求诸自心。

  天衣怀公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遣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

  【提要】应从此种现象体悟自然无为之义。

  圭峰禅师用则波腾海沸,全真体以运行。体则鉴明水静,举随缘而会寂。

  【注释】

  “用”指心之用、作用。“体”指心之体、体性。

  【提要】心之用则动无止境,心之体则寂静湛明。一切由心而生,心亦空无自相,不应执著。

  智真禅师心本绝尘何用洗,身中无病岂求医。欲知是佛非身处,明鉴高悬未照时。

  【注释】

  “尘”,指六识的对境:色、声、香、味、触、法称六尘,相当于客观世界的形形色色的现象。“绝尘”,即与世界隔离。“明鉴”,即明镜,喻自心佛性(真如之心)。

  【提要】自身本来与世俗世界隔绝,无垢无病,无需修行“求医”。在心之明镜未与世俗世界接触时,众生与佛本无二致。

  李长公十世古今,终始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智凡不碍,状多镜以纳众形。彼此无妨,若千灯而共一室。

  【注释】

  “刹境”,佛教讲的国土。“无边刹境”,即无数国土。佛教认为四维上下有无尽世界、无尽的国土(包括佛国净土)。“毫端”,细毛之端。【提要】李通玄(李长者、李长公)是华严学者,在此发挥华严宗的法界圆融无碍的思想。认为一念(时间极小的概念)与古今十世相通,无尽世界存于纤毫之端,智者与凡夫融通,法界重重缘起而共成圆融无碍世界。

  天台观公高超名相,妙体全彰。迥出古今,真机独露。握骊珠而鉴物,物物流辉。掷宝剑以择空,空空绝迹。

  【提要】这是讲真如佛性虽超言绝相,但又无所不彰其光。当它作为最高智慧时,既可鉴有,又可知空,虽知空有,却不被空、有二见束缚。

  云门侃公尘劳未破,触境千差。心鉴圆明,丝毫不立。灵光皎皎,独露真常。今古两忘,圣凡双绝。到遮里始能卷舒自在,应用无亏。出没往还,人间天上。

  【注释】

  “尘劳”,即烦恼。“灵光”指心之本性。“遮里”,即这里。

  【提要】虽未断除烦恼,身仍处尘世,但心性明净不染。做到今古两忘,不分凡圣,就已达到自由自在的超然境界。

  大静禅师夜间闲坐,心念纷飞。却将纷飞之心,以究纷飞之处。究之无处,则纷飞之念何存。返究究心,则能究之心安在。

  【提要】在心念纷杂之时,推究心之念由何而起,纷杂之念为何物,推究来推究去,发现一切为空。再推究心之本身,原来也不实在。这是一种禅定方法。能照之智本空,所缘之境亦寂。寂而非寂者,盖无能寂之人也。照而无照者,盖无所照之境也。境智俱寂,心虑安然。此乃还源之要道也。

  【提要】能照的智慧,能观想的智慧,与所缘之境为对立的双方。

  一方不存,另一方也不有。人而能寂,即有可寂之境;无所照之境,则智无所照。境寂(主客双方)并寂,心虑安谧,此即为返本还源,恢复本来面貌。

  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十分通塞中,真心无不遍。若生知识解,却成颠倒见。睹境能无心,始见菩提面。

  【注释】

  “心”、“真心”是指本性、本心,相当于真如之心、佛性。“无心”

  之心是指心念、思维活动。

  【提要】物皆心所变现,见物即见心。但如果将此看成绝对,这也是一种颠倒的见解。见物而不起念,才有觉悟的可能。

  永嘉禅师心与空相应,则讥毁赞誉成何喜。身与空相应,则刀割香涂何苦何乐。

  报与空相应,则施与劫夺何得何失。

  【提要】若心、身、报应皆与空相应,即是说体认心、身、报应皆空幻不实,就不会为毁誉忧喜;为身体的受害和善待而感到乐苦;也不会为受到赏与和掠夺而有得失之感。认识空义才能断除情欲烦恼。

  心不是有,心不是无。心不非有,心不非无。是有是无即堕是,非有非无即堕非。

  【提要】按大乘般若中观理论,在对立的双方中不应偏颇一面而作判断,说有说无皆为“边见”(片面见解),而应看到二者的结合,即非有非空,亦有亦空,对心也应持这种见解,心非有非无,亦有亦无。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得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洁身。洁身觉了无一物,本原自性天真物。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注释】

  “无明”即痴,不明佛理。“无明实性”即无明之本体。法身为佛的三身之一,是佛法的人格化,认为它无形无象,但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五阴指构成世界和众生的五大要不:色、受、想、行、识。“三毒”,指贪、嗔、痴。

  【提要】修行者应清闲自在,不必为求解脱而修行,也不应随从世俗而妄想。实际上,无明烦恼的本体即为佛性,世俗幻化之身与佛也无别。因一切皆空,无需刻意分辨佛与众生,超凡入圣。

  寂寂生无记,惺惺生乱想。寂寂虽能治乱想,而还生无记。惺惺虽能治无记,而还生乱想。故曰: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

  【注释】

  “寂寂”,静默、落寞。“无记”,无是无非,不作判断。“惺惺”,聪慧、机警。

  【提要】寂静的状态可使心达到不念是非善恶的境地,而机警灵敏可使人产生乱想。寂寂与惺惺作用不同,二者可以相辅互补。因此,惺惺与寂寂不可偏废(“惺惺寂寂是”),而如果偏于寂寂,或偏于惺惺,皆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是违背自然的。

  凡人多于事碍理,境碍心。常欲逃境以安心,遗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

  【提要】事与理,境与心,是两个方面。一般修道者认为要达到安心,应离开外境;在对待理与事关系上,认为理比事重要。但不知道心决定境,制限境;理决定事,制限事。因此,修行者应先从心、理上做起,当认识心空理寂之时,也自然会领悟境空事寂了。

  法融禅师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性何处起。妄性既不起,真心任偏知。

  【注释】

  “境缘”指外界,与耳目诸识相对应。“妄性”指所谓妄心,即被烦恼污染之心,有时指第六识(意识)。“真心”与“妄心”、“妄性”相对,指真如之心,即佛性、本性。

  【提要】认为大千世界的事事物物本无好丑之分,所谓好丑等判断与名称,皆由人心的思虑活动决定。如果心不给事物强为起名,判断美丑,人们就无所追求,无所弃舍,心的本性就不会受遮蔽,也就不会出现妄心了。

  慧忠禅师念想由来幻,真性无终始。若得此中意,长波当自止。

  【注释】

  “念想”,指平常的思念活动。“真心”指本性、佛性。“长波”,指所谓生死轮回的无限循环过程。

  【提要】懂得自身的世俗思念皆空幻不真,而心之本性永恒存在,就可以领悟如何弃妄存真,结束生活轮回的长流。

  人法双净,善恶两忘。真心真意,菩提道场。

  【提要】把对人、法(一切事物)的邪见统统弃除,把善、恶观念忘掉,就可能达到觉悟解脱。

  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

  若将心无心,心却反成有。

  【提要】心与法,相即不二。心本自空,也无称为“无心”者(即心空亦空)。

  如果用“心”去否定(无、空)心的实在性,就把“心”看作是实有的了。为有贪嗔碍,故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用菩提。

  故祖师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提要】有贪嗔痴“三毒”,才立戒(戒律)、定(禅慧)、慧(智慧,包括佛理)加以对治;因为有烦恼,才提出断除烦恼转入菩提(觉悟)的教理。如果没有充满情欲烦恼之心,也就无需各种佛法了。

  窦持禅师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源到处闲。斗转星移天欲晓,白云依旧覆青山。【提要】觉悟容易,使心彻底静寂很难。如果达到心源闲歇,这是一种自然自在的境界。

  陵郁山主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垛。

  【注释】

  “明珠”喻心之自性、佛性。“尘劳”,佛教讲的烦恼。【提要】断除烦恼,心性自现,如去尘的明珠,光芒四射。

  佛日才公城市喧繁,山村寂静。虽然如此动静,一如生死不二。四时轮转,物理自然。夏不去而秋自去,风不凉而人自爽。

  【提要】众生在觉悟解脱之前,无论住城市还是住山林,皆未摆脱生死烦恼。自然界有自己的秩序,四时运转依然。

  广慧禅师佛为无心悟,心因有佛迷。佛心清净处,云外野猿啼。

  【提要】不要为成佛而修行,佛实为空。无心才可成佛,心中执著有佛则迷。心中无佛,心通自然。

  圆悟禅师鸟飞空境,鸟过而空还留影否?鱼游浮境,鱼逝而浮内尚遗迹否?圣心应物,亦复如是。

  【提要】万有如幻,诸法无不变易,所过无影无迹。修行者亦应无念无心。

  善胜禅师扬声止响,不知声是响根。弄影逃形,不知形为影本。以法问法,不知法本无法。以心传心,不知心本无心。

  【提要】修行者要明何为本源,何为支流。有声才有音响,有形才有影子。因此止响应去声,消影应去形。禅宗认为“本无法”,“本无心”(从真谛讲的),故不应强以“以法问法”,“以心传心”。

  龙济禅师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若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

  【注释】

  “风”、“云”,比喻情欲烦恼。“心”、“性”指本性、佛性。“本来人”,指本性未受染污时的人,相当于禅宗所说的“本来面目”。

  【提要】谓人的本性(心真如门)因无明烦恼之“风云”,而失去本有静寂明净的状态。现在(“今日”)的苦恼,全因为失去自己的本来面目而致。

  翠竹黄花非外境,白云明月露全身。头头尽是吾家物,信手拈来不是尘。【提要】认为世界万有皆是自心所变,故皆属自己的东西。

  无着禅师一叶扁舟泛渺茫,呈桡舞棹别宫商。云山水月都抛却,赢得庄周一梦长。

  【注释】

  “一叶扁舟”,喻人生。“宫商”,古代两个音阶,泛指音调。“庄周梦”,《庄子·齐物论》载庄子梦自己化为蝴蝶,醒后曰:“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提要】人生如一叶扁舟涉于渺茫之水,苦乐悲欢情调不一。但一切非真,如庄周之梦。

  云■月运,舟行岸移。不知妄想之云自飞,真月何动?攀缘之舟常泛,觉岸靡移。

  【注释】

  “云■”,云的飘动。“真月”,本性、自心、佛性。“觉岸”,觉悟之依据,也指本性、佛性。

  【提要】人的本具佛性曾未变动,所动者(有欲情取舍等)是人的妄心,如同月、岸不动,而由于云舟之动显得好像动一样。

  宗一禅师秋潭月影,静夜钟声。随叩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

  【注释】

  “月”、“钟”喻人之本性、佛性。“叩击”与“触波澜”,皆喻烦恼纷乱、污染。

  【提要】心性之圆满,不受妄念烦恼之影响而改变。

  开先照禅师诸人心心不停,念念无住。若能不停处停,念处无念,自合无生之理。

  【提要】自性本来无生无灭,清净无染,只因妄心俗念的不断作用,使它遭到染污,随人身流转生死。若将此心念停住,就可使本性恢复原来的状态。

  以一散万,月坠万川即万影。收万归一,水归一壶唯一月。展则弥轮法界,收来毫发无端。

  【提要】此喻真如佛性为世界万有的本体。它虽为一,但万事万物皆其显现。

  “一”、“月”皆喻真如佛性。

  玉泉远禅师一印印空,万象收归古鉴中。一印印水,秋蟾影落千江里。一印印泥,细观文彩未生时。

  【注释】

  “一印”,指诸法实相,或称法性、佛性。“印空”、“印水”、“印地”,用以比喻它与宇宙各种事物现象所存在的普遍联系。“古鉴”、“秋蟾”(秋月)皆喻真如实相。

  【提要】真如实相为宇宙之本源和本体,万有皆为它的现象。万象体现本体(“万象收归古鉴中”);本体显现万物中(“秋蟾影落千江里”);真如实相的本来面目是空净真朴的(“文彩未生时”)。

  保宁禅师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槛外云生,檐前雨滴。涧水湛如蓝,山花开似锦。此时若不究根源,直待当来问弥勒。

  【注释】

  “弥勒”,佛教的菩萨之一,据称在兜率天宫之中,在若干万劫时之后当下世间在龙华树下说法成佛。“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说欲界、色界、无色界皆由心变现,一切事物现象皆由心识变造。

  【提要】劝人在美好时光探索人生真谛,认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理,莫贪眼前美景,应究明生死根源。

  佛鉴禅师至道无难,唯嫌采择。桃花红,李花白,谁道融融只一色。紫燕语,黄莺鸣,谁道关关只一声。

  【注释】

  “采择”,相当“简择”,意为选择,用智慧选择。

  【提要】达到觉悟的最高真理(至道)并不难,但所忌讳的是凭自己的心意去判断和决定取舍的思辨活动。实际上天下万物都是真如佛性的显现(“只一色”,“只一声”)。

  明镜当台,岂分静躁。孤云出岫,宁系去留。

  【注释】

  “岫”,山峦。

  【提要】明镜必可照物,不管物动物静;孤云必升出山峦,与它去留无关。比喻本性不可变易。

  因妄说真,真无自相。从真起妄,妄体本虚。妄即归空,真亦不立。

  【提要】真心、妄心是相对而成立的,二者相辅相成。真妄皆空虚不实,故不可执著。

  智达禅师境立心便有,心无境不生。境虚心寂寂,心照境冷冷。

  【提要】心与境为对立面的统一,相互依存。

  于水镜中见自己像,于灯月中见自己影,于山谷中见自己声。

  【提要】喻应自己探求自己的本来面目,自修自悟。

  白圭兆禅师空中飞鸟,不知空是家乡。水底游鱼,忘却水为性命。诸人请各立地,定着精神一念,回光豁然,自照何异。空中红日,独运无私,盘内明珠,不拨自转。

  【提要】飞鸟、游鱼皆无心,不知何为家,何为命。比喻修道者不应有所追求,应无心无念,一切顺乎自然。如自然界之红日虽照而无私,明珠虽转而不由拨动。

  琳公其宗也离心意识,其派也超去来今。离心意识,故品万类不见差殊。超去来今,故尽十方更无渗漏。当头不犯,彻底无依。悟向朕兆未生之前,用在功勋不犯之处。

  【注释】

  “宗”,指根本宗旨,所依的基本法则:“派”,是派生出来的道理、规则。“宗”、“派”合称也即为“宗派”。此当指禅宗所常讲的真心、本性与据此真心、本性所推衍出的“不二”、“中道”、“空性”等等。“当头”指当前;“不犯”当为不作不为。“彻底”当指归本、返源;“无依”,当为空性无依。“朕兆未生之前”,当指“本地风光”、“本来面目”。“功勋”指修禅者遵循浅深序列所达到的不同阶位。“功勋不犯之处”,即功勋达不到、做不到之处。

  【提要】禅宗传承“以心传心,见性成佛”的宗旨。心性为真如佛性,是超越于世俗心意识之上的。是永恒的。万物众生皆秉此而生,故它们的本性没有差别,也无过去、现在、未来之别。按照它的本性而修行,应以不修为修,(“当头不犯”,“用在功勋不犯之处”),最后体认其空无之体性,悟见自己本来面目。

  昭觉白师添一丝毫,如眼中着屑。减一丝毫,似肉上剜疮。

  【提要】修行应循自然,不可强为。

  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提要】此为《大涅槃经》中提出的“四依”原则。佛法、理、智慧、了义经(道理充足之经),比传法之人、表述义理之语言、普通意识、不了义经,更为可靠,应当依止,对后者则不应依止。

  寒便向火,热即摇扇。饥时吃饭,困来打眠。所以道:赵州庭前柏,香岩岭后松。裁来无别用,只为引清风。

  【注释】

  “赵州”指唐赵州和尚从谂,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曰:“庭前柏树子。”(《无门关》)“香岩”指唐香岩智闲禅师,住邓州香岩寺。

  【提要】禅宗主张寄坐禅于生活日用之中,以不修为修,在自然的生活过程中达到解脱。所谓“寒便向火,热即摇扇,饥时吃饭,困来打眠”等,为修行生活的生动写照。一切庭院设置景观,也不予特殊的宗教意义。至于对达摩西来的目的,什么是佛等等,也不予正面回答,认为语言不足于完整表述真理。云峰濬师瘦竹长松滴翠香,流风疏月度微凉。不知谁住原西寺,每日钟声送夕阳。【提要】松竹、风月、寺钟,景色清幽,钟声动人。

  风柯月渚,并可传心。烟岛云林,咸提妙旨。

  【注释】

  “风柯”,风摇树枝。“月渚”,月光下的水中小洲。

  【提要】绿树、沙洲,皆可传佛祖之心;烟岛云林,并能提倡菩提妙旨。此为赞赏自然而作,旨在提倡以自然景物为师友,自修自悟。

  宝志和尚妄身临镜照影,影与妄身不殊。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亦本虚。身本与影不异,不得一有一无。若欲存一舍一,永与真理相疏。更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烦恼因心故有,无心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提要】世俗之身与影是一样的,皆虚幻不实;不能认为影空身有;认为有圣有凡,希望超凡入圣,只会继续流转生死烦恼的长河;无念无心才能得道。

  龙牙和尚在梦哪知梦是虚,觉来方觉梦中无。迷时恰是梦中事,悟后还同睡起夫。【提要】认为人在迷时如同做梦,不知自己不悟,悟后才知自己迷时的实相。

  寻牛须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

  【提要】牛丢失时顺着牛的脚印可以找到牛,学道者应遵循“无心”(无念)的准则达到觉悟。强调“无心”在修行解脱中的作用。

  文益禅师一杂菡萏莲,两株青瘦柏。长向僧家庭,何劳问高格。

  【提要】僧家道行,看秀莲瘦柏可知。

  同安禅师枯木岩前差路多,行人到此尽蹉跎。鹭鸶立雪非同色,明月芦花不似它。了了了时无所了,去去去处亦须呵。殷勤为唱尘中曲,空里蟾光可得么。

  【注释】

  “鹭鸶”,白鹭。白雪与白鹭虽同白色,但又有不同。明月与芦花虽色相近,但与白雪白鹭的情况又不相似。

  【提要】天下事,同中有不同,相似处又有不似,追究下去永无了结之时,揭示玄妙亦应受呵责。莫如听唱“玄中曲”,观空赏明月。

  云顶山僧闲坐冥然圣莫知,纵言无物比方伊。石人把板云中拍,水女含笙水底吹。若道不闻渠未晓,欲寻其响你还疑。教群唱和仍须和,休问宫商竹与丝。

  【注释】

  “石人”,当为采石人。“水女”,当为渔家女。“比方伊”,当为近处之他。“渠”,他。

  【提要】静坐之中,虽言一切空无,但仍可闻石人击板、渔女吹笙之声。实则山间景色与音声依然,莫若和其声而唱之。

  丹霞和尚识得衣中宝,无明醉自醒。百骸虽溃散,一物镇长灵。知境浑非体,神珠不定形。悟则三身佛,迷疑万卷经。在心心可测,历耳耳难听。罔象先天地,玄泉出杳冥。本刚非锻炼,元净莫澄渟。盘泊轮朝日,玲珑映晓星。瑞光流不灭,真气触还生。鉴照崆峒寂,罗笼法界明。解语非关舌,能言不是声。绝边弭汗漫,无际等空平。见月非观指,还家莫问程。识心心则佛,何佛更堪成。

  【注释】

  “衣中宝”、“一物”、“神珠”,皆喻自心本性(佛性)。“三身佛”,指法身、报身、应身(化身)。

  【提要】此讲若能识心见性,即可觉悟成佛,自身本性虽可历经百身(指轮回三世),但永不改变。它先天地而生,坚不可摧,明净光亮,是生命的根本。修道者应直探本源,识自本性。

  通智禅师真我本有,迷之而无。妄我本无,执之而有。

  【注释】

  “真我”即“真心”,指心之本性(先天所秉佛性)。“妄我”指“妄心”,谓平常受情欲烦恼染污之心。

  【提要】众生本有真心,因不悟而谓之无。妄心本无,因迷而认为有。

  若要了心,无心可了。无了之心,是名真心。

  【提要】谓真心永恒存在,实指所秉佛性长在。

  真妄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

  【注释】

  “本智”即“根本智”,也称如理智,与真如相应认为一切现象平等的智慧。

  【提要】真心不离妄心,而通过妄心可见真心(佛心)。既重佛理,又重事修(坐禅、做功德等),依据根本智而求得到佛的智慧。

  崇化赟师印空印泥印水,平地寒涛竞起。假饶去就十分,终是灵龟曳尾。

  【注释】

  “印”,当为印证,与禅宗常讲的“印可”之“印”同义。“灵龟曳尾”,当即《庄子·秋水》中所说的“神龟曳尾”。其文意是,楚国把死已三千年的神龟藏于庙堂之上,庄子曰:“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认为龟活着爬于泥中,比死后被人尊贵好得多。“去就十分”,当为印证中发现的偏差或多于或少于十分。

  【提要】印证此,印证彼,只会白白地带来烦恼。即使印证接近,也仍难免生死。僧澹交题像图形期自见,自见却伤神。已是梦中梦,更逢身外身。水花凝幻质,墨彩聚空尘。堪笑余兼尔,俱为未了人。

  【提要】对自己图像感叹。人生若梦,身为幻化,而自己的图像则为梦中之梦,身外之身。已与像,俱是“未了人”(未悟之人)。

  遯庵珠师玉露垂青草,金风动白苹。一声寒雁过,唤起未醒人。

  【提要】秋风秋景,雁声唤醒睡眠人。

  如日发焰,带微尘而共红,非实红也。如水澄清,含轻云而俱绿,非实绿也。

  【提要】霞光映日而红,非真红;水照碧天而绿,非实绿。

  山谷公衲僧命脉,古佛心宗。如净月轮,出则万波分影。如吹毛剑,用则千里无人。

  【注释】

  “衲僧”,即僧人(衲为僧衣)。“佛心宗”即禅宗,因标榜传承佛心而得名。“吹毛剑”,利剑,吹毛刃上毛自断。

  【提要】赞禅宗所传佛心(佛性、真心),体现于万有之中,其神威妙用(实指摧折烦恼)至为广大。

  欲火而以戒沃之,嗔火而以定沃之,无明火而以慧沃之。灵泉混混,消除烦躁之衷。智水涓涓,灌溉清凉之腑。千江有水,一轮宝月映寒潭。万井无烟,遍地金风吹冷面。

  【注释】

  “欲火”指贪爱、贪。“嗔火”指嗔。“无明火”指痴。三者为“三毒”。“灵泉”当指心性。“智水”喻智慧。

  【提要】用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治贪、嗔、痴“三毒”。用自性之力断除烦恼,用智慧之水滋润自身。

  山堂浮师■胝一指头,一毛拔九牛。华岳连天碧,黄河彻底流。截着指,急回眸。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

  【注释】

  “■胝”及“俱胝”之误,人名。唐金华俱胝和尚之师为天龙和尚。一日“天龙竖一指而示之,师当下大悟。”自此凡有参学僧到,师唯举一指,无别提倡。“死前”谓众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景德传灯录》卷十一)此称“一指禅”。“箬笠”,用箬竹编的笠帽。

  【提要】俱胝和尚一指禅,妙用无穷。华山连天,黄河深流。人生有无限事,如断除身内妄念,则一时可休。

  觉海禅师碧落净无云,秋空明有月。长江莹如练,清风来不歇。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虽然犹是建化门中事。

  作么生是道人份上事?闲来石上观流水,欲洗禅衣未有尘。

  【注释】

  “碧落”,天空。“化门”,当指幻化之门,指尘俗间。“作么生”,什么。

  【提要】这是宋东京(今开封)相国寺若冲觉海禅师的上堂法语。

  说观秋天晴空、明月,赏江风美景,虽令人心旷神怡,但毕竟是尘俗世间之事。禅僧份内之事是石上观流水,禅衣常如新。

  临济禅师一念心痴,被地来碍。一念心爱,被水来溺。一念心嗔,被炎来焚。一念心喜,被风来飘。若能如是辨得,不被境转,便处处用境。

  【注释】

  其中的“心痴”、“心爱”(贪)、“心嗔”、“心喜”,都是佛教所说的烦恼,是应当断除的。其中的“地”、“水”、“火”、“风”,是“四大”,世界的四大要素。此处用来指世界外境(相对于心)。

  【提要】如果修行者善于用外境中的任何一类现象来对治、克服和断除各种烦恼,就不再被外境牵着鼻子走,便可以处处利用身边的一切事物来达到修行的目的。

  才涉唇吻,便落意思。直饶透脱,犹在沉沦。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挂着一丝头。

  才能变大地为黄金,搅长河为酥酪。

  【注释】

  “才涉唇吻”,稍微付诸言语。“意思”,即意念,属“妄念”范畴。

  “直饶透脱”,即使达到理论透彻。“终日。。”为对“无念”、无意识地顺应自然而生活的描述。

  【提要】修行不在说法讲道,如此则仍不免沉沦生死苦海。无意无念地生活,便可取得巨大效用。

  法为禅师法身无相,不可以声音求。妙道无言,不可以文字会。纵使超佛越祖,犹落阶梯。直饶说妙谈玄,终挂唇齿。须是功勋不犯,影迹不留,枯木寒岩,便无津润。幻人木马,情识皆空,方能垂手入■,转身异类。却不道:无漏国中留不住,却来烟坞卧寒沙。

  【注释】

  “功勋不犯”,不作功勋的修行。功勋指按浅深层次设立的修禅达到的阶位,曹洞宗有“功勋五位”。“枯木寒岩”,是指情识好像断绝的样子,而非指住处。“更无津润”,是继前句而来,即仍持“无念”、“无心”的状态,而不使心念再起。“无漏”,无烦恼。“无漏国”,彼岸世界。

  【提要】“法身”、“妙道”,是修道者所追求的,但它们是超言绝象的,不可通过读经、听法而得到。因为一切空幻不实,凡说成佛为祖,宣阐妙法等,皆未脱世俗之见。应以不修为修,真正做到无心无念,心如“枯木寒岩”,体领人如幻化,情识皆空。这样才能身在世俗中,已变成超脱者,而不求入彼岸世界。

  法常禅师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提要】此为从真谛观点论佛的诗偈。佛以至法身,本来空无,只是世俗众生才执之为有,才作种种论议。佛虽也应机化度众生,但这也是幻化之事。按中道观点,佛非常非断,非生非灭。修道者领悟无心之理,自然无法可说。报恩逸公演若达多认影迷头,岂不担头觅头。正迷之时,头且不失,及手悟去,亦不为得。何以故?人迷谓之失,人悟谓之得。得失在手人,何关于动静。

  【注释】

  “演若达多”,是人名。《楞严经》卷四载:“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已头,不见面目(按,自己可看到在镜中的头影,而不可能直接看到己头)以为魑魅,无状狂走。”

  【提要】迷悟、得失,在于自己,而不在周围环境有变动无变动。

  清凉国师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性相寂然。非有非空,不生不灭。求之而不得,弃之而不离。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惟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犹弃影劳形。若体妄即真,似处阴息影。若无心妄照,则妄虑都捐。若任运寂知,则众行爰起。是以悟寂无寂,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妙理。无住无着,莫摄莫收,是非两忘,能所双绝。斯绝亦寂,则般若现前。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成道,无一尘而非佛国。故真妄物我,举一全收。心佛众生,浑然齐致。是知迷则人随于法,法法万差,而人不同。悟则法随于人,人人一智,而融万境。言穷虑绝,何果何因。体本寂寥,孰同孰异。唯忘怀虚朗,消息冲融,其犹透水月体,虚娥可见。可心鉴像,照而常空矣。

  【注释】

  此段出自华严宗四祖清凉澄观的《答顺宗心要法门》。“至道”,为最高真理。“心”为“真心”,“一真法界”,与法性、佛性同义。“无住”,无所取舍,无特定心理取向。“现量”,相当于感觉、知觉。“真性”即上述之“心”、“真心”。“慧日”,喻佛的智慧。“真妄”,真心与妄心。【提要】真如法性,性相空寂,无所取舍。从中观来看,真心非空非有,不生不灭。迷于有则生苦恼,应悟真心空寂之性,即心即佛之理。既不可通过修行去证知,也不可不修不悟。应按无念法则,就妄而悟真,从无知而得真知。体认中道,妙用不二法门,做到泯灭一切是非、空有、知寂、能所的差别观念,使进入觉悟世界万有融无碍的认识境界。

  法真禅师柳色含烟,春光回秀。一峰孤峻,万卉争妍。白云淡冲已无心,满目青山原不动。渔翁垂钓,一溪寒色未曾消。野渡无人,万古碧潭清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