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命第一

混沌初分浊与清,东南分野景鲜明。

中含太一氤氲气,吾已潜符造化精。

独占辰宫双女上,兼司火德五行情。

率然自厌居荒落,脱蜕终期道果成。

吾本吴会人,生於周初,迄今七十三化矣。

流形第二

遁迹灵岩不记秋,目光开闭自刚柔。

吞霞满腹无饥渴,养息潜真任去留。

数足转形归孕乳,时来随分事王侯。

会稽胜地堪扬化,张氏生身世属周。

予方游人间,忽至会稽之阴,见一隐者,年五十许,具香灯,仰天而祈。时中春丙夜,天文焕烂,张翼二宿昭然在上,俯而听之,隐者姓张,适符列宿,予於是生焉。

生民第三

北堂一夕梦吞珠,隐隐襟怀震肃初。

厥月诞弥延谷旦,灵光克满耀连庐。

俨思不与群儿戏,嗜学仍於百虑疏。

耆旧相逢每相许,谓吾他日是鸿儒。

张氏出黄帝之子,名挥,始造弦矢,张罗网,世掌其职,子孙因以张为姓,显於吴。

易俗第四

吴因泰伯遗风后,一变民情似岛夷。

剪发务从安泽国,文身将以御蛟螭。

性情不愿随时俗,冠履惟思习礼仪。

始也亲朋嫌矫饰,终焉乡里翕从之。

予之乡,剪发而文身,盖便於入水,而习成夷俗也。予既成童矣,心所不乐,乃寻冠屦,自习礼文,内外莫不以予为异。及其久也,从予而化者,十有七八焉。

稽古第五

三吴僻处在天涯,文物无称少丽华。

帝典未尝传远裔,皇文那得到农家。

幸因肤使传缣素,顿悟卑情识制麻。

从此一方弦诵美,区区风教已堪夸。

予乡距京周甚远,文物无称。一日,有耆旧谒吾父者,口诵唐虞大训数篇,曰:有中国使人传此,予好之,就彼习焉,随口记授无遗,於是邑人愿学者从予习之,皆以予为师。

奉真第六

寂寂茅茨昼掩门,行人稀到水边村。

深耕偶得黄金像,久座犹缠紫葛根。

不忍鉟镕亏体质,聊将焚献度朝昏。

送归海峤禳灾沴,一境生灵赖庇恩。

予之居事畎侩,忽於锄下得一金像,顶冠如崇山迭耸,被服如霞绮舒丽,绀眉月面,俨然慈祥,凭几巍座,荷花为台,高尺许,重钧余。初未知为何神,询之故老,或曰元始天尊像也。昔夏禹理水冶金为神,用镇方岳,岂此像之类乎。吾家素贫,虽迫於衣食,而不敢起鉟镕之心,一日,海风翻浪,远迩奔骇,非人力可支。予谓众曰:家有金像,得之傥来,今为众舍之以祈海,若洎于安息,乃率众乘高以像投狂澜中,俄然风止潮回,一境获免。邑人以是为德也,皆以模粮布帛见谢,拒之不能,自是温温然家道苟合矣,异时记忆投像之所,踪迹之,沙碛有光,掘出旧像,仍载归,筑宫室安奉,邦人敬事之。

宁亲第七

母氏劬劳岁月深,风寒暑湿久相侵。

医巫诊视皆无效,针炙频仍殆不任。

剔股和羹偿宿愿,吮疽出血本诚心。

分明夜听天神语,一纪延生表至谌。

予既冠,母氏六旬矣,少时勤於织纴,饮食失时,尝致疾疹,逮此衰暮,重之以六气所淫,遂成大苦,疽发於背。始以巫觋祈祷,中更医工,砭剂月余皆不效,予不离卧内,日夕省视,未尝解衣而息,计穷矣,乃为吮疽,出大脓血,疾少间,医曰疽根附骨,未易出也,越三日复吮之,忽觉口中充满,吐而视之,有膜如绵扩,脓乳如米粒,母氏渐安。而以病欠食,少复成赢瘵,医曰此痼疾矣,以人补人,真补其真,庶可平复,予因夜中自剔股肉,烹而供之,忽闻空中语曰:上天以汝纯孝,延尔母一纪之寿。翌日勿药,果符神言。

幽婚第八

婚对由来不等闲,此生期遇是前缘。

灵骸不朽如相待,清梦重游岂偶然。

嗣子已堪传后业,芳魂俄复掩重泉。

壮年顿绝阴阳事,众议称予骨是仙。

吾少也贱,性静而寡合,年逾冠矣,未有室家,非特良媒之不至,抑亦予无好逑之心也。向因母氏婴疾,以未见孙息为恨,予亦有不孝之忧。一夕,梦至林麓,孤冢巍然,旁有一门,一女子靓妆而坐其中,顾予而语曰:君非张善勋乎?予讶其以名见斥也,请其由,女曰:妾与君鸡犬相闻,乃仲氏也,曩者,妾之叔父与君家会,谈君之美,以为好学尚礼,古君子也,议以妾归於君,吾父以君貌寝而难之,然妾之慕君心已一矣,后许於钟安孺,锺富家子,而清议无闻,妾心耻焉,由此得疾而终,今三年矣,妾之来此以君之故,君曷为我图之。予悸而悟,月余再梦如初,暇日因与友人仪坚成纵步寻幽,忽至一所,宛然梦中境也,方告吾友,共讶之,冢中人出呼予为郎,盖梦中所见者也,仪实仲之舅家,因走告仲氏之父母,迎女以归,卒为婚姻云。

渊石第九

春光淡淡景迟迟,春水溶溶浅且漪。

罗绮岸边摇倒影,神仙众裹悟前知。

白文细篆成渊字,青石圆形似小龟。

生子立名符感兆,贵知天与自无私。

仲氏婚三月,乡人士女已嫁而未孕者,相与临神潭摸石,得石者宜男,得瓦者宜女,盖旧俗也。仲预游人中,吾母谓仲曰:潭水静深,黝然莫测,宜从上流浅处求之,仲方徘徊,潭中忽起花沫如吹,仲以手扪之,得一石,大如鸡卵,六出如龟状,青而白,文隐隐如渊字,意感而有孕。既生子,名之曰渊石,方龆齓,仲忽告予曰:吾儿真如君耳,宜善视之,妾与君世缘尽矣,语毕而逝,予乃不复再醮。

驯雉第十

天摧地裂情堪拟,荼毒无门救二亲。

负土培坟酬怙恃,寝苫枕块益悲辛。

黄泉路隔嗟何及,白雉情伤亦自驯。

礼制三年情罔极,节哀于以率中人。

予年三十有六岁,在作噩疫毒流行,人无兔者,乡邑萧条,路无人迹,予父八十有五,母七十有三,盛暑中,皆得疾,同日而逝。於是自持畚锸赤以营大事,乃於路傍倚庐枕块,以终三年。常有白雉一双,栖於林上,每遇祭奠,飞鸣而下,俯仰咿哑如欲言者,及终制而去。

回流第十一

垒筑坟岗不惮劳,何期平地发波涛。

松楸欲变无何有,棺椁犹忧不可逃。

大洞仙经除厄难,真金圣像镇鲸鳌。

秋霖已霁湍流息,喜见平田广且高。

予考妣坟冈,去居之南止百余步,盖一时忽遽,卜之云吉,自以为便於省视,初不遑他恤也。葬之五年,坟西三十里,洪水暴发,平陆成溪,以坟为岸,水源不竭,势颇峻急,吾心惧焉,欲改葬之,无及矣,乃斋戒守坟,日夜诵《大洞经》 不辍,并取家藏金像而严事之,泊於无虞。次年秋雨霖霪,傍溪涌涨,数流为一,吾益恐,及水落视之,则坟前溪谷变成坚陇,广一里余,自是松楸无害矣。

降瘟第十二

双亲之死为瘟灾,切骨衔冤痛且哀。

生续恩隆情不匮,幽明路隔愤难开。

神兵执祟明中现,法箓传真梦里来。

落笔成符救民瘼,岂容五鬼暂徘徊。

予之二亲皆死於瘟,时暑婴毒,荼苦滋甚,每念瘟鬼之酷,恨之切骨,而幽明路殊,力不能报,心尝怏怏焉。比因坟岸回流,实自《大洞真经》金像之力,於是益勤持诵而敬事之,洎获阴佑以治瘟鬼。又三年,忽梦所事金像语予曰:《大洞仙经》尔熟记矣,《大洞法箓》尔未见也,今当授汝,以治邪魔,非惟可以契汝初心,亦可佐天行化,助国救民也,袖中出书二,予百拜而授之,既觉,书在枕前。其一曰《大洞线》,又一曰《大洞法》,因开箓书读之,至天绉甲卒一万人度之句,忽风雷昼暝,金甲朱绶者无数,列于予前,俯而请命。三人持红旌立於众先,白予曰:愿听使令,予方恍惚不觉,厉声谓之曰:吾令汝等治瘟鬼,此乡某家阖门病瘟,为吾驱来。语毕,一持旌者,领百余人入其家,俄顷,执鬼使五人出,有蒙虎皮者,冠雄鸡者,貌若人者,若鹄头者,若驴头者,所执者,水火羽霎斧凿之具。予怒而叱之,将灭其形,彼乃有辞曰:弟子等岁运所生,岁气所成,所游有方,所病有人,阴谴重者受其灾,天命绝者致其死,亦非弟子等敢私,若蒙真官赐以宽贷,此后愿听约束,遇有行瘟,见真官符箓所在,即不敢至矣。予因依法授以教勑而去,闻里有病瘟者,予与之符法,皆得全活。

好生第十三

风寒暑湿因天变,饮食兴居病在人。

黄帝脉经详子母,神农药性辨君臣。

抚摩针炙随轻重,补泻椎移有故新。

但得天民无横夭,勤劳不恤此心真。

予以法箓救人疾疢众矣,远近之人踵门求治者,不可以数计,其有染瘟病者,着邪祟者,受疟痢者,逢殃魂者,遭鬼击者,兜神者,恶气者,一一全活。然有脏腑冷热虚实之不齐,饮食起居劳佚之各异,或因喜怒哀乐而感於内,或因风寒暑湿而受於外,此皆岐伯神农氏之学,非道家法箓之事也。人有恳於予,而不能全其生,予实赧然不足,於是讲究脉理,玩味药性,讨论五行之胜,复习熟九针之法,迎随勤苦六年,始达其妙,自是天命未绝者,无横夭矣。

天宫第十四

作善家庭祇自怜,不期声誉乃喧传。

名闻王国心无愧,位列天官事有缘。

六气和平方晏粲,万民疾苦易安全。

当年称职吾何力,君相明良化使然。

予活人众矣,闻於君上,方以砭剂为事,而又为京周所知,驲召至都,既以国君所荐,又历试之,以予为医师,掌万民之疾苦,隶於天官,予甘心焉。於是教戒徒属,使勤其业,盖成王之世也,时其王畿丰稔,六气和平,民少扎瘥之疾,良由上德之所致,使予得以称职焉。

荐贤第十五

人之有善如吾有,己达仍思未达人。

大智潜心能创物,妙方治疾可通神。

推贤汲汲诚无隐,自代区区意本真。

奏彻宸聪蒙上赏,骤升谏列作臣邻。

予之属,有疡医公孙智叔者,赋性慈慧,而记问详博,深明百药之性味,创造丹砂、雄黄、矾石、磁石、石胆,为五毒之剂,其说盖取丹砂养血而益心,雄黄长肉而补脾,矾石理脂膏而助肺,磁石通骨液而壮肾,石胆治筋而滋肝。外疗疮疡之五证,内应五脏,拘之以黄堥,熟之以火候,药成傅疡无不神效,乃以其法着于世。则予自以为不如,而彼居予下,因举智叔自代,使兼予职。无几,上躬不豫,鬓有疽生,一夕讧溃厥,势危殆,以前药傅之,应手而差。於是智叔始有医师之命,以予直情无隐,所荐得人,宜膺上赏,迁为司谏。

格非第十六

太医活国利非轻,暝眩输忠政乃成。

形迹相忘疑自释,枢机不密祸由生。

微言忍使彰君恶,削稿何妨隐直名。

但得圣朝无过举,不辜荣禄是真情。

王若曰:咨尔善勋,直情无隐,朕念良医活人,大医活国,今真尔言路,以旌汝贤,汝其以救疾之心救正吾失。呜呼!惟良药苦口而利於病,忠言逆耳而利於行,尔往钦哉,毋易所守!予三辞而后受之。既预七人之列,日近清光,虽君相圣明,无大过失,而予爱君忧国之心,一步趋,一食息,未尝少懈也。成王幼冲之时,听政于周公,及亲政事久矣,尝有不平之语,予恐左右得以乘间也,每以君臣始终祸福几微为戒而谏,草屡焚人无见者,故公之东征,虽有四国流言召公不悦之隙,而终能保全,盖予亦少有力焉。

荣归第十七

十年膴仕抛桑梓,一旦荣归复里闾。

嗣子卯童惊弁服,田园蹊径讶丘墟。

游仙梦觉空劳扰,涉世情疏自卷舒。

再识北窗春睡美,任从鸡唤五更初。

予在京周十年,久违桑梓,倦翼思还,每念估恃无恙,时身在草莽,及所天既失,乃受荣禄,虽食稻衣锦,何乐之有?一日,见周公鸥鸮之什,恻然有感,於是起归欤之兴,告老乞骸之请数上,始从其欲,公卿士夫设祖席东门之外。既归,里人迎候,予乃自近郊舍车而徒,邻曲以予为荣。

敦宗第十八

宗人本是一根生,贫富诚难较重轻。

禄廪倘来何足吝,亲朋至此若为情。

死生并与周婚葬,俊秀仍须为作成。

他族闻风喜相效,三昊渐有义庄名。

张有数族,居多贫娄,予归之后,徧求访之,幼者已壮,少者皆老,生死荣悴,恻然可惊,其贫不能自振者犹故也。於是兴起义庄,以渊石主之,贫困者周给之,病者医药之,男女成长者婚嫁之,子弟俊秀者教养之。他族闻风,翕然相效,义庄滋广,习俗成美矣。

归寂第十九

闻说西方大圣人,苦空寂灭以为真。

行歌自信浮云喻,坐想徒劳梦幻身。

得诀坦然超彼岸,忘言聊以谷吾神。

从兹始悟归根理,南北东西任屈伸。

予之在朝也,闻方外之言曰:西方之国,有大圣人古皇先生者,不言而自化,无为而自理,以慈悲为主,以方便为用,以斋戒为常,以寂灭为乐,视死生如朝暮,等恩雠如梦觉,无忧愁忿懫之情,盖知浮生不久,求於无生者也。予尝慕之,及辞荣而归,道逢隐者,行且歌曰:朝阳之暾,触石生云,初焉,仿髴已而缤纷。随风而出,荡漾无垠。俄变化以归尽,杳不知其所存。伊仕者之利禄,忘其劳而骏奔。忽暮景之见迫,向大限兮逡巡。将投足於幽趣,为异类兮芸芸。予闻之始也,驻车而留听,少焉凭轼以敬礼,终乃下车而泣谢,谓之曰:适聆妙理,深契愚衷,愿惠格言,以度残喘,乃於通衢百拜而力恳之。行歌子仰天而叹:指予以心印,授予以正诀,曰:此西方大圣古皇先生归寂法也,子能念而习之,可度生死,死而不亡,证无量寿果,终於彼岸,则可成正觉,中道而废,则犹能择地而处,可为神仙。予授教焉,於此尘缘既毕,百虑顿灰,时丁灏秋会,集亲友留颂而逝。颂曰:秋风瑟瑟,秋月白白,吾得之真,知身是客。

君山第二十

君山一境最清幽,鹤驭徊翔为少留。

湖景昏明从昼夜,林光疏密任春秋

无身不顾千年药,有道谁贪百里侯。

极目烟波供受用,饱听钦乃看夷犹。

予既迁化,将往西方,适至洞庭君山之上,爱其胜境,因少留焉。于时上无君相临制之威,下无血属系累之念,超然物外,独往独来,水光山色,四时可爱,吟风啸月,此乐何穷,追思前事殆一梦耳。方且仙游,胜侣朝夕往还,不闻尘境之劳生,但见洞天之真逸。久之有二青童自天而下,敬宣帝旨,以予为君山主宰,兼洞庭水治。

梓潼帝君化书卷之一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