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离合真邪论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此盖言先立针经八十一篇。论九针之道。然众多博大。不可胜数。故愿闻要道。要道者。以神藏五。合形藏四。以应九候也。故曰着之骨髓者。藏之深隧也。藏之肝肺者。知血气之诊也。歃血而受者。藏之于心也。不敢妄泄者。藏之于中也。盖必先定五脏之神。而后知死生之分。察病之所在。以调其虚实。故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

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此篇首论九针九候之道。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

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二者。地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气也。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也。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于十二经脉也。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也。八者。风也。风者。人之股肱八节。八正之虚风。八风之邪。舍于骨节腠理之间也。九者。野也。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

此天地之至数。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中合人之九脏九窍。三部九候也。贵贱更互者。四时五行之气。以王者为贵。而相者为贱也。冬阴夏阳者。下文之所谓沉细悬绝。为阴主冬、躁盛喘数。为阳主夏也。帝言九针之道。以通其意于针经。今愿闻简要之道。是以伯答三部九候之法。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道。不必存矣。是以针解篇之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与灵枢九针论之多有不同。盖灵枢论十二原。本经以三部九候为原也。)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六节藏象论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岐伯曰。

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始于一。终于九者。天之数也。曰天地之至数者。言天包乎地。地气通于天也。故曰令合天道。)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一者。奇也。阳也。故应天。二者。偶也。

阴也。故应地。三者。参也。故应人。因三才而三之则为九。以应九野。九野者。九州分野。上应天之二十八宿也。朱永年曰。天以应皮。地以应肉。人以应血脉。一部之中。有皮。有肉。有血脉。有合于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

九野。是为九九八十一也。)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人有三部。部有三候者。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也。决死生者。观其形气。别其阴阳。调其血脉。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也。

处百病者。表里阴阳。寒热虚实之为病也。调虚实者。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也。除邪疾者。去血脉。除邪风也。)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是以一身之中有三部。一部之中。而各有天地人。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以实为虚。以邪为真。绝人长命。予人夭殃。故必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乃以为刺法之真。)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在额两分。上循于顶。足太阳膀胱脉也。太阳为诸阳主气。故主上部天。)上部地。两颊之动脉。(在鼻两旁。近于巨 之分。足阳明胃脉也。二阳之气而主土。故为上部地。)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在耳前曲车下陷中。手太阳小肠脉也。夫心主血而小肠为之使。人之所以生成者。血脉也。故主上部人。此阳气之在上也。朱永年曰。

天主气。足太阳为诸阳主气也。地应肉。足阳明胃土之主肌肉也。人主血脉。手太阳与少阴相为表里也。)中部天。手太阴也。(两手气口之动脉。手太阴脉也。五脏之应天者肺。然脏为阴。故主中部天。徐公遐曰。中部天。故能主周身之气。)

中部地。手阳明也。(在大指次指歧骨间。合谷之分。动应于手。手阳明大肠脉也。阳明居中土。故主中部地。)中部人手少阴也。(在锐骨端之动脉。手少阴心脉也。三以应人。人主血脉。心藏血脉之气。故主中部人。)下部天。足厥阴也。

(在毛际外。气冲下。五里之分。动应于手。足厥阴肝脉也。厥阴为阴中之少阳。主春生之气。故主下部天。)下部地。

足少阴也。(在足内踝后。太溪之分。动脉应手。足少阴肾脉也。肾为牝脏而居下。故主下部地。)下部人。足太阴也。

(在鱼腹上越筋间。箕门之分。动脉应手。足太阴脾脉也。脾为阴脏而居中。故主下部人。)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此以下部之三候。以候膈下之三神脏焉。徐公遐问曰。上部地。以候阳明之气。奚复以下部地而候胃气耶。曰。所谓阳明者。胃之悍气。上冲于头。循咽上走空窍。下客主人。合阳明。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于阳明者也。所谓胃气者。乃水谷柔和之气。与阳热 悍之气有别。故以下部之脾脉候之。细参本经。及灵枢伤寒诸经。其义自明矣。然荣卫气血。皆由胃气之所资生。故复以脾脉兼候胃气。曰。脾之本脉。亦可候胃气耶。曰。脾与胃以膜相运。

雌雄相应耳。是以仲景以胃脉之趺阳。而候脾气。岐伯以脾脉之箕门。兼候胃气。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肺属干金而主气。故天以候肺。

心主血脉而居肺之下。故人以候心。胸中。膻中也。宗气之所聚也。宗气者。阳明水谷之所资生。故地以候胸中之气。

此以中部之三候。以候膈上之二神脏。中土之二形脏焉。张二中曰。地以候胸中之气者。言中部之候。亦兼候阳明之胃气也。今始知三部之中。而皆有阳明之胃气焉。张兆璜曰。太阳之脉下入缺盆。络肺贯膈。故以候胸中。)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太阳为诸阳主气。

其经脉上额交巅。会于脑。出于项。故天以候头角之气。足阳明之气。胃腑之所生也。其经脉起于鼻交 中。上入齿中。

还出挟口环唇下。故地以候口齿之气。手太阳者。少阴心脏之府也。其经脉上目锐 。入耳中。为听宫。故人以候耳目之气。此以膺喉头首。以候三形脏焉。盖阳藏之气在上也。朱永年曰。阳明之脉。起于鼻交 中。手太阳之脉。抵鼻。

是上部之三候。以候耳目口鼻之七窍者也。所谓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也。合腰尻下窍。共为九窍。故曰。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按针解篇曰。人齿面目应星。盖谓人面有七孔。以应七星也。)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

(三部之中。而有九候。)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九候之中。而各有三焉。)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兼三才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者。言身形之应九野也。左足应立春。左胁应春分。左手应立夏。膺喉头首应夏至。右手应立秋。右胁应秋分。右足应立冬。腰尻下窍应冬至。六腑膈下三脏应中州。凡此九者。以候脏腑阴阳之气。故九野为九藏。按星书。立春应天文箕尾分野。禹贡冀州之域。春分应天文心房分野。禹贡徐州之域。立夏应天文翼轸分野。禹贡荆州之域。夏至应天文井鬼分野。禹贡雍州之域。立秋应天文参井分野。禹贡梁州之域。秋分应天文奎娄分野。禹贡兖州之域。立冬应天文危室分野。禹贡青州之域。冬至应天文斗牛分野。禹贡扬州之域。中州应天文张柳分理。禹贡豫州之域。故以身形应九野。九野而合九藏。九藏外通九窍。九野外合九州。而皆通乎天气。是以兼三才而三之。为九九之数。下经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即此义也。)

故神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神藏者。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也。形藏者。胃与大肠小肠膀胱。

藏有形之物也。夫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是五脏之神。由肠胃津液之所生也。胃主化水谷之津液。大肠主津。小肠主液。膀胱者。津液之所藏。故以四腑为形脏。而人之阴阳气血。

肌肉经脉。皆由此九藏之所生也。)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夭、死色也。言五脏之神气。由形藏之资生。五色之外荣。由五脏之所发。此以九藏九候之气。而复归重于五脏之神气焉。)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候者。候三部九候之脉而刺之也。肥人者。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其气涩以迟。刺此者。宜深而留之。瘦人者。皮薄色少。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宜浅而疾之。实者。邪气盛也。虚者。精气夺也。宜泻者。迎而夺之。宜补者。追而济之。去血脉者。除菀陈也。盖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然后泻有余。补不足。无问其病之可否。必候其气至和平。

而后乃出其针也。)帝曰。决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夫形充而脉坚大者。顺也。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气衰。衰则危矣。)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针经曰。病而形肉脱。气胜形者死。形胜气者危。盖形瘦者。正气衰也。脉大者。病气进也。胸中多气者。气胜形也。气胜形者。邪气盛而正气脱也。)形气相得者生。(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形气和平。是为相得。)参伍不调者病。(此即独大独小独疾独徐之意。此总言其不调者病。下节分言之。以知病之所在。)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皆相失者。非止于参伍不调矣。此脏腑阴阳之气皆病。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夫脉之来去。随气降升。是以九候之相应。上下若一。如参舂者。言脉之上至下去。左至右去。有如舂者之参差。彼上而此下也。此因邪病甚。而正为邪伤故也。)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如参舂者。只言其来去之参差。相失不可数者。并其至数之错乱。此邪病更甚。而正气将脱。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天主气。中部人主血。中部地主胸中之宗气。夫上下左右之脉。交相应者。血气之循环也。脏腑之脉。得胃气而至于手太阴者。宗气之所通也。如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藏相失者。不得中焦之血气以资养。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上节论失其旋转相生之机。此言中焦之生原化薄。)目内陷者死。(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上节言中焦之根本衰微。此复言脏腑之精气消灭。)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

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夫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如一部独异。即知病之所在。而随证治之。

大小者。脉之体象也。疾迟者。脉之气数也。寒热者。三部皮肤之寒热也。陷下者。沉陷而不起也。针经曰。上下左右。

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审皮肤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此候生阳之气。以知病之死生也。诸阳气者。太阳之所主也。根结篇曰。太阳为开。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足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肤宛焦而弱也。是以知病之所在。而又当候太阳之气焉。卫气篇曰。足太阳之本。在跟上五寸中。而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按承山乃足太阳穴。

在外踝上七寸。故以左手于病者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是在承山之以下矣。庶右手于病者足上当踝而弹之。盖以左手取脉。庶右手得以在下而弹。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是更过踝上五寸。而及于承山矣。故曰踝上以下。必先按而在久。踝上者。谓去踝五寸以上。而及于承山。以下者。谓承山以下。而至去踝五寸之间。盖以左手之三指。于踝上五寸。承山以下。以候太阳之气。以察病之死生。故下文曰。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盖九针之要。

候气为先。足太阳为诸阳主气也。)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应去声蠕而宣切。蠕蠕微动貌。气之和也。其应疾而中手浑浑然者。急疾而太过也。徐徐然者。气之不及也。故皆主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生气绝于下。故不能上应也。)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是以者。承上文而言。脱肉者。

皮肉宛焦而弱也。身不去者。开折而暴病留于身也。言正气虚而肉脱。邪留于身而不去者死也。)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太阳之气者。论先天之少阳。荣卫气血者。乃后天水谷之精气。中部乍数乍疏者。中焦之生气欲绝也。)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夫血脉生于心而输于脾。代乃脾脉。钩乃心脉。此复申明候足上中部者。候中下二焦之生气。如病在络脉者。

其脉代而钩也。)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夫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是以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不应。是天地人之气。失其一矣。故主病。二候后不应。是三部之中。失其二矣。故主病甚。三候后不应。是三者皆失。故主病危。)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腑为阳。脏为阴。知阳者。知病之所从来。知阴者。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

知经脉之死生出入。而后知病脉之所从来。详经脉别论。真脏脉见者。胜死。(真脏脉见者。至其所胜克之日时而死。)

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此复结上文。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足太阳之气绝也。足太阳主筋。阳气者。柔则养筋。是以太阳气绝。筋挛急而足不可屈伸。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为目上刚。脉系绝。故死必戴眼。张二中云。足不可屈伸。太阳之气绝也。死必戴眼。太阳之脉绝也。)帝曰。冬阴夏阳奈何。岐伯曰。九候之脉。

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此复问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按九针论曰。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盖言冬至之子。阴之极也。阴极而一阳初生。阴气始下。夏至之午。阳之极也。阳极而一阴初生。阳气始下。是阴阳之气。分于子午也。至春分之时。阳气直上。阴气直下。秋分之时。阴气直上。阳气直下。是阴阳离别也。寒热者。阴阳之气也。阴阳分别。而复有交合。故寒与热争。而两气相搏也。此言三部九候之中。有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之气。若九候之脉皆沉细。而绝无阳气之和。此为阴而主冬。故死于夜半之子。如盛躁喘数。而无阴气之和。此为阳而主夏。故死于日中之午。皆阴阳偏绝之为害也。)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是故者。承上文而言也。寒热病者。阴阳相乘。而为寒为热也。本经云。因于露风。乃生寒热。病风者。亦为寒热病也。平旦日夕。系阴阳两分之时。寒热者。乃阴阳两伤之病。是以应时而死。热中热病者。阳盛之极。

故死于日中之午。病水者。阴寒之邪。故死于夜半之中。土位中央。王于四季。其脉乍疏乍数。乍疾乍迟。乃土气败而不能灌溉四脏。故死于辰戌丑未之时也。)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形归气。气生形。形气已败。血脉虽调犹死。

意言七诊之死。因气而见于脉。非血脉之为病也。故下文云。其脉候亦败者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七诊者。谓沉细悬绝。盛躁喘数。寒热。热中。病风。病水。土绝于四季也。九候皆从者。谓上下若一。无独大独小也。)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此言七诊者。乃阴阳之气。自相分离。是以应时而死。若因邪病而有似乎七诊者。不死也。风气之病。病风也。病风而阴阳相离。期以日夕死。如病风而阴阳和平。九候若一。不死也。经月之病。病水也。病水而沉细悬绝。期以夜半死。病水而阴阳和平。九候皆从。不死也。盖言七诊之死。死于阴阳分离。不因邪病。而有应时之死也。)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此复申明七诊之病。以脉候为凭。盖脉者病气之见。胃不输精。故胃败而其脉亦败者。病气而脉亦从之俱病也。脉病则其胃败者。其声哕。胃气逆而上也。逆则九候必绝。将死之脉也。)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

以上下逆从循之。(始病者。病久而深也。方病者。新受之邪。病之浅也。各切循其脉者。切其病之在阴在阳。在脏在脉也。夫病久者。其脉沉而逆。方病者。其脉从而浮。故当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着者死。(夫邪伤经脉。则脉数疾。故其脉疾者。知不病在七诊也。阴阳脏气受伤。则其脉迟。

故脉迟者。知其病在七诊也。脉不往来者。有七诊之病。而脉候亦败也。皮肤着者。病久而肉脱也。根结篇曰。皮肤薄着。毛腠夭焦。予之期死。此言方病而伤于形身经络者不死。病久而伤五脏阴阳之气者死。故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若五脏阴阳之气。已绝于内。而欲以针石治其外者。未之有也。)帝曰。其可治者奈何。岐伯曰。

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灵枢经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言病在经者。刺其经。病在孙络者。去其孙络血。盖病在孙络。其邪更浅。故当出其血而泻之。)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血病者。邪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身有痛也。盖言病在经之深者。治其经病。在孙络之浅者。治其孙络。病在经络浅深之间。而痛及于肌肉者。治其经与络也。)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奇邪者。邪不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故宜缪刺之。缪刺者。以左取右。以右取左也。)留瘦不移。节而刺之。(留瘦不移者。留淫日深。着于骨髓。故即于节而刺之。盖病在脉络者取之脉。病在骨节者治其节也。)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刺节真邪篇曰。大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是以上实下虚者。有横络盛加于经。以致上下不通。而有盛实也。切而从之者。切其某经之所阻。

而从治之也。索其结络者。索其横络之结。而刺出其血。以见通之者。视而泻之也。以上言病在经脉者。为可治也。)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夫九针九候之道。贵在神与气。心藏神而为阳中之太阳。肾为生气之原。而膀胱为之表里。是以独候手足之太阳者。太阳主诸阳之气也。瞳子高者。乃太阳之神气不足。

盖手太阳之脉。上颊至败者。其音嘶。)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针。(此复申明瞳子高者。太阳不足于上也。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外踝上者。在手外侧踝上也。五趾者。第五之小指也。言太阳不足。当于手指及外踝上之后溪。五趾之少泽上。留针以补之。盖候足太阳之气者。于足上去踝五寸而弹之。补手太阳者。当于手外踝上五趾而取之。此手足之经气。交相贯通。先不足于上。而后绝于下也。张二中曰。泻者出血。补者留针。)

卷四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言经脉病脉之各有分别。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按三部九候论。至血气形志篇。与灵枢之九针论。前后相符。只此篇与脏气发时论。少有异别。然此篇章旨。乃九候论之所谓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脏气法时论章旨。乃九候论之所谓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盖九针九篇。九九八十一篇。论在灵枢经内。此复论三部九候之法。故必先知经脉生始之原。而后知九候之病脉。知五脏生克之理。而后知死生之期。故设此二问。)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言人之居处安静。其气和平。自有经常之脉。如动作过用。则变而为病脉矣。)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肾属亥子。而气主闭藏。夜行则肾气外泄。故喘出于肾。肾为本。肺为末。肾气上逆。故淫伤于肺也。夫喘属肺证。又曰。

阳明厥则喘。汗出于肺主之皮毛。而生于胃腑之津液。此章首论喘。次论汗者。言经脉荣卫。生于胃腑水谷之津。而通会于肺气。是有经常之理。如劳动过伤。则五脏气逆。而脉亦为之变。故先论其变。而后论其常焉。)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堕则伤筋。筋即为肝。故喘出于肝。木胜土。故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惊则气乱。故喘出于肺。肺者心之盖。故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跌则伤骨。骨即为肾。故喘出焉。徐公遐曰。

肾生骨髓。髓生肝。骨者肾之精气所注。末言骨者。则五脏之生气。可类推之。)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言此数者。皆伤五脏之气。勇者逆气已过。正气复顺。怯者则留着为病。而见病脉矣。)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夫气有勇怯。理有疏密。皮肤有浓薄。骨肉有坚脆。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之要。)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汗者水谷之津液。饱甚则胃满。故汗出焉。)惊而夺精。汗出于心。(血乃心之精。汗乃血之液。惊伤心气。汗出于心。故曰夺精。经云。夺汗者无血。)持重远行。汗出于肾。(持重远行则伤骨。故汗出于肾。)

疾走恐惧。汗出于肝。(疲罢伤筋。故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劳伤四体。故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四时阴阳。自有经常。血气循行。各有调理。如动作过伤。则血气妄逆而生病。此自然之理也。口问篇曰。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空虚。血气不次。乃失其常。是以惊恐恚劳。动作饮食。以致喘汗出者。

皆使气血不次。脉道失常。故欲知经度之循行。先识变常之逆气。徐公遐曰。喘汗之证。乃经气逆行。故首提曰脉亦为之变。又曰。能知其情。以为诊法。)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者土之胜。制则生化。故散精于肝。肝者筋其应。故淫气于筋。经曰。谷入于胃。脉道乃通。血气乃行。是荣卫气血。皆水谷之所资生。而水谷入胃。各有淫散输转之道。故又必先知经脉生始之原。而后知病脉也。)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经曰。受谷者浊。胃之食气。

故曰浊气。胃络上通于心。故入胃之食。气归于心。子令母实也。心气通于脉。故淫精于脉。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而行荣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咙而司呼吸。又曰。谷入于胃。乃传之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所谓先出于胃之两焦者。入胃之谷气。先下淫于腑。

上归于心肺。以养五脏气。此章论经脉之道。由水谷之精。以养腑脏。腑脏之精。淫于经脉。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所谓五脏皆禀气于胃。而至于手太阴也。其别出两行之荣卫与宗气。又当别论。同志者。当细玩诸经。体认明白。)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脉气者。水谷之精气。而行于经脉中也。经、大经也。言入胃之谷气。先淫气于脉。百脉之经气。总归于大经。经气归于肺。是以百脉之气。皆朝会于肺也。肺会皮毛。故复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经云。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夫皮肤主气。经脉主血。毛脉合精者。血气相合也。六腑为阳。

故先受气。张兆璜曰。淡渗皮毛之血。与经脉之血相合。故曰毛脉合精。)腑精神明。留于四脏。(腑精神明者。六腑之津液相成。而神乃自生也。谷气入胃。淫精于脉。乃传之肺。肺气散精。行气于腑。腑精留于四脏。以养五脏之气。故曰。谷入于胃。乃传之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权衡、平也。言脉之浮沉出入。阴阳和平。故曰权衡以平。气口、手太阴之两脉口。成寸者。分尺为寸也。言五脏六腑。受气于谷。浮精于脉。变见于气口。以决其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入胃之饮。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盖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肺应天而主气。故能通调水道。而下输膀胱。所谓地气升而为云。天气降而为雨也。水精四布者。气化则水行。故四布于皮毛。五经并行者。

通灌于五脏之经脉也。平脉篇曰。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故先论食而后论其饮焉。)合于四时五脏。

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五脏、五行之气也。揆度、度数也。总结上文。而言经脉之道。合于四时五行之次序。阴阳出入之度数。以为经脉之经常。)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此言脏腑经脉。有阴阳相合之常度。如偏阴偏阳之独至。则为厥喘诸病。所谓先知经脉。今识病脉也。太阳脏独至者。太阳之经气独至。而无阴气之和也。阳气惟上。故下厥上喘。而虚气上逆也。是阴不足而阳有余。表里俱当泻。盖太阳经气。发原于下。而上出于肤表。故当表里俱泻。而取之下俞。)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阴阳系日月篇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阳明之独至。是太少重并于阳明。阳盛故阴虚矣。此言阴阳并合。乃经脉之常。如阳并于阳。阴并于阴。则为病脉矣。故曰。持雌守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跷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阳主初生之气。生气厥逆于下。以致脏脉之独大于跷前也。跷者。奇经之跷脉。足少阳经脉。在阳跷之前。故跷前卒大。朱卫公曰。言跷前卒大者。释明三阳之脉。候足之三阳也。盖生阳之气。皆从下而上。由阴而阳。故俱取之下俞。又申明三阴三阳之候。候十二经之本脉也。

如跷前少阳之脉卒大。而厥阴之动脉微小者。是为少阳独至也。所谓太阳少阳太阴少阴者。论阴阳之经脉也。经脉连于脏腑。故曰脏。所谓一阳二阳一阴二阴者。论三阴三阳之气也。此节论有病经而及于无病之气者。有病气而及于有形之经者。盖病在经者由脏而经。由经而气。病在气者由气而经。由经而脏也。)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此申明经气之各有别也。夫一阴一阳。分而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合于手足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合于十二脏。腑所以藏物。故亦名脏也。所谓太阳阳明少阳脏独至者。言三阳经脉之独盛也。三阳经脉之独盛者。是三阳气之太过也。)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此言三阴三阳之经气。皆有手有足也。夫手之太阴。

足之太阴。是为三阴。是以太阴之脏脉相搏者。须用心省察。其为手之太阴。足之太阴乎。如五脉气少者。手太阴之过也。盖肺朝百脉。而输精于脏腑。肺气搏而不行。则五脉之气皆少。是以五脉气少者。知在手之太阴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搏而不行。是以胃气不平。胃气不平者。知在足之太阴也。手之太阴。足之太阴。而后谓之三阴也。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手之三阴。从腹走手。手足经气。交相贯通。故独取之下俞。徐公遐曰。此复申明所谓三阴三阳者。概手足而言也。盖阴阳之气。皆从下而上。故独取之下俞。)一阳独啸。少阳厥也。(此言经厥而及于气也。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气激于舌端而清。为之啸。盖气郁而欲伸出之。一阳之气独啸者。盖因少阳之经气厥逆也。所谓少阳独至。一阳之过者。言气盛而及于经也。一阳独啸。少阳厥者。言经逆而及于气也。分而论之。有气有经。合而论之。经气之相关也。朱卫公曰。以太阴开于其间者。当知三阴三阳之经气。皆若是也。张兆璜曰。少阳厥者。木火之气郁也。木郁之发。松吟高山。虎啸岩岫。古之善啸者。听溪中虎声而泻之。一阳独啸之义。盖取诸此与。)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阳并者。太阳阳明之气相并也。四脉者。太阳之小肠膀胱。阳明之胃与大肠。即四形藏之脉也。四脉争张。以致阳并于上。亦经厥而及于气也。肾为生气之原。此三阳之气。虚陷于肾。不能与阳相接。故宜泻其阳之络。补其阴之经。阴阳平而经气和矣。四脉争张。四形藏之气盛也。气归真虚。五神藏之气虚也。)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 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音狷。此言经气逆。而病及于脏也。

一阴者。厥阴也。是以一阴气至。当厥阴主治。而反见脏真之虚。心为 痛。盖厥阴之气。发于命门。为心主之包络。

厥阴气逆。以至真虚而心痛也。厥逆之气。留薄于心下。则上迫于肺。故发为白汗。夫真虚痛心。病在内也。经气厥逆。

病在外也。病在内者。治以药食。病在外者。治以针砭。故宜调食和药。治其下俞。夫所谓一阳二阳三阳。一阴二阴三阴者。阴阳之二气也。所谓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者。概脏腑经气而言也。人禀天地阴阳之气。而成此形。是有有形之脏腑经脉。有无形之阴阳六气也。虽然。脏不离乎经。经不离乎气。气不离乎脏。经气贯通。脏气并合。阴阳出入。上下循环。是以有论三阳之独至者。有论在手经足经者。有论经病而及于气。气病而及于经者。有论阴阳之不相合者。有论经气逆而病及于脏者。此皆阴阳之道。可合可分。书不尽言。举一以 十。学人当知一经之气若是。则十二经可知。能引而伸之。进乎技矣。厥阴之治。谓当足厥阴之经脉主治也。此言三阴三阳之气。可合于六经。可通于脏腑。

当与末节合论三阴之气而各有分别焉。)帝曰。太阳脏何象。(太阳脏者。谓小肠膀胱之经脉也。象者。效象形容。此复论经气之见于脉者。各有别也。此言三阴三阳之气合于十二经而应于脉。非气之行于脉中也。故太阳之脉象上三阳之气盛而浮。少阳之脉象上一阳气之初生也。若一阳之气行于脉中。则滑而不实矣。此申明阳脏独至阴脏相搏者。乃因气而见于脉。故曰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象者。像也。三阳。阳盛之气也。言太阳之脏脉。

象阳盛之气而浮也。)帝曰。少阳脏何象。岐伯曰。象一阳也。(少阳脏者。三焦甲胆之经气。故象一阳初动之生阳。)一阳脏者。滑而不实也。(所谓一阳二阳者。乃三阳之气也。气应脉外。故以脉之浮沉。以效象阴阳之气。如在一阳之脏脉。

则见脉体之滑象矣。盖阳气搏于脉中。其脉则滑。阳欲外浮。故不实也。此反结上文。而言一阳之脏脉。与一阳之气见于脉者之不同也。)帝曰。阳明脏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阳明脏者。胃与大肠之经脉也。阳明者。两阳合明。阳气合并。则阳热盛。故其象大浮。象大浮者。二阳之气也。)太阴脏搏。言伏鼓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此复结阴脏之经脉。与阴气之见于脉者之不同也。太阴脏搏者。乃太阴之经脉相搏。故见脉象之伏鼓。如二阴之气相搏。以至于少阴之肾。只见乎沉而不浮。盖以脉象之浮沉。以别阴阳之气。以脉体之滑动不实。鼓动而伏。以别阴阳之脉也。此篇论欲识病脉。先知经脉。然欲知经脉。又当体析其经与气焉。)

卷四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此承上章而复问也。经脉篇曰。

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经脉之常。故帝以脏腑阴阳。合于人形。法于四时五行。而为救治之法。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反逆为从。谓之得。反顺为逆。谓之失。张兆璜曰。合人形者。以脏腑阴阳合于九窍九候。)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此篇论察其腑脏而知死生之期。然须法于四时五行生克之顺逆。而后死生可必。故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言天之十干四时。地之五谷五味。人之五脏五气。皆合于此五者。以此五者而合参之。则成败死生可决矣。更贵更贱者。贵贱更互也。间者。持愈之时。甚者。加甚之时也。)帝曰。愿卒闻之。(卒、尽也。)岐伯曰。肝主春。(肝主春木之气。)足厥阴少阳主治。(足厥阴主乙木。足少阳主甲木。二者相为表里。而主治其经气。)其日甲乙。(甲为阳木。乙为阴木。在时为春。在日主甲乙。)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主春生怒发之气。故苦于太过之急。宜食甘以缓之。)心主夏。(心主夏火之气。)手少阴太阳主治。(手少阴主丁火。手太阳主丙火。二者相为表里。而主治其经气。)其日丙丁。(丙为阳火。丁为阴火。在时主夏。

在日为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吴氏曰。心以长养为令。志喜而缓。缓则心气散逸。自伤其神矣。急宜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长夏、六月也。谓火土相生之时。)足太阴阳明主治。(足太阴主己土。足阳明主戊土。二经相为表里。而主治其经气。)其日戊己。(戊为阳土。己为阴土。位居中央。)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属阴土。喜燥恶湿。

苦乃火味。故宜食苦以燥之。张二中曰。喜燥者。喜母气以资生。苦湿者。恶所胜之乘侮。)肺主秋。(主秋金之令。)手太阴阳明主治。(手太阴主辛金。手阳明主庚金。二经相为表里。而主治经气。)其日庚辛。(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在时主秋。在日主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主收降之令。故苦气上逆。宜食苦以泄下之。)肾主冬。(主冬水之令。)足少阴太阳主治。(足少阴主癸水。足太阳主壬水。二经相为表里。而主治经气。)其日壬癸。(壬属阳水。癸属阴水。在时主冬。在日为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肾者水脏。喜润而恶燥。宜食辛以润之。谓辛能开腠理。使津液行而能通气。故润。以上论五脏之本气。而合于四时五行五味也。)病在肝。愈于夏。(此论邪气之客于身。而病在五脏者。亦合于四时五行。而有间甚之时日也。病在肝。愈于夏者。子制其鬼贼。而能令母实也。)夏不愈。甚于秋。(子休而贼旺。至其所不胜而甚也。)秋不死。持于冬。(贼气休而得母气之养。至其所生而持也。)

起于春。(自得其位。故复起也。此论死生之月节也。余脏仿此。)禁当风。(风气通于肝。故禁而弗犯。)肝病者。愈在丙丁。(至其所生而愈也。)丙丁不愈加于庚辛。(金克木也。)庚辛不死。持于壬癸。(得母气之所生而持。)起于甲乙。

(本气复旺而起。此论死生之期日也。)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平旦乃木气生旺之时。故爽慧。下晡乃金旺之时。故病甚。夜半得母之生气。故安静。此论间甚之时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肝气受邪。则木郁而欲散。

故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按岁运。厥阴之胜。以酸泻之。少阴之胜。以甘泻之。太阴之胜。以苦泻之。

又曰。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位之主。

其泻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苦。五味阴阳之用。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

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 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夫肝病者。厥阴之胜也。邪盛则正虚。故以辛之发散。以散其木郁。以辛之润。以补其肝气。以酸之泄。以泻其有余。所谓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余脏准此。)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不死则能持。

能持则能愈矣。)禁温食热衣。(心恶热也。)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

(当愈不愈。故有所加。值死不死。故有所起。)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灵枢经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故自得其位而慧。至其所不胜而甚。至其所生而静也。)心欲 。急食咸以 之。( 叶软。心为火脏。心病则刚燥矣。故宜食咸以 之。)用咸补之。

甘泻之。(咸味下泄上涌而从水化。能泄心气以下交。涌水气以上济。水火既济。则心气自益。火欲炎散。以甘之发散而泻之。)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胃欲清饮。故禁温食。饱食伤脾。故禁饱食。脾属阴土而恶湿。故湿地濡衣。咸宜禁之。)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化生人之五脏。生于地。悬命于天。是以生于五行。

而归命于十干也。)脾病者。日 慧。日出甚。下晡静。( 音迭。 、日HT 也。应长夏之时。故慧。日出乃木旺之时。

故甚。下晡乃申酉之分。应秋金之令。故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土德和浓。故欲缓。病则失其中和之气矣。故宜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脾病则土郁矣。故用苦味之涌泄。以泻夺之。以甘之缓补之。金匮要略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是以顺其所欲之味为补也。)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形寒饮冷则伤肺。故皆禁之。)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始病则以岁月期之。病重则以旬日期之。垂死则以旦暮计之。)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一日一夜五分之。而各有生克间甚之时)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肺主秋收之令。病则反其常矣。故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用酸收以补正。辛散以泻邪。)病在肾。愈于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 HT 热食。温炙衣。( 音翠HT 音埃。 HT 、瀑渍之热食也。温炙衣。烘焙之热衣也。肾恶燥。故禁犯之。)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在四脏曰加者。言所胜之气。加于我而使病加之。是客胜也。在肾脏曰甚于戊己。乃至其所不胜而甚。是主弱也。本经凡论五脏。

多不一其辞。盖阴阳之道。推之无穷。)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四季、辰戌丑未时也。肾病者水王则慧。

土王则甚。金王则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肾体沉石。德性坚凝。病则失其常矣。故宜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

咸泻之。(用苦坚以补之。咸泄以泻之。以上论五脏之病。而宜于药食者。五味各有所宜。)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邪气者。风寒暑湿。外淫之邪也。以胜相加者。如肝病加于庚辛。心病加于子癸。所胜之气加临。而病益重也。)

至其所生而愈。(如肝病者愈于夏。心病者愈于壬癸。得所生之子气而愈也。)至其所不胜而甚。(谓值其克贼之时。而病益甚也。)至于所生而持。(得所生之母气。而能支持也。)自得其位而起。(位者。本经所谓木位火位之类。值本气自旺之时。故能复起而愈也。)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言必先定五脏之经脉。知五脏之病脉。乃可言病之间甚。死生之期。)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病者。邪气实也。肝脉布胁肋。抵少腹。故两胁下痛引少腹。灵枢经曰。肝气实则怒。盖肝为将军之官而志怒。肝气郁而不舒。故怒也)虚则目KT KT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KT 音荒。虚者。精气夺也。KT 、不明也。肝藏血而开窍于目。肝虚。故KT KT无所见。少阳经脉入耳中。故无所闻。胆病者。心下淡淡。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经、谓经脉也。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故取二经。以通其气。)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厥阴与督脉会于巅。肝气逆。故头痛。少阳气逆。故耳不聪而颊肿也。取血者。谓取其经之多血者而去之。盖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少阳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脏腑经气相通。宜从厥阴之多血者而泻之。)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手少阴心脉起心中。上挟咽。出胁下。循 内。下肘中。循臂内后廉。手少阳小肠脉。上手臂。循 内。出肩解。

绕肩胛。二经气实。故有是痛。胁支满者。少阴之支络。满痛于胁下也。)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心火气虚。

则水浊上乘。故胸腹大。经云。浊气在上。则生 胀。心气不能交于阴。故胁下与阴相引而痛也。)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心脉上循咽喉。开窍于舌。故取舌下血者。盖手足阴阳所苦。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然后泻有余。补不足。)

其变病。刺 中血者。(设有变病。而邪不在经络者。亦取其 中出血。盖脏腑经气之相通也。徐公遐问曰。师言取经之多血者而去之。少阴常少血。奚独取其舌下 中。曰。处有常变。用有经权。少阴少血者。言其常也。病有所苦。必先去其血。而后泻有余补不足者。言其变也。盖虚者亦不宜去血。变病者。又取于 中。此皆处变用权之法。故独举少阴一经。而曰舌下血。曰变病。盖欲其类推于诸经也。)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 。脚下痛。(脾主肌肉。

主通会五脏元真之气。脾气伤。故身重而肌肉善痿。痿者。肌肉委弃不仁也。足太阴经脉。循胫膝。邪在经络。故足不收。气伤。故善 而痛。用二善字者。言经病而及于气也。)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此因脾气虚而不能转输水谷故也。)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荣卫气血。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输于足太阴脾。故取此三经。以通经气。)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 足皆痛。(此言肺肾之经气相通也。夫肺主气而发原于肾。

肾为本。肺为末。母子之经气相通。是以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病则气逆。故喘咳也。肺俞气在肩背。气逆于上。则肩背痛而汗出。逆于下。则尻阴 膝皆痛也。按五经之论。各有不同。俱当着眼。)

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肾为生气之原。肺主周身之气。以司呼吸。生气衰于下。不能报息于上耳。肾气衰。

则耳聋。金水之气不足。则嗌干也。)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太阴、手太阴肺经之本脉也。启玄子曰。

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者。正谓 内侧。内踝后之直上。则少阴脉也。视左右足脉少阴部分。有血满异于常者。即而取之。)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肾少阴脉。起于足而上循 。挟脐。循腹里上行而入肺。病在经络。

故腹大胫肿。水邪逆于上。则喘咳。生气衰于下。则身重也。太阳之气司表。而下出于膀胱。经气逆。则表气虚。故寝汗出而恶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肾气虚而不能上交于心。故胸中痛。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生气虚于下。故大腹小腹痛也。清厥、冷之轻者。阳气虚。故手足逆冷也。心有所忆谓之意。膻中者。臣使之官。

代君行令。喜乐出焉。胸中之心气不足。故意不乐也。)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少阴与太阳为表里。脏腑之经气相通。

故脏病而兼及于腑经也。以上论病生于经脉肌肉。宜治之以针石者。审察其脏腑经络之虚实而取之。)肝色青。宜食甘。

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肝色青。则其气苦急。故宜食甘以缓之。盖五味所以养五脏之气者也。)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心志喜。喜则气缓。缓则心神懈弛。故宜食小豆犬李之酸。以收养心气。)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肺色白。其气主秋金之降令。而苦上逆。故宜食羊麦杏薤之苦。以收降其肺气。)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夫脾土之所以灌溉四脏者。主上渗于心肺。下泄于肝肾。如脾苦湿。则不能上渗矣。

土气敦阜。则不能下泄矣。经曰。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渗泄为阴。故宜食苦者。取其燥土气以涌渗于上也。宜食咸者。

取其行土气以渗泄于下也。)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肾色黑。则其气喜润。辛能开腠理。致津液。盖从革作辛。能通母之化原也。)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 。(此言发散涌泄之外。而又有或收或缓或坚或 之性。善用者随其所利而行之。)毒药攻邪。(启玄子曰。药、谓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虫鱼鸟兽之类。皆可以怯邪养正者也。然攻邪却病。惟毒乃能。故曰毒药攻邪。再按本草云。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五谷为养。(谓黍稷稻麦菽。以供养五脏之气。)五果为助。(谓桃李杏枣栗。以助其养。)五畜为益。(谓牛羊犬豕鸡。为补益五脏者也。)五菜为充。(谓葵藿葱韭薤。充实于脏腑者也。按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盖毒药所以攻邪。谷肉果菜。无使过伤。能补精益气。精气充足。则邪病自除。)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总结上文。而言谷肉果菜皆有五气五味。宜和合而食之。无使偏胜。以补益精气。如偏食焦苦之气味。则增火化。如偏食咸腐之物。则增寒化。经曰。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故宜气味和合而食之。)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 。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五者。谓毒药谷畜菜果也。言此五者。皆有辛甘之发散。有酸苦咸之涌泄。又有辛散酸收。苦坚咸 。或随四时之宜散宜收。或随五脏之所苦所欲。各随其所利而行之。此篇论察五脏。以知间甚死生之期。审贵贱。以施针砭药食之别。盖九候之病。由五脏之所生。)

卷四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此篇承上章。而宣明五气五味五脏五邪。故无问答之辞。而不曰论。

五味所入。(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酸先走肝。

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荣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酸入肝。(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味之酸者。入肝以养肝气。)辛入肺。(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故味之辛者。

入肺以养肺气。)苦入心。(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故味之苦者。入心以养心气。)咸入肾。(北方生寒。

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故味之咸者。入肾以养肾气。)甘入脾。(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故味之甘者。

入脾以养脾气。)是为五入。五气所病。(五脏气逆而为病。)心为噫。(噫、不平之气也。本经曰。所谓上走心为噫者。

阴气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上走心为噫。盖此因胃气上逆于心。故为噫。)肺为咳。(阴阳应象大论曰。肺在变动为咳。)肝为语。(肝为将军之官。在志为怒。肝气欲达则为语。诊要经终篇曰。春刺冬分。邪气着脏。病不愈。又且欲言语。此言春令之肝气不舒故也。)脾为吞。(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病而不能灌溉于四脏。则津液反溢于脾窍之口。

故为吞咽之证。)肾为欠为嚏。(灵枢经曰。阳者主上。阴者主下。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当泻足少阴。补足太阳。盖少阴之气在下。病则反逆于上。而欲引于下。欲引于下则欠。反逆于上则嚏。盖肾络上通于胃也。)胃为气逆为哕为恐。(按口问篇曰。人之哕者。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

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盖谷入于胃。乃传之肺。而肺反还入于胃。胃受肺之寒气所逆。而欲复出于胃。故为哕。胃之逆气。下并于肾。则为恐。盖肾于胃。戊癸相合也。哕、呃逆也。哕哕、车銮声。言呃声之有输序。

故曰哕。)大肠小肠为泄。(大肠小肠。受盛水谷。变化糟粕。病则不能化物而为泄矣。)下焦溢为水。(下焦如渎。水道出焉。病则反溢而为水病。)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灵枢经曰。三焦下俞。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

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胆为怒。(胆为中正之官。性秉刚决。病则气郁而为怒。)是为五病。(谓病五脏五行之气。而六腑亦配合于五行。)五精所并。(谓五脏之精气相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多阳者多喜。心为阳脏。阴精并之。故喜。本经曰。神余则笑不休。)并于肺则悲。(肝悲哀动中则伤魂。肺虚而肝气并于肺则悲。)

并于肝则忧。(脾忧愁不解则伤意。肝虚而脾气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恐惧不解则伤精。脾虚而肾气并于脾则畏)

并于肾则恐。(本经曰。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阴气少。阳气入阴。阴阳相搏。故恐也。盖心肾为水火阴阳之主宰。是以心虚而阴精并之则喜。肾虚而阳气并之则恐。此水火二气。上下交并。其余三脏。皆所胜之气相并。所谓气不及则所胜妄行。徐公遐曰。有精相并者。有气相并者。故首提曰精气。)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此申明并者。因虚而相并也。)

五脏所恶。(金木水火土。五脏之本气也。风寒热燥湿。五行之所生也。五脏之气。喜于生化。故本气自胜者恶之。)心恶热。(心为火脏。故恶热。)肺恶寒。(肺属清金。故恶寒。)肝恶风。(肝主风木。故恶风。)脾恶湿。(脾为阴土。故恶湿。)肾恶燥。(肾为水脏。故恶燥。)是谓五恶。(三脏恶本气之胜。肺恶肾之寒。肾恶肺之燥。此亦阴阳变换之道。而肺肾子母之气。互为本末也。)五脏化液。(水谷入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心为汗。(心主血。汗乃血之液也。)肺为涕。(出于肺窍之鼻而为涕。)肝为泪。(出于肝窍之目而为泪。)脾为涎。(出于脾窍之口而为涎。)肾为唾。(肾络上贯膈入肺。上循喉咙挟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上液之道也。故肾为唾。经曰。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是谓五液。(又曰五液者。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肾之液。复入心而为血。

入肝为泪。入肺为涕。入脾为涎。自入为唾。是以五液皆咸。)五味所禁。(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故禁多食。)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肺主气。辛入肺。故走气。气病而多食之。反辛散而伤气。)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心主血。润下作咸。咸走血者。水气上交于心也。血病而多食之。则水反胜火矣。)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

(肾主骨。炎上作苦。苦走骨者。火气下交于肾也。骨病而多食之。则火气反胜矣。此与并于心则喜。并于肾则恐之义相同。盖心肾水火之气。时相既济。故所走互更。其余三脏。是本脏之味。而走本脏所主之筋肉也。)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脾主肌肉。甘为土味。脾病而多食之。则反伤脾气。)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肝合筋。酸走肝。筋病而多食之。

则反伤其肝气。)是谓五禁。无令多食。(五味所以养五脏之气者也。病则气虚。故无令多食。盖少则补。多则反伤其气。)

五病所发。(承上文而言。五脏之病。各有所发。)阴病发于骨。(肾为阴脏。在体为骨。故肾阴之病。而发于骨。)阳病发于血。(心为阳中之太阳。在体为脉。故心阳之病。而发于血。朱永年曰。上节言咸走血。苦走骨。此节曰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正见其阴阳体用之妙。)阴病发于肉。(脾为阴中之至阴。在体为肉。是以太阴之病。而发于所主之肌肉。)阳病发于冬。(肝为阴中之少阳。逆冬气则奉生者少。春为痿厥。故肝藏之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肺为牝脏。

逆夏气则奉收者少。秋为 疟。故肺藏之阴病而发于夏也。夫所谓阳病发于骨。阴病发于血者。即调神论之所谓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之义。此因本气自伤而为病也。曰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者。

因所生之母气。逆而为病也。阴阳之道。推变无穷。若胶执于心肾发于骨血。肝肺发于冬夏。又不可与论阴阳矣。)是为五发。(谓五脏皆有所发之处。各有所发之因。)五邪所乱。(言正气为邪气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阳。则阳盛。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又四肢为诸阳之本。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热盛于身。则弃衣欲走也。阳盛则使人骂詈不避亲疏也。)邪入于阴则痹。(痹者闭也。痛也。邪入于阴。闭而不行。则留着而为痹痛之证。故曰。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搏阳则为巅疾。(方盛衰论曰。气上不下。头痛巅疾。盖邪气与阳气搏击于上。则为头痛巅顶之疾。)搏阴则为喑。(足之少阴。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邪搏于阴。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合不利。故为喑。)阳入之阴则静。(阳分之邪。而入之阴。则病者静。盖阴盛则静也。)阴出之阳则怒。(阴分之邪。

而出之阳。则病者多怒。盖阳盛则怒也。)是为五乱。(谓邪气乱于五脏之阴阳。)五邪所见。(夫五邪之乱于阴阳者。

乱五脏阴阳之气也。正气为贼邪所伤。则五邪之胜气。外见于脉矣。)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春弦夏钩秋毛冬石。五脏阴阳之正气也。反得所胜之脉者。邪贼盛而见于脉也。)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

不治。(夫内为阴。外为阳。在内五脏为阴。在外皮肉络脉为阳。在内所伤之脏气。而外见于脉。故名曰阴出之阳。邪出于脉。则血有余。经曰。血有余则怒。此正气为邪气所胜。故为不治。)是为五邪皆同。命死不治。(此言上文之所谓不治者。谓五脉皆为邪胜也。如五脏之气。为邪所胜。见四时相克之脉。皆为死不治矣。)五脏所藏。(脏者藏也。主藏而不泻也。)心藏神。(经曰。两精相搏谓之神。是神乃阴精所生。而藏于心脏。朱永年曰。所生之来谓之精。又曰。神者。

水谷之精气也。是先天所生之精。与后天水谷之精。而生此神。故曰两精相搏。)肺藏魄。(并精而出谓之魄。魄乃阴精所生。肺为阴脏。故主藏魄。)肝藏魂。(随神往来谓之魂。肝为阳脏。故主藏魂。)脾藏意。(所以任物谓之心。心之所忆谓之意。心生血脉。血生脾。故心所之之意而藏于脾也。)肾藏志。(心之所之谓之志。神生于精。志生于心。亦心肾交济之义。)是为五脏所藏。(为五脏所藏之神。)五脏所主。(五脏在内。而各有所主之外合。)心主脉。(所主血。故所主在脉。)肺主皮。(肺主气。气主皮毛。故肺合皮。)肝主筋。(肝生于肾。筋生于骨。故在脏为肝。在体为筋。)脾主肉。(五脏元真之气。通会于肌肉腠理。脾气通于五脏。故所主在肉。)肾主骨。(肾藏精髓而注于骨。故所主在骨。)是为五主。(谓人身之皮腠形层。各属五脏之所主。)五劳所伤。(劳、谓太过也。上古之民。形劳而不倦。)久视伤血。

(久视损神。故伤血。)久卧伤气。(久卧则气不行。故伤气。)久坐伤肉。(脾喜运动。故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立则伤腰肾膝胫。故伤骨。)久行伤筋。(行走罢极则伤筋。)是为五劳所伤。(是五劳而伤五脏所主之血气筋骨也。)五脉应象。(五脏之脉。以应四时五行之象。)肝脉弦。(象本证之条达也。)心脉钩。(象火炎盛。而秒则环转如钩。)脾脉代。

(象四时之更代也。)肺脉毛。(秋令清肃。故象羽毛之清虚。)肾脉石。(象石之沉水也。)是为五脏之脉。(夫九候之道。

必先定五脏五脉。审辨其五实五虚。而后立五法。调五味以治之。故此篇宣明五脏之气焉。)

卷四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夫气为阳。血为阴。腑为阳。脏为阴。脏腑阴阳。雌雄相合。而气血之多少。自有常数。如太阳多血少气。则少阴少血多气。少阳少血多气。则厥阴多血少气。阳有余则阴不足。阴有余则阳不足。此天地盈虚之常数也。惟阳明则气血皆多。盖血气皆生于阳明也。)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夫手有三阴三阳。足有三阴三阳。以合十二经脉。阴阳并交。表里相应。是以圣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取虚实之要。知此乃足以诊。如切阴不得阳。诊消亡。得阳不得阴。守学不湛。是故脏腑阴阳。相为表里。此皆诊候之要。不可不知。)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知所苦者。知邪病在手足之何经也。先去其血。除菀陈也。菀陈去则无所苦矣。伺之所欲者。伺其欲散欲 。欲缓欲收。盖必先定五脏之病。五脏已定。九候已备。而后乃存针。有余者。邪气盛也。不足者。精气夺也。有余则泻之。不足则补之。)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俞音输度音铎拄音主。此论取五俞之法。五脏之俞。皆在于背。背者。胸之府也。故先量其两乳。而后定其背之俞焉。度、量也。言以草量其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此草。去半已。使与中折之草。拄为三隅。以一隅上齐脊之大椎。两隅分而拄下。当其下隅之尽处。是肺俞也。盖九针九候之道。先以五脏为主。)

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谓五脏之俞。灸刺之度也。(度叶渡。度、度数也。俞、输同。五脏血气。输转传布也。吴鹤皋曰。此取五脏俞法。与甲乙经不合。盖古人别为一法者也。)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乐志苦。形乐志乐。贵人也。形苦志乐。形苦志苦。常人也。所谓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也。金匮要略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

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宜引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盖形乐则肌肤盛。肌肤盛则阳气留于阴也久。阳不在表。则邪直伤于阴。志苦则伤神。神伤则血脉虚。而邪气易入。故病生于脉也。宜灸以启留陷之阳。宜刺以去血脉之痹。)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乐志乐。则过于安逸矣。过于安乐。则神机不转。气血羁留。故病生于肉。宜治以针石。引而通之。)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吴鹤皋曰。劳苦其形则伤筋。志逸而乐。则血脉未尝受病。故治之以熨烙导引。使血脉荣养于筋。则就安矣。)形苦志苦。病生咽嗌。治之以甘药。(百忧感其心。

万事劳其形。则阴阳气血皆伤矣。夫嗌主天气。咽主地气。天者阳气。地者阴气。此阴阳气血皆伤。故病生嗌咽。是宜甘药以调其脾胃焉。终始篇曰。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朱永年曰。吭嗌、喉也。)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惊则气乱。恐则气下。盖血随气行。气数乱逆则经络不通。荣卫不行。是以病生于不仁。宜按摩醪药。以行其荣卫血气焉。朱永年曰。酒者熟谷之液。

其性 悍。其气先行于荣卫。故宜于醪药也。)是谓五形志也。(谓大人布衣。有此五者之形志。)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恶去声。此言六经之气血。各有多少。宜从其多者而去之。盖邪在气分者。可从血出。邪在血分者。可从气出也。阳明气血皆多。故刺可出血出气。

太阳多血少气。故刺宜出血而恶出气。少阳多气少血。故刺宜出气而恶出血。太阴多气少血。故刺宜出气而恶出血。少阴多气少血。故刺宜出气而恶出血。厥阴多血少气。故刺宜出血而恶出气。此气血之常数。针刺之常法也。针经曰。刺荣者出血。刺卫者出气。按灵枢经水篇曰。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又曰。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

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其少长大少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灸而逾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

卷四

宝命全角论篇第二十五

黄帝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王冰曰。天以德流。地以气化。德气相合。而乃生焉。易曰。天地 。万物化醇。此之谓也。则假以温凉寒暑。生长收藏。四时营运。而方成立。)君王众庶。尽欲全角。(王冰曰。贵贱虽殊。然其宝命一矣。故好生恶死者。贵贱之常情也。)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

着于骨髓。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王冰曰。虚邪之中人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有形无形。故莫知其情状也。留而不去。淫衍日深。邪气袭虚。故着于骨髓。帝矜不度。故请行其针。)岐伯对曰。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人有此三者。是谓坏腑。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肉。血气争黑。(此言脏腑经络。皆由胃气之所资生。如胃气已败。虽毒药无所用其功。针石无所施其力。欲宝命全角者。当先养其胃气焉。夫盐之味咸者。性本润下。如置之器中。其气上升。令津泄泽于器之上。如弦欲绝者。其音必先嘶败。如木气敷散。其叶早发生。此三者。以喻有诸内而形诸外。以比哕之腑坏而后发于音声。夫哕有三因。如因肺气逆而欲复出于胃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此哕之逆证也。如哕而腹满。当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而愈者。此哕之实证也。如有此三者之比。而其声哕者。哕之败证也。此因病深而胃腑已坏。虽毒药无可治其内。短针无可取其外。

此皆皮毛焦绝。肌肉损伤。而气血争为腐败矣。黑者。腐之色也。朱永言曰。金匮要略云。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

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手足不仁。此哕之坏证也。所谓坏腑者。言病深。而五脏六腑。血气皮肉。俱已败坏。)帝曰。余念其痛心。为之乱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为之奈何。(更代、更易时月也。残贼、残忍其死。而贼害不仁也。)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王冰曰。形假物成。故生于地。命惟天赋。故悬于天。德气同归。故谓之人也。灵枢经曰。天之在我者德。地之在我者气。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然德者道之用。气者生之母也。)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王冰曰。人能应四时和气而养生者。天地恒畜养之。故为父母。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吴 曰。知万物。则能参天地。赞化育。是谓天之子也。)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

(邪客篇曰。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生气通天论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十二节者。手足之十二大节也。盖天有阴阳寒暑以成岁。人有十二节以合手足之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以应天之十二月也。)天有寒暑。人有虚实。(寒暑者。天之阴阳消长也。虚实者。人之阴阳消长也。)

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言能经理天地阴阳之造化者。不失四时之营运。知十二经脉之理。而合于天之阴阳。惟圣智者能之。又何欺之有。)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

吟至微。秋毫在目。( 音区。存、存心也。八动、八风之变也。五胜、五行之胜克也。更立者。言五行之有胜制。胜则贼害。制则生化。万物尽然。不可胜竭也。独出独入者。言能存心于八动五胜。明达于虚实之数。而出入补泻之有独见也。 、卧声。口张而不合。气之虚也。呻吟之声。气之实也。言其 吟之至微。而虚实之秋毫。皆在吾目矣。)帝曰。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 吟。敢问其方。(人秉天地阴阳之气而生此形。是以与天地合气而成九候也。别为九野者。以身形之应九野也。分为四时者。左足应立春。左胁应春分。左手应立夏。膺喉头首应夏至。右手应立秋。右胁应秋分。右足应立冬。腰尻下窍应冬至也。月有小大。日有短长。言气候之有盈虚。人与天地万物之气皆然。而不可胜量也。虚实 吟者。以 吟之至微。而知其虚实也。欲法天则地而为针刺之法。敢问其方。)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伯言针石之道。必先定五脏。备九候。而后乃存针。然五脏五行之气。有相胜更立。不可不知。如木得金则伐。火得水则灭。金得火则缺。水得土则绝。此所胜之气而为贼害也。如土得木而达。此得所胜之气而为制化也。万物之理皆然。而不可胜竭。)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之知也。(共供同。黔首、黎民也。悬布天下者。先立针经以示人。而百姓只可力田以供租税。有余粟以供养。其于治针之道。莫之知也。针经曰。余子万民。

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愍其不给而属有疾病。欲助微针通其经脉。)一曰治神。(神在秋毫。属意病者。神属勿去。知病存亡。)二曰知养身。(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故当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工候救之。勿能伤也。)三曰知毒药为真。(毒药、所以攻邪者也。如知之不真。用之不当。

则反伤其正气矣。故帝曰。余欲弗使被毒药。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四曰制砭石小大。(上古之世。未有冶铸。

以砭石为针。制有大小。随病所宜。其后始造九针。以代 石。经曰。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盖治外者。制小其针。

治内者。制其大也。)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腑为阳。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故必先知脏腑气血之虚实。而后可以行针。)五法俱立。各有所先。(言上古之世。立此五法。而各有所宜先者。)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只知泻有余。补不足。此粗工之所共知。)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法天则地者。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随气应而用其针。是因天地之时而调和气血也。迎之随之。以意和之。如附应声。如影随形。得心应手。取效若神。而离合出入。自有独见。不与众闻。

徐公遐曰。来者为阳。往者为阴。鬼神者。阴阳之气也。言道在纯一。而若无鬼神矣。朱子曰。鬼神、天地之功用。造化之迹也。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真者。真一无妄。神者。阴阳不测之谓。言刺之道。虽有阴阳虚实之分。而必先归于治神。)五脏已定。(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九候已备。

后乃存针。(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后存针以治之。)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按九针十二原篇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 。故曰。众脉不见。众凶弗闻。言不可以滥取也。脏腑在内。皮肤筋脉在外。外内之相应者。贵在得神。而无以形先。盖言上守神。粗守形也。)

可玩往来。乃施于人。(言知机之道。而后乃施于人。九针十二原篇曰。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

清净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为与之期。)人有虚实。五虚弗近。五实弗远。(五虚者。五脏之精气夺也。五实者。五脉之邪气盛也。夫用针者。观察病患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已伤。针不可以治之。故曰五虚弗近。邪实者。急取而泻之。故曰五实弗远。)至其当发。

间不容 。( 音舜与瞬同。刺之微在迟速。知其可取。有如发机。间不容于瞬息也。)手动若务。针耀而匀。(动、用针也。务、专一也。耀、光净也。匀、均匀也。)静意视义。观适之变。(适、至也。静己之意。视针之义。以观气至之变。)

是谓冥冥。莫知其形。(冥冥者。视之无形也。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

不知其谁。(张介宾曰。此形容用针之象有如此者。乌乌、言气至如乌之集也。稷稷、言气盛如稷之繁也。从见其飞。言气之或往或来。如乌之飞也。然此皆无中之有。莫知其谁为之也。)伏如横弩。起如发机。(王冰曰。血气之未应针。则伏如横弩之安静。其应针也。则起如机发之迅速。)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复问治虚实之法。)岐伯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言刺虚者。须俟其气至而实。刺实者。须俟其气泄而虚。)经气已至。慎守弗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按针解论云。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慎守弗失者。勿更改也。深浅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远近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患。无左右视也。)

卷四

人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服、事也。法、方法。则、准则也。)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谓合天之寒暑。日之寒温。月之盈虚。星辰之行度。)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

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候日月者。谓日之寒温。月之空满也。星辰者。先知二十八宿之分。以纪日月之行也。四时八正之气者。谓四时之气。八方之风也。定、安静也。气定乃刺之者。谨候其气之安静而刺之也。)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淖、和也。泣与涩同。言天温日明则阳气盛。

人之血气亦应之。故血和润而易泻。卫气浮而易行。天寒日阴则阴气盛。故人血凝泣而卫气沉。凝则难行。沉则不应矣。)

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精、纯至也。月乃阴水之精。故潮汐之消长。应月之盈亏。人之形体属阴。精血属水。故其虚实浮沉。

亦应于月。)是以天寒无刺。(血泣而卫沉也。)天温无凝。(天气温和。则血气无凝滞而易行。)月生无泻。(恐伐其生气也。)月满无补。恐重实也。月郭空无治。(正气虚而邪气不去也。)是谓得时而调之。谓得天时而调其血气也。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因天气之和。月之盛满。候日迁移。定气所在。南面正立。待气至而刺之。)

故曰。月生而泻。是谓脏虚。(脏、阴也。内也。谓虚其里阴。初生之血气。)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重平声。月满则血气充溢于形身之外。若重补之。则络有留血。是谓重实也。)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

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阳。月郭空。则阴阳荣卫皆虚。正不胜邪。则邪留不去。而正气反错乱矣。)帝曰。星辰八正何候。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伯高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周天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

昴至心为阴。盖日月经天。有南陆北陆之行。有朔望虚盈之度。故星辰者。所以纪日月之行。而人之荣卫。亦有阴阳虚实之应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八正者。八方之正位也。八方之气。以时而至。谓之八风。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如月建在子。风从北方来。冬气之正也。月建在卯。风从东方来。春气之正也。月建在午。风从南方来。夏气之正也。月建在酉。风从西方来。秋气之正也。如春夏之交。风从东南来。夏秋之交。

风从西南来。秋冬之交。风从西北来。春冬之交。风从东北来。此四方四维之正气。主生长万物者也。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冲后来者。从冲犯之方而来。如太一居子。风从南方来。火反冲水也。太一居卯。风从西方来。金来犯木也。故以八方之位。以候八风之正气。候八节之风邪。)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

(四时之气所在。如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又如正月二月。人气在肝。

三月四月。人气在脾。五月六月。人气在头。七月八月。人气在肺。九月十月。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肾。

此皆气之所在。以时而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八方之虚邪。主杀主害者。谨候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勿能害也。朱永年曰。日避者。候太一徙居中宫之日而避之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身之虚。血气虚也。天之虚。虚乡之邪风也。两虚相感。故邪气至骨。而入伤五脏。上工调其九候而救之。始勿能伤害其性命。)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天忌者。谓太一徙居中宫。

乃天道所当避忌之日。太一、北极也。斗杓所指之辰。谓之月建。即气令所主之方。如冬至四十六日。月建在北。太一居叶蛰之宫。叶蛰、坎宫也。立春四十六日。居天留。天留、艮宫也。春分四十六日。居仓门。仓门、震宫也。立夏四十五日。居阴洛。阴洛、巽宫也。夏至四十六日。居天宫。天宫、离宫也。立秋四十六日。居玄委。玄委、坤宫也。秋分四十六日。居仓果。仓果、兑宫也。立冬四十五日。居新洛。新洛、干宫也。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此太一一岁所居之宫也。又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数所在日。从一处至九日。复反于一。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太一移日者。始移宫之第一日也。如太一徙立于中宫。乃九日中之第五日也。其日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

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患。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又身形之应九野。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胁应春分。其日乙卯。左手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头首应夏至。其日丙午。右手应立秋。其日戊申己未。右胁应秋分。其日辛酉。右足应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窍应冬至。其日壬子。六腑膈下三脏应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一所在日。及诸戊己。是谓天忌。宜避针刺。)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按灵枢首篇。黄帝问曰。

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

先立针经。愿闻其情。故曰法往古者。先取法乎针经也。验于来今者。取验于本经之论也。是以三部九候诸篇。皆补论针经未尽之旨。再按官针篇曰。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故本经补论岁运八篇。

立数万余言。亦详悉灵枢之所未尽者。)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验于来今者。言针经之所未发明也。盖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是以本卷九篇。论三部九候。

而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以天之日月虚盈。地之经水动静。以候气之浮沉。血之凝淖。所谓法天则地。调之于身。

故曰。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矣。)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言上工取法天地。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盈。四时气之浮沉。与人之形气荣卫。参伍相合而调之。是虽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已独知之。故曰观于冥冥焉。)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承上文而言。通于天地阴阳无穷之道者。可传于万世也。)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仿佛。(此复言观于冥冥者。不形见于外。

视之无形。尝之无味。仿佛乎若神。是以粗工之不能俱见也。上工独知之者。先以日月四时之气。调之于身。故常先见之。是故工之所以有异也。)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所谓虚邪者。乃八方虚乡所来之邪气。其入于身也深。)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所谓正邪者。八方之正气也。正气者。

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其中人也浅。是以逢人之汗出。腠理开。而后入于肌腠络脉之间。然其中人也亦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此言虚邪之始中人也。亦起于毫毛。发于腠理。其入深。则搏于筋骨。伤人五脏。故上工救其萌芽。始发。见其洒淅动形而即治之。

不使有伤三部九候之气。是为上工也。朱永年曰。虚乡之邪。逢人之虚。则中人也深。而入伤五脏。如人之九候尽调者。亦始伤毫毛。故当救其萌芽。勿使伤败九候之气。)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

因病而败之也。(已成者。入伤荣卫。而病已成。已败者。三部九候之气。已为邪所伤败。下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者。因邪病而败之也。此言上工救其萌芽。不使邪伤正气。下工救其已成。则正气已败。不亦晚乎。)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莫知其情而见邪形也。(此言正邪之中人也微。莫知其情。莫见其形。上工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故能知其所在。知其所在。即于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言守其真气。而邪自去矣。朱永年曰。上工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故能见其邪形。下工不知所诊。则亦莫见其形矣。)帝曰。余闻补泻。

未得其意。(补正泻邪。各有其法。)岐伯曰。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

以息方吸而纳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内叶讷。天包乎地。

圆者。天之象也。气生于地。方者。地之象也。盖以天地阴阳四时之气。合人形之虚实。而为补泻之法。故曰圆与方。

非针也。气方盛。月方满。日方温。则人之真气充而邪易泻也。身方定。阴阳不相错也。息方吸而内针。吸天地之气。

以助其气也。故泻必用方。其气盛而行焉。)补必用圆。圆者行也。行者移也。(补必用圆者。圆活其气之周行于外内也。

经气周行。则移其真气之隆至矣。)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必中荣者。刺血脉也。排、推也。候其吸而推运其针也。盖泻者。候其呼出而徐引针以泻之。补者。候其吸入而推内以补之也。)故圆与方。非针也。(方圆之道。非用针之妙。在得气与神也。)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知形之肥瘦。则知用针之浅深。知血气之盛衰。则知方圆之补泻。血气者。五脏之神气也。能知形之肥瘦。气之盛衰。则针不妄用。而神得其养矣。)帝曰。妙乎哉论也。合人形于阴阳四时虚实之应。冥冥之期。其非夫子。孰能通之。然夫子数言形与神。

何谓形。何谓神。愿卒闻之。(形谓身形。神谓神气。)岐伯曰。请言形。形乎形。目冥冥。问其所病。索之于经。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所谓形者。观其冥冥。而知病之所在也。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故曰。按之不得。不知其情。)帝曰。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

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所谓神者。谓气至之若神也。耳不闻者。毋闻人声。以收其精也。目明者。观于冥冥也。志者。心之所之也。言心开而志先慧悟也。口弗能言者。得气之妙。不可以言语形容也。俱视独见者。众人之所共视。而我独知之也。适、至也。言气至若昏。而我昭然独明也。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原、谓十二原也。盖言九针之论。以十二原。主治五脏六腑之病。今法则天地。而以天地人之三部九候为之原。则九针之论。不必存矣。此言法往古者。已先知其针经。验于来今者。

知三部九候之道。今论三部九候之本原。则九针之论。不必存心而再问矣。)

卷四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此承上章而言九针之道。备载针经八十一篇。余已悉会其意。)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荣 。余知之矣。(帝言针经之大略若此。而余已知之。)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患何如。取之奈何。(言针经多论正气之虚实。未详言邪气之入经。朱永年曰。邪气入于血脉之中。真气与邪气。有离有合。

故以名篇。)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起度数者。论身形之有三百六十五度也。宿谓二十八宿。度谓周天之度数。经水谓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渑水、淮水、漯水、江水、河水、济水、漳水。以合人之十二经脉。天之二十八宿。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地之十二经水。漳以南为阳。海以北为阴。宿度经水之相应也。上章论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以应人之荣卫气血。此复论地之经水。以应人之经脉。斯天地合气。而为三部九候焉。徐公遐曰。身形之应天地阴阳也。身半以上为天。身半以下为地。左为阳。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之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此言人之经脉。应地之经水。经水之动静。随天气之寒温。所谓地之九州。人之九脏。皆通天气。陇隆同。涌起貌。)

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此言邪入于经。寒则血如经水凝泣。暑则气如经水之沸溢而淖泽。虚风、虚乡之邪风也。经之动脉。

谓经血之动于脉也。言虚风之邪。因而入客于经。亦如经水之得风。其至于所在之处。亦波涌而陇起。循循、次序貌。

言邪在于经。虽有时陇起。而次序循行。无有常处。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此以寸口之脉。

而候邪之起伏也。夫邪之入于脉也。如经水之得风。亦时陇起。故有时而脉大。有时而脉小。大则邪至而陇起。小则邪平而不起也。)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此即以寸口之脉。而候其邪之在阴在阳也。盖邪在于经。次序循行。

无有常处。或在于阴。或在于阳。寸口者。左右之两脉口。概寸尺而言也。如邪在阳分。则两寸大而两尺平。邪在阴分。

则两尺大而两寸平。然只可分其在阴与阳。而不可为度数。盖言以寸口分其阴阳。以九候而分其度数也。)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即从其邪之在阴在阳而察之。则三部九候之中。卒然逢之矣。早遏其路者。知气之所在。

而守其门户焉。朱永年曰。神脏为阴。形脏为阳。知在阳分。即从阳之诸经而察之。三部之中。有独大独盛者。病之所在矣。知在阴分。即从诸阴经而察之。三部之中。有独大独盛者。病之所在矣。即从所在之处。迎而取之。则遏其行路矣。)吸则纳针。无令气忤。(纳叶讷。此以下论刺邪之法。以息方吸而纳针。无令其气逆也。)静以久留。无令邪布。(针解篇曰。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故当静以久留。以候气至。真阴之气至。则阳邪无能传布矣。)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盖吸则气入。易于得气。故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以欲其得气故也。)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呼则气出。故复俟其方呼。而徐引针。俟呼尽。乃去其针。则大邪之气。随气而出。故命曰泻。徐公遐曰。风乃六气之首。为百病之长。故曰大气。)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先以手扪循其处。

欲令血气循行也。盖邪之所凑。其正必虚。故又当补其真气之不足。)切而散之。(次以指切捺其穴。欲其气之行散也。)

推而按之。(再以指推按其肌肤。欲针道之流利也。)弹而怒之。(以指弹其穴。欲其意有所注。则气必随之。故络脉填满。

如怒起也。)抓而下之。(用法如前。然后以左手爪甲掏其正穴。而右手方下针也。)通而取之。(下针之后。必令气通。

以取其气。)外引其门。以闭其神。(门者。气至之门也。外引其门者。徐往徐来也。以闭其神者。闭其门户。以致其神焉。)呼尽纳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呼尽则气出。气出纳针。追而济之也。故虚者可实。所谓刺虚者。刺其去也。徐公遐曰。故补曰随之。随其气去而追之。追其陷下之阳。复随气而隆至。)如待所贵。不知日暮。(静以久留。以俟气至。如待贵人。不敢厌忽。)其气以至。适而自护。(以已同。适、调适。护、爱护也。宝命全角论曰。经气已至。

慎守勿失。此之谓也。)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候吸引针。则气充于内。推阖其门。则气固于外。神存气留。故谓之补。九针十二原篇曰。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帝曰。候气奈何。

(谓候邪气之至。)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

(邪气由浅而深。故自络而后入于经脉。寒温欲相得者。真邪未合也。故邪气波陇而起。来去于经脉之中。而无有常处。

徐公遐曰。真邪已合。如真气虚寒。则化而为寒。真气盛热。则化而为热。邪随正气所化。故曰寒温未相得。)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方其来者。三部九候。卒然逢之。即按而止之。以针取之。早遏其路。)无逢其冲而泻之。(逢、迎也。冲者。邪盛而隆起之时也。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大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真气者。荣卫血气也。邪盛于经。

则真气大虚。故曰其来不可逢。言邪方盛。虽经气虚而不可刺也。针经曰。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言邪气方盛。

虽正气大虚。而亦不可补。故曰。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言迎夺其邪气。恶得不反虚其正气乎。)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此言发针之不可太迟也。大气、风邪之气也。候邪而不详审其至。使邪气已过其处。而后泻之。则反伤其真气矣。真气已脱。而不能再复。邪气循序而复至。正气已虚。则邪病益留蓄而不能去。故曰其往不可追。谓邪气已过。不可泻也。盖言邪气方来。不可逢迎。邪气已过。不可追迫。)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挂 同。承上文而言。待邪之至。及时而发针。不可差迟于毫发之间。斯可谓之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若先者。邪气之盛也。若后者。邪气之已过也。

若差之毫厘。则反伤其血气。真气虚。则邪病益蓄而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机、弩机也。

知其可取者。当其可取之时。用针取之。如发机之迅速。不知其取者。朴钝如椎。扣之不发。)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此甚言其知机之妙。既无逢其冲。又无使其过。不可迟早于毫发之间。知机之道其神乎。)帝曰。补泻奈何。(夫邪气盛则精气夺。将先固正气而补之乎。抑先攻邪气而泻之耶。)岐伯曰。此攻邪也。

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伯言此宜先攻其邪也。疾出其针。以去其盛满之血。则邪病自去。邪病去而真气即复矣。)

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此言若先补之。则血不得散。而邪不得出也。

溶溶、流貌。言邪之新客于经脉之中。溶溶流转。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盖流动而易泻者也。若逆而刺之。

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刺出其血。其病立已。(此甚言其泻邪之妙。刺出其血。其病立已。邪病已去。而真气即复矣。同观子曰。此节可救时下名医之病。)帝曰。善。然真邪已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此言真邪之有离合也。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于经脉者也。虚邪者。虚乡之风邪。贼伤人者也。邪新客于经脉之中。真邪未合。

则如波涌之起。时来时去。无有常处。如真邪已合。而波陇不起矣。盖邪正已合。则正气受伤。荣卫内陷。邪随正而入深。是以经脉无波陇之象。而三部九候之脉。相失而相减矣。)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审者。审其病。

扪者。切其脉。盛者。邪气盛。虚者。正气虚。调之者。补其正而却其邪也。)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脏以期之。(左右上下。谓左右手足。膺喉头首。腰尻以下也。邪气入深。则伤五脏。九候之脉。九脏之神气也。脏气受伤。

是以脉气减失。审其病在神脏形脏。而以死生期之。盖在形脏者生。在神脏者。有生而有死期也。朱卫公曰。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减者。脉细也。)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经云。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神与气。使神内藏。夫天为阳。地为阴。人则参天两地者也。

故身半以上为天。身半以下为地。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以上部有地。下部有天。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以上为天。以下为地。以中为人。)调之中腑。以定三部。(中腑、胃腑也。盖三部阴阳之脉。皆阳明水谷之所资生。

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为之行气于三阳。阳者天气。阴者地气。阴气从足上行至头。阳气从头下行至足。阴阳异位。

外内逆从。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当调之中腑。以定三部之脉焉。徐公遐曰。是以三部之中。皆有阳明之胃气。详三部九候论。)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大过且至者。岁运之气至也。盖用针之道。当知三部九候。合之四时五行。加临相胜。而各治之。不知三才之合气。九候之交通。虽有太过之气且至。而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按帝问曰。平气何如。伯曰。无过者也。盖太过不及之岁。皆胜气妄行。故曰太过。

平气之岁。为无过也。)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着。绝人长命。予人夭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此言不知三部九候者。不分真邪。不知虚实。不审逆从。贼害真气。与人夭殃。盖用针之道。有如用兵。务在杀贼。不害良民。无义之兵。征伐无过。反乱大经。)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此言不知三部九候者。因而不知合于四时五行之道。六气之加临。五运之相胜。邪反释之。正反攻之。则绝人长命矣。)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再言之者。言乘风邪新客未定之时。即当逢而泻之。慎勿使真邪之相合也。)

卷四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黄帝问曰。何谓虚实。(此亦承上章而复问也。)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者。风寒暑湿之邪。精气者。荣卫之气也。盖邪气有微盛。故邪盛则实。正气有强弱。故精夺则虚。夺、失也。或为邪所夺也。)帝曰。虚实何如。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伯言虚实者。皆从物类始。如肺主气。

其类金。五行之气。先虚于外。而后内伤五脏。盖邪从表入里。在外之气血骨肉。先为邪病所虚。是以骨肉滑利。则邪不内侵。而里亦实。表气虚则内伤五脏。而里亦虚。此表里之虚实也。如气逆于上。则下虚而足寒。此上下之虚实也。

如值其生旺之时。则生。当其胜克之时则死。此四时之虚实也。)余脏皆如此。(夫肝主筋。其类木。心主血。其类火。

脾主肉。其类土。肺主气。其类金。肾主骨。其类水。盖五脏之气。外合于五行。五行之气。岁应于四时。故皆有生旺克胜之气。而各有死生之分。)帝曰。何谓重实。岐伯曰。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重平声。

大热者。邪气盛也。气为阳。血脉为阴。邪盛而气血皆伤。故为重实。此论血气之阴阳虚实也。徐公遐曰。重实则其中有重虚。故上文曰。虚实何如。下文曰。夫虚实者。帝曰。经络俱实何如。何以治之。(此论经络之阴阳虚实也。夫肤腠气分为阳。经络血分为阴。然经络又有深浅阴阳之别。所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也。)岐伯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邪盛于经。则寸口脉急。缓为内热。热在于络。则尺脉缓也。皆当以针取之。此以寸尺而候血脉之阴阳也。)故曰。滑则从。涩则逆也。(滑主气血皆盛。故为从。涩主血气皆少。故为逆。朱圣公曰。故曰者。为阴阳血气邪正而言也。)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五行者。天地之阴阳也。五脏者。人之阴阳也。易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皮肉筋骨。五脏之外合也。金木水火土。五脏之外类也。夫邪之中人。始于皮肤。次于肌肉。留而不去。则入于经脉。以及于筋骨。故邪之中人。先从其物类始。是以壮者之血气盛。其肌肉滑。气道通。

荣卫之行。不失其常。可以长久其天命。如五脏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

乱而相引。故不寿而尽也。徐公遐曰。邪气实则正气虚。故曰。夫虚实者。朱圣公曰。此复结首章之义。张兆璜曰。此篇论邪实者。先从外而内。正虚者。亦先外而内。如木败者先叶落而后枝枯。故用诊尺之法。诊尺之法。先从外而内也。)

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何如。(不足者。精气夺。有余者。邪气盛。此邪去络而入于经也。)岐伯曰。络气不足。

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此论经络之气虚实也。寒热者。尺寸之肤寒热。而应于经络也。络脉外连皮肤为阳主外。

经脉内连脏腑为阴主内。经云。荣出中焦。卫出下焦。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经脉之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故以尺肤候络。而以寸候经。)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夫邪气之从外而内。犹藉正气之从内而外以 御。使邪仍从肤表而出。秋冬之气降沉。不能使邪外散。故为逆。春夏之气生浮。故为从也。邪病在经。当从其经而取之。此论外因之虚实也。)帝曰。经虚络满何如。(此论内因之虚实也。)岐伯曰。经虚络满者。尺脉满。脉口寒涩也。(尺脉热满。故主络满。脉口寒涩。故主经虚。)此春夏死。秋冬生也。(春夏之气。

生长于外。气惟外弛。而根本虚脱。故死。秋冬之气。收藏于内。故生。盖外因之病。宜神机外运。内因之病。宜根本实坚。)帝曰。治此者奈何。岐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络为阳。经为阴。刺者泻其盛满之气。灸者启其陷下之阳。盖不足者病。而太过者亦为病也。)帝曰。何谓重虚。(此论脉气皆虚也。上节论经络之实。

即可类推于虚。此篇论气分之虚。亦可类推于实。)岐伯曰。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血者。神气也。荣气宗气。

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故曰脉气。盖以气口之脉。可以候血。而可以候气也。上虚者。寸口之脉气虚也。尺虚者。

脉气虚于下也。上下皆虚。故曰重虚。朱永年曰。气逆于上而足寒者。上实下虚也。此上下皆虚。故谓重虚。)帝曰。何以治之。(谓何以补其虚也。)岐伯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 然。( 音匡。气者。谓阳明所生之荣卫宗气也。经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荣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咙以司呼吸。是阳气者。阳明之所生也。言无常者。宗气虚而语言无接续也。针经曰。

尽泻三阳之气。令病患 然。 、虚怯也。谓阳明之气虚于上。则言语无常。阳明之气虚于下。则令人行步 然。盖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故曰。身半以上。手太阴阳明皆主之。身半以下。足太阴阳明皆主之。按帝问何以治之。而伯答以所病之因。盖知阳气生始之原。则知所以治矣。此论后天之主气也。针经曰。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荣卫。各经其道。宗气流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手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徐公遐曰。此注当与九候论之地以候胸中之气注合参。)脉虚者。不象阴也。(气为阳。血脉为阴。阳明之生气为阳。少阴之精气为阴。盖言以寸尺之脉。以候阳明之生气。而不效象其阴之虚也。朱圣公问曰。

上节以尺肤而候络脉之阴。此以寸尺之脉而候气分之阳。岂以皮肤候血脉。而反以脉候气耶。曰。经言善调尺者。不待于寸。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盖阴阳虚实之气。由脏腑而达于经脉。由经脉而出于肤表。以尺肤之缓急滑涩而候脏腑血气之虚实者。是犹以色诊也。上节以络脉在皮之部。故以尺肤审之。此候脉气之虚实。故以寸尺之脉诊也。论疾诊尺篇曰。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是尺肤尺诊。皆可以候气候血也。诊候之道。通变无穷。

不可执一而论。惟会心者明之。张兆璜曰。此节论荣卫宗气之生于阳明。言气虚之脉。不象阴虚之少精血。)如此者。滑则生。涩则死也。(夫气生于阳明。而发原在肾。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阴阳相搏。其脉则滑。搏则化水谷之精微而气生矣。故主生。涩主少气。生原已绝。故死。)帝曰。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岐伯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此承上文之意而复问也。盖脉气生于胃腑。而发原在于少阴。是以上节论生气之原。此以下复论发原之始。夫肾脏主水。在气为寒。寒气暴上者。水寒之气暴上。而满于脉也。实而滑者。得阳明之气相和。故生。逆者。少阴之生气已绝。故死。盖寒气上乘。则真气反下逆矣。平脉篇曰。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谓少阴之气不生。而手足逆冷也。王子方曰。水寒之气暴上。曰脉满而实。少阴之气暴上。而曰脉实满。阴寒之气。皆实满于脉。而各有意存焉。

朱圣公曰。水寒之气暴上。则少阴之真气不升。故先论其寒气。而后论其真气。后又复论其水气也。)帝曰。脉实满。

手足寒头热。何如。岐伯曰。春秋则生。冬夏则死。(肾主生气之原。膀胱为太阳之府。脉实满者。少阴之寒气充于外也。

手足寒者。少阴之生气虚于内也。头热者。太阳之气。发越于上也。肾与膀胱。阴阳并交。咸主生气。若盛于外。则反虚于内矣。春时阳气微上。阴气微下。秋时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二气。交相资生。故主生。冬时阴气尽出于外。

夏时阳气尽虚于内。故主死。言阴阳之根气。不可虚脱者也。徐公遐曰。是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王芳侯曰。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化生荣卫。行于脉中。若真阴之气。直溢于脉。则反虚其根矣。)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脉浮而涩。阴越于外而虚于内也。涩而身热。阳脱于内而弛于外也。此复言阴阳之根气脱者。皆为死证。

非但冬夏死而春秋可生。上节论无形之水气溢于脉中。故脉满而实。下节论有形之水邪溢于脉外。故形尽满。水气溢者少精血。故宜脉滑。水邪溢者生气衰。故宜手足温。此论下焦之生气外脱。)帝曰。其形尽满何如。(肾为水脏。在气为寒。上节论寒气暴上。此复论其水体泛溢故其形尽满也。形谓皮肤肌腠。盖经脉之内。有有形之血。是以无形之气乘之。肌腠之间。主无形之气。是以有形之水乘之。而为肿胀也。)岐伯曰。其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涩而不应也。(诸急为寒。寒水充溢于形身。故脉急而坚大。水邪外溢。则少阴之正气不升。故尺涩而不应也。灵枢经曰。脉坚大以涩者胀也。)如是者。故从则生。逆则死。(夫少阴之气。从下而上。合于阳明。戊癸合而化火。火土之气。故有如是之证者。

得少阴之气。仍从下而上者生。逆而下者死。)帝曰。何谓从则生。逆则死。岐伯曰。所谓从者。手足温也。所谓逆者。

手足寒也。(手足温者。少阴之生气复也。生气复则火土之气渐旺。水寒之邪渐消。手足寒者。少阴之生气已绝。故死。

以上论生阳之气。发原于下焦。如寒水之邪实。则真阴之气虚。)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夫病热者。

皆伤寒之类也。凡伤于寒。藉阳气以化热。热虽盛不死。然阳气生于精水之中。男子八岁。女子七岁。肾气始实。乳子天癸未至。肾气未盛。故帝复有此问焉。夫心主脉而资生于肾。心肾水火之气。上下时交。肾气不能上资于心。则心悬如病饥。而寸口之脉悬绝小者。肾气未盛也。)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伯答乳子之生阳。藉后天之气也。四肢皆禀气于胃。故阳受气于四末。是以手足温者。胃气尚盛。故生。寒则胃气已绝。故死。夫水谷入于胃。津液各走其道。

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是先天之精。犹藉后天之所资益者也。又别出两行荣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名曰宗气。积于胸中。上出于肺。以司呼吸。是四肢之原俞。又受资于胃腑所生之荣卫宗气。是以手足温者生。寒者死。

朱永年曰。当知少阴阳明之气。皆主手足之寒温。医者不可不审。)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

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此复论后天所生之宗气。而亦不可伤也。宗气者。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宗始。故曰宗气。肩息者。呼吸摇肩也。风热之邪。始伤皮毛。喘鸣肩息。是风热盛而内干肺气宗气。故脉实大也。夫脉之所以和缓者。得阳明之胃气也。急则胃气已绝。故死。徐公遐曰。水谷之精。虽藉先天之气以生化。然先天之气。又藉水谷之精以相资。是以天癸至。肾气盛。齿发长。筋骨坚。皆受后天之养。非但于乳子也。故复设此问焉。上节论下焦之根气。此论上焦之生气。皆由中焦之所生。)帝曰。肠 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上节言气之虚实。此复论其血焉。肠 者。邪僻积于肠间。而为便利也。经言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便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合并凝聚。而积成矣。是以肠 便血者。阴络之血溢也。肠 下白沫者。肠外之寒汁沫也。肠 下脓血者。汁沫与血相搏。并合而下者也。夫便血。阴泄于内也。发热。阳脱于外也。本经曰。阴阳虚。肠 死。此阴阳血气之相离也。朱圣公问曰。灵枢经论。恐为积聚而言也。曰。

百病之生也。皆起于内伤外感。不外乎气血阴阳。如留蓄于肠外。则为五积。便痢则为下积矣。)帝曰。肠 下白沫何如。

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下白沫者。阴液下注。故脉沉者为顺。如脉浮是经气下泄。脉气上浮。此经脉相离。故为死证。)帝曰。肠 下脓血何如。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夫血脉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主于手少阴心。输于足太阴脾。悬绝者。足少阴之阴液绝也。滑大者。足少阴之生气盛也。)帝曰。肠 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此复申明血气之生原。又重在阳明之胃气也。身不热者。阳不外脱也。

脉不悬绝。阴不下绝也。悬涩者。阳明之生气已脱。故死。辨脉篇曰。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悬则胃气绝矣。)以脏期之。(胃气已绝。则真脏之脉见矣。故当以脏期之。肝至悬绝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悬绝者。绝无阳明之胃气。而真脏孤悬也。)帝曰。癫疾何如。岐伯曰。

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此论五脏之外合为病。而有虚实也。灵枢经曰。肺脉急甚为癫疾。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又曰。骨癫疾者。 齿诸俞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 。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筋癫疾者。身倦挛急。

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是肺合之形。肾合之骨。

心合之脉。肝合之筋。为病于外。而有死生之分。脉搏大者。气盛于外。故生。小坚急者。气泄于下。故死。)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经曰。重阴则癫。盖癫乃血实之证。故治癫疾者。泻出其血。置于瓠壶之中。是以脉坚实者死。脉滑大者生。上节之大小者。论气之虚实。此言血脉之虚实。盖癫乃阴盛之病。故宜气盛而不宜血实也。)帝曰。消瘅虚实何如。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此论五脏之内因。而有虚实也。少俞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消瘅者。五脏之精气皆虚。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肉。故为消瘅也。脉实大者。精血尚盛。故为可治。脉悬小者。精气渐衰。故为难治。上节论五脏之外实。此论五脏之内虚。灵枢病形篇。五脏之脉微小为消瘅。朱永年曰。癫瘅之病。皆曰久者。盖癫因久实。瘅因久虚之所致也。)帝曰。形度骨度脉度筋度。

何以知其度也。(此言五脏之外合。各有度数。而应于四时者也。经曰。形寒饮冷则伤肺。谓皮毛肤腠为形。而内合于肺者也。骨者肾之合。脉者心之合。筋者肝之合。然皆有浅深俞穴之度数。帝问何以知其度而刺之乎。)帝曰。春亟治经络。

夏亟治经俞。秋亟治六腑。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伯言五脏之气。合于四时。而刺度之各有浅深也。亟、急也。春气生升。故亟取络脉。夏取分腠。故宜治经俞。盖经俞隐于肌腠间也。治六腑者。取之于合也。胃合于三里。

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盖五脏内合于六腑。六腑外合于原俞。秋气降收。渐入于内。故宜取其合以治六腑也。冬时之气。闭藏于内。故宜用药而少针石。盖针石治外。毒药治内者也。帝曰。当作岐伯曰。)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此论痈疽之虚实也。言痈疽之患。荣卫血气并实。皮肉筋骨皆伤。非若四时之有浅深。冬时之少针石也。)痈疽不得顷时回。(痈者拥也。疽者阻也。谓热毒外壅内阻。宜即刺之。不得迟延时顷。而使邪毒之回转也。)痈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旁三 。与缨脉各二。( 音贿。此言痈毒之在气分者。宜刺手太阴足阳明也。毒在气分。故痈不知所。毒瓦斯流传。故脉按之不应手。而乍来乍已也。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宜刺太阴动脉之旁各三 。手太阴之主气也。 者。皮肤肿起之象。言刺在络脉之旁。/皮肤之间。气随针出。而针眼微肿如小疮。故曰 也。盖皮肤溪谷之间。亦有三百六十五穴会。毒在气分。故宜刺在皮肤。而不刺经络也。缨脉、结缨处两旁之动脉。人迎穴间。乃卫气别走阳明之道路也。

四时气篇曰。风 肤胀。为五十七 。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掖痈大热。刺足少阳五。刺而热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阴经络者。大骨之会各三。(此言痈毒之在血分者。宜刺足少阳手心主也。掖痈者。谓在两旁之腋间。足厥阴少阳之分也。经云。阳气有余。荣气不行。乃发为痈。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毒在血分。故大热也。厥阴主血。故从其所合而泻之。如刺之而热不止者。宜刺手心主之脉以泻之。心主主火而主血脉也。本输篇曰。腋下三寸。手心主也。

名曰天池。盖宜刺此也。夫肺朝百脉。而主行荣卫阴阳。若欲刺手太阴之经络者。宜刺在大骨之会各三。谓臂骨交会之处。尺泽间也。骨之大会曰谷。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暴痈筋 。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 软同。此言痈毒之在筋骨间者。宜刺其经俞也。暴痈者。言毒瓦斯更深。为毒凶暴。筋 者。筋为热邪所伤也。随分而痛者。

在于分肉之处而痛。谓不肿痛于外。而隐然痛于内也。热毒在深。故表汗不出。骨伤髓消。故胞气不足也。宜治在经俞者。随其所痛之处而深取之也。夫痈毒之患。或外因风寒之邪。或内因喜怒不测。五脏外合之皮肉筋骨。胃腑所生之荣卫血气。皆为邪毒盛而正气虚。故当审其阴阳虚实以刺之也。张兆璜曰。皮肉筋骨皆伤。故为暴痈。皮伤故魄汗不尽。

骨伤故胞气不足。)腹暴满。按之不下。取手太阳经络者。胃之募也。少阴俞去脊椎三寸旁五。用圆利针。(此论中焦之虚实也。经云。胃病者。腹胀满。腹暴满而按之不下。胃之实证也。宜取手太阳之经络。太阳之络。乃胃之募也。盖小肠为受盛之府。故从手太阳以泻其胃焉。又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则聚水而为胀。故曰当刺足少阴之俞焉。手太阳之络。名曰支正。在上腕五寸间。足少阴之俞。在脊下第十四椎。两旁各开一寸五分。故曰三寸旁也。圆利针者。

且圆且利。以取暴气者也。或曰脊椎两旁。各开三寸。名曰志室。亦足少阴之俞也。)霍乱。刺俞旁五。足阳明及上旁三。

(霍乱者。胃为邪干。胃气虚逆也。夫阳明胃土。藉足少阴之气以合化。故宜刺少阴俞旁以补之。五者追而济之。渐至于骨也。又及上刺阳明俞旁三。三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后刺深之。以出阴邪。最后极深入于分肉之间。以致谷气。

邪气出而谷气至。则胃气和而霍乱止矣。上节用泻。故曰圆利。此法用补。故不去针。徐公遐曰。取足少阴者。当刺骨。

三刺而至分肉。是五则至骨矣。)刺痫惊脉五。(此论刺五行之实证也。痫惊者。痫 筋挛。或外感六气。或内伤七情。

或饮食生痰。或大惊卒恐。病涉五脏五行。故当取其五脉。徐公遐曰。病涉五行。故有作猪犬牛羊之鸣者。)针手太阴各五。刺经太阳五。刺手少阴经络旁者一。足阳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针。(按九针之制。皆所以泻邪者也。此刺五脉之实。故首句曰针手太阴。末句曰刺三针。谓当以针泻之。而不宜补之也。针手太阴。泻金实也。针太阳五。泻水实也。

针手少阴。泻火实也。针足阳明。泻土实也。上踝五寸。乃足少阳光明穴。刺三针以泻木实。盖脏腑相连。阴阳相合。

故或刺脏之经。或泻腑之络。朱永年曰。心肺居上为阳。故从脏。肝胃脾居下为阴。故从腑。盖五脉之阴邪。宜从阳以泻出。朱圣公曰。太阳不言手足。知其为手乎为足乎。曰。上文曰手太阴。下文曰手少阴。则其为足也可知。若接上句而为手太阳。则下句不必复云手矣。五刺之中。曰手。曰足。曰太阳。曰足上。宜细玩之。正见其经言错综之妙。)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

内气暴薄也。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着也。 跛。寒风湿之病也。此言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

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空虚。血气不次。乃失其常。故有为消瘅癫仆诸证。然皆有表有里。有实有虚。更贵更贱。或逆或从。皆当详审其脏腑经俞。三部九候。而治以补泻也。凡治消瘅。五脏之内虚也。仆击、癫痫之外实也。偏枯、邪气之在上也。痿厥、清气之在下也。气满发逆。

浊气之在中也。贵人者。形乐而肌肤盛重。在贵人则为膏粱之浊。溜于肠胃。以致气满而发逆也。隔塞闭绝。中焦之气不通也。上下不通。上下之气闭塞也。忧、郁也。三焦不通。五郁之为病也。暴厥而聋。厥气上逆。上窍不通也。偏塞闭结。厥气下逆。下窍不通也。此内气暴薄。而为外窍之不通也。如不从内之忧怒。外之中风。而多病夭者。此缘形弱气衰。墙基卑薄。故肌肉瘦而皮肤薄着也。 、足也。跛、行不正而偏费也。此风寒湿邪。皆能为此疾也。夫阳受风气。

阴受湿气。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然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是以 跛之疾。

亦有因风邪之所致。盖言邪随气转。而外内上下之无常也。此言百病之生。皆有虚有实。然总不外乎内因于七情饮食。

外因于暑湿风寒。及不内外因之瘦留薄着也。徐公遐曰。 跛为风寒湿之病者。乃反结邪气在上。清气在下之义。知跛之有风邪。则知偏枯之亦有湿邪矣。黄帝曰。黄胆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

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此言脏腑阴阳。表里上下。交相输应者也。如黄胆者。湿热内郁而色病见于外也。

暴痛者。五脏之气不平。卒然而为痛也。癫疾厥狂。阴阳偏胜之为病也。此皆阴阳五行之气。久逆不和之所生也。夫五脏之气。久逆而不得和平者。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六腑不和。则九窍为之不利。盖脏腑阴阳。表里相应。是以证见于外者。病本于内。闭塞于内者。而外窍为之不通。盖言百病之生。总不外乎表里阴阳。血气虚实。读者无仅视为瘅疸。癫痫、痈疽、肠 之虚实可也。徐公遐曰。此节照应首节气虚者肺虚也之义。首节论邪病之从外而内。此节言凡病之从内而外。张兆璜曰。伯谓虚实。皆从物类始。帝言凡病由于内生。君臣反复咨论。各有其道。此篇论血气之生始出入。

外内虚实。乃医学之大纲。学人宜细心体认。)

卷四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按此篇乃总结三部九候。十二经脉。荣卫血气。皆阳明胃气之所资生。足太阴之所输转。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为之行气于三阳。通于四时。施于四体。是以帝问其病。

而伯答以阴阳顺逆之道焉。)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阴阳异位者。谓太阴居上。阳明居下也。更虚更实者。谓阳道实。阴道虚。然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也。更逆者。谓喉主天气。咽主地气。阴气至头。阳气至足也。更从者。谓天气主外。地气主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也。或从内者。或因于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而为腹满飧泄之病。或从外者。或因于贼风虚邪。而为身热喘呼。故其病异名也。盖言阴阳二气。总属阳明之所生。一阴一阳。分而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分而为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之中。各有天。各有地。

此皆阴阳互交。上下相贯。土生万物。而法天地者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状、形象也。谓无形之气象。有形之形身。)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天包乎地。故阳外而阴内。)故阳道实。阴道虚。(阳刚阴柔。

故阳道常实。阴道常虚。系辞曰。阴阳之义配日月。白虎通曰。日之为言实也。常满有节。月之为言缺也。有满有缺也。

所以有缺何。归功于日也。徐公遐曰。太阴之所以灌溉于脏腑者。着胃土之精也。)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

起居不时者。阴受之。贼风、贼害之风。虚邪、不正之邪也。阳气主外。故主受风邪。言邪气之在上也。饮食劳倦则伤脾。故阴受之。言浊气之在中也。)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六腑为阳。故阳受之。邪入六腑。五脏为阴。

故阴受之。邪入五脏。各从其类也。)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六腑者。谓阳明为之行气于三阳。阳明病。

则六腑之气皆为之病矣。阳明主肉。故身热。不时卧者。谓不得以时卧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故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阳明气厥。则上为喘呼。)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 音嗔。入五脏者。谓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太阴病。则五脏之气皆为之病矣。 、胀也。脾气逆则胀满。太阴为开。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而为飧泄。久则为肠 矣。)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者。承上文而言。脏腑阴阳之为病者。总属太阴阳明之所主也。喉乃太阴呼吸之门。主气而属天。咽乃阳明水谷之道路。属胃而主地。所谓阴阳异位是也。公遐曰。阴阳异位之道。可得闻乎。曰。阴阳二气。总属阳明水谷之所生。清中之清者。

上出于喉。以司呼吸。所谓清阳出上窍也。清中之浊者。足太阴为之输禀于四肢。资养于五脏。所谓清阳实四肢。浊阴走五脏。故经言足太阴独受其浊。阳明者土也。位居中央。故主地。是在脏腑阴阳而言。则太阴为阴。阳明为阳。在天地阴阳而言。是受清者为天。受浊者为地。是以九候之中。阳明与足太阴主地。手太阴主天。)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手太阴主气而主皮毛。故风气乘之。身半以下。足太阴阳明皆主之。故感地之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此言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是以上下四旁。无处不到。盖脏腑阴阳。十二经脉之精神气血。皆中土之所生。阴者注阴。阳者注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此言邪随气转也。人之阴阳出入。随时升降。是以阳病在上者。久而随气下行。阴病在下者。久而随气上逆。)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上先受之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下先受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清气在下也。)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胃为阳土。脾属阴土。畅于四肢。坤之德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四肢者。五脏六腑之经俞也。经云。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血气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盖四肢受水谷之气者。由脾脏之转输。脾之转输。各因其脏腑之经隧。而受气于阳明。是以脉道不利。则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养矣。)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春夏秋冬。肝心肺肾之所主也。土位中央。灌溉于四脏。是以四季月中。各王十八日。是四时之中。皆有土气。而不独主于时也。五脏之气。各主七十二日。以成一岁。)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此言脾之所以长旺于四脏者。得胃土之精也。阴阳并交。雌雄输应。故能生万物而法则天地。

交会于上下。分王于四时。)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膜、募原也。言有形之津液。不能以膜相通。)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伯言太阴之为胃行其津液者。

由经脉之相通也。太阴者。三阴也。三阴者。至阴也。以其阴之至。故能行气于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上膈络嗌。脏腑之经络相通。故能为胃行其津液。)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阳明者。表阳也。为五脏六腑之海。亦为之行气于三阳。如海之行云气于天下也。)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此复言三阴三阳。所以受气于太阴阳明者。气也。如脏腑四肢。受水谷之津液者。各因其经脉而通于太阴阳明也。故反复以申明之。朱卫公曰。曰脏腑。曰四肢。盖四肢之荣俞。

脏腑之经络也。)

卷四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此篇论阳明乃阳热之经。病则热盛而为狂也。阴阳系日月论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

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是阳明乃三阳合并。阳热独盛之经矣。夫三部九候之道。总不外于脏腑阴阳。血气虚实。是以通评虚实论曰癫疾。曰厥狂。曰痫惊。盖癫疾者。三阴之实证也。厥狂者。三阳之热狂也。痫惊者。阴阳五行之实邪也。是以此篇复论其阳盛之狂焉。朱永年曰。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藉阳明水谷之所资生。病则阳热盛而津液竭矣。)岐伯对曰。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伯言阳明之所以热盛者。乃脉病也。阳明之脉者。乃胃之悍气。别走阳明。悍热之气盛。则胃腑之气虚。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帝曰。善。其恶火何也。岐伯曰。

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此言三阳之气。主于皮肤肌腠之间。邪客之而易于为热也。太阳之气主皮毛。阳明之气主肌肉。少阳之气主胸胁。言三阳之气。主于肤腠气分之间者也。夫邪之中人。始于皮毛。次于肌肉。以及于经脉。邪在肌腠。则合于阳明气分之阳。入于经脉。而阳明又多血多气。是以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也。)

帝曰。其恶人何也。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此言胃络之上通于心也。惋、惊恐貌。厥气上逆于肺则喘。

逆于心则惊。经言阳气入阴。阴阳相搏则恐。如人将捕之。盖阳明之热。上逆于少阴。阴阳相搏。则恐而恶人也。)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连、谓脏腑经络之相连也。盖手太阴之脉还循胃。阳明之络通于心。如热邪厥逆于上。干于心肺之经而为喘惋者生。干于心肺之脏则死矣。)帝曰。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此复问其病甚而为狂也。)

岐伯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经言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四肢为诸阳之本。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矣。盖阳盛则升。四旁俱盛。故能升高。)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阳明之气主肌肉。故热盛于身。身热。故弃衣而走也。伤寒论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盖热在外。故不欲衣。)帝曰。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

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胃络上通于心。阳盛则心神昏乱。故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如热盛于胃。则不欲食。不饮食。故妄走。盖四肢禀气于胃故也。此言热盛于形身之外内上下。而见证之各有不同焉。以上十一篇。论三部九候之道。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有寒热阴阳。有脏腑虚实。故曰。土者。

生万物而法天地。是以末结脾胃之阴阳并交。雌雄输应。而并论阳明之实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