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通评虚实论篇

黄帝问曰:何谓虚实?-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夺,谓精气喊少,如夺去也。

帝曰:虚实何如?

言五藏虚实之大体也。

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

非时,谓年直之前後也。当时,谓正直之年也。

余藏皆如此。

五藏同。

帝曰:何谓重实?岐伯曰: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帝曰:经络俱实何如?何以治之?岐伯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故日猾则从,涩则逆也。

脉急,谓咏口也。

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

物之生则滑利,物之死则枯涩,故涩为逆,滑为从。从,谓顺也。

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何如?,岐伯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

春夏阳气高,故脉口热尺中寒为顺也。十二经十五络,各随左右而有太过不足,工当寻其至中#1应以施针艾,故云治主病者也。

帝曰:经虚络满何如?岐伯曰: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涩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

秋冬阳气下,故尺中热脉。寒为顺也。

帝曰:治此者奈何?岐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以阴分主络,阳分主经故耳

帝曰:何谓重虚?

此反问前重实也。

岐伯曰: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

言尺寸脉俱虚。○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脉虚气虚尺虚是谓重虚,此少一虚字,多一上字。王注言尺寸脉俱虚,则不兼气虚也。详前热病气热脉满为重实,此脉虚气虚尺虚为重虚,是脉与气俱实为重实,俱虚为重虚,不但尺寸俱虚为重虚也。

帝曰:何以治之?岐伯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惬然。

寸虚则脉动无常,尺虚则行步惟然不足。○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气虚者禀#2中气.不定也。王谓寸虚则脉动无常非也。

脉虚者,不象阴也。

不象太阴之候也。何以言之?气口者脉之要会,手太阴之动也。

如此者,滑则生,涩则死也。帝曰: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

言气热脉满,已谓重实,滑则从,涩则逆。今气寒脉满,亦可谓重实乎?其於滑涩生死逆从何如?

岐伯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

逆,谓涩也。○新校正云:详王氏以逆为涩,大非。古文简略,辞多互文,上言滑而下言逆,举滑则从可知,言逆则涩可见,非谓逆为涩也。

帝曰:脉实满,手足寒,头热,何如?岐伯曰:春秋则生,冬夏则死。

大略言之,夏手足寒,非病也,是夏行冬令,夏得则冬死。冬脉实满头热,亦非病也,是冬行夏令,冬得则夏亡。反冬夏以言之,则皆不死。春秋得之,是病故生。死皆在时之孟月也。

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移续於此,旧在後帝日形度骨度脉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下,对问义不相类,王氏颇知其错简,而不知皇甫士安尝移附於此。今去後条,移从於此。

帝曰:其形尽满何如?岐伯曰:其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涩而不应也,

形尽满,谓四形藏尽满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太素》涩作满。

如是者,从则生,逆则死。帝曰:何谓从则生,逆则死?岐伯曰:所谓从者,手足温也。所谓逆者,手足寒也。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

悬,谓如悬物之动也。

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

新校正云:按《太素》无手字。杨上善云:足温气下故生,足#3寒气不下者逆而致死。

帝曰:乳子中风热,喘呜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呜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缓,谓如纵缓。急,谓如弦张之急。非往来之缓急也。《正理伤寒论》曰:缓则中风。故乳子中风,脉缓则生,急则死。

帝曰:肠僻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

热为血败故死,寒为荣气在故生。

帝曰:肠僻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

阴病而见阳咏,与证相反,故死。

帝曰:肠僻下脓血何如?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帝曰:肠僻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藏期之。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脾见甲乙死,是谓以藏期之。

帝曰:癫疾何如?岐伯曰: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

脉小坚急为阴,阳病而见阴脉,故死不治。○新校正云:按巢元方云:脉沉小急实,死不治;小牢急,亦不可治。

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

以反证故。

帝曰:消瘴虚实何如?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

久病血气衰,脉不当实大,故不可治。○新校正云:详经言实大病久可治,注意以为不可治。按《甲乙经》、《太素》、全元起本并云可治。又按巢元方云:脉数大者生,细小浮者死。又云:沉小者生,实牢大者死。瘴,徒丹切。牢病也。

帝曰:形度骨度脉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

形度具《三备经》,筋度、脉度、骨度并具在《灵枢经》中。此问亦合在彼经篇首,错简也。一经以此问为《逆从论》首,非也。

帝曰:春亟治经络,夏亟治经俞,秋亟治六府,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

亟,犹急也。闭塞,谓气之门户闭塞也。

所谓少针石者,非瘫疽之谓也,

冬月虽气门闭塞,然瘫疽气烈,内作大脓,不急写之,则斓筋腐骨,故虽冬月,亦宜针石以开除之。

瘫疽不得顷时回。

所以瘫疸之病,冬月犹得用针石者何?此病顷时回转之问,过而不写,则内斓筋骨,穿通藏府。

瘫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傍三瘠与缨脉各二。

但觉似有瘫疽之侯,不的知发在何处,故按之不应手也。乍来乍已,言不定痛於一处也。手太阴傍,足阳明脉,谓胸部气户等六穴之分也。缨脉亦足阳明脉也,近缨之脉,故日缨脉。缨,谓冠带也。以有左右,故云各二。

掖瘫大热,刺足少阳五,刺而热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阴经络者大骨之会各三。

大骨会,肩也。谓肩贞穴,在肩髑後骨解问陷者中。

暴瘫筋换,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

瘫若暴发,随脉所过,筋怒经急,肉分中痛,汗液渗泄如不尽,兼胞气不足者,悉可以本经脉穴俞补写之。○新校正云:按此二条,旧散在篇中,今移使相从。

腹暴满,按之不下,取太阳经络者,胃之募也,

太阳,为手太阳也。手太阳经络之所生,故取中院穴,即胃之募也。《中诰》曰:中院胃募也,居蔽骨与齐之中,手太阳少阳足阳明脉所生。故云经络者,胃募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取太阳经络血者则已。无胃之募也等字。又杨上善注云足太阳。其说各不同,未知孰是。

少阴俞去脊椎三寸傍五,用员利针。

谓取足少阴俞,外去脊椎三寸,两傍穴各五瘠也。少阴俞,谓第十四椎下两傍,肾之俞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用员利针,刺已如食顷久立已,叉视其经之过於阳者数刺之。

霍乱,刺俞傍五,

霍乱者,取少阴俞傍志室穴。○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刺主霍乱俞傍五取之。

足阳明及上傍三。

足阳明,言胃俞也。取胃俞,兼取少阴俞外两傍向上第三穴,则胃仓穴也。

刺痒惊脉五,

谓阳陵泉,在膝上外陷者中也。

针手太阴各五,刺经太阳五,刺手少阴经络傍者一,足阳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针。

经太阳,谓足太阳也。手太阴五,谓鱼际穴,在手大指本节後内侧散脉。经太阳五,谓承山穴,在足端肠下分肉闲陷者中也。手少阴经络傍者,谓支正穴,在腕後同身寸之五寸,骨上廉肉分问,手太阳络别走少阴者。足阳明一者,谓解谿穴,在足腕上陷者中也。上踝五寸,谓足少阳络光明穴。按《内经明堂》、《中诰图经》悉主霍乱,各具明文。○新校正云:按别本注云悉不主霍乱,未详所谓。又按《甲乙经》、《太素》刺痛惊脉五至此为刺惊瘸,王注为刺霍乱者,王注非也。

凡治消□,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隔则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着也。跖跛,寒风湿之病也。

消,谓内消。□,谓伏热。厥,谓气逆,高,膏也。梁,粱也。跖,谓足也。夫肥者另人热中,甘者另人中满,故热气内薄,发为消渴偏枯气满逆也。逆者,谓违背常侯,与平常人异也。然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故隔塞否闭,气脉断绝,而上下不通也。气固於内,则大小便偏不得通泄也。何者?藏府气不化宣散,故尔。外风中人,伏藏不去则阳气内受,为热外繙,故留薄肉分消受,而皮肤着於筋骨也。湿胜於足则筋不利,寒胜於足则挛急,风湿寒胜则卫气结聚,卫气结聚则肉痛,故足跛而不可履也。跖,之石切。

黄帝曰:黄疸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藏不平,六府闭塞之所生也。故头痛耳呜,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然久厥逆而不下行,则气怫积於上焦,故为黄疸暴痛,癫狂气逆矣,食饮失宜,吐利过节,故六府闭塞,而令五藏之气不和平也。肠胃否塞则气不顺序,气不顺序则上下中外互相胜负,故头痛耳呜,九窍不利也。

太阴阳明论篇

脾胃藏府皆合於土,病生而异,故问不同。

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脾藏为阴,胃府为阳,阳脉下行,阴脉上行,阳脉从外,阴脉从内,故言所从不同,病异名也。○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春夏阳明为实,太阴为虚,秋冬太阴为实,阳明为虚。即更实更虚也。春夏太阴为逆,阳明为从;秋冬阳明为逆,太阴为从。即更逆更从也。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

是所谓阴阳异位也。

故阳道实,阴道虚。

是所谓更实更虚也。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是所谓或从内或从外也。

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外,上为喘呼;入五藏则腹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是所谓所从不同,病异名也。

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同气相求尔。

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

是所谓更逆更从也。《灵枢经》曰: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所行而异,故更逆更从也。

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

此言其大几尔心然足少阴脉下行,则不同诸阴之气也。

故伤於风者,上先受之;伤於湿者,下先受之。

阳气炎上,故受风;阴气润下,故受湿。盖同气相合故尔。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於胃,而不得至经,

新校正云:按《太素》至经作径至。杨上善云:胃以水谷资四支,不能径至四支,要因於脾,得水谷津液,营卫於四支。

必因於脾,乃得禀也。

脾气布化水谷精液,四支乃可以察受也。

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

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肾主冬,四藏皆有正应,而脾无正主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於时也。脾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治,主也。着,谓常约着於胃也。土气於四时之中,各於季终寄王十八日,则五行之气各王七十二日,以终一岁之日矣。外主四季,则在人内应於手足也。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

新校正云:按《太素》作以募相逆。杨上善云:脾阴胃阳,脾内胃外,其位各异,故相逆也。

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哑,故太阴为之行气於三阴。阳明者表也,胃是脾之表也。

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於三阳。

藏府各因其经而受气於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又复明脾主四支之义也。

阳明脉解篇

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

前篇言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外,上为喘呼。然阳明者胃脉也,今病不如前篇之旨,而反闻木音而惊,故问其异也。

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

《阴阳书》曰:木克土。故土恶木也。

帝曰:善。其恶火何也?,岐伯曰:阳明主肉,其脉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脉作肌。

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帝异於常。逾,音予。岐伯曰:四支者诸阳之本也,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也O曰:其恶人何也?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惋热内郁,故恶人烦。○新校正云:按《脉解》云:欲独闭户牖而处何也?阴阳相搏,阳尽阴盛,故独闭户牖而处。惋,乌贯切。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连藏则死,连经则生。

经,谓经脉。藏,谓五神藏。所以连藏则死者,神去故也。

帝曰: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

素,本也。逾垣,谓蓦墙也。怪其稍其异於常。逾,音予。

岐伯曰: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

阳受气於四支,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新校正云:按《脉解》云:阴阳争而外并於阳。

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

弃,不用也。

岐伯曰:热盛於身,故弃衣欲走也。帝曰:其妄言骂誉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晋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足阳明胃脉,下鬲属胃络脾。足太阴脾脉,入腹属脾络胃,上鬲侠咽,连舌本,散舌下,故病如是。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竟#1中:顾本无『中』字。

#2察:顾本作『脍』。

#3足:原作『脉』,据顾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