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唾)

金匮云。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

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调之支饮。

痰饮为患。十人居其七八。金匮论之甚详。分别而各立其名。后世以其名之多也。徒 其未而忘其本。曾不思圣人立法。皆从一源而出。无多歧也。盖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以为常人。金匮即从水精不四布五经不并行之处以言其患。随证分别浅深。诲人因名以求其义。浅者在于躯壳之内。脏腑之外。其饮有四。一由胃而下流于肠。一由胃而傍流于胁。一由胃而外出于四肢。一由胃而上入于胸膈。始先不觉。日积月累。水之精华。转为混浊。于是遂成痰饮。必先团聚于呼吸大气难到之处。故由肠而胁。而四肢。至渐渍于胸膈。其势愈逆。则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见者矣。夫五脏藏神之地也。积水泛为痰饮。包裹其外。讵非人身之大患乎。

凡水饮蓄而不散者。皆名留饮。留者留而不去也。留饮去而不尽者。皆名伏饮。伏者伏而不出也。随其痰饮之或留或伏。而用法以治之。始为精义。今试言之。由胃而上胸胁心肺之分者。驱其还胃。或下从肠出。或上从呕出。而不至于伏匿。若由胸膈而外出肌肤。其清者。或从汗出。其浊者。无可出矣。必有伏匿肌肤。而不胜驱者。若由胸膈而深藏于背。背为胸之府。更无出路。岂但驱之不胜驱。且有挟背间之狂阳壮火。发为痈毒者。伏饮之艰于下出。易于酿祸。其谁能辨之。谁能出之耶。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水在肾。心下悸。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恶寒。冷如掌大。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

(一作转甚。)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膈上病痰。满喘咳吐。

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 而剧。必有伏饮。夫病患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小便则利。

灵枢曰。包络是动。则病胸胁支满。痰饮积其处而为病也。心下有痰。水精不上注于目。故眩。茯苓治痰水。伐肾邪。桂枝通阳气。开经络。白术治痰水。除胀满。然中满勿食甘。反用甘草。何也。盖桂枝之辛。得甘则佐其发散。和其热。而使不僭上。甘草有茯苓。则不支满而反渗泄。甘能下气除满也。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微饮而短气。由肾虚水邪停蓄。致三焦之气升降呼吸不前也。二方各有所主。苓桂术甘汤主饮在阳。呼气之短。

肾气丸主饮在阴。吸气之短。盖呼者出心肺。吸者入肾肝。茯苓入手太阴。桂枝入手少阴。皆轻清之剂。治其阳也。地黄入足少阴。山萸入足厥阴。皆重浊之剂。治其阴也。必视其人形体之偏阴偏阳而为施治。一证二方。岂无故哉。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留饮堵塞窍隧。胃气不得转输。故脉伏不显。若留饮既下。胃气受伤。必欲自利。自利而反快者。中焦所塞暂通也。通而复积。故续坚满。必更用药尽逐之。然欲直达其积饮。莫若甘遂快利用之为君。欲和脾胃除心下坚。又必以半夏佐之。然芍药停湿。何留饮用之。甘草与甘遂相反。

何一方并用。盖甘草缓甘遂之性。使不急速。徘徊逐其所留。芍药治木郁土中而成坚满。又佐半夏以和胃消坚也。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悬饮结内作痛。故脉见沉弦。用芫花之辛以散饮。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大枣之甘入脾而胜水也。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水饮溢出于表。营卫尽为不利。犹伤寒之营卫两伤。故必发汗以散水而后营卫经脉始行。四肢之水亦得消矣。表郁实热者。用大青龙以发之。内蓄寒饮者。用小青龙以发之。虽皆表散之法。

而微有不同。不可不辨。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微利则愈。

支饮在膈间。气血皆不通利。气不利。则与水同逆于肺而发喘满。血不利。则与水杂揉结于心下而为痞坚。肾气上应水饮。肾水之色黑。血凝之色亦黑。故黧黑之色而见于面也。脉沉为水。紧为寒。非别有寒邪。即水气之寒也。医虽以吐下之法治。然药不切于病。故不愈。用木防己以散留饮结气。石膏主心肺逆气。人参以助胃祛水。桂枝以和营开结。且支饮得温则行。若邪客之浅在气分多而虚者。服之即愈。若邪客之深在血分多而实者。则愈后必再发。以石膏为气分药。故去之。芒硝为血分药。能治痰软坚。茯苓伐肾利水。而为芒硝之佐。故加之。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支饮阻其阳之升降。郁久化火。火动风生而冒眩也。故用泽泻开关利水以泄支饮。白术和中燥湿。则阳自升而火自息矣。

支饮胸满者。浓朴大黄汤主之。

此即小承气。以大黄多。遂名浓朴大黄汤。若浓朴多。则名浓朴三物汤。此支饮胸满者。必缘其人素多湿热。浊饮上逆所致。故用荡涤中焦药治之。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支饮留结。气塞胸中。故不得息。葶苈破结和饮。大枣通肺和中。以其气壅则液聚。液聚则热结。所以与肺痈同治也。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呕本有痰。呕尽痰去而渴者为欲解。与伤寒服小青龙汤已渴者。寒去欲解同义。今反不渴。

是积饮尚留。去之未尽。故用半夏散结胜湿。生姜散气止呕。千金方更加茯苓佐之。即与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同法也。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胃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水积肠间。则肺气不宣。 郁成热。而为腹满。津液遂不上行。而口舌干燥。用防己、椒目、葶苈利水散结气。而葶苈尤能利肠。然肠胃受水谷之气者。邪实腹满。非轻剂所能治。必加大黄以泻之。若口中有津液而仍作渴者。此痰饮聚于血分。必加芒硝以祛逐之。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

先渴者。因痰饮占据中宫。津液不得灌注于上。肺失其润而然。后呕者。胃中所积之饮。随气逆而上泛也。故用姜、半以涤饮。茯苓以渗湿。湿去则呕止津通而渴自已。此与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小青龙汤已而渴之义悬殊。彼以津液耗损而渴。此以痰气积阻而渴。

渴之先后变见。可以推饮之盛衰也。世以半夏性燥。渴家禁用。曷知其有主渴之妙用哉。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巅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瘦人本无痰湿。今巅眩吐涎。明是水积脐下而悸。故用五苓。藉桂之辛温以散之。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下半条专补心下支饮冒眩之脉法。冒属风虚。必无脉实之理。治属饮家。不特泽泻汤一方也。

丹溪曰。痰之源不一。有因痰而生热者。有因热而生痰者。有因气而生者。有因风而生者。

有因惊而生者。有积饮而生者。有多食而成者。有因暑而生者。有伤冷物而成者。有脾虚而成者。

有嗜酒而成者。其为病也。惊痰则成心包痛。颠疾。热痰则成烦躁惊悸。风痰成瘫痪。大风眩晕。

饮痰成呕吐胁痛。四肢不举。食痰成疟痢口臭。痞块满闷。暑痰成呕逆眩冒。冷痰成骨痹气刺痛。

四肢不举。酒痰多成胁痛臂痛。饮酒不消。但得酒次日又吐。脾虚生痰。食不美。反胃呕吐。湿痰多倦怠软弱。气痰攻注走刺不定。妇人于惊痰最多。结成块者为惊痰。必有一块在腹。发则如身孕。转动跳跃。痛不可忍。又有老痰凝结胶固。非借温药引导。必有拒格之患。庞安常有言。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痰属湿热。乃津液所化。因风寒湿热之感。或七情饮食所伤。以致气逆液浊。变为痰饮。

或吐咯上出。或凝滞胸膈。或留聚肠胃。或客于经络四肢。随气升降。遍身上下无处不到。其为病也。为喘为咳。为恶心呕吐。为痞膈壅塞。关格异病。为泄为眩晕。为嘈杂怔忡惊悸。为颠狂。

为寒热。为痛肿。或胸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点常如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所致。百病中皆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痰有新久轻重之殊。新而轻者。形色清白。气味亦淡。久而重者。黄浊稠粘。咳之难出。渐来恶味。酸辣腥臊咸苦。甚至带血而出。治法。痰生于脾胃。宜实脾燥湿。

又随气而升。宜顺气为先。分导次之。又气升属火。顺气在于降火。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

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下者下之。又中气虚者。宜固中气以运痰。若攻之太重。则胃气虚而痰愈甚矣。

喻嘉言曰。内经云。诸气 郁。皆属于肺。盖肺郁则成热。热盛则生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膈间胀满痞闷。虽夏月。痰饮积处无汗。而冷痰清饮。积满窠囊。必大呕逆。此盈科而进也。

多由浓味积热。肠胃枯涸。又加怫郁。胃脘之血为痰浊所滞。日积月累。渐成噎膈反胃之次第。

若用燥剂。其结转甚。惟竹沥、姜汁、韭汁可以治之。日饮三五杯。必胸中烦躁不宁乃妙。后用养血健脾润燥药。治痰之法。曰驱。曰导。曰涤。曰化。曰涌。曰理脾。曰降火。曰行气。前人之法不为不详。至于窠囊之痰。如蜂子之穴于房中。如莲实之嵌于蓬内。生长则易。剥落则难。

其外窄中宽。任行驱导涤涌之药。徒伤他药。此实闭拒而不纳耳。夫人身之气。经盛则注于络。

络盛则注于经。窠囊之来。始于痰聚胃口。呕时数动胃气。胃气动。则半从上出于喉。半从内入于络。胃之络贯膈者也。其气奔入之急。则冲透膈膜。而痰得以居之。痰入既久。则阻碍气道。

而气之奔入者。复结一囊也。然痰饮结聚于膈膜而成窠囊。清气入之。浑然不觉。每随浊气而动。

乃至寒之亦发。热之亦发。伤酒伤食亦发。动怒动欲亦发。总由动其浊气。浊气随火而升。转使清气逼处不安也。故治窠囊之痰甚难。必先凝神入气。以静自调。薄滋味以去胃中之痰。使胃经之气。不急奔于络转虚其胃。以听络中之气返还于胃。逐渐以药开导其囊。而涤去其痰。则自愈矣。后世治痰饮有四法。曰实脾。燥湿。降火。行气。实脾燥湿。二陈汤加苍白二术。最为相宜。

若阴虚则反忌之矣。降火之法。须分虚实。实用苦寒。虚用甘寒。庶乎可也。若夫行气之药。诸方漫然。全无着落。谨再明之。风寒之邪。从外入内。裹其痰饮。惟宜小青龙汤。分其邪从外出而痰饮从下出也。浊阴之气。从下入上。裹其痰饮。金匮半夏浓朴汤。(即四七汤。)分其浊气下出而痰饮从上出也。若多欲之人。则肾气上逆。直透膜原。结垒万千。 胀重坠。不可以仰。

用桂苓丸引气下趋。痰饮始豁也。又虚寒痰饮。少壮者十中间见一二。老人小儿十中常见四五。若果脾胃虚寒。饮食不思。阴气痞塞。呕吐涎沫者。宜温其中。真阳虚者。更补其下。清上诸药不可用也。再按痰饮总为一证。而因则有二。痰因于火。有热无寒。

饮因于湿。有热有寒。即有温泉无寒火之理也。痰饮胶结于胸中。为饱为闷。为频咳而痰不应。

总为脾失其健。不为胃行其津液。而饮食即以生痰。渐渍充满肺窍。咳不易出。虽以治痰为急。

然治痰之药。大率耗气动虚。恐痰未出而风先入也。惟是确以甘寒之药。杜风消热。润燥补虚豁痰。乃为合法。惊痰堵塞窍隧。肝肺心胞络间无处不有。三部脉虚软无力。邪盛正衰。不易开散。

欲用涌剂。正如兵家劫营之法。安危反掌。欲导之下行。窍隧之痰。万不能导。徒伤脾气。计惟理脾为先。脾气者人身健运之阳气。如天之有日。阴凝四塞者。日失其所。痰迷不醒者。脾失其权。理脾则如烈日当空。片云纤翳。能掩之乎。其理脾之法。须药饵与饮食相参。不但滑腻杂食当禁。即饭食粥饮亦须少减。则脾气不用以消谷。转用之消痰。较药力万万耳。膏粱过浓之人。

每多味痰。尤宜清理脾胃为主。夫五味入口而藏于胃。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总司。人之食饮太过而结为痰涎者。每随脾气之健运而渗灌于经隧。其间往返之机。如海潮然。脾气行则潮去。

脾气止则潮回。所以治沉锢之法。但取辛热微动寒凝。以后止而不用。恐痰得热而妄行。为害不浅也。不但痰得热而妄行。即脾得热亦过动不息。如潮之有去无回。其痰病之决裂。可胜道哉。

从来服峻利之药者。深夜亦欲饮食。人皆不知其故。反以能食为庆。曾不思爱惜脾气。令其昼运夜息。乃可有常。况人身之痰。既由胃以流于经隧。则经隧之痰。亦必返之于胃。然后可从口而上越。从肠而下达。此惟脾气静息之时。其痰可返。故凡有痰证者。早食午食而外。但宜休养脾气不动。使经隧之痰。得以返之于胃。而从胃气之上下。不从脾气之四迄。乃为善也。试观痰病轻者。夜间安卧。次早即能呕出泄出。痰病重者。昏迷复醒。反能呕出泄出者。岂非未尝得食。脾气静息。

而与痰以出路耶。世之喜用热药峻攻者。能知此乎。噫。天下之服辛热而转能夜食者多矣。能因此而三复否。

李士材云。先哲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又曰。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以脾土虚。则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淤而成痰。故治痰先补脾。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

析而言之。痰有五。饮亦有五。治法因之而变。在脾经者。名曰湿痰。脉缓面黄。肢体沉重。嗜卧不收。腹胀食滞。其痰滑而易出。二陈加枳、术。挟虚者。六君子汤。酒伤者。加白豆蔻、干葛。在肺经者。名曰燥痰。又名气痰。脉涩面白。气上喘促。洒淅寒热。悲愁不乐。其痰涩而难出。利金汤去枳壳加葳蕤、姜用蜜煎。在肝经者。名曰风痰。脉弦面青。肢胁满闷。便溺秘涩。

时有躁怒。其痰清而多泡。十味导痰汤。用浆水煎服。甚则千缗汤加川芎、大黄。在心经者。名曰热痰。脉洪面赤。烦热心痛。口干唇燥。时多喜笑。其痰坚而成块。凉膈散加苓、半下之。在肾经者。名曰寒痰。脉沉面黑。小便急痛。足寒而逆。心多恐怖。其痰有黑点而多稀。桂苓丸加泽泻、车前。肾虚水泛为痰。八味丸。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漉漉有声。名曰痰饮。心下冷极。苓桂术甘汤和之。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名曰悬饮。十枣汤下之。饮水流于四肢。当汗不汗。身体疼重。名曰溢饮。内经所谓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溢入肌皮肠胃之外也。小青龙汤汗之。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名曰支饮。五苓散、泽泻汤利之。膈满呕吐。喘咳寒热。腰背痛。目泪出。其人振振恶寒。身 惕者。名曰伏饮。倍术丸加茯苓、半夏。更有一种非痰非饮。时吐白沫不甚稠粘者。此脾虚不能约束津液。故涎沫自出。宜用六君子汤加炮姜、益智仁以摄之。嗟乎。五痰五饮。证各不同。治法迥别。至于脾肺二家之痰。尤不可混。脾为湿土。

喜温燥而恶寒润。故白术、半夏、茯苓为要药。肺为燥金。喜凉润而恶温燥。故门冬、贝母、桔梗为要药。二者误治。鲜不危困。每见世俗畏半夏之燥。

喜贝母之润。一见有痰。便以贝母投之。若是脾痰。则土气益伤。饮食渐减矣。即使肺痰。毋过于凉润以伤中州。稍用脾药以生肺金。方为善治。故曰。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信夫。

凡人身中有块。不痒不痛。或作麻木。名败痰失道。宜随处用药消之。如忽患手足胸背头项腰膝疼痛不可忍。及连筋骨牵引吊痛。坐卧不安。走易不定。头疼困倦。手足重坠痹冷。脉伏。

此乃涎饮顽痰。伏在心胸上下。发为此疾。非风非毒。导痰汤加羌、防、白芷、姜汁、竹沥。痰火相煽于膈上。胸中时觉痞满眩晕。或目齿疼。饮食后稍觉快爽。少间复加迷闷。大便或结或泻。

小便或赤或清。此皆痰饮或开或聚之故。治宜健脾以运痰。清肺以润燥。六君子加苏子、栝蒌、姜汁、竹沥之类。老痰积于胸膈作痞。或流滞于经络四肢者。青礞石丸。壮物理浓之人。可用姜汁、竹沥下滚痰丸。然后用理脾行气药调理。湿痰积于胁下。隐隐作痛。天阴疼软更甚。轻则二陈汤加白芥子。重则控涎丹缓攻之。痰挟死血。随气攻注。流走刺痛。有时得热则止。有时得热转剧。此本寒痰阻塞。故得热则止。若痛久火邪伤血。则得热转剧。控涎丹加胡椒、蝎尾、木香、鲮鲤甲。痛定时。局方七气汤与六君子。并加竹沥。相间服之。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痰在四肢及在皮里膜外。非竹沥、姜汁不行。二味治阴虚有痰。大有奇验。但食少脾胃不实者。不可轻用。以其寒滑能走大便也。枳实治痰。能冲墙倒壁。黄芩、花粉。大降膈上热痰。然能郁遏火邪。伤损中气。脾胃虚寒及有外感者切忌。痰在膈间。使人颠狂健忘。四肢偏枯。及类中风痰。

俱用竹沥。痰在肠胃。可下而愈。枳实、大黄、芒硝之类。膈上痰热痞闷。小陷胸汤加枳实、茯苓、姜汁、竹沥。中脘留伏痰饮。臂痛难举。手足不能转移。

背上凛凛畏寒者。指迷茯苓丸。痰饮流入四肢。令人肩背酸痛。两手软痹。若误以为风。则非其治。导痰汤加姜黄、木香。不应。加桂枝以和营气。眼黑而行步呻吟。举动艰难者。痰入骨也。

非用萆 、苦参不除。其病遍体骨节疼痛。审气血加化痰药。湿痰痞塞。胸中不快。气不宣通。

及痰火吐痰不见血者。沉香化痰丸。肥盛多湿热人。痰湿胶固于中外。动则喘满眩晕者。运痰丸。

老痰不化。喉中常觉哽塞。咯之不出者。消痰饼子。喉中有物。咯不出。咽不下。或作刺痛。此是郁痰。四七汤。脉涩者。卒难得开。必费调理。多思虑人。胃中虚寒。饮聚食减者。局方七气汤、深师消饮丸选用。心胸中有寒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外台茯苓饮。

寒涎沃胆。时吐痰水。不得眠。或时眩晕。温胆汤。多惊。加蝎尾。痰火盛于上焦。气盛喘促。

有时能食。有时不能食。或周身走痛。饱闷痞胀者。用滚痰丸。西北人倒仓法最妙。病患久虚。

内有宿积痰饮。用参、术补之。久乃吐出臭痰。或绿色痰者难治。盖积之既久。而脾胃虚热不运。

且有积热。故郁臭耳。急用二陈加枳、术、黄连、竹沥。庶可十全一二。若肺痈吐臭痰脓血。不在此例。脾肺气虚。不能运化而有痰者。六君子加木香。肺胃气虚。不能清化而有痰者。六君子加桔梗。脾气虚。不能运化而生痰者。理中丸加半夏、茯苓。脾中气滞。而痰中有血者。加味归脾汤去木香、远志。加牡丹皮、砂仁。肝经血热。而痰中有血者。加味逍遥散去柴胡、煨姜。加童便、藕汁。肝肾阴虚。而痰中有血者。六味丸加乌 骨、茜根。若过服寒凉。唾痰有血者。异功散加炮姜。痰饮结聚腹胁之间。有类积聚。但按之不甚坚。而时时口吐涎沫者。六君子合五苓加枳实。平居无事。但有痰数口。或清或坚。宜小半夏茯苓汤。不应。加人参以健胃气。则痰自不生矣。阴血不足。相火上炎。肺受火乘。不得下行化令。由是津液凝滞。生痰不生血。当用润剂。如二冬膏、六味丸之类滋其阴。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而息。则疾自消。投以二陈等汤。立见其殆。瘦人多此。肾虚不能纳气归源。出而不纳。则为积滞。积滞不散。则痰生。八味丸。肥人多此。老人肾虚水泛为痰上涌者。八味丸以摄之。不应。用真武汤。凡尺脉浮大。按之则涩。气短有痰。小便赤涩。足跟作痛。皆肾虚不能行浊气。凝聚而为痰也。肾气丸。脉来细滑或缓。痰涎清薄。身体倦怠。手足酸软。此脾虚挟湿。六君子加炮姜。或补中益气加半夏、茯苓。然痰病须辨有火无火。无火者纯是清水。有火者中有重浊白沫耳。内伤中气。虚而有痰。必用参、术。佐以姜汁传送。甚者加竹沥。

脾气虚。宜清中气以运痰。使之下行。六君加枳、术。兼用升、柴以提清气。脉濡缓。身体倦怠。

体浓人属湿痰。二陈加生术、羌活。气虚。佐参、术。脉沉滞。或滑。证兼恶心。心下饱闷。属郁痰。宜开郁行气。脉滑见于右关。时常恶心吐清水。痞塞。就吐中以鹅翎探之。盖热痰在膈上。

泻亦不去。必用吐。胶固稠浊。非吐不开。浮滑宜吐。脉涩年高虚人不可吐。痰在经络中。非吐不可。吐中犹有发散之意。须先升提其气乃吐。如瓜蒂、防风、川芎、桔梗、芽茶、齑汁之类。

晴明时于不通风处以布紧勒其肚。乃吐。肾虚水泛为痰。有用肾气丸屡未得效。因思痰本阴类。

复用地黄助阴。良非所宜。当于方中减熟地黄、山茱萸。加菖蒲、沉香开通其气。自效。大抵阴虚痰燥。切忌二陈、六君辈香燥益气药。阳虚饮泛。切戒四物、六味滋阴腻膈药。此歧路攸分。

不可不辨。大凡痰饮变生诸证。不当为诸证牵掣作名。且以治饮为先。饮消诸证自愈。如头风眉棱骨痛。累用风药不效。投以痰剂收功。如患眼赤羞明而痛。与凉药弗瘳。畀以痰剂获效。凡此之类。不一而足。散在各门。不复繁引。

〔诊〕脉沉者有留饮。双弦者寒也。偏弦者饮也。肺饮不弦。但苦喘满短气。支饮亦喘不得卧。

短气。其脉平也。病患一臂不遂。时复移在一臂。其脉沉细。非风也。必有饮在上焦。痰得涩脉难愈。陈无择云。饮脉皆弦细沉滑。左右关脉浮大而实者。膈上有稠痰也。宜吐之。病患百药不效。关上脉伏而滑者。

痰也。眼胞上下如煤黑者。亦痰也。

唾 唾者。坐处不时多唾。此胃中寒也。以胃气虚寒不运。故病后多有是证。理中汤或六君子汤加益智仁摄之。

虞恒德治一妇。因多食青梅得痰病。日间胸膈痛如刀锥。至晚胸中痛止。而膝KT 大痛。此痰饮随气升降故也。服丁、沉、姜、桂、乌、附诸药皆不效。乃以莱菔子研汁与半碗。吐痰半升。

至夜痛尤甚而厥。此引动其猖狂之势耳。次日。用参芦一两逆流水煎服。不吐。又次日。苦参煎汤服。亦不吐。又与附子尖、桔梗芦。皆不吐。后一日清晨。用藜芦末一钱。麝香少许。酸浆水调服。始得大吐稠痰升许。其痛如失。调理脾胃而安。

钱仲立治一人。素患痰火。外貌虽 。禀气则实。医者误认虚火而用补中益气。气喘上升几殆。遂用二陈探吐。出痰碗许。始得安寝。仍用二陈去半夏。加硝、黄。下结粪无数。其热始退。

调理脾胃而安。

王中阳治江东富商。自奉颇浓。忽患心惊。如畏人捕。闻脂粉气。即便遗泄。坐卧欲人拥护。

逼身红晕紫斑。两腿连足淫湿损烂。脓下不绝。饮食倍常。酬应不倦。屡以惊悸虚脱风疮治皆不效。王诊得六脉俱长。三部有力。此系太过之脉。心肾不交。而上悸下脱。皆痰饮留积所致。风疮亦是痰饮流入经隧。内湿招风之故。先以滚痰丸逐去痰毒。三日一次。然后用豁痰药。加减调理而安。

薛立斋治一人。背肿一块。按之则软。肉色如故。饮食如常。劳则吐痰。此脾虚而痰滞。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羌活。外以香附末、姜汁调饼。灸之而散。后因劳役头眩作呕。仍以前药减羌活。加蔓荆子而愈。

李士材治秦景明。素有痰饮。每岁必四五发。发即呕吐不能食。此病久结成窠囊。非大涌之弗愈也。须先进补中益气。十日后以瓜蒂散频投。涌如赤豆沙者数升。已而复得水晶色者升许。

如是者七补之。七涌之。百日而窠囊始尽。专服六君子、八味丸。经年不辍。

又治朱文哉。遍体如虫螫。口舌糜烂。寅卯必见异物。其脉两关弦滑且大。定为痰饮之 。

投滚痰丸一服。微有所下。更以控涎丹下痰及积。身痛减半。更以参、术煎汤送控涎丹。复下数行而愈。

石顽治周又韬张使。本燕人。体肥痰盛。善肉善饭。而患痰鸣喘嗽数年。食伤恒发。则六脉迟滑。时见歇止。声如拽锯。遍地皆痰。每岁或一二发。或三五发。深秋初冬尤甚。遂用倒仓法。

自言肢体皆轻。前证遂不复作。二年后。因不禁牛肉。复发。然其势较前不过十一。是亦不慎口腹所致耳。

卷四 诸气门下

咳嗽

素问云。肺之令人咳。何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

则为肺咳。肺咳之状。咳则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 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

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五脏之久咳。

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

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

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岐伯虽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其所重全在肺胃。而尤重在外内合邪四字。人身有外邪。有内邪。有外内合邪。此云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是指内邪郁发而言。若外邪入伤肺合而咳。原无脏腑相移之例也。

金匮云。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桂苓五味甘草汤治其冲气。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

以治其咳满。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按金匮治咳。叙之痰饮之下。以咳必因之痰饮。而五饮之中。独膈上支饮。最为咳嗽根底。

外邪入而合之因嗽。即无外邪。而支饮渍入肺中。自足令人咳嗽不已。况支饮久蓄膈上。其下焦之气。逆冲而上。尤易上下合邪也。夫以支饮之故。而令外邪可内。下邪可上。不去支饮。则咳终无宁宇矣。其曰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明外内合邪之证。惟小青龙汤为的对耳。然用小青龙汤。其中颇有精义。须防冲气自下而上。重增浊乱。其咳不能堪矣。

伤寒用小青龙汤。无少阴证者可服。杂证用小青龙汤。亦恐少阴肾气素虚。冲任之火易于逆上。

冲任火上。无咳且增烦咳。况久咳不已。顾可动其冲气耶。盖冲任二脉。与肾络同出胞中。肾虚不能固守于下。则二脉相挟从少腹逆冲而上也。盖肾气本虚之人。即素无痰饮。才感外邪。则冲任之火便乘势上凌膈上。迫 津液而为痰饮。支塞清道。必至咳逆倚息不得卧也。倚息者。倚伏而喘息。阴火内应外邪。为证最急。不得不以小青龙为务也。只缘真元素亏。纵有合剂。不能逞迅扫之力。所以余邪得以久持。致有如下变证也。多唾。饮上溢也。口燥。津液伤也。寸脉沉。

尺脉微。手足逆冷。卫中阳气耗也。气从少腹上冲胸咽。阴火逆也。手足痹。营血虚也。其面翕热如醉状。阳明胃热也。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阴火下流膀胱也。时复冒。太阳余邪未散也。

然证虽屡变。皆为冲气逆上之故。且有时复昏冒一证。即定太阳表证。确守冒家汗出自愈之例。

故反复出入。不离小青龙加减。所以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先治冲气。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因水在膈间不散。再变前方。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咳满即止。第三变。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纳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呕止。第四变。其人形肿者。以水尚在表也。加杏仁主之。

其证应纳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纳之。若逆而纳之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第五变。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前四变。随证加减施治。犹未离本来绳墨。至第五变。其证颇似戴阳。而能独断阳明胃热。乃加大黄以利之。按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为其肾虚阳气不藏。故以攻下为戒。而此平昔阴亏血虚。反用大黄利之者。以其证变叠见。虽有面热如醉。脉见寸沉尺微。洵非表邪怫郁。而为胃中热蕴无疑。竟行涤饮攻热。恬不以阴虚为虑而致扼腕也。嗟夫。仲景治咳。全不从咳起见。治其支饮。下其逆气冲气。

法中之法。游刃有余矣。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咳而脉浮者。浓朴麻黄汤主之。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上气而作水鸡声。乃是痰碍其气。气触其痰。风寒入肺之一验耳。发表下气润燥开痰四法。

萃于一方。用以分解其邪。若咳而脉浮。则外邪居多。全以散邪为主。用法。即于小青龙汤中除去桂枝、芍药、甘草。加浓朴、石膏、小麦。仍从肺病起见。以桂枝之热。芍药之收。甘草之缓。

概示不用。而加浓朴以下气。石膏以清热。小麦以引入胃中。助其升发之气也。若咳而脉沉。为邪在营分。即肺之里也。热过于营。吸而不出。其血必结。血结则痰气必外裹。故用泽漆之破血为君。加入开痰下气。清热和营诸药。俾垒一空。元气不损。制方之妙若此。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者。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

此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之证。凡肺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者。肺之母气也。

故于竹叶石膏汤中。偏除方名二味。而用麦冬数倍为君。兼参、草、粳米以滋肺母。使水壳之精微。皆得上注于肺。自然沃泽无虞。当知火逆上气。皆是胃中痰气不清。上溢肺隧。占据津液流行之道而然。是以倍用半夏。更加大枣。通津涤饮为先。奥义全在乎此。若浊饮不除。津液不致。

虽日用润肺生津之剂。乌能建止逆下气之绩哉。俗以半夏性燥不用。殊失仲景立方之旨。

戴人云。肺为诸咳之门户。每为六气所乘。如风乘肺者。日夜无度。汗出头痛。痰涎不利。热乘肺者。喘急而嗽。面赤潮热。甚者热甚于中。手足反寒。热移于下。便泄无度。火乘肺者。咳喘上壅出血。甚者七窍血溢。燥乘肺者。气壅不利。百节内痛。头面汗出。寒热往来。皮肤干枯燥痒。大便秘。痰胶血腥。

寒乘肺者。嗽急而喘。恶寒无汗。鼻塞身疼。发热烦躁。湿乘肺者。痰涎不利。面肿喘急。至于湿痰内动为咳。又必因风因火因热因寒。所挟各不相同。至于乘肺则一也。咳嗽外感六气郁而成火。必六淫相合。内伤五脏相胜。必五邪相并。有此不同。而中间又有敛散二法。敛者。谓收敛肺气也。散者。谓解散寒邪也。宜散而敛。则肺受寒邪。一时敛住。为害非轻。宜敛而散。则肺气怯弱。一时发散而走泄正气。害亦非小。且如感风咳嗽。已经散后。其表虚。复感寒邪。虚邪相乘又为喘嗽。若欲散风则愈虚其肺。收敛则愈滞其邪。当先轻解。渐收敛之。肺不致虚。邪不致滞。咳嗽自止矣。

经言脏腑皆有咳嗽。嗽属肺。何为脏腑皆有之。盖咳嗽为病。有自外而入者。有自内而发者。

风寒暑湿。先自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故虽外邪欲传脏。亦必先从其合而为嗽。此自外而入者也。七情郁结。五脏不和。则邪火逆上。肺为气出入之道。故五脏之邪上蒸于肺而为咳。此自内而发者也。然风寒暑湿有不为嗽者。盖所感者重。竟伤脏腑。不留于皮毛。七情亦有不为嗽者。

盖病尚浅。止在本脏。未即上攻。所以伤寒以有嗽为轻。而七情郁结之嗽久而后见。治法。当审脉证三因。若外因邪气。止当发散。又须原其虚实冷热。若内因七情。与气口脉相应。当以顺气为先。下痰次之。

戴复庵云。咳嗽因风寒者。鼻塞声重恶寒者是也。火者。有声痰少面赤者是也。劳者。盗汗出。兼痰者。多作寒热。肺胀者。动则喘满。气急息重。痰者。嗽动便有痰声。痰出嗽止。五者大概耳。亦当明其是否也。

赵养葵曰。咳谓无痰而有声。肺受火烁也。嗽是有声而有痰。脾受湿伤也。虽分五脏六腑之殊。而其要皆主于肺。盖肺为清虚之腑。一物不容。毫毛必咳。又肺为娇脏。畏热畏寒。火刑金烁故嗽。水冷金寒亦嗽。故咳嗽者。必责之肺。而治法不在于肺而在于脾。不专在脾而反归重于肾。盖脾者肺之母。肾者金之子。故虚则补其母。虚则补其子也。劳嗽见血。有劳伤元气。内火妄动而伤肺者。亦有劳伤肾水。阴火上炎而伤肺者。有因过服天冬、生地黄等寒药。损伤脾胃。

不能生肺气而不愈者。有因误服知、柏之类。损伤阳气。不能生阴精而不愈者。凡此皆脾肺亏损而肾水不足。以致虚火上炎真脏为患也。须用异功散加门冬、五味补脾土而生肺金。用六味丸滋肾水而生阴精。否则不救。凡阴虚火盛。干咳少痰。及痰咯难出之嗽。妄用二陈汤。转劫其阴。

而生大患矣。

张介宾云。大法。咳嗽治表邪者。药不宜静。静则留连不解。变生他病。故忌寒凉收敛。经所谓肺欲辛者是也。治里证者。药不宜动。动则虚火不宁。燥痒愈甚。故忌辛香燥热。所谓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是也。然治表者。虽宜动以散邪。若形病俱虚者。又当补中气而佐以和解。倘专于发散。则肺气益弱。腠理益疏。邪乘虚入。病反增剧也。治内者。虽当静以养阴。若命门火衰不能归元。则参、姜、桂、附在所必用。否则气不化水。终无济于阴也。至若因于火者宜清。

因于湿者宜利。因痰者降其痰。因气者理其气。随其所见之证而兼以调之。大抵风邪胃火。此实热为患。易治。惟肺肾亏损。此真脏为患。最难治。在老人虚人。皆宜温养脾肺。稍兼治标为当。

石顽曰。经云。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治之以救俯仰。巨阳引。(句)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此段奥义。从无正释。今特明之。夫人劳力则肺气胀满。俞穴大开而汗泄。斯时感冒。风邪乘其俞穴之开。直入肺下。少顷俞穴仍闭。其邪有入无出。郁闭不通。而生痰聚饮。流入膺胸肩背经络窍隧之中。故使人强上冥视。强上者。身半以上为风所中。而胸背强戾。但可仰卧而不能俯。非若肾风之不能正偃也。冥视者。邪害空窍。所以目睛反戾。半开不动。不能视物也。唾出若涕者。痰饮上溢之征也。恶风振寒者。肺气受困。木邪反肆为虐也。风寒之邪。必由巨阳而寻出路。今邪在肺下。逼近胃口。既不能从表而解。又非实热燥结。可攻下而除。势必借资膀胱阳气。上吸胸中。使阴 郁闭之邪。庶得从上解散。本乎天者亲上。故涕从口鼻而出。其色青黄。

其状如脓者。风邪挟肝胆而乘脾胃之候也。大如弹丸者。乃久已支塞肺窍之结痰。见邪蓄之盛也。

设不急治。则伤肺而死矣。故治此证者。当急使巨阳之上引。则肺气清肃下行。而风邪痰涕方得上出。胸中既空洞无余。自然俯仰无碍矣。又须知此证邪气入深。即使治得其当。虽精壮之人。

亦必服药三日。始得见效。若治中年者。及不精壮者。更须五日七日为期。设遇羸老困惫之人。

胃气浸衰。不能行其药力。何能计日取效哉。治此者。惟金匮桂苓五味甘草汤加姜汁、竹沥。瘥堪对证。盖桂枝上散肺下邪风。下通膀胱阳气。茯苓先升后降。专祛肺下浊饮。五味约束桂枝辛散。使津液不随气外泄。而为巨阳之向导。甘草之甘缓。使三味缓留膈上。共成匡济之功。若痰逆势甚者。又当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禀气素虚者。炙甘草汤。皆为合剂。奈何守真宣明论。特举芎枳丸。专治此证。未审何所见而云然。是予不敢附会也。凡咳嗽。饮水一二口而暂止者。热嗽也。呷热汤而暂停者。冷嗽也。治热嗽。以小柴胡加桔梗。冷嗽。理中汤加五味。感风者。鼻塞声重。伤冷者。凄清怯寒。挟热为焦烦。受湿为缠绵。瘀血则膈间腥闷。停水则心下怔忡。或实或虚。痰之黄白。唾之稠粘。从可知也。感风而嗽者。脉浮恶风自汗。或身体发热鼻塞。或鼻流清涕。欲语未竟而咳。宜桂枝汤加香豉、细辛。然火嗽亦有鼻流清涕。语未竟而咳者。但风则一嗽便多稠痰。

火则顿咳无痰。为明辨耳。感寒而嗽者。脉紧恶寒。发热无汗鼻塞。遇寒则咳。内有郁热痰结也。

华盖散。兼喘。九宝汤。暴感风寒。二气相兼而咳嗽。鼻塞声重者。芎苏饮。肺感风寒咳嗽。倚息不得卧。背寒则嗽甚。小青龙汤、桂苓五味甘草汤。各随方下变证加减。客邪伤肺。久嗽不止。

宁嗽化痰汤。形寒饮冷咳嗽。兼腹痛脉弦者。小建中汤加桔梗以提肺气之陷。寒热自汗。加黄 。

冬月嗽而发寒热。谓之寒嗽。小青龙汤加杏仁。冷热嗽。因增减衣裳。寒热俱感。遇乍寒乍热亦嗽。饮热饮冷亦嗽。脉浮。风重。金沸草散。脉数或涩。热重。葳蕤汤去川芎。加香豉三钱。入房汗出中风。嗽而面赤。内经谓之内风。脉浮紧。小青龙。脉沉紧。真武汤。饮酒中风。多汗而嗽。谓之漏风。桂枝汤加泽泻、术、麻黄根。水肿脉浮自汗。喘嗽便秘。小青龙加葶苈、木香。

喘嗽脉沉畏寒。生料济生肾气丸煎服。有先伤风。咳嗽未除。更伤于热而咳嗽声嘶者。为热包寒。

葳蕤汤加减。有素咳嗽人。更感于寒。而咳嗽声哑者。为寒包热。金沸草散去芍药加石膏。不应。

用越婢汤。热嗽失音。多服寒剂。声愈不出者。古今录验续命汤发之。轻则消风散去僵蚕、蝉蜕。

加桔梗、薄荷。以生姜汁调服。冷热嗽失音尤宜。夏月嗽而发热者。小柴胡加石膏、知母。但手足心热而不发热者。泻白散加橘红、桔梗。不应。凉膈散去硝、黄。加葳蕤、蜂蜜。伤热而嗽者。

脉数烦渴引饮。咽喉干痛。鼻出热气。喉声不清。咳唾稠粘。其痰屡咳而难出。色黄且浓。或带血缕。或出血腥臭。或坚如蚬肉。不若风寒之嗽。痰清而白也。葳蕤汤。风热相兼。加减葱白香豉汤。凡咳嗽面赤。胸腹胁常热。惟手足乍有凉时。其脉洪者。热痰在膈上也。小陷胸汤。感湿嗽者。脉细而缓。身体重着。

骨节烦疼。或自汗。或小便不利。麻黄加术汤。有一嗽痰即出者。胛湿胜而痰滑也。有连嗽十数声。痰不即出者。肺燥胜而痰涩也。咳而无痰者。以甘寒润其肺。痰多致嗽者。以辛平燥其脾。

形盛自汗。脉缓体重嗜卧之人咳者。脾湿胜也。二陈加防己、黄 、白术之类。兼食积痰垢壅塞不利者。千缗汤荡涤之。兼食积痰气蕴酿火邪者。二陈加枳、术、黄连消导之。秋深伤热咳嗽而洒淅恶寒发热者。千金麦门冬汤。但嗽无寒热。痰不得出。极力咯之乃得一丝粘痰者。千金五味子汤。咳而无声者。肺气伤而不清。乃痰郁火邪在中不能上出。此肺燥也。桔梗汤加贝母、葳蕤、蜜炙枇杷叶。洁古云。咳而无痰者。以辛甘润其肺。蜜煎姜、橘。蜜烧连皮胡桃。虚人当用人参同蜜烧胡桃。不时细嚼。或二味煎服最妙。即观音应梦散。久嗽声飒者。古法用酥蜜膏。今改用生地黄煎。取辛以润之。咳嗽声哑。气促满闷。语声不出者。心包火盛而肺气受伤也。古法用通声膏。今改用千金地黄煎。取润以泄之。盖声飒虽云金实不鸣。久嗽多缘肺气枯槁。是当清润为主。实则二陈、桔、薄、葳蕤。蜜煎姜、橘之类。枯则生脉、二冬、款冬、竹茹。亦加蜜煎姜、橘。又当详形气之肥瘠。时令之寒喧而为施治。声哑须分暴久。暴多寒郁热邪而肺络壅塞。久多热伤肺痿而真气受伤。壅则麻杏甘石。苓、半、姜、橘等。随微甚以搜涤之。伤则异功、生脉、保元。参脉证以培养之。若风热心烦。咳喘便秘。脾胃热壅。食不下者。千金地黄煎主之。不可拘于成则而废活法也。若喘咳失血。声飒音哑。食少便泄之金破不鸣。岐彭不能图治也。其生姜治咳嗽声哑。惟暴嗽寒郁。肺气不通者为宜。若久嗽热伤肺气而喑者。虽二冬、二母、二地、黄芩、花粉等。寒凉敛肺。为之禁剂。而麻、杏、辛、桂辛散耗气。亦为戈戟。其诃子、五味酸涩固气。尤须慎详。壅嗽声重痰稠。或咳有血。以薄荷、生胡麻各一撮细嚼。煎苏子降气汤送下。

七情饥饱嗽。动传脏腑正气。致邪上逆。结成痰涎。肺道不利。四七汤加杏仁、五味、人参、阿胶、麦冬。劳心思虑。心血耗散。人每有思虑。则心火上乘。必发干咳。此为神伤。虽服药亦难取效。以归脾汤加麦冬、五味。作膏蜜收。

其木香或减半。或换砂仁。另为细末。离火加入。不时滋养方妙。大抵干咳。乃燥气乘肺。属火郁证。乃痰郁火邪在肺。先用逍遥散加苦桔以开之。后用六味丸加五味以补之。不已。则成劳。

此证不得志者有之。咳嗽痛引肩背。虽久不已。不可误认为虚。此属三焦郁火。加味逍遥散。浊痰。加味导痰汤。如咳而胁痛。宜疏肝气。枳壳煮散。或去川芎加青皮、柴胡、香附、姜汁之属。

肥盛气实者。二陈汤加白芥子。火热咳嗽。喉哑痰浓。或大便秘结者。凉膈散加桔梗。凡内伤气虚不能上输于肺。而时嗽时止。其人黄白少神。脉亦虚微少力。补中益气去升麻。加煨葛根、麦冬、五味。或兼肾水不足。前汤送下都气丸。咳嗽痰中见血而脉细者。此火邪伤血分也。归脾汤。

若痰中微有少血。或血丝。此肝血伤也。补中益气去升麻。加白芍、丹皮。前后心胀。喉中有血腥气。气口脉涩。此膈间有蓄血也。试法。呷热姜汤作呃者。瘀血也。犀角地黄汤加童便、桃仁、大黄攻散之。或平胃合越鞠。加韭汁、童便消伐之。气竭肝伤而咳嗽血腥者。四乌 骨一芦茹丸。

内伤瘀积在胃。不时吐血者。其人面色槁而滞。脉多弦涩。当先与百劳丸去瘀。后用异功、六君调补。有兼停饮食而咳。须用消化之方。不可用乌梅、粟壳酸涩药。其寒邪未除。宜用发散之剂。

不可便用补药。咳嗽而面白。悲。嚏。或咳白痰白沫。属肺胃虚寒。若胸胁逆满。牵引背痛。心腹冷痛。饮食即吐者。温肺汤。口甘涎沫流。脉沉弦细迟。属中寒。口出清水。心下汪洋作嘈杂。

胸胁胀痛不食。属冷冻饮料停于胃中。攻肺则咳。半夏温肺汤。兼芦吸散亦妙。嗽而声喑气乏。寒从背起。口中如含冰雪。甚则吐血。此肺气不足。胃气虚寒也。千金补肺汤。嗽而声哑脉细者属寒。

宜半夏、生姜、细辛以辛散之。

如饮冷热酒。伤肺致嗽。谓之凑肺。或兼煎爆伤胃。咳嗽咽痒。痰多唾血。喘急胁痛。不得安卧。

改定紫菀茸汤。咳嗽呕吐并作。为肺胃俱病。先安胃气。二陈加芦根、姜汁、姜制枇杷叶。虚者。

六君子加桔梗。有咳嗽吐痰与食俱出者。此饮食失节。脾气不利。清浊相干。二陈加枳、术、杏仁、细辛。有食积痰嗽发热。其人面青白黄色不常。面上有黄白纹痕者。二陈加香附、枳壳、曲、。食积发热。加姜汁炒川连。停寒食作嗽。加炮姜。嗽而得食即缓者。脾虚也。异功散。有痰。

六君子。外感咳嗽与阴虚咳嗽。尤宜辨晰。外感咳嗽则声盛而浊。先缓后急。日夜无度。痰涎稠粘而喘急。阴虚劳嗽则声怯而槁。先急后缓。或早甚。或暮甚。清痰少气而喘乏也。阴虚脉弦而数。或细数。或涩。证兼盗汗。下午作寒热。面色纯白。两颊赤。多清痰干咳者。劳也。属阴虚火盛。夜服六味丸。晨服异功散。久嗽之人。发散清肺俱不应。胸膈不利。咳唾脓血。坐卧不宁。

语言不出者。将成肺痿之候也。紫菀散。肺热顿嗽。肌肤灼热。面赤如醉者。紫菀膏微利之。治嗽须分新久虚实。如久嗽脉弱。或虽洪大按之不鼓。属肺虚。宜门冬、五味子、款冬、紫菀之类敛而补之。酒色过度。虚劳少血。津液内耗。心火自炎。致令燥热乘肺。咯唾脓血。上气涎潮。

其嗽连续不已。加以邪客皮毛。入伤于肺。而自背得之尤速。当与炙甘草汤。或黄 建中加丹皮。

盖丹皮辛香。调和营气。治无汗骨蒸。故阴虚人解表。以丹皮为向导。好色之人元气素弱。咳嗽不愈。喉中血腥。肠中隐痛。琼玉膏。不应。加减八味丸。久服乃效。有暴嗽。诸药不效。服生料鹿茸丸。即愈。此乃肾虚所致。不可以暴嗽而疑遽补之非。有便溺如常。饮食不妨而咳嗽不安。

或兼血腥。年久不愈者。此肺胃虚热也。异功散加丹皮、山药。有肺胃虚弱。咳嗽喘促。或时吐血衄血。自汗盗汗者。门冬清肺饮。劳嗽。即火郁嗽。因火伤迫。遂成郁遏胀满。一边不得眠者难治。咳嗽吐粉红痰。谓之吐白血。仅可绵延岁月。若血色正赤如朱。浓浓如漆。为守藏血。不治。有经年累月久嗽。服药不瘥。余无他证。此是风寒客邪。久伏肺胃也。与劳嗽不同。三拗汤。佐以千缗汤。瘦人多火禁用。若饥时胸中大痛。唇面上有白点如粞。咽喉或痒或痛。而咳不可忍。脉极数。或忽大忽小。此必肺中有寸白虫。饥则虫上求食。痛嗽不宁也。一味百部熬膏。略加槟榔、乌梅。上半日嗽多。属胃中有火。竹叶石膏汤降泄之。胃气虚者。补中益气或五味异功。并加山栀。午后嗽多。属阴虚。六味丸加麦冬、五味以敛之。黄昏嗽者。火浮于肺。不宜用凉药。都气丸敛而降之。五更嗽甚者。胃中有食积也。二陈汤加枳实、川连以消导之。虚者。六君子加姜汁炒川连。增补素问五脏六腑咳治例。肺咳。千金五味子汤去续断、地黄、赤小豆。加麦门冬、葳蕤、细辛。心咳。凉膈散去硝、黄。加黄连、竹叶。肝咳。枳壳煮散去芎、防。加肉桂、橘红、苏子。脾咳。六君子汤加枳壳、桔梗。肾咳。都气丸加麦门冬、人参。胃咳。异功散加蜀椒、黄连、乌梅。胆咳。小柴胡汤加芦根汁。大肠咳。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桔硬。小肠咳。桔梗汤加人参、茯苓、橘红、五味。膀胱咳。

五苓散加人参。三焦咳。局方七气汤加黄连、枳实。久嗽服药不应。可用熏法。款冬花将蜜拌润。

焙干。入有嘴壶中烧。吸烟咽之。若胸中闷。举起头。以指掩定烟。稍间再吸。杏仁散肺中风热。

然肺实有火。因风寒者为宜。桑皮泻肺气。然性不纯良。虚寒者当戒。补肺多用生姜。以其辛能发散也。栝蒌仁甘能润肺。寒能降火。治热嗽之要药。阴虚血虚者勿用。以其能作呕作泻也。咳而吐痰。膺乳痛。当看痰色如何。若浓浊如脓。或带血丝而臭。当从肺痈例治之。

〔诊〕咳嗽之脉。浮为风。紧为寒。洪数为热。濡细为湿。寸关涩难而尺内弦紧。为房劳阴虚。

右关濡大。为饮食伤脾。左关弦数。为疲极肝伤。右寸浮短为伤肺。迟涩肺寒。咳嗽洪滑为多痰。

弦涩为少血。肺脉微急。咳而唾血。脉或沉或浮。声不损者。易治。脉来洪数。形瘦面赤。肾脏气衰。不能上循于喉而声哑者难疗。亦有肺络支塞而声哑者。不在此例。暴病咳嗽。睡卧不下。为肺胀。可治。久病喘嗽。左侧不能卧者。为肝伤。若精力未衰者可治。右边不能卧者。为肺损。无问新久。皆不可治。久嗽脉弱者生。实大数者死。咳而脱形身热。脉小坚急以疾为逆。不出十五日死。咳脱形。身热脉疾。不过五日死。

咳溲血。形肉脱。脉搏者死。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不及一时而死。咳嗽形羸。脉形坚大者死。沉紧及伏匿者死。浮直者可治。浮软者易治。咳而呕。腹满泄泻。脉弦急欲绝者死。久嗽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石顽疗吴江邑侯华野郭公。仲秋喘嗽气逆。诊之两尺左关弦数。两寸右关涩数。弦者肾之虚。

涩者肺之燥。夏暑内伏肺络。遇秋燥收之令。而发为咳嗽也。诊后公详述病情。言每岁交秋则咳。

连发四载。屡咳痰不得出则喘。至夜坐不得卧。咳剧则大便枯燥有血。先曾服令高徒施元倩越婢汤。嗽即稍可。数日间堂事劳心。复咳如前。时元倩归苕。松陵诸医。治之罔效。因求洞垣之鉴。

起我沉 。答曰。公本东鲁。肾气素强。因水亏火旺。阴火上烁肺金。金燥不能生水。所以至秋则咳。咳剧则便燥有血。肺移热于大肠之明验也。合用千金麦门冬汤。除去半夏、生姜之辛燥。

易以葳蕤、白蜜之甘润。藉麻黄以鼓舞麦冬、生地之力。与越婢汤中麻黄、石膏分解互结之燥热同一义也。郭公曰。松陵诸医。咸诋麻黄为发汗之重剂。不可轻试。仅用杏仁、苏子、甘、桔、前胡等药。服之其咳转甚何也。答言。麻黄虽云主表。今在麦门冬汤中。不过借以开发肺气。原非发汗之谓。麻黄在大青龙汤、麻黄汤、麻杏甘石汤方。其力便峻。以其中皆有杏仁也。杏仁虽举世视为治嗽之通药不。问虚实浑用。然辛温走肺。最不纯良。耗气动血莫此为甚。熬黑入大陷胸丸。佐甘遂等搜逐结垢。性味可知。公首肯以为然。连进二剂。是夜便得安寝。次早复诊。其脉之弦虽未退。而按之稍 。气口则虚濡乏力。因与六味、生脉。加葳蕤、白蜜作汤四服。其嗽顿减。郭公复云。向闻元倩有言。六味、八味丸中。不可杂用参、术。而先生居之不疑。用之辄应。其义云何。答曰。六味为填补真阴药。与人参同用。原非正理。此兼麦冬、五味。缘合肺肾金水相生。当无留中恋膈之虑。善后之策。即以此方制丸。三时恒服不彻。

至秋庶无复嗽之虞。先是公子柔痉。予用桂枝汤。及六味作汤。咸加蝎尾。服之而瘥。其后夫人素有败痰失道。左右两胁俱有结块。大如覆杯。发则咳嗽喘逆。腹胁掣痛。六脉止促而按之少力。

余用六君子加胆星、枳实、香附、沉香二剂。服之。大吐稠痰结垢一二升。因呕势太甚。甲夜渡湖速往。黎明至暑候之。呕止嗽宁。脉息调匀。不必更进他药矣。

江右督学何涵斋媳。内翰范秋涛女。素常咳嗽不已。痰中间有血点。恒服童真丸不彻。秋涛殁后。哀痛迫切。咳逆倍常。而痰中杂见鲜血。因与瑞金丹四服。仍以童真丸、乌骨鸡丸调补而安。

又治通政劳书绅太夫人。年五十余。素禀气虚多痰。数日来患风热咳逆。咳甚则厄厄欲吐。

且宿有崩淋。近幸向安。法当先治其咳。因以桔梗汤加葳蕤、白薇、丹皮、橘皮、蜜煎生姜四剂撤其标证。次与六君子加葳蕤以安其胃气。继进乌骨鸡丸方疗其固疾。而夫人以久不茹腥。不忍伤残物命。改用大温经汤加麋茸、角 作丸。药虽异而功则一也。

卷四 诸气门下

肺痿(肺胀)

金匮云。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

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两手寸口。原为手太阴肺脉。此云寸口脉数。云滑数。云数虚。云数实。皆左右三部统言也。

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顷之遍地者为肺痿。言咳者口中不干燥也。若咳而口中辟辟燥。则是肺已结痈。火热之毒出见于口。咳声上下触动其痈。胸中即隐隐而痛。其脉必见滑数有力。邪气方盛之征也。数虚数实之脉。以之分别肺痿肺痈。是则肺痿当补。肺痈当泻。隐然言表。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肺热则膀胱之气亦热。小便必赤涩而不能多。若但吐涎沫而不咳。复不渴。反遗尿而小便数者。明非热在上焦之肺痿。亦非重亡津液之所致。必系上焦虚冷。不能制下。以故小便无所收摄耳。此为肺中冷。阴气上逆侮其阳气故必眩。阴寒之气凝滞津液故多涎唾。宜与甘草干姜汤之甘辛以温其脾肺也。若始先不渴。服温药即转渴者。明是消渴饮一溲二之证。消渴又与痈疽同类。

更当消息之矣。

喻嘉言曰。肺痿其积渐。已非一日。其热不止一端。总由胃中津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转燥。然后成之。于是肺火日炽。肺热日深。肺中小管日窒。咳声以渐不扬。胸中脂膜日干。咳痰艰于上出。行动数武。气即喘鸣。冲击连声。痰始一应。金匮治法非不彰明。但混在肺痈一门。

况难解其精意。大要缓而图之。生胃津。润肺燥。下逆气。开积痰。止浊唾。补真气。以通肺之小管。散火热。以复肺之清肃。如半身痿废。及手足痿软。治之得法。亦能复起。虽云肺病。近在胸中。呼吸所关。可不置力乎。然肺痈属在有形之血。血结宜骤攻。肺痿属在无形之气。气伤宜徐理。兼润肺燥。然肺虽燥而多不渴。勿以其不渴而用燥热之药。此辨证用药之大法也。

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炙甘草汤主之。此外台法也。肺痿虚寒。羸瘦缓弱战掉。嘘吸胸满。千金生姜温中汤。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千金生姜甘草汤。肺痿咳嗽有痰。

午后热。并声嘶者。古法用人参养肺汤。今改用紫菀散加丹皮、姜、枣。心火克肺。传为肺痿。

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喉不利者。古法用人参平肺汤。今改用紫菀散加葳蕤、橘红、姜、枣。肺痿咳嗽不已。往来寒热。自汗烦渴者。古法用知母茯苓汤。今改用紫菀散加知母、银州柴胡、姜、枣。盖咳嗽声嘶。咽喉不利。皆是火郁痰滞。必用生姜之辛以散之。然须蜜制。藉甘以润之。此标本兼该之义也。刘默生言。痿本虚燥。总不离壮水清金。滋补气血津液。消痰止嗽。宜天冬、麦冬、生地、熟地、知母、人参、葳蕤。紫菀为主。痞结。去天冬、生地。加橘红、苏子。泄泻。去天冬、生地、知母。加山药、茯苓。并用固本丸。不时噙化。肺痿咳嗽。痰中有红丝。盗汗发热。热过即冷。饮食减少者。劫劳散。虚劳肺痿失音。咳唾腥血稀痰。或面上生疮。

人参蛤蚧散。丹方治肺痿。每日用人参细末一钱。入猪肺管内。砂锅中煮烂。加葱酒服效。肺痿咳唾。咽燥欲饮水者自愈。

张口短气者危。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白苔滑。此为肺寒。甘草干姜汤。肺痿属热。如咳久肺KT 。

喉哑声嘶咯血。此属阴虚。多不可治。肺痿六脉沉涩而急。或细数无神。脉口皮肤枯干。而气高息粗者死。

金匮云。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肺胀而发其汗者。即内经开鬼门之法。一汗而令风邪外泄于肌表。水无风战。白顺趋而从下出也。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肺胀咳而上气。

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气。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接二方分治肺胀。皆以其脉浮。当从汗解之例。越婢方中有石膏无半夏。小青龙方中有半夏无石膏。观二方所加之意。全重在半夏、石膏二味协力建功。石膏清热。藉辛温亦能豁痰。半夏豁痰。藉辛凉亦能清热也。观麦门冬汤方中。下气止逆。全藉半夏入生津药中。此二方又藉半夏入清热药中。仲景加减成方。无非生心化裁。后学所当神往矣。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上气之候。而至面目浮肿。喘息动肩。是肺气壅逼。上而不下。加以脉浮大。气方外出。无法可令内还而下趋。故云不治也。加利则上下交争。更何以堪。

肺胀而咳。左右不得卧。此痰挟瘀血碍气而胀。当归、丹皮、赤芍、桃仁、枳壳、桔梗、半夏、甘草、竹沥、姜汁、如外邪去后宜。半夏、海石、香附、栝蒌、甘草为末。姜汁蜜调噙之。

喻嘉言治施眉苍。肺痿喘嗽吐清痰。肢体痿软。不能举动。脉来虚数。以蛤蚧二十枚。酒浸酥炙。人参、黑参各十两。蜜丸。时噙化。不终剂而痊。

石顽治陆去非。肺痿声飒吐痰。午后发热自汗。左脉细数。右脉虚濡。平昔劳心耽色所致。

先与生脉散合保元汤。次与异功散加黄 。并加姜、枣。与都气丸晨夕兼进。调补半月而热除痰止。月余方得声清。

又治孙起柏肺胀。服耗气药过多。脉浮大而重按豁然。饮食不入。幸得溺清便坚。与局方七气。每剂用人参三钱。肉桂、半夏曲、炙甘草各一钱。生姜四片。四剂霍然。盖肺胀实证居多。

此脉虚大。不当以寻常论也。

又治一尼肺胀。喘鸣肩息。服下气止嗽药不应。渐至胸腹胀满。脉得气口弦细而涩。此必劳力气上。误饮冷水伤肺。肺气不能收敛所致也。遂与越婢汤减麻黄。加细辛、葶苈大泻肺气而安。

又治一酒客。严冬醉卧。渴饮冷茶。肺胀喘嗽。脉得气口沉紧搏指。与小青龙去芍药。加葶苈、半夏。一剂而痊。则知肺胀喘满。当以葶苈为向导也。

卷四 诸气门下

肺痈

金匮云。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

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肺痈之脉。既云滑数。此复云微数者。非脉之有不同也。滑数者已成之脉。微数者初起之因也。初起以左右三部脉微。知卫中于风而自汗。左右三部脉数。为营吸其热而畏寒。然风入卫。

尚随呼气而出。不能深入。所伤者不过在于皮毛。以渐舍肺俞。而咳唾振寒。兹时从外入者。从外出之易易也。若夫热过于营。即随吸气深入不出而伤其血脉矣。卫中于风。得营中之热留恋。

固结于肺叶之间。乃致血为凝滞。以渐结为痈脓。是则有形之败浊。必从泻肺之法而下驱之。安在始萌不救。听其脓成。而致肺叶腐败耶。

咳逆上气。时时唾浊。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火热之毒。结聚于肺。表之里之。清之温之。曾不少应。坚而不可攻。惟此无坚不入。聿成荡涤之功。不可以药之微贱而忽诸。若因外感所触而成。当取用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最佳。

足可补仲景之未迨也。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吐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此上提之法也。痈结肺中。所以浊唾腥臭。乘其新造未固。提而出之。如其势已入里。又当引之从胃入肠。此法殊不中用矣。所以宋人附以十六味桔梗汤。兼合葶苈泻肺之意。外内合邪之治也。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此治肺痈吃紧之方也。肺中生痈不泻其肺。更欲何待。然日久痈脓已成。泻之无益。日久肺气已索。泻之转伤。惟血结而脓未成。当亟以泻肺之法夺之。若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为表证未罢。当先与小青龙汤一剂。后乃服之。

石顽曰。肺痈危证。乘初起时。极力攻之。庶可救疗。金匮特立二方。各有主见。如患人平昔善饮嗜啖。痰湿渐渍于肺。宜皂荚丸。肥盛喘满多痰。宜葶苈大枣泻肺汤。千金补所不足。复立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以治风寒客邪感触发热之证。苇茎汤以治心脾过劳。肺气不化。水道不利之疾。功效最速。宋人又有十六味桔梗汤。虽未尽善。亦可以备诸治之采用。若畏其峻。而守王道之方。真养痈以待毙耳。明眼者辨治宜早也。

凡咳嗽吐臭稠痰。胸中隐痛。鼻息不闻香臭。项强不能转侧。咳则遗尿。自汗喘急。呼吸不利。饮食减少。脉数盛而芤。恶风毛耸。便是肺痈之候。盖由感受风寒。未经发越。停留肺中。

蕴发为热。或挟湿热痰涎垢腻。蒸淫肺窍。皆能致此。慎不可用温补保肺药。尤忌发汗伤其肺气。

往往不救。金匮皂荚丸、葶苈大枣泻肺汤、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苇茎汤。宋人十六味桔梗汤。俱肺痈专药。初起用苇茎汤。此方大疏肺气。服之使湿瘀悉趋溺孔而去。一二服即应。脉浮表热。加葱白、香豉。气口脉盛。加犀角、竹茹。痰多。加贝母、蒌仁。蛤粉。引痛。加紫菀、白蜜。初起咳逆不利。二味桔梗汤加贝母、紫菀。多汗。加防己、黄 。溃后唾脓血不止。葶苈薏苡泻肺汤随证加减。咳有微热烦满。胸中块垒甲错者。千金用合欢皮一味。日取掌大一块煎汤服。平昔劳心思虑多郁火人。唾臭痰鲜血。此属阴火。但与生料六味丸加麦冬、紫菀之类。若误投参、 补气补火。臭痰转甚者。急宜上法加童便。服之自清。初起疑似未真。生大豆绞浆饮之。

不觉腥气。便为真候。大抵声音清朗。脓痰稀泽。或间有鲜血。饮食知味。胸胁不疼。或咳则微痛。痛在右畔肺之长叶。而坐卧得宁。形色如常。便溺自调者可治。若溃后大热不止。时时恶寒。

胸中隐痛。痛在左畔肺之短叶。此金气浅薄。溃后最难平复。而喘汗面赤。坐卧不安。饮食无味。

脓痰腥秽不已者难治。若喘鸣不休。唇反。咯吐脓血。色如败卤。 臭异常。正气大败。而不知痛。坐不得卧。饮食难进。爪甲紫而带弯。手掌如枯树皮。面艳颧红。声哑鼻煽者不治。肺痈初起。脉不宜数大。溃后最忌短涩。脉缓滑面白者生。

脉弦急面赤者死。肺痈已破。入风者不治。即浓煎葱白香豉汤频服之。然多不救。

肺痈丹方。初起唾臭痰沫。用陈年芥齑汁。温服灌吐最妙。一方。用荷叶浓煎。稍入白蜜。

不时服之。不问已溃未溃皆效。又方。以猪肺去心。竹刀剖去垢沫。取接骨木二两。缶器中煮熟淡食。日服无间。五七日当效。溃后排脓。用金鲤汤。以小活鲤鱼去肠垢。入贝母末三钱。隔水童便煮。和汁食之。日服一枚。皆屡验。然不若薏苡根捣汁。炖热服之。其效最捷。下咽其臭即解。有虫者虫即死出。薏苡为肺痈专药。然性燥气滞。服之未免上壅。不及根汁之立能下夺。已溃未溃。皆可挽回。诸方皆不及也。肺痈溃后。脓痰渐稀。气息渐减。忽然臭痰复甚。此余毒未尽。内气复发。必然之理。不可归咎于调理服食失宜也。但虽屡发。而势渐轻可。可许收功。若屡发而痰秽转甚。脉形转疾者。终成不起也。

卷四 诸气门下

经云。邪入于阴则喑。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

故无音。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盖暴喑总是寒包热邪或。本内热而后受寒。或先外感而食寒物。并宜辛凉和解。稍兼辛温散之。消风散用姜汁调服。缓缓进之。或只一味生姜汁亦可。冷热嗽后失音尤宜。若咽破声嘶而痛。是火邪遏闭伤肺。昔人所谓金实不鸣。金破亦不鸣也。古法用清咽宁肺汤。今改用生脉散合六味丸作汤。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肥人痰湿壅滞。气道不通而声喑者。二陈导痰开涤之。一切滋补。皆为禁剂。至若久病失音。必是气虚挟痰之故。宜滋肺肾之化源。非生脉散下都气丸不可。凡咽干声槁者。润肺为主。生脉散合异功散。若膈内作痛。破瘀为先。代抵当丸最妥。更有舌喑不能言者。亦当分别新久。新病舌喑不能言。必是风痰为患。类中风例治之。

若肥人舌短不能言。或舌根强硬。导痰汤为主。若久病后。或大失血后。舌萎不能言。大虚挟寒例治之。要在临证审察病因无误。然中风暴病失音。多缘少阴真气久虚而得。更兼遗尿五绝证见。

不可治矣。若冬月咳嗽。寒痰结于咽喉。语声不出者。此寒气客于会厌。故卒然而喑也。麻杏甘石汤。或古今录验续命汤选用。若失音不语。已经发散润肺而不应者。生脉散。并童真丸噙化之。

若咳喘气促。而胸中满闷。声喑不出者。肺胃气燥。不能祛散余邪也。紫菀散主之。亦有叫骂声嘶而喉破失音者。十全大补汤。若肺气虚寒。为厉风所伤。喘咳声嘶。或先伤热。而寒郁热邪声喑不出者。千金酥蜜膏。又咽痛起于四五日间。或因咳剧而得。或多稠痰结痰而咽喉上 肿痛。

其声虽哑而尚有音破浊。脉大缓而右寸尤甚。此热结于肺也。宜用辛凉之剂。如桔梗汤加葱白、香豉、荆芥、薄荷。兼有风寒客邪。更须桂枝、芍药、姜、枣、胶饴之类。并以姜蜜制黄柏噙之。

慎不可骤用敛降之药。若暴哑声不出。咽痛异常。卒然而起。或欲咳而不能咳。或无痰。或清痰上溢。脉多弦紧。或数疾无伦。此大寒犯肾也。麻黄附子细辛汤温之。并以蜜制附子噙之。慎不可轻用寒凉之剂。二证寒热天渊。不可不辨也。胎前产后失音。另详本门。

石顽治西客王如嵩。触寒来苏。忽然喘逆声喑。咽喉疼肿。察其形体丰盛而饮啖如常。切其脉象浮软而按之益劲。此必寒包热邪。伤犯肺络也。遂以麻杏甘石汤。加半夏、细辛。大剂葳蕤。二服喘止声出。

但呼吸尚有微疼。更与二陈、枳、桔、葳蕤之类。调理而安。

王唯一数年前虽有血证。而年壮力强。四月间忽患咳嗽。服发散药后。痰中见血数口。继服滋阴药过多。遂声飒而哑。时觉胸中气塞。迁延月余。乃兄勤中鼎中。邀余往诊。脉虽沉涩。而按之益力。举之应指。且体丰色泽。绝非阴虚之候。因论之曰台。翁之声哑。是金实不鸣。良非金破不鸣之比。因疏导痰汤加人中黄、泽泻方。专一涤痰为务。四剂后。痰中见紫黑血数块。其声渐出。而飒未除。更以秋石兼人中黄。枣肉丸服。经月而声音清朗。始终未尝用清理肺气。调养营血药也。

飞畴治郭代工。午日少食角黍。倦怠作泻。曾用消克不效。因圊时跌仆。即昏迷不省。数日后邀予诊视。六脉虚微欲脱。右臂不能转动。声喑无闻。时有用大黄消克之剂者。予急止之。此脾肺虚惫。安能任此。今纵有合剂。恐胃气告匮。乌能行其药力。惟粥饮参汤。庶为合宜。所谓浆粥入胃。则虚者活。遂确遵予言以调之。泻止神宁。声音渐出而苏。能食后。亦惟独参汤调养。

不药而愈。

卷四 诸气门下

喘(短气、少气、逆气、哮)

经曰。诸病喘满。皆属于热。(寒则息迟气微。热则息数气粗。)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

胸盈仰息。秋脉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劳则喘息汗出。邪入六腑。则身热不得卧。上为喘呼。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渡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肝脉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二阳之病发心脾。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二阳阳明也。土不能生金。而心火复刑之则肺伤。故息上奔而喘。)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实大而缓则生。急则死。(乳子。

言产后以乳哺子时。非婴儿也。)戴复庵云。有痰喘。有气急喘。有胃气虚喘。有火炎上喘。痰喘者。凡喘便有痰声。气急喘者。呼吸急促而无痰声。胃气虚喘者。抬肩撷项。喘而不休。火炎上喘者。乍进乍退。得食则减。食已则喘。大概胃中有实火。膈上有稠痰。得食入咽。坠下稠痰。

喘即暂止。稍久食已入胃。助其湿火。痰再升上。喘反大作。俗不知此。作胃虚治。治以燥热之药者。是以火济火也。

赵养葵曰。喘与短气分。则短气是虚。喘是实。然喘多有不足者。短气间有有余者。新病亦有本虚者。不可执论也。如实喘者。气实脉盛。呼吸不利。肺窍壅塞。右寸沉实。宜泻肺。虚喘者。先觉呼吸气短。两胁胀满。右尺大而虚。宜补肾。此肾虚证。非新病虚者乎。邪喘者。由寒邪伏于肺中。关窍不通。呼吸不利。若寸沉而紧。此外感也。亦有六部俱伏者宜发散。则身热退而喘定脉出此郁证。人所难知。非短气中之有余者乎。又一等似火非火。似喘非喘者。诸阳气浮。

无所根据归。故上气而喘也。其人平日若无病。但觉气喘。非气喘也。乃气不归源也。不知者。以其有火也误以凉药清之。以其喘急难禁也又用四磨之类宽之。下咽之后。似觉稍宽。少顷依然。

岂知宽一分。更耗一分矣。惟大剂参、 补剂。加补骨脂、阿胶等以镇于下。后以八味丸加五味、鹿茸。不时服之。又一等火郁之证。六脉俱涩。甚至沉伏。四肢悉寒。甚至厥逆。拂拂气促而喘。却似有余。而脉不紧数。欲作阴虚。而按尺鼓指。此为蓄郁已久。阳气拂遏。不能营运于表。以致身冷脉微。而闷乱喘急。当此之时。不可以寒药下之。又不可以热药投之。惟逍遥散合佐金丸之类宣通蓄热。得汗而愈。后仍以六味丸养阴和阳可也。

喻嘉言曰。喘病无不本于肺。惟兼三阴者为最剧。而三阴又以肾为最剧。有此证者。首重在节欲。收摄肾气。不使上攻可也。故喘病兼少阴肾者为最剧。肾火动则水气升。其次则太阴脾。

脾火动则湿气升。又次则厥阴肝。肝火动则风气升。是故治喘以治火为先也。然浊气既随火而升。

火降而气不降者何耶。以浊气虽居于下。而肺之窠囊。可以侨寓其中。转使清气逼处不安。是虽以治火为先。然治火而不治痰无益也。治痰而不治窠囊之痰。虽治与不治等也。惟姜汁、竹沥。

可以透窠囊耳。

李士材曰。内经论喘。其因众多。究不越于火逆上而气不降也。虽然。火则一。而虚实攸分。

每见世俗一遇喘家。纯行破气。于太过者当矣。于不及者可乎。余尝论证。因虚而死者十九。因实而死者十一。治实者攻之即效。无所难也。治虚者补之。未必即效。须悠久成功。其间转折进退。良非易也。故辨证不可不急。而辨喘证尤为急也。巢氏严氏。止言实喘。独王海藏云。肺气果盛。则清肃下行。岂复为喘。皆以火烁真气。气衰则喘。所谓盛者非肺气也。肺中之火也。斯言高出前古。惜乎但举其端。未能缕悉。请得其详而言之。气虚而火入于肺者。补气为先。生脉散。有痰。六君子汤。阴虚而火乘金不得卧者。壮水为急。六味丸。虚则合生脉散。风寒者解其邪。华盖散。湿气胜者利其水。渗湿汤。暑邪者涤其烦。白虎汤。痰壅者消其痰。二陈汤。气郁者疏其郁。四七汤。肺胀者散其邪。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脉浮者。小青龙加石膏汤。肾虚火不归源。八味丸。肾虚水邪泛滥。济生肾气丸。此治喘之大法也。

喘嗽气从脐下冲上。而尺脉洪盛或数。兼见盗汗潮热。属阴虚。六味丸作汤。加补骨脂、五味子。送下灵砂丹。误用四磨必死。若作痰治亦危。有因气而喘者。遇恼便发。脉必沉弦。此气滞其痰也。苏子降气汤。若但喘不嗽。不分远近。前汤吞灵砂丹。秋冬感寒。每夜连嗽不绝。大喘至天明方缓。胁动痞闷者。麻黄苍术汤。肺虚受寒而喘。参苏温肺汤。寒郁热邪。而喘中有积痰。遇冷即发。麻黄定喘汤。远年咳逆上气。胸满痞塞。声不出者。人参定喘汤。虚冷上气。劳嗽喘乏。千金用半夏一升。人参、生姜、桂心、甘草各一两。水煎。分三次服。喘咳上气不得卧。

生姜、橘红、人参、紫苏各一钱。五味数粒。煎服。肾与肺胃俱虚。喘嗽乏力。人参一钱。核桃肉三枚连皮蜜炙。煎服神验。肾气上逆而喘。用连皮核桃肉三枚。生姜三片。临卧细嚼即安。七情郁结。上气喘急。四磨汤、四七汤选用。肥盛多痰。喘不得休。不能卧。人扶而坐数日者。千缗汤一服即安。或千缗汤合导痰汤尤妙。然惟元气未衰者宜之。虚人未可轻试也。喘而诸药不效。

腹坚脉实者。神保丸大。便溏者勿用。气实人误服参、 而喘者。三拗汤泻之。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者。古今录验续命汤。气盛有余。脉来滑实者勿用。经年喘嗽。遇寒更甚者。

九宝汤、宁嗽化痰汤选用。一切喘证。属有余者。治之即愈。若属虚证。误与泄气。祸不旋踵。

即暴喘腹胀。大便实者。方可用药。加以溏泄。必死勿治。此阴火暴逆于手足太阴。所以喘胀。

肾气失守。所以便溏。其人虽强。不久当呕血而死。

〔诊〕脉宜浮迟。不宜急疾。喘逆上气。脉数有热。不得卧者难治。上气面浮肿。肩息脉浮大者危。上气喘息低昂。脉滑手足温者生。脉涩手足寒者死。右寸沉实而紧。为肺感邪。亦有六部俱伏者。宜发散。大抵喘属肺中火盛。脉浮滑者可治。若沉滑为肾虚阴火上逆难治。

短气 短气者。一属支饮。脉必弦滑。平人无寒热。冒眩。短气不足出息者。实也。金匮云。

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仲景并出二方。分呼吸之短而治。

妙义益彰。呼气之短。用苓桂术甘汤以通其阳。阳气化。则小便能出矣。吸气之短。用肾气丸以通其阴。肾气通。则小便之关门利矣。又云。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胀满者。浓朴大黄汤。(即小承气汤。)一属气虚。东垣云。短气者。肺主诸气。五脏之气皆不足。而阳道不行也。

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去茯苓加黄 。如腹中气不转者倍甘草。肺气短促或不足者。倍参加白芍。

使肝胆之邪不敢犯之。若失血后阴火上乘而短气不足以息。或肾虚发热唾痰者。生脉散加归、 、生地。病后产后。一切疮疽溃后。气虚不能接续。及年高病久。正气耗散之人。虽有痰火。不可作有余治。误用耗气之药。祸不旋踵。须大剂生脉散为君。少佐陈皮。扶接元气为主。

少气 少气者。气少不足以言也。经曰。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又云。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又云。气虚者。言无常也。又云。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治法不离独参汤、生脉散、保元汤、异功散之类。

逆气 经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而息有音也。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是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患也微。

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若四磨汤、七气汤。皆治阳明之气逆。杏子汤、小青龙汤、越婢汤、苏子降气汤。皆治肺络之气逆。麻黄附子细辛汤、肾气丸、灵砂丹。皆治肾气之逆。

哮 哮证多属寒包热邪。所以遇寒即发。喉中水鸡声。有积痰在肺络中。必用吐法以提散之。

不可纯用寒凉。常须兼带辛散。小青龙汤探吐最妙。年高气弱人忌吐。凡喘未发时。以扶正气为主。既发时。以散邪为主。哮喘遇冷则发。其法有二。一属中外皆寒。温肺汤、钟乳丸、冷哮丸选用。并以三建膏护肺俞穴最妙。一属寒包热。越婢加半夏汤、麻黄定喘汤。表散其邪。平时用芦吸散亦妙。古人治寒包热邪。预于八九月未寒之时。用滚痰丸下其热痰。后至冬无热可包。则不发矣。丹方治冷哮痰喘。用胡椒四十九粒。入活虾蟆腹中。盐泥 存性。卧时。分三次醇酒服之。羸者凉分五七服。用之辄效。若有伏热者误用。喘逆倍剧。不可不辨。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

有应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遇浓味则发者。用莱菔子炒研一两。猪牙皂荚烧存性三钱。共为细末。姜汁调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沸汤或枳实汤下。名清金丹。消其食积。则肺胃自清。仍当薄滋味以清肺胃之气。伤咸冷冻饮料食而喘者。用白面二钱。砂糖二钱。饴糖饼化汁。捻作饼子。炉内炸熟。划出。加轻粉四钱。令患人食尽。吐出病根即愈。年幼体虚者。分三四次服之。盖咸哮肺胃受伤。白面、砂糖、胶饴甘温恋膈。使之留连病所。引领轻粉搜涤淤积之痰上涌。三涌三补。屡建奇功。补用五味异功稍加细辛服之。醋呛而嗽。甘草二两。中半劈开。用猪胆汁五枚。浸五日。火炙为末。蜜丸。茶清吞二钱。临卧服之。凡哮证见胸凸背驼者。此肺络败。为痼疾。不治。

飞畴治韩顺溪内子。患喘证月余。服破气宽胸豁痰清火等药。不效。发表利水亦不应。其疾转急。稍动则喘难休息。诊之。六脉细数。而面赤戴阳。用大剂六味地黄作汤。加青铅两许。一服而缓。二服而止。

卷四 诸呕逆门

噎膈

灵枢云。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虫为下膈。下膈者食 时乃出。

食饮入而还出。气壅膈上。谓之上膈。然有虚实之分。若实而气壅。则食无所容。虚而气塞。

则食不得化。皆令人食入即出也。至若食 时乃出。虫寒积聚而谓下膈。不过言膈证中有此一证耳。

然有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脾胃虚寒。多致食 时乃出者。岂非下膈之证乎。读者不可专以虫为下膈而胶执也。

素问云。三阳结谓之膈。

三阳结者。大肠小肠膀胱结热也。小肠结热。则血脉燥。大肠结热。则后不圊。膀胱结热。

则津液涸。三阳俱结。前后秘涩。下既不通。必反上逆。此所以噎食不下。从下而逆于上也。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

不通者。浊气在上。肾肝吸入之阴气。不得下而反在上也。病在于胃。故饮食不下。

膈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

此言噎膈皆起于郁结不舒。胃气不能敷布所致。张鸡峰所谓神思间病是也。

薛立斋曰。内膈呕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久而吐。食入反出。是无火也。若脾胃气虚而胸膈不利者。六君子加丁、沉二香壮脾土以生元气。若用辛热之剂而呕吐噎膈者。异功散加当归、川斛益土以抑阴火。胃火内膈而饮食不入者。四君子加酒炒芩、连清火养胃。若脾胃虚寒。

饮食不入。或食入反出者。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温中补脾。如过服润剂养血有伤于中州者。治法亦无越此。若内有实积。指迷七气汤。污血在胃者。局方七气汤加桃仁。与干漆同炒。去漆用之。

若误服耗气之药。血无所生。噎膈而大便燥结者。四君子加当归、芍药补脾生血。若火逆冲上。

食不得入者。四君子加山栀、川连清火养血。若痰饮阻滞而食不得入者。六君子加木香、山栀。

补脾化痰。若不慎房劳。不节浓味。不戒气怒者。不治。年高无血亦不治。噎而白沫大出。粪如羊矢。不治。胸腹嘈痛如刀割者。死期迫矣。

李士材云。噎膈反胃。总是血液枯槁。二证皆名为膈。内经总有三阳结谓之膈一语。洁古分吐证为三端。上焦吐者。皆从于气。食则暴吐。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或先吐而痛。或先痛而吐。

下焦吐者。皆从于寒。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大抵气血亏损。复因忧思悲恚。则脾胃受伤。血液渐耗。郁气生痰。痰则塞而不通。气则上而不下。如碍道路。饮食难进。噎塞所由成也。脾胃虚伤。营运失职。不能熟腐五谷。变化精微。食虽可入。良久复出。反胃所由成也。二者皆膈间受病。故通名为膈也。噎塞之吐。即洁古之上焦吐。反胃之吐。即下焦吐也。王太仆云。食不得入。

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无火也。噎膈大都属热。反胃大都属寒。然亦不可拘也。脉大有力。呕吐酸臭。当作热治。脉小无力。呕吐清水。当作寒医。

色之黄白而枯者为虚寒。红赤而泽者为实热。能合色脉。庶乎无误。此证之所以疑难者。方欲健脾理痰。恐燥剂有妨于津液。方欲养血生津。恐润剂有碍于中州。审其阴伤火旺者。当以养血为先。脾伤气虚者。当以温补为主。此皆虚实阴阳之辨。临证之权衡也。冬三月。阴气在外。阳气内藏。外助阳气。不得发汗。内消阳火。勿令泻泄。此固闭密之大要也。夏三月。阳气在外。阴气在内。噎病值此时。天助正气而锉其邪气。不治自愈。或不愈者。阴气热盛。正气不升耳。四君子汤送开关利膈丸。每饮食入胃。便吐涎沫如鸡子白。盖脾为涎。脾虚不能约束津液。故涎沫自出。非人参、白术、诃子、益智仁不能摄也。古人指噎膈为津液干枯。故水液可行。干物梗塞。

为槁在上焦。愚窃疑之。若果津枯。何以食才下咽。涎随上涌乎。故知膈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降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惟气逆。故水液不能居润下之常。随气逆从耳。若以津枯而用润下之剂。岂不反益其邪乎。宜六君子加减。挟寒脉迟细者。加肉桂、附子。挟热脉滑数者。加枳实、黄连。若噎而声不出者。加五味子、竹茹。喉中有一块。食物不下者。痰气也。加海石、诃子。膈间作痛。多是瘀血。归尾、桃仁、韭汁、童便。甚者加大黄微利之。千金方治胸中久寒。

呕逆气上。饮食不下。结气不消。用五噎丸。若饮食不得下。手足冷。上气咳逆。用五膈丸。血槁者。地黄、麦冬煎膏。入藕汁、人乳、童便、芦根汁、桃仁泥和匀。细细呷之。因火逆而噎。

梨汁、藕汁等分熬膏蜜收。不时噙热咽之。有痰。加竹沥。因七气致病。而中挟冷热食积。胃气不和而噎膈者。诸七气汤选用。食物下咽。屈曲自膈而下。梗塞作微痛。此污血在胃口也。用四物加韭汁、姜汁、竹沥、童便、驴尿、牛羊乳、蜂蜜煎膏润利之。后以代抵当丸下之。若火盛作嘈痛者忌姜汁。胃虚欲呕吐者忌韭汁。犯之必转剧。有冷积结滞者。用理中加川乌头、蜀椒、川连、巴豆霜、皂荚末蜜丸。凉水送下十五丸。暂服五七服。

后以四君子加黄 、橘红、砂仁调理。如大便燥结。不时进开关利膈丸二三十丸以微导之。丹方。

治噎膈吐逆不食。用啄木鸟。去毛熬膏。和骨捣烂。入麝香一钱。蜜收。瓷罐盛好。昼夜不时嗅之。嗅过即盖。勿令散气。以其性善入木。专泄肝郁。然在初起时。用之辄应。若病久元气槁竭。

虽服峻补。尚难为力。况外治乎。

〔诊〕脉紧而芤。紧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脉为阴结而迟。其人则噎。然多有至死脉不变者。以胃中痰饮湿热胶固。脉常和软。然细察之。必兼弦象也。

易思兰治一人膈满。其证胸胁胃脘饱闷。脐下空虚如饥不可忍。腰腿酸疼。坐立战摇。大便燥结。每日进清粥一二钟。食下即呕酸吐水。服药二年不效。诊之。左右寸关俱沉大有力。两尺自浮至沉。三候俱紧。按之摇摆之状。此气膈病也。须开导其上。滋补其下。兼而行之。遂与越鞠去山栀。加连翘、桔梗、木香。侵晨令服八味丸百粒。服至半月。动履如常。

喻嘉言治一妇。病膈二十余日。饮粒全不入口。尺脉已绝不至。询其二便。自病起至今。从未一通。一味痰沫上涌。 待尽。诊得上部有脉。下部无脉。是吐则未必死也。但得天气下降。

则地道自通。然妇人尺脉全无。莫可验其受孕。万一伤之。呼吸立断。用六君子加旋复花。煎调赤石脂末。服下呕即稍定。三日后渐渐不呕。又三日后粥饮渐加。举家欣快。但病者全不大便。

刻刻以通利为嘱。曰。脏气久结。食饮入胃不多。积之既久。自然通透。若以归、地润肠。恐滞膈而作呕。硝、黄通肠。恐伤胎而殒命。姑弗其请。坚持三五日。气下肠通。腹中之孕。果渐形着。而病全瘳矣。

又治一人患膈气。粒米不入。始吐清水。次吐绿水。次吐黑水。次吐臭水。呼吸将绝。一昼夜先服理中汤六剂。不令其绝。来早转方。一剂而安。金匮有云。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吾于此病分别用之者有二道。一者以黑水为胃底之水。此水且出。则胃中之津久已不存。不敢用半夏以燥其胃也。一者以将绝之气止存一系。以代赭坠之。恐其立断。必先以理中分理阴阳。

使气易于降下。然后代赭得以建奇奏绩。乃用旋复花一味煎汤。调代赭石末二匙与之。才入口。

即觉其转入丹田矣。但困倦之极。服补药二十剂。将息二月而愈。

李士材治张孟端夫人。忧愤交乘。食下辄噎。胸中隐隐痛。阳脉滑而阴脉搏。痰血互凝之象。

以二陈汤加归尾、桃仁。郁金、五灵脂。四剂未效。因思人参与五灵脂同用。善于浚血。即以前剂入人参三钱。倍用五灵脂。再剂血从大便而出。十剂噎止。弥月而愈。

又治金元之之内患噎。胸腹奇痛。经阻。医认瘀血。察其脉细为气衰。沉为寒痼。况自下及上。处处皆痛。明非血矣。用参、 、白术、木香、姜、桂。煎成。和醇酒进之。甫入口便快。

服理中汤半月而痛止。

石顽治朱彦真酒膈。呕逆不食。每日惟痛饮热酒一二觥。少顷即作酸呕出。膈间大痛。杂治经年不效。良由平昔好饮热酒所致。此即丹溪所谓好饮热酒。死血留胃口之候。授以人参散。方用人参一两。煎成。加麝香半分。冰片三厘。三剂便能进食。盖麝片善散胃口之痰与瘀血耳。十剂后改服柏子仁汤。半月而安。二方出自云岐。人多未知。每以予为尚异。何可为之辨耶。

又治沈 蕃。平昔大便燥结。近患噎膈。不能安谷者月余。虽素禀丰腴。近来面色皎白。大非往昔。时方谷雨。正此证危殆之际。始求治于石顽。诊得六脉沉涩。按久则衰。幸举指即应。为疏六君子汤。下一味狗宝作散调服。甫十剂而呕止食进。再十剂而谷肉渐安。更十剂起居如故。惟是大便尚觉艰难。乃以六味丸去泽泻。加归、芍、首乌作汤。服至月余。便溺自如。秋深更服八味丸三月而康。大抵噎膈之人。体肥痰逆者可治。枯 津衰者多不可治。同时有同道王公峻患此。禀气病气。与沈相类。误信方士。专力委之而致不起。顾人月亦患此证。自谓脉急不当用参。日服仙人对坐草而毙。

郭孝闻八月间噎食艰进。六脉弦劲搏指。延至来春三月告殂。然瘦人间有可疗者。昔秦伯源噎膈呕逆。而形神枯槁。神志郁抑。且不能胜汤药之费。予门人邹恒友。令其用啄木鸟入麝熬膏。时嗅其气以通其结。内服逍遥散加香、砂以散其郁。不数剂所患顿除。厥后海货行陈君用噎膈。亦用此法而愈。两君至今色力尚强。又一农人。噎膈不食。时呕清涎如赤豆沙水。此属血淤于内可知。庸师不审。误用消克破气药。而致绝粒不食。殆所必至。其邻叟怜其贫 。乃述其病苦。求救于予。遥拟一方。用桂苓饮加当归、桃仁、丹皮、牛膝。用熬枯黑糖。和 虫浆调服。下溏黑如污泥者甚多。当知农人戮力受伤。血郁于内而致呕逆。但当攻其积血。呕逆自已。孰谓治病不求其本。而可轻议其药哉。

卷四 诸呕逆门

反胃

金匮云。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

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凡脉阳盛则数。阴盛则迟。其人阳气既微。何得脉反数。脉既数。何得胃反冷。此不可不求其故也。盖脉之数。由于误用辛温发散而遗客热。胃之冷。由于阳气不足而生内寒。医不达权通变。见其脉数。反以寒剂泻其无辜。致上下之阳俱损。其脉遂从阴而变为弦也。上之阳不足。日中以前。所食亦不消化。下之阳不足。日暮以后。阳亦不入于阴。而糟粕不输于大小肠。从口入者。惟有从口出而已。故曰胃气无余。言胃中之阳气。所存无几。所以反胃而朝食暮吐也。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上条以汗下之故。而致病脉若此。此条以上焦营卫不逮。亦致反胃之证。故不复叙。唯言脉之阴阳本象。今微而数。微乃失阳之象。数乃失阴之体。奚止客热而已。胸中者。营卫之海。营卫虚。不统于胸中。故胸中冷矣。夫营卫之气。出入脏腑。健运周身。本生于谷。复消磨其谷。

营卫非谷不充。谷非营卫不化。所以胸中冷者。亦必致胃不纳谷也。虽然。当以正气不足论之。

若以热治寒。不惟反助客热。且复耗其气。损其阴矣。世人治是病。非丁、附则姜、桂。孰知正气为何如哉。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脾气运动。则脉不涩。胃气坚固。则脉不浮。今脉浮是胃气虚不能腐熟水谷。脉涩是脾血伤不能消磨水谷。所以阳时食入阴时反出。阴时食入阳时反出。盖两虚不相参合。故莫由转输。下入大小肠也。河间谓趺阳脉紧。内燥盛而中气衰。故为难治。可见浮脉病成。必变紧脉也。况紧而见涩。明是亡血之象。上脘亡血。膈间干涩。食不得入。

下脘亡血。必并大小肠皆枯。食不得下。故难治也。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谷入于胃。长气于阳。脉道乃行。今胃不安于谷而成呕。呕则阴气不资于脉。故脉弱。弱则阳气虚不能充于内外。下焦虚。则小便自利。上焦虚。则浊气上升。逼迫其浮阳于外。外虽假热。

内实真寒。证成厥逆。顷刻决离而不返矣。治之诚难。非四逆汤不能挽回也。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诸呕吐。谷不得下。指暴病呕吐而言。故以半夏、生姜涤除胃中痰饮。水谷自无阻碍矣。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胃反呕吐。为脾胃气虚而饮积。故用半夏之燥湿。即兼人参以补胃气也。蜜者性滞滋湿。用之何哉。以胃之上脘燥。故食难入。虽食亦不得下中脘。用之以润胃燥。扬之水者。佐蜜以润上脘之燥也。

胃反吐而渴。欲欲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胃反吐。津液竭而渴也。欲饮水以润之。无小便不利而用泽泻。何哉。观外台以此治消渴脉绝。胃反呕食。则知水虽入而不散于脉。脉之阴体绝矣。泽泻者。不惟利膀胱之溺。亦能引桂、姜之辛入膀胱。行布水精于五经。故凡渴欲饮水者。多用行水之剂。岂独防其水停而已哉。正欲行水布散经脉。滋润表里。解其热郁耳。茯苓之淡行其上。泽泻之咸行其下。白术、甘草之甘布其中。桂、姜之辛开其道。通其气。导其水。以令四布而和营卫也。

反胃系真火式微。胃寒脾弱不能消谷。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两时而吐。或积至一日一夜。腹中胀闷。不可忍而复吐。虽曰脾胃虚寒。然致病之由。必有积滞于内。千金治反胃初起。

用金匮茯苓泽泻汤。去白术换干姜。加人参、橘皮、大黄、青竹茹。得利。去大黄。为胃虚反食。

下喉便吐之主方。若吐出原物。酸臭不化。此饮食入胃。既抵胃之下脘。复返而出也。宜理中汤为主。甚则加丁、附、川连。若脉数而邪热不杀谷。乃火性上炎。多升少降。应与异功散加沉香、川连、归、芍、生地。食物之后。冷涎不已。随即反出。或心腹觉疼。藿香安胃散。或六君子加丁者、藿香。咽喉阻塞。胸膈满闷。暂用香、砂、枳、朴以开其结滞。然破气药过多。中气因而不运。异功散加香、砂使气旺自能运化。气滞痞塞实痛。平胃散加藿香、砂仁。胃虚中气不运而噎塞者。四君子加黄 、橘红、砂仁。反胃而渴欲饮水。金匮茯苓泽泻汤。千金去白术、生姜加半夏。小便不利。桂苓丸加半夏、泽泻、甘草、生姜作汤服。虚人反胃多渴。七味白术散。反胃食入一日半日。吐出如故。乃胃气虚弱而有痰。不能消化。随气逆上也。二陈加丁香、藿香、鸡内金。虚。加白术、炮姜。大便燥结。久闭不通。似属血热。不可顿攻。止可清热润燥。小制汤丸。渐次加之。关扃自透。开关利膈丸。然服通利之剂过多。血液耗竭。转加闭结者。宜用人参固本丸料煎膏。时时服之。胃反上气。食即吐出。属热者。千金用芦根、茆根等分煎服。不应。

加竹茹、生姜。反胃倦怠无力。垂死者。以人参一二两浓煎。加姜汁顿服。属寒者。加桂附少许。

下焦虚寒。不能生土。食久反出。用附子一枚。切去尖上一片。镂成一孔。入丁香四十九粒。仍将切下者掩上扎定。捣取生姜自然汁煮熟焙干为末。每用一匙置舌上。徐徐以津唾送下。若烦渴则频与糜粥。忌油腻生冷。此孙兆秘传。累效。虚甚者。加人参一两驾驭之。郁悒失意人。或孤寡。初起自当舒郁。逍遥散。久之必兼补养。归脾汤。命门火衰。不能生土。食久反出。其脉沉迟。八味丸加丁、沉。间进黑锡丹。精衰不能蒸腾于上。咽喉闭塞。水谷艰进。强食则吐者。六味丸加肉桂、五味。不应。加沉香、砂仁。有阳虚不能统运。

呕逆便秘。用人参、大黄、附子攻之即通。然真气竭者。终不可救。瘀血在膈。阻滞气道而成者。

代抵当丸作芥子大。服二钱。去枕仰卧。细细咽之。但饮热汤及椒、姜辄呃者。即瘀血也。反胃而胸中嘈杂不宁。或作或止。其人懊 。面上有白点者。作虫积治之。丹方。治噎膈反胃。用虎酥炙为末。每服二钱。独参汤送下。或猫胞一具。炙脆为末。稍加脑、麝。陈酒服之。虎啖生人。猫食生鼠。其性则一。故可代用。若胃中寒痰。不能纳食者。狗宝为末。每服五七分至一钱。陈酒服之。以上三方。轻者一服。重者三服。剧者不过七服。后以理中、四君、八味等调之。

又方。用陈香橼一枚。去瓤。入生姜汁拌生附子末一两。外以姜滓。湿纸裹煨。 透焙燥为末。

每服五七分至一钱。浓煎独参汤服之。此孙兆变法也。反胃初愈。切不可与粥饮。每日与独参汤。少加炒陈米。不时煎服。旬日后方可小试稀糜。往往即食饭者。多致复病而危。凡反胃而致大吐白沫如鸡子清者。是肺胃俱虚。矢如羊粪。则大肠血槁。即大补气血。终亦必亡而已。

〔诊〕胃反脉数无力为血虚。脉缓无力为气虚。数而有力为有热。数而滑疾为有痰。紧而滑者。

寒饮上逆。小弱而涩。血虚胃反。寸紧尺涩。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吐止者为下之。故不能食。

设言未止者。此为胃反。故脉微涩。滑伯仁治一妇反胃。每隔夜食。至明晚皆吐出不消。其脉沉而弱。他医以暖胃药罔效。滑迟疑未决。一日读东垣书。谓反胃有三。气积寒也。上焦吐者从于气。中焦吐者从于积。下焦吐者从于寒。脉沉而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溲利。大便秘。为下焦吐也。法当通其秘。温其寒。复以中焦药和之。滑得此说。遂以萸、茴、丁、桂、半夏。二十余剂而安。所谓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也。

石顽治汤伯干子。年及三旬。患呕吐经年。每食后半日许。吐出原物。全不秽腐。大便二三日一行。仍不燥结。渴不喜饮。小便时白时黄。屡用六君子、附子理中、六味丸。皆罔效。日滨于危。逮后延余诊之。其两关尺弦细而沉。两寸皆涩而大。此肾脏真阳大亏。不能温养脾土之故。

遂以崔氏八味丸与之。或谓附子已经服过二枚。六味亦曾服过。恐八味亦未能克效也。余曰不然。

此证本属肾虚。反以姜、附、白术伐其肾水。转耗真阴。至于六味。虽曰补肾。而阴药性滞。无阳则阴无以生。必于水中补火。斯为合法。服之。不终剂而愈。

卷四 诸呕逆门

呕吐哕

(干呕 漏气 走哺 呕苦 中酸 吐酸 呕水 吐沫 吐蛔)

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皆属于热。(胃热则呕。)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人之哕者。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病深者其声哕。

金匮云。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欲吐者。阴邪在上也。若下之。不惟逆其阳气。反伤无故之阴。变害莫测。岂独反胃而已。

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用是方。治食谷欲呕之阳明证。以中焦有寒也。茱萸能治内寒。降逆气。人参补中益阳。大枣缓脾。生姜发胃气。且散逆止呕。逆气降。胃之阳行。则胸满消矣。此脾藏阴盛逆胃。与夫肝肾下焦之寒上逆于中焦而致者。即用以治之。故干呕吐涎沫头痛。亦不出是方也。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是证由阴阳不分。塞而不通。留结心下为痞。于是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为呕。下走为肠鸣。

故用是汤分解阴阳。水升火降。则留者散。虚者实也。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呕而思水者。水饮逆于胸中也。故用猪苓之味淡。从膈上渗其所积之饮。更以白术利水生津。

使水精四布。而呕自除矣。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呕而发热。邪在半表半里。逆攻而上也。虽非伤寒之邪。而病势则一。故即以小柴胡汤和之。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胃素有热。食复入之。两热相冲。不得停留。用大黄下热。甘草和胃。按仲景既云。欲吐者不可下。又用大黄甘草汤。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吐者。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逆之使下。

则必愦乱而益甚。既吐矣。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当逆折之。使其下行。故用大黄。丹溪云。凡病吐者。切不可下。近于困矣。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汗出即愈。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是方即大青龙汤。无桂枝有文蛤。大青龙主发散风寒两感。今是证初不言外邪。而用取汗。

何哉。盖因阳明经中有实热。所以贪饮。故用麻黄、杏仁开发腠理。甘草、姜、枣调和营卫。石膏解利郁热。文蛤直入少阴。散水止渴。为太阳少阴二经散邪涤饮之圣药。故又主微风脉紧头痛之疾。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干呕而哕。手足厥逆。乃胃中阳气。为痰饮阻塞。不得流布四末。故用橘皮、生姜之辛以开痰利气也。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中焦气虚。则下焦之风木得以上乘。谷气因之不宣。变为哕逆。用橘皮升降中气。人参、甘草补益中焦。生姜、大枣宣散逆气。竹茹以降胆木之风热耳。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汤主之。

干呕吐逆吐涎沫者。由客邪逆于肝脾。寒主收引。津液不化。遂聚为涎沫。用半夏。干姜之辛温中燥湿。浆水之酸收而行之。以下其逆也。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徐忠可云。此论蛔病之不因寒者也。故其证独心痛吐涎。而不吐蛔。然其痛发作有时。谓不恒吐也。则与虚寒之绵绵而痛者远矣。毒药不止。则必治气治血攻寒逐积之药。俱不应矣。故以甘草粉蜜主之。白粉杀虫。蜜与甘草。既以和胃。又以诱虫也。

呕吐哕。皆属于胃。但有气血多少之异。呕属阳明。多血多气。故有声有物。气血俱病也。

气逆者散之。所以生姜为主。吐属太阳。多血少气。故有物无声。乃血病也。以橘红主之。哕属少阳。多气少血。故有声无物。乃气病也。以半夏主之。三者皆因脾虚。或寒气客胃。饮食所伤。

致上逆而食不得下也。

治呕吐。以二陈汤为主。如气滞者。加白豆蔻、砂仁。热吐。加黄连。冷涎吐。加丁香。气升呕。加沉香。气不和。加木香。入姜汁少许。食顷即吐者。半夏、生姜煎服。食入即呕。橘皮、生姜煎服。食已则吐。橘皮、半夏、生姜煎服。食久而吐为反胃。脉沉无力。理中汤。或三物大建中汤去干姜。加白术、桂心、橘皮。脉滑而实。旦食暮吐。暮食朝吐。此下焦实。半夏、大黄等分为末。姜汁和丸。微利之。呕吐谷不得下。小半夏汤。逆气心中烦闷。气满呕吐。千金半夏汤。即金匮小半夏汤加桂心。少气。加甘草。夫半夏、生姜之辛。但治上焦气壅表实。若胃虚者。

惟宜益胃。推扬谷气而已。忌用辛泻。故服小半夏汤不愈者。服大半夏汤立愈。久寒胸膈逆满不能食。吴茱萸汤加桂心、半夏、甘草、小麦。酒煎服。寒吐者。喜热恶寒。肢冷。脉细而滑。用理中汤加枳实。或二陈加丁香、炮姜。并须微温与服。热吐者。喜冷恶热。烦渴小便赤涩。脉洪而数。二陈加栀、连、竹茹、枇杷叶、葛根、姜汁、芦根汁。怒中饮食呕吐。胸满膈胀。关格不通。二陈加青皮、木香。未效。丁、沉、木香、砂仁、浓朴、神曲。更不效。有瘀血也。当从蓄血例治。中脘素有痰积。遇寒即发。俗名冷涎泛。宜丁香、豆蔻、砂仁、干姜、陈皮、半夏、生姜、白芥子。呕痰而致厥者。乃寒痰逆闷。谓之痰厥。姜附汤加术、半、细辛。痰满胸喉。粥药到口即吐。先用生姜汤下黑锡丹以镇坠之。候药可进。则以二陈加枳、术、砂仁、浓朴、姜汁。

虚。加人参。有一等肝火逆证。亦呕而不食。但所呕者。或酸水。或苦水。或青蓝水。惟大小便不秘。亦能作心痛。此是火郁木郁之候。木郁达之。火郁发之。须用萸、连浓煎。细细呷之。再服逍遥散。脾胃本虚。机关不利。不能运化。

而水到咽管辄便呕出者。六君子加砂仁、炮姜。使中央之枢轴转。机关利。自不呕矣。丹溪云。

凡呕家禁服栝蒌实、桃仁、莱菔子、山栀。一切有油之物。皆犯胃作吐。凡药中带香药。行散方效。

哕者。胃中虚冷。或停水饮之故。胃虚宜温胃。理中为主。停水。宜橘皮半夏汤。小便不利。

加桂心、茯苓。胃虚不食。加人参。肺胃有水。喘咳上气。小青龙加减。亦有失于攻下。胃中实热而哕者。证必腹满。仲景云。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承气汤、猪苓汤是也。哕逆属虚热。橘皮竹茹汤。哕而虚寒。橘皮干姜汤。寒甚。去通草。加丁香、附子。寒热错杂者。去甘草。加丁香、柿蒂。伤寒后胃热呕哕。千金通草橘皮汤。伤寒后呕哕反胃。干呕食不下。千金芦根饮子。春夏时行伤寒。寒伤于胃。胃冷变 者。千金用橘皮、桂心、葛根各二两。

白茅根一升。水煎服。有热。去桂心。哕声频密相连为实。攻热为主。若半时哕一声者为虚。温补为主。如腹满不尿。脉散头汗。目瞪而哕者。死在旦夕。

千金云。凡服汤呕逆不入腹者。先以甘草一两水煎服之。得吐。消息定。然后服余汤。便不吐也。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诊〕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脉阳紧阴数为吐。阳浮而数亦吐。寸紧尺涩。胸满而吐。寸口脉数者吐。紧而涩者难治。紧而滑者吐逆。脉弱而呕。小便复利。身有微热。

见厥者难治。病患欲呕吐者。不可下之。呕吐大痛。吐出色如青菜色者危。

干呕 干呕者。有声无痰。然不似哕声之浊恶而长也。宜橘红煎汤。入姜汁、白蜜少许。细细呷之。胃虚。加人参。胃寒。加炮姜。胃虚浊气上逆。吴茱萸汤。干呕发热者。黄芩汤。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漏气 身背热。肘臂牵痛。其气不续。膈间厌闷。食入则先呕而后泻。名曰漏气。此风热闭其腠理。上焦之气。 悍滑疾。遇开即出。经气失道。邪气内着。故有此证。千金麦冬理中汤主之。肥盛多痰者。泽泻汤主之。

走哺 下焦实热。其气内结。不下泌糟粕。而淤浊反蒸于胃。故二便不通。气逆不续。呕逆不禁。名曰走哺。人参汤主之。食已暴吐。脉浮而洪。此上焦火逆也。宜橘、半、枳、桔、浓朴、槟榔、茯苓、白术。气降则火自清。吐渐止。乃以人参、芍药补之。下闭上呕。亦因火在上焦。

宜枳、桔、陈皮、浓朴、槟榔、大黄、木香微利之。

呕苦 邪在胆经。木善上乘于胃。吐则逆而胆汁上溢。所以呕苦也。宜吴茱萸、黄连、茯苓、泽泻、生姜。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小柴胡汤。胃气逆则呕苦。吴茱萸汤。

中酸 湿热郁积于肝。肝火逆上。伏于肺胃之间。饮食入胃。被湿郁遏。不得传化。故作中酸。所谓曲直作酸是也。佐金丸。薛立斋云。吞酸嗳腐。多属脾虚木旺。证多面色痿黄。胸膈不利举。世好用清气化痰之药。多致大便不实。食少体倦而危。当用六君子加炮姜、木香、吴茱萸。

脾肾俱虚。六君子加肉豆蔻、补骨脂。中气虚弱者。理中汤加吴茱萸。郁火。连理汤。不应。补中益气加木香、炮姜。送佐金丸。中气虚寒。必加附子。或附子理中汤。无有不愈。凡中酸不宜食粘滑油腻者。谓气不通畅也。宜食疏淡诸物。使气通利。

吐酸 内经以诸呕吐酸。皆属于热。东垣又以为寒者。何也。若胃中湿气郁而成积。则湿中生热。从木化而为吐酸。久而不化。肝木日肆。胃土日衰。当平肝扶胃。逍遥散服佐金丸。若宿食滞于中脘。平胃散加白豆蔻、藿香、砂仁、神曲。

呕水 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气虚。四君子去甘草。加枳、橘、生姜。

不应。六君子换赤茯苓。用伏龙肝煮汤。澄清代水煎药。

吐沫 胃中虚寒不能约束津液。故吐涎沫。宜六君子加益智、生姜。或理中汤加益智以收摄之。

吐蛔(音回) 吐蛔有寒有热。有寒热交错。寒则手足厥逆。吐出之蛔色淡白者。理中汤加乌梅、黄连、蜀椒。甚则蛔死而形扁者危矣。热则蛔色赤而多。且跳动不已。安蛔丸主之。寒热交错。则病者静而复时烦。得食而呕。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乌梅丸主之。大抵吐蛔。寒热交错者多。方中都用川椒、黄连、乌梅之类。盖蛔闻酸则静。得苦则安。遇辣则伏而不动也。

若误服消克及攻虫诸药。不应。甘草粉蜜汤主之。

石顽曰。夫病有不见经论之异证。则其治亦必有不由绳墨之异法。如王御九仲君。因惊恐受病。时方晚 。即兀兀欲吐而不得出。遂绝粒不食。而起居自如。半月以来。医祷不灵。举家无措。向后醇酒膏粱。略无阴碍。惟是谷气毫不可犯。犯之辄呕。吴中名师从未有一识其为何病者。

然各逞臆见。补泻杂陈。丹方迭进。牛黄、狗宝、虎 、猫胞。总无交涉。两三月来。湿面亦得相安。但完谷一试。虽极糜烂。立时返出。延及八月。莫可谁何。偶遇一人谓言。此病非药可除。

合用生鹅血。乘热饮之。一服便安。此虽未见于方书。揆之于理。谅无妨碍。一阳之夜。遂宰一鹅。取血热饮。下咽 有声。忍之再三。少顷呕出瘀血升许。中有血块数枚。是夜小试稀糜。竟不吐出。其后渐能用饭。从少至多。无藉汤药而安。常思此病之不可解者。胃既不安稼涩。何反胜任血肉之味。今饮鹅血。呕出宿瘀顿愈。因考本草言。鹅性凉。利五脏。千金方云。射工毒虫。鹅能食之。可知其有祛风杀虫。解毒散血之功也。今用其血以开其结。确有至理。逆推受病之源。原因惊恐所致。惊则气乱。载血上逆。而兀兀欲吐。若彼时吐出。却无菀积于中。胃气阻逆之患矣。胃气阻逆。谷神得不困惫乎。其血肉可啖者。正赖脂膏。以攸利脏腑之气也。然脏腑之气。非谷不安。而安谷全赖乎血。血者。神气也。故取善消谷气之血。乘其生气未离。是可直透关钥引领宿积之瘀。一涌而胸次荡然。虽属寻常食品。而凉利五脏之功。洵不寻常。先是有人患此。绝粒三载。得此顿愈。其后中翰金淳还公郎。太史韩慕庐东坦。咸赖此霍然。远近相传。凡噎膈呕逆。用之辄效。当知噎膈呕逆。虽属胃中血枯。若中无瘀结。何致捍格不入。故取同气相感之力。一涌而荡散无余。真补中寓泻之良法。

详鹅血可以激发胃中宿滞。则生鸭血未为不可。生黄牛血亦未为不可。总取以血攻血。而无峻攻伤胃之虞。昔乔三余治一总戎。患噎膈。百药不应。乔以法激之。呕出瘀积数升而安。喻嘉言治一血虫。用法激之上涌。然后用药。法皆秘而不宣。由是类推。可以默识其旨。此与劳伤吐血之日宰鸭血。冲热酒服。同源异 。深得肘后经奥旨。足补夏子益奇方之未逮。

虞恒德治一中年妇。产后伤食。致脾虚不纳谷。四十余日。闻谷气则恶心。闻药气则呕逆。

用异功散加藿香、砂仁、神曲、陈仓米。先以顺流水煎沸。调伏龙肝。搅浑澄清取二盏。加姜、枣煎服。遂不吐。别以陈仓米煎汤。时时咽之。服前药二三剂渐安。

薛立斋治一妇。年三十余。忽不进饮食。日饮清茶三五碗。少用水果。经三年矣。经水过期而少。此思虚伤脾。脾气郁结所致。用归脾汤加吴茱萸。不数剂而饮食如故。

又治一妇。因肝脾郁滞。而不饮食二年。面部微黄浮肿。仍能步履。但肢体倦怠。肝脾二脉浮弦。按之微而结滞。用六君子加吴茱萸。下痰积甚多。饮食顿进。形体始瘦。卧床月余。仍以六君子加减。调理而安。

周慎斋治一人。饮食如常。每遇子时即吐。大便秘。询其人必有苦虑忧思。脾气郁结。故幽门不通。宜扶脾开窍为主。用人参、白术以苍术拌炒、茯苓各一钱。炙甘草五分。附子煮乌药三分。水煎服愈。

石顽疗吴江署篆张公。年壮体丰。恒有呕逆痰涎之恙。六脉每带濡滑。惟二陈加枳、术、石斛辈。服之应手。良由政务繁冗。心力俱劳所致耳。

卷四 诸呕逆门

霍乱(干霍乱、吐利)

经云。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行。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肠胃。则为霍乱。厥气上逆则霍乱。

伤寒吐利。由邪气所伤。霍乱吐利。由饮食所伤。其有兼伤寒之邪。内外不和。加之头痛发热而吐利者。是伤寒霍乱也。原仲景之意。岂非在饮食。如为是病。彼以寒邪传入下焦。胃气因之不和。阴阳痞膈者。安得不有以致之乎。不然。何以用理中、四逆治之耶。此病多发于夏秋之交。在寒月亦间有之。昔人云。多由伏暑所致。然亦未必皆尔。大抵湿土为风木所克则为是证。

故呕吐泻泄者。湿土之变也。转筋者。风木之变也。合诸论而求之始为活法。然多有郁结伤脾。

饮食停滞。一时停塞。气不升降而然。夏月霍乱吐泻作渴。胃苓汤加半夏、藿香。面赤口干。加炒川连。春夏秋三时。饮食后触冒暴寒成此证者。藿香正气散。若吐利转筋。为风木行脾。平胃散加木瓜。夏秋感冒。吐泻霍乱。六和汤为要药。身热烦渴。气粗喘闷。或吐泻厥逆躁扰者。此伤暑霍乱。宜香薷饮沉冷服。甚则手足厥逆少气。唇面爪甲皆青。六脉俱伏。而吐出酸秽。泻下臭恶。便溺黄赤者。

此火伏于厥阴也。为热极似阴之候。急作地浆。煎竹叶石膏汤。误作寒治必死。夏秋霍乱。多食冷水瓜果所致。宜木香、藿香、陈皮、浓朴、苏叶、生姜。四肢重着。骨节烦疼。此兼湿也。二术、二苓、浓朴、陈皮、泽泻。七情郁结。宜乌药、香附、木香、浓朴、枳壳、陈皮、紫苏。夏秋之交。伤暑霍乱。大忌术、附、姜、桂种种燥热之药。误服必死。凡夏秋霍乱。有一毫口渴。

即是伏热。不可用温理脾胃药。如燥渴小便不利。五苓散为主。本方中肉桂亦宜酌用。惟泄泻不渴。二便清利。不甚臭秽者。方可用理中温之。吐泻不止。元气耗散。病势危笃。或水粒不入。

或口渴喜冷。或恶寒战栗。手足逆冷。或发热烦躁。揭去衣被。此内虚阴盛。不可以其喜冷去被为热。宜理中汤。甚则四逆汤。加食盐少许。若暴泻如水。周身汗出尽冷。脉弱不能言语。急投浆水散。并须冷服。若冒暑伏热。腹痛作泻。或利或呕者。木瓜、吴茱萸。食盐同炒。煎汤温服。

胎前产后霍乱。另详本门。凡霍乱新定。周时内慎勿便与谷气。多致杀人。以胃气反逆。不能平复也。如吐泻已多。元气耗极。审无邪者。方与米饮补养。举世治霍乱吐利。不问虚实寒热。概用藿香正气。不知此方专主胃气不和。阴阳错乱。或夏秋寒热交加。饮食冷热并进。及水土不伏之吐利霍乱。固为合剂。如见厥逆冷汗。虚烦喘哕。面赤戴阳。脉来虚微。弦细无力。此脾肾俱虚。火衰不能生土。虚阳失守之候。在严冬见之。尤为最剧。猛进理中、四逆。尚恐不救。况堪从事藿香正气等耗气之剂乎。

〔诊〕脉伏或微涩者霍乱。脉长为阳明本病。霍乱脉洪大吉。虚微迟细兼喘者凶。气口脉滑。乃膈间有宿食。虽吐犹当以盐汤探吐之。吐尽。用和中药。凡吐泻脉见结促代伏。皆不可便断为死。霍乱之后。阳气已脱。或遗尿不知。或气怯不语。或膏汗如珠。如躁欲入水。或四肢不收。舌卷囊缩。皆为死候。

干霍乱 心腹胀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烦躁闷乱。俗名搅肠痧。此土郁不能发泄。火热内炽。阴阳不交之故。或问方论皆言宿食与寒气相搏。何以独指为火耶。曰。昏乱躁闷。非诸躁狂越之属火者乎。每致急死。非暴病暴死之属火者乎。但攻之太过则脾愈虚。温之太过则火愈炽。

寒之太过则反捍格。须反佐以治。然后火可散耳。古法有盐煎童便。非但用之降火。且兼取其行血。不可废也。一法。以盐汤探吐。并用盐填脐中。以艾灸二七壮屡效。

吐利 吐利者。言呕吐而利是也。上吐下利。烦扰躁乱。乃谓之霍乱。与但称吐利者有异。

盖暴于旦夕者为霍乱。可延至数日者为吐利耳。有吐泻及痢疾。进汤药太骤。以致呕逆。二陈加豆蔻、砂仁。甚则加沉香。有热。加姜汁炒川连。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上吐下泻不止。当渴而反不渴。脉微细而弱者。理中汤。或渴不能饮。脉细数。连理汤。夏月泄泻。或呕吐。

生姜汁调天水散。有痰积泄利不止。甚则呕而欲吐。利下不能饮食。由风痰羁绊脾胃之间。导痰汤加羌、防。泻属脾。宜升胃。补中益气汤。吐属胃。宜醒脾。六君子加香、砂。吐泻并作。宜升胃醒脾。二汤各半和服。

卷四 诸呕逆门

关格

灵枢云。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营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营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营。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阴阳易位。病名关格。多不可治。若邪气留着而致者。犹可治之。舌上苔白而水浆不下曰格。

格则吐逆。热在丹田。小便不过曰关。关则不得小便。必用吐以提其气之捍格。不必在出痰也。

盐汤探吐。并以牙皂汤浴其小腹及阴。或以盐熨脐中俱妙。有痰宜吐者。二陈汤探吐之。吐中便有升降。有中气虚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先以四君子换参芦探吐。后用人参散、柏子仁汤调理。

脉沉细。手足厥冷者。既济丸。劳役后气虚不运者。补中益气汤加木香、槟榔。心脾疼后。小便不通。皆是痰隔于中焦。气滞于下焦。二陈加木通、枳壳。服后探吐之。寒在上。热在下。黄连汤。桂枝易肉桂。热在上。寒在下。生料八味丸。加牛膝、车前。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石顽曰。按内经所言。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是以阳经取决于人迎。阴经取决于寸口也。越人云。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仲景亦谓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皆以阳分取决于寸口。阴分取决于尺内也。所以难经又言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仲景又有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则知关格之脉证不一也。而马仲化释内经谓关格之义。非隔食癃闭之证。

而张介宾类经。直将越人仲景之言。一概非之。独执人迎在颈。为阳明之表脉。遂诋东垣丹溪。

皆仍叔和脉经。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谬。呜呼。内经固为圣经。确宜遵从。而越人仲景之书。

未常不为圣经也。盖人迎气口。所以分表里之阴阳。寸口尺内。所以分上下之阴阳也。人一身表里上下之气化。皆肺所司。血脉皆心所主。故凡气血之盛衰。靡不变见于气口。气口实为肺经之一脉。不过分其部位。以候他脏之气耳。即如仲景所指。趺阳少阴虽主于足。然未尝不于关尺推之。则内经所言人迎气口。候之左右。亦无不可也。医道贵乎圆通。若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故释内经之关格。但当言是表里阴阳否绝之候。不当与上吐下闭之关格混同立论则可。若言上吐下闭。当称隔食癃闭。不得名为关格则不可。或言关格之证。其脉未必皆然则可。若言关格之脉。必无在尺在寸之分则不可。试观仲景趺阳脉伏而涩。亦主关格。又有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等例。其义自明。

卷四 诸呕逆门

呃逆(噫气、诸逆冲上)

刘宗浓曰。呃逆有虚有实。有火有痰有水气。不可专作寒论。盖伤寒发汗吐下后。与泻利日久。及大病后。妇人产后有此证。皆属脾胃大虚。若因痰水停积心下。或因暴怒气逆痰厥。或伤寒热病失下。则皆属热也。夫水性润下。火性炎上。今其气自下冲上。非火而何。大抵治法。虚则补之。虚中须分寒热。如因汗吐下后。误服寒凉过多。当温补之。如脾胃阴虚。火逆上冲。当平补之。挟热者。当凉补之。若实者。如伤寒失下。地道不通。因而呃逆。当寒下之。如痰饮停蓄。或暴怒气逆痰厥。此等必形气俱实。别无恶候。随其邪之所在。涌之泄之。清之利之。胃虚木挟相火。直冲清道而上者。异功散加肉桂。甚则加黄柏、附子。送六味丸。吐利后。胃气虚寒者。理中汤加附子、丁香、柿蒂。吐利后。胃虚热者。橘皮竹茹汤。呃逆呕吐多者。属胃虚有痰。

半夏、茯苓、生姜。兼食结痰积则膈间饱闷。枳、术、半夏、生姜。平人饮热汤及食椒、姜即呃者。此胃中有寒痰死血也。死血。用韭汁、童便下越曲丸。虚人、用理中汤加蓬术、桃仁。痰。

加茯苓、半夏。盖呃逆皆是寒热错乱。二气相搏使然。故治亦多用寒热相兼之剂。如丁香、柿蒂并投之类。试观平人冷呃。令其思想则止。思则脾火气乘。而胃气和矣。呃逆虽多有属火者。然病后久虚发呃。皆属于寒。宜用半夏一两。生姜一两。水煎热服。或用丁香数十粒。柿蒂十枚。滚水泡服。或理中汤加枳壳、茯苓、半夏。不应。加箬蒂、丁香。若胃中寒甚。呃逆不已。或复呕吐。丁香煮散。或附子粳米汤加炒川椒、丁香。暴怒呃逆。神昏吐涎。此肝火逆上。防有血积膈间。若按之痛者。藕汁、麻油。服少顷。即探吐之。不痛者。陈皮二两。煎汤探吐之。产后呃逆。最为恶候。急灸期门左穴。艾炷如小豆大。宜服四逆加人参汤、羌活附子散。或桂心五钱。姜汁三合。和水煎服。

石顽曰。呃逆在辨寒热。寒热不辨。用药立毙。凡声之有力而连续者。虽有手足厥逆。大便必坚。定属火热。下之则愈。万举万全。若胃中无实火。何以激搏其声逆上而冲乎。其声低怯而不能上达于咽喉。或时郑声虽无厥逆。定属虚寒。苟非丁、附。必无生理。若胃中稍有阳气。何致音声馁怯不前也。盖胃中有火则有声。无火则无声。误以柿蒂、芦根辈治之。仓扁不能复图矣。

又有始热终寒者。始本热邪。因过用苦寒。寒郁其热。遂至呃逆。急宜连理汤加姜、半主之。五六日大便不通者。削陈酱姜导之。若真阳素虚人。误用苦寒通其大便。必致热去寒起。多成不救。

复有饮热饮冷而呃。背微恶寒。目睛微黄。手足微冷。大便溏黑者。属瘀血。若饮热则安。饮冷则呃。虽有背恶寒。手足冷。大便溏等证。此属湿痰。肥人多此。须推瘀血痰饮例治之。

噫气 灵枢云。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保命集云。噫者。胸中气不交也。仲景云。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则知噫气为中气不治。土不制水。水饮上泛。

故用旋复、半夏以散痰饮。人参、甘草、姜、枣以温胃气。代赭以镇坠逆气而引参力下行也。若老人噫气。乃胃中虚寒痰逆而然。止宜理中丸温助胃气为主。或加枳实、香附、砂仁之类助其消化。虽然。真气已衰。即使调理得宜。终不能过五年矣。

诸逆冲上 气逆冲上。火气炎上故也。经云。逆气象阳。凡气逆。必证象阳盛。面赤脉洪。

当以法降其逆乃愈。若以气象阳盛。而用寒药攻之。则不救矣。气上冲咽不得息。喘息有声不得卧。调中益气汤加吴茱萸。观厥气多少用之。如夏月有此证为大热也。宜以酒炒川连、知、柏。

少加肉桂为末。酒丸服二钱。仍多饮汤。少时以美 压之。使直至下焦。以泻冲脉之逆也。盖逆者。寒热之气逆而不顺也。当随四时寒热温凉以制之。厥阴气上冲心。咽不得息。治法见伤寒厥阴病条。戴复庵云。虚炎之证。阴阳不升降。下虚上盛。气促喘急。宜苏子降气汤下黑锡丹。

卷四 诸呕逆门

胃脘痈

内经病能论云。人病胃脘痈。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马仲化云。胃为水谷之海。其经多气多血。脉见右关。本宜洪盛。今反沉细。则是胃气已逆。

人迎者。胃经穴名。在结喉两傍。动脉应手。其脉见于左手。今右关脉沉细。人迎甚盛。则是热聚胃口而不行耳。灵枢经脉篇谓。人迎大三倍于寸口。则胃经为实。即此验之。而知胃脘痈之脉也。

仲景云。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此不言痈之所在。而言呕脓者。以其但呕而不咳。知非肺痈。而为胃脘痈明矣。内经曰。热聚于胃口而不行。胃脘为痈。胃脘属阳明。阳明气逆。故脓不自咳出。而从呕出。脓亦不似肺痈之如米粥者。此出自胃脘。从湿化而聚结成脓。有结痰如蚬肉也。谓不可治呕。言不得用辛香温胃止呕之剂。以脓之瘀浊。熏蒸谷气。故呕。若脓出则呕自愈。夫痈之在胃脘之上者则然。若过乎中。在膈之下。则脓从大便而出。轻则金匮排脓汤。重则大黄牡丹汤、凉膈散选用。若脓自上而吐。轻则金匮排脓散。重则射干汤。或犀角地黄汤加忍冬、连翘。皆因势利导之法也。脓稀呕止。

后用太乙膏作丸服。虚人。宜八珍加黄 、忍冬、连翘之类调补之。凡舌苔经久不退。色黑垢腻。

口中作甜。其气秽浊。即是胃脘发痈之候。明眼辨之。毋俟痈成而致莫救也。

石顽治谈仲安。体肥善饮。初夏患壮热呕逆。胸膈左畔隐痛。手不可拊。便溺涩数。舌上苔滑。食后痛呕稠痰。渐见血水。脉来涩涩不调。与凉膈散加石斛、连翘。下稠腻颇多。先是疡医作肺痈治不效。予曰。肺痈必咳嗽吐腥秽痰。此但呕不嗽。洵为胃病无疑。下后四五日复呕如前。

再以小剂调之。三下而势甫平。后以保元、苓、橘平调二十日而痊。先时有李姓者患此。专以清热豁痰解毒为务。直至膈畔溃腐。脓水淋漓。缠绵匝月而毙。良因见机不早。直至败坏。悔无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