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侧颈项部

左右凡一十八穴

天容:二穴在耳下曲颊后,手太阳脉气所发。治喉痹寒热,咽中如鲠。针入一寸,可灸三壮。

天牖:二穴在颈筋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手少阳脉气所发。治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顾,针入一寸,留七呼,不宜补之,亦不宜灸。若灸之,面肿眼合。先取噫嘻,后针天牖、风池,其病即瘥。若不先针噫嘻,即难瘳其疾也。

天窗:二穴,一名窗笼。在颈大筋前,曲颊下,扶突后动脉应手陷中,手太阳脉气所发。治耳鸣,聋无所闻,颊肿,喉中痛,暴喑不能言,肩痛引项不得回顾。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天鼎:二穴在颈缺盆直扶突后一寸,手阳明脉气所发。治暴喑气哽,喉痹咽肿,不得息,饮食不下,喉中鸣。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扶突:二穴,一名水穴。在人迎后一寸五分,手阳明脉气所发。治咳多唾,上气,咽引喘息,喉中如水鸡鸣。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缺盆:二穴,一名天盖。在肩下横骨陷中。治寒热,瘰,缺盆中肿,外溃则生,胸中热满,腹大水气,缺盆中痛,汗出喉痹,咳嗽。可灸三壮,针入三分,不直刺,太深使人逆息也。

人迎:二穴,一名五会。在颈大脉动脉应手,侠结喉傍,仰而取之,以候五脏气,足阳明脉所发。

禁不可灸,灸之不幸伤人。治吐逆霍乱,胸满,喘呼不得息,项气闷肿,食不下。针入四分。

水突:二穴在颈大筋前直人迎下,气舍上,一名水门,足阳明脉气所发。治咳逆上气,咽喉肿,呼吸短气,喘息不得。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气舍:二穴在颈直人迎,侠天突陷中,足阳明脉气所发。

治咳逆上气,瘤瘿喉痹,咽肿,颈项强不得回顾。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二膺部中行

凡七穴

天突:一穴,在结喉下一寸宛宛中,阴维、任脉之会。针入五分,留三呼,得气即泻。治咳嗽上气,胸中气噎,喉中状如水鸡声,肺痈咯唾脓血,气咽乾,舌下急,喉中生疮,不得下食。灸亦得,即不及针。其下针直,横下不得,低手即五脏之气伤人。慎如前法,忌辛酸物等。

璇玑: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头取之,任脉气所发。治胸皮满痛,喉痹咽肿,水浆不下。

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华盖:一穴,在璇玑下一寸陷中,仰头取之,任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痛引胸中,咳逆上气,喘不能言。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紫宫:一穴在华盖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头取之,任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胸膺骨疼,饮食不下,呕逆上气,烦心。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玉堂:一穴在紫宫下一寸六分陷中,一名玉英,任脉气所发。治胸满不得喘息,胸膺骨疼,呕吐寒痰,上气,烦心。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膻中:一穴,一作,一名元儿。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中,仰卧取之,任脉气所发。

治肺气咳嗽上喘,唾脓,不得下食,胸中如塞。可灸七七壮。今附:疗膈气,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少。其穴禁不可针,不幸令人夭折。慎猪、鱼、酒、面物等。

中庭:一穴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任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噎塞,食饮不下,呕吐食还出。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三膺部第二行

左右凡一十二穴

府:二穴在巨骨下,璇玑傍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治咳逆上喘,呕吐胸满,不得饮食。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或中:二穴在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咳逆喘不能食饮。

针入四分,可灸五壮。

神藏:二穴在或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咳逆喘不得息,呕吐胸满不嗜食。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灵墟:二穴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痛引胸不得息,咳逆呕吐,胸满不嗜食。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神封:二穴在灵墟下一寸六分,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治胸满不得息,咳逆,乳痈,洒淅恶寒。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步郎:二穴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鼻塞不通,呼吸少气,喘息,不得举臂。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四膺部第三行

左右凡一十二穴

气户:二穴在巨骨下,府两傍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足阳明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喘逆上气,胸背急不得息,不知食味。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库房:二穴在气户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阳明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咳逆上气,多唾浊沫脓血。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屋翳:二穴在库房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阳明脉气所发。治咳逆上气,呼吸多唾浊沫脓血,身体肿,皮肤痛不可近衣,淫泺,螈,不仁。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膺窗:二穴在屋翳下一寸六分,足阳明脉气所发。治胸满短气,唇肿,乳痈,寒热,卧不安。可灸五壮,针入四分。

乳中:二穴当乳,是足阳明脉气所发。禁不可灸,灸不幸生蚀疮,疮中有清汁脓血可治;疮中有肉若蚀疮者死。微刺三分。

乳根:二穴在乳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阳明脉气所发。治胸下满痛,臂肿,乳痈,凄惨寒热,痛不可按抑。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五膺部第四行

左右凡一十二穴

云门:二穴在巨骨下,侠气户傍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手太阴脉气所发。治喉痹,胸中烦满,气上冲心,咳喘不得息,胸胁短气,肩痛不得举臂。《甲乙经》云:可灸五壮,针入三分,刺深使人气逆,故不宜深刺。

中府:二穴肺之募,一名膺中。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足太阴之会。治肺系急,胸中痛悚悚,胆热,呕逆上气,咳唾浊涕,肩背痛风,汗出腹胀,食不下,喉痹,肩息,肤骨痛,寒热。针入三分,留五呼,可灸五壮。

周荣:二穴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不得俯仰,饮食不下,咳唾稠脓,针入四分。

胸乡:二穴在周荣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引胸背痛,卧不得转侧。针入四分,可灸五壮。

天溪:二穴在胸乡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阴脉气所发。治胸中满痛,乳肿贲膺,咳逆上气,喉中作声。针入四分,可灸五壮。

食窦:二穴在天溪下一寸六分,举臂取之,足太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膈间雷鸣,陆陆,常有小声。针入四分,可灸五壮。

六侧腋部

左右凡八穴

渊腋:二穴在腋下三寸宛宛中,举臂得之,治胸满无力,臂不举。禁不宜灸,灸之不幸,令人生肿蚀。马疡内溃者死,寒热者生,马疡可治,针入三分。

.辄筋:二穴在腋下三寸,复前一寸著胁,足少阳脉气所发。治胸中暴满,不得卧喘息也。可灸三壮,针入六分。

大包:二穴在渊腋下三寸,脾之大络,布胸胁中,出九肋间。治腹有大气,气不得息,胸胁中痛,内实则其身尽寒,虚则百节皆纵。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天池:二穴在乳后一寸,腋下三寸,著胁直腋撅肋间。一名天会,手心主、足少阳脉之会。治寒热,胸膈烦满,头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胸中有声,喉中鸣。可灸三壮,针入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