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哕,脾胃虚弱病也。以气血之多少而分,东垣云:呕属阳明,其腑多血多气,气血俱病,故有声有物而为呕,气逆者散之,故以生姜为主药。吐属太阳,其腑多血少气,血病,故有物无声而为吐,以橘红为主药。哕属少阳,其腑多气少血,气病,故有声无物而为哕,以半夏为主药。是三者皆本于脾虚,或为寒气所客,或为饮食所伤,或为痰涎所聚,皆当分其经络,察其虚实以治之(宜丁香、半夏、藿香、陈皮、茯苓、生姜)。又有无物无声者,曰恶心干呕,乃胃家气血两虚所致也(宜橘红汤入姜汁、蔗浆细呷之)。虽洁古从三焦分治三因,然三焦皆胃之地分,故或胃口有热而干呕(宜栀子竹茹汤),或胃口有痰而干呕(宜二陈汤),或干呕而手足厥冷,总皆不离乎胃病者是。试进究之,邪在上脘之阳,必气停而水积,故汤水之清浊混乱,则为痰为饮,为涎为唾,变而为呕。邪在下脘之阴,必血滞而食不消,故食物之清浊不分,则为噎塞,为痞满,为痛为胀,变而为吐。邪在中脘之气交者,尽有二脘之病。然上脘非不吐食也,设阳中之阴亦病,则食入即吐,非若中脘之食已而为吐,下脘之食久而吐耳(宜生姜半夏汤)。下脘非不呕也,设阴中之阳亦病,则吐呕齐作,然呕少于吐,非若上脘之呕多于吐耳(脉沉无力宜理中汤,脉滑而实宜半夏生姜大黄汤下之)。中脘则当食毕之时,亦呕亦吐,谓之呕吐(宜橘红半夏汤)。则上中下脘三因虽各有别,何尝有外于胃乎?而尤所宜辨者,中脘之呕吐,固均属胃虚,而必分寒热。其虚而挟寒者,喜热恶冷,肢冷,脉必细而滑(宜理中汤冷服,如服而仍吐,去术、草之壅,加丁、沉立止)。其虚而挟热者,喜冷恶热,烦渴,小便赤涩,脉必洪而数(宜二陈汤加山栀、黄连、竹茹、枇杷叶、葛根、姜汁、芦根)。其中脘素有痰积,遇寒即发者,脉必沉而滑(宜丁香、白蔻、砂仁、干姜、陈皮、半夏,加姜汁、白芥汁至盏许),如痰满胸喉,汤药到口即吐,必先控其痰涎(宜来复丹),俟药可进,然后治之(宜二陈汤加枳实、砂仁、桔梗、厚朴、姜汁,虚加人参)。或素本中寒,用热药太过,亦至呕逆(宜二陈汤加沉香、白蔻仁)。此皆呕吐哕之大概也。其所由正自多端,有由七情得者(宜理中汤加乌药、木香、沉香)。有由阴虚火逆者(宜姜汁炒熟地加槟榔、黄柏、沉香,导之使下)。有由上焦气壅而表实者(宜半夏、生姜)。有由怒中饮食呕吐,胸满膈胀,关格不通者(宜二陈汤加木香、青皮,如不效,加丁香、沉香、砂仁、蔻仁、厚朴、藿香、神曲、姜、枣)。有由气滞者,身热臂痛,食久则先呕后泻,此上焦伤风,开其腠理,经气失道,邪气内着也(宜麦冬汤)。有食已暴吐,脉浮而洪者,此上焦火逆也,气降则火自消,吐渐止(宜桔枳汤加人参、白芍)。有下闭上呕者,亦因火在上焦(宜桔梗、陈皮、厚朴、木香、大黄以下之)。有由下焦实热,二便闭,气逆呕吐者,名曰走哺(宜人参汤)。有由脾胃久伤而虚者(宜焦米、神曲、陈皮、人参、姜、枣以和之)。有恶心,心下怏怏,欲吐不吐者,多由胃虚(宜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生姜)。有由客寒犯胃者(宜理中汤)。有由肝火出胃者(宜左金丸)。有由胃本经火盛者,必面赤,小便短赤或涩,大便燥,口苦,或干渴(宜大黄、葛根、枳实、石膏、麦冬、竹茹、木瓜、芦根、陈皮、通草、枇杷叶)。有由病久胃虚呕吐者(宜比和饮、藿香安胃散)。有由大病后胃热虚烦而呕者(宜竹叶石膏汤加姜汁服即止)。有由痰饮呕吐者(宜茯苓半夏汤)。有由水停心下而呕者,必心下怔忡,若先渴后呕(宜赤茯苓汤),若先呕后渴(宜猪苓散)。所当分别。总之,胃寒之脉沉迟微涩,胃火之脉浮大而数,痰膈之脉滑而兼数,可凭脉辨之耳。若夫食已心下痛,隐隐不可忍,吐出痛方止,证名食痹,吐食由胃气逆而不下也。亦有寒邪客于肠胃,厥逆上出者,亦有肝胜于脾,风痰羁绊脾胃间,脉弦而吐食者。俱为食痹证(宜茯苓半夏汤、麦天汤)。吐酸一证,皆由胃湿郁而生,热从木化,而为酸味,法宜清之(宜调气平胃散)。若久而不化,必至木盛土衰,经云,木欲实,辛当平之,辛为肺金之味,故辛可胜酸,金克木也,辛则必热,辛以制肝实,热以扶胃衰,若浊气不降,但以寒药投之,非其治矣。而或有宿食滞于胃脘,以致吐酸者(宜苍、朴、陈、甘),或有停饮积于胸中,以致吐酸者(宜苍、半、陈、苓)。呕苦水则由邪在胆,胆上乘胃,故逆而吐胆汁,以致所呕为苦水也(宜吴萸、黄连、干姜、茯苓、黄芩)。呕清水则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为水逆(宜神术丸、五苓散)。吐涎沫则以脾虚不能约束津液,故涎沫自出(宜六君子汤加益智仁、生姜,或以半夏、干姜等分为末)。吐脓,仲景云,呕家虽有痈脓,不必治,脓尽自愈(或用地黄丸煎汤服)。吐蛔则为胃中冷,大凡蛔见苦则安,见椒则伏,见酸则不能咬也,另详诸虫条(宜理中汤加槟榔、黄连、川椒、乌梅)。然而呕吐又有总治之法(宜白豆蔻汤)。

〔脉法〕 仲景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以过发其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经》曰:寸口脉数,其人即吐。寸口脉细而数,数则为热,细则为寒,数为呕吐。又阳脉紧,阴脉数,其人食已即吐。又寸紧尺涩,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又脉紧而涩,其病难治。又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回春》曰:呕吐无他,寸紧滑数,微数血虚,单浮胃薄,芤则有瘀,最忌涩弱。

〔呕吐证治〕 仲景曰:呕家虽有阳明证,慎不可下,逆之故也。又曰:呕吐宜服薤白粥。丹溪曰:刘河间谓呕者,火气炎上,此特一端耳,有痰隔中焦食不得下者,有气逆者,有寒气郁于胃口者,有食滞心肺之分,新食不得下而反出者,有胃中有火与痰而呕者。《医鉴》曰:呕家圣药是生姜,《千金》之说信矣,然气逆作呕生姜散之,痰水作呕半夏逐之,生姜于寒证最佳,若遇热呕不可无乌梅也。

〔吐病有三〕 易老曰:吐有三因,乃气积寒也。皆从三焦论之:上焦吐皆从于气,气者,天之阳也,其脉浮而洪,其证食已暴吐,渴欲饮水,大便燥结,气上冲胸而发痛,其治当降气和中。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有阴有阳,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脉浮而弦,其证或先吐而后痛,或先痛而后吐,治法当以小毒药去其积,木香、槟榔和其气。下焦吐者,皆从于寒,地道也,脉沉而迟,其证朝食暮吐,小便清利,大便闭而不通,治法当以毒药去其闭塞,温其寒气,大便渐通,复以中焦药和之,不令大府闭结而自安也。中焦去积,宜紫沉丸。

〔呕吐哕宜通大便〕 《直指》曰:阳明之气,下行则顺,今逆而上行,谨不可泄,固也。然呕吐者,每每大便闭结,上下壅遏,气不流行,当思有以利导之。东垣曰:阴虚,邪气上逆,窒塞呕哕,不足之证也。此地道不通,当用生地、当归、桃仁、红花,兼用甘草,少加大黄、芒硝,以通其秘,大便利,呕吐哕自止矣。

〔呕吐哕不治证〕 《脉经》曰:呕吐脉弱,小便自利,身微热而厥者,虚极难治。《入门》曰:凡吐如青菜汁者死,此是乍然呕吐,非反胃比也。

〔伤食呕吐导引〕 《保生秘要》曰:按寅卯辰时,空心披衣起床,正身直立,双手用力拏拏两肘膊,脚尖着地,脚跟双悬,起倒力舂二九之数,醉饱勿行,恐伤脏腑。

〔运功〕 《保生秘要》曰:先呼浊,次吸清,归脐闭目,存心下丹田半晌,运脐自安然。

【治呕吐哕方二十七】

橘红汤 〈干呕〉

橘红一味,不拘多少,煎服。

栀子竹茹汤 〈胃热〉

山栀(三钱)  陈皮(二钱)  竹茹(钱半)

加姜汁。

生姜橘皮汤 〈厥冷〉

生姜(八两)  橘皮(四两)

水七盏,煎三盏,逐渐微温呷下。

生姜半夏汤 〈上脘吐〉

半夏  生姜(各三钱)

此即小半夏汤。

理中汤 〈下脘吐〉

人参  白术  甘草  生姜

二陈汤 〈挟热〉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麦冬汤 〈气滞〉

麦冬  芦根  人参  竹茹  陈皮  白术  茯苓  甘草  玉竹  生姜

桔枳汤 〈暴吐〉

桔梗  枳壳  陈皮  厚朴  木香

或加大黄利之。

左金丸 〈肝火〉

黄连  吴萸(等分)

粥丸,白术陈皮汤下。

调气平胃散 〈吐酸〉

木香  檀香  砂仁  蔻仁  乌药  厚朴  陈皮(各一钱)  苍术(钱半)  藿香(钱二分)  甘草(五分)

平胃散 〈又〉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五苓散 〈呕清水〉

茯苓  猪苓  白术  泽泻  肉桂

六君子汤 〈涎沫〉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地黄丸 〈吐脓〉

人参汤 〈走哺〉

人参  黄芩  玉竹  知母  芦根  竹茹  白术  陈皮  栀子  石膏

白豆蔻汤 〈总治〉

白蔻  藿香  半夏  陈皮  生姜

比和饮 〈胃虚〉

人参  白术  茯苓  神曲  藿香  陈皮  砂仁  甘草  陈米

先以顺流水三升,泡伏龙肝末,澄取一升半煎药,加姜、枣,稍冷服,日二三逐纳而不吐,另以陈米煎汤,时呷。

藿香安胃散 〈又〉

橘皮(五钱)  人参  丁香  藿香(各二钱半)

每末二钱,加姜三片煎。

竹叶石膏汤 〈胃热〉

茯苓半夏汤 〈痰饮〉

赤苓  半夏  陈皮  苍术  厚朴

赤茯苓汤 〈停水〉

猪苓散 〈又〉

猪苓  赤苓  白术(等分)

为末,每二钱水调下。

薤白粥 〈治呕〉

薤白(二茎)  鸡子白(三枚)  粟米(三合)

神术丸 〈吐清水〉

茯苓半夏汤 〈食痹〉

麦芽  茯苓  半夏  白术  神曲  橘红  天麻  姜

麦天汤 〈又〉

麦冬  天麻  茯苓  白术  半夏  神曲  陈皮  姜

紫沉丸 〈去积〉

陈皮(五钱)  半夏曲  代赭石  乌梅肉  砂仁(各三钱)  丁香  槟榔(各二钱)  沉香  木香  杏仁  白术(各一钱)  蔻仁  巴霜(各五分)

醋丸黍米大,每五十丸,姜汤下。

此丸能治中焦吐食,由食积与寒气相格,吐而疼痛者。一法,去白橘皮一个,煨姜一块,煎汤下百丸,日二服,俟大便通,不吐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