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者,心与肝胃病也。《内经》言:惊属之肝胃,但心气强者,虽有危险,触之亦不为动,惟心气先虚,故触而易惊也。然则因所触而发为惊者,虽属肝胃,受其惊而辄动者,心也,故惊之为病,仍不离乎心。其由乎肝者,何也?肝属木、属风,风木多震动,故病惊骇也。其由乎胃者,何也?胃多气、多血,血气壅则易热,热故恶火而易惊。且胃气厥,则为忧惧,故恶人之烦扰而惊。阳明属土,土畏木,故闻木声而惊也。大抵惊之因,多由于外,或耳闻大声,或目见异物,遇险临危,当其外有所触,心忽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液与痰涎着于包络之间(宜控涎丹加朱砂、远志),多致目睛不转,不能言,短气,自汗体倦,坐卧不安,多异梦,忽惊觉多魇(宜温胆汤、独活汤、琥珀养心丹)。与悸恐不同,若因大惊而病者,脉必动如豆粒(寸脉止而复来曰动脉),而无头尾,急当镇定之(宜黄连安神丸)。有由肾虚而惊者(宜人参、黄芪、当归、白术、元参、陈皮、黄柏)。有由胆虚而惊者(宜人参、枳壳、肉桂、五味子、枣仁、熟地、杞子、柏子仁)。有由肝胆俱虚,百药不效者,须补肾(宜酒化鹿角胶,空腹下五钱,极效)。古人谓肝无虚,不可补,补肾正补肝也。有被物所惊,心跳不宁者(宜秘方)。有心气不足,神不定而惊者(宜妙香散)。有肝虚受风,卧若惊状者(宜珍珠母丸)。有血虚而惊者(宜朱砂安神丸)。有由痰盛而惊者(宜加味定志丸)。有思虑过度者(宜清心补血汤)。有气血俱虚者(宜养心汤)。皆当求其端而治之,而惊始可安矣。

〔脉法〕 《脉诀》曰:心中惊悸,脉必结代。《正传》曰:寸口脉动而弱,动为惊,弱为悸。又曰:肝脉动暴,有所惊骇。《得效》曰:惊则脉颤,颤者动也。《入门》曰:惊伤胆,则脉动。

〔惊病形证〕 《内经》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纲目》曰:惊者,心卒动而不宁也。《三因》曰:因事有所大惊而成者,名曰心惊胆摄,病在心胆经,其脉必大动。丹溪曰:惊悸者,有时而作,大概属血虚与痰,瘦人多是血虚,肥人多是痰饮,时觉心跳者亦是血虚。

《入门》曰:惊悸因思虚过度及大惊恐而作,甚则心跳欲厥。又曰:惊悸当补血安神,宜静神丹、宁志元,若气郁惊悸,宜交感丹、加味四七汤。《正传》曰:心虚而痰郁,遇险临危,触事丧志,使人有惕惕之状,是为惊悸。

悸者,心痹病也。非缘外有所触,自然跳动不宁,其原由水衰火旺,故心胸躁动(宜天王补心丹)。或水停心下,心为火而恶水,故筑筑跳动不自安(宜茯苓饮子、半夏麻黄汤)。或汗吐下后,正气虚而悸不得卧(宜温胆汤)。此皆悸病之由也。总而论之,要不外乎心伤火动、火郁痰生二语,其为症状,舌强,恍惚,善悲。丹溪以血与痰概之(虚宜天王补心丹,痰宜辰砂远志丸),可以识其端矣。

〔悸病形证〕 仲景曰:心悸者,水惧火也,惟肾欺心,故为悸。伤寒饮水多,必心下悸。又曰: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三因》曰:五饮停蓄,闭于中脘,使人惊悸,属饮家。《纲目》曰:水饮为证,必头眩心悸。

悲者,心肝两虚病也。凡人心气虚,神失所守,肝虚又不能生之,则志不能伸,已无畅遂之致,而金来乘木,肺气复与相并,肺本主悲,故遂生悲病也。所谓善悲者,不必实有可悲之事,心中只是怏悒不快,虽遇可喜,亦只强为欢笑而已(宜加味温胆汤、安神补心汤)。

〔脉法〕 《得效》曰:悲则脉结,或云紧。《入门》曰:悲伤心包,则脉必紧。

〔悲病原由〕 《内经》曰:肺在志为悲。又曰:心虚则悲,悲则忧。又曰:精气并于肺则悲。又曰:悲则气消。又曰:肺主杀,故其志为悲。《灵枢》曰:悲哀动中则伤魂。又曰: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

恐者,心肾肝胃病也。心藏神,神伤则心怯而恐,火伤水也。胃属土,肾属水,土邪伤水则为恐。肝者,肾之子,水强则胆壮,水衰则血虚,故易恐。而恐者,又肾之情志,故心肝胃三经,皆有恐病,其原莫不由于肾也。此则《内经》之旨也。故恐病由心者,宜镇其神(宜定志丸加金银箔、琥珀、犀角、龙齿等)。恐病由胃者,宜壮其气(宜四君子汤倍茯苓)。恐病由胆与肝者,宜养其阴(宜酸枣仁汤去黄芪、莲肉,加山萸、丹皮、白芍)。恐病由肾本经伤者,宜壮其水(宜人参散去肉桂,加牛膝、远志)。

〔脉法〕 《得效》曰:恐则脉沉。《入门》曰:恐伤肾,则脉必沉。《脉经》曰:人恐怖,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又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也。

〔恐病原由〕 《内经》曰:肾在志为恐。又曰:胃为恐。注云:胃热则肾气微弱,故为恐。又曰:精气并于肾则恐,由心虚而肾气并之,故为恐。

《灵枢》曰:足少阴之脉病,善恐。又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又曰:恐者,神散荡而不收。又曰:恐则气下。注云:上焦固禁,下焦气还,故气不行矣。子和曰:肝藏血,血不足则恐。《纲目》曰:恐与惊相似,然惊者,为自不知也;恐者,为自知也。盖惊者,闻响乃惊;恐者,自知如人将捕之状,及不能独自坐,不能独自卧,或夜必用灯者是也。

喜者,心肺二经病也。凡人心有所乐则动,动而其气达于外为喜。其气,即肺气也,肺气舒,喜乃以成,然是喜也。或触乎事,或因乎境,为情之正。《中庸》所谓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者是也。若过其节,则情荡而不能收,心肺二脏俱伤矣。二脏既伤,而病于是作矣(宜定志丸加天冬、麦冬)。顾安可逞情怒志为哉?

〔脉法〕 《得效》曰:喜则脉散。《入门》曰:喜伤心,则脉虚。

〔喜病原由〕 《内经》曰:心在志为喜。又曰:心实则笑,笑则喜。(鳌按:心实者,邪气实于心也,邪气,或痰或火是也。)又曰:暴喜伤阳。又曰:喜怒伤气。又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又曰:喜则气缓,盖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灵枢》曰:喜乐者,神荡散而不藏。又曰: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为肺神也。

怒者,肝胆病也。怒本情之正,惟发不中节,则肝胆之气横逆,而二经遂伤,且木盛克土,久必伤脾,怒所以为病也。程子云:因是人有可怒之事而怒之,圣人之心本无怒,如此用怒,便是情之正,便是发而中节之和,岂至成病?今所谓怒者,以肝胆属木,木性本直,木势必伸,稍有所郁,不能遂其直达之性,不能顺其上伸之势。因激而成怒,则此怒已非情之正,已非中节之和,即其怒已是病。况木郁则激,激则横,横则变生诸证,有不可意计测者矣。程子又云:治怒为难,惟克己可以治怒,此圣贤治怒之法也。余亦云:治怒为难,惟平肝可以治怒,此医家治怒之法也,言肝而胆在其中(宜香甘散)。

〔脉法〕 《得效》曰:怒则脉激。《入门》曰:怒伤肝,则脉必濡。

〔怒病原由〕 《内经》曰:肝在志为怒。又曰:暴怒伤阴。又曰:大怒则气绝而血菀于上(菀,郁也),使人薄厥。又曰: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又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矣。又曰:胆为怒。《纲目》曰:怒在阴阳,为阴闭遏而不得伸也。

忧者,肺与脾病也。肺居华盖之顶,下通心肝之气,心有所愁苦而不乐,则上搏乎肺而成忧,故忧为肺病。肺与脾同称太阴,同行气以给众脏,肺既成忧病,则闭结不解,气固于内而不通,气不通,则大小便闭而伤脾,故忧又为脾病(宜静神丹、归脾汤)。

〔脉法〕 《得效》曰:忧则脉涩。《入门》曰:忧伤肺则脉必涩。

〔忧病原由〕 《内经》曰:肺在志为忧。又曰:忧则气沉。《灵枢》曰:愁忧不解则伤意,意为脾神也。又曰:忧则隔塞否闭,气脉断绝,而上下不通也。

思者,脾与心病也。脾之神为意。意者,心之所发也。由发而渐引焉曰思,则当其发属在脾,及其思属在心。故玄晏先生曰:思发于脾而成于心也。《中庸》曰: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论语》曰:君子有九思。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是思固不可不用者,然思之太过,则流荡失节,必至伤神,神伤,百病蜂集矣。其何以堪?故或有劳心思虑,损伤精神,致头眩目昏,心虚气短,惊悸烦热者(宜清心补血汤)。有思虑伤心,致心神不足,而不能寐者(宜养心汤)。有忧思过度,令人惕然心跳动而不自安者(宜静神丹)。有思虑太甚,致心气不足,忽忽善忘,恐怯不安,梦寐不详者(宜定志丸)。有思虚太甚,心血耗散,竟至怔忡恍惚者(宜益荣汤)。有因思劳伤心脾,致健忘失事,言语颠倒如痴者(宜归脾汤)。有思力太猛,心神失守,致痰涎聚于心包,渐成痴癫者(宜加味茯苓汤)。凡此皆思之病也,皆过用其思之病也。乃若过用其悲忧恐惧,亦有类于此者,治法大约可以相参。

〔脉法〕 《得效》曰:思则脉沉,一云结。《入门》曰:思伤脾,则脉必结。又曰:凡七情之脉,惟气口紧盛而已,细分之,乃有如此等项之不同也。

〔思病原由〕 《内经》曰:脾在志为思。又曰:思则气结。注云:聚心不散,故气亦停留而结也。《灵枢》曰: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又曰: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也。

【治惊方十四】

控涎丹 〈去痰〉

甘遂  大戟  白芥子(等分)

糊丸,淡姜汤下七丸。

温胆汤 〈惊魇〉

半夏  枳实  竹茹  陈皮  茯苓  甘草  姜  枣

黄连安神丸 〈大惊〉

黄连  朱砂  生地  甘草  归头

秘方 〈物惊〉

猪心一个,劈开,入朱砂于内,纸包火煨熟,食之大效。

朱砂安神丸 〈血虚〉

黄连(六钱)  甘草  生地(各三钱半)  当归(二钱半)  朱砂(一钱半)

蒸饼丸,黍米大,津唾咽二三十丸。

加味定志丸 〈痰盛〉

茯苓(三两)  远志  石菖蒲(各二两)  人参(一两)  琥珀  郁金(各五钱)  朱砂(为衣)

清心补血汤 〈思虑〉

人参  当归  茯神  白芍  枣仁  麦冬  川芎  生地  陈皮  山栀  炙草  五味子

妙香散 〈神虚〉

麝香(一分)  木香(二分半)  远志肉  黄芪  山药  茯苓  茯神(各一钱)  人参  桔梗  甘草(各五分)  朱砂(三分)

珍珠母丸 〈肝虚受风〉

珠母  熟地  当归  人参  枣仁  犀角  茯苓  沉香  龙齿  柏子仁

朱砂为衣,蜜丸,薄荷、金银器煎汤下三钱。

养心汤 〈气血虚〉

茯苓  茯神  当归  生地  姜远志  黄芪(各八分)  柏子仁  川芎  枣仁(各七分)  半夏曲(六分)  炙甘草  肉桂(各三分)  五味子(十四粒)

停水怔忡加赤苓、槟榔。

静神丹 〈养血〉

酒当归  酒生地  姜远志  茯神(各五钱)  石菖蒲  黄连(各二钱半)  朱砂(二钱)  牛黄(一钱)  金箔(十五片)

猪心血和丸,黍米大,金箔为衣,灯心汤下五十丸。

宁志丸 〈又〉

人参  茯苓  茯神  山栀  琥珀  当归  枣仁  酒远志(各五钱)  乳香  朱砂  石菖蒲(各二钱半)

蜜丸,枣汤下三十丸。

交感丹 〈气郁〉

香附(一斤,长流水浸三日,炒)  茯神(四两)

蜜丸,弹子大,每一丸细嚼,再以制香附、茯神、甘草各一钱水煎,名降气汤送下。

加味四七汤 〈又〉

半夏(二钱)  赤苓  厚朴(各一钱二分)  茯神  苏叶(各八分)  姜远志  炙甘草(各五分)  姜(七片)  枣(二枚)  石菖蒲(半寸)

【治悸方五】

天王补心丹 〈水衰火旺〉

人参  当归  天冬  柏子仁  五味子  麦冬  丹参  元参  茯苓  枣仁  远志  桔梗  生地  黄连

蜜丸。

茯苓饮子 〈水停〉

茯神  麦冬  赤苓  半夏  橘红  槟榔  沉香  甘草

半夏麻黄丸 〈又〉

半夏  麻黄(等分)

蜜丸,日三服,每服一钱。

温胆汤 〈正虚〉

方详上。

辰砂远志丸 〈痰涎〉

辰砂  远志  人参  茯神  石菖蒲(各五钱)  川芎  山药  铁粉  麦冬  半夏曲  细辛  天麻  白附子  南星(各一两)

生姜五两打汁,入水煮糊丸,朱砂为衣,临卧姜汤下一钱。

【治悲方二】

加味温胆肠 〈总治〉

半夏  枳实  竹茹(各八分)  香附(二钱四分)  陈皮(一钱二分)  人参  茯苓  柴胡  麦冬  桔梗(各六分)  甘草(四分)  姜(三片)  枣(二枚)

此即参胡温胆汤。

安神补心汤 〈又〉

当归  生地  茯神  黄芩(各一钱三分)  麦冬(二钱)  白芍  白术(各一钱)  远志  枣仁(各八分)  川芎(七分)  元参(五分)  甘草(三分)

【治恐方四】

定志丸 〈心恐〉

人参  菖蒲  茯苓  茯神  远志  白术  麦冬  朱砂

四君子汤 〈胃恐〉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酸枣仁汤 〈肝恐〉

枣仁  远志  黄芪  莲肉  人参  当归  茯苓  茯神  陈皮  甘草  姜  枣

心经有热加黄连、生地、麦冬、木通。

人参散 〈肾恐〉

人参  枳壳  桂心  甘菊  茯神  山萸  五味子  杞子(各七钱半)  柏子仁  熟地(各一两)

共为末,酒下二钱。

【治喜方一】

定志丸 〈总治〉

方详上。

【治怒方一】

香甘散 〈总治〉

香附  甘草(各一两)

共为末,每三钱,白汤下。

【治忧方二】

静神丹 〈总治〉

方详上。

归脾汤 〈又〉

当归  龙眼  枣仁  远志  人参  黄芪  茯神  白术(各一钱)  木香(五分)  甘草(三分)  姜(五)  枣(二)

【治思方七】

清心补血汤 〈损伤〉

人参(一钱二分)  当归  白芍  茯神  枣仁  麦冬(各一钱)  川芎  生地  黑山栀  炙甘草  陈皮(各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

此方一名补血汤,又名当归饮。

养心汤 〈不寐〉

茯苓  茯神  当归  生地(各一钱)  蜜黄芪  姜远志(各八分)  柏子仁  川芎  枣仁(各七分)  半夏曲(六分)  人参(五分)  炙甘草  肉桂(各三分)  五味子(十四粒)  姜(三片)

怔忡加槟榔、赤苓。

静神丹 〈心跳〉

方详上。

定志丸 〈恐怯〉

人参  茯苓  茯神(各三两)  菖蒲  姜远志(各二两)  朱砂(一两半,为衣)

蜜丸。

益荣汤 〈恍惚〉

黄芪  当归  小草  枣仁  柏子仁  麦冬  茯神  白芍  紫石英(各一两)  木香  人参  甘草(各五钱)

每用末七钱,加姜五枣二煎服。

归脾汤 〈伤心脾〉

方详上。

加味茯苓汤 〈痰聚〉

人参  半夏  陈皮(各一钱半)  益智仁  茯苓  香附(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三片)  乌梅(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