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曰:诸病喘呕,暴注下迫,霍乱转筋,身热瞀郁,小便浊赤,皆属于热。经言热不言暑者,固以热即是暑。而此数病皆伤暑之见证,故前人言中暑,亦混言中热也。然而暑与热,毕竟有辨,试观仲景特申夏月热病之旨,谓本伏寒所发,而《金匮》复出中暍之条,正恐人误认为热病之自内而发,不知中暍之自外来而入也。其皆治以白虎汤者,以中暑之发热,大渴齿燥,汗出而喘,与热病无异,故皆以甘寒去热,苦寒降火。甘温益中,必加人参,因津液耗也。其不宜辛温表散者,以夏月则人身内阴外阳,暑之中人,必伤气分。昔人所谓风寒必显有余,有余为邪,暑气必显不足,不足为正是也,所以香薷辛散,止宜乘凉饮冷,遏抑阳气,或致霍乱者可用,非强力作劳,内伤重而受暑者之所宜也(宜以白虎汤为主,清暑益气汤为辅,甘露饮、天水散皆可酌用)。盖以凡暑病,多生于元虚气弱之人,气本虚,暑复伤气,无气以动,故治暑急补气,惟肺虚有火者,乃忌参术也。试先即仲景书推阐之。仲景曰: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热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盖以此属阴阳俱虚,阳虚故脉弦细,阴虚故脉芤迟,若汗之不益伤阳,温针不益伤阴乎,甘寒之剂所宜用也。仲景又曰: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盖以此为火令烁金,肺伤而气虚,以致膀胱不足而表亦虚,盖膀胱太阳经,主表也,宜以救肺为急,故用本汤也。仲景又曰:太阳中暍,身热疼痛,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主也,一物瓜蒂汤主之。盖以此因夏月暑热,以水盥洗,水邪郁遏,令火而成中暍也,瓜蒂能使胸中邪气皆吐下之。喻嘉言云:《金匮》治暍,一以白虎治热,以夏热必犯上伤肺,耗津液,用以救肺,孙思邈之生脉散,李东垣之清暑益气汤,皆祖之矣。一以瓜蒂治湿,以湿淫上甚,亦先伤肺,故外渍之水,得以乘毛孔而聚皮间,皮者,肺之合也,用瓜蒂或吐或下,则肺气不壅,皮间之水得以下趋,何后如河间通苓散,子和桂苓甘露饮,但宗仲景五苓之例,以为导湿消暑,竟不能祖瓜蒂之制,以治上焦湿热,清肺金,而别制一方也。喻氏发明二方之妙如此,然亦止就中暍之方治言之,于暑病则未尽也。且中暍与暑,病固有异,欲以中暍尽概暑病,不可也,盖伤暑之脉必虚,中暍之脉则微弱,故有异也。故夫暑病大端,先分两项,一曰伤暑,一曰中暑。伤暑者,静而得者也,阴证也。或纳凉广厦,起居不节,汗出烦躁,面垢,背微恶寒,手足微厥,甚则洒然毛耸,腠理开则洒洒然寒,闭则蒸蒸热闷,此心包之火不胜时火,故反微恶寒也,倘坐卧阴凉,表虚不任风寒,若误以外感作治,必害(宜清暑益气汤)。或凉亭水阁,密树浓阴,过受凉快,为寒所袭,头疼,恶寒发热,肢体拘急,是感寒之类,脉必弦紧(宜消暑十全散)。或脾气虚弱,汗多恶寒(宜十味香薷饮)。或过伤饮食生冷,泄泻呕吐霍乱者(宜六和汤、藿香正气散)。此概治伤暑之法也。而其所及之证,有吐利,腹痛气逆,发热,头疼烦渴,肢冷疼,前板齿寒,无汗,脉虚或迟或伏,昏闷者(宜香薷饮)。有身热小便不利者(宜益元散)。有吐泻寒热,喘咳痞满,体肿倦卧,便赤者(宜六和汤)。有发热呕血者(宜黄连二钱,酒煎服)。有暑天身热头疼燥渴者(宜麦冬汤)。有暑天发渴者(宜生津丸)。以上皆伤暑之属,所当分别而治之者也。中暑者,动而得者也,阳证也。或远行劳役,大热而渴,阳气内伏,热合于肾,为水不胜火,发热烦渴,气息喘促,日晡病减,此脾胃大虚也(宜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五味子、麦冬、黄连、黄柏、泽泻)。或农夫田野,及惯于役力之人,过受燔灼,头角额痛,发热,大渴引饮,脉洪大(宜地浆水煎苍术白虎汤)。或年老及虚汗之人,不宜用寒凉,宜稍加温药行之(宜竹叶石膏汤少加熟附子)。或平昔阴虚多火,不可用温药(宜白虎加人参竹叶汤)。凡以中暑皆太阳经分之证,甚或卒倒不省人事,切忌香薷等温散之品,盖既中热,复以辛温伤其气,如火益热矣,故香薷只可治伤暑,不可治中暑,此概言中暑之法也。而其所及之证,有夏月劳苦,卒然昏晕,甚而若死者,少与冷水即死,亦禁卧冷地、湿地,急移其人于阴处,再以热土放脐上,拔开作窍,令人尿其中,以生姜或蒜捣汁和童便或热汤送下,外用布蘸立苏,后徐用药(宜麦冬汤、人参白虎汤),此急救法也。又有烦渴口燥闷乱者,先以布蘸热水熨脐中气海,或掬土放脐,令人更溺之,俟苏,以米汤徐灌之,然后随证调治(宜六和汤、清暑益气汤随证加减)。凡中暑者必伤气(宜清暑益气汤,伤暑亦可用)。以上皆中暑之证所当分别而治者也。

夫伤暑、中暑,皆暑病之重且大者,故伤暑则暑热之邪伤在肉分,中暑则暑热之邪伤及脏腑。而又有寻常感受暑气,致腹痛水泻者,乃胃与大肠感邪之故,或恶心呕吐者,乃胃口有痰饮,而又感邪之故,此皆名冒暑,是暑病之轻且小者(宜黄连香薷散、清暑十全饮、解暑三白汤治之),亦当分别而治。然则暑病亦有无汗脉弦细者,此虽是暑,亦必由过袭阴凉,身中阳气为其所遏,故心烦,肌肤火热,无汗,非暑邪也,不可全用表药(宜消暑十全饮)。暑月腠理易开,香薷热服,便能汗出,故不必用表也。倘人迎脉紧,而气口反大,咳嗽目疼,鼻流清涕,额与眉棱骨痛,此又被风矣(宜选奇汤)。至有内伤夹暑者,暑月房劳,兼膏粱水果杂进,至周身阳气不伸,脉沉细,或弦紧,面垢,无汗恶寒,四肢厥逆拘急,霍乱呕吐(宜冷香饮子)。或吐利兼作,脉微欲绝,或虚浮而散,此为紧病,急当救之毋缓(宜浆水散)。或冒暑伏热,引饮过多,及恣啖生冷,致脾胃受寒,必腹痛呕泄,水谷不分,脉沉而紧(宜大顺散)。又有夹水伤暑者,汗出当风,浴起当风,或冷水浸澡,或坐卧于地,以至水湿蓄于身中,适又感受暑邪生病,非全由暑伤也(宜香薷饮),必温散之。又有暑瘵者,暑月火能烁金,不禁辛酒,脾火暴盛,劳热躁烦,火动心脾,以致喘咳,忽吐衄,头目不清,胸膈烦渴不宁,即老稚亦有此病,昧者以为劳瘵,不知此由火载血上,非真阴亏损而为虚劳也(宜归身、生地、防风、黄连、知母、山栀、荆芥、黄芩、桔梗、木通、元参、甘草、贝母、白茯苓、陈皮、薄荷、麦冬、五味等酌为一帖,煎服黄连香薷饮亦可)。又有暑痿者,暑天膏粱之人阳事顿痿,此不可全用热药,亦不可全用凉药(宜黄连解毒汤合生脉散)。又有搅肠痧者,暑月不头疼发热,但觉小腹痛或心腹俱痛,胀痞,不能屈伸,皆水火流注脏腑,故先小腹后及心腹俱痛,非阴证也(宜六和汤、藿香正气散),大抵此证以探吐痰涎为主(宜二陈汤加厚朴、山栀,或用炒盐汤探吐)。又有霍乱者,暑气入腹,恶心腹痛,上吐下泻,泻水如注,此暑火暴发,升降不利,清浊不分,所泻者皆五脏津液,宜速止之(宜胃苓汤,甚者桂苓甘露饮),此证有挟食积者,切不可下,总当立止为上,再商食积。若吐泻无物,或上下关闭竟不吐泻,但心腹绞痛,令人立毙,此为干霍乱,亦即绞肠痧(宜急以盐汤探吐),或探吐得通可救,即定后,周时勿进米气,得食又发,戒之。又有暑疡者,夏月头面外项赤肿,或咽喉肿痛,或腿足焮肿,长至数寸,不能步履,而头痛内燥,日夜发热不止,与凡痈毒发热,晡甚旦止者不同(宜败毒散及石膏、黄连等),盖热一解肿自消,全无脓血,非外科证也。又有暑疮者,周身发泡,如碗如杯,如桃如李,光亮脆薄,中有臭水,由湿热之水泛于皮肤也(宜黄连香薷饮、黄连解毒汤),甚者内实便闭,口疳臭秽,外以鲜荷花瓣贴之,中药周时可平(宜凉膈散或承气汤)。以上种种皆暑病之兼及者也。要之,暑病所由之经,固属太阳,亦有由阳明者。发热,汗大出,微恶寒,为太阳矣。面赤大汗,烦渴喘急,即阳明也。甚者脉洪大,昏不知人,有似热证,但忽轻忽重为异耳(太阳宜五苓散去桂加香薷,阳明宜消暑丸)。故平人偶然被暑,必身热,背恶寒,汗出,口渴烦躁闷乱,痰逆恶心,或吐泻转筋,小便闭涩,指头微寒(宜五苓散去桂,合益元散用)。若脾胃素弱,上焦不足,暑湿郁蒸,肢体困倦,头重心烦,饱闷喘促,早晚寒,日午热,此气血俱虚也(宜清燥汤、清暑益气汤)。或夏月汗太多,风犯汗孔,身体重痛,肢节麻,或渴或不渴,或小便黄涩,此风郁汗,湿与暑相搏也(宜益元散加葱头)。故人当湿热盛时,如梅天夏雨,体倦神疲,胸满促,肢冷,或气高喘,身烦热,溺黄赤,大便溏,自汗不食,须预防暑病(宜清暑益气汤加渗湿药)。虚弱人当暑,体倦神疲,胃不和,食无味,须预防暑病。安乐人当暑,恶寒身重,昏眩寒热,呕吐腹痛,乃夏月感寒,非暑病也(宜温辛散)。辛苦人劳甚暑病,须培其气(宜人参白虎汤)。总当分别而治之者也。而治法大要,惟以清心利小便,解暑毒,补真气为主,即脉虚喘促,逆冷,卒昏晕,此热伤阴气,切不可用温药,以助阳而耗阴。

〔脉法〕 仲景曰:伤暑脉虚。又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脉诀》曰:暑伤于气,所以脉虚,弦细芤迟,体状无余。《三因》曰:中暑之脉阳弱阴虚,微迟似芤。《本事》曰:暑脉弦细芤迟,何也?盖寒伤形,热伤气,气伤则气消而脉虚弱,所以弦细芤迟,皆虚脉也。《正传》曰:暑脉虚而微弱,或浮大而散,或隐而不见,夫微弱隐伏,皆虚类也。《活人书》曰:中暑与热病相似,但热病脉盛,中暑脉虚,以此辨之。张凤逵曰(《脉理论》):刘复真云,暑脉虚而微弱,按之无力,又脉来隐伏,弦细芤迟,皆暑脉也。脉虚身热,得之伤暑中暍,脉虚而微者是也。寒病传经,故脉日变,温热不传经,故不变。寒病浮洪有力易治,芤细无力难治,无脉不治。温热不然,温有一二部无脉者,暑热有三四部无脉者,被火所逼而伏,非绝无也,于病无妨,攻之亦易,照经用辛寒,火散脉起,病愈矣。盖温热病发在一二经,始终在此,更不传递别经者,其一二经或洪数,则别经弱且伏,依经络调之,伏者起,洪者平,乃愈征也。(鳌按:此篇言热病即指暑病而言,非谓伏寒夏发之热病也。)

〔暑病原由证治〕 节斋曰:夏至日后病热为暑。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齿而入,伤心包络经,其为证烦则喘渴,静则多言,身热而烦心,大渴引饮,头痛自汗,倦怠少气,或下血发黄,甚者火热制金,不能平木,搐搦不省人事。东垣曰:夏至阳尽阴生,气浮肌表,散于皮毛,腹中之阳虚矣。世言夏月伏阴在内,此阴字有虚之义,若作阴冷,误甚,火盛之时,流金烁石,何阴冷之有?孙真人制生脉散,令人夏月服之,非为虚而何?《直指》曰:伤暑之证,面垢自汗,身热背寒,烦闷大渴,倦怠少气,毛耸恶寒,或头疼,或霍乱,或四肢厥冷,或身体无痛。中暑之证,则六脉沉伏,冷汗自出,闷绝而昏,不知人矣。

伏暑证 暑久伏病也。盖人受暑邪,当时即发谓之暑病。若热毒之气既已受之,或为些小风寒所固,此毒遂渐渐入内,伏于三焦肠胃之间,或秋或冬,久久而发,此暑毒伏于人身之内者也(宜消暑元、香薷饮)。亦有夏月,曝书曝衣,暑气未散,随即收藏,至秋冬近之,其气亦从口齿而入,入而即发,此暑毒伏于物而触于人者也。故伏之一字虽同,其所以伏则异。然此二端,其变生之病,或霍乱吐泻,或泄痢腹痛,或疟发寒热,皆能致之,皆当细询其因以为治(宜香薷饮、藿香正气散)。甚或有身热足冷者,其势则甚危矣(宜五苓散下来复丹)。

〔伏暑证治〕 仲景曰:伏暑之证,背寒面垢,少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小便已洒洒然毛耸。《入门》曰:每于夏月后发者,为伏暑也。又曰:伏暑者,即冒暑久而藏伏者也。其呕渴恶心下血,及年深暑毒不差者,宜酒蒸黄连丸。其烦渴引饮或泄利者,宜桂苓甘露散。其肠澼下痢赤白癃闭者,宜益元散。其暑邪伏久伤肺,喘咳烦渴气促者,宜清肺生脉饮。其大烦大渴及霍乱后渴者,宜濯热散。

暑风 因暑而感生风病也。病人忽手足搐,昏迷不省,脉浮而虚,急先以温水化苏合丸灌之,俟醒再用药(宜黄连香薷饮加羌活二钱,大效)。若呕吐(宜加陈皮、藿香),小便不利(宜加茯苓、猪苓、泽泻、滑石),有痰(宜加生姜),大渴(宜去半夏加花粉),泻利不止(宜加白术),转筋(宜加木瓜),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此热兼暍也(宜白虎汤),各当加减为治。或更病势重,搐搦,厉声吟呻,角弓反张,如中恶之状,亦或先病热,服表散药后,渐成风病,谵语,狂呼乱走,气力百倍,此亦暑风,与阴风不同,宜解散化痰,不可汗下(宜竹叶石膏汤去参、米,加黄连、知母)。日久脾胃弱,必兼温补。若脉实,必须吐之。若欲预却,则以壮元为主(宜四君子汤,生脉散)。凡患暑风,误作痫治必不救。

〔暑风证治〕 《得效》曰:中暑复伤风,搐搦不省人事,曰暑风。《入门》曰:暑风、暑厥者,但以手足搐搦为风,手足逆冷为厥,并宜二香散,或人参羌活散合香薷饮服之。《医鉴》曰:夏月感寒者,乃取凉之过也,或纳凉致风寒以伤其外,或食生冷以伤其内故也。若感暑风,痰塞喘急,六和汤倍半夏加羌活、川芎。又曰:感冒暑风,身热头痛,或泄泻呕吐,以二香散主之。又曰:凡暑月伤风、伤寒,悉以二香散解表发散。

暑泻 专受暑而成泻利病也。其原有新有久。新者,暑毒入于口齿,伤于肠胃,数日间其邪即发,或挟食,或挟湿,以致烦渴尿赤,自汗面垢腹痛,所泻如水直注,日夜无度(宜以炒黄连为君,葛根、升麻佐之,或桂苓甘露饮)。久者,暑邪留于三焦肠胃之间,以致久而成泄,所泻亦是水,但不如新者之暴迫直注,其兼证亦相同(宜玉龙丸)。此新久之别也。而其证之所现虽同属暑泻,其为治又有当分辨者。如暑伤心脾,呕吐泄泻,或霍乱转筋,及浮肿疟痢(宜六和汤)。如暑热引饮过多,致水暑交并,而上吐下泻(宜解暑三白散)。如伤暑上吐下泻,而兼烦乱(宜香朴饮子)。如暑月烦渴,引饮过多,脾胃停积冷湿,致成吐泻(宜大顺散)。以上数条,皆难混治。若过受暑而泻,别无他故,则惟清暑足已(宜消暑十全饮、香薷汤)。其或有盛暑伤于外,阴冷伤于内,为内外受迫者,此证更重,非可易视矣(宜连理汤、桂苓丸、缩脾饮)。此暑泻诸证,当与泄泻条参看。

〔暑泻证治〕 《医鉴》曰:腹痛水泻者,胃与大腹受暑。恶心呕吐者,胃口有痰饮而又受暑也。宜消暑十全饮。

疰夏 脾胃薄弱病也。然虽由脾胃薄弱,亦必因胃有湿热及留饮所致。昔人谓痿发于夏,即名疰夏。以疰夏之证,必倦怠,四肢不举,羸瘦,不能食,有类于诸痿故也。然疰夏与痿,其原毕竟有异,且痿为偶患之疾,此为常有之事,凡幼弱人多有之,故必以清暑益气,健脾扶胃为主也。故前既列夏痿之证于暑病篇,而此又详及疰夏(宜参归益元汤、生脉散为主,酌加白术、半夏、陈皮、茯苓、扁豆子、白芍、木瓜、泽泻、炙甘草亦可)。

〔疰夏证治〕 仲景曰: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夫劳之为病,其脉浮,又手足烦热,寒精自出,脚酸削,不能行,小腹虚满,春夏剧,秋冬瘥,谓之疰夏病。东垣曰:仲景言脉大者,极虚者,气损也。春夏剧者,时助邪也。秋冬瘥者,时胜邪也,黄芪建中汤治之可也。丹溪曰:人遇春末夏初,头痛脚弱,食少身热,世俗谓之疰夏病,属阴虚元气不足,宜补中益气汤去升、柴,加黄柏、白芍、麦冬、五味子,有痰加南星、半夏。又曰:疰夏病宜服生脉散、参归益元汤。东垣曰:暑夏宜补气。盖以夏至阳尽阴生,腹中之阳虚也,今人夏月服生脉散为此故耳。

【治暑病方四十】

白虎汤 〈总治〉

石膏(煨)  知母  甘草  粳米

桂苓甘露饮 〈又〉

茯苓  猪苓  白术  滑石(各二两)  寒水石  炙甘草  泽泻(各一两)  肉桂(三钱)

共为末,水下。一方有人参、香薷,共为末,水下。

此方兼治伏暑,烦渴引饮。

天水散 〈又〉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此即六一散之别名也。

瓜蒂汤 〈中暍〉

瓜蒂十四个,水一升,煮五合,顿服。

解暑三白汤 〈冒暑〉

茯苓  泽泻  白术(各二钱)  姜(三片)  灯草(二十茎)

消暑十全饮 〈寒袭〉

香薷(一钱半)  扁豆  厚朴  苏叶  白术  赤苓  藿香  木瓜  白檀香(各一钱)  甘草(五分)

此方兼治伤暑吐泻。

十味香薷饮 〈脾虚〉

香薷(钱半)  厚朴  扁豆  人参  白术  茯苓  黄芪  木瓜  甘草(各七分)

六和汤 〈食伤〉

香薷  厚朴(各钱半)  赤苓  藿香  扁豆  木瓜(各一钱)  砂仁  半夏  人参  杏仁  甘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

一方加麸炒黄连一钱,名清暑六和汤。

藿香正气散 〈生冷〉

白术  白芷  茯苓  厚朴  桔梗  紫苏  藿香  炙草  陈皮  半夏  大腹皮  姜  枣

香薷饮 〈伤暑〉

香薷  扁豆  厚朴  甘草

益元散 〈小便少〉

滑石  甘草

麦冬汤 〈燥渴〉

石膏  知母  白芍  茯苓  山栀  竹茹  麦冬  白术  扁豆  人参  陈皮  乌梅  莲肉  甘草

生津丸 〈发渴〉

白糖  乌梅  薄荷  柿霜  硼砂

蜜丸,噙化。

补中益气汤 〈脾胃〉

人参  黄芪  当归  白术  升麻  柴胡  陈皮  甘草

苍术白虎汤 〈役劳〉

石膏  苍术  知母  甘草  粳米

竹叶石膏汤 〈虚汗〉

人参  竹叶  麦冬  石膏  半夏  甘草  粳米  姜汁

白虎加人参竹叶汤 〈虚火〉

石膏  知母  粳米  甘草  人参  竹叶

人参白虎汤 〈昏晕〉

人参  石膏  粳米  甘草  知母

选奇汤 〈被风〉

羌活(钱半)  防风  黄芩(各一钱)  甘草(八分)

食后,稍热服。

冷香饮子 〈内伤〉

生附子  草果  橘红  甘草(各一钱)  姜(五片)

冷服。

浆水散 〈又〉

附子  肉桂  干姜  甘草(各五钱)  良姜  半夏(各二钱半)

浆水即淡醋,每八分,多至一钱调下)。如虚热喘乏加人参)。汗多加黄芪、五味子。

桂苓甘露饮 〈霍乱〉

滑石(二两)  茯苓  泽泻  寒水石  石膏  甘草(各一两)  白术  猪苓  肉桂(各五钱)

每末一钱,姜汤或开水下。一方加人参、香薷。

大顺散 〈夹暑〉

甘草  干姜  杏仁  官桂(等分)

先将甘草用白砂炒,次入姜,再次入杏仁炒,然后筛去砂,入桂,共为末,每三钱开水下。

五苓散 〈身热〉

白术  肉桂  泽泻  茯苓  猪苓

来复丹 〈又〉

倭硫黄  元精石  硝石  青皮  陈橘皮  五灵脂

醋糊丸,绿豆大,每三十丸,空心,米汤下。

黄连香薷散 〈暑风〉香薷(二钱)  厚朴(钱半)  黄连(七分半)

水煎,入酒少许,冷服。

四君子汤 〈壮元〉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生脉散 〈又〉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黄连解毒汤 〈暑痿〉

黄连  黄柏  黄芩  山栀

二陈汤 〈绞肠痧〉

茯苓  半夏  陈皮  甘草

胃苓汤 〈霍乱〉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肉桂

败毒散 〈暑疡〉

茯苓  甘草  枳壳  桔梗  柴胡  前胡  薄荷  羌活  独活  川芎  连翘  防风  荆芥  金银花  姜(三片)

一名连翘败毒散。

此方兼治一切痛疽初发,憎寒壮热,甚者头痛拘急,状似伤寒。

凉膈散 〈暑疮〉

大黄  芒硝  山栀  连翘  黄芩  甘草  薄荷

为末,竹叶、生蜜汤下。

承气汤 〈又〉

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消暑丸 〈阳明〉

半夏(一斤,醋煮)  茯苓  甘草(各半斤)

姜汁糊丸,每二钱,水下。

清燥汤 〈气血虚〉

黄芪  黄连  神曲  五味子  柴胡  猪苓  甘草  白术  苍术  麦冬  生地  陈皮  茯苓  泽泻  人参  当归  升麻  黄柏

温辛散 〈保养〉

木香  陈皮  羌活  苍术  紫苏  厚朴  姜  葱

朱砂安神丸 〈又〉

黄连(六钱)  甘草  生地(各三钱半)  当归(钱半)  朱砂(五分)

蜜丸,黍米大,津下三十丸。

清肺生脉饮 〈暑伤肺〉

黄芩(二钱)  人参  麦冬  当归  生地(各一钱)  五味子(十粒)

清暑益气汤 〈总治〉苍术(一钱半)  黄芪  升麻(各一钱)  人参  白术  陈皮  神曲  泽泻(各五分)  酒黄柏  当归  青皮  麦冬  葛根  甘草(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此方以苍、曲、青、陈、泽泻五种理脾,余十味清暑补气。

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变证加减法附后:

其法曰:如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升发,阳气伏于地中,地者,脾也,必用当归和血,少用黄柏以益真阴。如脾胃不足之证,须少用升麻,乃足阳明太阴引经药也,使行阳道,自脾胃左达少阳行春令,生物之根也,更少加柴胡,使诸经右迁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之和气也。如脾虚,缘心火亢盈,而乘其土也。其次肺气受邪,为热所伤,必多用黄芪,甘草次之,人参又次之,三者皆甘温阳药也。脾始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皮毛之气,而填腠理,不令自汗而损元气也。上喘气短懒言,必用人参以辅之。心火乘脾,必用炙草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甘草最少,恐湿满也。若脾胃之急痛,并脾胃太虚,腹中急缩,腹皮急缩者,却宜多用。经曰:急者缓之,若从权,必用升麻以引之,恐左迁之坚邪盛,卒不肯退,反致项上及臀尻肉添而反行阴道,故引以行阳道,使清气他出右迁而上行,以和阴阳之气也。若中满,去甘草,咳甚去人参,口干嗌干加干葛。如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伏于地中,阴火煎熬,血气亏少,则心无所养,致心乱而烦,病名曰悗,悗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是由清不升,浊不降,清浊乱于胸中,使周身血气逆行而乱。经曰:从下上者,引而去之,故当加辛温甘温之剂以生阳,阳生而阴长。或曰:甘温何能生血,又非血药也?曰:仲景之法,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也,更加当归和血,又宜稍加黄柏以救肾水。盖甘寒泻实火,火减则心气得平而安也。如烦乱犹不能止,少加黄连以去之。盖将补肾水,使肾水旺而心火降,抉持地中阳气也。如气浮心乱,则以朱砂安神丸镇之,得烦减,勿再服,以防泻阳气之反陷也。如心中痞,亦少加黄连。气乱于胸,为清浊相干,故以陈皮理之,能助阳气之升,而散滞气,又助诸甘辛为用,故长夏湿土客邪火旺,可从权加二术、泽泻,上下分泻其湿热之气。湿热太盛,主食不消化,故食减,不知谷味,加炒曲以消之,更加人参、麦冬、五味泻火,益肺气,助秋损也,此乃伏中长夏正旺之时药也。

(鳌按:东垣加减法,极精当,极周密,良为本方变化之妙。但血气虚弱者,固用无不效。若壮盛人,不但无功,恐反助湿火,则又不可不斟酌也。)

【治伏暑方十】

消暑丸 〈治伏暑〉

半夏(八两)  赤苓  甘草(各四两)

用醋二升煮半夏,醋干,共炒为末,姜汁糊丸,每四五十丸,开水下,药下即苏。

香薷饮 〈又〉

方详上。

藿香正气散 〈又〉

方详上。

五苓散 〈又〉

方详上。

来复丹 〈又〉

方详上。

酒蒸黄连丸 〈又〉

黄连四两,酒七合,浸一夜,蒸干为末,面糊丸,每二三十丸,热水下,以胸膈凉不渴为验,一名小黄龙元。

桂苓甘露散 〈又〉

滑石(一两)  石膏  寒水石  泽泻  葛根  白术  赤苓  甘草(各五钱)  人参  桂皮  藿香(各二钱半)  木香(一钱二分半)

每末二钱,白汤下。

益元散 〈又〉

滑石(六两)  炙甘草(一两)

一名六一散。又名天水散。又名神白散。本方加干姜五钱,名温六丸,治因寒吐泻反胃。本方加红曲五钱,名清六丸,治湿热泄泻,俱以饭丸。

清肺生脉饮 〈又〉

黄芩(二钱)  当归  生地  人参  麦冬(各一钱)  五味子(十粒)

濯热散 〈又〉

白矾  五倍子  乌梅肉  甘草(各一两)

共为末,入白面四两拌匀,每二钱,新汲水调下。一名龙须散。

治暑风方九

黄连香薷饮 〈暑风〉

香薷(三钱)  厚朴(钱半)  黄连(七分半)

入酒少许,水煎冷服。一名黄连香薷散。

白虎汤 〈又〉

方详上。

竹叶石膏汤 〈又〉

人参  竹叶  麦冬  石膏  半夏  甘草  粳米

四君子汤 〈又〉

方详上。

生脉散 〈又〉

方详上。

二香散 〈又〉

香薷  香附(各二钱)  苍术  苏叶  陈皮(各一钱)  厚朴  扁豆  甘草(各五分)  姜(三片)  木瓜(二片)  葱白(二茎)

人参羌活散 〈又〉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桔梗  人参  赤苓  川芎  甘草(各六分)  天麻  地骨皮(各三分)  薄荷(三叶)

香薷饮 〈又〉

香薷  厚朴  扁豆子  甘草

六和汤 〈又〉

香薷  厚朴(各钱半)  赤苓  藿香  扁豆  木瓜(各一钱)  砂仁  杏仁  半夏  人参  甘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

本方加麸炒黄连一钱,名清暑六和汤。

【治暑泻方十一】

桂苓甘露饮 〈暑泻〉

滑石(二两)  茯苓  泽泻  寒水石  石膏  甘草(各一两)  白术  猪苓  肉桂(各五钱)

每末二钱,姜汤调下。

玉龙丸 〈又〉

硫黄  硝石  滑石  明矾

水丸。

六和汤 〈又〉

方详上。

解暑三白汤 〈又〉

方详上。

香朴饮子 〈又〉

香薷(钱半)  厚朴  扁豆  赤茯苓  泽泻  陈皮  木瓜  半夏  人参  乌梅肉  苏叶(各七分)  甘草(五分)  姜(三)  枣(二)

大顺散 〈又〉甘草(切,长一寸,二两)  干姜  杏仁  肉桂(各四钱)

先将甘草以白砂同炒,次入姜同炒,次入杏仁同炒,筛去砂,入桂,为末,每二钱,水煎温服。如烦躁,井水调下。

消暑十全饮 〈又〉

香薷(一钱半)  厚朴  扁豆子  苏叶  白术  赤苓  藿香  白檀香  木瓜(各一钱)  甘草(五分)

香薷汤 〈又〉

香薷(三钱)  厚朴  扁豆子  赤苓(各一钱半)  甘草(五分)

水煎服。或为末汤点二钱服,他暑药皆不及此。

连理汤 〈又〉

人参  白术  干姜  茯苓  黄连  炙甘草

桂苓丸 〈又〉肉桂  赤苓(等分)

蜜丸,每两作八丸,每一丸,井水化下。

缩脾饮 〈又〉

砂仁(钱半)  草果  乌梅肉  香薷  甘草(各一钱)  葛根  扁豆子(各七分)  姜(五)

【治疰夏病方四】

参归益元汤 〈疰夏〉

当归  白芍  熟地  茯苓  麦冬(各一钱)  陈皮  酒黄柏  酒知母(各七分)  人参(五分)  甘草(三分)  五味子(十粒)  枣(二枚)  米(一撮)

生脉散 〈又〉

方详上。

黄芪建中汤 〈又〉

白芍  桂枝  生姜  甘草  大枣  饴糖  黄芪

补中益气汤 〈又〉

方详上。

【附载:服药总法】

周禹载曰:伤暑伤寒温凉诸证,皆邪气欺正气也,用药如对敌,药入则邪渐退,药力尽而邪又渐炽,必一服周时,即详势诊脉,药对则日夜连进三五服,以邪退病安为主。此法惟仲景《伤寒论》、孙思邈《千金方》中载之。孙曰:夏天日五夜三服,冬天日三夜五服,必期病退而后止,如御敌者,愈驱愈逐,加精锐荡平而后班师,此万全之胜算也。自宋以后,此法不传,故取效寡,而活人之功疏,愚用此法,屡获神奇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