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尊地卑,[《说文》:“尊,高称也。”《说文》:“卑,赂也,执事之。”]乾坤定矣。卑高以陈[《广韵》:“陈同阵,军伍行列也。”]贵贱位矣。动静有常,[《玉篇》:“常,恒也。”]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旋转称摩薄也。乾以二五摩坤,成震、坎、艮。坤以二五摩乾,成巽、离、兑。故‘刚柔相摩,则八卦相荡’也。”]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广韵》:“道,理也。”]乾知大始,[王念孙:“知犹为也,为亦作也。”]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姚信曰:“贤人,乾坤也。言乾以日新为德,坤以富有为业也。”]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易为乾息,简为坤消,乾坤变通,穷理以尽性,故‘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玉篇》:“系,约束也。”]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说文》:“吝,恨也。惜也。”]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说文》:“极,栋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尔雅释官》:“序,东西墙谓之序。”]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玩,弄也。谓乾五动成大有,以离之目,观天之象。兑口玩习所系之辞,故‘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爻有六画,所变而玩者,爻之辞也。谓九六变化,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得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韵会》:“疵,亦作玼。”]无咎者,善补过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集韵》:“介,际也。”]震无咎者存乎悔。[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震,动也。有不善,未尝不知之。知之,未尝复行。无咎者善补过。故‘存乎悔’也。”]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易》与天地准,[《说文》:“准,平也。”]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尹注《管子》:“原,察也。”]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荀爽曰:“二篇之册,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故曰‘知周乎万物’也。”]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五经文字》:“敦,厚也。”]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说文》:“继,续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李鼎祚《周易集解》曰:“物无不备,故曰‘富有’。变化不息,故曰‘日新’。”]生生之谓《易》。[《衍释》:“之,犹则也。”]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孔颖达周易正义》:“谓穷极蓍策之数,逆知将来之事,占其吉凶也。”]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夫《易》广矣大矣。[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乾象动直,故‘大’。坤形动辟,故‘广’也。”]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尔雅释诂》:“翕,合也。”]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知谓乾,效天崇;礼谓坤,法地卑也。”]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疏》:“赜,谓幽深难见。”]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张璠曰:“会者,阴阳合会,若蒙九二也。通者,乾坤交通,既济是也。”]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孔颖达《周易正义》:“上略明拟议而动,故引鹤鸣在阴,取同类相应以证之。此中孚九二爻辞也。”]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说文》:“咷,楚谓儿泣不止曰嗷咷。”]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乾为道,故称君子也。同人反师,震为出。为语,坤为默巽为处,故‘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也。”]二人同心,[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二人谓夫妇。”]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臭,气也。兰,香草。”]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说文》:“苟,草也。”“藉,祭藏也。”]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礼曲礼礼》:“恭,君子恭敬,樽节退让以明礼。”]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天尊,故‘贵’。以阳居阴,故‘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不出户庭,无咎。”[《六书精蕴》:“户,凡室之口曰户。”]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几,初也。”]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说文》:“慢,不威也。”]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大衍之数五十,[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干宝曰:“衍,合也。”]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孔颖达《周易正义》:“营,谓经营。”]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觐曰:“圣人德合天地,智周万物,故能用此易道。大略有四:谓尚辞、尚变、尚象、尚占也。”]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逆上称错。综,理也。”]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说文》:“志,心之所之也。”]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说文》:“务,事务也。”]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天一,[水甲。]地二。[火乙。]天三,[木丙。]地四。[金丁。]天五,[土戊。]地六。[水已。]天七,[火庚。]地八。[木辛。]天九,[金壬。]地十。[土癸。]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乾神知来,坤知藏往。来谓出见,往谓藏密也。”]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NeatReader-1690262736993.png

乾策坤策图

此图讲《周易》的筮法。古人占筮用蓍草,一根蓍草称为“一策”。《系辞》说:“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是故阖户谓之坤,[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阖,闭翕也。谓从巽之坤,坤柔象夜,故以闭户者也。”]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阳变阖阴,阴变辟阳,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也。”]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四象,四时也。两仪,谓乾坤也。”]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礼·孔于闲居》:“天有四时,春夏秋冬。”]县象著名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说文》:“图,计画难也。”]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谓系《彖》、《象》之辞,八卦以象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大有兑为口,口助称右。”]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说文》:“伪,徐曰:‘人为之’。”]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乾坤,其《易》之緼邪?[《衍释》:“其,犹乃也。”]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侯果曰:“缊,渊隩也。六子因之而生,故云‘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李鼎祚《周易集解》引翟元曰:“化变则柔而则之,故‘谓之变’也。”]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是故夫象,[《衍释》:“夫,犹若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觐曰:“言文王见天下之动,所以系象而为其辞,谓之为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觐曰:“言易道陈阴阳变化之事耐用裁成之,存乎其变。推理达本而行之,在乎其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