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下

太阴病状第一八证 方二首

太阴之为病,腹满,吐,食不下,下之〔1〕益甚,时腹自痛〔2〕,胸下坚结。

〔1〕下之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作“自利”。

〔2〕痛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痛”下有“若下之,必”四字。

太阴病脉浮,可发其汗〔3〕。

〔3〕汗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汗”下有“宜桂枝汤”四字。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4〕而长,为欲愈。

〔4〕阳微阴涩 谓浮取而微,沉取而涩。《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阴阳以浮沉言,夫以浮微沉涩之太阴脉,而兼见阳明之长脉,则为阴病阳脉,脏邪传腑,故为欲愈也。”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尽丑。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温,是为系在太阴。太阴当发黄,小便自利,利者〔5〕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烦,暴利〔6〕十余行,必自止。所以自止者,脾家实〔7〕,腐秽当去故也。

〔5〕小便自利,利者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作“若小便自利者”。

〔6〕虽烦暴利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作“虽暴烦,下利日”六字。

〔7〕脾家实 谓脾阳恢复,而非邪实。《伤寒论今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今暴烦下利,乃正气奋起驱除肠中有害物,故云脾家实,腐秽去,实为正气恢复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腹满时痛,为属太阴,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其实痛〔1〕,加大黄汤〔2〕主之。

〔1〕其实痛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作“大实痛者”四字。

〔2〕加大黄汤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作“桂枝加大黄汤”六字。

桂枝加芍药汤〔3〕方。

〔3〕桂枝加芍药汤 原缺,据《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补。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加大黄汤〔4〕方

〔4〕加大黄汤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作“桂枝加大黄汤”六字。

大黄二两

上于前方中加此大黄二两即是。

人无阳证〔5〕,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减之,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5〕人无阳证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作“太阴为病”。

少阴病状第二四十五证 方一十六首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欲吐而不烦〔6〕,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虚故引水自救;小便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其人小便白者,下焦虚寒,不能制溲〔7〕,故白也。夫病其脉阴阳俱紧而反汗出,为阳〔8〕,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6〕而不烦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作“不吐,心烦”四字。

〔7〕溲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作“水”。

〔8〕为阳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作“亡阳也”三字。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是为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为强责少阴汗也。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在里,不可发其汗。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其汗,无阳〔1〕故也。阳已虚,尺中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1〕无阳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作“亡阳”。

少阴病脉紧者,至七八日下利,其脉暴微,手足反温,其脉紧反去,此为欲解,虽烦下利,必自愈。

少阴病下利,若利止,恶寒而蜷〔2〕,手足温者,可治。

〔2〕蜷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作“蜷卧”二字。按“蜷”,拳曲不伸。《玉篇•足部》:“蜷,蜷局不伸也。”《素问•举痛论》:“脉寒则缩蜷。”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其衣被,不可治〔3〕。

〔3〕不可治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作“可治”二字。

少阴中风,其脉阳微阴浮,为欲愈。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尽寅。

少阴病八九日,而一身手足尽热,热在膀胱,必便血。

少阴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发热,不死,脉不足者,灸其少阴七壮。

少阴病但厥无汗,强发之必动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目出,是为下厥上竭,为难治。

少阴病恶寒蜷而利,手足逆者,不治。

少阴病下利止而眩,时时自冒者,死。

少阴病其人吐利躁〔4〕逆者,死。

〔4〕躁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躁”下有“烦,四”二字。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蜷,其脉不至,其人不烦而躁者,死。

少阴病六七日,其息高〔5〕者,死。

〔5〕息高 谓呼吸表浅,喘促息短,因肾气绝,肺气脱,气息浮游于上,不能纳气归根而致。《伤寒论直解》卷五:“息高者,少阴肾气绝于下,止呼出不能吸入,生气上脱,有出无入,故死。”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反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6〕主之方

〔6〕麻黄细辛附子汤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作“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二斗先煮麻黄,减一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1〕。

〔1〕一升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升”下有“日三服”三字。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方

麻黄二两,去节 附子一枚,炮〔2〕,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2〕炮 原作“泡”,据《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改。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3〕。

〔3〕八合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作“一升,日三服”五字。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方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挺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4〕,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4〕烊尽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尽”下有“小冷”二字。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5〕,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5〕口中和 谓口中不燥、不苦、不渴,为里无邪热,胃气和调之征。按“和”,和谐。《广雅•释诂三》:“和,谐也。”《伤寒论条辨》卷五:“口中和,谓不燥不渴,里无热也。”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桃花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6〕下利不止而便脓血者,以桃花汤主之方

〔6〕小便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便”下有“不利”二字。

赤石脂一斤,一半完,一半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取七合,纳赤石脂末一方寸匕〔1〕,一服止,余勿服。

〔1〕方寸匕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匕”下有“日三服”三字。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烦躁欲死者,茱萸汤〔2〕主之。方见阳明门。

〔2〕茱萸汤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作“吴茱萸汤”四字。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方

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纳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可与桔梗汤。甘草汤〔3〕方

〔3〕甘草汤 原缺,据《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补。

甘草二两〔4〕

〔4〕二两 原缺,据《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补。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再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5〕 甘草二两

〔5〕一两 原作“一大枚”,据《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改。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苦酒汤主之方

鸡子一枚,去黄,纳好上苦酒于壳中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上二味,纳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愈。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6〕方

〔6〕主之 原缺,据《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补。

半夏洗 桂枝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异捣,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纳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含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方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干姜一两 葱白四茎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下利脉微,服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1〕,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方

〔1〕干呕 “呕”字原缺,据《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补。

猪胆汁一合 人尿五合

上二味纳前汤中,和令相得,温分再服。若无胆,亦可用。服汤脉暴出〔2〕者死,微续〔3〕者生。

〔2〕脉暴出 谓脉搏突然出现浮大躁动之象,因阴液枯竭,将绝之阳,暴脱于外而致。《伤寒贯珠集•少阳篇》:“脉暴出者,无根之阳发露不遗,故死。”

〔3〕微续 谓脉缓缓渐出,为阴液未竭,阳气渐复之征。《注解伤寒论》卷六:“脉微续者,阳气渐复也,故生。”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而利〔4〕,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5〕,或下利,或呕,玄武汤〔6〕主之方

〔4〕而利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作“自下利者”四字。

〔5〕小便不利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作“小便利”三字。

〔6〕玄武汤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作“真武汤”。宋代为避宋始祖赵玄朗之名讳,改“玄”为“真”。

茯苓 芍药 生姜各三两,切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小便自利者,去茯苓;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利不止,便脓血者,宜桃花汤。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恶寒〔1〕,其人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而脉不出,通脉四逆汤主之方

〔1〕恶寒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作“不恶寒”三字。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赤者,加葱白九茎;腹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加减服之。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四逆散主之方

甘草炙,枳实炙 柴胡 芍药各十分

上四味捣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兼主利;悸者,加桂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纳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少阴病不利〔2〕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主之。方见阳明门。

〔2〕不利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作“下利”。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急下之,宜承气汤〔3〕。

少阴病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承气汤〔3〕。一云大柴胡。

少阴病六七日,腹满,不大便者,急下之,宜承气汤〔3〕。方见承气中。

〔3〕承气汤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作“大承气汤”四字。

少阴病其脉沉者,当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病其人饮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遂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当温之,宜四逆汤。方见阳明门。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者,即呕,汗者必数更衣,反少,当温其上,灸之。一云灸厥阴五十壮。

厥阴病状第三五十六证 方七首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1〕,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甚者则欲吐蛔,下之不肯止〔2〕。

〔1〕气上撞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撞”下有“心”字。

〔2〕不肯止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利不止”。

厥阴中风,其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尽卯。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与水饮之,即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止,见厥复利。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下利。厥利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恐为除中〔3〕。饲〔4〕之黍饼〔5〕,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期之旦日〔6〕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数,其热不罢,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

〔3〕除中 病证名。即中气消除之意,是胃气将绝的见证。《李千古伤寒论•除中论》:“除中者,除去也。言邪气太盛,除去胃气,欲引食自救,故暴能食也,此为欲胜也。凡伤寒邪传厥阴,阴气作厥而利,当不能食而反能食,食以面饼试之,若胃气绝,得面则必发热,为不治之症,真除中也;若不发热者,胃气尚在,恐是因暴热来而能食,热去即不能食矣,非除中也。宜细察焉。”

〔4〕饲 原作“食”,今改。按“食”与“饲”同。以食物给人吃。《诗经•緜蛮》:“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5〕黍饼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索饼”。

〔6〕旦日 第二天。《谷梁传•宣公八年》:“绎者,祭之旦日之享宾也。”范宁注:“旦日,犹明日也。”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为除中,必死。

伤寒先厥发热〔1〕,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强痛,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2〕,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1〕先厥发热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下有“后”字。

〔2〕利必自止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止”下有“若不止,必”四字。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厥〔3〕者,后必热〔4〕。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发其汗者,口伤烂赤。

〔3〕厥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热”。

〔4〕热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厥”。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者是。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安时,此为脏寒〔5〕,非为蛔厥也〔6〕。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必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方又主久痢。

〔5〕脏寒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脏厥”。

〔6〕非为蛔厥也 原作“蛔上入其膈”,据《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改。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蜀椒四两,汗 附子六两,炮 桂枝六两 人参六两 黄檗六两

上一十味异捣,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7〕,捣成泥,和诸药令相得,臼中与蜜杵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少少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伤寒热少微厥,稍头寒〔8〕,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热除也,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其后必便血。稍头一作指头。

〔7〕下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下有“饭熟”二字。

〔8〕稍头寒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稍”作“指”。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少腹满,按之痛,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发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六七日不除〔1〕,必便脓血。

〔1〕不除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热不除者,其后”六字。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

伤寒六七日,其脉数〔2〕,手足厥,烦躁,阴〔3〕厥不还者死。

〔2〕数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微”。

〔3〕阴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灸厥阴”三字。

伤寒〔4〕下利,厥逆,躁不能卧者死。

〔4〕伤寒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寒”下有“发热”二字。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5〕,厥不止者死。

〔5〕下利至甚 “甚”原缺,据《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补。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之,下之亡血,死。

伤寒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伤寒脉滑而厥者,其里有热〔6〕,白虎汤主之。表热见里方见杂疗中。手足厥寒,脉为之细绝,当归四逆汤主之方

〔6〕里有热 “里”原作“表”,据《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改。

当归三两 桂心三两 细辛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其人有寒〔7〕,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方

〔7〕有寒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内有久寒者”五字。

吴茱萸二两 生姜八两,切

上前方中加此二味,以水四升、清酒四升和煮取三升,去滓,分温四服。

大汗出,热不去,拘急〔1〕,四肢疼,若下利,厥而恶寒,四逆汤主之。

〔1〕拘急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拘”上有“内”字。

大汗出,若大下利〔2〕而厥,四逆汤主之。方并见阳明门。

〔2〕大下利 “大”原作“火”,据《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改。

病者手足逆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病在胸中,当吐之,宜瓜蒂散。方见疗痞中。

伤寒厥而心下悸,先治其水,当与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其水入胃,必利。茯苓甘草汤主之方

茯苓二两 甘草炙,一两 桂枝二两 生姜三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六七日,其人大下后,脉沉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方

麻黄去节,二两半 知母十八铢 萎蕤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升麻一两六铢 当归一两六铢 芍药 桂枝 石膏碎,绵裹 干姜 白术 茯苓 麦门冬〔3〕去心 甘草炙,各六铢

〔3〕麦门冬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天门冬”。

上一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一炊间当汗出,愈〔4〕。

〔4〕一炊间当汗出愈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十三字。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为欲自利。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5〕之,而寒格,更逆吐〔5〕,食入即出,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方

〔5〕吐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此下有“下”字。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有微热,其人渴,脉弱者,自愈。

下利脉数,若微发热汗出者自愈,设脉复紧为未解。

下利手足厥,无脉,灸之不温〔1〕,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2〕者为顺。

〔1〕不温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温”下有“若脉不还”四字。

〔2〕少阴负趺阳 谓太溪脉小于趺阳脉。少阴谓太溪脉,为肾经脉;趺阳谓冲阳脉,为胃经脉。少阴脉负于趺阳脉,示胃气尚好,生化有源,故为顺。《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趺阳脉,《脉经》原名冲阳……病重者切此以决死生。伤寒以胃气为本,趺阳之脉不衰,知胃气尚在,病虽危,犹可治也。”

下利脉〔3〕反浮数,尺中自涩,其人必清脓血。

〔3〕脉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此上有“寸”字。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其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必郁冒,汗出而解,其人微厥〔4〕。所以然者,其面戴阳〔5〕,下虚故也。

〔4〕其人微厥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病人必微厥”五字。

〔5〕戴阳 病证名。指下真寒而上假热的危重病证,因下元虚衰,真阳浮越所致而症见两颧淡红如妆,游移不定,或口鼻作衄,或口燥齿浮,足胫逆冷,脉浮大,按之空虚无力,或微细欲绝等。《伤寒绪论》卷下:“凡下元虚惫之人,阳浮于上,与在表之邪相合,则为戴阳。”

下利脉反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清脓血,有热故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不还者〔6〕死。

〔6〕不还者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不”上有“脉”字。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其人脉反实者死。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通脉四逆汤主之。方见少阴门。

热利下重〔7〕,白头翁汤主之。

〔7〕下重 谓大便时腹痛窘迫,迫不及待,但又努责难出,肛门重坠,由肝热下迫大肠,秽气郁滞于魄门而致。《伤寒论今释•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重即里急后重也,热言其性质,利言其所病,下重言其证候。”

下利,欲饮水者,为有热,白头翁汤主之方

白头翁二两 黄檗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瘥更服。

下利腹满,身体疼痛,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方并见上。

下利而谵语,为有燥屎,小承气汤主之。方见承气门。

下利后更烦,按其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汤〔1〕主之。方见阳明门。

〔1〕栀子汤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栀子豉汤”四字。

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呕而发热,小柴胡汤主之。方见柴胡门。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难治,四逆汤主之。方见上。

干呕,吐涎沫,而复头痛,吴茱萸汤主之。方见阳明门。

伤寒大吐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2〕,复与其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2〕外气怫郁 谓肌表无汗而郁热盛。按“怫郁”,郁结。《汉书•邹阳传》:“太后怫郁泣血,无所发怒。”《伤寒论今释•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外气怫郁者,表闭不得汗之谓。”

伤寒哕而〔3〕满者,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3〕而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此下有“腹”字。

伤寒宜忌第四十五章

忌发汗第一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在里,忌发其汗。

脉浮而紧,法当身体疼痛,当以汗解。假令尺中脉迟者,忌发其汗。何以知然,此为荣气不足,血气微少故也。

少阴病脉微,忌发其汗,无阳故也。

咽中闭塞,忌发其汗,发其汗即吐血,气微绝,逆冷〔1〕。

〔1〕逆冷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作“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十二字。

厥〔2〕,忌发其汗,发其汗即声乱,咽嘶,舌萎〔3〕。

〔2〕厥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此下有“脉紧”二字。

〔3〕舌萎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萎”下有“声不得前”四字。

太阳病发热恶寒,寒多热少〔4〕,脉微弱,则无阳也,忌复发其汗。

〔4〕寒多热少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热多寒少”。

咽喉干燥者,忌发其汗。

亡血家忌攻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

衄家忌攻其表,汗出必额上促急〔5〕。

〔5〕促急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作“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十二字。

汗家重发其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

淋家忌发其汗,发其汗必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忌攻其表,汗出则痓。

冬时忌发其汗,发其汗必吐利,口中烂,生疮,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忌攻其表,汗则厥逆冷。

太阳病发其汗,因致痓。

宜发汗第二

大法春夏宜发汗。

凡发汗,欲令手足皆周,漐漐一时间益佳,不欲流离〔6〕。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则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6〕不欲流离 《伤寒论•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作“不可令如水流漓”七字。按“流离”,犹淋漓。司马相如长门赋》:“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纵横。”

凡服汤药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凡云宜发汗而无汤者,丸散亦可用〔7〕,然不如汤药也〔8〕。

〔7〕可用 《伤寒论•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用”下有“要以汗出得解”六字。

〔8〕药也 《伤寒论•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作“随证良验”四字。

凡脉浮者,病在外,宜发其汗。

太阳病脉浮而数者,宜发其汗。

阳明病脉浮虚者,宜发其汗。

阳明病其脉迟,汗出多而微恶寒者,表为未解,宜发其汗。

太阴病脉浮,宜发其汗。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濡弱,浮者热自发,濡弱者汗自出,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1〕头痛发热,身体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麻黄汤主之。

〔1〕太阳病 “病”字原缺,据《伤寒论•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补。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主之。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2〕。

〔2〕微发汗 《伤寒论•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汗”下有“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十一字。

忌吐第三

太阳病恶寒而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而发热,关上脉细而数,此吐之过也。

少阴病其人饮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运〔3〕,若膈上有寒饮,干呕,忌吐,当温之。

〔3〕脉弦运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作“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十五字。

诸四逆病厥,忌吐,虚家亦然。

宜吐第四

大法春宜吐。

凡服吐汤,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病如桂枝证,其头项不强痛,寸口脉浮,胸中痞坚,上撞〔4〕咽喉,不得息,此为有寒,宜吐之。

〔4〕上撞 《伤寒论•辨可吐》“上”上有“气”字。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微滑,此宜吐之,利即止。

少阴病其人饮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宜吐之。

病者手足逆冷,脉乍紧〔1〕,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病在胸中,宜吐之。

〔1〕脉乍紧 《伤寒论•辨可吐》“紧”作“结”。

宿食在上脘,宜吐之。

忌下第五

咽中闭塞忌下,下之则上轻下重,水浆不下〔2〕。

〔2〕不下 《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下”下有“卧则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数十行”十三字。

诸外实忌下,下之皆发微热,亡脉则厥〔3〕。

〔3〕厥 《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厥”下有“者,当齐握热”五字。

诸虚忌下,下之则渴,引水易愈,恶水者剧。

脉数者忌下,下之必烦,利不止。

尺中弱涩者复忌下。

脉浮大〔4〕,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4〕脉浮大 《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大”下有“应发汗”三字。

太阳证不罢忌下,下之为逆。

结胸证其脉浮大,忌下,下之即死。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忌下。

太阳与少阳合病,心下痞坚,颈项强而眩,忌下。

凡四逆病厥者,忌下,虚家亦然。

病欲吐者,忌下。

太阳病〔5〕有外证未解,忌下,下之为逆。

〔5〕太阳病 “太阳”二字原缺,据《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补。

少阴病食入即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此胸中实,忌下。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忌下,下之亡血则死〔1〕。

〔1〕下之亡血则死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此亡血,下之死”。

宜下第六

大法秋宜下。

凡宜下,以汤胜丸散。

凡服汤下,中病则止,不必尽三服。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2〕。

〔2〕下之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之”下有“宜大柴胡汤”五字。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3〕。

少阴病五六日,腹满,不大便者,急下之〔3〕。

〔3〕下之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之”下有“宜大承气汤”五字。

少阴病下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干者,宜下之〔4〕。

〔4〕下之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之”下有“宜大柴胡、大承气汤”八字。

下利三部脉皆浮〔5〕,按其心下坚者,宜下之〔3〕。

〔5〕浮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作“平”。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宜下之〔3〕。

阳明与少阳合病,利〔6〕而脉不负者,为顺〔7〕,脉数而滑者有宿食,宜下之〔3〕。

〔6〕利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此上有“必下”二字。

〔7〕为顺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顺”下有“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十三字。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答曰:寸口脉浮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宜下之〔3〕。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宜下之〔3〕。

下利瘥,至其时复发,此为病不尽,宜复下之〔3〕。

凡病腹中满痛者,为寒〔8〕,宜下之〔4〕。

〔8〕为寒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作“此为实也”四字。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宜下之〔4〕。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微热者,此为实,急下之〔1〕。

〔1〕下之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之”下有“宜大柴胡、大承气汤”八字。

脉双弦而迟,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宜下之〔2〕。

〔2〕下之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之”下有“宜大承气汤”五字。

伤寒有热而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此为血,宜下之〔3〕。

〔3〕下之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之”下有“宜抵当丸”四字。

病者烦热,汗出即解,复如疟,日晡所发者,属阳明,脉实者当下之〔1〕。

宜温第七

大法冬宜服温热药。

师曰: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更疼痛,当救其里,宜温药四逆汤。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先温其里,宜四逆汤。

下利脉迟紧,为痛未欲止,宜温之。

下利脉浮大者,此为虚,以强下之故也。宜温之,与水必哕。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者,宜温之。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其脏有寒故也,宜温之。

少阴病其人饮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若膈上有寒饮,干呕,宜温之〔4〕。

少阴病脉沉者,宜急温之〔4〕。

下利欲食者,宜就温之。

〔4〕温之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之”下有“宜四逆汤”四字。

忌火第八

伤寒加火针〔5〕,必惊。

〔5〕伤寒加火针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八字。

伤寒脉浮,而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

伤寒〔1〕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

〔1〕伤寒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上有“形作”二字。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血。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必发黄。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是为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为强责少阴汗也。

宜火第九

凡下利,谷道中痛,宜炙枳实若熬盐等熨之。

忌灸第十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

脉浮当以汗解,而反灸之,邪无从去,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此为火逆。

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咽燥必唾血。

宜灸第十一

少阴病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宜灸之。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而脉不足〔2〕,灸其少阴七壮。

〔2〕手足逆而脉不足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作“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十四字。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者,即呕,汗者,必数更衣,反少者,宜温其上,灸之。一云灸厥阴五十壮。

下利手足厥,无脉,灸之主厥,厥阴是也,灸不温反微喘者,死〔3〕。

〔3〕下利……死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喘满者,死”二十二字。

伤寒六七日,其脉微,手足厥,烦躁,灸其厥阴,厥不还者,死。

脉促,手足厥者,宜灸之。

忌刺第十二

大怒无刺,新内无刺,大劳无刺,大醉无刺,大饱无刺,大渴无刺,大惊无刺,无刺熇熇〔1〕之热,无刺渌渌〔2〕之汗,无刺浑浑〔3〕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

〔1〕熇熇(hèhè 贺贺) 炽热貌。《素问•刺热》:“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王冰注:“熇熇,甚热状。”

〔2〕渌渌 湿润貌。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走的我遍体汗,湿渌渌浑如水浇。”

〔3〕浑浑 浑浊,纷乱貌。《素问•脉要精微论》:“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王冰注:“浑浑,言脉气浊乱也。”

上工刺未生,其次刺未盛,其次刺其衰。工逆此者,是谓伐形。

宜刺第十三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自当愈,其经竟故也。若欲作再经者,宜刺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而反烦不解,宜先刺风池风府,乃却与桂枝汤则愈。

伤寒腹满而谵语,寸口脉浮而紧者,此为肝乘脾,名曰纵,宜刺期门。

伤寒发热,恶寒,其人大渴,欲饮酨浆〔4〕者,其腹必满,而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为肝乘肺,名曰横,宜刺期门。

〔4〕酨(zài 载)浆 古代一种微酸的酒。《周礼•天官•酒正》:“三曰浆”郑玄注:“浆,今之酨浆也者,此浆亦是酒类,故其字从载,从酉省。”

阳明病下血而谵语,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太阳与少阳合病,心下痞坚,颈项强而眩,宜刺大椎肺俞肝俞,勿下之。

妇人伤寒〔5〕,怀身腹满,不得小便,加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6〕不养,此心气实,宜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利则愈。

〔5〕妇人伤寒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寒”作“胎”。

〔6〕太阴当养 详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养胎“妊娠七月,手太阴脉养”之说。

伤寒喉痹,刺手少阴,穴在腕当小指后动脉是也,针入三分补之。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宜刺。

忌水第十四

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下利其脉浮大,此为虚,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当温之,与水必哕。

太阳病小便利者,为水多,心下必悸。

宜水第十五

太阳病发汗后,若大汗出,胃中干燥,烦不得眠,其人欲饮水,当稍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厥阴病〔1〕渴欲饮水,与水饮之〔2〕,即愈。

〔1〕厥阴病 “病”字原缺,据《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补。

〔2〕与水饮之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少少与之”。《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阴病渴欲饮水者,乃阳回欲和,求水自滋,作解之兆。当少少与之以和其胃,胃和汗出自可愈也。若多与之,则水反停渍入胃,必致厥利矣。”

呕而吐,膈上者,必思煮饼,急思水者,与五苓散饮之,水亦得也。

发汗吐下后病状第五三十证 方一十五首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3〕自冒〔4〕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即咳者,此必两耳无所闻也。所以然者,重发其汗,虚故也。

〔3〕叉 手指相交错。《说文解字•又部》:“叉,手指相错也。”

〔4〕冒 覆盖。《玉篇•月部》:“冒,覆也。”

发汗后身热,又重发其汗,胃中虚冷,必反吐也。

大下后发汗,其人小便不利,此亡津液,勿治其小便,利必自愈。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以医发其汗,阳气微,膈气虚,脉则为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吐也。

病者有寒,复发其汗,胃中冷,必吐蛔。一云吐逆。

发汗后,重发其汗,亡阳,谵语,其脉反和者,不死。服桂枝汤,汗出,大烦渴不解,若脉洪大,与白虎汤。方见杂疗中。

发汗后,身体疼痛,其脉沉迟,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1〕主之方

〔1〕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十八字。

桂枝三两 芍药四两 生姜四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人参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令加芍药生姜人参。

太阳病发其汗而不解,其人发热,心下悸,头眩,身而动〔2〕,振振欲擗地〔3〕者,玄武汤主之。方见少阴门。

〔2〕身而动 谓全身肌肉不自主地跳动。《伤寒尚论辨似•太阳经上篇》:“目筋之跳动为。身动,言浑身之肉忽此忽彼,俱如之跳动也。”

〔3〕振振欲擗地 谓身体颤抖,站立不稳,时时欲仆倒在地之状,因太阳病过汗阳虚,不能温煦筋脉肌肉,水气乘之而致。《伤寒论直解》卷三:“振振欲擗地者,合头眩、身而言也。言眩之极,动之甚,则振振动摇不能撑持而欲擗地也。”

发汗后,其人脐〔4〕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方

〔4〕脐 原作“齐”今改。按“齐”,通“脐”。肚脐。《说文通训定声•履部》:“齐,假借为脐。”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 甘草一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发汗过多以后,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而欲得按之,桂枝甘草汤主之方

桂枝四两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即愈。

发汗,脉浮而数,复烦者,五苓散主之。方见结胸门中。

发汗后腹胀满,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方

厚朴半斤,炙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发其汗不解,而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方

芍药 甘草各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六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三服。

不恶寒〔1〕,但热者,实也,当和其胃气,宜小承气汤〔2〕。方见承气汤门。一云调胃承气汤。

〔1〕不恶寒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不”上有“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九字。

〔2〕小承气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调味承气汤”五字。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颇复微恶寒而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3〕,得之便厥,咽干,烦躁,吐逆,当作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厥愈足温,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而胃气不和,可与承气汤;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甘草干姜汤方

〔3〕欲攻其表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表”下有“此误也”三字。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无津液,而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伤寒吐下发汗后,心下逆满,气上撞胸,起即头眩,其脉沉紧,发汗即动经,身为振摇,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发汗吐下以后不解,烦躁,茯苓四逆汤主之方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反覆颠倒,心中懊,栀子汤〔1〕主之。若少气,栀子甘草汤〔2〕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汤〔3〕主之。栀子汤方见阳明门。

〔1〕栀子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栀子豉汤”四字。

〔2〕栀子甘草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栀子甘草豉汤”六字。

〔3〕栀子生姜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栀子生姜豉汤”六字。

栀子甘草汤〔1〕方

于栀子汤中加甘草二两即是。

栀子生姜汤方〔2〕

于栀子汤中加生姜五两即是。

伤寒下后,烦而腹满,卧起不安,栀子厚朴汤主之方

栀子十四枚,擘 厚朴四两,炙 枳实四枚,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快吐〔4〕,止后服。

〔4〕快吐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得吐者”三字。

下以后发其汗,必振寒,又其脉微细。所以然者,内外俱虚故也。发汗,若下之,烦热,胸中窒者,属栀子汤〔5〕证。

〔5〕栀子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栀子豉汤”四字。

下以后复发其汗者,则昼日烦躁不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而无表证,其脉沉微,身无大热,属附子干姜汤〔6〕方

〔6〕附子干姜汤 今本《伤寒论》、《金匮要略》并无此方。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干姜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即安。

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其汗,表里俱虚,其人因冒〔7〕,冒家当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表和,故下之。

〔7〕冒 谓头目晕眩,神识不清,如物蒙蔽。《尚论篇》卷一:“冒者,神识不清,似有物蒙蔽其外也。”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后,身热不去,微烦,栀子干姜汤主之方

栀子十四枚,擘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止后服。

脉浮数,法当汗出而愈,而下之,则身体重,心悸者,不可发其汗,当自汗出而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自汗出愈。

发汗以后,不可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与麻黄杏子石膏甘草汤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石膏半斤,碎 甘草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伤寒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白虎汤〔1〕主之。方见杂疗中。

〔1〕白虎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白虎加人参汤”六字。

伤寒吐下后未解,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其人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犹如见鬼神之状,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妄掇,怵惕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与承气汤〔2〕。若下者,勿复服。

〔2〕与承气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大承气汤主之”六字。

大下后,口燥者,里虚故也。

霍乱病状第六一十证 方三首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也。答曰:呕吐而利,此为霍乱。

问曰:病者发热头痛,身体疼痛,恶寒而复吐利,当属何病。答曰:当为霍乱,霍乱吐下利止,复更发热也。

伤寒其脉微涩,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当利,本素呕下利者,不治。若其人即欲大便,但反失气而不利者,是为属阳明,必坚,十二日愈。所以然者,经竟故也。下利后当坚,坚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若不愈,不属阳明也。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必亡血,四逆加人参汤主之方四逆汤中加人参一两即是。

霍乱而头痛发热,身体疼痛,热多欲饮水,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汤〔1〕主之方五苓散见结胸门。

〔1〕理中汤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作“理中丸”。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脐上筑〔2〕者,为肾气动,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利多者,复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者,加术至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至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至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药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微自温暖,勿发揭衣被。一方蜜和丸,如鸡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日三夜二,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2〕脐上筑 谓脐上跳动不宁,如有物捣。按“筑”,捣。《广雅•释诂一》:“筑,刺也。”《三国志•魏志•少帝纪》:“贼以刀筑其口,使不得言。”《伤寒贯珠集》卷三:“脐上筑者,脐上筑筑然跳动,肾气上而之脾也。”

吐利止,而身体痛不休,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四逆汤主之。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脉微欲绝,四逆汤主之。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3〕,不解,脉微欲绝,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之方

〔3〕四肢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肢”下有“拘急”二字。

于通脉四逆汤中加猪胆汁半合即是,服之其脉即出。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吐利发汗,其人脉平而小烦,此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阴易病已后劳复第七七证 方〔1〕四首 附方六首

〔1〕方 此上原衍“一”字,据正文删。

伤寒阴易〔2〕之为病,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痂胞赤,膝胫拘急,烧散主之方

妇人里近隐处烧灰

〔2〕阴易 病证名。伤寒热病新瘥,邪热未尽,因犯房事而余毒相染。男病易于女,名曰阳易;女病易于男,名曰阴易。《诸病源候论》卷八:“其妇人得病新瘥,未平复而男子与之交接得病者,名阴易。”

上一味水和服方寸匕,日三,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

大病已后劳复,枳实栀子汤主之方

枳实三枚,炙 豉一升,绵裹 栀子十四枚,擘

上三味以醋浆七升先煎取四升,次纳二味,煮取二升,纳豉,煮五六沸,去滓,分温再服〔3〕。若有宿食,纳大黄如博棋子大〔4〕五六枚,服之愈。

〔3〕服 《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此下有“覆令微似汗”五字。

〔4〕博棋子大 即棋子大小。《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服食法:“博棋长二寸,方一寸。”

伤寒瘥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一作紧者以下解之。

大病已后,腰以下有水气,牡蛎泽泻散主之方

牡蛎熬 泽泻 蜀漆洗 商陆 葶苈熬 海藻洗 栝楼根各等分

上七味捣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5〕。

〔5〕小便即利 《伤寒论•辨阴阳易病脉证并治》作“小便利,止后服”六字。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方

竹叶二把 半夏半升,洗 麦门冬一升,去心 甘草炙 人参各二两 石膏一斤,碎 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熟汤成〔1〕,温服一升,日三服。

〔1〕熟汤成 《伤寒论•辨阴阳易病脉证并治》作“煮米熟,汤成去米”七字。

大病已后,其人喜唾,久久不了,胸上有寒,当温之,宜理中丸。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者,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即愈。

杂方附

华佗曰:时病瘥后七日内,酒肉五辛油面生冷醋滑房室皆断之,永瘥。

书生丁季〔2〕受杀鬼丸方

〔2〕丁季 《备急千金要方》卷九•避温作“丁季回”三字。

虎头骨炙 丹砂 真珠 雄黄 雌黄 鬼臼 曾青 女青 皂荚去皮子,炙 桔梗 芜荑 白芷 芎 白术 鬼箭削取皮羽 鬼督邮 藜芦 昌蒲以上各二两

上一十八味捣筛,蜜和如弹丸大,带之,男左女右〔3〕。

〔3〕带之,男左女右 《备急千金要方》卷九•避温作“绢袋盛,男左女右带之。卒中恶及时疫,吞如梧子一丸,烧一弹丸户内”二十七字。

刘次卿弹鬼丸方

雄黄 丹砂各二两 石膏四两 乌头 鼠负各一两

上五味以正月建除日,执厌日亦得,捣为散,白蜡五两铜器中火上消之,下药搅令凝,丸如楝实,以赤縠〔4〕裹一丸,男左女右,肘后带之。

〔4〕縠(hú 胡) 皱纱一类的丝织品。《文选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李善注:“縠,今之轻纱,薄如雾也。”

度瘴散方

麻黄去节 升麻 附子炮,去皮 白术各一两 细辛 干姜 防己 防风 桂心 乌头炮,去皮 蜀椒汗 桔梗各二分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散,密贮之,山中所在有瘴气之处,旦空腹饮服一钱匕,覆取汗,病重稍加之。

老君神明白散方

白术 附子炮,去皮,各二两 桔梗 细辛各一两 乌头炮,去皮,四两

上五味粗捣筛,绛囊盛带之,所居闾里皆无病。若有得疫者,温酒朝一方寸匕,覆取汗,得吐即瘥。或经三四日者,以三方寸匕纳五升水中煮令沸,分温三服。

太一流金散方

雄黄三两 雌黄 羖羊角各二两 矾石一两,烧令汁尽 鬼箭削取皮羽,一两半

上五味捣筛为散,以细密帛裹之,作三角绛囊,盛一两带心前,并挂门阁窗牖上。若逢大疫之年,以朔旦平明时以青布裹一刀圭,中庭烧之,有病者亦烧熏之。若遭毒螫者以唾和涂之。

务成子萤火丸

主避疾病恶气百鬼虎狼蛇虺蜂虿诸毒五兵白刃盗贼凶害。昔冠军将军武威太守刘子南从尹公受得此方,以永平十二年,于北界与虏战,败绩,士卒略尽,子南被围,矢下如雨,未至子南马数尺,矢辄堕地,虏以为神人,乃解围而去。子南以方教子及诸兄弟为将者,皆未尝被伤,累世秘之。汉末青牛道士得之,以传安定皇甫隆,隆以传魏武帝,乃稍有人得之。故一名冠军丸,一名武威丸方。

萤火 鬼箭削取皮羽 蒺藜各一两 雄黄 雌黄 矾石各二两,烧汁尽 羖羊角 锻灶灰铁锤柄入铁处烧焦,各一两半

上九味捣筛为散,以鸡子黄并丹雄鸡冠一具和之如杏仁大,作三角绛囊盛五丸,带左臂,若从军系腰中勿离身,若家挂户上,甚避盗贼绝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