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難

提要:本難討論隂經與陽經井、滎、俞、經、合等五俞穴的五行屬性。並解釋其五行屬性所以各不相同的道理。

六十四難曰:《十變》又言,隂井木,陽井金;隂滎火,陽滎水;隂俞土,陽俞木;隂經金,陽經火;隂合水,陽合土。隂陽皆不同,其意何也?

然:是剛柔之事〔1〕也。隂井乙木,陽井庚金。陽井庚,庚者〔2〕乙之剛也;隂井乙,乙者〔3〕庚之柔也。乙爲木,故言隂井木也;庚爲金,故言陽井金也。餘皆放此〔4〕。

〔1〕 剛柔之事 即隂陽相合之事。十天干中,甲丙戊庚壬屬陽爲剛,乙丁己辛癸屬隂爲柔。甲與己合,乙與庚合,丙與辛合,丁與壬合,戊與癸合。參閲三十三難注〔3〕附表。

〔2〕 庚者 《集覽》本無“庚”字。“者”字連上句。

〔3〕 乙者 《集覽》本無“乙”字。“者”字連上句。

〔4〕 餘皆放此 《句解》作“餘效此也”。《佚存》本、《本義》、《集覽》本“放”并作“倣”。按“放”“倣”古通。《漢書·禹貢傳》:“臣下亦相放效。”《廣雅·釋詁》:“放,效也。”

按語:本難以十天干的隂陽五行屬性解釋十二經脈中隂經與陽經井、滎、俞、經、合五俞穴不同的五行屬性。臨床可根據各俞穴的五行生克關係,選取穴位,進行針刺補瀉,以達到調治的目的。本難未説明各俞穴的具體名稱。兹據《靈樞·本輸》和本經六十六難原穴内容列表如下,以供參考。

六十五難

提要:本難討論井、滎、俞、經、合諸穴中,“所出爲井”“所入爲合”與自然界氣候相應的問題。

六十五難曰:經言所出爲井,所入爲合〔1〕,其法奈何?

然,所出爲井,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故言所出爲井也。所入爲合,合者北方冬也,陽氣入〔2〕藏,故言所入爲合也。

〔1〕 所出爲井,所入爲合 “出”指經氣出發之處,爲井穴,都在指趾之端。“入”指經氣行向深部之處,爲合穴,都在近肘膝關節處。〔2〕 入 《句解》作“伏”。

按語:“所出爲井”與六十三難“以井爲始”意義相同。在論述“所入爲合”時突出“陽氣入藏”的論點,值得重視。

六十六難

提要:本難闡述十二經脈原穴的名稱及其與三焦、臍下腎間動氣,以及全身十二經、五臟六腑原氣的關係。突出説明了原穴的重要性。凡五臟六腑有病,一般都可取原穴進行針灸治療。

六十六難曰:經言肺之原出於太淵〔1〕,心之原出於太陵〔2〕,肝之原出於太衝〔3〕,脾之原出於太白〔4〕,腎之原出於太谿〔5〕,少隂之原出於兑骨〔6〕,膽之原出於丘墟〔7〕,胃之原出於衝陽〔8〕,三焦之原出於陽池〔9〕,膀胱之原出於京骨〔10〕,大腸之原出於合谷〔11〕,小腸之原出於腕骨〔12〕。十二經皆以俞爲原者,何也?

然,五藏俞者,三焦之所行〔13〕,氣之所留止也。

三焦所行之俞爲原者,何也?

然,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别使〔14〕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輙爲原。五臟六府之有病者,皆〔15〕取其原也。

〔1〕 太淵 經穴名。位於掌後腕横紋橈側端凹陷處。

〔2〕 太陵 經穴名。即大陵,位於掌後腕横紋中點凹陷處。

〔3〕 太衝 經穴名。位於足背第一、第二跖骨間隙之中點。

〔4〕 太白 經穴名。位於足内側緣,當第一跖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

〔5〕 太谿 經穴名。位於足内踝後方凹陷處。

〔6〕 兑骨 “兑”通“鋭”。“兑骨”,此處指神門穴。位於掌後腕横紋尺側端凹陷中。《甲乙》卷三第二十六:“神門,一名兑衝。”《針灸大成》卷六:“神門,别名鋭中。”

〔7〕 丘墟 經穴名。位於足背部,外踝前下方凹陷處。

〔8〕 衝陽 經穴名。位於足背最高點,動脈應手處。

〔9〕 陽池 經穴名。位於手背腕横紋中點凹陷處。

〔10〕 京骨 經穴名。位於足外側緣當第五跖骨粗隆前下方凹陷處。

〔11〕 合谷 經穴名。位於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之中點。

〔12〕 腕骨 經穴名。位於手背腕横紋尺側端,尺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13〕 三焦之所行 《太素·本輸》楊注引《八十一難》無“之所”二字。“三焦行”三字連下爲句。

〔14〕 原氣之别使 “别使”爲别行之使道。《素問·靈蘭秘典論》:“使道閉塞而不通”。王冰注:“使道,謂神氣行使之道也。”謂三焦别有使道以引導原氣,達於上中下周身。

〔15〕 皆 《佚存》本無。

按語:一、六十二難提出六腑陽經各置一原穴,而隂經無原穴。本難所列十二經皆有原穴。經與《靈樞·本輸》所載井、滎、俞、經、合的具體穴名相對照,六隂之原穴即其俞穴。故後世有“以俞爲原”之説。可參閲六十四難按語附表。

二、本難提出“三焦者,原氣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藏六府”。説明三焦氣化範圍至爲廣泛。可通過十二經而布敷全身。關於三焦問題的論述,除本難外,尚有八難、二十三難、二十五難、三十一難、三十八難、三十九難、六十二難等。兹綜合其内容,歸納如下:

〔1〕 手少陽三焦經爲十二經脈之一。在經脈循環流注過程中,血氣由手心主脈注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陽注足少陽膽經。手少陽的原穴出於陽池。(見二十三難及本難文)

〔2〕 三焦雖爲六腑之一,但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實質臟器,無從描述其形態、大小,故有名而無形。同時它又不像其他五腑那樣分屬於五臟,所以又稱“外府”(見二十五難、三十八難、三十九難文)。

〔3〕 三焦雖稱無形,但亦有名稱和部位。上中下三焦各有範圍。是水穀之道路,有受納、熟腐、分清别濁、傳導而出的運化過程。所化生的精氣,供應全身。故三焦爲氣之所終始,主持諸氣。(見三十一難、三十八難文)

〔4〕 三焦所行之氣,其所留止之處,爲十二經之原穴。三焦爲原氣之别使,三焦之原在臍下腎間動氣,亦稱生氣之原、呼吸之門、守邪之神,它是十二經、五臟六腑之根本,人之生命所係。(見八難、六十二難與本難文)

六十七

提要:本難討論五臟經脈之募穴和(背)俞穴的隂陽屬性、分布部位,及其在病理方面的意義。

六十七難曰:五藏募〔1〕皆在〔2〕隂〔3〕,而俞〔4〕皆在陽〔3〕者,何謂也?

然,隂病行陽,陽病行隂,故令募在隂,俞在陽。

〔1〕 募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正義引《八十一難》作“幕”。按“募”“幕”音同而通。五臟募穴見附表。

〔2〕 在 原爲“有”,。據“濯纓”、“佚存”、“句解”、“本義”諸本改。

〔3〕 隂 陽 指部位,“隂”指腹部,“陽”指背部。《素問·金匱真言論》:“背爲陽,腹爲隂。”《素問·奇病論》王冰注:“胸腹曰募,背脊曰俞。”

〔4〕 俞 指背俞。即臟腑在背部的俞穴。如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等。均屬足太陽膀胱經。

按語:“俞”爲“腧”、“輸”之本字。概有四義:一、穴位之通稱。凡穴皆稱“俞”或“俞穴”。

二、十二經在肘膝以下的某些特定穴位,如井、滎、俞、經、合等合稱五俞穴。參閲六十二難、六十四難按語。

三、在五俞穴中的俞穴。即六十四難“隂俞土,陽俞木”,六十八難的“所注爲俞”。多在腕、踝關節附近。六陽經的俞穴,兼是原穴。

四、背俞。在夾脊兩旁,有五臟六腑之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本難所述之“俞”是指背俞。

本難内容僅提五臟俞募,未及六腑。亦未説明穴位的名稱。《素問·通評虚實論》有“腹暴滿,按之不下,取手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王冰引《中誥》曰:“中脘,胃募也。”《素問·奇病論》有“治之以膽募俞”,王注:“胸腹曰募,背脊曰俞。膽募在乳下二肋外期門下同身寸之五分。俞在第十椎下兩傍相去各身寸之一寸半。”《素問·氣府論》更明確指出:“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五藏之俞各五,六府之俞各六。”是六腑亦有募穴與俞穴。《甲乙》卷三有臟腑背俞和臟腑募穴的名稱及部位。其規律是:凡俞皆在背部,且均爲足太陽膀胱經經穴。募穴皆在胸腹部。除肺、肝、膽三經募穴在本經外,其餘諸經募穴都不在本經上。《千金翼方》卷二十八第九及《銅人針灸圖經》所載與《甲乙》同。兹據《甲乙》所載俞穴之名稱,列表如下,以供參考:

续表

六十八難

提要:本難敍述十二經脈井、滎、俞、經、合五俞穴中,經氣流注的概况,及其所主治的病證。

六十八難曰:五藏六府各〔1〕有井、滎、俞、經、合,皆何所主?

然:經言所出爲井,所流爲滎〔2〕,所注爲俞〔3〕,所行爲經〔4〕,所入爲合〔5〕。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此五藏六府其〔6〕井、滎、俞、經、合所主病也。

〔1〕 各 《本義》作“皆”。

〔2〕 所流爲滎 “滎”,小水流。《説文·水部》:“滎,絶小水也。”喻流經滎穴的經氣尚微。

〔3〕 所注爲俞 “注”流入也。《詩·文王有聲》“豐水東注”疏:“注,謂入河。”“俞”通輸。喻經氣由此轉輸。

〔4〕 所行爲經 “行”流通也。《漢書·溝洫志》:“禹之行河水。”顔師古注:“行謂通流也。”喻經氣經此流通向前。

〔5〕 所入爲合 由淺層至深層爲“入”。“合”,會聚。《吕覽·遇合》:“合大夫而告之。”高誘注:“合,會也。”《詩·民勞》:“以民爲逑。”毛傳:“逑,合也。”鄭箋:“合,聚也。”喻經氣聚合而充盛。

〔6〕 其 《本義》無。

按語:在經氣運行過程中,井、滎、俞、經、合五俞穴各有特點。因此,在治療上亦各有其特殊的作用。它們所主治的病證,也有所不同。如七十四難有根據四時季節變異及邪在不同臟腑而分刺五俞。《靈樞·順氣一日分爲四時》亦有根據病變情況而分刺五俞的。如“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俞,病變於音者取之經……以飲食得病者取之合。”《素問·水熱穴論》記載了針刺各俞穴的不同作用。如“取俞以寫隂邪”,“取合以虚陽邪”,“取井以下隂逆,取滎以實陽氣”。可見五俞穴所主治的病證是多方面的。本難僅舉其一二而已。故《本義》引謝氏曰:“此舉五臟之病各一端爲例,餘病可以類推而互取也。不言六腑者,舉臟足以該之。”

六十九難

提要:本難討論針刺補虚瀉實的治療方法。根據病情的虚實,和五行母子相生的規律,提出“虚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不實不虚,以經取之”和“當先補之,然後瀉之”等治療原則。

六十九難曰:經言虚者補之,實者瀉之,不實不虚〔1〕,以經取之。何謂也?

然,虚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先補之,然後瀉之〔2〕。不實不虚〔1〕,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病〔3〕,不中他邪也,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

〔1〕 不實不虚 《句解》、《本義》、《集覽》本并作“不虚不實”。《太素·經脈之一》楊注引《八十一難》“實”作“盛”。

〔2〕 當先補之,然後瀉之 《本義·闕總類》:“八字疑衍。”滑壽云:“先補後瀉,即後篇陽氣不足,隂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隂之意。然於此,義不屬,非闕即衍文也。”按:此説供參考。

〔3〕 正經自病 “自”下原有“生”字。衍。《太素·經脈之一》楊注引無“生”字。本書第四十九難有“是正經之自病也”句,亦無“生”字。今據删。

按語:“虚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的治療原則,各家注釋在具體應用中,有不同意見。一、根據經脈所屬臟腑的五行屬性。如徐大椿云:“母,生我之經。如肝實瀉心經也。子氣衰則食其母益甚。”二、根據本臟經脈五俞穴的五行屬性。如丁德用曰:“此經先立井、滎、俞、經、合,配象五行,即以十二經中各有子母遞相生養,然後用針補瀉之法也。假令足厥隂肝之絡中虚,即補其足厥隂經合,是母也。實,即瀉足厥隂經滎,是子也。”按以上兩説,當以第一説爲是。據原文所述,“自取其經”之俞穴,乃用於“不中他邪”之“正經自病”。由是逆推其理,則“虚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用於“五邪所傷”之病,虚則補其母經,實則瀉其子經。

七十難

提要:本難討論春夏人氣在上,當淺刺,秋冬人氣在下,當深刺的原則,及如何進針引氣等刺法。

七十難曰:經言〔1〕春夏刺淺,秋冬刺深者,何謂也?

然,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

春夏必致一隂〔2〕,秋冬必致一陽〔2〕者,何謂也?

然,春夏温,必致一隂者,初下鍼〔3〕,沉之〔4〕至腎肝之部,得氣,引持之陽也〔5〕。秋冬寒,必致一陽者,初内鍼〔3〕,淺而浮之〔4〕,至心肺之部,得氣,推内之隂也〔5〕。是謂春夏必致一隂,秋冬必致一陽。

〔1〕 經言 《本義》無。

〔2〕 必致一隂 必致一陽 “必”原作“各”。《古本難經闡注》、《難經章句》、《難經會通》等諸本均爲“必”。本難下文答語,亦作“必”字。按,作“必”爲是。又《集注》丁曰:“所以經云春夏必致一隂,秋冬必致一陽也。”是丁注所據本亦作“必”。今據改。致,《廣雅·釋詁一上》:“致,至也。”《孟子·離婁下》“可坐而致也。”趙注:“致,至也。”〔1〕有一瞬、片刻之意。“隂”即在下腎肝之部。“陽”即在上心肺之部。句解參見注〔5〕。

〔3〕 鍼 《本義》作“針”。按,“針”爲鍼之俗字。

〔4〕 沉之 浮之 《古義》“沉”上有“深而”二字,以與下文“淺而浮之”相對。此説可參。“沉之”“浮之”均言針法。“沉之”爲深刺,“浮之”爲淺刺。

〔5〕 引持之陽也 推内之隂也 “隂”“陽”二字原互倒。上“必致一隂”“必致一陽”而。今乙正。“引持”、“推内”均爲針刺手法。“引”,由深部提針至淺部。《素問·離合真邪論》:“候呼引針。”王冰注:“引,謂引出。”《説文·手部》:“持,握也。”“引持”意謂提引針而不出針。“推内”謂將針推插至深部。“之”通“至”。《詩經·鄘柏舟》:“之死矢靡它。”鄭箋:“之,至也。”《靈樞·經脈》:“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原文提示之針法,言春夏宜淺刺,但初下針時,應先深刺直至腎肝之部(參閲四難、五難文),是謂“春夏必致一隂”。待得氣後,立即提針至淺處心肺之部,即將經氣“引持之陽”。秋冬宜深刺,但初進針時,宜先淺刺,是謂“秋冬必致一陽”。待得氣後,立即將針推至深部,即將經氣“推内之隂”。故楊玄操曰:“引隂以和陽”“内陽以和隂”。虞庶亦曰:“取一隂之氣以養於陽。”“取一陽之氣以養於隂。”據此,原文“隂”“陽”二字倒亦明矣。

按語:在多變的自然環境中,人體的經氣運行,亦隨季節變化而有升降出入的變動。因此針刺治療也應當與之相應。春夏陽氣升浮,故宜淺刺。秋冬陽氣潛藏,故宜深刺。這是中醫人與自然統一整體觀點在針刺治療方面的具體體現。

七十一難

提要:本難討論“刺滎無傷衛,刺衛無傷滎”的針刺治療原則。並介紹刺衛用卧針和刺滎用攝按散氣等針刺手法。

七十一難曰:經言刺榮無〔1〕傷衛,刺衛無〔1〕傷榮,何謂也?

然,鍼陽者,卧鍼而刺〔2〕之。刺隂〔3〕者,先以左手攝按〔4〕所針滎俞之處,氣散〔5〕乃内針。是謂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也。

〔1〕 無 通“毋”,禁止之辭。《靈樞·營衛生會》:“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太素·營衛氣》作“奪血者毋汗,奪汗者毋血”。

〔2〕 卧鍼而刺 《句解》“卧”下無“鍼”字。“卧針而刺”即沿皮刺,亦稱横刺。進針後與皮膚平行,針體平卧於皮下,故曰卧針。

〔3〕 刺隂 《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一經脈統論引經曰“刺”作“針”。與上“針陽”一致。

〔4〕 攝按 《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九“攝”作“捻”。“攝按”,同義複詞。《集韻·屑韻》:“攝,按也。”即在俞穴部位用手指按揉。

〔5〕 氣散 《太平聖惠方》“氣”上有“候”字。

按語:以左手攝按,候氣散乃内針的手法,亦見於《内經》。如《靈樞·刺節真邪》有“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虚,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後取之而下之。”《素問·離合真邪論》有“不足者補之……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凡此均屬催動經氣的輔助手法,可資參考。

七十二難

提要:本難討論迎隨補瀉以調經氣的針刺手法。指出迎隨乃是根據隂陽經脈營衛流行往來之逆順而取穴。

七十二難曰:經言能知迎隨〔1〕之氣,可令調之。調氣之方,必在隂陽。何謂也?

然,所謂迎隨者,知〔2〕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逆順而取之,故曰迎隨。調氣之方,必在隂陽者,知其内外表裏,隨其隂陽而調之,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隂陽。

〔1〕 迎隨 是針刺手法。迎隨即逆從、逆順之意。《説文·辵部》:“逆,迎也。”段注:“逆、迎,雙聲通用。”《説文·辵部》:“隨,從也。”《廣雅·釋詁一上》:“隨,順也。”迎隨的手法,參見按語。

〔2〕 知 《本義》本作“以”。

按語:迎隨針法亦見於《靈樞·九針十二原》:“迎而奪之,惡得無虚。隨而濟之,惡得無實。”《靈樞·終始》:“瀉者迎之,補者隨之。”本書七十四難内容與《靈樞》同。可見迎爲瀉法,隨爲補法。

迎隨補瀉的具體刺法,説法不一:一、有以經氣始至時進針爲“迎”,經氣去時進針爲“隨”。如丁德用云:“凡氣始至而用針取之,名曰迎而奪之。其氣流注終而内針,出而捫其穴,名曰隨而濟之。”二、有以瀉其子爲“迎”,補其母爲“隨”。如丁德用曰:“又補其母亦名隨而濟之。瀉其子亦名迎而奪之。”三、有以吸氣進針,呼氣出針爲“迎”。呼氣進針,吸氣出針爲“隨”。如丁德用曰:“又隨呼吸出納其針,亦曰迎隨也。”四、有以疾病隂陽、營衛晝夜運行之逆順以分迎隨。如《集注》楊曰:“迎者逆也,隨者順也。謂衛氣逆行,榮氣順行。病在陽,必候榮衛行至於陽分而刺之。病在隂,必候榮衛行至於隂分而刺之。是迎隨之意也。”五、有以三隂經三陽經走向與針芒方向相逆爲“迎”,相順爲“隨”。如張世賢云:“凡欲瀉者,用針芒朝其經脈所來之處……乃逆其針以奪其氣,是謂之迎。凡欲補者,用針芒朝其經脈所去之路……乃順針以濟其氣,是謂之隨。”六、後世有按經氣流注臟腑時辰進行針刺分爲迎隨。如楊繼洲云:“迎者,迎其氣之方來,如寅時氣來注於肺,卯時氣來注於大腸,辰時氣去,注胃。肺與大腸此時正虚,而濟補之也。餘仿此。”(見《針灸大成》卷四·經絡迎隨設爲問答)此外尚有以針體捻轉方向,或進出針疾徐分迎隨者。本書所述迎隨之意義亦有不同。如本難言榮衛流行經脈往來之逆順。七十九難則言補母瀉子之迎隨。由此可見“迎隨”意義及手法種種不一。故“迎隨”者,實際上可理解爲補瀉手法之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