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痹 痛痹 著痹

《內經》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痹者,閉也。風寒濕三氣雜合,則壅閉經絡、血氣不行,則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風者,善行而數變,故為行痹,行而不定,凡走注歷節疼痛之類,俗名流火是也。寒氣勝者為痛痹;寒氣凝結,陽氣不行,故痛楚甚異,俗名痛風是也。濕氣勝者為著痹。肢體重著不移,或為疼痛,成為不仁。濕從土化,病多發於肌肉,俗名麻木是也。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凡風寒濕所為行痹、痛痹、著痹,又以所遇之時,所客之處,而命其名。非行痹、痛痹、著痹之外,別有骨痹、筋痹、脈痹、肌痹、皮痹也。

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也。舍者,邪入而居之也。時者,氣主之時,五臟各有所應也。病久不去,而後感於邪氣必更深,故內舍其合而入於臟。

肺痹者,煩滿喘而嘔;肺在上焦,其脈循胃口,故為煩滿喘而嘔也。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心合脈而痹氣居之,故脈不通。心脈起於心中,其支者上挾咽,其直者卻上肺,故其病如此。厥氣,陰氣也。心火衰則邪乘之,故神怯而恐。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肝藏魂,肝氣痹則魂不安,故夜臥則驚。肝脈下者過陰器,抵少腹,上者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故為病如此。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腎者胃之關,腎氣痹則陰邪乘胃,故善脹。尻以代踵,足攣不能伸也,脊以代頭,身僂不能直也,腎脈入跟中,上腨內,出膕內廉,貫脊屬腎。故為是病。脾痹者,四肢解惰,發咳,嘔汁,上為大塞。脾主四支,故為懈惰。其脈屬脾絡胃,上鬲挾咽,氣痹不行,故發咳嘔汁,甚則上焦痞隔,為大塞不通也。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腸者兼大小腸而言,腸間病痹,則下焦之氣不化,故雖數飲,而小便不得出。小便不出,則本末俱病,故與中氣喘爭,蓋其清濁不分,故時發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胞者,膀胱之脬也,膀胱氣閉,故按之內痛,水閉則畜而為熱,故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也。膀胱之脈,從巔入絡腦,故上為清涕。

愚按:《內經》論痹,四時之令,皆能為邪,五臟之氣,各能受病,六氣之中,風寒濕居其半,即其曰雜至,曰合,則知非偏受一氣可以致痹。又曰:風勝為行痹,寒勝為痛痹,濕勝為著痹。即其下一勝字,則知但分邪有輕重,未嘗非三氣雜合為病也。皮肉筋骨脈各有五臟之合,初病在外,久而不去,則各因其合而內舍於藏。在外者祛之猶易,入臟者攻之實難;治外者散邪為亟,治臟者養正為先。治行痹者微風為主,禦寒利濕,仍不可廢,大抵參以補血之劑,蓋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治痛痹者,散寒為主,疏風燥濕,仍不可缺,大抵參以補火之劑,非大辛大溫,不能釋其凝寒之害也。治著痹者,利濕為主,祛風解寒,亦不可缺,大抵參以補脾補氣之劑,蓋土強可能勝濕,而氣足自無頑麻也。提其大綱,約略如此,分條治法,別列於下。

筋痹,即風痹也。遊行不定,上下左右,隨其虛邪,與血氣相搏,聚於關節,或赤或腫,筋脈弛縱,古稱走注,今名流火。防風湯主之,如意通聖散、桂心散、沒藥散、虎骨丸、十生丹、一粒金丹、乳香應痛丸。脈痹,即熱痹也。臟腑移熱,復遇外邪,客搏經絡,留而不行,故𤸷痹;肌肉熱極,唇口反裂,皮膚變色,升麻湯主之。肌痹,即著痹,濕痹也。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緩弱,皮膚不仁,精神昏塞,今名麻木。神效黃耆湯主之。皮痹者,邪在皮毛,癮疹風瘡。搔之不痛,宜疏風養血。骨痹,即寒痹、痛痹也,痛苦切心,四肢攣急,關節浮腫,五積散主之。腸痹者,五苓散加桑皮、木通、麥門冬。胞痹者,腎著湯、腎瀝湯。五臟痹,五痹湯。肝痹加棗仁、柴胡;心痹加遠志、茯神、麥門冬、犀角;脾痹加厚朴、枳實、砂仁、神麯;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黃;腎痹加獨活、官桂、杜仲、牛膝、黃耆、萆薢。

脈候

大而澀為痹,脈急亦為痹。肺脈微為肺痹,心脈微為心痹,右寸沉而遲澀為皮痹,左寸急不流利為血痹,右關脈舉按皆無力而澀為肉痹,左關弦緊而數,浮沉有力為筋痹。

醫案

文學陸文湖,兩足麻木,自服活血之劑不效,改服攻痰之劑又不效,經半載後,兩手亦木,左脅下有尺許不知痛癢,余曰:此經所謂著痹也。六脈大而無力,氣血皆損,用神效黃耆湯,加茯苓、白朮、當歸、地黃,十劑後小有效,更用十全大補五十餘劑始安。

孝廉王春卿,久患流火,靡藥弗嘗,病勢日迫,商之餘曰,尚可療否?余曰:經年之病,且痛傷元氣,非大補氣血不可。春卿曰:數月前曾服參少許,痛勢大作,故不敢用。余曰:病有新久之不同,今大虛矣,而日從事於散風清火,清火則脾必敗,散風則肺必傷。言之甚力,竟不能決,遂致不起。

鹽賈葉作舟,遍體疼痛,尻髀皆腫,足膝攣急。余曰:此寒傷榮血,筋脈為之引急,《內經》所謂痛痹也。用烏藥順氣散七劑而減,更加白朮、桂枝。一月而愈。

防風湯

杏仁(去皮尖) 當歸(酒洗) 赤茯苓(去皮) 防風(各一錢) 黃芩 秦艽 葛根(各二錢) 羌活(八分) 桂枝 甘草(各五分)

水一鍾,姜三片,煎七分,入好酒半鍾,食遠服。

如意通聖散 治走注疼痛。

當歸(去蘆) 陳皮(去白) 麻黃(去節) 甘草(炙) 川芎 御米殼(去頂蒂膈) 丁香(各等分)

上用慢火炒令黃色,每服五錢,水二鍾,煎一鍾服。如腰腳痛,加虎骨、乳香、沒藥;心痛加乳香、良薑。此治痹痛之仙藥也。

桂心散

桂心 漏蘆 威靈仙 芎藭 白芷 當歸(去蘆) 木香 白殭蠶(炒) 地龍(炒,去土,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下。

沒藥散 治遍身百節走注疼痛。

沒藥(二兩,另研) 虎骨(四兩,醋炙)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酒下,日再服。

小烏犀丸

烏犀角 乾蠍(炒) 白殭蠶(炒) 地龍(去土) 硃砂(水飛) 天麻(煨) 羌活(去蘆) 芎藭 防風(去蘆) 甘菊花(去蒂) 蔓荊子(各一兩) 麝香(另研) 牛黃(另研) 乾薑(炮,各五錢) 虎脛骨(醋炙) 當歸(去蘆) 敗龜 白花蛇(酒浸) 天南星(薑製) 肉桂(去粗皮) 附子(炮,去皮臍) 海桐皮 木香(忌火) 人參(去蘆,各七錢)

為細末,研勻,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溫酒或薄荷湯嚼下。

虎骨丸

虎骨(四兩,醋炙) 五靈脂(醋淘,去沙) 白殭蠶(炒) 地龍(去土,炒) 白膠香(另研) 威靈仙(各一兩) 川烏頭(三兩,炮) 胡桃肉(二兩半,去衣研)

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空心酒下,日二服。

十生丹

天麻 防風(去蘆) 羌活(去蘆) 獨活(去蘆) 川烏 草烏(去蘆) 何首烏 當歸(去蘆) 海桐皮 川芎(各等分,俱生用)

上蜜丸,每丸重一錢,每服一丸,茶湯磨服。

一粒金丹

草烏頭(銼炒) 五靈脂(各一兩) 地龍(去土,炒) 木鱉子(各半兩) 白膠香(一兩,另研) 細墨(煅) 乳香(各半兩) 沒藥(另研) 當歸(去蘆,各一兩) 麝香(一錢,另研)

為末,糯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丸,溫酒下,服藥後微汗為效。

乳香應痛丸

草烏頭(一兩半,炒) 五靈脂 赤石脂(各一兩,研) 乳香(半兩,另研) 沒藥(五錢,另研)

上為末,醋糊丸,雞豆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溫酒送下,日二服。

升麻湯

升麻(三錢) 茯苓(去皮木) 人參 防風 犀角(鎊) 羚羊角(鎊) 羌活(各一錢) 官桂(三分)

水二鍾,煎八分,入竹瀝半酒鍾服。

神效黃耆湯

黃耆(二錢) 人參(去蘆) 白芍藥 炙甘草(各一錢) 蔓荊子(二分) 陳皮(去白,五分)

水二鍾,煎一鍾,去渣,臨臥服。小便澀加澤瀉;有熱加酒炒黃柏;麻木雖有熱,不用黃柏,再加黃耆一錢;眼縮小去芍藥。忌酒、醋、面、蔥、蒜、韭、生、冷。

人參益氣湯 治夏月麻木,倦怠嗜臥。

黃耆(八錢) 人參 生甘草(各五錢) 炙甘草(二錢) 芍藥(三錢) 升麻(二錢) 柴胡(二錢半) 五味子(一百二十粒)

每服半兩,水二鍾,煎一鍾,空心服。服後眠穩,於麻痹處按摩屈伸,午前又一服。

第二次藥,煎服如前。黃耆(八錢) 紅花(五分) 陳皮(一錢) 澤瀉(五分)

第三次服藥 黃耆(六錢) 黃柏(一錢二分) 陳皮(三錢) 澤瀉 升麻(各二錢) 白芍藥(五錢) 甘草(生,四錢) 五味子(一百粒) 生黃芩(八錢) 甘草(炙,一分)

分四服,煎服如前法。秋去五味子,冬去黃芩。此方大效。

五積散 治感冒寒邪,頭痛身痛,寒痹大痛,無問內傷生冷,外感寒邪皆效。

蒼朮(泔浸去皮,二十四兩) 厚朴(去粗皮,薑製) 乾薑(各四兩半,炮) 枳殼(去穰,麩炒) 麻黃(去根節) 陳皮(去白,各六兩) 桔梗(去蘆,十二兩) 半夏(湯洗七次) 白芷 茯苓 當歸 川芎 甘草(炙) 肉桂 芍藥(各三兩)

每服四錢,水一鍾,姜三片,蔥白三根,煎七分,熱服。挾氣加吳茱萸,調經催生加艾、醋。

五苓散 見傷寒。

腎著湯 見腰痛。

腎瀝湯

麥門冬(去心) 五加皮 犀角(各一錢半) 赤芍藥(煨) 桔梗 杜仲(薑汁炒,去絲) 木通(各一錢) 桑螵蛸(一個)

水一鍾,入羊腎少許,煎八分,食前服。

五痹湯 治五臟痹。

人參 茯苓 當歸(酒洗) 白芍藥(煨)川芎(各一錢,肝、心、腎三痹當倍用之) 五味子(十五粒) 白朮(一錢,脾痹倍之) 細辛(七分) 甘草(五分)

水二鍾,姜一片,煎八分,食遠服。

手足痿軟而無力,百節緩縱而不收,證名曰痿。

經曰: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肺痿者,皮毛痿也。蓋熱乘肺金,在內則為葉焦,在外則為皮毛虛弱急薄。若熱氣留著不去,久而及於筋脈骨肉,則病生痿躄。躄者,足弱不能行也。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心痿者,脈痿也,心熱則火炎,故三陰在下之脈,亦皆厥熱而上,上逆則下虛乃生。脈痿者,四肢關節之處如樞紐之折而不能提挈,足脛縱緩而不能任地也。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肝痿者,筋痿也。膽附於肝,肝熱則膽泄,故口苦,筋膜受熱,則血液干,故拘攣而為筋痿也。脾氣熱則胃干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脾痿者,肉痿也。脾與胃以膜相連,而開竅於口,故脾熱則胃干而渴。脾主肌肉,熱蓄於內.則精氣耗傷,故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腎痿者,骨痿也。腰者,腎之府,其脈貫脊,其主骨髓,故腎熱其見證若此。肺者,臟之長也,為心之蓋也,此言五臟之痿,皆因肺熱最高,故為臟長覆於心上,故為心蓋。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失亡,不得,則悲哀動中而傷肺。氣鬱生火,故呼吸有聲。發為肺鳴。金臟病則失其清肅之化,故熱而葉焦。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肺主氣以行營衛,為相傅以節制五臟,則一身皆治,故五臟之痿,皆因於肺氣熱,則五臟之陰皆不足,此痿躄所以生於肺也。五痿雖異,總名痿躄。論痿者獨取陽明何也?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陽明者,胃也,主納水穀,化精微以資養表裡,故為五臟六腑之海,而下潤宗筋,宗筋者,前陰所聚之筋也,為諸筋之會,凡腰脊溪谷之筋,皆屬於此,故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衝脈,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衝脈為十二經之海,故主滲灌溪谷。衝脈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夾臍上行,陽明脈亦夾臍旁去中行二寸下行,故皆會於宗筋。陰陽總會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宗筋聚於前陰,前陰者足之三陰、陽明、少陽、及沖、任、督、蹻九脈之所會也。九者之中,陽明為臟腑之海,沖為經脈之海,此一陰一陽,總乎其間,故曰陰陽總宗筋之會也。會於氣街者,氣街為陽明之正脈,故陽明獨為之長。帶脈者起於季脅,圍身一周;督脈者起於會陰,分三歧為任沖,而上行腹背,故諸經者皆聯屬於帶脈,支絡於督脈也。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陽明虛則血氣少,不能潤養宗筋,故弛縱,宗筋縱則帶脈不能收引,故足痿不用,所以當治陽明也。

愚按:痿者,重疾也。故《內經》疊出諸篇,而前哲之集方論者,或附見於虛癆,或附見於風濕,大失經旨。賴丹溪特表而出之,惜乎言之未備也。經言病本雖五臟各有,而獨重太陰肺經;經言治法雖諸經各調,而獨重陽明胃經;此其說何居乎?肺金體燥,居上而主氣化,以行令於一身,畏火者也。五臟之熱火熏蒸則金被克,而肺熱葉焦,故致疾有五臟之殊。而手太陰之地未有不傷者也。胃土體濕,居中而受水穀,以灌溉於四肢,畏木者也。肺金之受邪失正,則木無制而侮其所勝,故治法有五臟之分,而是陽明之地,未有或遺者也。夫既曰肺傷,則治之亦宜在肺矣,而岐伯獨取陽明,又何也?《靈樞》所謂真氣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陽明虛則五臟無所稟,不能行氣血,濡筋骨,利關節,故百體中隨其不得受水穀處,不用而為痿,不獨取陽明而何取哉?丹溪所以云:瀉南方則肺金清而東方不實,何胃傷之有?補北方則心火降而西方不虛,何肺熱之有?斯言當矣。若胃虛減食者,當以芳香辛溫之劑治之;若拘於瀉南之說,則胃愈傷矣。藿香養胃湯。誠能本此施治,其於痿也思過半矣。至於七情六淫,挾有多端,臨病制方,非筆舌所能罄耳。

治法

心氣熱則脈痿,鐵粉、銀箔、黃連、苦參、龍膽草、石蜜、牛黃、龍齒、秦艽、白鮮皮、牡丹皮、地骨皮、雷丸、犀角之屬。肝氣熱則筋痿,生地黃、天門冬、百合、紫葳、白蒺藜、杜仲、萆薢、菟絲子、川牛膝、防風、黃芩、黃連之屬。脾氣熱則肉痿,二朮、二陳、霞天膏之後。腎氣熱則骨痿,金剛丸、牛膝丸、加味四斤丸、煨腎丸。肺熱痿,黃耆、天麥門冬、石斛、百合、山藥、犀角、通草、桔梗、枯芩、山梔、杏仁、秦艽之屬。挾濕熱,健步丸加黃柏、蒼朮、黃芩或清燥湯。濕痰,二陳、二妙、竹瀝、薑汁。血虛,四物湯、二妙散、補陰丸。氣虛、四君子湯合二妙散。氣血俱虛,十全大補湯。食積、木香檳榔丸。死血,桃仁、紅花、蓬朮、穿山甲、四物湯。實而有積,三化湯、承氣湯,下數十遍而愈。腎肝下虛,補益肝腎丸、神龜滋陰丸,補益丸、虎潛丸。

醫案

太學朱修之,八年痿廢,更醫累百,毫末無功。一日讀余《頤生微論》,千里相招。余診之,六脈有力,飲食若常,此實熱內蒸,心陽獨亢,證名脈痿。用承氣湯,下六七行,左足便能伸縮。再用大承氣,又下十餘行,手中可以持物。更用黃連、黃芩各一斤,酒蒸大黃八兩,蜜丸,日服四錢,以人參湯送。一月之內,去積滯不可勝數,四肢皆能展舒。余曰:今積滯盡矣,煎三才膏十斤與之,服畢而應酬如故。修之家世金陵,嗣後遂如骨肉,歲時通問饋遺,越十載不懈。

崇明文學倪君儔,四年不能起於床,延余航海治之,簡其平日所服,寒涼者十六,補肝腎者十三,診其脈大而無力,此營衛交虛。以十全大補加秦艽、熟附各一錢,朝服之;夕用八味丸加牛膝、杜仲、遠志、萆薢、虎骨、龜板、黃柏,溫酒送七錢,凡三月而機關利。

藿香養胃湯 治胃虛不實,筋無所養而成痿。

藿香 白朮(炒透) 人參 茯苓 苡仁 半夏曲 烏藥 神麯(炒) 縮砂(炒,各一錢半) 蓽澄茄 甘草(炒,各一錢)

水二鍾,姜五片,棗二枚,煎一鍾服。

二陳湯 見痰飲。

霞天膏 即倒瘡法,見積聚。

清燥湯 見類中風

金剛丸 治腎虛精敗骨痿。

萆薢 杜仲(炒去絲) 肉蓯蓉(酒浸) 菟絲子(酒浸,各等分)

上為末,酒煮豬腰子和丸,梧子大,每服五錢,空心溫酒送下。

牛膝丸 治腎肝虛,骨痿筋弱。

牛膝(酒浸) 萆薢 杜仲(炒去絲) 白蒺藜 防風 菟絲子(酒浸) 肉蓯蓉(酒浸,等分) 官桂(減半)

制服同金剛丸。

加味四斤丸 治腎肝虛,精骨痿。

肉蓯蓉(酒浸) 牛膝(酒浸) 天麻 木瓜 鹿茸(去毛,切,酥焙) 熟地黃 五味子(酒浸) 菟絲子(酒浸,另研,各等分)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錢,空心酒下。

煨腎丸 治肝脾腎傷,宜緩中消穀益精。

牛膝 萆薢 杜仲(炒去絲) 白蒺藜 防風 菟絲子(酒浸) 肉蓯蓉(酒浸) 胡蘆巴 補骨脂(酒炒,等分) 肉桂(減半)

上為末,將豬腰子制同食法,和蜜杵丸,梧子大,每服五錢,空心酒送,治腰痛甚效。

健步丸

羌活 柴胡(各五錢) 防風(三錢) 川烏(一錢) 滑石(炒,五錢) 澤瀉(三錢) 防己(酒洗,一兩) 苦參(酒洗,一錢) 肉桂 甘草(炙) 栝蔞根(酒製,各五錢)

上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二錢,煎愈風湯(見中風)。空心送下。

虎潛丸

龜板 黃柏(各四兩) 知母 熟地黃(各一錢) 牛膝(三兩半) 芍藥(一兩半) 鎖陽 虎骨(酥炙) 當歸(各一兩) 乾薑(半兩) 陳皮(七錢半)

為末,酒糊丸,加附子更妙。

補陰丸

黃柏 知母(俱鹽酒拌炒) 熟地黃 敗龜板(酥炙) 白芍藥(煨) 陳皮 牛膝(酒浸,各二兩半) 虎脛骨(酥炙) 鎖陽(酒浸,酥炙) 當歸(酒洗,各一兩半) 冬加乾薑(五錢)

上為末,酒煮竭羊肉為丸,鹽湯下。

四物湯 四君子湯 十全大補湯 俱見虛癆。

三化湯 見中風。

大小承氣湯 見傷寒。

補益腎肝丸

柴胡 羌活 生地黃 苦參(炒) 防己(炒,各五分) 附子(炮) 肉桂(各一錢) 當歸(二錢)

上為末,熟水丸如芡實大,每服四錢,溫水送下。

神龜滋陰丸 治足廢,名曰痿厥。

龜板(四兩,酒炙) 黃柏(炒) 知母(炒,各二兩) 枸杞子 五味子 鎖陽(各一兩) 乾薑(半兩)

為末,豬脊髓為丸,梧子大,每服五錢。

補益丸

白朮(二兩) 生地(酒浸,一兩半) 龜板(酒浸,炙) 鎖陽(酒浸) 歸身(酒浸) 陳皮 杜仲 牛膝(各一兩) 乾薑(七錢) 黃柏(炒) 虎脛骨(酒浸) 茯苓(各半兩) 五味子(二錢) 甘草(炙,一錢) 白芍藥(酒浸,煨) 菟絲子(酒蒸,研如糊,入余藥末,曬乾。各一兩)

上末,紫河車為丸,每服五錢。

經曰:東方色青,入通於肝,其病發驚駭。肝應東方,於卦為震,於象為風,風木多振動,故病為驚駭。又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土惡木也。陽明多氣多血,血氣壅則易熱,熱則惡火,陽明氣厥,則為憂驚,故惡人之煩擾也。

愚按:外有危險,觸之而驚,心膽強者,不能為害;心膽怯者,觸而易驚。氣鬱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證,或短氣或自汗,並溫膽湯,嘔則以人參代竹茹。眠多異夢,隨即驚覺,溫膽湯加棗仁、蓮子、以金銀煎下,或鎮心丹、遠志丸、妙香散、琥珀養心丹、定志丸。臥多驚魘,口中有聲,珍珠母丸、獨活湯。外物卒驚,宜行鎮重,密陀僧細末,茶調一錢,或黃連安神丸。或熱鬱生痰,寒水石散。或氣鬱生痰,加味四七湯。丹溪曰:驚則神出於舍,舍空得液,痰涎永繫於胞絡之間。控涎丹加辰砂、遠志。

脈候

寸口脈動為驚,驚者其脈止而復來,其人目睛不轉,不能呼氣。

溫膽湯 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或夢寐不祥,心驚膽懾,氣鬱生涎,或短氣,或自汗。

半夏(湯洗) 枳實 竹茹(各一兩) 橘皮(一兩半,去白) 甘草(炙,四錢) 白茯苓(七錢)

每服五錢,水一鍾,姜七片,棗一枚,煎服。

鎮心丸 治心血不足,怔忡多夢,如墮崖谷。

酸棗仁(炒,二錢半) 車前子(去土) 白茯苓(去皮) 麥門冬(去心) 五味子 茯神(去木) 肉桂(各一兩二錢半) 熟地黃(酒浸,蒸) 龍齒 天門冬(去心) 遠志(甘草水煮,去心) 山藥(薑製,各一兩半) 人參 硃砂(水飛為衣,各半兩)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錢,空心米湯下。

遠志丸

遠志(去心,薑汁淹) 石菖蒲(各五錢) 茯神 茯苓 人參 龍齒(各一兩)

為末,蜜丸,梧子大,辰砂為衣,熟水送三錢。

妙香散 見痰。

琥珀養心丹 治心跳善驚。

琥珀(另研,二錢) 龍齒(煅,另研,一兩) 遠志(甘草湯煮,去木) 石菖蒲 茯神 人參 酸棗仁(炒,各五錢) 當歸 生地黃(各七錢) 黃連(三錢) 柏子仁(五錢) 硃砂(另研,三錢) 牛黃(另研,一錢)

上為末,豬心血丸,黍米大,金箔為衣,燈心湯送五錢。

定志丸

菖蒲(炒) 遠志(去心,各二兩) 茯神 人參(各三錢)

為末,蜜丸梧子大,硃砂為衣,米飲下三錢。

珍珠母丸 治肝虛受風,臥若驚狀。

珠母(研細,七錢五分) 當歸 熟地黃(各一兩半) 人參 酸棗仁 柏子仁 犀角 茯苓(各一兩) 沉香 龍齒(各半錢)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辰砂為衣。每服三錢,金銀薄荷湯下。

黃連安神丸 治心亂煩熱,胸中氣亂,兀兀欲吐,膈上伏熱。

硃砂(一錢,水飛) 黃連(酒炒,一錢半) 甘草(炙,五分) 生地黃 當歸頭(各一錢)

上為極細末,蒸餅丸黃米大,每服十丸,津下。

獨活湯

獨活 羌活 人參 前胡 細辛 半夏 五味子 沙參 白茯苓 酸棗仁(炒) 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四錢,水一鍾,姜三片,烏梅半個,煎七分服。

寒水石散

寒水石(煅) 滑石(水飛,各一兩) 生甘草(二錢半)

為末,每服二錢,薑棗湯下。

加味四七湯

半夏(薑製,二錢五分) 厚朴(薑製) 茯苓(去皮,各一錢半) 蘇葉 茯神(各一錢) 遠志(去心) 菖蒲 甘草(各半錢)

水二鍾,姜三片,紅棗一枚,煎一鍾服。

控涎丹

甘遂(去心) 紫大戟(去皮) 白芥子(各等分)

上為末,煮糊丸桐子大,臨臥淡薑湯下七丸。

心忪也,築築然跳動也。

經曰: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閉而不通,病熱鬱而為涎,涎成則煩,心下鼓動。鼓者,跳動如擊鼓也,五痹湯加茯神、遠志、半夏。

愚按:經文及《原病式》云:水衰火旺,心胸躁動,天王補心丹主之。《傷寒論》曰:心為火而惡水,水停心下,築築然跳動不能自安,半夏麻黃丸、茯苓飲子。亦有汗吐下後,正氣虛而悸不得臥者,溫膽湯。丹溪責之虛與痰,辰砂遠志丸,有飲者控涎丹。證狀不齊,總不外於心傷而火動,火鬱而生涎也。若夫虛實之分,氣血之辨,痰與飲,寒與熱,外傷天邪,內傷情志,是在臨證者詳之。

五痹湯 見痹。

控涎丹 溫膽湯 俱見驚。

天王補心丹 壯水補心,清熱化痰,定驚悸。

人參(五錢) 當歸(酒浸) 五味子 麥門冬(去心) 天門冬(去心) 柏子仁 酸棗仁(各一兩) 白茯苓 玄參 丹參 桔梗 遠志(各五錢) 生地黃(四兩) 黃連(酒洗,炒,二兩)

為末,蜜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錢,燈心、竹葉煎湯送下。

半夏麻黃丸

半夏 麻黃(各等分)

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一錢,日三服。

茯苓飲子 治痰飲伏於心胃,悸動不已。

赤茯苓(去皮) 熟半夏 白茯神(去木) 麥門冬(去心) 橘紅(各二錢) 檳榔 沉香(忌火) 甘草(炙,一錢二分)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辰砂遠志丸 安心神,化風痰。

石菖蒲(去毛) 遠志(去心) 人參 茯神(去木) 辰砂(各半兩) 川芎 山藥 鐵粉 麥門冬(去心) 細辛 天麻 半夏曲 南星(炒黃) 白附子(生,各一兩)

為末,生薑五兩,取汁入水,煮糊丸如綠豆大,別以硃砂為衣,每服一錢,臨臥薑湯服。

經曰:在臟為腎,在志為恐。又云:(精氣)並於腎則恐。恐者,腎之情志,下章之言他藏者,亦莫不繫於腎也。肝藏血。血不足則恐。肝者,腎之子也,水強則膽壯,水薄則血虛而為恐矣。胃為恐。胃屬土,腎屬水,上邪傷水,則為恐也。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心藏神,神傷則心怯,所以恐懼自失,火傷畏水之故。

按:經文論恐,有腎、肝、心、胃四臟之分。而肝膽於腎,乙癸同源者也;胃之於腎,侮所不勝者也;心之於腎,畏其所勝者也。故恐之一證,屬腎之本志,而旁及於他臟,治法則有別焉。治腎傷者,宜味厚,枸杞、遠志、地黃、山茱萸、茯苓、牛膝、杜仲之屬。治肝膽者,宜養陰,棗仁、山茱萸、牡丹皮、白芍藥、甘草、龍齒之屬。治陽明者,壯其氣,四君子湯倍用茯苓。治心君者,鎮其神,硃砂、琥珀、金銀箔、犀角、龍齒之屬。

人參散 治肝腎虛而多恐,不能獨臥。

人參 枳殼 五味子 桂心 甘菊花 茯神 山茱萸 枸杞子(各七錢半) 柏子仁(一兩) 熟地黃(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茯苓散 治膽胃不足,心神恐怯。

茯苓(一兩) 遠志 防風 細辛 白朮 前胡 人參 桂心 熟地黃 甘菊花(各七錢半) 枳殼(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鍾,姜三片,煎至六分,溫服。

補膽防風湯 治膽虛目暗眩冒,夢見聞訟,恐懼面色變。

防風(一錢) 人參(七分) 細辛 芎藭 甘草 茯神 獨活 前胡(各八分)

為末,每服四錢,水鍾半,棗二枚,煎八分服。

醫案

一儒者久困場屋,吐衄盈盆,尪羸骨立,夢鬥爭恐怖,遇勞即發,補心安神,投之漠如。一日讀《素問》,乃知魂藏於肝,肝藏血,作文苦,衄血多,則魂失養,故交睫即魔,非峻補不可。而草木力薄,以酒溶鹿角膠空腹飲之,五日而安臥,一月而神寧。鹿角峻補精血,血旺神自安也。

健忘

經曰:上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氣虛,虛則營衛留於下,久之不以時上,放善忘也。上氣者,心家之清氣也;下氣者,腸胃之濁氣也。營衛留於下,則腎中之精氣不能時時上交於心,故健急。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怒本肝之志,而亦傷腎者,肝腎為子母。氣相通也。腎藏志,志傷則意失而善忘其前言也。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喜忘。血並於下,則無以養其心,氣並於上,則無以充其腎。水下火上,坎離不交,亂其揆度,故喜忘也。

愚按:《內經》之原健忘,俱責之心腎不交,心不下交於腎,濁火亂其神明,腎不上交於心,精氣伏而不用。火居上則因而為痰,水居下則因而生躁。擾擾紛紜,昏而不寧,故補腎而使之時上,養心而使之善下,則神氣清明,志意常治,而何健忘之有?

治法

思慮過度,歸脾湯。精神衰倦,人參養榮湯,寧志膏。痰迷心竅,導痰湯送壽星丸。心腎不交,朱雀丸。

歸脾湯 治思慮傷心脾,健忘怔忡。

人參 茯神 龍眼肉 黃耆 酸棗仁(炒研) 白朮(各二錢半) 當歸 遠志(各一錢) 木香 甘草(各三分)

水二鍾,姜五片,紅棗一枚,煎一鍾服。

人參養榮湯 見虛癆。

導痰湯 見痰飲。

寧志膏

人參 酸棗仁(各一兩) 辰砂(五錢) 乳香(二錢半)

為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湯送下。

壽星丸

南星(一斤,掘坑深二尺,炭五斤,坑內燒紅,掃淨,酒澆,南星下坑急蓋密一宿,焙) 琥珀(四兩,另研) 硃砂(一兩,水飛,一半為衣)

豬心血三個,生薑打麵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錢,人參湯空心送下,日三服。

朱雀丸

沉香(一兩) 茯神(四兩)

為末,蜜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人參湯下。

不得臥

經曰: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蹻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行陽則寤,行陰則寐,此其常也。失其常則不得靜而藏魂,所以目不得瞑。胃者六府之海,其氣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臥。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寤從陽而主上,寐從陰而主下,胃氣上逆,則壅於肺而息有音,不得從其陰降之道,故臥不安也。又曰:臥則喘者,水氣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腎者水臟,主津液,主臥與喘也。臥則喘者,亦不得臥也,水病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故為不得臥,臥則喘者,標本俱病也。

愚按:《內經》及前哲諸論詳考之,而知不寐之故,大約有五:一曰氣虛,六君子湯加酸棗仁、黃耆。一曰陰虛,血少心煩,酸棗仁一兩、生地黃五錢、米二合,煮粥食之。一曰痰滯,溫膽湯加南星、酸棗仁、雄黃末。一曰水停,輕者六君子湯加菖蒲、遠志、蒼朮,重者控涎丹。一曰胃不和,橘紅、甘草、石斛、茯苓、半夏、神麯、山楂之類。大端雖五,虛實寒熱,互有不齊,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

六君子湯 見虛癆。

溫膽湯 控涎丹 俱見驚。

酸棗湯 治虛癆,虛煩不得眠。

酸棗仁(一兩) 甘草(一錢) 知母 茯苓 芎藭(各二錢)

水二鍾,煎八分服。

鱉甲丸 治四肢無力,膽虛不眠。

鱉甲 酸棗仁 羌活 牛膝 黃耆 人參 五味子(各等分)

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錢,溫酒送下。

羌活勝濕湯 治臥而多驚,邪在少陽、厥陰。

羌活 獨活 藁本 防風(各一錢) 蔓荊子(三錢) 川芎(二分) 甘草(炙,五分)

水二鍾,煎一鍾,食後服。

不能食

東垣云: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能食而肥;脾胃俱虛,不能食而瘦。由是言之,則不能食皆作虛論。若傷食惡食,心下痞滿,自有治法,不在此例。羅謙甫云:脾胃弱而食少,不可克伐,補之自然能食。許學士云:不能食者,不可全作脾治,腎氣虛弱,不能消化飲食,譬之釜中水穀,下無火力,其何能熟?嚴用和云:房勞過度,真陽衰弱,不能上蒸脾土,中州不運,以致飲食不進。或脹滿痞塞,或滯痛不消,須知補腎。腎氣若壯,丹田火盛,上蒸脾土,脾土溫和,中焦自治,膈開能食矣。

愚按:脾胃者,具坤順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故坤德或慚,補土以培其卑監;乾健稍弛,益火以助其轉運。故東垣、謙甫以補土立言,學士用和以壯火垂訓,蓋有見乎土強則出納自如,火強則轉輸不怠。火者,土之母也,虛則補其母,治病之常經。每見世俗,一遇不能食者,便投香砂、枳、樸、曲、卜、楂、芽,甚而用黃連、山梔,以為開胃良方,而夭枉者多矣。不知此皆實則瀉子之法,為脾胃間有積滯,有實火,元氣未衰,邪氣方張者設也。虛而伐之,則愈虛;虛而寒之,遏真火生化之元,有不敗其氣而絕其谷乎?且誤以參朮為滯悶之品,畏之如砒鴆,獨不聞經云:虛者補之,又云:塞因塞用乎?又不聞東垣云:脾胃之氣,實則枳實、黃連瀉之,虛則白朮、陳皮補之乎?故不能食皆屬脾虛,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補之不效,當補其母,八味地黃丸、二神丸。挾痰宜化,六君子湯。挾郁宜開,育氣湯。仇木宜安,異功散加沉香、木香。子金宜顧,肺金虛則盜竊土母之氣以自救,而脾土益虛,甘、桔、參、苓之屬。夫脾為五臟之母,土為萬物之根,安穀則昌,絕谷則亡,關乎人者至為切亟,慎毋少忽!

醫案

文學倪念嵐,累勞積鬱,胸膈飽悶,不能飲食,服消食之劑不效,改而理氣,又改而行痰,又改而開鬱,又改而清火,半載之間,藥百餘劑,而病勢日增,惶懼不知所出,始來求治於余。余先簡其方案,次診其六脈,喟然嘆曰:脈大而軟,兩尺如絲,明是火衰不能生土,反以伐氣寒涼投之,何異於人既入井,而又下石乎?遂以六君子湯加益智、乾薑、肉桂各一錢,十劑而少蘇。然食甚少也,余勸以加附子一錢,兼用八味丸調補,凡百餘日而復其居處之常。

新安程幼安,食少腹悶,食粥者久之。偶食蒸餅,遂發熱作渴,頭痛嘔逆,或以傷寒治之,或以化食破氣之藥投之,俱不效,勢甚危迫。余診之,謂其兄季涵曰:脈無停滯之象,按之軟且澀,是脾土大虛之證也,法當以參朮理之。眾皆不然,予曰:病勢已亟,豈容再誤?遂以四君子湯加沉香、炮姜與之,數劑而減,一月而安。

和中丸 開胃進食。

人參 白朮(各三錢) 乾薑 甘草 陳皮 木瓜(去穰,各一兩)

為末,水丸,白湯送三錢。

七珍散 開胃養氣,補脾進食。

人參 白朮(酒炒,各一兩半) 黃耆(蜜炙) 白茯苓 陳黃米(炒焦黑) 砂仁(炒,各一兩) 甘草(薑汁炒,五錢)

為末,每服三錢,薑、棗湯送。

二神丸 破故紙補腎為癸水,肉豆蔻補脾為戊土,戊癸化火,進食妙方。

破故紙(炒,四兩) 肉豆蔻(生,二兩)

為末。肥棗四十九枚,生薑四兩,切片同煮爛。去姜取棗,剝去核,研膏為丸,桐子大。每服三錢,鹽湯下。

育氣湯

木香 丁香 藿香 人參 白朮 茯苓 砂仁 白豆蔻 蓽澄茄 炙甘草(各半兩) 山藥(一兩) 橘紅 青皮(去白,各二錢半) 白檀香(半兩)

為末,每服二錢,木瓜湯送下。

資生丸

白朮(泔浸,土蒸九次,曬九次,切片炒黃,三兩) 人參(去蘆,飯上蒸熟,三兩) 茯苓(去皮,飛去筋,乳拌,飯上蒸,曬乾,一兩五錢) 橘紅 山楂肉(蒸) 神麯(炒,各二兩) 川黃連(薑汁炒枯) 白豆蔻 澤瀉(去毛,炒,各三錢) 桔梗(炒) 藿香(洗) 甘草(蜜炙,各五錢) 白扁豆(炒去殼) 蓮肉(去心,各一兩) 意苡仁(淘炒,三兩) 山藥(炒) 麥芽(炒) 芡實(炒,各一兩五錢)

為末,蜜丸,每丸二錢,每服一丸,淡薑湯磨服。

睡則汗出,醒則倏收,曰盜汗。不分寤寐,不因勞動,自然汗出,曰自汗。

經云: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陽有餘者陰不足,故身熱無汗;陰有餘者陽不足,故多汗身寒,以汗本屬陰也。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血之與氣,異名同類,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血與汗同,奪則重傷其陰,主死。奪者,迫之使出。腎病者,寢汗憎風。腎傷則由虛,故寢而盜汗出也。

愚按:心之所藏,在內者為血,在外者為汗,汗者,心之液也;而腎主五液,故汗證未有不由心腎虛而得者。心陽虛不能衛外而為固,則外傷而自汗;腎陰衰不能內營而退藏,則內傷而盜汗。然二者之汗。各有冷熱之分,因寒氣乘陽虛而發者,所出之汗必冷,因熱氣乘陰虛而發者,所出之汗必熱。雖然,熱火過極,亢則害,承乃制,反兼勝已之化,而為冷者有之,此又不可不察也。至夫肺虛者,固其皮毛,黃耆六一湯、玉屏風散。脾虛者,壯其中氣,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心虛者,益其血脈,當歸六黃湯。肝虛者,禁其疏泄,白朮、棗仁、烏梅。腎虛者,助其封藏,五味、山茱萸、龍骨、地骨皮、牡蠣、遠志、五倍子、何首烏。五臟之內,更有宜溫、宜清、宜潤、宜燥,豈容膠一定之法,以應無窮之變乎?

脈候

肺脈軟而散者,當病灌汗。肺脈緩甚為多汗。尺澀脈滑謂之多汗。尺膚澀而尺脈滑,主陰傷也,若汗出如膠之黏,如珠之凝,或淋漓如雨,揩試不逮者難治。

黃耆建中湯 治血虛而自汗。

黃耆 肉桂(各一錢半) 白芍藥(三錢) 甘草(一錢)

水二鍾,煨姜五片,棗二枚,煎一鍾,入稠飴一大匙,再煎一沸湯。舊有微溏或嘔者,不用飴。

耆附湯 治氣虛陽弱,自汗體倦。

黃耆(去蘆,蜜炙) 附子(炮去皮臍,等分)

每四錢,水一鍾,姜十片,煎八分服。

參附湯

人參(三錢) 附子(炮去皮臍,一錢)

水一鍾,姜三片,煎六分服。

黃耆六一湯

黃耆(六兩,去蘆,蜜炙) 甘草(一兩,炙)

每服五錢,水一鍾,棗一枚,煎七分服。

玉屏風散

防風 黃耆(各一兩) 白朮(二兩)

每服三錢,水一鍾,姜三片,煎六分服。

白朮散 治虛風多汗少氣,不治將成消渴。

牡蠣(煅,三錢) 白朮(一兩二錢半) 防風(二兩半)

為末,每服一錢,溫水調下。

安胃湯 治汗出日久,虛風痿痹。

黃連(去須) 五味子 烏梅肉 甘草(生,各五分) 熟甘草(三分) 升麻梢(二分)

水二杯,煎一杯服。

正元散 治下元虛冷,自汗厥逆,嘔吐痛瀉。

紅豆(炒) 乾薑(炮) 陳皮(去白,各三錢) 人參 白朮 甘草(炙) 茯苓(去皮,各二兩) 肉桂(去粗皮) 川烏(炮去皮,各半兩) 附子(炮去皮尖) 山藥(薑汁浸炒) 川芎 烏藥(去木) 乾薑(各一兩) 炙黃耆(一兩半)

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鍾,姜三片,棗一枚,鹽少許,煎七分,食前服。

牡蠣散 治自汗盜汗。

黃耆 麻黃根 牡蠣(煅,研,各等分)

每服三錢,水一杯,小麥一百粒,煎六分服。

大補黃耆湯

黃耆(蜜炙) 防風 山茱萸 川芎 當歸 白朮(炒) 肉桂 炙甘草 五味子 人參(各一兩) 白茯苓(一兩半) 熟地黃(二兩) 肉蓯蓉(酒浸,三兩)

每服五錢,水四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服。

當歸六黃湯 治盜汗之聖藥。

當歸 生地黃 熟地黃 黃柏 黃芩 黃連(各一錢) 黃耆(二錢)

水二鍾,煎一鍾,臨臥服。

盜汗良方

麻黃根 牡蠣(煅,為粉,各三兩) 黃耆 人參(各二兩) 龍骨(打碎) 地骨皮(各四兩) 大棗(七枚)

水六鍾,煎二鍾半,分六服,一日飲盡。

茯苓湯 治虛汗盜汗。

白茯苓(去皮及膜,研細末。)

每服二錢,煎烏梅陳艾湯調下。

柏子仁丸

柏子仁 半夏曲(各二兩) 牡蠣(煅,醋淬七次,焙) 人參 白朮 麻黃根(微炙去汗) 五味子(各一兩) 淨麩(炒,半兩)

為末,棗肉丸,梧子大,空心米飲下三錢。

止汗法 川郁余研細末,臨臥以津調,塗乳上。

止汗紅粉

麻黃根 牡蠣(煅,各一兩) 赤石脂 龍骨(各五錢)

為細末,以絹包,撲於身上。

黃疸

經曰:溺黃赤,安臥者,黃疸。《論疾診尺》篇曰:身痛色微黃齒垢黃,爪甲黃,黃疸也,溺黃赤安臥,脈小而澀,不嗜食。《正理論》謂其得之女勞也。已食如飢者,胃疸。消穀善飢,胃有熱也。《論疾診尺》篇曰:脈小而澀,不嗜食,寒也。治疸者須知寒熱之別。目黃者,曰黃疸。目者宗脈所聚,諸經有熱,上熏於目,故黃疸者目黃。

愚按:黃者,中央戊己之色,飲黃疸多屬太陰脾經。脾不能勝濕,復挾火熱,則鬱而生黃,譬之盦曲相似。以濕物而當暑月,又加覆蓋,濕熱相搏,其黃乃成。然濕與熱又自有別,濕家之黃,色暗不明;熱家之黃,色光而潤。亦有脾腎虛寒,脈沉而細,身冷自汗,瀉利溺白,此名陰黃。茵陳姜附湯、理中湯、八味丸。汗出染衣,色如柏汁,此名黃汗,黃耆湯、耆芍桂苦酒湯。挾表者,脈浮,汗之而愈,桂枝加黃耆湯。挾里者,腹脹,下之而安,大黃硝石湯。食傷有谷疸之名,茯苓茵陳梔子湯。酒傷有酒疸之治,葛花解酲湯加茵陳葉。若夫御女勞傷,則膀胱急而小便自利,微汗出而額上色黑,手足心熱,發以薄暮,加味四君子湯、東垣腎疸湯。統言疸證,清熱導濕,為之主方,茯苓滲濕湯。假令病久,脾衰胃薄,必以樸中,參朮健脾湯。

脈候

脈洪,泄利而渴者死。脈小,溺利不渴者生。寸口近掌處無脈,口鼻冷者死。疸者入腹,喘滿者死。年壯氣實,脈大易愈。老人氣虛,脈微難瘥。

茯苓滲濕湯 清濕熱,利小便。

茵陳(七分) 白茯苓(六分) 木豬苓 澤瀉 白朮 陳皮 蒼朮(泔浸一夜,炒透) 黃連(各五分) 山梔(炒) 秦艽 防己 葛根(各四分)

水二杯,煎七分,食前服。

耆芍桂苦酒湯

黃耆(五兩) 白芍藥 桂枝(各三兩)

苦酒一升,水七升,煮三升,溫服一升。當心煩至六七日解,若心煩不止,苦酒阻故也。

桂枝加黃耆湯 脈浮而腹中和者汗之。

桂枝 白芍藥 生薑(各三兩) 黃耆 甘草(各二兩) 大棗(十二枚)

水八升,煮取三升,服一升,須臾,飲熱稀粥一升,以助藥力,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黃耆湯 治黃汗身腫,發熱不渴。

黃耆(去蘆,蜜炙) 赤芍藥 茵陳蒿(各二兩) 石膏(四兩) 麥門冬(去心) 淡豆豉(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每服四錢,水一杯,生薑五片,煎七分服。

大黃硝石湯 一方加梔子十五枚

大黃 黃柏 硝石(各四兩,一作滑石)

水六升,煎取二升,內硝煮取一升,頓服。

加減五苓散

茵陳 豬苓(去皮) 白朮 赤茯苓(去皮) 澤瀉(各二錢)

水二鍾,煎一鍾服。

茯苓茵陳梔子湯

茵陳葉(一錢) 茯苓(去皮,五分) 梔子仁 蒼朮(去皮炒) 白朮(各三錢) 黃芩(生,六分) 黃連(去須) 枳殼(麩炒) 豬苓(去皮) 澤瀉 陳皮 漢防己(各二分) 青皮(去白,一分)

水二杯,煎一杯服。

葛花解酲湯 見泄瀉。

八味丸 理中湯 並見虛癆。

加味四君子湯 治色疸及久疸不愈。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白芍藥 黃耆(炙) 白扁豆(炒,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水二鍾,姜五片,紅棗二枚,煎一鍾服。

腎疸湯 治女勞成疸。

升麻根(半兩) 蒼朮(一錢) 防風根 獨活根 白朮 柴胡根 羌活根 葛根(各五分) 茯苓 豬苓 澤瀉 甘草根(各三分) 黃柏(二分) 人參 神麯(各六分)

水二杯,煎一杯,食前服。

參朮健脾湯 治久黃脾虛食少。

人參 白朮(各一錢五分) 白茯苓 陳皮 白芍藥(煨) 當歸(酒洗,各一錢) 甘草(炙,七分)

水二鍾,棗二枚,煎八分服。色疸加黃耆、白扁豆。

茵陳姜附湯 治陰黃脈沉微,小便利或瀉。

附子(炮去皮臍,三錢) 乾薑(炮,二錢) 茵陳(一錢二分) 草豆蔻(煨,一錢) 白朮(四分) 枳實(麩炒) 半夏(制) 澤瀉(各五分) 白茯苓 橘紅(各三分)

水二鍾,生薑五片,煎八分,待冷服。

蔓菁散 治陰黃汗染衣,涕唾黃。

蔓菁子

為細末,平旦以井華水服一匙,日再加至二匙,以知為度。每夜小便中浸少許帛子,各書記日,色漸白則瘥,不過服五升而愈。

霍亂

經曰: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又曰:土鬱之發,民病嘔吐,霍亂注下。此二條言受濕霍亂也。宜五苓散、理中湯之類。歲土不及,風乃大行,民病霍亂飧泄。此言風木勝土而為霍亂,宜桂苓白朮散。熱至則身熱,霍亂吐下。此言火熱霍亂,宜香薷散。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蠱脹,取之所別也。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腸胃,則為霍亂。此言厥氣上邊,清濁不分,飲食不節,乃為霍亂。

愚按:霍亂者,揮霍變亂,起於倉卒。心腹大痛,嘔吐瀉利,憎寒壯熱,頭痛眩暈,先心痛則先吐,先腹痛則先瀉,心腹俱痛,吐瀉並作,甚者轉筋入腹則斃。轉筋者,以陽明養宗筋,屬胃與大腸,吐下頓亡津液,宗筋失養,必致攣縮,甚者囊縮舌卷為難治。陰陽反戾,清濁相干;陰陽痞隔,上下奔迫。須遵《內經》分溫、熱、風、暑、虛、實而為施治。

乾霍亂者,心腹脹滿攪痛,欲吐不吐,欲瀉不瀉,躁亂昏憒,俗名攪腸痧。此由脾土鬱極,不得發越,以至火熱內擾。不可過於攻,過攻則脾愈虛;不可過於熱,過熱則火愈熾;不可過於寒,過寒則火必捍格。須反佐以治,然後郁可開,火可散,古方用鹽熬調以童便,不獨降火,兼能行血,極為穩妥。

霍亂多起於夏秋之間,皆外受暑熱,內傷飲食所致。縱冬月患之,亦由夏月伏暑也。轉筋者,兼風木,建中加木瓜柴胡湯。厥冷唇青,兼寒氣,建中加附子乾薑湯。身熱煩渴,氣粗兼暑熱,桂苓白朮散,或香薷散。體重,骨節煩痛,兼濕化,除濕湯。風暑合病,石膏理中湯。暑濕相博,二香散。多食寒冷,六和湯倍藿香,煎熱調蘇合丸。情志鬱結,七氣湯。轉筋逆冷,吳茱萸湯,或通脈四逆湯。邪在上者宜吐,雖已自吐利,仍當吐之,以提其氣。用極鹹鹽湯三碗,熱飲一碗,指探令吐,不吐再服一碗,吐訖仍飲一碗,三吐乃止,此法極良。吐利不止,元氣耗散,病勢危篤,或口渴喜冷,或惡寒逆冷,發熱煩躁,欲去衣被,此陰盛格陽,不可以其喜冷欲去衣被為熱。理中湯,甚者附子理中湯。不效,四逆湯。並宜冰冷與服。霍亂已透,余吐余瀉未止,腹有餘痛,宜一味包秋豆葉煎服,乾者尤佳。《保命集》云:有從標而得者,有從本而得者,有從標本而得者;六經之變,治各不同,細察色脈,知犯何經,隨經標本,活法施治,此大法也。

脈候

霍亂遍身轉筋,肢冷,腹痛欲絕,脈洪易治,脈微舌卷囊縮者死。霍亂陽氣已脫,或遺尿不知,或氣少不語,或膏汗如珠,或大躁欲入水,或四肢不收,皆不可治。

理中湯

人參 乾薑 白朮(各三錢) 甘草(炙,一錢)

水二杯,煎一杯服。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

二香散 治暑濕相搏,霍亂轉筋,煩渴悶亂。

藿香 白朮 厚朴 橘紅 茯苓 半夏 紫蘇 桔梗 白芷 香薷 黃連 扁豆(各一錢) 大腹皮 甘草(各五分)

水二杯,姜五片,蔥白三根,煎一杯服。

香薷散 霍亂諸證,皆宜服之。

厚朴(去皮,薑汁炒) 黃連(薑汁炒,各二兩) 香薷(四兩) 甘草(五錢)

為末,每服四錢,水煎,不犯鐵器,井中沉冷服。

桂苓白朮散 暑食兩傷,濕熱,霍亂轉筋。

桂枝 人參 白朮 白茯苓(各半兩) 澤瀉 甘草 石膏 寒水石(各一兩) 滑石(二兩)

為細末,每服三錢,薑湯下。一方有木香、藿香、葛根各半兩。

除濕湯 見類中風。

五苓散 見泄瀉。

蘇合香丸 見中風。

七氣湯 治七情鬱結,霍亂吐瀉。

半夏(湯洗) 厚朴 白芍藥 茯苓(各二錢) 桂心 紫蘇 橘紅 人參(各一錢)

水二鍾,生薑七片,紅棗一枚,煎一鍾服。

吳茱萸湯 治冒暑,或傷冷物,或忍飢,或大怒,或乘舟車傷動胃氣,轉筋逆冷。

吳茱萸 木瓜 食鹽(各半兩)

同炒焦,水三升,煮令百沸,入藥,煎至二升服。如無藥,用鹽一撮,醋一鍾,煎八分服。

通脈四逆湯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乾薑(三兩,強者四兩) 甘草(炙,二兩)

水三升,煮取一升一合,分溫再服。

建中加木瓜柴胡湯

桂枝(二兩半) 芍藥(一兩) 甘草(一兩) 膠飴(半升) 生薑(一兩半) 大棗(六枚) 木瓜 柴胡(各五錢)

每服一兩,水三杯,煎杯半,去渣,下飴兩匙服。

六和湯

香薷(二錢) 砂仁 半夏(湯洗七次) 杏仁(去皮尖,炒) 人參(去蘆) 甘草(炙,各五分) 赤茯苓(去皮) 藿香(去土) 白扁豆(薑汁略炒) 厚朴(薑汁炒) 木瓜(各一錢)

水二杯,姜五片,紅棗一枚,煎一杯服。

藿香正氣散 見中風。

厚朴湯 治乾霍亂。

厚朴(薑汁炒) 枳殼(去瓤,麩炒) 高良薑 檳榔 朴硝(各七錢半) 大黃(炒,二兩)

為末,每服三錢,水杯半,煎一杯服。

冬葵子湯 治乾霍亂,二便不通,煩熱悶亂。

冬葵子 滑石(研) 香薷(各二兩) 木瓜(一枚,去皮瓤)

為末,每服五錢,水二杯,煎一杯服,日服五次。

地漿法 於牆陰掘地約二尺許,入新汲水攪之,澄清,服一杯。既取土氣,又取牆陰及新汲水,益陰中之陰,能治陽中之陽。

嘔吐噦

(有聲有物為嘔,有物無聲為吐,有聲無物為噦。)

經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嘔吐酸,皆屬於熱。火性炎上,故逆上皆屬於火,然諸臟諸經,各有逆氣,則陰陽虛實,各自不同。實火可瀉,芩連之屬;虛火可補,參耆之屬,不可不察也。胃熱則嘔,而酸者肝之味也,火盛金傷,不能制木,則肝木自甚,在《素問》則以為熱,東垣又以吐酸為寒,何也?經言始受熱中,東垣言未傳寒中。總之,壯盛人多熱,虛弱人多寒,若不以虛實形證為辨,非醫也。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此經之言嘔,亦主於寒客。食則嘔者,物盛滿而上溢。脾不能運化精微,則食滿而嘔,蓋虛證也。足太陰病,舌本強,食則嘔。脾脈連於舌本,故舌強而嘔也。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並相逆,復出於胃,故為噦。東垣以有聲無物為噦,蓋指乾嘔也。而《內經》所謂噦者,蓋呃逆也。即其論針刺者有云,病深者其聲噦,又曰:噦者以草刺鼻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此皆治呃逆之法,每試而必效者也。

愚按:古人以嘔屬陽明,多氣多血,故有聲有物,氣血俱病也。吐屬太陰,多血少氣,故有物無聲,血病也。噦屬少陽,多氣少血,故有聲無物,氣病也。獨東垣以嘔吐噦俱屬脾胃虛弱,或寒氣所客,或飲食所傷,致上逆而食不得下也。潔古老人從三焦分氣積寒三因,上焦在胃口,上通天氣,主納而不出;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氣,下通地氣,主腐熟水穀;下焦在臍下,下通地氣,主出而不納。故上焦吐者皆從於氣,氣者天之陽也,其脈浮而洪,其證食已即吐,渴欲飲水,治當降氣和中。中焦吐者,皆從於積,有陰有陽,氣食相假,其脈浮而弦,其證或先痛後吐,或先吐後痛,法當去積和氣。下焦吐者,皆從於寒,地道也,其脈大而遲,其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不通,法當通其閉塞,溫其寒氣。後世更為分別,食剎則吐謂之嘔,剎者,頃刻也,食才入口,即便吐出,用小半夏湯。食入則吐謂之暴吐,食才下咽,即便吐出,生薑橘皮湯。食已則吐謂之嘔吐,食畢然後吐,橘皮半夏湯。食久則吐謂之反胃,食久則既入於胃矣,胃中不能別清濁,化精微則復反而出,水煮金花丸。食再則吐謂之翻胃,初食一次不吐也,第二次食下則吐,直從胃之下口翻騰吐出,易老紫沉丸。旦食暮吐,暮食朝吐,積一日之食,至六時之久,然後吐,此下焦病,半夏生薑大黃湯。以上諸證,吐愈速則愈在上,吐愈久則愈在下,陰陽虛實之間,未易黑白判也。古方通以半夏生薑為正劑,獨東垣云:生薑止嘔,但治表實氣壅,若胃虛穀氣不行,惟當補胃推揚穀氣而已,故服小半夏湯不愈者,服大半夏湯立愈。挾寒者,喜熱惡寒,肢冷脈小.或二陳湯加丁香、炮姜,或理中湯加枳實,並須冰冷與服,冷則不吐,諸藥不效者,紅豆丸,神效。挾熱喜冷惡熱,躁渴脈洪,二陳湯加黃連、梔子、竹茹、枇杷葉、乾葛、生薑、蘆根汁。氣滯者,脹滿不通,二陳湯加枳實、沉香、木香。痰飲者,遇冷即發,俗名冷涎泛,先以姜蘇湯下靈砂丹,繼以順氣之藥。食積者,消導乃安,枳實、厚朴、蒼朮、神麯、麥芽、山楂、砂仁。吐而諸藥不效,必假鎮重以墜之,靈砂丹、養正丹。吐而中氣久虛,必借穀食以和之;宜白朮炒焦黑色,陳皮、茯苓、半夏、甘草、陳倉米、苡仁、穀芽,時時呷陳米飲。先吐後瀉,身熱腹悶,名曰漏氣;此因上焦傷風,邪氣內著,麥門冬湯。二便不通,氣逆不續,名曰走哺;此因下焦實熱,人參湯主之。乾嘔氣逆,橘皮、生薑等分。噁心胃傷,虛者人參、橘紅、茯苓、甘草、半夏、生薑。實者枳殼、砂仁、橘紅、半夏、白蔻、藿香。嘔苦邪在膽經,黃連、甘草、生薑、橘皮、柴胡。吐酸責之肝臟,挾熱者左金丸加白蔻、生薑竹茹、梔子。挾寒者左金丸加丁香、乾薑、白朮、沉香。嘔清水者多氣虛,六君子湯加赤石脂。吐蛔蟲者皆胃冷,理中湯加川椒五粒、檳榔五分,吞烏梅丸。詳別其因,對證用藥,不膠於一定之跡,可應無窮之變耳!

脈候

陽緊陰數為吐,陽浮而數亦為吐。寸緊尺澀胸滿而吐。寸口脈數者吐。緊而澀者難治。緊而滑者吐逆。脈弱而嘔,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死。嘔吐大痛,色如青菜葉者死。

醫案

兵尊高雲圃,久患嘔吐,閱醫頗眾,病竟不減。余診之曰:氣口大而軟,此穀氣少而藥氣多也,且多犯辛劑,可以治表實,不可以治中虛;可以理氣壅,不可以理氣弱。投以熟半夏五錢、人參三錢、陳倉米一面、白蜜五匙,甘瀾水煎服,二劑減,十劑安。

屯院孫瀟湘,夏月食瓜果過多,得食輒嘔,十日弗止,舉家驚惶,千里迎余,比至,暑中已二十日矣。困頓床褥,手足如冰。余曰:兩尺按之有神,胃氣縷縷不絕,只因中氣本弱,復為寒冷所傷耳。遂用紅豆丸連進三服,至明日便能食粥,兼與理中湯加丁香、沉香,旬日之間,飲食如常矣。

小半夏湯 止嘔定吐,開胃消食。

半夏(湯洗) 生薑(留皮,各三錢)

水一鍾,煎六分服。加橘皮,名橘皮半夏湯。

大半夏湯 治胃虛嘔吐。

半夏(五錢,湯洗) 人參(二錢) 白蜜(二錢)

水二碗,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八分溫服。

姜橘湯

橘皮(去白) 生薑(留皮,各三錢)

水一鍾,煎六分服。

水煮金花丸 二陳湯 俱見痰飲。

理中湯 見傷寒。

紫沉香丸 治中焦吐,食積寒氣作痛。

砂仁 半夏曲(各三錢) 烏梅(去核) 丁香 檳榔(各二錢) 沉香 杏仁(去皮尖,炒) 白朮 木香(各一錢) 陳皮(五錢) 白豆蔻 巴豆霜(各五分,另研)

為細末,醋糊丸,黍米大,每服五十丸,食後薑湯下。反胃,用橘皮去白,以生薑、麵裹紙封,燒令熟,去面,煎湯,下紫沉丸一百粒,一日二服。

半夏生薑大黃湯

半夏 大黃(各二兩) 生薑(一兩半)

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再服。

紅豆丸 治嘔逆膈氣,反胃吐食。

丁香 胡椒 砂仁 紅豆(各二十一粒)

為細末,薑汁糊丸,皂角子大,每服一丸,以大棗一枚,去核填藥,麵裹煨熟,去面細嚼,白湯下,日三服。

靈砂丹 治上盛下虛,痰盛吐逆。此丹最能鎮墜,升降陰陽,調和五臟,補養元神。

水銀(一斤) 硫黃(四兩)

上二味,用新銚內炒成砂子,入水火鼎煅煉為末,糯米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棗湯、米飲、井華水、人參湯任下。忌豬羊血、綠豆粉、冷滑之物。

養正丹 見中風。

六君子湯 見虛癆。

烏梅丸 見傷寒。

麥門冬湯 治漏氣上焦傷風,腠理開,經氣失道,邪氣內著,身背熱,肘臂痛,悶而吐瀉。

麥門冬(去心) 生蘆根 竹茹 白朮(各五兩) 甘草(炙) 茯苓(各二兩) 人參 陳皮 葳蕤(各三兩)

每服四錢,水鍾半,姜五片,陳米一撮,煎七分服。

走哺人參湯 治大小便不通,下焦實熱。

人參 黃芩 知母 葳蕤(各三錢) 蘆根 竹茹 白朮 梔子仁 陳皮(各半兩) 石膏(煅,一兩)

每服四錢,水鍾半,煎七分服。

左金丸 治肝火吐酸水。名左金者,使金令左行,則肝木有制也。

黃連 吳茱萸(各一兩,同拌濕、焙乾)

為細末,粥丸,煎白朮陳皮湯下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