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辞

予参诸家经本,惟河上丈人本为正。河上丈人本亦有三样,有河上公解注,有二家全解,有章句白本。其三本中,惟河上丈人章句白本理长,今从之。遂将诸本差说表而出之,以正辞理外,有大同小异二百余言,不欲枚举。此略言大概,以释学者之疑。

第二章有无相生已下六句各加一之字者,非也。

第三章是以圣人虚其心,或云圣人治,或云之治,或云之治也,非。

第十一章抱一能无离已下六句加一乎字,非。

十三章宠为上辱为下,或云宠为下,不合经义。

十六章豫兮若冬涉川,或云与兮,或以下六句三句无兮者,非也。

十七章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或云畏之侮之者,非。

二十章忽兮若晦,或云淡乎其若海,非。而贵食母,或云儿贵求食於母,非。

三十章或多三字,或少一二字。

三十一章胜而不美,或云故不美也,非。

三十四章或以爱养为衣被者,非。

三十六章柔弱胜刚强分作二句,非。

三十九章数车无车,或云数举誉者,非。

四十九章德善德信下或加矣字者,非。

五十二章既侍其母以知其子,或云既知其母复知其子,二句皆非。

五十五章益生不祥,或云日生,或云曰生,皆非也。

六十六章差数句。

七十一章知不知上,或云知不知尚矣,非。

七十七章孰能以有余奉天下,其中加不足二字者,非。

七十八章天下柔弱莫过於水,或云莫柔弱於水,非也。

八十章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或云令器,或云不用也,皆非也。

究理

参究诸本解义,与圣人义理不相合者,表而出之。其中异同讹谬颇多,不欲尽举,学者致思焉。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或以常无点作一句,或云无欲者常存,有欲者亡身。若有欲者果亡身,何必曰同谓之玄乎?亡身为玄可乎?予谓无欲者,无心作为自然也。有欲者,有心运用工夫也。无为则能见无名之妙,全其性也。有为则能见有名之彻,全其命也。有与无,性与命,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有无交入,性命双全也。《记》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即无欲观妙之义也。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有欲观其徼之义也。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即玄之又玄之义也。所谓欲者,欲人之不欲之谓。

不尚贤

或云不求贤士者,或云不用贤者,皆非。果不用贤,则此经不足征也,决无是理。

玄牝之门

或指口鼻为玄牝之门者,非也。或云念头起处者,稍通,亦不合经义。

载营魄

或云魂魄者,或云阴阳者,又有数说,皆不通。殊不知魄好运动,载之者,御之也。

三十辐

或云一月三十日之数者,或云火候者,皆非也。殊不知圣人本意不在三十上。

绝圣弃智

或谓圣智不足,道当弃之,非也。予谓圣人不以唯圣智见用於民。

绝学无忧

或云绝学为不学,非也。绝常人之学,而学人之不学也。绝学者,绝世之学。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诸家解不通。或云尚权者,非也。太上尚不尚贤,安得尚权。

礼者乱之首

或便谓礼不足道,吾独不然。诚能自礼而进於仁义,亦几於道。

数车无车

诸家解不通。予谓数车之名件无一名车者,喻我之一身无一名我者也。

生之徒十有三

或云十分中有三分生者,十分中有三分死者,或云七情六欲者,似是而非。或云四关九窍,更非也。或以一月之盈亏比之火候,犹非也。解见正经本文下。

无狭其所居

前人解不通。又有反解者,或云神无方者,或广大者,皆非也。或云无厌其所生,无厌於道者,正是妄说。岂不闻结句云:去彼取此。予谓无狭其所居,尚广大贪婪也。无厌其所生,不畏大威,贪生无厌也。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不厚其生,故云去彼取此。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或谓彻者,通也。上古圣人一彻万融,无所不通,民无德而称焉。此言只好隔壁听,与经义了无干涉。予谓契者,信约也,吁韵作挈。彻通彻也。有德之人执其信约,无德者司其明彻,详见正经本文下,达者致思之。

此经文辞多叶韵

朴叶扑。阙音轧,叶察察。拔音跋,叶脱字。作音做,入声,叶复。似此之类极多,各音本文下,读是经者,切不可执泥字义。

道德会元序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