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症莫逃乎四因

  四因者,气、血、痰、食也。丹溪①治病:用四君汤以治气,四物汤以治血,二陈汤以治痰,平胃散以治食,多用此四方为主,更参以郁法治之,故药不繁,而多中于病。

  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

  霜降以后春分前,伤寒即病六经②传,传过六经当自愈③,请观素问④不虚言。若然两感伤寒症,一日两经表里病,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之间当殒命。是故伤寒不服药,待过七日无差错;七日之中一剂差,变成坏症终耽搁。阳盛格阴①须细察,阴盛格阳②必须研。表里阴阳明的确,汗、温、吐、下用无偏。

  -----------------------------------------

  ①丹溪:朱震亨、字彦修。元、义鸟人,学者尊之曰丹溪翁。发明相火的根源,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著有《宋论》、《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论辩》、《外科精要发挥》《本草衍义补遗》、《金匮钩玄》、《脉诀指掌病式图说》、《活法机要》、《脉因证治》等书。门人又集其绪论,为《丹溪心法》、《丹溪医要》、《丹溪治法》、《丹溪治法心要》等书。

  ②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③传过六经当自愈,指传过六经,险期已过。可不药而愈也。"是故伤寒不服药,待过七日无差错"之意亦同。

  ④《素问》:是我国古老的一部医书,与《灵枢》合称《黄帝内经》。作者姓名不详,据后人考证,认为是战国时候的作品。

  太阳经证用药诀

  太阳经证恶寒先,身热头疼脊痛连。有汗伤风脉浮缓③,无汗伤寒脉紧弦。无汗麻黄汤可汗,汗多宜以桂枝④煎,时药香苏(饮)加减用,对经中病即时痊。初病原来是太阳,即宜发表便安康,若然误用阳明药,引入肌中热不凉。

  阳明经证用药决

  阳明经证热如汤,不恶寒兮减去裳⑤,目痛鼻干眠不得,脉浮洪滑数而长,法用解肌微取汗,升麻葛根(汤)最为良。太阳传症到阳明,剂用升麻③病即轻,若犯小柴胡一剂,邪即传入少阳经。

  -----------------------------------------

  ①阳盛格阴:是由于阳气太盛,致阴气不得相入。内里虽是真热,外面却现身肢厥冷等假寒之象。

  ②阴盛格阳:是由于阴气太盛,致阳气不得相入.内里虽是真寒,外面却现面赤发热面烦等假热之象。

  ③有汗伤风句:是指仲景《伤寒论》里的中风而言。其症: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④桂枝煎:煎桂枝汤也。

  ⑤减去裳;脱去衣服。是形容病人不恶寒反恶热。

  ⑥剂用升麻:是指的升麻葛根汤。

  少阳经证用药诀

  少阳寒热往来更,口燥咽干胸胁疼,干呕脉弦兼重听①,小柴和解即安宁。阳明传入少阳经,一剂柴胡热便清;若用麻黄重发汗,变为蓄血反蒸蒸②。少阳经证未全除,若用将军③下即虚,痞气结胸从此致,请君临症莫含糊。

  -----------------------------------------

  ①重听:耳聋。

  ③蒸蒸:发热的作于。

  ③将军:大黄的别名。此处是指一切峻泻药说的。并非单指大黄。

  太阴经证用药诀

  太阴经证当恶热,脉沉有力来无歇,舌苔气急烦躁增,石(膏)知(母)(汤)投之休胆怯。太阴恶热烦躁并,口干舌苔心下闷,二便自利病居中,黄连泻心汤最应。太阴恶热多口渴,烦躁腹满大便数,黄芩芍药两相须,更加甘草和中药。太阴经证身恶热.更兼腹痛将危绝,腹部连朝结不通,桂枝大黄汤最捷。太阴经证表尚热,内有烦躁便且结,腹中满闷舌中苔,大柴胡汤登时捷。

  少阴经证用药诀

  少阴经证身体凉,恶热烦躁手足扬,口渴舌苔腹满硬,大小便秘语言狂,或为下利纯清水,此皆邪热胃中藏,法用苦寒攻下剂,急投三味小承汤。

  厥阴经证用药诀

  厥阳经证身厥冷,烦躁去衣腹满硬,舌卷囊缩气上冲,发狂谵语将殒命。寄语医家不用忙,要知生死脉中详,生脉来时沉有力,大承急下即安康;死脉来时微且乱,若然投剂即乖张。

  三阴厥逆之症,实非真寒,乃假寒也。外虽厥冷,内有实热。内经云:亢则害、承乃制。热极反兼寒化,阳盛格阴,热深厥亦深也。表虽厥冷,非比太阳恶寒之症。如初病太阳,后次第传至三阴,必先扬手掷足、揭去衣被、狂乱不宁、大小便秘结,复至沉静厥逆。医家至此,不可不察病情,误投热药,杀人不远。

  直中三阴真寒证用药诀

  元气衰微邪易侵,寒邪直中入三阴。三阴经证须分治,慎勿模糊不用心。

  太阴直中恶寒时,脉息沉迟弦滑微,肚腹疼来兼吐泻,理中一盏急须施。太阴直中身恶寒,更兼发热泻难安.头疼体痛并腹痛,桂枝参术炒姜甘。太阴直中脉沉微,四肢厥逆痛如笞①,面色凄凄神不足,大小便利四逆宜。

  少阴直中体恶寒,发热头疼面色苍,身如被杖②且无汗,麻黄附子细辛汤。此症分明似太阳,如何又作少阴详?只因脉息沉迟涩,故与温经发表汤。少阴直中恶寒风,身热头疼体痛凶,口不渴兮身有汗,桂枝附子甘草从。此症如何作少阴?脉沉微弱恶寒深,外虽有热非真热,阴盛格阳当记心。

  -----------------------------------------

  ①笞:chi1(音痴)。古时拷打犯人的竹杖子。痛如笞:疼痛的象被笞刑拷打了一样。

  ②杖:旧时刑具的一种。身如被杖:是说身体疼痛的象受了杖刑一样。

  直中厥阴身厥冷,小腹疼痛连阴jing,脉息沉迟弦且微,当归四逆汤宜审。

  直中三阴寒证,恶寒身不热、色青、不渴、大小便自利、其脉沉迟,人皆可知。如或反常,实难知也。如身热面赤、大小便自利、口干,医家至此,但当察其脉势虽大,来意虚豁力薄,不竭;或沉迟弦滑而微,形气有不足之象,俱为寒症。或服凉药太过身热不退亦然。此非真热,乃假热也。盖因寒邪太盛,逼出虚火,游行于外。《内经》云阴盛格阳,若不用心审察而用苦寒之剂,决死无疑。大抵伤寒症,阳证见阴脉死;阴证见阳脉生。盖伤寒之邪,乃外来之邪,必得元气相敌。元气属阳,故见阳脉而生。见阴脉而死,元气绝也。阳春脉大而有力不乱,阴者脉小而虚微至乱。

  调治伤寒之法,先须识症,察得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亲切复审,汗、吐、下、温、和解之法治之,庶无差错。先观两目或赤、或黄,次看口舌有无苔状,后以手按其心胸至小腹有无痛满,再问其所苦、所欲、饮食起居、大小便通利若何、并服过何药、曾经汗下否,务使-一明白,脉症相对,然后用药,庶几无差。

  (一)看伤寒先观两目,或赤或黄。赤为阳毒,六脉洪大有力燥渴者,轻则三黄石膏汤,重则大承气汤。

  (一)再看口舌有无苔状:舌白色者,邪未入里,属半表半里,宜小柴胡汤和解。舌上黄苔者,胃腑有邪热,宜调胃承气汤下之。大便燥实、脉沉有力而大渴者,方可下。舌上黑苔生芒刺者,是肾水克于心火也,急用大承气汤下之,此邪热已极也。

  凡伤寒舌苔厚燥,用井水浸青布片子,于舌上洗净后,用生姜片子时时浸水刮之,其苔自退。

  (一)次以手按其心胸至小腹有无痛处:

  (1〕若按心下硬痛手不可近。燥渴谵语,大便实,脉沉实有力,为结胸证,急用大陷胸汤加枳壳、桔梗下之。

  (2)若病人自觉心胸满闷,按之而不痛者,为痞满也,宜泻心汤加枳壳、桔梗,其效如神。

  (3)若按之小腹硬痛,当问其小便通利否。如小水自利、大便黑,兼或身黄、谵语、燥渴、脉沉实者,则知蓄血在下焦,宜桃仁承气汤。下尽黑物则愈。

  (4)若按之小腹胀满不硬痛,小便不利,则知津液留结即溺涩也。宜五苓散加木通、栀子利之;亦不可太利,恐耗竭津液也。

  (一)凡治伤寒若烦渴欲饮水者,因内水消竭,欲得外水自救。大渴欲饮一升,仅可与一碗,宁令不足,不可太过。若恣饮过量,使水停心下,则为水结胸;若水射于肺,为喘、为咳;留于胃,为噎、为哕,溢于皮肤,为肿;蓄于下焦,为癃;渗于肠间,则为利下,皆饮水多之过也。不可不与,又不可强与,与之常令不足为宜。

  (一)凡治伤寒若经十余日以上尚有表证宜汗者,以羌活冲和汤微汗之。十余日若有里证宜下者,以大柴胡汤下之。盖伤寒过经,正气多虚,恐麻黄承气①太峻。误用麻黄,令人亡阳;误用承气,令人不禁。若表证尚未除,而里证又急,不得不下者,只可用大柴胡汤通表里而缓治之。又老弱及气血两虚之人有下证者,亦用大柴胡汤下之,不伤元气。如其年富力盛者,不在此例,从病制宜。

  -----------------------------------------

  ①麻黄承气:麻黄汤、承气汤。

  (一)若先起头疼发热恶寒,以后传里,头疼恶寒皆除,而反怕热,发渴谵语。或潮热自汗,大便不通。或揭去衣被,扬手掷足。或发斑黄狂乱。此为阳经自表传入阴经之热证,俱当攻里之药下之。设或当下失下而变症出,手足乍冷乍温者,因阳极发厥,即阳证似阴,名曰阳厥,外虽厥冷,内有热邪,以承气汤下之。又有失于汗下,或本阳证误投热药.使热毒深入,阳气独盛,阴气暴绝,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詈①骂叫喊,燥渴欲死,面赤眼红,身发斑黄,或下利纯清水,或下利黄赤,六脉洪大,名阳毒发斑证,轻则消斑青黛饮,重则三黄石膏汤去麻黄、豆鼓,加大黄、芒硝下之。令阴气复而大汗解矣。

  (一)病初起无头疼,无身热,就便怕寒,四肢厥冷,腹疼吐泻,引衣蜷卧,不渴,或战栗,面如刀刮,口吐涎沫,脉沉细无力.此为寒邪直中阴经,即真寒证。不从阳经传来,当用热药温之。如寒极手足厥冷过肘膝者,因寒极发厥,谓之阴厥。宜四逆汤温之。

  ---------------------------------

  ①詈:li(音利)。骂也。

  (一)凡腹满腹疼皆是阴证,只有微甚不同,难以一概施治。腹疼不大便,桂枝加芍药汤;腹痛甚者,桂枝大黄汤。若自利腹疼,小便清白,当温之,理中汤、四逆汤。看微甚用药,轻者五积散,重者四逆汤。

  (一)又有初起外感寒邪、内伤生冷,内既伏阴,内外皆寒。或本真阴,误投凉药,阴气独盛,阳气暴绝。以致病起即手足厥冷、腰背强重、头疼眼眶疼、呕吐烦闷、下利腹痛,身如被杖、六脉沉细、渴不思饮。以后毒气渐深,入腹攻心,咽喉不利,腹痛转甚,心下胀满、结硬如石,燥渴难忍,冷汗不止,或时郑声,指甲青黑,此名阴毒症,速灸关元、气海二、三十壮(关元穴在脐下三寸、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或葱熨脐中,内服回阳急救汤。令阳气复而大汗解矣。

  (一)伤寒发狂奔走人难制伏,宜于病人室中生火一盆,将好醋一大碗浇于火上,令病人闻之即安。

  (一)伤寒鼻衄不止,用水纸搭于顶门,再用栀子炒黑为细末,吹入鼻内,其血即止、然成流久不止者,方可用此方。如点滴不成流者,邪在经未除,不可用此法。

  (一)伤寒与伤暑俱有发热,当明辨之。盖寒伤形;暑伤气。伤寒则恶寒而脉紧;伤暑则恶热而脉虚。以此为异。

  (一)凡入瘟疫之家,以麻油涂鼻孔中,则不相传染。既出以纸拈探鼻深入,令嚏之为佳。又方以雄黄、苍术为细末,香油调敷鼻内。或单用雄黄末,水调涂鼻内,虽与病人同卧,亦不传染。

  麻黄汤

  麻黄汤桂枝,杏仁甘草施,伤寒无汗症,发表不宜迟。

  桂枝汤

  桂枝汤芍药,枣姜甘草着,发散卫间邪,伤寒自汗却①。

  -----------------------------------------

  ①却:除掉的意思。伤寒自汗却:是说桂枝汤适用于伤寒发热

  恶风汗自出者。

  香苏饮

  香苏饮紫苏,香附宜多用,陈皮共甘草,表里尽和平。

  葛根汤

  葛根汤芍药,甘(草)桂(枝)麻黄加,太阳合阳明,无汗应须发。

  升麻葛根杨

  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帮,阳明身发热,一服即平康。

  石膏知母汤

  石膏加知母,甘草粳米熬,渴烦并气急,脉实正相招。

  黄连泻心汤

  黄连泻心汤,一味五钱煎,灯心二十条,烦热即平安。

  黄芩汤

  黄芩汤芍药,甘草须共着,大枣用二枚,热服有奇效。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大黄汤,芍(药)(甘)草枣姜煎,太阴腹满疼,便秘用之安。

  大柴胡汤

  大柴胡半(夏)(黄)芩,芍药安脾经,大黄共枳实,一解一通行。

  小承气汤

  小承气大黄,厚朴枳实襄,便鞕胸痞满,微下即安康。

  大承气汤

  大承气(芒)硝(大)黄,枳(实)(厚)朴四般安,痞满燥实症,潮热尽能痊。

  理中汤

  理中汤白术,(人)参(炮)姜甘草炙,吐泻腹中疼,脉沉寒气疾。

  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甘(草),白术干姜兼,中寒身发热,腹痛泻能痊。

  四逆汤

  四逆汤附子,炮姜甘草炙,寒症脉沉微,助起三阳炽。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附细辛汤,寒中少阴方,脉沉身发热,怕冷面色苍。

  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汤,炙草三味强,少阴头体疼,姜枣是良方。

  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止汗是良方,桂枝甘(草)芍药,姜枣及饴糖。

  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茯苓汤,生姜捣汁良,水停心下症,一服即安康。

  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黄)芩(黄)连与大黄,恶寒汗不止,心下痞相当.

  小陷胸汤

  小陷胸黄连,瓜蒌半夏煎,结胸扪摸疼,除热去痰涎。

  大陷胸汤

  大陷胸甘遂,(芒)硝(大)黄俱下坠①,大结②痛难禁,服此登时退。

  -----------------------------------------

  ①硝黄俱下坠:是说芒硝、大黄都有泻下的作用。

  ②大结:即大结胸证。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手不可近的,叫做大结胸。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栀(子)(黄)芩(黄)柏四良,大黄除热毒,便血厥阴狂。

  化斑汤

  发斑烦躁渴,宜用化斑汤,石膏知母×(超星版看不清该字)犀角,元参合一方。

  茵陈蒿汤

  伤寒身发黄,茵陈蒿最良,大黄栀子共,通利即安康。

  桃仁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蓄血症如狂,桂枝同甘草,芒硝与大黄。

  枳实栀子汤

  栀子豆鼓汤,枳实三味强,能医劳复热,其实是良方。

  温胆汤

  温胆汤二陈①,竹茹枳实增,病后不能睡,虚烦即安宁。

  ------------------------------------------

  ①二陈:即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当归四逆汤

  当归通草甘草桂枝芍药细辛大枣内有久寒加生姜、吴茱萸。

  三黄石膏扬

  黄芩黄柏黄连栀子麻黄豆鼓石膏。

  五苓散

  白术泽泻猪苓茯苓桂

  消斑青黛饮

  青黛栀子黄连犀角知母元参生地石膏柴胡人参甘草姜枣。

  回阳急救汤

  回阳急救用六君,(肉)桂附(子)干姜五味群,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见奇勋。

  羌活冲和汤(即九味羌活汤见17页)

  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汤重用芍药)

  瘟疫病感冒四气务要先明

  丹溪曰: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皆相似者,名曰瘟疫病也。其病初憎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不恶风寒,治以人参败毒散表之、小柴胡汤和解之;里症见者,以大柴胡汤下之。

  人参败毒散

  败毒散(人)参(茯)苓,前(胡)羌(活)柴(胡)独(活)增,桔(梗)(川)芎甘(草)枳壳,薄荷生姜应。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汤,(川)芎(细)辛(白)芷(甘)草防(风),苍(术)(黄)芩生地入,温热病相当。

  芩连消毒散

  芩连消毒散,甘(草)桔(梗)射(干)(川)芎防(风),(连)翘柴(胡)荆(芥)(白)芷(枳)壳。咽痛大头方。

  冰解散

  冰解散最良。汗下兼行方,桂心甘(草)白芍,(黄)芩麻(黄)共大黄。

  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是四时的正常气候,当气候反常,夏应热而反凉,冬应寒而反温,这叫四时不正之气。当天气反常之时,凡衣著起居,不能与气候相适应者,患病多相似。但无"沿门閤户"传染情况者,不能叫疫。疾者"皆相染易",指传染流行的情况。此篇命题为瘟疫病,所举九味羌活等方,多辛温表散药,对天气暴寒之外感为宜,以之统治瘟疫则多有不当,读者当参考《瘟疫明辨》、《寒温条辨》、《温病条辨》等书,作进一步的探讨,庶不致误。

  内伤脾胃者辨有余与不足

  东垣①曰:"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黄帝针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故亦从而病焉。形体劳役则脾病,病脾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藏之气不生。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痿,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是阴气重迭,此阴盛阳虚之症。"治宜升浮而助阳也,补中益气汤。内伤脾胃:有饥饿损伤,有饮食过伤,有服峻剂之药以致内伤,种种不同,治法亦异。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八味,不足症堪尝。

  -----------------------------------------

  ①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金、元间真定人(即河北省正定县)。是张元素弟子。治病以脾胃为重。著有《兰室秘藏》、《脾胃论》.....等。

  加味平胃散

  平胃散(神)曲(麦)芽,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木)香,山查并草果,一服即宽肠。

  葛花解酲①汤

  解酲汤茯苓,青(皮)(干)姜白术陈(皮),(木)香砂(仁)(人)参(神)曲(豆)蔻,泽泻葛(花)猪苓。

  外感热病者知夏热与春温

  发热之病,今人谓之四时伤寒,绝不知其出入之理。夫冬时伤寒,乃寒邪自外而入,故用麻黄、桂枝发汗之重剂。春夏发热之症,其由冬时感寒,偶不及发,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至春变为湿病,至夏变为热病,其邪自内而出,故用羌活、前胡解表之轻剂。若夫春夏秋三时之间,感冒非时暴寒,又宜疏表利气之剂,如香苏饮、参苏饮、十神汤之类。

  十神汤

  十神汤葛根,(川)芎(白)芷(赤)芍(紫)苏陈(皮),麻(黄)升(麻)香附(炙)(甘)草,感冒与时行。

  参苏饮

  参苏饮二陈②,枳(壳)桔(梗)葛(根)前(胡)(木)香,四时痰嗽药,无汗用之良。

  ----------------------------------------

  ①酲:cheng1(音成)。酒醒以后,头昏脑胀。

  ②二陈:即二陈汤。

  香苏饮见15页

  按:伤寒与温热病的基本区别,在于有无内热潜伏。伤寒系单为寒邪所伤,邪自外而渐次及内。故初起恶寒重而发热轻,口皆不渴,绝无内热之象。治宜辛温解表,使邪从汗解而愈。温病系热邪潜伏;蕴蓄已久,每兼外感之诱因而发。初起即发热或微有恶寒,多数口渴,湿热并重者,口虽不渴,但思食凉物,甚则脉数舌绛,必有一派内热之象。治宜辛凉解表或辛凉透邪,大忌辛温之品。本篇方剂未出辛温范畴,羌活前胡等品并不适用于温热病。读者应参考《时病论》①、《温病条辨》、《温热经纬》②等书,作进一步的探讨。

  -----------------------------------------

  ①《时病论》:清、雷丰(少逸)著。是一部专门阐述时令病的书籍。

  ②《温热经纬》:是清、王士雄(盂英)辑叶香□(上山下严)、薛生白、余师愚等各家有关温病论述的一部温热病专著,选材颇精,注释按语亦多卓见。

  卒中风因有四端治分三中

  《千金方》载中风大法有四:一日偏枯,谓半身不遂也;一日风痱,谓身无痛,四肢不收也;一曰风懿,谓奄忽不知人也;一曰风痹,类风状也。刘河间曰:中风瘫痪者……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①,心火暴盛,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拂郁②,心神昏冒③,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东垣曰:中风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者则间而有之,亦是形盛气衰而如此耳。丹溪曰……东南气温,而地多湿,有风病者,非风也,皆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发明论》曰:中风之症,有中腑、中藏、中血脉之分。中腑者多着四肢,面如土色,脉浮而恶风寒,四肢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前,或中身之后,或中身之侧,皆曰中腑,其治多易。中藏者多滞九窍,或唇缓、失音、耳聋、鼻塞、目瞀④、大小便秘结,皆曰中藏,其治多难。中血脉者口眼歪斜。三者治各不同。若中血脉,而外有六经之形症,则从小续命汤以发其表,调以通圣散辛凉之剂、若中腑而内有便溺之阻隔,则从三化汤以攻其里。然汗下又不可太过,汗多则亡阳,下多则亡阴,亡阳则损其卫;亡阴则损其营,此又不可不慎也。

  ------------------------------------------

  ①将息失宜:《河间六书》指"……平日衣服、饮食、安处、动止、精魂神志、性情好恶、不循其宜而失其常"而言。

  ②热气拂郁:热气不得放散。

  ③昏冒:神识昏迷,不省人事。

  ④目瞀:目不明。

  如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隔,但手足不遂、语言蹇涩①,此邪中于经络也,宜大秦艽汤、羌活愈风汤,补血以养筋。……中风痰厥,昏迷卒倒不省人事者,先用皂荚末拈纸条烧烟冲入鼻中,有嚏可治,无嚏难治。随用吐痰方,将皂荚末五分、白矾五分为细木,姜汁水调。探吐后,服导痰汤。半身不遂名曰瘫痪,大抵多是痰涎流注,初起急治则可,久则痰火郁结,用药少效。口眼歪斜无他症者,用白附子、僵蚕、全蝎(俱生用)等分为末,每次酒服二钱(名牵正散)。又方:用蓖麻子肉一两、冰片三分,共捣为膏(名改容膏)寒月加姜、附子各一钱。如左歪则敷其右,右歪则敷其左。或以鳝鱼血、冰片敷之皆效。中风舌强不语,用青黛、硼砂、薄荷各二钱,冰片、牛黄各三分,为细末,先以蜜水洗舌,后以姜汁擦之,将药蜜水调擦舌本。中风口噤不开,宜用马梅肉擦其牙关,牙关酸软,则易开矣。或用藜芦末稍加麝香,每用五分,水调,灌入鼻内,吐之。

  ----------------------------------------

  ①蹇:jian3(音检)。蹇涩:舌强言语不清。

  小续命汤

  续命桂(枝)麻(黄)(人)参,(川)芎防(风)附子(黄)芩,杏仁甘(草)(白)芍(防)己,风中血脉寻。

  附:古今录验续命汤

  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川穹杏仁

  防风通圣散

  通圣散荆(芥)防(风),(连)翘麻(黄)(甘)草薄(荷)当(归),栀(子)(黄)芩(川)芎桔(梗)(白)术,(石)膏(白)芍滑(石)(芒)硝(大)黄。

  三化汤

  即小承气汤加羌活

  大秦艽汤

  大秦艽八珍(汤),去(人)参加(细)辛(黄)芩,(羌独)二活(石)膏(白)芷防(风),祛风兼养阴。

  导痰汤见7页

  羌活愈风汤

  羌活独活防风防己柴胡前胡麻黄细辛白芷菊花薄荷叶秦艽蔓荆子当归川穹熟地炙草黄芪枳壳地骨皮人参知母枸杞子杜仲炭姜半夏(各二两)官桂(一两)茯苓黄芩(各三两)生地苍术石膏芍药(各四两)以上诸药,共为粗末,每服一两,水煎服。

  按:中风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往往系脑溢血引起。实践证明,取嚏、催吐,都易使病情恶化。故古书虽有用取嚏通关,探吐导痰治疗本病的记载,但令人已少用之。

  破伤风原有三种治别三经

  破伤风症,或跌打损伤,风乘隙而客之;或疮疡久不合口,风邪乘间而袭之;或用热汤淋洗、或用艾火灸之,其汤火之气,亦与风邪无异。其症寒热兼作,甚则口噤目斜,身体强直,死在旦夕甚可畏也。脉浮无力太阳也,汗之而愈。脉长有力阳明也,下之而愈。脉浮而弦小少阳也,和解之而愈。若传变入里,无法治矣。

  羌活防风汤。

  羌活防风汤,(川)穹(甘)草藁本当(归),细辛(地)榆白芍,在表服之康。

  玉真散

  用防风、南星,等分为末。先以药敷于患处,然后用温酒调服二钱。又治疯狗咬伤。

  按:近年来,各地用五虎追风汤随证加减治疗破伤风,疗效颇佳,可参考试用。

  五虎追风汤

  蝉衣(一两)天麻(三钱)南星(三钱)全蝎(三钱)僵蚕(三钱)朱砂(五分)(研细冲服)加水适量,煎好后,兑入黄酒一至二两,温服。服后五心出汗为良好现象。

  中暑有动静之异

  夏至日后,病热为暑。张洁古①曰;动而得之为中暍②,静而得之为中暑。东垣曰:日中劳役而得者谓之中暍,避暑于深堂而得者,谓之中暑。中暍之病,其因劳役于外,日光曝其皮肤,热气入于鼻窍,肺经受伤,其症身热头疼、洒然毛耸③、微寒、口开齿燥、舌苔、烦渴,治宜人参石膏知母汤。其由安处家庭,行走闾巷,蓦④然郁热熏蒸,口吸暑气,心包络受伤,其症烦渴自汗、面垢脉虚,或腹疼吐泻,或呕哕燥闷,重则昏不知人,治宜香薷饮。

  -----------------------------------------

  ①张洁古:名元素,金、易州人(即河北省易县)。著有《珍珠囊引经佐使》、《病机气宜保命集》、《脏腑标本药式》、《医余启源》及《洁古家珍》等书。

  ②暍:he4(音贺)。中暍:中热。亦即中暑。

  ③耸:song3。高突的意思。如耸直。

  ④蓦:mo4(音末)。突然。

  人参石膏知母汤

  石膏知母甘草人参粳米

  香薷饮

  香薷饮厚朴,扁豆黄连撮,中暑腹中疼,吐泻阴阳搏。

  十味香薷饮

  十味香薷饮,(人)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厚)朴甘(草)(木)瓜扁豆,清暑健脾经。

  六和汤

  六和汤(茯)苓(白)术(人)参,(香)薷藿(香)扁(豆)砂仁,半(夏)甘(草)(木)瓜杏(仁)(厚)朴,霍乱暑伤神。

  生脉散

  生脉散人参,五味(子)麦冬寻,清心除肺热.补气又生津。

  清暑益气汤

  益气(汤)(当)归黄(芪)橘(皮),(白苍)二术甘(草)青(皮)(黄)柏,人参麦(冬)(五)味升(麻),葛根神曲泽(泻)。

  按:中暑、中暍、中热,名虽不同,实系一症。由于机体的差异,工作于烈日之下,活动过度,湿随汗去,无湿而多热;恣意纳凉,又不活动,湿邪为重,故治法不同。这就是张洁古所说的动而得之、静而得之的区别。香薷饮之用,应以暑症无汗或兼有外感者为宜,自汗者当考虑不用。读者应参考《湿病条辨》暑温伏暑等治法。

  受湿有内外之分

  丹溪曰:"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有外感而得之者;有内伤而得之者。有居处卑湿,或早行雾露,或冒雨,或涉水.或汗衣湿履.则湿从外感之者;或恣①饮酒浆,过食生冷,则湿从内伤之者。又一说云:饮食人胃,无非湿也。脾土旺,则能运化水谷,上归于肺,下输膀腕,无湿气之可留也。脾弱不能运化水谷,亦谓之湿。治湿之法,古人惟以利水为主,亦不可执一,必当因其症而药也。湿气在于皮肤者,宜解表之药,如麻黄、桂枝、防己、苍术、白术之类,譬如六合阴晦②,非雨不晴也。水湿积于肠胃,肚腹肿胀者,宜攻下之药,如大黄、甘遂、大戟、芫花.牵牛、槟榔之类,譬如水满沟渠,非导之不去也。寒湿在于肌肤筋骨之间,拘牵作痛,或麻痹不仁者,宜温经之药,如干姜、附子、丁香、肉桂之类,譬如太阳在于中天,则阴湿自干也。湿气在于脏腑肌肤之间,微而不甚者,宜健脾燥湿之药,如苍术.白术、厚朴、半夏、木香、桑皮之类,譬如些须③之湿,以灰土浥④之,则湿自干也。湿热在于小腹膀胱之间,或肿,或泻,或小便不通,宜用渗泄之药,如猪苓、泽泻、茯苓、滑石、茵陈、木通、葶苈、车前子、海金砂之类,譬如水溢沟浍⑤,非疏通其窦,则不达也。湿气在于皮肤,宜用胜湿之药,如防风、羌活、独活之类,譬如清风荐爽,湿气自消也。

  -----------------------------------------

  ①恣:zi1(音资)。恣饮酒浆:任意的喝酒。

  ②六合: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叫做六合。六合阴晦:天气阴的很厉害.

  ③些须:很少的一点。

  ④浥:yi4(音意)。

  ⑤浍:kuai4(音桧)。水沟

  火有七说

  丹溪曰:五行各有一性,惟火有二,曰君火、曰相火。君火者心火也;相火者命门火也,此火出自先天。又有五志之火:大怒气逆,则火起于肝;悲哀恸中,则火起于肺;醉饱过伤,则火起于脾;房劳过度,则火起于肾;思虑过度,则火起于心。此火出于人为。火之为病,不独在五脏十二经中,凡气有余,莫非火也!诸风眩掉、胁痛、目赤,肝火动也,柴胡、黄连主之。诸痛疮疡、口舌生疮,心火动也,黄连主之。诸湿肿胀、口疮口臭,脾火动也,芍药主之。诸气膹郁①,干咳鼻衄,肺火动也,栀子、黄芩主之。遗精梦泄、赤白便浊,肾火动也,知母主之。目黄、口苦、坐卧不宁,胆火动也,柴胡主之。癃闭淋沥、赤白带浊,小肠火动也,木通主之。牙疼龈宣、颧腮颐肿,胃火动也,石膏主之。舌苔喉痛、便秘不通,大肠火动也,黄芩、大黄主之。小便不利、小腹作痛,膀胱火动也,黄柏主之。头眩、体倦、手足心热,三焦火动也,柴胡、黄芩主之。阳事频举、精溺不止,命门火动也,黄柏主之。凡此皆苦寒之药,但能泻有余之火耳。又按《玉机微义》论曰:若饮食劳伤,内伤元气,自汗发热,困倦脉大而无力,气口大于人迎或一倍、二倍,为阳虚之症,以甘温之剂除之,如黄芪、人参、甘草之属。阴微阳强,相火炽盛,以乘阴位,日渐煎熬,为血虚之症,宜滋阴之剂,地黄、天门冬、黄柏、元参、龟板、当归、知母、五味、锁阳、牛膝、虎骨.丸服。若心火亢极,郁热内实,为阳强之症,以咸冷之剂折之,如大黄、芒硝之属。若肾水受伤,真阴失守,为无根之火,阴虚之症,以壮水之剂治之,如生地、元参之属。若命门火衰,为阳脱之病,阳事不举,饮食不进,右尺脉迟细无力,命门无火,则如釜底无薪,当以温热之剂治之,如附子、干姜之属。若胃虚过食生冷,抑遏阳气于脾土之中,为火郁之症,以升散之剂发之,如升麻、葛根之类。

  -----------------------------------------

  ①膹:fen4(音愤)。膹郁:喘急上逆,否塞不通。

  痰有十因

  痰不自生,生必有故,或因风,或因寒,或因热,或因湿,或因暑,或因燥,或因酒积,或因食积,或因脾虚,或因肾虚。今之治痰者,但知南星、半夏为治痰之药,而不知治痰之本,故痰愈生而病难除也。予也管见,敢以治本之药叙之:夫因风而生痰者,痰唾涎沫,其脉浮弦,治以前胡、旋复花之类。因寒而生痰者,痰唾清冷,其脉沉迟,治以姜、桂、细辛之类。因热而生痰者,痰唾胶黄,其脉洪数,治以芩、连、栀、膏之类。因湿而生痰者,痰唾碧绿,其脉浮缓,治以苍术、茯苓之类。因暑而生痰者,痰唾腥臭,其脉虚微,治以香薷、扁豆之类。因燥而生痰者,痰唾如线,或如小珠,或如胶漆,咳嗽难出,其脉滑数。治以蒌仁、花粉、贝母之类。因酒积而生痰者.痰唾呕恶,清晨发嗽,治以猪苓、葛花之类。因食积而生痰者,痰唾桃胶、蚬肉之状,胸腹闷闷不安,治以香附、枳实、神曲、麦芽之类。因脾虚而生痰者,痰唾不时,倦怠少食,治以白术、陈皮之类。因肾虚而生痰者,痰唾之时,即如潮涌,发于五更之际,治以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之类。然此皆为辅佐之药,而主剂--二陈汤,又不可少也。

  二陈汤见7页

  导痰汤见7页

  滚痰丸

  滚痰丸川军、黄芩各半斤,一两青礞石,五钱好盔沉。

  气有九论

  气者,一身之主。内无七情所伤,外无寒暑所犯,则一气周流百骸疏畅。如有七情所干、寒暑所犯,则疾病生焉。《内经》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寒则气收,热则气泄,九气不同,为病亦异。张子和论之详矣,予不复论。如以气虚、气实论之,夫实者,邪气实也;虚者,正气虚也。气虚为病,或精神短少,或倦怠嗜卧,或少进饮食,或眩晕,或痿躄,或自汗,或泄泻,或遗脱,诸病生焉。审其症候,诊其脉息,果然气虚,则人参、黄芪、白术之类必当用用也。若夫心痛、胁痛、小腹气痛,此则邪气阻遏①,正气不行,故作痛耳。邪气何也?或寒、或热、或痰、或食、或血是也。法当先去其邪,则正气流通,痛不作矣。大抵气属阳,调气之药必用温散,如沉香、木香、丁香、茴香、藿香、白豆蔻、陈皮、香附、砂仁之类。如病日久,则气从火化,而温热之剂,又不可单投,必以黄芩、黄连、栀子之类为主,少加热药为之向导。又闻,气者血之先,血者气之配,气既病焉,则血不得以独利,故亦从而病焉。是以治气药中必加理血之品,如当归、芍药、川芎、红花、桃仁之类。

  -----------------------------------------

  ①遏:e4(音扼〕。阻止。

  郁有六名

  丹溪曰:"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①,诸病生焉"。大抵诸病中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故凡治病必以郁法参而治之。郁有六:气、血、湿、热、食、痰也。气郁:胸胁痛、脉沉涩。血郁: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湿郁: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缓。热郁:瞀闷②,尿赤,脉沉而数。食郁;嗳酸饱满,不喜饮食,人迎脉平,气口脉盛。痰郁:动则喘满,寸口脉沉滑。治以六郁汤、越鞠丸主之。湿加白术、羌活。气加木香、槟榔。食加山查、砂仁。血加桃仁、红花。热加柴胡、黄芩。痰加半夏、南星。

  六郁汤

  六郁香(附)苍(术)(神)曲,栀(子)(连)翘共(枳)壳陈(皮),(川)芎(黄)芩苏梗(甘)草,郁结总能伸。

  越鞠丸

  越鞠丸开郁,香附并苍术,川芎栀子仁,神曲各等分。湿加白术、茯苓。热加青黛。痰加南星、海石、瓜蒌。血加桃仁、红花。食加山查、砂仁。气加木香。

  ---------------------------------------

  ①怫:fu2(音拂)。怫郁:不高兴,不痛快。

  ②瞀闷:心中闷乱。

  疟犯暑风更兼痰食

  《内经》曰:"夏伤于暑,秋为□(病去丙换皆)疟①"。又曰:"先寒后热者,名曰寒疟。先热后寒者,名曰温疟。但热不寒者,名曰瘅疟②"、丹溪曰:有暑疟、有风疟、有温疟、有痰疟、有食疟……邪在气分,则发之早;邪在血分,则发之晚。…又有缠绵不休,邪气伏藏胁肋,结为□(病去丙换征)块者,谓之疟母。

  -------------------------------------------

  ①□:jie1(音皆)。□疟:疟的总称.夜病为□,昼病为疟。

  ②瘅:dan4(音旦)。

  疟脉自弦,弦而数者多热。弦而迟者多寒。弦短者伤食。弦滑者多痰。微则为虚,代散者危。

  凡症发时,耳聋、胁痛、寒热往来、口苦、喜呕,脉弦,多风疟,小柴胡汤。疟发时热多寒少、口苦、咽干、小便赤涩,脉弦数者,多阳疟,清脾饮。疟发时先热后寒者,多温疟,石膏知母汤加桂枝。疟发时独热无寒名瘅疟,当责之暑,香薷饮加茯苓,或柴胡石膏知母汤亦可。疟发时独寒无热脉迟者,名牡疟,当责之寒,蜀漆散。疟发时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者,名湿疟,柴平汤。……因感疫疠之气,发时乍寒乍热、一身沉重,名瘴疟,平胃散加藿香、石菖蒲、生姜。疟疾痰多胸满,发时昏乱谵语,脉弦滑者,名痰疟,二陈汤加常山、草果、黄芩、柴胡。疟疾胸膈不宽、恶闻食气者,食疟也,清脾饮加山查、神曲、麦芽。疟疾积滞胸满、热多寒少、大便燥实者,大柴胡汤下之。……疟疾微劳不任,经年不瘥,前后复发者,名劳疟,小柴胡汤去半夏加天花粉。夜疟宜用血药,引出阳分而散,川芎、当归、红花、苍术、白芷、黄柏、甘草,水煎露一宿服。疟母用醋炙鳖甲、三棱、莪术、木香、香附、海石、青皮、桃仁、红花、神曲、麦芽,醋为丸,滚汤下。截疟用常山、草果、槟榔、知母各一钱,热酒一盅,水煎后,漫露一宿,五更温服。

  小柴胡汤见7页

  清脾饮

  清脾饮柴(胡)(黄)芩,甘草厚(朴)青(皮)(茯)苓,半(夏)(白)术并草果,痰食疟相应。

  石膏知母汤见15页

  香薷饮见21页

  柴胡石膏知母汤

  即小柴胡汤合石膏知母汤

  蜀漆散

  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

  柴平汤

  即小柴胡汤合平胃散

  二陈汤见7页

  平胃散见8页

  大柴胡汤见15页

  痢因湿热及受积停

  痢疾之症,里急后重,或血、或脓、或脓血相杂,或痛、或不痛。此症原其所因,不外湿、热、食积三者。伤于气分,痢下则白;伤于血分,痢下则赤;气血俱伤,则赤白相杂。下痢之脉,微小者吉,浮洪者凶,滑大者吉,弦急者凶。刘河间曰:治痢大法,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又曰:"后重则宜下,腹痛则宜和,身重则除湿,脉弦则去风。脓血稠粘,以重药揭之。身冷自汗,以热药温之。风邪外来宜汗之。鹭溏为痢宜温之"。

  治痢验方:痢疾初起,便脓下血,里急后重,用芍药汤。白痢用温六丸。赤痢用清六九。赤白相杂,里急后重,用立效散。痢疾初时失下,反用兜涩之药,以致邪杂内蓄,血不得行,腹痛难忍者,用桃仁承气汤。痢疾发热,肠胃中有风邪也,人参败毒散加黄连、陈仓米、生姜、大枣,煎服。时行疫痢,噤口不食,加石莲子肉七个。下痢日久。赤白已尽,虚寒脱肛者,养脏汤。

  芍药汤

  治痢芍药汤,(黄)芩(黄)连(肉)桂大黄,(木)香槟(榔)(当)归甘草,后重即安康。

  温六丸

  滑石(六两水飞)粉草(一两)干姜(五钱)为末,水丸。

  清六丸

  滑石(六两水飞)粉草(一两)红曲(五钱)为末,水丸。

  立效散

  黄连(四两酒洗)吴茱萸(二两,二味同炒去茱萸)陈皮(二两)枳壳(二两麸炒)共为末。每服三钱,黄酒送下。噤口痢用陈仓米煎汤调下。

  桃仁承气汤见16页

  人参败毒散见17页

  养脏汤

  养脏(白)芍当归,人参(肉)桂(白)术随,木香甘(草)米壳,诃子(肉)蔻乌梅。

  和中汤

  和中(当)归酒(黄)连,陈(皮)(白)芍(厚)朴苍(术)甘(草),茯苓并枳壳,新久痢皆痊。

  按:痢疾是湿热之邪积滞肠道引起,故治疗大法,应清热祛湿导滞。初起如有发热,可予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加减,湿热清,则发热自除,下痢自止、又痢疾初起,不宜用涩止药,盖湿热未清,收涩过早,易转成休息痢。

  葛根芩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水煎服。

  白头翁汤

  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水煎服。

  上两方亦可酌加当归、白芍、山查、马齿苋等。

  呕吐者胃气逆而不下

  有声之谓呕,有物之谓吐。声者,气与火也。物者,痰与食也。或为寒气所干,或为暑气所中,或忿怒气逆,或酒食过伤,或蛔虫作痛,或久病胃虚,或积痰瘀血,凡此皆能呕吐。大抵脉虚而细者吉,脉实而大者凶。治以二陈汤为主。胃寒者,水浆下纳,脉息沉迟,加干姜、肉桂、丁香、益智之类。伤暑者,烦渴面垢,脉虚体热,加黄连、扁豆、香薷、厚朴之类。怒则肝火冲胃,呕而口苦,胸胁不利,脉弦而数,加香附、芍药、黄芩、黄连、乌梅、竹茹之类。伤食者,吐出酸臭,加山查、草果、神曲、麦芽、枳实、砂仁之类。饮酒过伤而呕吐者,加葛花、猪苓、泽泻、白豆蔻之类。蛔虫上攻而吐者,加乌梅、川椒、黄柏、干姜、白术之类。…··久病胃虚,闻谷气而呕者,加人参、白术、伏龙肝、藿香之类。积痰在胃而呕吐者,加南星、枳实、竹茹、姜汁之类。内伤瘀血而吐者,加桃仁泥、生姜汁之类。

  一人过伤饮食,腹痛便秘,呕吐不止。予日;阳明之气,下行为顺,上行为逆,此因便秘胃气不得下行,故作呕吐,法当下之,用脾积丸一服而愈。

  一人霍乱吐泻之后,饮食即吐,不得停留。予曰:吐泻者,气之滑也,当以涩剂治之,用烧针丸三服而愈。

  二陈汤见7页

  脾积丸

  醋煮莪(术)(三)棱与良姜,青皮木香百草霜,江子(仁)研泥面糊丸,橘皮汤送效非常。

  烧针丸

  黄丹(水飞)、枯白矾、朱砂各等分,为末,枣肉为丸,芡实大,穿针尖上,烧之存性,为末。每服七分,凉水送下。或米泔水亦可。

  泄泻者脾气伤而不平

  丹溪曰:"泄泻有湿、有火、有气虚、有痰积、有食积"。戴元礼①注曰:"凡泻水腹不痛者是湿;饮食入胃不住,或完谷不化者是气虚;腹痛泻水肠鸣,痛一阵泻一阵者是火。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者是痰积;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者是食积"。

  -----------------------------------------

  ①戴思恭、字元礼,明、浦江县人,朱丹溪弟子。著有《证治要诀》、《证治类元》、《类证用药》。

  泄泻之病,四时感受不同,或因风寒暑湿所干,或因饮食所伤,动伤脾胃之气,故作泄泻。治当分其新久,审其原因,新则以伐邪之药为主,而健脾之药为佐;久则以补脾之药为君,而升发之药为使。予常辨其症而用药,确然有论者录之于后:泻下青色,腹痛脉浮者,挟风也,宜羌活、防风之类。泻下白色,腹痛、脉沉迟而弱,四肢清冷,小便澄彻者,挟寒也,宜干姜、肉桂、附子之类。泻下黄色,口渴、烦躁、脉虚、身热者,挟暑也,宜黄连、扁豆、香薷之类。泻下清水,或如陈腐水色,腹不痛、身体重、倦怠无力,脉沉而缓者,湿也,宜苍术、白术、厚朴之类。泻下完谷不化,酸臭异常,胸膈饱闷,恶闻食气者,伤食也,宜山查、草果、神曲、麦芽,莱菔子之类。泻下或多或少,或泻或不泻,或如鱼冻者,挟痰也,宜南星、半夏之类。泻下过多,小水不利者,当分利阴阳,使小水长而大便实也,宜茯苓、猪苓、滑石、泽泻之类。如久患泄泻者又不可用,用之则损阴气,当见眼胞下陷而病凶。此七条乃伐邪之药也。至于健脾者,莫如白术、茯苓、陈皮、白芍之类;而补脾者莫如人参、山药、扁豆、莲肉、薏苡仁、芡实之类。大抵脾胃之气,上升则为生长之令,下降则为收藏之令。泄泻日久,脾胃之气下陷,宜佐升发之药,如升麻、防风、柴胡、葛根、羌活之类。又有每夜子时后五更前作泻着,乃肾虚作泻也,宜肉蔻、破故纸、吴茱萸、五味子以补肾。

  五苓散见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