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字代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关於疑问代词,我们在古汉语通论(十)里已经讨论过了,现在讨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此外,还讨论两个特别的代词:"者"字和"所"字。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有"吾""我""予"(余),"女"(汝)"尔""若""而""乃","其""之"等。

(1)"吾""我""予"(余)都属於第一人称。例如: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梁惠王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

启予足,启予手。(论语·泰伯)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孟子·公孙丑下)

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左传成公二年)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离骚)

在上古汉语里,"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可以用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用作宾语。《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能换成"今者我丧吾"或"今者吾丧吾"。但是这只是位置的关系;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却又可以用"吾"字了。例如: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

(我胜你,你胜不了我。)

(2)"女"(汝)"尔""若""而""乃"都属於第二人称。例如: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

(去到你的家。指出嫁。)

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尔何曾比予於管仲!(孟子·公孙丑上)

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史记·齐世家)

(左传作"女实征之"。)

吾翁即若翁。(史记·项羽本纪)

吾语若。(庄子·人间世)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而"和"乃"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用作宾语(连否定句的宾语都不能)。它们一般也不用作主语。这样,常见的情况就只是用作定语了。

(3)"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其"字略等於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他""她""它"。例如: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孟子·公孙丑上)

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左传成公三年)

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上面的例子表明:"其"字只能用作定语,"之"字只能用作宾语。

在上古汉语里,"其"字不能用作主语。在许多地方"其"字很像主语,其实不是的;这是因为"其"字所代替的不是简单的一个名词,而是名词加"之"字[1]这种"之"字的用法将在古汉语通论(十三)里讨论。①。例如:

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不见其入"等於说不见师之入。)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

("隐其无罪而就死地"等於说隐牛之无罪而就死地。)这些地方的"之"字不能译为现代汉语的"的"。同理,这些地方的"其"字也不能译为"他的"、"她的"、"它的",只能译为"他"、"她"、"它"。但是,从语法结构上看,正如这些地方的名词必须认为是定语一样,"其"字也必须认为是定语,不能认为是主语。因为这种"其"字只能和后面的成分合成一个词组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如"其负大舟")或宾语(如"其入"),而不是"其"字本身能用作主语。这是古今语法的一个不同之点。中古以后,偶然有人把"其"字用作主语,那是不合上古语法规律的。古文家仍旧遵用上古语法。

上古第三人称代词不用作主语,在这种情况下,或者用名词做主语,或者省略主语。例如: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左传成公三年)

(用名词"首"做主语。)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趋而辟之"的主语是"接舆","不得与之言"的主语是"孔子"。)

"之"和"其"虽然同属第三人称,但是可以灵活运用:有时候是说话人本人自称,有时候是指称对话人。例如: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左传成公三年)

("免之"的"之",说话人知罃自称。)

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左传宣公二年)

("莫之继也"的"之",指称赵盾。"则子继之"的"之",士季自称。)

[滕世子]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於大事,子为我问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恐其不能尽於大事"等於说恐我之不能尽於大事。)

天子发政於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上)

("而",与。"其上",你们的上司。)

有时候,"其"字不能解作"他的""她的""它的",只能解作"那"、"那样的"。这种"其"字是指示代词。例如: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韩非子·难一)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孟子·公孙丑上)

在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是单复数同形的。这就是说,"我们"仍用"吾""我"等字表示,"你们"仍用"女""尔"等字表示,"他们的"仍用"其"字表示,"他们"仍用"之"字表示,并不像后代用"我等""汝等""彼等"。例如:

鲁卫谏曰:"齐疾我矣!其死亡者皆亲昵也。子若不许,仇我必甚。"(左传成公二年)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子张)

("肆",作坊。)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孟子·梁惠王上)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吾侪""若属"等,等於说"我们这一班人","你们这一班人"。例如:

吾侪何知焉?(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谦称代替了第一人称,尊称代替了第二人称。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它们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前面);但是,从词义上说,它们又表示了"我"或"你"。例如: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虽然,必告不谷。(左传成公三年)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左传隐公元年)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

老妇恃辇而行。(战国策·赵策)

仆非敢如此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前出师表)

(以上是谦称。)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战国策·魏策)

王无异於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孟子·梁惠王上)

陛下亦宜自谋。(诸葛亮:前出师表)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左传僖公三十年)

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杨恽:报孙会宗书)

(以上是尊称。)

此外,自称其名也是一种谦称,称人之字也是一种尊称。例如:

文倦於事,愦於忧,而性懧愚,沉於国家之事,开罪於先生。(战国策·齐策)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杨恽:报孙会宗书)

(以上自称其名。)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司马迁:报任安书)

东野之役於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韩愈:送孟东野序)

(以上称人之字。)

总的来看,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用得少些,有两个原因:(1)古代汉语省略主语的地方较多,而且第三人称代词不用作主语;(2)谦称和尊称代替了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有"是""此""斯""兹""彼"等。例如: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当是时也,禹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孟子·滕文公上)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有美玉於斯。(论语·子罕)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孟子·梁惠王上)

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上)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

就一般说,"是""此""斯""兹"是近称,表示"这""这个""这里"等;"彼"是远称,表示"那""那个""那里"。值得注意的是:"是"字和现代汉语的"是"字不同。"是"和"此"是同义词,它们常常可以互换。试比较:

是心足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今其人在是。(战国策·赵策)

其人在此。(战国策·赵策)

"是""此""彼"可以指人,略等於说"这人""那人"。例如:

尔何曾比予於是!(孟子·公孙丑上)

此谁也?(战国策·齐策)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论语·宪问)

(只说"那人哪!那人哪!"不加以评论。)

后来"彼"字发展成为带有人称代词的性质,差不多完全等於现代的"他"或"他们"。例如: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

彼陷溺其民。(孟子·梁惠王上)但是,"彼"字始终没有完全丧失它的指示性。由於它表示远指,所以它又常常带着轻视的意味(如"彼哉!彼哉!")。它到底不是正式的人称代词,所以古代汉语里一般不用它来表示"他"或"他们"的意义。

指示代词"是""此"等字可以用作主语、定语、宾语。"是"字用作宾语有时候可以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先秦时代,"之"字也用作指示代词,等於说"此"或"彼"。例如: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于归:出嫁)

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

"夫"(fú)字,也是一个指示代词,但是指示性很轻,和现代汉语对译时有时可以不必译出。例如:

小子何莫学夫诗?(论语·阳货)

食夫稻,衣夫锦。(论语·阳货)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有时候,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被用作宾语,"夫"字放在动词和宾语的中间,还是指示代词。例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指示代词还有"然"字和"尔"字,它们经常用作句子的谓语。"然"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这样"、"那样"、"这么"、"那么"。

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

河东凶亦然。(孟子·梁惠王上)

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单说"然"字,是应答之词,表示"是的"、"正是这样"。例如:

王曰:"然。"(孟子·梁惠王上)

"尔"字的用途没有"然"字那样普遍。它也表示"这样"、"那样"。例如:

相去万馀里,故人心尚尔。(古诗十九首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诗)

古代汉语还有一个无定代词"或"字值得提出来说一说。这个"或"字通常用来指人,而且只用作主语。例如: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孟子·滕文公下)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现代汉语没有和它相当的代词,译成现代汉语可以作"有人"。

有时候"或"字前面出现先行词,"或"字指代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一个人。例如:

唐人或相与谋。(左传定公三年)

(有些唐国人在一起商议。)

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十五年)

(有一个宋国人得到一块玉。)

在古代汉语里,常常用两个以上的"或"字,前后相应,以表示列举。在这种情况下,"或"字仍然是无定代词,它既可以指人(译为"有人"),又可以指物(译为"有的")。例如: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孟子·滕文公上)这种用法的"或"字并不是表示选择的连词,不能译为"或者",这是应该注意的。

(三)"者"字

"者"字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它通常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例如: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孟子·梁惠王上)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梁惠王上)

有时候,"者"字用在主谓结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例如《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者"字词组译成现代汉语有时候可以简单地译作"……的",但是古代汉语的"者"并不等於现代汉语的"的",因为这两个字的性质和用法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勇者"固然可以译作"勇敢的",但是现代还可以说"勇敢的人",而古代却不能说"勇者人"。现代能说"谁的"、"我的"、"木头的"之类,古代的"者"字没有这种用法。

"者"字还可以用在数词后面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情,或者几样东西。"的"字没有这种用法。例如: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四者"指代鳏寡独孤四种人。)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论语·颜渊)

("三者"指代足食、足兵、民信之三件事情。)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二者"指代鱼和熊掌两样东西。)

下面附带说一说语气词"者"字的用法。

语气词"者"字用在判断句的主语后面表示提顿,这在古汉语通论(七)里已经说过。这种"者"字又常常用在"有"字的宾语后面,和"有"字及其宾语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作下文的主语("有"字的宾语只是下文概念上的主语)。例如: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论语·雍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庄子·逍遥游)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战国策·齐策)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庄子·列御寇)

在时间词"今""昔"等字的后面也常常用"者"字,例如: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赵策)

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战国策·燕策)

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檀弓下)

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孟子·梁惠王下)

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韩非子·五蠹)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於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司马迁:报任安书)有时候不用"者"字,例如"今吾子又死焉";有时候换用"也"字,例如"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语气词"者"字又常常用在假设分句或结果分句的后面表示停顿。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四)"所"字

"所"字也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它通常用在及物动词的前面和动词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字所指代的一般是行为的对象。例如:

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战国策·赵策)

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君子於其所不知,葢阙如也。(论语·子路)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上)这种"所"字词组译成现代汉语有时候可以简单地作"(所)……的",但是古代汉语的"所"不等於现代汉语的"的",因为这两个字的性质和用法不相同。

由於"所"字和动词结合以后组成的词组带有名词性,所以能够被定语所修饰(通常用介词"之"字为介),例如"曾西之所不为""君之所知","须臾之所学"(荀子·劝学),等等。"其"字代替一个名词加"之",所以也能做"所"字词组的定语,例如"其所憎""其所爱"。

"所"字词组虽然带有名词性,但是离开上下文,它本身一般不能明白表示是人还是事物,更不能具体表示是什么人、什么事物。因此还可以在动词后面再加名词,举出人或事物的名称。例如: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孟子·滕文公下)

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史记·刺客列传)

我们还要注意和及物动词结合以后"所"和"者"的异同。例如"所见"指代"见"的对象,"见者"指代行为的主动者。试比较: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养生主)

(我看见的牛没有不是全牛的。)

见者惊犹鬼神。(庄子·达生)

(看见的人都吃惊,以为像鬼神那样。)但是,如果动词前面用了"所"字,那么动词后面的"者"字就指代行为的对象了,这时"所"字起着指示行为对象的作用,"所……者"这样的词组仍然带有名词性。例如: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

"所"字又常常用在介词"从""以""为""与"等字的前面,指代介词所介绍的对象,它们所表示的是:行为发生的处所,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和方式方法,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以及与行为有关的人物,等等。"所"字和介词以及介词后面的动词(或动宾词组)相结合组成的词组也带有名词性。例如,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表示剑从坠的地方。)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荀子·议兵)

(表示用来禁暴除害的工具。)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左传·成公三年)

(表示用来报答的方式。)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韩非子·五蠹)

 (表示乱的原因。)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表示大过人的原因。"者"字称代,"所"字指示。)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论以所为起大事。(史记·项羽本纪)

(表示起大事的原因。)

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战国策·赵策)

(表示见将军的原因。"者"字称代,"所"字指示。)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孟子·离娄下)

(表示与之饮食的人。"者"字称代,"所"字指示。)

其实上古汉语的"所"字本来就可以直接用在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或动宾词组的前面,指代上述与行为有关的各个方面,并不需要介词表示。例如:

冀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左传昭公四年)

("所"指代生的处所。)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所"指代避风雨的处所。)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荀子·劝学)

(注意:系的对象是巢,系巢的处所是苇苕,"所系者"指苇苕而言。"者"字称代,"所"字指示。)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注意:系的对象是巢,系巢的处所是苇苕,"所系者"指苇苕而言。"者"字称代,"所"字指示。)

("所立者"表示立的处所,指高山而言。"者"字称代,"所"字指示。)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小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所立者"表示立的处所,指高山而言。"者"字称代,"所"字指示。)

(注意:渐的对象是芷,用来渐芷的东西是滫,"所渐者"指滫而言。"者"字称代,"所"字指示。)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所"指代托庇的凭藉。)

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

("所"指代"使之"的方式方法。这句是说任凭您怎样支使他。)

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孟子·滕文公上)

("所"指代"事孔子"之道,等於说欲以所以事孔子事之。)

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庄子·胠箧)

("所"指代"无用"的道理或原因,等於说法之所以无用也。)

雅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

("所"指代"构"的原因,等於说怨之所以构。)这种用法似乎比较特殊,其实应该说这也是上古汉语"所"字的基本用法。后来介词的运用日益普遍,出现了"所从……""所以……"[1]注意:上古汉语的"所以……"和现代汉语的"所以"不同,现代的"所以"是连词,上古和它大致相当的是"故",例如"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但是现代的"所以"是从上古的"所以……"发展来的,这里不准备细说。①"所为……""所与……"等等,但是这种基本用法并没有完全被这类新兴的结构所代替,所以我们在同一篇作品里既能看到"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的说法,又能看到"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的说法。

在上古汉语里,"所"字还可以用在某些带有形容性的词语的前面,指代描述的对象。这样组成的词组也带有名词性。例如: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馀,不可谓智。(墨子·公轮)

("所不足"指人民而言,"所有馀"指土地而言。)

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纤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列御寇)但是这种用法在古书里并不常见。

在古代汉语里,我们常常见到"有所……""无所……""何所……"的说法。例如:

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战国策·赵策)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礼记·礼运)

所贵於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战国策·赵策)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左传僖公三十年)

我之大贤与,於人何所不容?(论语·子张)

任天下勇武,何所不诛?(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所……""无所……"是动宾词组,"所"字词组用作动词"有"或"无"的宾语。"何所……"是主谓倒装的疑问句式,"所"字词组用作主语,"何"字用作谓语,"何所不容"就是"所不容(者)何";这种说法在意思上带有周遍性,"何所不容"意思是"无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