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众护菩萨造西晋竺法护译

众护,即僧伽罗刹,别有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苻秦僧伽跋澄译,今并存藏中。彼经有道安序(原书不著作序者姓名,以《高僧传》证序中语,知其出安公手也)。言罗刹有《修行道地经》,此土已译,故知两书同出一人也(僧伽跋澄即众现,法护即昙摩罗刹,故知僧伽译义为“众”,罗刹译义为“护”也)。安序称,罗刹,须赖国人,佛去世后七百年生。……游教诸国,至犍陀越土,甄陀罽贰王师焉。甄陀罽贰即迦腻色迦,实结集《大毗婆沙》之人(结集在佛灭后六百年,罗刹生七百年而为色迦师,两说必有一误)。须赖国在莫醯河之东,自亚历山大入寇以来,此地即为印欧交通孔道,受希腊文化影响最深,又为耆那教最盛行之地。罗刹生长其间,实极可注意之一事也。本书特色,在言生理与心理相关,实前此佛藏所未曾有。彼言“五阴成败之变”,全用医学的见解(卷一)。其言人当受精处胎之始,色、受、想、行、识五阴,次第继起,五种生理现象,与五种心理活动俱行。谓初入胎时,身、意二根同时并得,所论极为精密。又言胎儿每经若干日,胎体之某部分若何发展,其言虽不逮今世科学之完整,但确非仅恃冥想虚构者。又言人身中有八十种虫,一一举其名,则与今所发明,尤相近矣。其言修行之法,亦多用生理的说明。中有一段,举“发”为例,云:“发从四生:一曰因缘,二曰尘劳,三曰爱欲,四曰饮食。发众缘合,我适有一发堕在地,设投于火,若捐在厕,以足蹈之,于身无患,在于头上,亦无所益。”(卷五)全书引喻大率类是。故其修行最重数息,言其法甚详(卷六)。故知罗刹之宗教观,实建设于生理学上也。此书出护公之手,译笔美妙,能助人悬解,实初学一善本也。有前、后序各一篇,不著撰人名氏。后序记传译因缘,谓罽宾文士竺侯征若赍此本至敦煌,法护口宣,法乘、法宝笔受,以太康五年二月讫,凡二十七品,分为六卷。书来自罽宾,殆“说一切有部”所传也。

那先比丘经》书

《那先比丘经》二卷,失译人名,附东晋录。此经今巴利文有之,名曰《弥兰问经》,盖全经皆记弥兰王与那先问答语。巴利本从问者得名,汉译本从答者得名也。弥兰王亦译毕邻陀王(真谛译《俱舍论》)、旻邻陀王(玄奘译《俱舍论》)、难陀王(《杂宝藏经》)。其时代盖介于阿育与迦腻色迦两王之间,为佛法有力之外护。然彼王乃希腊人,非印度人也,经首叙弥兰受生因缘,云:“生于海边,为国王太子。”又篇中问答有云:

“那先问王:‘本生何国?’王言:‘我本生大秦国,国名阿荔散。’那先问王:‘阿荔散去是间几里?’王言,‘去是二千由旬,合八万里。’”

阿荔散即阿历山大之对音,然则弥兰王生地,或即今之阿历山大利亚耶?时其地已役属罗马,故又云大秦国也。经又言弥兰为天竺舍竭国王,舍竭即《大唐西域记》之奢羯罗,即磔迦国故城,东据毗播奢河,西临信度河,盖迦湿弥罗(罽宾)东南境之一大国也。近欧人因研究印度古钱币,发现此王遗币二千余枚,证其确为希腊人而来自中亚细亚者。盖其币用波斯之标准重量,阳面刻希腊文,阴面刻印度文,币文中此王名弥难陀,故《杂宝藏经》亦称为难陀王也。其时代则在迦腻色迦以前,约当西历纪元前一世纪半。《后汉书·西域传》称西汉时,“月氏北君大夏,而塞王南君罽宾”。塞即希腊种,然则弥兰之祖父(经称弥兰为舍竭太子,故知其席先业也),或即被迫于月氏,而由巴忒利亚(大夏)君迦湿弥罗(罽宾)者耶?《西域记》又言:“此国有王号摩醯逻矩罗,唐言大族,矫杀迦湿弥罗王而自立。”大族王与弥兰血统关系如何,今不可考。但大族王仇教特甚,《西域记》称其“宣令五印度,佛法并皆毁灭”。彼能宣令五印,则五印半役属于彼可知,想佛法受轹深矣。而弥兰遗币,皆刻“弘法大王弥兰”等语,殆受那先诱道后,发心皈依耶?

那先为那伽犀那之省译,此名龙军,为十六大罗汉之一,见《梵网经述记》。本经首叙其受生因缘云:“生于天竺罽宾县。”然则彼盖迦湿弥罗人矣。那先(龙军)所著有《三身论》,曾有译本,今佚。圆测《解深密经疏》(卷一)云:

“那伽犀那,此云龙军,即是旧翻《三身论》主。彼说佛果唯有真如及真如智、无色声等粗相功德。坚慧论师及金刚军,皆同此说。”(慈恩《对法论疏》略同)

又慈恩《唯识述记》(卷一)云:

“龙军论师无性等云,谓佛意慈悲本愿缘力,其可闻者,自意识上。文义相生,似如来说。”

圆测、慈恩为奘公门下二杰,据此知当时《三身论》尚存也。彼论今虽佚,然观其以“三身”为名,自当是诠法身、报身、化身之义,其所主张“佛果唯有真如”云云,即后此《起信论》“真如缘起说”之所自出。龙军与弥兰同时,盖马鸣前百余年,即此可证大乘弘自马鸣之说,非确论矣。本经所记问答语,大抵皆小乘理解,盖开导未解佛理之弥兰,不得不如是耳。

此经之流传,(一)可以知希腊人与佛教之关系,(二)可以知北方佛教亦应受希腊文化之影响,(三)可以知大乘学派发生甚早,且其渊源实在北方,诚佛教史上一宝典也。英译本未见,据日本学者所引,似较此本为详。

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

《图书馆学季刊》经始,同人责启超属文。启超于近代图书馆学既无所知,于中国旧目录学所涉亦至浅,不敢轻易有言也。顾夙好治佛学史,辄取材于诸家经录,屡事翻检,觉其所用方法,有优胜于普通目录之书者数事:一曰历史观念甚发达。凡一书之传译渊源、译人小传、译时、译地,靡不详叙。二曰辨别真伪极严。凡可疑之书皆详审考证,别存其目。三曰比较甚审。凡一书而同时或先后异译者,辄详为序列,勘其异同得失,在一丛书中抽译一二种或在一书中抽译一二篇而别题书名者,皆一一求其出处,分别注明,使学者毋惑。四曰搜采遗逸甚勤。虽已佚之书,亦必存其目以俟采访,令学者得按照某时代之录而知其书佚于何时。五曰分类极复杂而周备,或以著译时代分,或以书之性质分。性质之中,或以书之函义内容分,如既分经律论,又分大小乘;或以书之形式分,如一译多译、一卷多卷等等。同一录中,各种分类并用,一书而依其类别之不同交错互见动至十数,予学者以种种检查之便。吾侪试一读僧祐、法经、长房、道宣诸作,不能不叹刘《略》、班《志》、荀《簿》、阮《录》之太简单、太素朴,且痛惜于后此踵作者之无进步也。郑渔仲、章实斋治校雠学,精思独辟,恨其于佛录未一涉览焉,否则其所发挥必更有进,可断言也。启超虽颇好读佛家掌故之书,然未有一焉能为深密之研究者,加以校课煎迫,勉分余晷以草斯篇,疏略舛谬之处,定不知凡几,冀借此以引起国内治目录学及图书馆学者对于此部分资料之注意,或亦不无小补也。

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二日属稿,十四日成。启超,清华

欲草斯论,宜先知经录之家数,及其年代存佚等。今制一表,以作基础。

表注:[1]原误作“最”,今改正。

[2]此书通行本名《出三藏记集》,此是别称。

[3]原误作“576—5”,今改正。

[4]通行本名《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

[5]原误作“661”,今改正。

[6]原误作“662”,今改正。

[7]此书通行本名《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8]此书通行本名《续古今译经图记》。又原本“译”误作“释”。

[9]原误作《开元释教录略书》,今改正。

[10]通行本名《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

[11]通行本名《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12]通行本名《大唐保大乙巳岁续贞元释教录》。

[13]通行本名《大中祥符法宝录》,二十二卷,北宋赵安仁等编。

[14]通行本名《景祐新修法宝录》,二十一卷,北宋吕夷简等编。在《大中祥符法宝录》和《景祐新修法宝录》之间,还有北宋惟净等编的《天圣释教总录》三卷,梁氏阙载。

[15]通行本名《大藏圣教法宝标目》。

[16]通行本名《至元法宝勘同总录》。

明清两代,虽皆有大藏目录,然大率踵元之旧,加增入藏新书,故皆从略。尚有明僧智旭阅藏知津》一书,半笔记体,亦不录。

经录盖起于道安,慧皎《高僧传》(卷五本传)云:“自汉魏迄晋,经来稍多,而传经之人,名字弗说,后人追寻,莫测年代。安乃总集名目,表其时人,诠品新旧,撰为经录,众经有据,实由其功。”《祐录》亦云(卷二):“爰自安公,始述名录,诠品译才,标列岁月,妙典可征,实赖伊人。”又云(卷四):“大法远流,世移六代,撰注群录,独见安公。”皎、祐两书,在佛家史传中为最古,其言如此,则安公之作前无所承可知。

《祐录》中屡引《旧录》,费长房指为《安录》以前之书,后人皆沿其说。但录之出于祐公以前者皆可称旧,不必其旧于《安录》也。谓《古录》出秦时释利防,谓《旧录》为刘向所见,谓朱士行曾作《汉录》,此皆费长房臆断之说。(一)秦时有室利防赍佛经来华,说见王子年《拾遗记》,后人附会,谓“室”音同“释”,殊不知僧徒以释为姓,始于道安,秦时安得有此?况《拾遗记》本说部,非信史,又况《记》中亦并未言有目录耶。(二)东汉始有佛典,谓刘向曾为作录,太可笑。(三)朱士行三国时人,《高僧传》有传,并未言其作经录,所谓《汉录》者,殆后人依托耳。

汉时佛经目录,《长房录》不载,始见于《内典录》耳。原注云:“似是迦叶摩腾所译《四十二章经》等。”《四十二章经》已是伪书,则此录之伪更不待辨。

《安录》今虽已亡,然其全部似已为《祐录》采入,读《祐录》可以想见《安录》,犹之读班《志》可以想见刘《略》也。今略为爬罗,则《安录》之组织及内容考见者如下:

本录第一——以译人年代为次,自汉安世高迄西晋末法立,凡著录十七家二百四十七部四百八十七卷。

《祐录·新集经论录第一》之前半,皆用《安录》原文,略有增补。祐自云:“总前出经,自安世高以下至法立以上,凡十七家,并《安公录》所载,其张骞、秦景、竺佛朔、维祇难、竺律炎[1]、白延、帛法祖七人,是祐校众录,新获所附。”又于法护条下云:“祐捃摭群录,遇护公所出,更得四部,《安录》先阙。”今将《祐录》中除出张骞以下七人所译(此七家殆皆伪书),又除出护译之四种八卷(原注“安录阙”者),所得部数卷数如右,殆即《安录》之旧。

失译录第二——不知译人姓名者,凡百三十四种。

凉土经录第三、关中异经录第四——亦无译人姓名,但能知其译地,凉土五十九部七十九卷,关中二十四部二十四卷。

右三部《祐录》全录原文,惟失译录加入七都[2]。

古异录第五——此盖从大经中摘译单篇者,后此所谓“别生”也,凡九十二部九十二卷。

《祐录》云:“寻《安录》自《道地要语》迄《四姓长者》合九十有二经,标为古异,或无别名题,取经语以为目,或撮略《四含》,摘一事以立卷。”

疑经录第六——安公鉴别认为伪造之经,凡二十六部三十卷。

原序(《祐录》卷五引)云:“……经至晋土,其年未远,而喜事者以沙标金,斌斌如也,而无括正,何以别真伪乎?……今列谓非佛经者如左,以示将来学士共知鄙信焉。”

注经及杂经志录第七——皆安公所注群经及其他关于佛学之著述,凡十八种二十七卷。

经录一卷,即在此中,内云:“此土众经,出不一时,自孝灵光和以来,迄今晋康宁二年,近二百载,值残出残,遇全出全,非是一人,难卒综理,为之录一卷。”此数语即《安录》自序也,见《祐录》卷五。

(附言)从《祐录》中寻《安录》,决可辑佚还其旧观,所需者细心抉择耳,有好事者试从事焉,亦可喜也。

《安录》虽仅区区一卷,在其体裁足称者盖数端:一曰纯以年代为次,令读者得知兹学发展之迹及诸家派别。二曰失译者别自为篇。三曰摘译者别自为篇,皆以书之性质为分别,使眉目犁然。四曰严真伪之辨,精神最为忠实。五曰注解之书,别自为部,不与本经混,主从分明(注佛经者自安公始)。凡此诸义,皋牢后此经录,殆莫之能易。

《安录》是将当时所有佛经之全部加以整理,有组织有主张的一部创作,故其书名为《综理众经目录》,但在安公前后,作部分的记述者亦不少,其体裁可大别为二:

一曰专记一人,或一派之著述者——盖起于《聂道真录》。道真为晋怀帝时人,先安公约五十年。当时有最大译家竺法护,译经二百余部,道真实司笔受之役。护公殁,真复自译数部,因将其所译受者泐成一录。安公前之经录,殆惟此一家而已。其后如《菩提流支录》、《释灵裕译经录》等皆属此类。大率六朝隋唐间大译家皆有弟子为之著录,特其书多不传耳。

《长房录》卷十五于《聂道真录》之外别有《竺法护录》一卷,窃疑此实一书耳。道真自译之书不过三四种,不能别自成录,凡《道真录》所记者皆法护书也。《祐录》于法护诸书之注引《道真录》者不下数十条,可见《道真录》即以专记法护为目的,后人或因其专记法护而题为《法护录》者,长房无识,遂两收之耳。

当时译家多有专录。《法护录》于《起信论》条下云:“勘《真谛录》无此书。”是当时有《真谛录》专记谛所译书矣。其余类此者尚多,检《长房录》及《高僧传》可见,兹未能遍查备列。

二曰专记一朝代或一地方之著述者——安公弟子僧睿受学鸠摩罗什,为什门首座,因撰次什译诸经为《二秦录》。录冠朝名,盖始于此。道流、道祖者,慧远弟子,安公再传也。流草创《经录》,分魏、吴、晋、河西四卷,《河西录》亦名《凉录》,未成而卒,祖续成之,即诸录所引之《道祖录》是也。三家皆出安门,二书即续补《安录》,后此宋、齐、梁、隋各断代著录,盖沿其例。又如《始兴录》、《庐山录》皆以地为名,盖专记一地方所译述者。

断代著录之书,据《长房录》所记,则始于朱士行《汉录》,但吾不信士行曾有此著作。《长房录》又载有《赵录》一卷,无撰人名氏,《内典录》谓似是二赵(刘曜、石勒)时诸录,然二赵并无译经,何能别自成录?殆后人影射《二秦录》,依托为之耳。

右两类皆部分的整理之著述也。其继安公之后为全部的整理者,在南则有支敏度,在北则有李廓。敏度,晋成帝时豫章沙门,所著有《经论都录》、《经论别录》而书。《长房录》云(卷七):“度总校群经,合古今目录,撰此《都录》。”则《都录》性质为属于全部的可知。其《别录》另为一书,不知义例何如?群录中引《别录》之文不少,意即为敏度书,或所录者带存疑意味耶?李廓为北魏永平间人,其书名《众经目录》,系奉敕撰,前此诸家经录皆私人著述,敕撰自《廓录》始。《长房录》(卷九)谓“廓通内外学,注述经录,甚有条贯”。其书已佚,《长房录》存其目。

前此诸录,皆仅分年代,不判教乘,至齐武帝时,王宗为《众经目录》二卷。《长房录》(卷十一)谓其“撰大小乘目录”,大小乘分类盖自宗始(所以有二卷者,益大小乘各自为卷),其书今亦不传(王宗在李廓前)。

现存最古之经录,为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即所谓《祐录》是也。祐虽终于梁代,其书则成于齐建武中,尚在慧皎《高僧传》前,中国佛学掌故书,莫古于是矣。祐自序云:“昔安法师以鸿才渊鉴,爰撰经录,订正闻见,炳然区分。自兹以来,妙典间出,而年代人名,莫有铨贯。……”又云:“敢以末学,响附前规,率其管见,接为新录,兼广访别目,括正异同。”[3]据此,则祐之著述,私淑安公,且以续补《安录》自任可知。又自述全书组织云:“一撰缘记,二铨名录,三总经序,四述列传。缘记撰,则原始之本克昭;名录铨,则年代之目不坠;经序总,则胜集之时足征;列传述,则伊人之风可见。”今依此分别,则全书目录列表如下:

④篇数原阙,整理者统计,当为一一〇篇。

⑤篇数原阙,整理者统计,当为三十二篇。

《祐录》第二部分(卷二至卷五铨名录之部)盖踵袭《安录》,有所捐益,余三部分则其所自创。其在“经录学”中新贡献者有下列数点:

(一)叙述佛典来历及翻译方法——虽疏略误谬处甚多,然此方面的研究实由此书启其绪。

(二)新立“异出”一部——一经而有数译本者,备举之以资比较,在佛家经录中,此种方法实为极要,其创之者《祐录》也,后此诸录以“一译”“异译”分类,盖师其意。

(三)新立“抄经”一部——节抄之本,当然不应与原书同列,《祐录》别立此部,亦如史钞、子钞等之别为类也。

(四)广搜经序——朱彝尊经义考》全录各书之序,深便学者。最初创此例者则《祐录》也。虽似散漫无纪,然实能为学术界保存无限可宝之资料,且令学者虽未窥原书,读其序亦可知其崖略焉,此实佛藏提要之椎轮也。

(五)详述列传——《安录》虽以译人时代区分,然于译人之传记语焉不详,《祐录》别为列传一卷附全书之末,于知人论世最有裨。

法经总评诸录,安公以下,独推祐公,而不讳其短。其言曰:“道安法师创条诸经目录。……自尔达今,二百余年,制经录者十有数家,或以数求,或用名取,或凭时代,或寄译人,各纪一隅,务存所见。独有扬州律师僧祐撰《三藏记录》,最为可观,然犹小大雷同,三藏杂糅,抄集参正,传记乱经,考始括终,莫能该备。”(《隋众经目录》卷末自序)据此则《安录》以后,宜推《祐录》,盖识者所同认矣!法经所纠弹四事,虽中《祐录》之病,然亦有当分别言之者——其所云“小大雷同”,盖讥祐不以大小乘分类。然崇大抑小,实隋唐以后习气,自安迄祐,殆无此见。且大小界限本极难分,近世治佛教史者类能言其故,祐不分此,盖未可厚非。其所云“三藏杂糅”,盖讥祐不以经、律、论分类。然祐实已别律于经。其内序云:“至于律藏初启,则详书本源,审核人代,列于上录。”书中卷三之第五、六章皆专记律藏,经律分纪,祐实创之,岂容反以杂糅相责。至于附论于经,则因其时论藏输入甚少,未能独立故耳。其所云“抄集参正”,则抄经另录,亦始于祐。所诃殊乖其实。惟祐书有一例外,“安公时抄,悉附本录”(卷五《新集抄经录》序)。此则自有别裁,未可厚责。其失译录中录抄经甚多,然皆下注“抄”字,一目了然,亦非自乱其例也。所谓“传记乱经”者,祐书诚所不免,殆因为书甚少,不能别立部门,故随译人以附录耳。然则法经所抨击,吾侪宜为祐谅恕者盖什而八九也。

要之,《祐录》分类,不如后此诸家之密,此无庸为讳者。其书中之大病,则在其中一大部分仅保存原料之原形,而未尝加以细工的组织。虽然,创事者难为功,岂容苛责古人。吾侪若以《安录》比歆《略》,则《祐录》之视班《志》固亦无愧色矣!

僧祐以后,著经录者盖注重分类,有两部已佚之录,仅有篇目,而其分类颇有参考之价值者:一曰《李廓录》,二曰《宝唱录》。今据《长房录》所记表示如下:

⑥原误作“小乘经论”,今改正。

李廓者,费长房所称为甚有条贯者也。其书之特色,则(一)大小乘分类,此盖王宗创之而廓次效之。(二)经律与论分类,此似廓所首创。其尤特别者,则(三)未译经论别存其目,此朱氏《经义考》别存“未见”一目之例也。其伪书类分为“非真”与“全非经”两种类,亦后此“疑惑”“伪妄”分科之嚆矢。惟仅分经、律、论三藏,则传记等书应归何目,苦难配合,此当为《廓录》之一缺点也。

⑦原误作“每卷”,今改正。

⑧原误作“随了别名”,今改正。

《宝唱录》为梁天监十七年奉敕撰,其书分类刻意求详细,而失于琐碎,不合论理。造经以一卷、多卷区分,无所取义,一也。论不别主类,不知何属,二也。禅经以下,分析太繁,无有系统,三也。异译之经,本宜别类,乃反不别,四也。其书不传,盖宜在淘汰之列耳。

现在经录中最谨严有法度者,莫如隋之《法经录》。此书为开皇十四年敕翻经大德法经等二十人所撰,名曰《大隋众经目录》。盖其时佛学已达全盛时代,此二十人者又皆一时之选,故能斟酌条理,渐臻完善也。其书由两种分类纵剖横剖组织而成,一曰以书之内容本质分类,二曰以书之流传情状分类。今表示如下:

右分类,经律论三藏厘然分明,每藏又分大小乘,在佛典分类中最为科学的。其三藏以外之书分抄集、传记、著述三类,而每类又分西域与此土,则一切典籍可以包括无遗。

⑨原误作“三次”,今改正。

右分类专适用于经律论三藏,其抄集、传记、著述不与焉,本书中自下其解释如左:

一译——并是原本一译,其间非不分摘卷品,别译独行,而大本无亏,故宜定录。

异译——或全本别翻,或割品殊译,然而世变风移,质文迭举,既无梵本校雠,自宜俱入定录。

失译——虽复遗落译人时事而古录备有,且义理无违,亦为定录。

别生——并是后人随自意好,于大本内抄出别行,或持偈句,便为卷部,缘此趣末岁广,妖滥日繁,今宜摄入,以敦根本(原书于别生本某书、抄自某经一一注明,极为完密)。

疑惑——多以题注参差,众录致惑,文理复杂,真伪未分,事须更详,且附疑录。

伪妄——或首掠金言,而末申谣谶,或初论世术,而后托法词,或引阴阳吉凶,或明神鬼祸福,诸如此类,伪妄灼然,今宜秘寝,以救世患。

以此六种分类,摄尽通行一切经典,真者写定入藏以广其传,别生及疑伪者虽屏不入藏,仍著其目,使后世勿为所惑。别择精严,组织修洁,专以目录体例论,此为最合理之作矣!今揽其全书,制为两表:

《法经录》大小乘三藏书目统计表第一

《法经录》杂著统计表第二

隋代经录,除《法经录》外,尚有两家宜论列者:一曰彦琮,二曰费长房。

藏中题隋《众经目录》者两部,一部六卷,即《法经录》,一部五卷,不题撰人名氏,据《贞元录》知其出彦琮手。彦琮深通梵文,为玄奘以前惟一之通博学者,本传(《续高僧传》卷二页二十)称“仁寿二年,下敕更令撰《众经目录》,乃分为五例,谓单译、重译、别生、疑伪,随卷有位,帝世盛行”。是其分类殆与《法经录》全同。今藏中五卷本分为单本、重翻、贤圣集传、别生、疑伪、阙本,凡六类,与传文不尽合。五卷本优于六卷本者一事,曰别立阙本门,使存佚得所考焉。其不及六卷本者亦一事,则贤圣集传既不分类,复不分西域、此土也。

彦琮传中有应特记者一事(页二十一):“时新平林邑,所获佛经合五百六十四夹,一千三百五十余部,并昆仑书,多犁树叶,有敕送馆,付琮披览,并使编叙目录,以次渐翻,乃撰为五卷,分为七类,所谓经律论方字杂书七也。必用隋言以译之,则成二千二百余卷。”据此,知彦琮尚有巴利文经录五卷,可谓我国目录学界空前绝后之作,今不惟原书沦亡,并《琮录》亦佚去,深可惜也。

费长房所撰《历代三宝记》,亦名《开皇三宝录》,省称《长房录》,在现存诸经录中,号称该博。书凡十五卷,前三卷为年表,第四卷至第十二卷历记自后汉迄隋所译经典,以年代及译人先后为次,每人先列其所译著之书而末系以小传,卷十三、十四为大小乘入藏目,卷十五则仿马、班二史之例自为序传,而以历代经录附焉。道宣评其书曰:“翻经学士成都费长房因俗博通,妙精玄理,……撰《三宝录》一十五卷,始于周庄之初,上编甲子,下录年编,并诸代所翻经部卷目,轴别陈叙,亟多条例,然而瓦玉杂糅,真伪难分,得在通行,阙于甄异。”(《续高僧传》卷二)又曰:“《房录》后出,该瞻前闻,然三宝共部,伪真淆乱。”(《内典录》卷十)今案《法经录》成于开皇十四年,《长房录》成于十七年,相去不过三年,法经著录四〇九四卷,并存目合计亦不过五二三四卷,而《长房录》乃骤增至六二三五卷,实可惊异。大抵长房为人,贪博而寡识,其书盖钞撮诸家之录而成,搜采虽勤,别裁苦鲜,其最可观者实惟前三卷之年表,虽考证事实,舛讹尚多,然体例固彼所自创也。

经录之学,至隋而殆已大成,综其流别,可分两派:其一,专注重分类及真伪,自僧祐、李廓以下皆是,至隋法经集其成,入唐则静泰、明佺衍其绪。其二,专注重年代及译人,竺道祖以下凡以朝代冠录名者皆是,至隋费长房集大成,入唐则靖迈衍其绪。

静泰《唐众经目录》、明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大体皆沿《法经录》之旧。静泰只是续法经,更无改作。明佺则门类卷帙皆有加增,然颇芜杂。智升评《明佺录》云:“当刊定此录,法匠如林,德重名高,未能亲览,但指挥末学,令辑撰成之,中间乖失,几将太半,此乃委不得人之过也。”观此则《明佺录》价值可见。

靖迈著《古今译经图记》四卷,乃大恩寺翻经堂内壁画古今传译故事,迈因撰题画后,其书不过《长房录》之节本,无所发明别择。唐代经录学大家,则前推道宣,后有智升。道宣学风,酷类僧祐(传称其为僧祐转生),同为明律大师,同谙悉佛门掌故,《续高僧传》以继慧皎,其精审殆突过之。有名之《大唐内典录》十卷——省称《内典录》,审彼七十岁时之著作(原跋云:“余以从心之年,强加直笔,舒通经教”)。其书集法经、长房两派之所长而去其所短,更为有系统的且合理的组织,殆经录中之极轨矣。全书为录者十,为卷者十[4],然卷并非随录而分合,今表列如下:

道宣对于十录义例,自有解释,照录如下:

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谓代别出经及人述作,无非通法,并入经收,故随经出。

历代翻本单重人代存亡录——谓前后异出,人代不同,又遭离乱,道俗波迸,今总计会,故有单重,缘叙莫知,故传失译。

历代众经分乘入藏录——谓经部繁多,纲要备列,从帙入藏,以类相从,故分大小二乘,显单重两译。

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谓转读寻玩,务在要博,繁本重义,非曰被时,故随部撮举,简取通道,自余重本,存而未暇。

历代众经有目阙本录——谓总检群录,校本则无,随方别出,未能通遍,故别显目访之。

历代道俗述作注解录——谓注述圣言,用通未悟,前已杂显,未足申明,今别题录,使寻览易晓。

历代诸经支流陈化录——谓别生诸经,曲顺时俗,未通广本,且接初心,一四句偈未可轻削故也。

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谓正法深远,凡愚未达,随俗下化,有悖真宗,若不标显,玉石斯滥。

历代众经录目始终序——谓经录代出,须识其源。

历代众经感应兴敬录——谓经翻东夏,应感征祥,而有蒙祐增信,故使传持惟远。

今以《内典录》比较前录,其优点可指者略如下:

一、自卷一至卷五之“传译所从录”,将《长房录》全部摄入,但彼则务炫博而真伪杂收,此则务求真而考证綦审,又一经而有数译本者,皆注“初出”、“第二出”、“第三出”……字样,令读者一望而知传译次第。此例虽创自《长房录》,然彼或注或不注,此则略无遗漏。又某经初见于某录,一一注明,既以见著述渊源,亦使旧录虽佚而后世犹得循此以求其面目。

二、其“单重传译有无”、“分乘入藏”、“支流陈化”、“疑伪经论”四录,将《法经录》全部摄入,然法经于每类之下皆分一译、异译、失译、别生、疑惑、伪妄六门,其后三门既摈不著录,而仍与前三门同厕于一卷中,未免乱读者耳目。道宣各自为篇,不相杂厕,在组织上最为合理。又别生一项,法经绝对排斥,道宣相对保存。疑惑、伪妄,法经分而为二,道宣合而为一,皆宣优于经之点。

三、法经于阙本悉置不记,道宣主“有目阙本”一录,且明言为将来采访之资。抱残守缺,确是目录学家应有之态度。

四、道宣录中最有价值之创作,尤在“众经举要转读录”一篇。盖佛典浩如烟海,读者本已穷年莫殚,加以同本异译,摘品别行,叠屋支床,益苦繁重。宣公本篇,于异译别行诸经,各择其最善一本以为代表,例如《华严经》则举佛陀跋陀译之六十卷本,而异译异名之十部(《度世》、《渐备》、《信力》、《十住》、《兴显》、《罗伽》、《住法》、《本业》、《兜沙》、《佛藏》)皆该摄省略焉。《涅槃经》则举昙无谶译之四十卷本,《摩诃般若经》则举罗什译之三十卷本,《大集经》则举昙无谶译前三十卷本及耶舍译后三十卷本……诸如此类,其裨益于读者实不少,著书足以备学者顾问,实目录学家最重要之职务也。

智升之《开元释教录》二十卷,大体依仿《内典录》,其特点则在经、论分类之愈加精密,今示其全部组织如下:

前此仅以大小乘经律论分类,至智升则大小乘经论又各分类焉,派别分类自此始也。今将原书“有译有本录”之细目列表如下(“有译无本录”及“支派别行录”细目略同):

学术愈发达,则派别愈细分,《开元录》将大小乘经论更加解剖,此应于时势要求,自然之运也。其分类以大乘论分释经、集义两门为最合论理,盖纯依原书性质为分也。自余大乘经之分五部,而五部外单译本别自为类,小乘经分四含,而四含外单译本别自为类,此皆因部帙繁简,姑为此画分,以便省览,在学理上非有绝对正确根据,但就目录学的立场言之,则取便查检,亦正是此学中一重要条件,智升创此,其功自不可没。而后此制录者亦竟罕能出其范围也。

《开元录》更有一点可称述者,则子注之详细是也。经录之有子注,自《安录》已然,其注盖如《汉书·艺文志》,简单数字而已,此后则《祐录》、《法经录》、《长房录》、《内典录》递有加增,至《开元录》则有长至数百言,俨成提要之形者。以识鉴论,智升诚不逮道宣,故往往有宣所斥为伪书而升仍滥收者,然升既后起,宗法宣公而用力甚劬,其考证资料之饷遗吾侪者,斯为最富矣。其叙列古今诸家目录一篇(卷十)于祐、经、房、宣四录皆有颇严密之批评,惜皆属枝节的订伪,于著作体裁论列盖鲜。

要之,《开元录》一书,踵《内典录》之成规,而组织更加绵密,资料更加充实,在斯学中,兹为极轨。其后贞元间圆照为《贞元新定释教录》,袭录其文,不易一字。惟增实叉难陀、义净、不空、菩提流志等数译家而已,附数篇于续录,良惬雅裁,攘全书易新名,太灾梨枣矣。

有宋一代,作者未闻。祥符、景祐两录,仅见征引(《法宝标目》卷首),原书似已佚[5],无从评骘,大抵续《贞元》之旧,补入新译而已。元代则有极有价值之经录二种。一曰王古之《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十卷,二曰庆吉祥等奉敕撰之《至元法宝勘同》十卷,二书皆依元《大藏经》原目为次,其组织无特别可论,所注意者则书之内容而已。

前此经录虽多,求其如《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之例,撮举各书内容为作提要者竟无有。《祐录》录诸经序,虽颇存此意,然经不皆有序,序亦不皆为提要体,范围亦云狭矣。况《祐录》以后名著,叠出者十倍于前,有序者甚少,其序亦不见于诸家经录中,是以读佛典者欲得一向导之书,殆无从寻觅,可谓憾事。王古《标目》纯属提要体,于各经论教理之内容,传译之渊源,译本之分合同异等,一一论列,文简而意赅,非直空前创作,盖直至今日,尚未有继起之第二部也。中间惟晚明智旭作《阅藏知律》,颇师其意,然智旭书惟抄写各经论之篇目耳,不能挈全书纲领,俾学者得知其概,其去王古书远矣。

《法宝勘同录》者,以汉文、藏文两大藏对照,勘其同异,原序云:

“皇帝……念藏典流通之久,蕃汉传译之殊,特降纶言,溥令对辩。谕释教总统合台萨里,帝师拔合思八、叶琏国师……汉土义学亢理二讲主庆吉祥及畏兀儿斋牙答思、翰林院承旨旦压孙安藏等,集于大都,自至元二十二年乙酉春至二十四年丁亥夏,各秉方言,精加辩质,顶踵三龄,铨雠乃毕。……复诏讲师科题总目,号列群函,标次藏乘,互明时代。……”

观此,可见此书之成,阅时三载,以深通藏语之人,持本对雠,证其同异。此种事业,在佛学界至为重大,在今日仍有继续进行之可能及必要,然非借政府之力不易为功,故千年来行之者仅此一度也。

[1] 原误作“竺将炎”,今改正。

[2] 原误作“都”,今改正。

[3] 此是《出三藏记集》卷二之序,非卷首自序。又“访”,原误为“坊”,今改正。

[4] 原误作“六十”,今改正。

[5] 《祥符》、《景祐》两录,全称《大中祥符法宝录》(二十二卷)、《景祐新修法宝录》(二十一卷),其书尚存,有残缺,见收于《宋藏遗珍》。

见于《高僧传》中之支那著述

(十一年十月四五两日钞)

通三世论鸠摩罗什著。勗示因果

实相论二卷鸠摩罗什著

维摩经注鸠摩罗什著

人物始义论晋法畅著。晋成帝时人

传译经录晋支敏度著。同上

格义[1]晋竺法雅、康法朗等著。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

庄子逍遥篇注晋支遁著

安般、四禅诸经注支遁

即色游玄论支遁

圣不辩知论支遁

道行旨归支遁

学道诫支遁

法华义疏四卷晋法崇著

毗昙旨归晋竺僧度著

胜鬘经注晋竺慧超著

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注二十二卷晋道安著

经录道安著

僧尼轨范道安著

放光经义疏晋法汰著。道安学侣。传言讲《放光》,又言所著《义疏》未知是一否

与郗超与论本无义法汰。有沙门道恒执心无义,汰遣弟子昙壹难之

神无形论晋僧敷著。道安学侣。时异学之徒咸谓心神有形,但妙于万物。敷著此论,有形便有数,有数则有尽,神既无尽,故知无形矣。时状辩之徒纷纭交诤,既理有所归,惬然信服

放光经义疏僧敷

道行经义疏僧敷

十住注解晋僧卫著。道安后辈

立本论九篇晋昙徽著。道安弟子

六识旨归十二首同上

法性论晋慧远著。先是中土未有泥洹常住之说,但言寿命长远而已,远乃叹曰:佛是至极则无变,无变之理岂有穷耶?因著此论曰: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罗什见而叹曰:边国人未有经,便暗与理合

大智度论抄二十卷同上。远以《大论》文句繁广,初学难寻,抄其要文如此

沙门大敬王者论五篇同上。今存

集十卷同上。论序铭赞诗书等五十余篇

维摩经注晋昙诜著。慧远弟子

法华经义疏晋道融著。罗什弟子

大品般若义疏同上

金光明经义疏同上

十地经义疏同上

维摩经义疏同上

法华义疏晋昙影著。罗什弟子

中论注同上

诸经论序晋僧睿著。罗什弟子。今存者多,《大智论》、《十二门论》、《中论》等序,并注大小品、《法华》、《维摩》、《思益》、《自在王》、《禅经》等序

释驳论晋道恒著。罗什弟子

百行箴同上

舍利弗[2]毗昙序晋道标著。罗什弟子

般若无知论晋僧肇著。罗什弟子。今存。罗什书《大品般若》,后肇著此论,二千余言呈什,什称善

真空论同上。今存

物不迁论同上。今存

维摩经注同上

诸经论序同上

涅槃无名论同上。今存。什公亡后作十演九折,凡数千言,博采众经,托证成喻

二谛论晋道生著。罗什弟子

佛性当有论同上

法身无色论同上

佛无净土论同上

应有缘论同上

维摩经注同上。僧肇始注《维摩》,世咸玩味,生更深旨,显畅新典

涅槃记晋宝林著。道生弟子

异宗论注同上

檄魔文同

金刚后心论晋法宝著。宝林弟子。祖述生公

十四音训叙宋慧睿著。罗什弟子。条例梵汉,昭然可了,使文字有据

无生灭论宋慧严[3]著。罗什弟子

老子略注同上

辩宗论宋慧观著。慧远弟子。论顿悟、渐悟义

十喻序赞同上

胜鬘经注宋僧馥

白黑论宋慧琳著。乖于佛理。何承天著《达性论》应之,并拘滞一方,诋诃释教。颜延之及宗炳《难》、《驳》二论,各万余言

维摩经注宋慧静著

思益经注同上

涅槃略记同上

大品旨归同上

达命论同上

实相论宋昙无成著。罗什弟子

明渐论同上

神不灭论宋僧含著。任函[4]著《无三世论》,含作论抗之

智圆鉴论同上

法身论同上

业报论同上

法华宗论同上

释异十论宋道含著

集六卷宋昙谛

成实论疏宋僧导著。罗什弟子

三论义疏同上

空有二谛论同上

集十卷宋慧静著

显验论宋涉愍著。明因果

大道经注同上

法性论宋僧宗著

觉性论同上

要义百科一卷宋梵敏著

七宗论[5]宋昙济著

经目宋昙宗著

林同

玄通论宋慧亮著

法华义疏同上[6]

维摩义疏同上

泥洹义疏同上

毗昙玄论同上

法华义疏宋法瑶[7]著

涅槃义疏同上

大品般若义疏同上

胜鬘义疏同上

胜鬘注五卷宋道猷著。道生弟子。文烦不行,后有道慈者,删为二卷,行世

大品般若疏宋慧通著

胜鬘义疏同上

杂心毗昙义疏[8]同上

驳夷夏论同上

显证论同上

法性论同上

爻象记同上

成实论大义疏八卷魏昙度著。盛传北土

生死本无源论齐道盛著

文殊问菩提经注齐法解[9]著

楞严经注同上

二谛论齐智林著。申明二谛义有三宗不同,有《致周颙书》论此

毗昙杂心记同上

十二门论注同上

中论注同上

胜鬘经注齐法瑗著

微密持经注同上

七玄论齐僧拔著

法华义疏三卷齐慧基著。《制门训义序》三十三科,并略申方便旨趣,令通空有二言

遗教经注同上

净名义疏齐法安著

十地义疏同上

僧传五卷同上

法事赞梁智顺著

受戒记同上

弘法记同上

涅槃义疏梁宝亮著。天监八年奉敕撰,凡十余万言,梁武帝亲作序文,见本传

毗昙大义疏梁慧集著。集遍历众师,融冶异说,三藏、方等并皆综达,广访《大毗婆沙》及《杂心》、《犍度》等,以相雠校,故于《毗昙》一部,擅步当时,硕难坚疑,并为披释。著《大义疏》十余万言,盛行于世

十诵义疏八卷宋慧猷著。卑摩罗叉弟子。律部第一部著作也

诫众论宋僧璩著

胜鬘文旨同上

僧尼要事两卷同上

决正四部毗尼论宋道俨著。精研四部,融会众家,又以律部东传,梵汉异音,文颇左右,恐后人咨访无所,乃会其旨归。本传[10]

律例七卷齐超度著。度著十诵及四分

十诵戒本及羯磨齐法颖著

十诵义记八卷齐智称著

出三藏记集□卷[11]梁僧祐著。今存

法苑集[12]同上

世界记[13]同上。今存。在《出三藏记集》中

释迦谱□卷[14]同上

弘明集□卷[15]同上。今存

——以上据梁慧皎《高僧传》

内典博要三十卷梁虞孝敬著。附见僧伽婆罗[16]传

集录梁宝唱天监四年奉敕撰集。鬼神礼忏等事近百卷

众经要抄八十卷[17]梁僧祐、宝唱等天监七年奉敕撰

众经义林八十卷梁智藏、宝唱等奉敕撰

大般涅槃经注七十二卷梁僧朗、宝唱等奉敕撰

法宝联璧二百余卷梁简文帝撰。别令宝唱缀比区别其类

续法轮论七十余卷梁宝唱奉敕撰。自大教东流,道门俗士有叙佛理、著作宏义,并通鸠聚

法集一百三十卷梁宝唱撰

华林佛殿经目四卷梁宝唱奉敕撰。初梁武帝于[18]十四年敕僧绍撰,未惬旨,乃敕唱重撰

经律异相五十五卷梁宝唱奉敕撰。今存

饭僧圣法五卷梁宝唱奉敕撰

大品般若经注五十卷梁武帝撰

名僧传三十一卷梁宝唱撰。天监九年至十三年,有序,见本传

众经录魏李廓撰。见《菩提流支传》。据传似是专叙菩提流支所译

洛阳伽蓝记五卷魏扬衒之撰见《菩提流支传》,今存

菩萨藏众经要西魏昙显等奉敕撰

释律二十二大义并疏五卷陈法泰撰。真谛弟子

真谛翻译历陈智敷撰。始末指订,并卷部时节、人世详备

那连提黎耶舍本传隋彦琮撰。见耶舍传,记耶舍四十余年所游五十余国

大隋西国传十篇隋彦琮撰。以下六种并见达摩笈多传。本传一、方物二、时候三、居处四、国政五、学教六、礼仪七、饮食八、服章九、宝货十。盖述达摩笈多所历所说

旌异传二十卷隋侯白奉敕撰。多叙感应即事

通命论二卷隋徐同卿撰。引经史正文,会通运命,归于因果,意在显发儒宗,助宣佛教

内外旁通比较数法一卷隋翻经学士刘冯撰。论筹算有序众经法式十卷隋彦琮等开皇十五年奉敕撰

三宝录十五卷隋费长房撰。今存。瓦玉杂糅,真伪难分。得在通行,阙于甄异

辩教论隋彦琮撰。明道教[19]妖妄者有二十五条

众经目录□卷[20]隋彦琮仁寿二年奉敕撰

沙门名义论别集五卷隋彦琮撰

上林园梵文经目录五卷隋彦琮奉敕撰。分为经、律、论、赞、方、字、杂书七例

天竺记隋彦琮、裴矩奉敕撰

辩正论隋彦琮撰。今存。论翻译法式,文见本传,主张教授梵文

彦琮行记隋行矩撰。彦琮兄子

集八卷唐慧颐撰

杂心玄义[21]三十卷唐慧净

俱舍文疏三十余卷同上。遂使经部妙义,接纽明时

金刚般若注同上。有褚亮序,见本传

大庄严论文疏三十卷同上。净笔受斯论,复为作疏

法华经缵述十卷同上

诗英华十卷同上。有刘孝孙序,见本传

会宗论三千颂唐玄奘著。梵文。初那烂陀寺大德师子光等立《中》、《百》论宗,破瑜伽等义,奘曰:圣人作论,终不相违,但学者有向背耳。因造此论呈戒贤诸师,咸称善

制恶见论千六百颂同上。梵文。驳顺世外道说

三身论三百颂同上。梵文。为戒日王造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同上。今存

涅槃集注梁法朗著

诸经论疏杂集百余卷梁僧旻著

四声指归同上

诗谱决疑同上

成实义疏四十二卷梁法云

诸经义疏梁智藏著《大》、《小品》、《涅槃》、《般若》、《法华》、《十地》、《金光明》、《成实》、《百论》、《阿毗昙心》等

调气论魏昙鸾

安乐集二卷同上

涅槃义疏十卷梁慧皎著

梵网经疏同上

高僧传十四卷同上。今存

高僧传十卷裴子野著。见皎传

维摩经注梁道辩著

胜鬘经注同上

金刚般若经注同上

小乘义章六卷同上

大乘义五十章同上

涅槃义疏梁僧迁著

大品般若疏同上

成实论疏数十卷陈洪偃著

成实玄义二十卷陈宝琼著

成实文疏十六卷同上

涅槃经疏十七卷同上

大品般若疏十三卷同上。余《法华》、《维摩》等经,并有文疏

大乘义十卷同上

集十卷周亡名著。有《至道论》、《淳德论》[22]、《遣执论》、《去是非论》、《影喻论》、《修空论》、《不杀论》等

论场三十卷周僧琨著。搜括群籍,采摭贤圣所撰诸论,集为一部

涅槃经论北齐僧范著。变疏引经,制成为论

大品经论同上

地持经述同上

华严、十地、地持、维摩、胜鬘诸经疏记同上

成实论删要两卷并注北齐灵询著

楞伽文疏北齐法上著。疏《楞伽》者始此

十地、地持、涅槃诸经文疏同上

增一数法四十卷同上

佛性论二卷同上

大乘义章六卷同上

散花论北周慧善著。善《智度论》,每引小乘相证成义,依文次第,散释精理

大集经疏北周宝彖著。疏《大集》者始此

涅槃疏同上

法华疏同上

涅槃义疏十五卷隋昙延著。时诸英达佥议,用比远公所制,而延尤过之

宝性论疏同上

胜鬘经疏同上

仁王经疏同上

地持经疏五卷隋慧远著

十地论疏十卷同上

华严经疏七卷同上

涅槃经疏十卷同上

维摩经疏同上

胜鬘经疏同上

大乘义章十四卷同上。今存。合二百四十九科,分为五聚。谓教法、义法、染、净、杂也。陈综义差,始近终远,佛法纲要,尽于此焉

广初章、鹿角章隋法安著

十地疏四卷隋灵裕著

地持疏二卷、维摩疏二卷、般若疏二卷同上

华严疏及旨归合九卷同上

涅槃疏六卷同上

大集疏八卷同上

四分律疏五卷同上

大乘义章四卷同上

胜鬘、央掘、寿观、仁王、毗尼母、往生论、遗教诸经疏记同上

成实论抄、毗昙抄、大智度论抄各五卷同上

圣迹记二卷同上

佛法东行记、众经宗要、译经体式、受菩萨戒法并戒本、注华严等经论序同上

大小乘同异论同上

舍利、目连传同上

御众法同上

安民论十卷、陶神论十卷同上

劝信释宗论穀卵成杀论同上

字本七卷同上

庄纪、老纲式、经兆纬相录同上

医决、符禁法文、断水虫序同上

齐世三宝记、灭法记、光师弟子十德记同上

集五十余卷同上

华严义疏隋慧藏著

成实论疏四十卷隋智脱著。江南《成实》并述义章,不顾论文,脱愤而著此

净名疏十卷同上

释二乘名教四卷同上

成论玄义十七卷梁琰法师[23]原著,隋智脱删要

法华疏三卷隋道庄著。直叙纲致,不存文句

集数十卷同上

续名僧传隋法论著。未就而卒

别集八卷同上

十种大乘论隋僧粲著。一通、二平、三逆、四顺、五接、六挫、七迷、八

梦、九相即、十中道

十地论二卷同上

摄大乘论疏六卷隋靖嵩[24]著。《摄论疏》始此[25]

杂心论疏五卷同上

九识、三藏三聚戒、二生死等玄义同上

舍利弗[26]阿毗昙疏十卷隋净愿著。《舍利疏》始此,但未讲,已失落摄大乘论疏隋智凝著

迦延杂心论疏九卷隋志念著

杂心论广钞九卷同上

中论疏隋智矩著

三论玄疏唐吉藏

大品玄疏[27]、智论玄疏、华严玄疏、维摩玄疏同上

地论疏记隋法棱[28]著

华严、十地、维摩诸经疏唐慧觉著

义章十三卷同上

华严、大品、涅槃、释论四部义疏唐智琚

三论疏唐慧因

杂著四十余卷唐神迥著

俱舍论疏要删二十二卷唐道岳著。要删真谛本疏,减三分之二

十八部论疏同上。此论之疏似始此

法华疏五卷唐神迥[29]著

无性摄论疏同上

佛地疏、般若疏同上

摄论指归等二十余篇唐法护著

杂心玄章并抄八卷唐道基著

大乘章抄八卷同上

华严疏十卷唐智正著

摄论、中边、唯识、思尘、佛性、无性诸论疏唐僧辩著

摄论义疏八卷、玄章五卷唐法常著

涅槃、维摩、胜鬘诸经疏记同上

杂心玄章抄疏唐慧休

摄论疏同上

涅槃义疏十三卷、玄章三卷唐灵润著

摄论义疏十三卷、玄章三卷同上。内容大略见本传

以上义解

大品义章、融心论、还源镜、详玄赋[30]北周彗命著

四十二字门二卷隋慧思

无净行门二卷同上

释论玄、随自意、安乐行、次第禅要、三智观门各一卷同上

法华疏、止观门、修禅法各数十卷隋智顗。今存

净名疏三十七卷同上

亡是非论[31]隋昙迁

摄大乘论疏十卷同上

楞伽、起信、唯识、如实等疏,九识、四明等章,华严明难品玄解总二十余卷同上。《起信疏》始此[32]

顿教一乘二十卷隋本济[33]著。因时判仪,并遵流世

法华疏隋灌顶(章安)

义记同上

百识观门十卷唐道哲著

智照自体论六卷同上

大乘闻思论同上

净土论二卷唐道绰

以上习禅

出要律仪十四卷梁武帝撰

律疏六卷道覆。时代待考[34],见《慧光传》

四分律疏百二十纸北齐惠光[35]著。后代引之,以为义节

羯磨戒本要删同上

玄宗论、大乘义律章同上

仁王七诫、僧制十八条同上

胜鬘、遗教、温室、仁王般若注释同上

律钞四卷北齐昙隐著

律钞两卷北齐洪理。智首开为四卷

十诵疏十卷陈昙缓著

戒本、羯磨疏各二卷同上

僧家书仪四卷同上

别集八卷同上

律义疏十二卷隋智文著

羯磨疏四卷、菩萨戒疏二卷同上

四分律疏十卷隋法愿著

是非钞二卷同上

律大本、羯磨诸经疏三十六卷隋道成著

大纯钞五卷隋洪遵

律藏五部区分钞二十一卷唐智首著

四分律疏十卷唐法砺

羯磨疏三卷

佛教后代国王赏罚三宝法、安养苍生论、三德各一卷唐玄琬

十诵私记十三卷、僧尼行事二卷、尼众羯磨二卷、道俗菩萨戒义疏四卷唐惠旻[36]著

——以上据唐道宣《续高僧传》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唐义净

南海寄归传内法传同上

说罪要行法同上

受用三法水要法同上

护命放生仪轨同上

摄大乘论疏唐道因著

维摩经疏同上

示教指归唐满月

佛法根本同上。专言密宗

窥基各疏[37]传未举名,惟云造疏计可百本

法苑珠林一百篇唐道世(玄恽)

善恶业报及信福论二十三卷同上

大小乘禅门观及大乘观共十一卷同上

受戒仪式、礼佛仪式共六本同上

四分律讨要五卷、四分律尼钞五卷同上

金刚经集注三卷同上

俱舍论疏□卷[38]唐普光圆晖略为十卷

唯识疏钞□卷[39]唐圆测

三论疏唐元康。按:时治三论者希矣

三论玄枢二卷同上

古今译经图纪四卷唐靖迈。今存

决定相违不定量唐新罗顺璟。璟在本国稍多著述,亦有传来中原者

慧沼但言著诸疏义,未举书名[40]

慈恩法师传唐慧立彦悰

成唯识论纂要唐义忠

成唯识论钞三十卷同上

法华经钞二十卷同上

无垢称经钞二十卷同上

百法论疏同上

金刚三昧经疏五卷唐新罗元晓

净名经疏武周神楷

禅林要钞三十卷唐会隐。于一切经中略出精义玄

武丘名僧苑一卷武周僧瑗

郁子[41]二卷、文集三卷同上

心要集唐印宗著。起梁至唐天下诸达者语言总录

百家诸儒士三教文意同上

唯识义例唐宗哲。按:传但言《义例》,寻文似释《唯识》也

瑜伽义门唐德感。按:传但言《义门》,寻文似释《瑜伽》也

华严金师子章唐法藏。余著多未载

顺了义论二卷唐恒景

摄正法论七卷同上

佛性论二卷同上

毗卢遮那佛经疏七卷唐一行

摄调伏藏六十卷同上

释氏系录一卷同上

开元大衍历五十二卷同上

大唐内典录十卷唐道宣著

开元释教录二十卷[42]唐智升著

续内典录一卷同上

续译经图纪[43]一卷同上

俱舍古疏颂节略唐怀远

俱舍金华钞十卷唐崇廙

俱舍略疏唐圆晖

释教广品历章三十卷唐玄逸。按:此佛典校勘学

对御论衡一本唐道氤

大乘法宝五门名教一卷同上

信法仪一卷同上

唯识疏六卷同上

法华经疏六卷同上

御注金刚经疏六卷同上。玄宗注

仁王般若经疏三卷唐良贲

念诵仪轨一卷同上

承明殿讲密严经对御记一卷同上

华严经仪记十二卷唐法诜

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庄严经疏唐潜真

菩提心义一卷、发菩提心戒一卷同上

三聚净戒十善法戒共一卷同上

华严疏□卷[44]唐澄观

华严后分(即普贤行愿品)疏十卷同上

了义一卷、心要一卷同上

随疏演义四十卷[45]同上。当是《华严疏》

华严经纲要一卷同上

法界玄鉴一卷、三圣圆融观一卷同上

华严、法华、楞伽[46]、中观论等别行小疏钞共三十卷同上

大乘理趣六波罗密经疏唐良秀

大藏音义一百卷唐慧琳。起贞元四年,迄元和五年方成

楞严经疏三卷唐惟悫。疏《楞严》[47]者始此,真伪未定

楞严经资中疏唐宏沇

次疑论七卷唐怀感善导后辈,提倡念佛

华严四种教唐慧苑。依《宝性论》判立

新译华严音释同上

法华释签十卷唐湛然

法华疏记十卷同上

止观辅行传弘决十卷同上

法华三昧补助仪一卷同上

方等忏补阙仪二卷同上

维摩经略疏十卷、维摩疏记三卷同上

重治定涅槃疏十五卷同上

金錍论一卷同上

止观义例止观大意、止观文句、十妙不二门同上

涅槃经解述唐元

华严经妙义唐智藏

法华玄笺十卷唐神清

释氏年志三十卷同上

新律疏要诀十卷同上。亦名《清钞》

二众初学仪一卷同上

有宗七十五法疏一卷同上。亦名《法源记》

识心论、澄观论同上

俱舍义钞同上

北山参玄语录同上

华严疏钞唐宗密

圆觉、涅槃、金刚、起信、唯识、盂兰盆、法界观、行愿经等疏钞同上

法义、类例、礼忏、修证、图传、纂略同上

禅藏同上。集诸宗禅言

四分律疏五卷、钞悬谈二卷同上

百法论疏并钞唐乘恩。祖慈恩而宗潞府

如来藏会释疏二卷唐知玄

无量寿经疏二卷同上

胜鬘经疏四卷同上

法鉴四卷、法灯二卷、法苑十卷唐僧彻。彻知玄弟子,此三书分释上三疏

般若疏义、心经疏义[48]、金刚经疏义唐知玄

集二十卷、礼忏文六卷同上

玄中钞数卷唐希圆

俱舍论金华钞二十卷唐玄约

以上义解

法门文记唐道宣

律钞四分律钞三卷

发正义记十卷

明两宗之踳驳,发五部之钤键。此文见《昙一传》。所谓《发正记》者,不审为道宣著,抑昙一著[49]

广弘明集□卷[50]同上。今存

续高僧传□卷[51]同上。今存

三宝录、羯磨戒疏、行事钞、义钞同上

共二百二十余卷

付嘱仪十卷同上

祇洹图经二卷同上

四分律记唐怀素。弹乣古疏十有六失,新义半,千百条

俱舍论疏十五卷同上

遗教经疏二卷、钞三卷、新疏拾遗钞二十卷同上

四分僧尼羯磨文二卷、四分僧尼戒本各一卷同上

轻重诀唐灵萼。释律

四分辅篇记十卷唐玄俨

羯磨述章三篇同上

金刚义疏七卷同上

发正义记十卷[52]唐昙一

五分律疏十卷唐爱同

古今决十卷唐朗然。解释道宣《四分律钞》

律钞搜玄录二十卷唐志鸿

律宗引源二十一卷唐灵澈

顺正记十卷、分轻重物仪唐省躬。律部

法华经解疏记十卷唐真乘

新佥定律疏十卷唐圆照。进呈表文叙律宗沿革最详

利涉法师传十卷同上

集景云、先天、开元、天宝诰制三卷同上

肃宗、代宗制旨碑表集共二卷同上

不空三藏碑表集七卷同上

隋传法高僧信行禅师碑表集三卷同上

两寺上座乘如集三卷同上

佥定律疏、一行制表集三卷同上

般若三藏续古今翻译图纪三卷同上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音义二卷同上

三教法主存没年代本记三卷同上

翻经大德光宅寺利言集二卷同上

再修释迦佛法王本纪一卷同上

佛成正觉记一卷同上

辩瑞相记一卷同上

五部律翻译年代传授人记一卷同上

庄严寺佛牙宝塔记三卷、无忧王寺佛骨塔记三卷同上

传法三学大德碑记集十五卷同上

贞元释教录三卷同上

律记二十卷唐清彻

以上明律

十门辩惑论三卷唐复礼。答权无二《释典稽疑》

慈恩法师行传唐慧立[53]

因明图注[54]吕才

甄正论一卷唐玄嶷。诃道教

立法幢论一卷唐利涉

显正记十卷唐玄畅

科六帖名义图三卷、三宝五运三卷同上

以上护法

——以上据宋赞宁《高僧传》[55]三集

离识观颜延之著

论检[56]同上

达性论[57]何承天著。与慧琳《白黑论》相比

无三世论宋任函[58]著僧含作《神不灭》抗之

三宗论[59]齐周颙

法华注刘虬。见《续传》卷十一《法安传》

[1] 整理者案:“格义”是一种注解、讲经的方法,不是书名。将它列为“著述”,是不对的。

[2] 原误作“舍利佛”,今改正。

[3] 原误作“慧岩”,今改正。

[4] “任函”。丽藏本《高僧传》卷七作“任城彭丞”,金陵刻经处本作“任彭城函”,当作“彭丞”。

[5] 原误作《七家论》,今改正。

[6] 《法华义疏》以下三书,实为宋僧镜著,梁氏误记。

[7] “法瑶”,据《高僧传》应为“法珍”。

[8] 原误作“义上”,今改正。

[9] 据《高僧传》当为“弘充”。

[10] 原误作“此传”,今改正。

[11] 卷数原缺,且“记集”作“集记”。据《大藏经》本,为十五卷。

[12] 原误作“《法苑记》”,今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改正,此书十卷。

[13] 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三,此书五卷。

[14] 卷数原缺,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二,当为五卷。

[15] 卷数原缺,《出三藏记集》卷十二为十卷,传世本为十四卷。盖作者后有补充。

[16] 原误作“僧迦婆罗”,今改正。

[17] 原误作“八十八卷”,今改正。

[18] “武”、“于”原缺,据《续高僧传》卷一《宝唱传》补。

[19] 原误作“道条”,今改正。

[20] 卷数原缺,当为五卷。

[21] 原误作“杂心玄文”,今改正。

[22] 淳,原误作“谆”,今改正。

[23] 原缺“法师”二字,据《续高僧传》卷九《智脱传》补。

[24] 原误作“静嵩”,今改正。

[25] 此说不确。据《续高僧传》卷一《法泰传》,陈时真谛就撰有《摄论义疏》(弟子智恺记)。

[26] 原误作“舍利佛”,今改正。

[27] 原误作“大品言疏”,今改正。

[28] 检《续高僧传》卷十一、卷十二,吉藏之后,慧觉之前,并无“法棱”其人。

[29] 据《续高僧传》卷十三当为“功迥”。

[30] 《续高僧传》卷十七《慧命传》,《还源镜》下,还有《行路难》一书。

[31] 原误作《已是非论》,今改正。

[32] 此说不确。据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十一,陈时真谛就撰有《起信论疏》二卷。

[33] 据《续高僧传》卷十八《本济传》,本济撰的是《十种不敢斟量论》六卷。《顿教一乘》二十卷,乃是其弟子善智撰。

[34] 道覆,北魏人。

[35] 《续高僧传》卷二十一作“慧光”。

[36] 《续高僧传》卷二十二作“慧旻”。

[37] 窥基注疏,今存有《成唯识论述记》等三十余种。

[38] 卷数原缺,检日本平祚《法相宗章疏》当为十五卷。

[39] 卷数原缺,日本平祚《法相宗章疏》有圆测《唯识疏》十卷。

[40] 慧沼注疏,今存有《成唯识论了义灯》、《因明义断》等十二种。

[41] 检《宋高僧传》卷四《僧瑗传》,当作《注郁子》。

[42] 原作“二卷”,脱“十”字,今补。

[43] 原误作《续释经图记》,今改正。

[44] 卷数原缺,检《大藏经》所收本,当为“六十卷”。

[45] 此当是澄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今存为九十卷。

[46] 原误作《棱伽》,今改正。

[47] 原误作《棱严》,今改正。

[48] 据《宋高僧传》卷六《知玄传》,乃是“《般若心经》、《金刚经》各有疏义”。梁启超将《般若心经疏义》误作《般若》、《心经》二经疏义。

[49] 据《宋高僧传》卷十四《昙一传》,昙一“自著《发正义记》”,非道宣所著。而且本条之后的第十四条,重出此书,称昙一撰,前后重复。

[50] 卷数原缺,今存《广弘明集》为三十卷。

[51] 卷数原缺,今存《续高僧传》为三十卷。

[52] 据《宋高僧传》卷十四,《昙一传》在《爱同传》之后,故《发正义记》当排在《五分律疏》之后。

[53] 《宋高僧传》卷十七《惠立传》作《慈恩三藏行传》,“慧立”作“惠立”。

[54] 据《宋高僧传》卷十七《惠立传》,吕才所撰为《释因明图注》。

[55] 宋赞宁《高僧传》三集,确切的书名当作《大宋高僧传》,或《宋高僧传》。

[56] 颜延之的《离识观》、《论检》,见《高僧传》卷七《慧严传》。

[57] 何承天的《达性论》,见《高僧传》卷七《道渊传》。

[58] 据《高僧传》卷七《僧含传》“任城彭丞”,当为“彭丞”。

[59] 周颙《三宗论》,见《高僧传》卷八《智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