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生震,字东原,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生具异禀,十岁始能言,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节,问塾师曰: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述。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其然?师无以应识者,知其非常人。年十五普读群经,每字必求其义,好汉许氏《说文解字》,尽得其节目。又取《尔雅》、《方言》及汉儒传注笺存于今者,参互考究,一字之义必本六书贯群经以为定诂,由是尽通前儒之说。年十七即有志闻道,谓非求之六经,孔、孟不能得;非从事于字义,制度、名物无由通其语言。宋儒讥训诂之学,轻语言文字,是犹渡江河而弃舟楫,欲登高而无阶梯也,故其言曰: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辞也;所以成辞者,字也。必由字以通其道,乃能得之。是则先生之学以小学为入门,故所著之书亦以小学书为最先。

尝作《六书论》三卷,谓转注犹言互训,许君以考、老示转注之例,后人不得考、老之义,以字形左回右转释之,最为纰缪。其他或分形声当之,或分假借当之,皆不可通。观《说文》训考为老,训老为考,故《序》中论转注举之,大抵造字之始,事与形两大端而已。文字既立,则声寄于字,而字有可调之声,意寄于字,而字有可通之义,是又文字之两大端也。由是而推之于用,则数字共一用者曰转注,一字具数用者曰假借,是又用文字者两大端也。六者之次第,出于自然,其涯略见于《答江慎修书》(《六书论》今未见,今有《答江先生论小学书》一篇发明此义,江氏得其书,谓众说纷纭,此为定论,诚无以易也)。又作《尔雅文字考》十卷,复以训诂之学自《尔雅》外,惟《方言》。《说文》切于治经,曾以《方言》之字校《说文》,或以字为纲,以《方言》之字传《说文》之字,或以训为纲,以《方言》之训传《说文》之字,又或以声为主,以《方言》同声之字传《说文》,可谓同条共贯之学矣。嗣又校正《方言》十三卷,正讹、补脱、疏通、证明,一仿邢氏疏《尔雅》例,即今聚珍殿所刊之本也。

然音韵之学较训诂之学尤精,尝以训诂必出于声音,当据声音求训诂。成《转语》二十章,以为言出于口,声音以成,而抑扬高下各不同。以喉、齿、唇、舌之音互相参伍,而声之用盖备,盖即中国字母之滥觞也(先生成此书在二十五岁时,孔氏序《戴氏遗书》则云未见,盖此书失传已久,惟自序一篇尚见文集中)。盖先生深明音韵,其论韵之文有《书玉篇声论反纽图后》诸篇,又著《声韵考》四卷,凡韵书之源流得失,皆櫽栝其间。时江慎修作《四声切韵表》,细区今韵,归之字母音等,又著《古韵标准》,嘱先生商订。先生举艰、鳏二字,以证字从偏旁得声。特江氏分古韵为十三部,嗣金坛段氏又分古韵为十七类,先生折衷其间,谓亭林作《音学五书》,于古音有草创之功,江、段之书皆因而加密,段氏分支、脂、之为三,自为卓识,然得失互见。乃作《声类表》一书,析声韵为九类,类各为卷。于今音古音无不兼综,彼此相配,四声一贯,而反切之学大明。其撰述大义,具见于与《段若膺论韵书》,小学家咸奉为圭臬云。

继潜心典章制度,拟作《学礼篇》,取六经礼制之纠纷者,事各为类,折衷众说,萃为一编。虽所成仅十三篇(即冕服记、爵弁服记、朝服记、玄端记、深衣记、中衣裼衣襦褶之属记、冕弁服记、冠衰记、括发免记、絰带记、缫藉记、捍决记是也。后段氏刊入《戴先生文集》之中),然铨释礼制,以类相求,简约详明,远驾江氏《礼书纲目》上。弟子兴化任大椿本之,作为《释缯》数篇,盖用先生之例云(先生所著之文,又有《春秋即位改元考》数篇,亦详解古礼之文。见文集中)。先生说典制之书,复有《考工记图注》,齐召南目为奇书。

先生治经之暇,兼留意天文、算法,先成《筹算》一卷,首列乘除,次列命分,次开平分,次列筹式,略举经籍之资,于算者推衍成帙,以备治经之用。后更名《策算》。孔氏继涵取以附《九章算术》,谓凡学《九章》者必发轫于此。又作《释天》四篇,以《尧典》璇玑玉衡、中星,《周礼》土圭、《洪范》五纪命题,而天行之大致毕举。曾以璇玑、玉衡乃古代观天之器,汉后失传,爰详其制于《释天》之末,复命工仿造,现藏曲阜孔氏家。继作《勾股割圜记》三篇(尝言精神好时,《勾股割圜记》三篇不必要注,就本文亦可了然),《释准望》一篇,《迎日推策记》一篇,咸足裨畴人之用。后合九篇为《原象》,列为《七经小经》(按据《列传》,《七经小经》应为《七经小记》)之一云(秦蕙田辑《五礼通考》,于观象授时一门,详载先生之说)。其所校之书,复有《周髀算经》、《五经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五曹算经》。尝谓《周髀算经》即古盖天之法。自汉迄明,皆主浑天,惟欧罗巴人入中国,始称别立新法。然其言地圜,即所谓地法覆,滂沱四而下也。其言南北里差,即所谓北极左右夏有不释之冰,中衡左右冬有不死之草,是为寒暑推移,随南北不同之故也。其言东西里差,即所谓东方日中,西方夜半;西方日中,东方夜半。昼夜易处,如四时相反,是为节气合朔加时,早晚随东西不同之故也。新法历书述第谷以前西法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每四岁之小余成一日,即所谓三百六十五日者三,三百六十六日者一也。西法出于《周髀》,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者欤。而皇古数学自此大明(先生又作《历问》一卷,《古历考》一卷,《洪氏行状》曾载之,今未见刊本,故不复录)。

然先生之论地学也,亦发前人所未发。盖近儒言地理者,有顾景范、顾亭林、胡明、阎百诗、钱竹汀,然皆以郡国为主而求其山川,先生则以山川为主而求其郡国。其叙《水经注》云:因川源之派别,定山势之逶迤,高高下下,不失地防。又为《汾州府志》发凡曰:以水辨山之脉络,而汾之东西山为干,为支,为来,为去,俾井井就序。水则以经水统枝水,因而编及泽泊、堤堰、井泉,令众山如一山,群川如一川,府境虽广,山川虽繁,按文而稽,各归条贯。又推其例作《水地记》,欲合天下之山为一山,合天下之川为一川,以山川为纲,凡古今郡国之地望,悉依山川而定。虽仅成一卷(自昆仑起,至太行山止。孔氏刻之丛书中),然以山川定郡邑,则固地学之精言也。又校勘《水经志》一书,谓《水经注》向无善本,乃改正经、注互淆者,使经必统注,注必统于经,以正经、注之互讹,亦为先生之卓识。别著《几辅安澜志》,以大川统小川,以今水证古水,其体例一仿《水经》(别修《汾州府志》及《寿阳县志》)。又手制地图,画方计里,用晋裴秀法,以里数之远近定北极之高下。惜书本失传。则先生研精地学,乃地理家致用之学也。

殆及晚年,穷究性理之本原,先著原善》三篇,以性为主,以仁、义、礼为性所生,显之为天,明之为命,实之为化,顺之为道,循之有常曰理,合此数端斯名曰善。又由性生材,因材施教,亦成为善人。性既善,则得于心者为诚信,应于事者为道德。又作《孟子字义疏证》,以为宋儒言性、言理、言道、言才、言诚、言权、言仁义礼智,皆非六经、孔孟之言,而以异学之言糅之。故就《孟子》字义开示来学,谓区而别之是谓理,血气心知是为性,智能所别是为才,人伦日用是为道,生生之德是谓仁。义、礼该于仁,智该于仁、义、礼。据真实而言则曰诚,就轻事而言则曰权。字各为篇,篇各数千言,然其辨析最精者,则天理、人欲之说也。自宋儒讲学,以为天理与人欲不两立,惟人欲净尽,斯天理流行。先生力斥其非,谓古人所谓天理,不外民之求,遂民之欲,必求之人情而无憾,然后即安。理也者,即情欲之不爽失者也,故理即寓于欲中,盖一人之欲,即千万人所同欲也。自宋儒以意见为理,舍是非而论顺逆,然后以空理祸斯民,故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呜乎,此可以知先生之学矣。别有《答彭进士允升书》,以证宋儒之学出于释、老,与儒家之言不同,使陆、王不得冒程、朱,释氏不得冒孔、孟。又作《大学中庸补注》,皆存郑注而补之,与《原善》、《疏证》二书互相印证,而格物、亲民、中和诸说,尤足补先儒所未言。则先生之言性理,殆所谓特立成一家言者与。

盖先生之学,先立科条,以慎思明辨为归。凡治一学、著一书,必参互考验,曲证旁通,博征其材,约守其例,复能好学深思,实事求是,会通古说,不尚墨守。而说经之书,厚积薄发,纯朴高古,雅近汉儒。先生初谓天下有义理之源,有考核之源,有文章之源,吾于三者,庶得其源。既而悔曰:义理即考核、文章之源也,义理又何源哉(又《答方原书》曰:好道而肆力古文,必先求其本。求其本,更有所谓大本者。大本既得矣,然后曰是道也,非艺也,如马、班、韩、柳之文,乌睹其非艺欤)?先生有言:学贵精不贵博,吾之学不务博也。故凡守一说之确者,当终身不易。又曰:读书当识其正面、背面,好学当得其条理,得其条理则由合而分,由分而合,无不可为。盖先生治学之功胥于斯乎。

在先生少贫,以课徒为业,继乃橐笔佣书,往来燕、晋、闽、越间,数更府主,卒以供职四库馆之故,官翰林院庶吉士。生于雍正元年,卒于乾隆四十二年,年仅五十有五。先生既殁,段玉裁汇其学行,辑为《戴氏年谱》。谓先生合义理、考核、文章为一事,浩气同盛于孟子,精义上驾乎郑、朱,修词俯视乎韩、欧。识者以为知言。其所著书尚有《屈原赋注》、《诗补注》及文集若干卷。子一,名中立。

刘光汉曰:戴先生之学出于婺源江氏,特由博反约与江氏稍殊。厥后训诂之学传之高邮王引之,典章之学传之兴化任大椿,而义理之学则江都焦循能扩之。故先生之学,惟扬州之儒得其传,则发挥光大,固吾郡学者之责也。方先生之殁也,京师人士共制挽词,谓:明德之后,必有达人;孟子之功,不在禹下。虽誉或过失,然探赜索隐,提要钩玄,郑、朱以还,一人而已。自桐城姚鼐以宋学鸣于时,为先生所峻拒,因集矢汉学,桐城文士多和之,致毁失其真。呜乎,夫亦不自量之甚矣。

[1] 录自《左盦外集》,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