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局在秦代以前,从来没有统一过。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二二一),一切分割的局面始归一统。因为从前政局分裂,于是思想与文学也随之而变化。单就秦代的文字来说,种类并不在少数。周代文字,约分三系,周室与同姓鲁国等成一系,其余诸侯在齐国附近的与齐国成一系,与楚国比邻的与楚国又成一系。其初尚无多大差别,到了周代晚年,楚人文字已令人不能认识。《说文》中所引用古文,多谓为孔子壁中书。此书为孔子后人所藏,亦可推知其为晚周文字。吴大澂也曾说过:凡金石文之不可识者,大抵为晚周文字。当时文字纷乱的情形,最好看《说文叙》上的话: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易晦,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别的且不讲,现在中国各省言语,仍然异声,不过因为文字并不异形,实在是维系中国民族不分散的利器。这正是秦始皇帝的功劳。又看《说文叙》上,接着上段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秦本纪》二十六年(前二二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李斯传》:“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

后人动辄不满意于始皇之焚书,然而他的统一文字之功,是谁也不能否认的。

兹进一步来讲秦人的文学。

《秦风》为十五国风中之一种,可见秦代古时并不是没有诗的国家。现在所存的《秦风》,不过几首,但从这寥寥几首中,也可窥见秦人作品之一斑。

读到《小戎》《驷铁》等诗,颇能充分表现秦人刚劲的气概。可见秦国确是一个善用兵马的善战的国家。及读《蒹葭》等诗,那又是何等缠绵,何等温厚。可见秦代文学在孝公以前,已能从多方面去发展。这种西部好战的国民,真是兼有英雄气概与儿女柔情呵。

但是讲秦代文学是承继周代以后,不得不从秦始皇帝统一后讲起。当时文学究竟是种什么情形,实在是一个疑问。我们现在可以做以下之假定:

秦代统一以后,诗之发达与否不可知,然而不能证明没有诗,只可说已经佚失无存了。秦始皇晚年,不是明明教他手下的一班博士作《仙真人诗》吗?可惜现今一句也不能见。近人廖平说《仙真人诗》并未丧失,即今之楚辞,因为楚辞上颇多游仙的话。此说太荒诞,不足信。现在姑且舍诗不谈,只就流传至今的秦人文学来讲,不得不数到刻石一类。

当秦始皇帝二十八年至三十七年(前二一九至前二一〇),他外出巡狩,登泰山,南至于会稽,又到峄山、碣石、芝罘、琅邪台等地,到一处必要立一块石碑,歌颂皇帝的功德。确是当时实情。但这些碑文,不一定完全存留至今。

关于这类碑的作者,相传均出于当时客卿中最有学问的李斯,这话尚属可信。

至于这种碑文的体制,介乎《雅》《颂》之间。且举《峄山碑》为例: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韵)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真方。(韵)”

除了《琅邪台刻石》是以两句为韵以外,其余的通是每句四字,三句一韵。这种文体很像周代召穆公、仲山甫、尹吉甫等赞美周宣王的武功的颂体,尤与记载宣王伐猃狁之虢季子白盘相近。从好的方面说,就是气象伟大,局度恢宏。然而文采却微近干燥,千篇一律。可见秦自统一以后,只以武功显著,而文学的遗产几乎没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秦本西方小国,周室东迁以后,把渭水南北之地让与秦人。秦人有《风》诗,时文风很盛。就是到了秦文公时代,也有十首诗,载在他初受封的信物上,即后世相传之石鼓文。这诗颇有相当价值,黄河文学发达的时候,也是秦人文学发达的时候。战国时文学发展的新方向,又转到长江流域。秦人并未受影响,且李斯为上蔡人,为什么不把他楚国很优美的文学,带到秦国去呢?在这里我们要明白秦代的国性。

秦人受封,从文公开始。强盛时代乃在孝公变法以后。秦国统一海内几个政治领袖,都是关东人。商鞅是卫国人,李斯是楚国人,与韩非同学,竟杀了韩非而采用他的策略。表面上看去有三个人,其实里面只有一个人。他们都是法家。凡文学发达时代,多带道家色彩。儒家讲礼乐与躬行实践,对于文学视为小道。即法家又为儒家的末流。他们所讲的是富强之道,所崇拜的是武人。至于文学者,简直不值他们一顾。韩非骂五蠹,商鞅薄六虱,《文心雕龙》说“五蠹六虱,严于秦令”。秦至孝公以后,掌权者尽是法家。在儒家手里,文学尚无发展之望,何况落在专讲功利主义的法家手里呢!这就是秦代文学不发达的最大原因。

但这只就士大夫方面来讲,至于民间文学如何,现在无作品流传,那就难于断定了。

至秦以后的所谓正统文学,多出于士大夫之手,而民间作家反退居于宾位,倒远不如周代风谣之保有真正价值呵!